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含课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及历史意义;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掌握会议的主要内容,理解会议的意义。掌握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并培养学生完整、准确地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历史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重大作用,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二、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三、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提问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五、课型:新授课六、课时:1课时七、设计思路:三步走,第一步,讲述本课知识精要;第二步,翻开历史,深入感悟由文革转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第一步,评讲《新课程学习辅导》第8课八、导入新课:导入新课:PPt1:通过复习以上内容,导入新课:文化大革命给我国带来严重的危害,而在“文革”结束后,我们国家又站在一个十字路口,面临极其重要的抉择,而我们当是怎样即使纠正错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九、讲授新课:PPt2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明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PPt3:出示本课知识精要PPt4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讲述背景、目的、结果、意义PPt5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讲述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历史意义以及为什么被称为第二次遵义会议,比较两会的相似之处。PPt6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平反冤假错案——刘少奇案等,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立法工作取得的成就和意义。PPt7—PPt41翻开历史,感悟转折。首先PPt7总领PPt8—PPt41,从“文革”到改革开放,分四个主题:1、“文化大革命”制造的冤假错案2、邓小平的复出3、十一届三中全会4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通过34张幻灯片,用大量的文字、图片、表格、知识线索等等,多角度、多方位、深层次地学习本课知识。PPt42—PPt44为知识巩固部分,通过问题探究和列举来深化和内化知识。十、讲评:《新课程学习辅导》第8课P26-28十一、布置作业:1、 整理笔记:依据第8课知识精要,进行笔记整理;2、 完善《新课程学习辅导》第8课P26-283、 预习《新课程学习辅导》第9课P28-31十二、第8课知识精要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2、目的: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左”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3、目的:纠正“左”倾路线。4、结果: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意义(影响):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二.十一届三中全会1、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2、内容:①(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4、 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似处:都具有转折意义;都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都确立了党的正确领导核心。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1980年,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2、1982年,我国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3、意义: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知识精要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45张PPT)港口中学 张建荣第8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精要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2、目的: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左”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3、结果: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意义(影响):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 2、内容:①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 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4、 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似处:①都具有转折意义; ②都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③都确立了党的正确领导核心。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1980年,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2、1982年,我国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系列法律。3、意义: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从“文革”到改革开放“文化大革命”制造的冤假错案邓小平的复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吴晗 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熊十力 国学大师 1968.5.24 绝食身亡傅雷,著名翻译家 1966.9.3 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老舍,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京太平湖溺死。李达,中共一大代表哲学家,武汉大学校长,1966.8.24 自杀。清华大学红卫兵批斗“反动学术权威”被红卫兵查封的民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的侵犯-*-共和国主席惨死于开封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的书记集体被批斗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大量珍贵书籍被撕毁孔庙大成殿明代彩塑孔子像被挖眼、掏心、身上贴满标语 。“文革”时期的毛主席语录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万岁! 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 谁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 誓死保卫党中央! 毛主席给我们撑腰,我们要为毛主席争气!革命无罪,造反有理!阶级斗争无处不有处处有,无时不有时时有,无人不有人人有!文革时期照相馆的对话:甲:“‘为人民服务’,同志,我照张相。” 乙:“‘要斗私批修’!照几寸?” 甲:“‘革命无罪’,三寸的。” 乙:“‘造反有理’,一块三。” 甲:“‘批判反动权威’!给您钱。” 乙:“‘反对金钱挂帅’!给您票。” 甲:“‘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在哪儿照相?”乙:“‘为公前进一步死’!往前走!”邓小平等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邓小平尽快出来参加中央领导工作。而当时,中央的一些主要领导人以坚持毛泽东思想为借口,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把“文革”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都以毛主席的指示加以维护,继续推行“左”的政策。为了纠正“文革”以来左的错误,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大讨论。这次讨论影响重大,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77年2月7日,华国锋公开提出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是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以《学好文件抓住纲》为题发表社论,首次在全国公开提出“两个凡是”。“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时代》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在美国颇有影响力。《时代》周刊.也是世界知名的品牌,这是1976年1月19日的封面,“周的继任者邓小平”,右上角写着: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看来美国已经看出邓小平将对中国的未来影响巨大,那么邓小平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是美国的朋友,还是敌人? ⒈新中国初期 担任政务院副总理等职务 ⒉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⑴八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⑵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⑶参与制定八字方针,力图纠正“大跃进”的“左”倾错误。一、建国初期与文革岁月的邓小平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时的邓小平图为任命邓小平为国务院副总理的任命通知书⒊文革期间 ⑴被扣上“走资派”的帽子; ⑵被下放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 ⑶1973年,恢复职务; ⑷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⑸1976年天安门事件后,被撤销职务。50年代毛泽东对邓小平的部分赞赏评语: “我看邓小平这个人比较公道,……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 “邓小平政治性很强,思圆行方,既有原则性,又有高度的灵活性,很有发展前途。”毛泽东:“看邓小平的报告好像吃冰糖葫芦”第一,目的和主题明确,简明扼要地写出上级需要了解的内容。第二,语言精炼朴实、干净利索。这是邓小平一贯的讲话和行文风格。第三,报告写得合乎实际、切实可行。邓小平复出1977年7月17日,党的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决定恢复邓小平的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这是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中的第三次复出4.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通过了由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根本上否定文革)2.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3.平反冤假错案:文革前后1.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二、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纠正“左倾”错误历史意义:1、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人们 思想获得大解放3、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基础。邓小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视察珠海、深圳特区时的题词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建国以来一次历史性转折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伟 大决 策思想 路线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现代化)建设上来政治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组织路线会议内容(三个拨乱反正+一个伟大决策):改革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历史意义:两大转折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体制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三个标志①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②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③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历史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是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起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现代史)发展线索19491956196619761978过渡时期曲折发展十年(全面建设十年)十年文革两年徘徊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十四大“南方谈话”1992(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这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1978-121979年2月5日邓小平访美美国《时代》的封面。标题:邓来了。1979年1月29日,美国总统米·卡特在白宫举行仪式,欢迎邓小平访问美国。1月28日至2月6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访问美国,这是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厦门深圳珠海海南汕头上海浦东金融贸易区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 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四、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四、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原因:“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2、平反冤假错案:3、颁布法律文件:4、历史意义:(1)调动了各阶层人士的积极性,使起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2)人民法制观念不断提高,我国足见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平反冤假错案1979年刑法:生活秩序的守护神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情况时 间 制订/修改法律第五届 1978-1982 18部第六届 1983-1987 7部第七届 1988-1992 13部第八届 1993-1997 10部到1995年底,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共制定了280多部法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12月4日成为普法日)82年宪法是邓小平同志在拨乱反正的大势所趋下制定的治国安邦之法,它是邓小平同志宪法观的全面体现。1982年宪法是在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宪法修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彭真的主持下制定的。他不顾已80岁的高龄,不仅从总体上把握住宪法的基本原则和方向,而且对每一条文都仔细推敲,字斟句酌,一丝不苟,表现了他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事业的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他为1982年宪法的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1、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3、列举十一届三中会后,我国颁布的一系列 法律文件。2、列举建国后,我党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两个会议。①中共八大(1956年)②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1982年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伟大的历史转折》_人教版_.flv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ppt 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