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第9课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等基本史实。(2)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读图解图能力。【分析】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正确掌握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城市改革开放前后变化的对比、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1)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改革开放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2)实施探究式学习,掌握运用图表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落实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课堂学习过程,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提高其对历史的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实行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2)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分析】通过落实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二、教学策略1.本课内容决定了本节教学应采用情境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然后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模式为:创设情境—探究知识—归纳结论。2.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收集深圳等经济特区成功的资料,通过师生互动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模式为: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搜集信息资料—推理论证—结论与评价。3.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编写图表,训练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学习方法。把握本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史实。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主要围绕改革开放来展开。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的变化,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引导学生采用图表比较分析的方法,积累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 四、教学引入PPt1:直观引入PPt2—PPt4改革开放的含义;改革开放的背景;改革开放的实质,以图文呈现PPt5—PPt1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史实(契约状)、成果、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含义、内容和特点、目的、前提、意义PPt12—PPt14国有企业改革:1、案例一2、背景、时间、内容、加快步伐3、案例二PPt15—PPt25对外开放:以美国《时代》期刊封面为切入点,进行改革开放的学习。探究对外开放的含义、目的、过程、格局、特征、作用、以及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题词等,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PPt26—PPt29知识拓展通过5道综合性探究题的训练,来升华和巩固知识。五、讲评:《新课程学习辅导》第9课P28-31六、布置作业:1、 整理笔记:第9课知识精要;2、 完善《新课程学习辅导》第9课P28-313、 预习《新课程学习辅导》第10课P32-34七、第9课知识精要一.对内改革(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的重要政策)1、背景:农村改革前,我国农村经济落后,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实行政社合一,在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农民缺乏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前提:以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基础。4、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开始。5、特点: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6、作用(意义):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1、时间:1985年。2、内容: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④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⑤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3、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二.对外开放1、目的: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2、分四步: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开放沿海14个经济特区;规划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省份设立一些开放城市。3、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4、特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5、作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经济特区的建立目的:打开对外开放的突破口。作用: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它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丰富了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上海、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增设了海南岛经济特区。1991年,设立上海浦东开放区(现已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开放区逐步向内地发展,在边疆省区也设立了一批开放城市。从而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0张PPT)第9课 改革开放港口中学 张建荣一、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的含义:(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的背景(1)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2)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国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怎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一、改革开放3、改革开放的实质: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②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1、背景:农村人民公社化使农民缺乏生产经营自主权,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落后。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凤阳花鼓词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安徽凤阳严银昌(立下第一份军令状的队长)一家3、1979年,即“大包干”的第二年,小岗村农民人均收入由22元猛增到400多元,全队粮食产量达13.2万斤,相当于1966~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自1956年起23年未向国家交一粒粮还年年吃返销粮的小岗人,一下子向国家交售粮食2.5万斤。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纪念馆5、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含义: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主要的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分户经营,在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内容和特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自主经营。8、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9、前提:土地公有制10、意义(结果和作用):(1)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2)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3)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4)人民公社体制逐渐被废除三、国有企业改革1956年夏,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1、案例一三、国有企业改革2、背景:计划经济下,企业缺乏活力3、时间:1985年开始,1992年加快国企改革4、内容: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④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⑤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5、加快步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三、国有企业改革1、6、案例二马胜利是河北保定市人,原为石家庄造纸厂销售科长。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出现亏损,危难之时,马胜利毛遂自荐,以实现年利润70万元的豪气承包该厂。结果他一上任,当年就实现利润140万元,三年之后居然实现年利润320万元,累计上缴利税860万元。1987年,马胜利吸收了全国100多家企业,组建了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集团年产值达到4亿元,月利税达到1000多万元 。马胜利由此成为闻名全国的“马承包”,一时名震神州;他曾先后4次受到邓小平接见,当选为中共十三大代表;荣获全国轻工劳动模范、中国优秀企业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马承包》一文还曾被列为小学政治课本…… 这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这是1979年2月5日的封面,人物是邓小平。标题写着:邓来了。是说邓小平访美一事非同小可。四、对外开放1、含义:对外开放是在某些地区的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特别优惠的政策,以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壮大我国社会主义经济。2、目的: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四、对外开放3、过程(1)80年设立4个经济特区(2)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3)85年起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4)88年划定海南为经济特区(5)90年开放浦东(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四、对外开放4、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5、特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6、作用: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浦东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四、对外开放创办经济特区,视察经济特区1981年的深南中路深圳特区一条道路的变化深圳——“一夜崛起之城”、改革开放的窗口“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选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厦门深圳珠海海南汕头上海浦东金融贸易区知识拓展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春天的故事体验历史(二)⑴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是指?⑵“有一位老人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里的圈是指?⑶“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里的诗篇指?改革开放南方谈话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2、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3)原则: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答:(1)经历了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进行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惩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实行农业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分散的个体经济影响生产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核心内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实行人民公社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核心内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原因是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教训,作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是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 当今的对外开放,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的开放。对外开放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外资,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其目的是加快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4、 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5、 当今改革开放与旧中国“开放”的主要区别: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当今中国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改革开放 课件.ppt 教学设计.doc 视频课堂教学实录.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