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 找规律说课材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 找规律说课材料

资源简介

找规律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和89页,《找规律》的例1~例3及“做一做。”
“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找规律”作为新单元的第一课,非常重要。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将会造成阻碍。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知道下一个物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主题图,认识规律同时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通过涂色,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具、学具的准备
课件、五角星剪纸、设计卡片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做动作、直观演示、动手涂色、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找规律和创造规律的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找规律、创造规律的主要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摆放智慧星,学生猜,再贴,再猜的这一环节,一方面学生可以初步感知到在我们身边有些事物是有规律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促使他们较快融入其中,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另一方面从摆放的顺序上找到规律,引出课题。
(二).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灯笼图
2.课件出示彩旗图。
3.课件出示彩花排列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4. 课件出示小朋友的队列图
5.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设计意图:此环节分三个层次,先出示“灯笼”图,引导学生找规律;接着出现“彩旗” 、“彩花”图,由学生找出规律;最后出示小朋友的队列图。意在深挖教材,提高难度,同时体现以“放”为主。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涂一涂。
出示涂色卡(课本89页“涂一涂”和课本89页“做一做”? )
2.比一比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做第89页按规律涂色的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下一步创造规律及发散思维做好铺垫。接着出示图片比眼力,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更好地发散并创设出更多的、更复杂的规律,从而培养他们大胆创新的意识。
(四)做一做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
(五)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按规律给小菱形涂色设计卡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创造一条规律,给学生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欣赏图片,感受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离不开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规律能表现美、创造美并体现美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五、课堂总结
正是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多动脑筋,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规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六、不足:
1、对教材挖掘不深,学生设计图形单一,教学中应加一个abbabb的规律图片,以发散思维。
2、最后还有一个学生说说生活中的规律环节,但由于涂色时用时过多,没能实现这一环节 。
3、对课堂驾驭能力不强,没能关注到全体。
总之,这节课遗憾很多,望领导和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以便我今后在课堂教学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