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镇初中九年级2012年十月月考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镇初中九年级2012年十月月考历史与社会试卷

资源简介

湖镇初中九年级2012年十月月考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A
C
A
A
A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D
A
D
C
B
D
C
二、非选择题(5题,共48分)
17、(共10分)(1)土地改革,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3分) (2)文化大革命(2分)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分)
(4)(坚持实事求是的史实并简要说明其意义,举一例即可)(史实1分,简要说明其意义2分,共3分)比如:①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②1978年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③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18. (12分)(1)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②领土引发的地区矛盾与争端。(4分)
(2)目的:是为了争夺和控制战略要地和资源重地。(2分)
(3)①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国防建设;坚持改革开放。②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分)
(4)①珍爱和平,反对战争;②承担维护国家尊严的社会责任;③履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义务;④勿忘国耻,牢记历史。(2分,写出一点即可)
19. (10分)(1)资源分布不平衡。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工程。(3分)
(2)低排放、低噪音、低污染,(1分)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节约资源,降低成本,(1分)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分)(共3分)
(3)努力发掘新资源,研制新材料,尤其是清洁能源的开发。开源节流。(2分)
(4)结合自身实际,围绕绿色出行作答,观点正确。示例:近路多步行、骑自行车,远路公交出行;劝阻家人亲戚朋友少开私家车;走路、骑车上学等(2分)
20、(10分) (1)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很少; 资源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严重。(2分)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加快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或优先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等。(4分)
(2)环境污染问题;发展问题。(2分)
(3)结合自身实际,围绕环保作答。示例:植树造林;低碳出行,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等。(2分)
21、(6分)(1)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2分)
(2)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2分)
(3)提高人口素质既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2分)
湖镇初中九年级2012年十月月考历史与社会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共50分。)
17、(共10分)
(1)(3分)
(2)(2分)
(3)(2分)
(4)(3分)
18、(共12分)
(1)(4分)
(2)(2分)
(3)(4分)
(4)(2分)
19、(共10分)
(1)(3分)
(2)(3分)
(3)(2分)
(4)(2分)
20、(共10分)
(1)(6分)
(2)(2分)
(3)(2分)
21、(共6分)
(1)(2分)
(2)(2分)
(3)(2分)
湖镇初中九年级2012年十月月考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12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香港能够回归祖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实施一国两制方针 B、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
C、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D、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提高
2、2012年9月4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中美双方希望通过交流对话,减少战略猜疑、增加互信,稳定地区局势。在历史上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事件是:
A、1971年,乒乓外交 B、1972年,尼克松访华
C、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2009年,奥巴马访华
3、2012年9月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我国曾在哪一年的什么城市举办过APEC会议?
A、2001年、上海 B、2010年、上海 C、2001年、北京D、2008年、北京
4、1952年,著名油画家董希文创作了巨型油画《开国大典》。该作品曾有两次改动,其中一次改动是去掉刘少奇的画像。这次改动可能发生在( )
A、大跃进期间 B、一五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社会主义建设期间
5.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我国在处理南海问题上的这一立场 ( )
①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表明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还不够强大,不宜采取直接对抗的方式 ③符合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④表明我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最佳方式分别是( )
A、一个中国 一国两制 B、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 一个中国  D、一个中国 一个中国
7.下列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中朝并肩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战争 ②一锤定音 中国入世——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③消灭地主 农民翻身——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④“浮夸”“共产”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属于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峰期间的外交成就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加入WTO
9.伟大祖国60多年风雨历程中的几件大事中,按时间先后排列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
①“大跃进”运动 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文化大革命
④中国加入WTO ⑤土地改革 ⑥两弹一星 ⑦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A.⑤⑦②④ B.⑦①② C.⑤⑦② D.⑥③④
10、国家副主席习近平9月21日在出席第九届2012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开幕式,并作了《携手推进深度合作共同实现持续发展》的致辞。据了解,十年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蓬勃发展,从2002年的548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3629亿美元,年均增长20%。说明 ( )
①中国实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加强南北对话 ②符合要和平、讲合作、促发展的时代潮流 ③有助于地区和平稳定、共同发展 ④表明中国与东盟各国国友好相处,已经没有矛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11.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这将有利于( )
①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②促进科技发展 ③增强公民的法制意识 ④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2.下列对漫画《“合法”污染》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的地区仍存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
一时繁荣的短视行为
②发展经济必然会破坏环境,二者无法协调
③为了发展经济,可以先污染环境,以后再治理
④任何企业都必须依法生产,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 2012年3月中旬,一场巨大的沙尘暴肆虐整个亚洲西南部和中东。这次强沙尘天气跨越几千公里,从红海到阿富汗,从阿拉伯半岛到印度。致使沙尘天气肆虐的因素可能有( )
①生态破坏 ②过度放牧 ③环境污染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一年一度的自愿环保行动“地球一小时”3月31日晚再度拉开帷幕。2012年参与“地球一小时”的中国城市达124座,再创新高。这说明( )
①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关键靠科技
③节能减排已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④倡导低碳生活得到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生活方式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
①大量砍伐树木做一次性筷子,增加收入 ②某牧区为了多养羊,不给草地休养生息的机会 ③多吃蔬菜少吃肉,多坐公交少开车 ④ 某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围湖造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PM2.5又称“可入肺颗粒物” ,主要来源于扬尘、燃煤和机动车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和空气质量。下列举措能直接缓解PM2.5危害的是 ( )
①植树造林,建设森林城市 ②浙江省公布环杭州湾地区PM2.5监测数据
③践行低碳生活,提倡绿色出行 ④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5题,共48分)
17.(共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3周年,共和国的历史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阅读某中学同学的国庆征文《我家的历史》,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时爷爷12岁,1952年家里分得了土地,1955年入社,1958年又成为人民公社社员,爷爷最想不明白的是1958年报纸上总说某地水稻亩产上万斤,可他们怎么努力也只有四五百斤。爷爷最高兴的是“四人帮”的粉碎……
(1)我家50年代发生的3件大事,分别与当时国家哪些农业政策(事件)有关?(3分)
(2)“爷爷最高兴的”是指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哪一场失误的结束?(2分)
爷爷说1967年出生的爸爸是赶上了好时候:联产承包家里有了粮食,能够吃饱饭;1992年爸爸从深圳打工回来,开办了一家制袜的家庭工厂,三年后工厂搬出了家,十年后产品走出了国门……
(3)爸爸能赶上好时候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全会作出的什么历史性决策?(2分)
(4)爷爷说,新中国成立60多年中,什么时候国家政策坚持实事求是了,就能取得成就。请你为爷爷的这一观点举一个史实并简要说明。(3分)
18.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以来,南海和钓鱼岛相继出现紧张局势,除了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的相关国家贪心太重外,与美国重返太平洋战略不无关系。日本更是依仗美日安保条约,再砸钓鱼岛问题上屡屡挑战中国底线。
材料二: 2012年9月17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结束对日本的访问抵达北京开始访华。在日本,帕内塔一方面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冷静,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美日安保条约的重要性,表示美国有义务保护日本免受外来侵略。中国国防部部长梁光烈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宣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同时还表示中国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保留进一步采取行动的权利。但是我们总是希望通过和平谈判方式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判断造成钓鱼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4分)
(2)“美宣称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针对钓鱼岛问题,我国应采取怎样的内外政策?(4分)
(4)在钓鱼岛问题上,青少年该怎么做?(2分)
19.(10分) 材料一: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今年4月底,金华市区60辆天然气公交车投入使用。监测数据显示,天然气汽车比一般柴油公交车可减少排放氮氧化物31.37%、一氧化碳89.73%、碳氢化合物70%,天然气汽车极少向大气排放硫、苯、烯类及醛类废气;发动机运转平稳,噪声低;目前的燃料价格条件下,行驶同样的里程,天然气公交车大约能节省20%的费用,有效突破了公交事业发展的瓶颈阶段。
材料三:引进天然气公交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PM2.5监测的开展,金华市民要求改善空气污染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考虑: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按现在的消耗速度只能再支撑40~70年,而已经探明的天然气储量,预计可以开采利用200年以上。
(1)结合材料一说说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应采取什么措施以解决资源问题?列举一项国家正在实施的与天然气相关的工程。(3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引进天然气公交车有哪些好处?(3分)
(3)公交部门的这一举措对解决资源危机有何启示?解决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是什么?(2分)
(4)治理汽车尾气污染,公交部门率先做出了表率。日常生活中你准备用怎样的行动来践行绿色出行?(2分)
20、(10分)、材料一: 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总量
在世界上的位次
人均占有
的水资源量
一美元产值
所耗费的水资源量
居世界第六位
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是发达国家的2 — 5倍
材料二:PM2.5是指直径小于2.5微米(可入肺)的颗粒物,影响空气的质量,危害人体健康。2012年9月上海全市10个试点监测点的PM2.5值全线飘红。在2012年的《政府报告》中指出:我国将对PM2.5实施监测。中国绝不靠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换取经济的增长。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些资源问题?该如何积极应对这些资源问题?(6分)
(2)材料二说明我国哪一类环境问题很严重?其实质是什么?(2分)
(3)降低PM2.5浓度,保护环境,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请举两例。(2分)
21.(6分)下面是九年级学生小凡在学习过程中的两个摘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摘录一:课堂笔记 摘录二:收集
(1)结合所学知识,请概括“摘录一”要体现的道理。(2分)
(2)“摘录二”反映了我国人口发展取得了什么成就?(2分)
(3)联系“摘录一”简要分析重视这一成就的原因。(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