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一、单选题
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战略选择和郑重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有文化学者认为,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是因为( )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地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1年9月14至16日,第五届中国葫芦文化艺术节在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举行,文化节期间,将举办葫芦技艺大赛、葫芦文化艺术展、大型葫芦交易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主要表明( )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B.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都是文化
C.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D.文化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3.“随着火车门被拉开,我们仿佛与志愿军们重逢,一起回到了极寒之地,一同奔赴战场,满腔热血,保家卫国……”,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作品,《长津湖》以32亿票房成为2021年国庆档票房冠军。影片讲述了71年前志愿军战士们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奋勇杀敌,打出了军威国威的故事。这一现象反映了( )
①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心中
②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质
③爱国情怀的激发能在实践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东京奥运上,中国的运动健儿为世界奉上了一场精彩大戏,他们为国而战,从“亚洲飞人”苏炳添到擅长“水花消失术”的全红婵,从力挽狂澜的中国乒乓军团到自强不息的中国女排,从不屈不挠的中国体操队到坚韧顽强的中国举重队,他们将拼搏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从东京奥运赛场的中国奥运健儿身上,我们感悟到( )
①东京奥运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民族精神是维系人们共同生活的精神根基
③弘扬民族精神须与新时代奥运精神相结合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和精神基因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丽的篇章,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这些英雄人物所体现的精神( )
①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传递了中华优秀道德文化精神
④高扬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2021年11月11日,“感悟生活——江苏省美术馆艺术家作品展及文创展”在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展览集中呈现了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等作品,艺术门类众多,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展示了“水韵江苏”深厚的文化魅力。这一活动( )
A.促进文化交流传播,展现中国风貌
B.体现了艺术作品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C.在交流中消除文化差异
D.有利于理解和认同对方文化
7.文物保护修复是人类共同责任。各国的文物种类有差异,如欧洲国家石质文物和馆藏油画等较多,他们在这方面保护经验丰富。而木质建筑、彩绘泥塑等在西方国家比较少见,中国在这些方面会更有经验。双方在合作中互相“取经”,取得显著成效。这说明( )
①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互鉴
②我们需保持开放的心态,借鉴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这要求我们( )
①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②准确报道国际新闻,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更好地帮助国外民众认识中国
④构建中国话语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对外文化渗透能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白蛇2:青蛇劫起》主创团队引进国外先进的制作理念和精细唯美的3D动画制作技术,在风格上完成了突破,电影在国风美学之外融合了末日废墟、蒸汽朋克、反乌托邦主义等元素,构建出一个各种时代与空间融合又极具现代感的“修罗城”。这给国漫创新的启示有( )
①一切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都要加以学习利用
②要坚持中华文化立场,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都要加以借鉴
④一切外来文化都要加以吸收借鉴和学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0年,战贫脱贫的分贝振聋发聩。如果汉字有重量,“贫”可能就是最重的那个。“贫”中有“八”,八年劾力同心;“贫”中有“人”,人心集聚力量;“贫”中有“刀”,刀刃锐利劈判棘;“贫”中有“门”,开门迎福奔小康。从对“贫”字的解读可以感受到( )
①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②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③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薪火相传
④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奋斗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目前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我国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 )
①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彰显文明优势,提升我国的文化渗透力、感染力
③促进文化交流,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世界文化
④赓续红色血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从十八洞出发》等一系列脱贫攻坚题材的纪录片、动画片、专题片在主流媒体播出,生动展现、深刻诠释“精准扶贫”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脱贫攻坚的“中国画卷”。这一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的成功探索说明( )
①文艺工作者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②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现实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文艺创作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④文化作品只有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我们必须要占领思想阵地、守住思想防线,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发声、在思想交锋中敢于亮剑。为此需要( )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②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
③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抵制和反对外来政治文化倾向
④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某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融入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奋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这是因为(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判依据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髯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舞蹈《唐宫夜宴》在2021年春节成功出圈。它借助唐三彩造型和古画场景,配以《辔花仕女图》青铆器等国宝文物,综合利用三维、5G和AR技术,实现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的完美结合,制作出一桌让: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唐宫夜宴》的成功得益于( )
①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以时尚之美满足人民之需
②坚持了文化交流借鉴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③利用并融汇多种资源,实现了综合创新,坚定了文化自信
④实现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体现了科学技术决定文化的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影《长津湖》上映5天,累计票房已破16亿元,上映几天票房就过10亿,连续打破了多个记录,社会效益空前。
该剧通过艺术手法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弘扬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爱国主义热情。该剧艺术形式创新,视觉效果震撼,充分拉近了主流文化和青年的距离,让90后、00后年轻人心生“信念感”、“使命感”,社交网络上形成热议。全剧没有任何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人物的艺术描写,生活化地揭示了抗美援朝精神。主创团队高度重视剧本创作,历时3年,从亲历老战士考证、人物塑造、情节编织等方面反复打磨,完成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1)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谈谈《长津湖》播出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 长津湖 成功播出的启示。
三、开放性试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非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率先垂范,崇尚英雄、关爱英雄,在全社会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近几年,《战狼》系列、《中国机长》、《金刚川》、《中国医生》、《长津湖》等一系列歌颂英雄的电影登上银幕,深受国人好评。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文化强国的知识,以“强国建设颂英雄”为主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
试卷第6页,共6页
试卷第5页,共6页
1.C2.C3.B4.A5.C6.A7.D8.A9.A10.D11.A12.D13.B14.B15.B
16.(1)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长津湖》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从亲历战士考证,让电影从实践中吸取营养。
②融通各种不同资源,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深入挖掘长津湖战役中的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长津湖》创新艺术形式,接近与青年人的距离,不断满足人民的需求。
④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功能,推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呈现形式中的创新,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满足人们的需求。
(2)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长津湖》播出几天,票房过亿,社会效益空前。
②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长津湖》的播出,让人们了解了抗美援朝时期的历史,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
③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长津湖》的播出,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有利于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长津湖》的播出,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17.英雄事迹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礼赞和学习英雄有利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有利于引导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文化强国凝魂聚力。英雄故事反映出党和国家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传播英雄故事有利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英雄模范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代表。礼赞和学习英雄,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