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练习 :浮力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练习 :浮力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浮力
一、单选题
1.重为10牛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为6牛,关于物体所受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能为5牛 B.一定为6牛 C.可能为8牛 D.一定为10牛
2.一金属块用细绳栓好后,浸入水中。当静止在图(a)、(b)、(c)所示的位置时,金属上所受细绳的拉力分别为F1、F2和F3,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 B.F1=F2=F3
C.F13.把一实心金属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ρ酒精=0.8×103千克/米3),从杯中溢出8克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则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
A.大于8克 B.等于8克 C.小于8克 D.大于10克
4.课外实践活动中,小雨用橡皮泥造“船”并放入水中,往所造小船中装入豆粒来观察它的承载量,如图所示。在逐渐装入豆粒的过程中(船未沉底) ( )
A.小船受的浮力不变
B.小船排开水的质量变大
C.小船浸在水中的体积变小
D.小船受的浮力大于它和豆粒的总重力
5.如图,是鸡蛋漂浮盐水面上情况,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鸡蛋的重力小于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
B.浮在盐水中的鸡蛋所受的浮力比沉在清水中所受浮力小
C.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
D.鸡蛋的重力等于沉在清水中所受的浮力
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溢水杯盛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挂一个实心铁块,示数为F1;将铁块缓慢浸没水中(未接触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 p甲<p乙 B.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力 F甲>F乙
C.铁块受到的浮力 F浮=F2﹣F1 D.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G=F1﹣F2
7.海水密度会随温度变化产生细微变化,科学家用某种方法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海水密度,如图1所示。当海水温度从上升到时,把测力计下悬挂的质量和体积都不变的实心小球浸没在海水中,小球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测得测力计示数F和海水温度t关系如图2所示,此过程中由于蒸发,海水的质量变小,但小球一直都浸没在海水中,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海水的密度和水温t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8.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同种液体,现将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则(  )
A.甲物块所受浮力较大 B.乙物块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小
C.甲所在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较大 D.乙所在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小
9.某科技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倒入适量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然后把橡皮泥做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船,其中一个小船下面用细线拴着铝块,放在甲液体中,另一个上面压着完全相同的铝块,放入乙液体中。此时,没有液体进入两个小船内,也没有液体溢出容器,液面都恰好与船沿相平且液面高度相等,如图所示。则(  )
A.两种液体的密度
B.两种液体的质量
C.两小船底所受液体压力相等
D.细线对小船的拉力与铝块对小船的压力相等
二、多选题
10.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忽略烧杯中液面上升),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实验图象,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4N B.圆柱体的密度为1.5×103kg/m3
C.圆柱体的底面积为200cm2 D.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是400Pa
1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B.三个圆柱体受浮力大小关系是
C.液体对容器底压强大小关系是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是
三、填空题
12.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相同烧杯,如图所示,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p甲______p乙,F甲______F乙。(填“>”“<”“=”)
13.如图所示,用细绳吊着重力为20牛的正方体金属块并将其浸没在水中,此时该金属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4.9牛、19.6牛,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牛,拉力为______牛。现用细绳吊着该金属块继续在水中下沉,则该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上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下,这三个力中大小不变的是______。
14.“彩球温度计”是一种现代居家饰品,其结构模型如图所示。该“彩球温度计“是由体积相同(保持恒定)、质量不同的小球和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液体组成。
(1)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浸没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
(2)在某一环境温度下,四个小球处于如图位置,此时的环境温度大致范围为_______℃,此时B小球受到的浮力与D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
15.一个实心物体,体积为1m3,放在水中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则该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kg/m3。
四、实验题
16.小华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图(a)所示的溢杯和小桶收集石块排开的水,他的实验过程分别如图(b)、(c)、(d)、(e)所示。
(1)图(c)所示,是小华在使用______测量石块的______;
(2)若图中四个测量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______,该原理将得到验证;
(3)以下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会影响验证结果的是______;
A.图(a)中溢杯内未盛满水
B.图(b)中小桶内有少量水
C.图(d)中石块未浸没水中
(4)石块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______(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保持不变”)。
17.资料显示: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两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自制了一个可测液体密度的“浮标”在竹筷子下面缠绕一些铁丝,如图甲所示。
(1)分别将“浮标”浸入A、B两牛奶中,待静止后,筷子上与液面相平的位置分别标记为A和B,如图乙所示。比较标线A和B的上下位置,可知A、B牛奶的密度为ρA_______ρB,由此可知A、B牛奶品质的优劣;
(2)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发现“浮标”杆上的二条标记线靠得很近,为了更易区分,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浮标”的建议:_______。
18.做研究浮力的实验中:
(1)测量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步骤如图:
①用细线把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1所示,测出该物体所受重力G=_______。
②把该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2所示。通过计算可知该物体所受浮力F浮=_______。
(2)按上述方法测定两组共8个实心物体浸没往水中所受浮力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
表一:体积均为100cm3的石块、铝块、铁块、铜块
石块1 石块2 石块3 石块4
物体所受重力G(N) 2.0 2.7 7.9 8.9
物体所受浮力F浮(N) 1.0 1.0 1.0 1.0
表二:四块质量不等、密度相同的石块
石块1 石块2 石块3 石块4
物体所受重力G(N) 0.7 1.4 2.8 4.2
物体所受浮力F浮(N) 0.5 1.0 2.0 3.0
①为了研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根据表一数据,在以G为横坐标、F浮为纵坐标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______。
②甲同学根据图线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皆相等”的结论。乙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得出“一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的结论。请你从两位同学的结论中任选一个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_______。
③假如将体积为100cm3的铅块浸没在水中,它将受到多大的浮力_______。
五、计算题
19.在图a中,小阳同学把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b是钢绳拉力F随着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g取10N/kg,则
(1)石料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2)石料的密度为多少?
20.现有质量为270克的铝球悬浮于水中,求:
(1)球受到的浮力应是多少?
(2)球的体积应是多少?
(3)球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ρ铝=2.7×103千克/米3 )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容器中盛满水,所以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等于溢出水的重力,溢出水的重力为6N,则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为6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C
【详解】
由于金属块浸入水中,在图(a)、(b)、(c)所示的位置都处于静止,所以,金属块在图(a)、(b)、(c)所示的位置所受合力都为零,即
F浮+F拉=G

F拉=G-F浮
由图可知,(a)中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最大,(b)中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次之,(c)中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最小。由可知,(a)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最大,(b)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次之,(c)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最小。所以,(a)中金属块所受细绳的拉力最小,(b)中金属块所受细绳的拉力次之,(c)中金属块所受细绳的拉力最大。故C正确。
故选C。
3.A
【详解】
由于实心金属块在水和酒精中都会沉底,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相同,而ρ水>ρ酒精,所以,由可知,金属水中块在受到的浮力大于金属酒精中块在受到的浮力,所以,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水的杯中,则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大于8克。
4.B
【详解】
ABD.在逐渐装入豆粒的过程中,小船漂浮,浮力等于它和豆粒的总重力,总重力增大,浮力增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重力增大,由G=mg可知排开水的质量增大,故B符合题意,AD不符合题意;
C.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水的体积为
由于浮力增大,所以小船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即小船浸在水中的体积变大,故C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由于鸡蛋漂浮在盐水面上,所以根据浮沉条件可知,F浮=G,故A错误;
B.漂浮在盐水中的鸡蛋所受的浮力F1=G,沉在清水中鸡蛋受浮力F2<G,所以,F2<F1,故B错误;
C.因为鸡蛋在盐水中漂浮,所以鸡蛋的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小,故C正确;
D.鸡蛋在清水中沉底,鸡蛋的重力大于所受的浮力,故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A.甲乙液面相平,且液体均为水,根据p=ρ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相等,故A错误;
B.铁块浸没在水中后,水面高度不变,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根据F=pS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力不变,即F甲=F乙,故B错误;
C.F1为铁块浸没水中前的拉力(等于铁块的重力),F2为铁块浸没水中后的拉力,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铁块受到的浮力
F浮=F1-F2
故C错误;
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铁块所受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所以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G=F浮=F1-F2
故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
小球在海水中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由于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
F浮+ F=G
其中G一定,由图象知,F先变小后变大,所以浮力先变大后变小;而小球排开海水体积V排一定,根据F浮=ρ液gV排知,液体密度先变大后变小,即液体密度随温度先变大后变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
A.甲乙的体积相同,由图知甲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乙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甲物块所受浮力小于乙物块所受的浮力,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乙物块底部的深度大于甲物块底部的深度,根据知在液体密度相同时,乙物块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故B不符合题意;
C.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恰好相平,液体的体积与物块排开液体体积的总和相等,由图知甲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乙排开液体的体积,所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根据知在密度相同时,甲所在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较大,故C符合题意;
D.已知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由可知甲、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
A.图甲和图乙中小船均处于静止状态,将小船和铝块看做一个整体,此时这个整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总重力,因为总重力相同,则甲、乙两图中这个整体受到的浮力相同,又因为,根据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液面相平,又,所以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关系是,由可知,两种液体的质量,故B符合题意;
C.两小船底所处的深度相同,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根据可知,甲小船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又因为两个小船的底面积相等,根据可知乙小船的船底所受的液体压力更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甲中铝块受到浮力、重力以及细线的拉力,则铝块受到的拉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细线对小船的拉力也为
图乙中铝块对小船的压力等于铝块的重力,即,所以细线对小船的拉力与铝块对小船的压力不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CD
【详解】
A.由图像可知,当h<3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圆柱体的重力
G=F拉=12N
由图可知,当h>7cm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此时圆柱体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大,受到的浮力最大,则最大浮力
F浮=G-F拉′=12N-4N=8N
故A错误;
B.圆柱体的体积
圆柱体的密度
B正确;
CD.由图像可知,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
h=7cm-3cm=4cm=0.04m
可以得到圆柱体的高度是0.04m,圆柱体的底面积
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04m=400Pa
故CD正确。
故选BCD。
11.CD
【详解】
AB.由图知,圆柱体在甲容器中悬浮,在乙、丙两容器中漂浮,所以圆柱体所受的浮力与自身的重力相等;三个圆柱体完全相同,则重力相等,所以在三个容器中,圆柱体受到的浮力相等,由于圆柱体在甲容器中悬浮,故
ρ甲=ρ物
圆柱体在乙容器中漂浮,故
ρ乙>ρ物
在丙容器中漂浮,故
ρ丙>ρ物
由图知
V乙排>V丙排
由F浮=ρ液gV排可知
ρ乙<ρ丙
故三种液体密度关系
ρ甲<ρ乙<ρ丙
故AB错误;
C.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即深度相等,由于
ρ甲<ρ乙<ρ丙
根据p=ρgh可知
p甲<p乙<p丙
故C正确;
D.由图可知,三种液体的体积的关系为
V甲<V乙<V丙
由于
ρ甲<ρ乙<ρ丙
根据
G=mg=ρVg
可知
G甲<G乙<G丙
容器相同,则容器重力相等,三个圆柱体相同,则圆柱体的重力相等,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容器内的液体和物体的重力之和,故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甲<F乙<F丙
故D正确。
故选CD。
12.> =
【详解】
[1]两小球完全相同,在甲中漂浮,在乙中悬浮,浮力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所以,所受浮力相等,即
[2]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中排开水的体积比乙中的小,且
故由得: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由于液面高度相同,根据得
13.14.7 5.3 F浮
【详解】
[1]由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2]由称重法可得,细绳的拉力
[3]用细绳吊着该金属块继续在水中下沉,金属块上表面和下表面所处水的深度不断增加,
由和知,该金属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变大,但在该过程中,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不会发生变化,根据可知,该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14.变小 22~24 相等
【详解】
(1)[1]浸没在液体中的小球,由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根据液体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知: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液体密度减小,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小球所受浮力变小。
(2)[2][3]由图可知:B小球与D小球都处于浸没状态,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相等,由于B、D小球的体积相等,所以B小球与D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它们所受浮力相等,即FB=FD;若环境温度超过这个玻璃球上标示的温度,则该玻璃球会下沉。当前环境温度下四个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即22℃的小球下沉,此时环境温度高于22摄氏度;温度24℃、26℃、28℃的小球上浮,说明此时的温度要低于24℃,所以此时环境的温度大致范围为:22~24℃。
15.0.6×103
【详解】
物体的体积露出水面,所以
因为物体漂浮,所以
由公式


整理得
16.弹簧测力计 重力 F2﹣F3=F4﹣F1 A 保持不变
【详解】
(1)[1][2]图(C)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所受的拉力,重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测量石块所受的重力。
(2)[3]由于
F浮=F2﹣F3
G排=F4﹣F1

F2﹣F3=F4﹣F1
时,则
F浮=G排
所以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4]A.图(a)中溢杯内未盛满水,则测得排开水的重力会偏小,会影响验证结果。
B.图(b)中小桶内有少量水,石块排开水后,小桶重力的两次示数之差仍为排开水的重力,不影响实验结果。
C.图(d)中石块未浸没水中,此时浮力小,排开的水的体积也小,不影响实验结果。
故选A。
(4)[5]溢水杯中的水应该满的,圆柱体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的过程,溢水杯中水的深度不变,由p=ρgh可知,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保持不变。
17.< “浮标”的杆做得更细些(或“浮标”缠绕更多一些铁丝)
【详解】
(1)[1]因为两种情况都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浮标的重力,根据
可得
所以V排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小,A在B的上面,说明放入A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大,说明A液体的密度较小。
(2)[2]根据
二条标记靠的很近,可想办法减小筷子在水面处的横截面积,所以可以“浮标”的杆做得更细些;或“浮标”缠绕更多一些铁丝,这样可使细端在水面处。
18.0.6N 0.5N 甲同学判断错误。因为他没有说明样本体积相等且完全浸没(即排水量相等)这个前提(或乙同学判断错误。因为他没有说是同种物质这个前提) 1N
【详解】
(1)①[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指针在零刻度线下6小格处,示数为
0.1N×6=0.6N
②[2]物体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示=0.1N,由称重法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2)①[3]根据表格中提供的重力和浮力的数据,描出4个点,然后连起来就是浮力随重力变化的图像
②[4]甲同学:根据表1提供的数据中可以发现,浮力的大小确实是相等的,但先决条件是物体的体积相等,所以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乙同学:必须要是同种物质这个前提下才符合乙同学说的规律,所以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
③[5]体积为100cm3的铅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就等于铅块的体积,铅块受到的浮力
19.(1)1400N;(2)2.8×103kg/m3
【详解】
解:(1)由图b可知,AB段钢绳的拉力大小不变,此时石料未接触水面,因石料匀速下降,所以根据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石料受到的重力
(2)由图b可知,BC段钢绳的拉力逐渐减小,说明石料慢慢浸入水中,且浸入水中的体积逐渐变大,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在CD段完全浸没,此时的拉力为900N,
所以石料受到的最大浮力
由 可得,石料的体积
由 可得,石料的质量
石料的密度
答:(1)石料受到的重力为1400N;
(2)石料的密度为2.8×103kg/m3;
20.(1)2.7N;(2)2.7×10﹣4m3;(3)1.7×10﹣4m3
【详解】
解:(1)因为铝球悬浮于水中,所以铝球受到的浮力
F浮=G=mg=0.27kg×10N/kg=2.7N
(2)由知道
因为铝球悬浮于水中,所以铝球的体积
V=V排=2.7×10﹣4m3
(3)由知道,铝球中铝的体积
空心部分的体积
V空=V﹣V铝=2.7×10﹣4m3﹣2.7×10﹣4m3=1.7×10﹣4m3
答:(1)球受到的浮力应是2.7N;
(2)球的体积应是2.7×10﹣4m3;
(3)球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是1.7×10﹣4m3。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