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教学反思罗 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围绕着这个复习主题,主要从两个方向来进行突破。一个方面是整理基础知识,但不是让学生简单、散乱地重复旧的知识点,而是把基础知识按照特定的线索加以整理、归类,即按照时间为线索,再以年代归类。并且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先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这个表格。完成之后,学生基本就能复习完基础知识,并且对新中国的外交事件有很明确的时间概念,同时对不同年代的特征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了。另外一方面,就是通过设计一定的问答题,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接受引导,对新中国的外交事件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和背景有更加明确的了解,从而对整个新中国的外交发展有深一层的掌握。最后再通过相当题量的练习,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巩固复习和新获取的知识实际操练,掌握的更加深入。反思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在学情的掌握方面不够细致,对不同的环节所需要分配的时间不够精确,可以有合理的安排。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复习八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 学 建 议本专题的内容时间跨度大,讲述了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初我国在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外交上取得的成就,而且又是考试的重点和热点,所以必须引起老师和学生的注意。为了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达到复习的效果,有以下几个教学建议:1、 第四单元的学习可以分为两个专题:一是民族团结,二是祖国统一,这样线索清楚明了,便于学生掌握。2、 港澳台问题一定要纵向联系,港澳台问题必须让学生找出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让学生明白问题的由来,才能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3、 第五单元的外交成就按照时间顺序用表格来展示外交成就,让学生清楚明了的了解外交成就,便于记忆和巩固。4、 因为1972年尼克松访华距今40周年,所以今年复习必须要作为重点和热点来复习中美关系,并且中美关系一定要拓展,从近代史的“扶蒋反共”到今天的合作伙伴,从时事引出历史,让历史现实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中考专题复习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主备人:罗彬【考纲要求】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2、 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教学策略】本专题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线索清楚,可以用表格让学生先回忆之前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教师适当的提醒。主要教学策略有:1、问题教学法: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调动学生的思维,温故知新。2、情境教学法:教师将问题设置成一定的情境,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整理材料的能力。【学情分析】外交成就一直是重点学习内容,但毕竟过去了近一年的时间,好多学生记忆不清楚,曾经记忆十分熟练的知识要重新捡起来也不是件难事,只要用心。所以复习中教师要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必要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设计思路】本专题的设计主要从以下几分角度出发:1、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提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考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2、 情景教学将专题的重难点凸现出来,又将时事热点和历史知识结合起来。3、 讲练结合,巩固复习知识。【教学过程】一、导入先让学生自己回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完成下列表格。【测一测】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完成下表时期 外交事件 影响【想一想】教师带着学生回忆每一个外交事件,并利用课件出示相关事件的图片,进行讲解。1.请你对新中国的主要外交事件进行整理分期。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2.弱国无外交,新中国成立之前,我们的外交就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请你结合学过的知识,举例说明一下。新中国的外交和之前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有能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摆脱了被其他国家欺辱的历史,跟旧中国的孱弱和屈辱有着本质的不同。3.(1)上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它的出现有什么时代的背景?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B.国际形势的变化(2)温家宝总理曾说“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它不仅关系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一定意义上也超过两国的范围……”你认为中美之间如何才能处理好这个“最重要的外交关系”?参考答案: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平等对待;2.应和平相处,加强交流与合作;3.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美国应坚持一中原则;4.加强在国际事务和重大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4.叙利亚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国际的热点。联合国安理会、人权理事会和联合国大会多次提出有关叙利亚的决议,单方面制裁、谴责叙利亚政府。中国在此问题上表现的态度“强硬”,多次投票反对这些以决议。请回答: 中国之所以投反对票,是因为中国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坚持一贯奉行的哪一外交原则?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对处理今天的国际问题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应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让各国人民解决自己本国的问题,尊重各国的主权和利益,坚持用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各种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练一练】1、[2011·呼和浩特]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说:“如果这些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声明中提到的原则,应该适用于( )①发展中国家 ②经济发达国家 ③弱小落后国家 ④资本主义强国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2011·宁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内容中,与之相背离的是( )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②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政策,两国关系紧张 ③中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与俄罗斯等五国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3、[2011·盐城]下表为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中国所得支持票的统计。小明同学对此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年份(年) 1950 1956 1960 1965 1970支持票 10 24 34 47 51A.中国所得支持票不断增加 B.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呼声越来越高D.中国于1970年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4、[2011· 苏州]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于外交舞台。下列图片反映的外交活动中,哪一项不是20世纪70年代所取得的( )A B C D5、 [2011·宿迁]下图是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场景,从那一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的“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 )A.中美开始了长期对立B.标志着两极格局解体C.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形成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6、[2011· 达州]下图反映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新闻照片,这一历史事件出现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 中美、中日关系缓和C.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D. 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7、[2011·西宁]下列三幅图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你对这些图片反映的信息,最为恰当的理解是( )图1 图2 图3A. 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B.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C. 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练一练】参考答案:1-5 DADAD 6-7 C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1张PPT)1.独立自主 2.周恩来 3.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4.互不侵犯 5.互不干涉内政 6.平等互利 7.和平共处 8.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9.求同存异 10.26 11.扶蒋反共 12.封锁禁运、包围威胁 13.尼克松 14.《中美联合公报》 15.1979时期 重要成就 影响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3年1955年1971年1972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提出“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建交新中国的主要外交成就周恩来出席 万隆会议和印度等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乔的笑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中日建交2.“弱国无外交”,新中国成立之前,我们的外交就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请你结合学过的知识,举例说明一下。新中国的外交和之前有什么不同?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有能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摆脱了被其他国家欺辱的历史,跟旧中国的孱弱和屈辱有着本质的不同。“26届联大的两阿提案能通过,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上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天,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由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表决结果一出来,许多非洲国家代表都站起来了,热烈鼓掌。”毛泽东后来说:“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想一想,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1)上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它的出现有什么时代的背景?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2.国际形势的变化。(2)温家宝总理:“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它不仅关系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一定意义上也超过两国的范围……”你认为中美之间如何才能处理好这个“最重要的外交关系”?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平等对待;2.应和平相处,加强交流与合作;3.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美国应坚持一中原则;4.加强在国际事务和重大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4)叙利亚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国际的热点。联合国安理会、人权理事会和联合国大会多次提出有关叙利亚的决议,单方面制裁、谴责叙利亚政府。中国在此问题上表现的态度“强硬”,多次投票反对这些以决议。请回答: 中国之所以投反对票,是因为中国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坚持一贯奉行的哪一外交原则?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对处理今天的国际问题有什么意义?应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让各国人民解决自己本国的问题,尊重各国的主权和利益,坚持用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各种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今年是中日建交40周年,回顾历史,中日之间关系密切,却又恩怨不断,请你回顾一下中日关系的历史?时至今日,日本仍然不时传出些不利于中日关系的不和谐声音,给两国关系的发展蒙上阴影,请你说一说,中日之间应该怎样才能处理好两国关系?1.日本应该正视历史,反省侵略罪行,吸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2.两国应该和平相处,加强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3.防止少数日本右翼分子企图复活军国主义的言行。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整体规划一、2013年中考考纲相关内容分析(一)考纲要求掌握内容: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2.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3.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大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2.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二)考纲重点: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大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三)考纲难点: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祖国统一大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职责、攻击所揭示的国家关系的实质,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二、总体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第四单元:了解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回归的时间、意义,主权的含义;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两岸交往概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第五单元: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历史及其发展壮大的趋势,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掌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和中日关系的发展,掌握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能力过程与方法:第四单元: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教材有关“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描述,认识其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课本中归纳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单元: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收集整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资料,体验国威军威;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所给的四幅插图,说明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和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通过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第四单元: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归纳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实际,联系港澳回归后的发展,认识到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第五单元:祖国民族日益强大与军力增长的相互作用,标志着新中国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起来,成为炎黄子孙振奋精神、继续图强的强大动力;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具有高雅的风范,所以能够为国家赢得荣誉、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他的个人修养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新时期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正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三、学情分析初三下学期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复习课的枯燥和渴望升学的愿望形成了很难解决的矛盾。初二下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到现在复习,一年的时间除了几个重要的史实还有些印象,其他的详细知识已经如数还给了老师,中考第一轮的复习课要唤起学生对旧知识尘封的记忆有一定的难度。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尽可能的照顾多数学生,复习好最基础的知识点的基础上对重要的问题进行拓展和深化。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能力,从而加深完成复习目标。四、教学方法1、问题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调动学生的思维,温故知新。2、小组合作法:分组合作探究,思维碰撞,同时老师引导,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史料教学法:通过提供史料、图片,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课时安排本专题教学时间需要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课时第五单元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课时六、教学建议本专题的内容时间跨度大,讲述了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初我国在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外交上取得的成就,而且又是考试的重点和热点,所以必须引起老师和学生的注意。为了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达到复习的效果,有以下几个教学建议:1、 第四单元的学习可以分为两个专题:一是民族团结,二是祖国统一,这样线索清楚明了,便于学生掌握。2、 港澳台问题一定要纵向联系,港澳台问题必须让学生找出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让学生明白问题的由来,才能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3、 第五单元的外交成就按照时间顺序用表格来展示外交成就,让学生清楚明了的了解外交成就,便于记忆和巩固。4、 因为1972年尼克松访华距今40周年,所以今年复习必须要作为重点和热点来复习中美关系,并且中美关系一定要拓展,从近代史的“扶蒋反共”到今天的合作伙伴,从时事引出历史,让历史现实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学反思.doc 教学建议.doc 教学规划.doc 教学设计.doc 课件.ppt VTS_01_1.flv VTS_01_2.flv VTS_01_3.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