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60年前,一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嘹亮歌曲,几乎一夜之间响彻中华大地。与歌曲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抗美援朝战争 C.越南战争 D.肃清反革命2.2011年是我国某一重大外交事件发生40周年,这一外交事件是指(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3.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经济特区——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这充分证明了( )A.改革开放是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B.经济特区制度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C.对外开放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D.“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4.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 ( ) 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②吸收外国资本 ③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④实行“一国两制”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③④5.2011年3月5 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多项民生举措,把温暖送到人民的心坎上。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在各项工作中坚持以 为中心。( ) A.艰苦创业 B.科技创新 C.文化建设 D.经济建设6.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其重要意义在于 ( )①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②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③使中国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④为中国称霸世界奠定了基础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读右侧漫画《好大的南瓜呀》,回答第7——8题:7.右图所示的事件大致是在(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8. 对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是对农业生产的真实反映 B.激发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C.是一种浮夸风的表现 D.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9.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在创造科技成就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两弹一星”精神,下列精神财富不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A.雷锋精神 B.铁人精神 C.长征精神 D.焦裕禄精神10.上述时期这些精神财富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 )A.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B.使中国摆脱了贫困落后状态C.使“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D.使社会主义建设克服重重困难11.右图中的人民币票券采用了四种少数民族文字,部分票券主图案采用了身穿民族服饰的人物形象。这体现了( )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④国家重视区域间协调发展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2.为解决民族问题,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3.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党制定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出发点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 B.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C.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4.电视连续剧《闯关东》有这样一个镜头:当日军进攻哈尔滨的时候,朱开山一家冒险为抗日军队送饭,感动了很多观众。这说明了( )①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②表现了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④主动为国家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5.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最主要的目的是( ) A.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B.控制人口数量C.提高人口素质 D.调整人口的性别比例16.“简体字、繁体字,都是中国字”“从今以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海峡两岸专家学者赋诗献歌,共表两岸浓情。表明( )①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文化薪火相传 ②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③两岸实现统一已没有阻力 ④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17.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列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仅表现于经济方面 ②它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③就是不发达阶段 ④从建国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8.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由汉字“大”演变而来,寓含上海世博会拥有海纳百川的博大精神,而取名“海宝”是招来“四海之宝”之意。“海纳百川”和“招来‘四海之宝’”,强调的是( ) A.我国的治国方略 B.我国的兴国之要 C.我国的强国之路 D.我国的立国之本19. 自2000年开始,我国每年都要举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隆重表彰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科研人员,这一举措是因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③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④国家民族的命运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②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③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④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21、(本题10分)读右图,回答问题:(1)请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并改正。(4分)(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4分)(3)上图反映了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脚步。我们国家还有哪些“梦”等待我们去“圆”?请列举两个以上。(2分)22.(本题12分)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三农”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把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摆在重要的工作位置。(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为满足农民土地需求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4分)(2)“一五”时期和1957年至1966年期间,我国在农村地区分别实行过什么政策?(4分)(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的经济改革?这一改革有何作用?(4分)23.(本题8分)材料一:2010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我的梦,中国梦”,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的梦,中国梦,中国的梦,我们的梦!试飞英雄李中华等成为“开学第一课”梦想大使,与全国中小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梦想。材料二:在近代中国,统一、民主、富强,是亿万人民的梦想。(1)新中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 ; (时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分) (2)亿万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梦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请你仿照下面的范例,列举新中国在实现“中国梦”征途中的事例各一例。(4分)例:民主: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人民站起来当家作主成为国家 的主人。统一: 。 富强: 。(3)“我们的梦,中国梦;中国的梦,我们的梦!”为了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担当起怎样的历史使命?(2分)24. (本题8分)材料一: 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了保卫和平,从来不,也永远不害怕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飞抵北京,还未走下飞机时,就向前来迎接的周恩来总理伸出了手。他们紧紧握手,长达一分钟,历史见证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镜头。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对外政策有了重大的发展,中国的外交活动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⑴ 材料1中的“邻人”指谁?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进行了一场什么战争?(2分)⑵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⑶根据材料三分析, 我国奉行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2分)25.(本题10分)材料一:美国的野心昭然若揭。“二战”后,美国先后对朝鲜、越南、阿富汗、伊拉克发动过侵略战争;曾狂轰滥炸前南斯拉夫联盟、利比亚;动辄宣布朝鲜、古巴、伊朗等为“无赖国家”;蓄意纵容日本霸占中国钓鱼岛,纵容越南、菲律宾等国霸占中国的南海诸岛;干涉中国内政,频频对台军售,支持分裂中国的“台独”、“藏独”、 “疆独”……材料二:2011年10月7日是阿富汗战争爆发十周年纪念日。10月6日,数百名美国民众聚集在华盛顿的自由广场,他们打出反战标语,要求政府结束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停止轰炸别的国家,关注国内民生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影响“二战”后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是什么?(2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从不同角度分析说明美国的野心是不会得逞的。(4分)(3)针对美国的野心,中国政府该如何积极应对?(4分)26.(本题12分)材料一: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材料二:30多年前,一声惊雷响彻中国大地,中国尘封已久的大门被打开了,中国从此以后有了全世界羡慕的中国速度。(1)材料一诗句中的划线部分反映的是我国在哪一计划中的哪一项工程建设?(2分)(2)材料二的“一声惊雷”指什么事件?(2分)尘封已久的“大门”最早在哪些地方(城市)打开?(4分)(3)材料中反映的事件分别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