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胶南市黄山经济区中心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9月单元测试试试题(8科8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青岛胶南市黄山经济区中心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9月单元测试试试题(8科8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黄山经济区中心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9月单元测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对此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
B.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
D.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市场
2.中国有这样一个城市,在古代,曾是主要的对外港口,有着千帆集会的情景;在近代,这里曾经上演了林则徐禁烟的诗篇;在当代,这里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请你判断这个城市应是
A.广州??? B.北京???C.上海? D.南京
3、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 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 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
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4.八年级某班同学学习了《鸦片战争》一课后,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正确的是
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D.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年,将这一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变为废墟的是 A.俄国军队??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 D.日本军队
6、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右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从内容来看,《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中国割去领土面积更大?? B.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C.索取赔款数额不断增大?? D.允许日本开办工厂
9、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利的内容是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训练新式军队
10、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1、“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选项中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甲午中日战争
12、“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 ) A. 廊坊阻击战???B. 威海卫战役??
C. 虎门战役?? D. 黄海大战
13、如果你担任历史纪录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
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美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B.各国使馆林立 C.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D.驻扎外国军队
14、中华民族“聚友群提议以民族觉醒”开始于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 B、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
C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 D、五四运动
15、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反映的历史实质问题是:(??????? ) A.战争的性质决定了战争的胜负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D.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16.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策略是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C.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17、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 ) A、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8、.若想了解李鸿章创办的民用企业的情况,可查阅哪个企业的资料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轮船招商局 D.湖北织布局 19.下列是四位同学对“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的根本目的”的看法,哪种看法正确?
A.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外国侵略  
C.镇压农民起义?? D.维护清朝统治
20.北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屈辱。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1895年可能看到的是
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 B.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公车上书
C.义和团运动爆发 D.慈禧太后仓皇出逃
二、填空:(共5小题10分,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21.1858年,俄国通过 《 》,割占中国东北 以南, 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2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 为代表。1862年成立的 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23.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 入侵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到1878年,除 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
24、1895年,李鸿章同日本首相_____________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25、太平军 战役中打死了洋枪队的头目; 八国联军进攻中国时由英国海军司令_________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三、历史诊断:(26题8分,27题6分,共14分)
26、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动荡,民怨沸腾。下面是1901年北京百姓对这一时局的议论:
去年英法联军进军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却逃之夭夭。别看朝廷对付洋人没本事,想当年对付主张变法的洋务派却够凶狠,把康有为等六人全杀了------听说,
今年又签订了个《马关条约》,连东交民巷都不让咱中国人住了!我看这个大清国的末日快要到了-----
诊断结果:
27、李鸿章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少有的封建士大夫。他清楚地意识到中国落后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实现国家富强,他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客观上抵制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侵略,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他还极力主张加强西北塞防,积极创建中国海防,筹建北洋舰队等;派人出国留学,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但在他一生的官宦生涯中,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卖国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大灾难。
诊断结果:
四、简释和简答题
28、图片上的历史(4分)
图二 图一

图一的浮雕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

图二描绘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是 ,其重大历史意义是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中国封建落后、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帝国主义列强以武力打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划分势力范围,直至进驻中央,直接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同时还控制中国的海关,垄断中国的内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他们还以办学校、建教堂、发行报纸、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文化侵略。这样,帝国主义就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这些侵略战争对中国的社会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⑵根据材料回答,造成近代中国贫穷和灾难的外在根源和内在原因各是什么?(2分)
(3)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的条约《 》中的条款:

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的条约《 》中的条款:
最能体现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 的条约《 》中的条款: (6分)
(4)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两位英雄人物及其事例?从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一种怎样的力量?(5分)
30、背景材料: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是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指中国近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结果是什么?该历史事件有什么积极意义???(4分)????????
(2)“不触动封建根的改良主义“指什么事件?结果怎样?(2分)
(3)、从这两个事件的结果中得出什么样的教训和启示?(1
四、学以致用
3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有人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也是一部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短文。要求:篇幅在200字左右,题目自拟,要有文采,史论结合,有自己的观点,与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实际相结合。(6分)
附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D
C
C
D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B
C
C
C
C
D
B
填空题:略
会诊题:略
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八
(2)外在根源: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
内在原因:中国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
黄山经济区中心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9月单元测试地理试题
选择题
1、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 ( )
 A.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B.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
 C.黑龙江省漠河镇
 D.黑龙江省的黑龙江
2、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 (  )
A.北寒带   B.北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3、与日本相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表现在  (  )
A.国土面积广大       B.背靠大陆,面向海洋
C.纬度低,国土全部位于温带与热带  
D.南北跨度达5500千米,东西跨度达5200千米
4.下列省份与濒临的海的连线,正确的是 ( )
A.辽宁、河北、山东——渤海 ???????B.辽宁、山东、江苏——东海
C.江苏、安徽、山东——黄海 ???????D.浙江、广东、广西——南海
5.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省区有 (  )
A.云南、广东、广西、台湾    B.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C.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D.台湾、广西、广东、云南
6、我国直辖市中,位于西南地区的是 (  )
A.重庆市    B.北京市    C.天津市   D.上海市
6、我国最南端的省区是 (  )
A.广东    B.海南    C.广西   D.黑龙江
7、下列省区中,邻国最多的是 (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陕西省    C.四川省    D.西藏自治区
8、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陕西省    C.四川省    D.西藏自治区
9、跨经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海南省
10、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 (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海南省
11.位于我国最东部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黑龙江省    B.上海市   C.江苏省   D.台湾省
12.我国最南端省区的简称是 ( )
A.琼 B.粤 C.滇 D.黑
13.下列省级行政区有两个简称的是 ( )
A.山西省 B.河北 C.陕西 D.河南
14.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
A.内蒙古 B.川 C.新 D.云
15.冀、鲁、豫分别代表的省份是 ( )
A.山东、河南、河北省 B.山东、安徽、河南
C.河北、山东、河南 D.河北、山东、江苏
16.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17.、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 (?? )
A.粤、鲁、豫????      B.京、津、沪  
C.青、藏、宁???????? D.苏、皖、湘
18.、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 (?? )
  A.新疆???B.西藏 C.甘肃??D.青
19.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
  A.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
  D.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
20.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
 ? A.山东???B.青海 C.云南????D.福建
21.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            (   )????
 A.汉族??    B.壮族??  C.回族?  ? D.满族
22.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_______特点         (   )
 A.小杂居、大聚居?????    B.均匀分布
 C.汉族相对集中在北方??     D.大杂居、小聚集
23、下列我国的四个省区中,民族最多的是       (???)
24.、我国位于 ( )
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 ③东半球; ④西半球;
⑤亚洲东部; ⑥太平洋西岸; ⑦亚洲西部; ⑧太平洋东岸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③⑤⑥ D.②④⑦⑧
25,、我国省一级行政区共有: ( )
 A、31个 B、32个 C、33个 D、34个
26.纬度相差1°之间的距离约为110千米,基本符合我国疆界最北端和最南端距离的一组是:   ( )
A、4800千米 B、5200千米 C、5500千米 D、5800千米
27、关于我国优越地理位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D、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小部分在温带
28、我国疆界“四至端点”所在省区简称,符合最北和最东端点所在的省区(简称)是: ( )
A、新 B、琼 C、黑 D、吉
29、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
B、主要分布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
C、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D、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我国已先后建立了五个自治区
30.领国中有两处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是 ( )
A、朝鲜和俄罗斯 B、蒙古和俄罗斯
C、巴基斯坦和印度 D、印度和俄罗斯
31.我国人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人口西多东少 B、我国人口南多北少
C、江苏省人口最多,云南省人口最少
D、以“黑河—腾冲”为界,我国人口东部多,西部少
3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缓慢
C、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 D、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
33.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 )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 D、文莱、菲律宾、日本
34我国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是 ( )
A、平原多,气候湿润 B、沙漠多,气候湿润
C、山地多,气候干旱 D、沙漠多,气候干旱
35.我国地势特点是             (  )
A、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B、南高北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C、西高东低,呈两级阶梯状分布 D、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36.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
A、山地和高原 B、山地和丘陵   C、丘陵和平原  D、高原和盆地
37.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形单元是       (  )
A华北平原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 
38.我国水能蕴藏量较大的地带一般是        (  )
A、阶梯内部         B、两级阶梯交界处
C、南方低山丘陵区      D、平原河道上
39.东西走向的三列山脉中,中间一列是       (  )
A、天山――阴山       B、昆仑山――秦岭
C、祁连山          D、天山――秦岭
40.下列山脉中走向与其他山脉不同的是     (  )
A、大兴安岭         B、南岭
C、长白山          D、台湾山脉
二.综合题
(一)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濒临海洋:
① ②
③ ④
2、邻国:
A B
D
E
3、半岛:


4、岛屿:
⑦ ⑧
5、海峡:a b
(二)看图写出下列省份的相关内容
图号





省(自治区)
省会
简称
(三)读我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回答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类型
A       B      
C       D      
E       
(2)从此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形特点


(四)我国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山脉⑤ 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
(2)高原②___________; 盆地③__________。
(3)山脉①东西两侧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脉⑥南北两侧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脉⑧的主峰是_________,
(6)山脉④附近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地处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五) 是我国36o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 ?    ,大致呈???? 级阶梯分布,
在图上填写阶梯的名称。
 (2)试判断图上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B? 、
C? 、D? ???  
3)我国地势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是:
  对气候的影响:利于海洋上的_________深入内陆,形成
对河流的影响:使许多大河滚滚————流。沟通——交通。便于沿海
和    的经济联系;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丰富。
黄山经济区中心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9月单元测试政治试题
一、辨别正误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是需要技巧的。
3.逆反心理只在青少年成长的最初阶段出现,表现为与父母的强烈对抗。
4.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只是成年人对祖国应尽的义务。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逆反心理是影响青少年与父母沟通的唯一原因.
7.只要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方式不当,与父母意见发生分歧,就可以回避、疏远父母。
8.“我妈可烦了,没说两句就开始教育我,真没劲。”这种情况父母就应该迁就孩子。
9.目前,我国“空巢家庭”老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25%,这些老人没有子女在身边,缺少精神安慰。这警示我们要孝敬父母、关爱父母。
10.子女要学会与父母沟通,并不意味着心灵沟通只是子女单方面的事。
二、单项选择题(只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0分)歌曲《我想有个家》中唱到:“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
据此回答6-7题。
11. “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这是因为
A.家中生活比社会生活更舒适
B.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
C.家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
D.家庭成员间没有任何矛盾
12.“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害怕”,这是因为
A.在家中能够听到亲人安慰的话语
B.在家中能够受到亲人时时刻刻的保护
C.在家中父母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
D.在家中永远不会受到惊吓
13.“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只要家庭和睦,他便是最幸福的人。”这两句关于家庭的名言告诉我们
①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②家庭和睦,人生才能获得幸福 ③家中有亲情和欢乐 ④家能满足我们的一切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有一首诗写道:“世界上有一种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千万次嘱咐你要多穿衣服,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你觉得很烦/却也觉得很温暖/缺钱的时候/他总会说些赚钱不易之类的话/边训你/边塞钱给你/这种人/叫父母。”这首小诗的含义是指
A.父母的爱是千万次的嘱咐,让你总想冲出这个家
B.父母的爱是一种唠叨,让你觉得很烦
C.父母的爱是一种教训,让你觉得好没面子
D.父母的爱是埋藏在柴米油盐中的智慧,抚育儿女茁壮成长
15.我们之所以要孝敬父母,是因为孝敬父母
①是做人的本分 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是父母对子女的要求 ④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爱父母,就给他们洗次脚吧!”自从这则公益广告播出之后,许多老师把给父母洗次脚当成一次“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老师这样做是为了
A.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
B.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C.让学生在精神上给予父母必要的慰藉  
D.让学生考出优异成绩
17.对漫画《孝心》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
B.这是父母对子女应尽的养育责任
C.孩子要回家,妈妈很高
D.这是子女没有真正尽到孝敬父母的义务
18.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突出表现在
①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江山如画
②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③中华民族谱就了璀璨夺目的艺术画卷
④我国古代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胡锦涛“八荣八耻”荣辱观首位的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它集中体现了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热爱科学
C.艰苦奋斗 D.爱国主义
20.“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这充分说明
A.我国各民族是完全平等的
B.我国各民族相互团结,相互支持
C.我国各民族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D.任何一个民族离开另一个民族都不能生存
21.“太阳、月亮有着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拥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这句歌词体现的道理是
①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③我国各族人民都能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④我国全体公民都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一诗中写道:“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水,我在这头,祖国在那头。”“乡愁”说明了①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
②台湾因历史的原因与祖国大陆分离,至今不能统一
③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④台湾是美丽富饶的宝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
①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②发明了汉字
③抵御了外敌入侵 ④开拓了祖国疆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
①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②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③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
④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建设美好家园的过程中产生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这是因为爱国 ①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④是不需要付诸行动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6、“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歌曲《我的中国心》说明了
A.海外华人、华侨都希望回国????????????
B.海外华人、华侨都保留着中国国籍 C.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
D.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
27、“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从邓小平同志的这句名言可看出,人的爱国情操基于 A.对爱国意义的认识????B.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C.对祖国怀有赤子之情???D.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28、下列能够体现出爱国之志与报国之心的有
①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②位卑未敢忘忧国
③国泰民可安,国强民可富???④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
29、适应时代要求,我们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A.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C.中华民族精神比其他民族精神更优越? D.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
30.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下列各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是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三、填表题:(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4分)(见答题卷)
四、活动课任务:(本题满分为 10 分)
34.在今年暑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某中学八年级的同学,就初中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对本校38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部分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项 目
男生所占比例(%)
女生所占比例(%)
不太喜欢与父母沟通
64
42.3
与父母沟通有障碍
48.7
37.2
主动与父母沟通
45.2
49
不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父母
81.8
83.3
(1)你认为这个调查反映的现实情况是什么?(2分)
(2)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哪些?(4分)
(3)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至少四种)(4分)
五、案例分析 (本题满分为 6 分)
35.中央1台播放的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幕:一小孩看到劳累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到家后,还给姥姥洗脚,说这样有益于健康,于是,他就偷偷地打了一盆水,端到妈妈跟前,轻轻地说了句:“妈妈洗脚。”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此材料给你的启示。
六、案例分析 (本题满分为 10 分)
包起帆是上海港务局年轻的科技专家,10 多年来共获得70 多项革新发明,8 项获得国家专利,9 项获得国际发明奖。他成立了“起帆科技开发公司”,迅速把科技成呆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向了国际市场。
有一位美籍华人要来投资1000万美元,他看准的合作伙伴就是包起帆。但他有一个前提:只能和包起帆个人合作,不能和他所在的单位发生任何瓜葛。包起帆婉言谢绝了,他说:“人各有志,我抛不开心爱的事业,也抛不开培养我的企业和工人兄弟。我的发明是国家的,国家的利益,才是我至高无上的利益。”
包起帆身上,你看到了什么精神?(2分)你怎么认识这种精神?(4分)
2、你打算怎样向他学习?(4)
七、案例分析 (本题满分为 12 分)
2006 年2月27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宣布,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运作,终止“国家统一纲领”适用,遭到了国际社会和华人华侨的一致反对。
(1)陈水扁言论的实质是什么?(2)
(2)陈水扁的言论为什么受到华人华侨的反对?(6)
(3)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4)
参考答案:
一、辨别正误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B
A
B
B
B
A
A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A
D
A
C
D
B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D
A
C
C
B
B
A
三、填表题 (略)
五、案例分析 (本题满分为 6 分)

六、案例分析 (本题满分为 10 分)
(1)爱国主义精神。 略
(2)略
七、案例分析 (本题满分为 12 分)
(1)分裂国家,实现“台独”。
(2)略
(3)略
黄山经济区中心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9月单元测试数学试题
选择题(共10个,每个3分,共计30分)
1、在0.458,,,,,这几个数中无理数
有( )个.A.4 B.3 C.2 D.1
2、在△ABC中,AB=15,AC=13,高AD=12,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
A.42 B.32 C.42或32 D.37或33
3、五根木棒,其长度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4、下列计算或命题:①±3都是27的立方根;②;③的算术平方根是2;④;⑤,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6、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化简后为( )
A. 7 B. -7 C. 2a-15 D. 无法确定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5 B.4-=1 C.÷=9 D.·=6
8、如图,数轴上的点A所表示的数为( )
(A) (B) - (C) (D)
9、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版,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2,则斜边长为( )
(A)80 (B)30 (C)90 (D)120
10、、有长度分别为,,,,,,,,,的木棒,用它来摆成直角三角形,可以重复使用,问可摆成不同的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
2个 3个 4个 5个
填空题(共10个,每个3分,共计30分)
11、36的平方根是 ,的立方根是 ,的绝对值是 ;
12、比较大小: ;(用“>”或“<”填空)。
13、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和,则的值是 .
14、计算的结果是 .
15、一架长25m的云梯,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距墙底端7m,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了4m,那么梯足将滑动
16、如图,长方体盒子(无盖)的长、宽、高分别是12cm ,8cm,30cm,在AB中点C处有一滴蜜糖,一只小虫从D处爬到C处去吃,有无数种走法,则最短路程是多少? .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5、12、,则x= 。
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2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 米。
19、若是4的平方根,则______,若-8的立方根为,则y=________.
20、已知实数 a、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 -|a+b|=________
三、作图题:(6分)
21、1)解方程x2 = 17
将你解出的X在数轴中作出
四、计算:(每个6分,共24分)
22、

23
24、
25、
解答题:
26、如图,有一块土地形状如图所示,∠B=∠D=900,AB=20米,
BC=15米,CD=7米,请计算这块土地的面积。(6分)
27、把长方形ABCD沿AE折叠后,D点恰与BC边上的F重合,如图,已知AB=8,BC=10,求EC的长.(6分)

28、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4km的A处牧马,而他正位于他的小屋B的西8km北7km处,他想把他的马牵到小河边去饮水,然后回家.他要完成这件事情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6分)

29、如图,在边长为c的正方形中,有四个斜边为c的全等直角三角形,已知其直角边长为a、b,利用这个图形,试证明勾股定理?(4分)

30、细心观察图形,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8分)
OA22= ;
OA32=12+ ;
OA42=12+ …… ……
(1)请用含有n(n是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述变化规律.
(2)推算出的长.
(3)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计算说明他是第几个三角形?
(4)求出的值.
黄山经济区中心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9月单元测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把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答案栏表格中的指定位置,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 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2、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 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3、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 2:9 B 2:1 C 9:2 D 1:2
4、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5、一个运动物体在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则它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A.等于4米/秒 B.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
C.等于5米/秒 D.大于5米/秒
6、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C、音色???D、音调和响度
7、对下列图中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8、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9、对于科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小,;推理:若把真空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将听不到声音,这是利用逐渐逼近法
B、研究声音的传播时跟水波的传播进行类比,这是利用类比法。
C、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一种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一种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花的时间。这是利用控制变量法
D、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敲击桌面会听到敲击声,证明:固体能够传声,这是利用逐渐逼近法
10、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道( )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 路程跟时间成正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满分15分,共5个小题):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答题卡的对应项涂黑(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C.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11、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物体运动的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两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
A.相同的时间,甲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通过相同的路程,乙所用时间长
C.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一样长
D.甲通过的路程短
1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5、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
规律的是:(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卷(Ⅱ)实验·应用·探究·推理(本卷满分65分)
专题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每空1分,共13分)
一、回顾试验和探究:回顾刻度尺的使用实验与探究,完成 下列表格中的内容
1、小明在学完刻度尺测量长度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请你将他遗漏的部分补齐。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完整,_____和________
用刻度尺测量时,零刻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________
刻度尺的刻度线要 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不可斜视
测量结果是由 和 组成。
(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
2、应用与探究:
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应该怎样改正:C. 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
专题二:测平均速度(第一小题每空一分,第二小题2分,共13分)回顾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并完成下列表格中相关内容
器材

______ 小车,
————
斜面、木块
装置图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l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cm; tBC= s; VAC= m/s. VBC=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
结论
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
(填“匀速”或“变速”)
2、应用:一架飞机在10分钟内飞行了180千米,它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
专题三:声现象(第一四小题每空一分,第二三小题每空2分,共19分)
1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过程步骤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 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 ;改变钢尺 再次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表格
钢尺振动的快慢

较快

音调的高低
较高
方法
上述过程中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运用的是 法
2、如图3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
将会发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
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3、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
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7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 次声音,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 传来的,若在月球上,另一端的人会听到 次声音。
专题四:综合问答(第一二小题3分,第三小题4分,共10分)
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哪些?
3、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幅度越大”。
专题五:综合计算(第一小题4分,第二小题6分,共10分)
1、某两栋楼房之间的距离是170米。黎明和占斌两位同学分别站在两楼房的走廊上,黎明同学喊了占斌一句, 1:声音从黎明同学处传播到占斌同学处需要的时间是多少秒?2:黎明多长时间后听到自己回声?(声速为340m/s)
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当跑到离爆炸点600m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若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5cm/s,求引火线的长度。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单元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答案
2、(1)A(2)C 、用铜丝绕圈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BEC
专题二:1、刻度尺、秒表、金属片、v=s/t、小、4、1、3、5、偏大、变速
2、300m/s 1080km/h
黄山经济区中心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9月单元测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我们说鲫鱼比蝗虫高等主要表现在(??? )
?A. 生活在水中?B.能在水中游泳?C. 体内有脊柱 D. 能用鳃呼吸
?2、下列不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A.海蛰?B. 珊瑚虫 C. 虾 D.海马
?3、鱼不停的吞水和吐水,吐出水与吸入水相比(???? )
?A. 氧气增多 B.二氧化碳增多
C. 尿酸尿素等废物 D.二氧化碳减少
?4、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虾 B.梭子蟹 C.章鱼 D.海蛰
?5、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A.气囊 B.气管  C.肺  D.体壁
?6、关于蚯蚓的刚毛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刚毛与蚯蚓的防御敌害有关?? B.刚毛与蚯蚓的运动有关
C.刚毛与蚯蚓的呼吸有关??????D.刚毛与蚯蚓掘土穴居有关
?7、在观察蚯蚓运动的过程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意义是(???? )
?A.维持蚯蚓体内的水分的平衡? B.维持蚯蚓正常的呼吸?
C.因为蚯蚓通过体表吸收水分? D.有利于蚯蚓自由蠕动
?8、家鸽最发达的肌肉是(?????)
?A.两翼上的肌肉?B.胸肌 C.后肢的肌肉 D.颈部的肌肉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鸟类才能飞翔B.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专门的呼吸器官
?C.陆地生活的动物一定比水中生活的动物高等D.蝗虫体内没有脊柱
?10、除下列哪项外都是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
?A.体形呈流线型  B.前肢变成翼并生有几排大型正羽
C.胸肌发达  D.用肺呼吸
?11、解剖开家鸽切开气管,插入细玻璃管并向管中吹气,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气囊膨胀  B.肺膨胀  C.内脏浮动  D.嗉囊膨胀
?12、下列有关昆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B.有三对足,能爬行或飞行?
C.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D.运动能力不强
13、下列对生态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恒定不变
B.在生态系统中,植物的数量总比草食动物多
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14、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蜜蜂采蜜 ② 蚂蚁做巢 ③蜘蛛结网 ④鱼类洄游 ⑤大山雀偷饮牛奶⑥家兔听到饲养员的声音就跑过来
?A. ①②③④? B. ⑤⑥? C. ①②④⑥? D. ②③④
15、某人左上肢出现瘫痪,经检查肌肉并无损伤,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A. 肩关节不够灵活?? ???B. 肘关节不够灵活
?C. 支配左上肢的神经受损?  D.肌肉中的血管受损
16、人的手上有许多关节,以这些关节为枢纽可以做各种比较精细的动作,你认为这些关节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是(????? )
?A. 支点作用 B. 动力作用  C. 调节作用  D. 杠杆作用
17、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有(???? )
?A. 在同一片森林筑巢的喜鹊???B. 个体户在河边养的一群鸭
?C. 一群南飞的大雁???????D. 一块稻田里的所有青蛙
18、楚汉相争末期,汉王刘邦派谋士在项王必经之地“召集”蚂蚁排出“项王必死于此地”几个字,项王因此被攻破心理防线。在这一事件中, 汉王的谋士主要利用了蚂蚁的( )
A.学习行为 B.社会行为 C.取食行为 D.防御行为
19、下列几种动物的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A. 蜜蜂的舞蹈动作??? B.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C. 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20、运动中起动力作用的是(?? )
?A.关节? B. 骨骼 C.骨骼肌 D. 神经传来的兴奋
21、鸟类的筑巢、求偶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B、攻击行为 C、繁殖行为 D、社群行为
22、两栖动物最基本的特征是( )
A、成体在水中用鳃呼吸,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B、成体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
C、变态发育,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一般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D、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23、下面是家鸽骨骼与飞翔相适应的特点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骨薄而轻 B、胸骨发达有龙骨突
C、长骨大都中空 D、颈椎骨少而灵活
24、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的。生产者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这些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下列( )能把有机物再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中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
25、1920年,印度发现了两个“狼孩”,其中最小的一个是8岁,经过科研人员9年的艰辛训练,到17岁时,其智力仅有4岁小孩的水平。这是由于此“狼孩”的什么结构发育不完善造成的?( )
A脊髓 B、小脑 C、大脑 D、脑干
26、鸟类比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复杂而高等,在繁殖方面表现为( )
A、体外受精 B、卵生 C、胎生、哺乳 D、筑巢、孵卵、育雏
27、将蚯蚓暴露在空气中很快死亡的根本原因是( )
A、身体脱水,体内外水分不平衡 B、身体脱水,循环系统受阻
C、无法正常呼吸,窒息而亡 D、离开土,不适应而死
28下列哪项不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 )
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有许多体节组成
足和触角分节 D、都会飞行
29、在走T型迷宫的实验中,蚯蚓要经过200多次的尝试和错误后,才能直接学会爬向潮湿的暗室,鸟类大约几次就可以越过障碍取食,上述实验说明( )
A、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B、蚯蚓蠕动的慢,使其学习能力也弱;鸟飞的快,学习能力也强
C、蚯蚓的体型小,学习能力弱,鸟的体型大,学习能力强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但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
30、在生长有较多的水生植物的池塘中,常常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原因是( )
A、喜欢阳光的刺激 B、池塘表层水温温暖
C、觅食水面的浮游藻类 D、池塘表层溶解的氧多
31、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马戏团的狗用叫声表示数字
B、鸟用喙叼破奶瓶的塑料封口,吸食牛奶
C、狗对主人摇头摆尾 D、大雁结对迁徙
3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传递信息行为的是( )
A、雌蛾分泌性外激素 B、工蜂跳8字舞
C、蟑螂昼伏夜出 D、鸟类的鸣叫
33、下列属于仿生技术的是( )
A、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 B、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
C、萤火虫与冷光 D、以上都是
34、下列不是与家兔食草相适应的特点( )
A、臼齿发达 B、消化管长 C、盲肠发达 D、犬齿发达
35、在日常生活中,只见鸟类排便,未见鸟类排尿的原因是( )
A、体内没有产生尿液的器官 B、体内产生的尿液经蒸发排到体外
C、体内产生的尿液变成气体后随呼出的气体一起排出
D、体内产生的尿液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
36、下列不是哺乳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被覆羽毛 B、体内有膈 C、大脑发达 D、胎生哺乳
37、蜻蜓落在物体上休息时,可以看到它的腹部在收缩、舒张,不停的活动,这是蜻蜓在( )
A、进行呼吸 B、随时准备起飞 C、肌肉疲劳的表现 D、进行消化
38、在农业上常采用在田间释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你认为这样的道理是( )
①干扰雌雄虫的通讯,使雄虫无法找到雌虫进行交配
②雄虫不喜欢性引诱剂的味道而逃走
③雄虫依靠“气味”语言,用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来寻找配偶
④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④
39、目前人们认为很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如牛、羊)的( )进行改造,使牛、羊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我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
A、乳房 B、遗传基因 C、细胞核 D、染色体
40、家兔胸腔里的主要器官是( )
A、心脏和肺 B、肺和肝 C、心脏和肝 D、胃和肠
二、识图分析作答
?1、下面两幅图分别是家兔和狼的牙齿,请据土图回答:(9分)
?(1)??????? 图是家兔的牙齿,???????? 图是猫的牙齿,这样判断的理由是,家兔的牙齿只有????????? 和???????? 没有??????? 。[??1 ]适于 ,[?? ]?????? 适于磨碎食物,除此之外家兔消化道上有发达的??????????????,这些都是与??????????????? ?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2、右图是鲫鱼的外部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1分)
⑴从图中可以看出鲫鱼的体型呈??????????????????? ,这种体形有何意义??????? ?????????????????
⑵在鱼游泳时能保持前进方向
的结构[??? ] ?????????????。
⑶若用解剖剪剪去结构[6],将会暴露出的结构是???????? 该结构的主要部分是?????????????????? 。
小刚买了几条鲫鱼饲养
(4)看到鱼在游泳时各种鳍都在摆动,这说明鱼的游泳器官是 。若将一条鱼的胸鳍和腹鳍剪掉后,再将此鱼放在鱼缸中进行观察,会发现这条鱼与其他鱼在游泳方式上的不同是 ,这说明了胸鳍腹鳍的作用是 。这组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
(5)鱼鳃的哪些特点对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2分)
                             
3、下图是家鸽体内气囊的分布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⑴给出图中序号结构的名称:(12分)
?1????? ??? ;?2??? ???? ;??3???? ??? 。??
⑵用箭头和数字表示出家鸽飞行时吸气过程气体流动的方向??????????????;呼气过程气体流动的方向?????????????。
?⑶从图中可以看出,结构3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突入到骨的空腔中,这样的分布特点有何意义???????????????
???????
。(2分)
(4)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家鸽的呼吸方式是 这种呼吸对家鸽飞行的意义是
.
(5)家鸽的飞行器官是 ,体温 。
?4、右面是屈肘和伸肘动作示意图(7分)
?⑴给出图中序号结构的名称
1????????? ??2????????
(2)当[1]处于收缩状态,[ 2]处于舒张状态时,人体完成了 动作。
(3)当你直臂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当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
(4)屈肘动作符合杠杆原理,起支点作用的是 。
(5)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 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5、下面是关节的结构模式图:(6分)
?(1)人体内有许多关节运动剧烈时就会造成脱臼,结合图示分析一下脱臼是由于??????? 从????????? 里脱出来。
(2)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是[ ]??????????????? 和[ ] 内的滑液。
(3)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和外面的许多 。
5.阅读资料,回答问题(7分)
资料一:有一只母鸡失去了雏鸡,和它在一起的两只小猫失去了妈妈。母鸡就把小猫当作自己的孩子进行抚养。把小猫掩护在自己的翅膀下,小猫和母鸡一起嬉戏。
资料二:若干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的母鸡行为属于 行为,资料二中的大山雀行为属于 行为。从现象和功能上看,资料一中的母鸡行为属于 行为,资料二中其他大山雀行为属于 行为
(2)资料一中母鸡抚养小猫的行为是由体内的 所决定得行为。资料二中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 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
6、回答问题(8分)
现有蟾蜍、鱼、蝙蝠、鲸、蚊、企鹅六种动物
(1)依据动物身体内有无?????????这一特征,可将图中所有动物分成两类。?
(2)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3)A辅助呼吸的结构是?????????,B用?????????呼吸,E用?????????呼吸。
(4)蟾蜍特有的发育特点是 。
(5)企鹅有发达的 ,能协助肺完成 。
黄山经济区中心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9月单元测试英语试题
一、单项选择:(35分)
1.?____?do?you?exercise??Three?times?a?week.
A?How?long??B?How?often??C?How?far??D?Where
2.He?tries?____?English,and?he?practises?____?English?
every?day.
A?to?learn, speaking? ?B? learning, speaking
C?to?learn, to?speak????D?learn, to?speak
3.We?should?eat?____?vegetables?and?____?meat?to?keep?healthy. A?more,?more??B?less,?less??C?more,?less? D?less,?more 4.Don't??forget?____?the?windows?when?you?leave. A?close???B?closing???C?to?close???D?closed 5.Eating?____?junk?food?is?bad?for?your?health. A?too?much????B?too?many? ?C?much?too???D?many?too 6.Mary?is?going?____?December?and?she’s?staying?____?a?week. A?on,for??B?in,for??C?at,for??D?at,in 7."_________?are?you?staying?in?Beijing????
--?For?about?two?weeks." A.How?often????B.How?soon????C.How?long D. How far 8.-Do?you?know?Yao?Ming? ???-Yes,?he?is?famous?_____?playing?basketball?and?_____?a basketball?star. A.for;?as??????B.as;?for?????C.to;?at D. for; for 9."What?can?I?do?_________?my?English??
?You?should?practice?reading it?every?morning."   A.improve????B.to?improve????C.improving D.improved 10."What’s?the?matter?_____your?sister???
She’s?not?feeling?____?." A.to;?good????B.with;?good????C.with;?well D. to; well 11."I?have?a?bad?cold.""_________?."
A.No?problem???? ?B.That’s?too?bad????????
  C.I’m?sorry?to?hear?that D. Sure. 12."Did?you?go?with?her?"??
"No,?she?decided?_________?alone?(单独)." A.going????????B.to?go?????C.went D. goes 13.?I’m?too?tired,?I?need?_________?a?rest."
A.?to?have?????B.?have?????C.?having D. had 14."What’s?he?doing?for?vacation???
He’s?_______at?home,?and?he’s? feeling?_________?." A.relaxing;?relaxed??? B.relaxed;?relaxing?????
C.relaxed;? relaxed D. relaxing; relaxing 15."Katrina?is?a?famous?singer."??
"I?think?so,?And?her?voice?______very?sweet?(甜美的)." A.sounds?????B.listens??????C.hears D. feels 16."I’m?flying?to?Hainan?Island?for?my?vacation?this weekend."?
"Wonderful!___________" A.I?hope?so,?B.With?pleasure?.?
C.Have?a?good?time?!D. My pleasure.
17. Smoking_ _______your health.
A. is good for?? B. is bad for C. is good to??? D. is bad to
18. Li Lei likes ________a red hat.
A. putting on????B. to put on C. wearing?????D. wears
19. I do homework every day, usually when I come _____ home _____ school.
A. to, from????B. at, for C. /, from????D. from, to
20. I usually start ________my English homework in the evening.
A. to???????B. from?????C. with???????D. for
21. Can you call me when you ________ home?
A. get back to????B. get to back C. get back???D. get to
22. How about ________ with us to the museum?
A. come????B. comes??????C. came??????D. coming
23. ________ too much TV isn't good ______ our eyes.
A. Watch; to B. Watching; for
C. Watch; for D. Watching; to
24. -______ hours does it take to get to Beijing??
-Nine hours.
A. How many B. How soon C. How much D. How long
25.________??it?is?rainy?today,?________??he?still?works?outside. A.Although,?but??? B.But,?although???
C./,?although???? D.Although,?/ 26.You________see the dentist when you have a toothache.
A. may B. need C. should D. can
27. I'm________. I need to have a good rest.
A. hungry B. tire C. thirsty D. stressed out
28. He works very hard. Every night he doesn't go to bed ________eleven o’ clock.
A. after B. until C. since D. in 29.______?homework,?most?students?do?it?every?day. A.With????B.For???C.As????D.As?for 30.His?mother?wants?him?________?good?food. A.eat???B.to?eat????C.eating????D.eats 31.Can?you?help?me?________?up?the?waste?things? A.cleaning???B.with?clean???C.of?cleaning??D.to?clean
32.?I?can’t?wait?_________??the?nice?picture. A.?buy??B.?to?buy??C.?buying??D.?bought
33.The river is very dirty. ______ people want to swim in it.
A. a B. a little????C. few D. little
34.The meat is ______ dear and eating _______ meat is bad for your health.
A. too much; much too????B. too much ; too much??
C. much too; too much D. too many; too many
35.Mrs. Jenny gave us ____ on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
A. some advices????? B. many advices????
C. some advice D. any advice
二.阅读理解(30分)
(A)
????"Is?it?an?English?school?"?Mary?asks. "Yes,?it?is."?her?mother?says. ????It?is?September?and?the?new?school?year?begins.?Mary?goes?to?
school?every?day.??She?likes?her?lessons?very?much?and?works?hard?at?them.?Her?mother?always?takes?her?to?school?in?the?morning?and?
brings?her?home?in?the?afternoon. ????Now,?it?is?afternoon?and?school?is?over.?Mary’s?mother?goes?to?the?school?and?Mary?runs?over?to?her. ?????"We?have?a?new?classmate?in?our?class?today,?Mum."?Mary?says.?"She?is?also?six?and?she’s?very?nice,?but?she?isn’t?English.?She?isGerman."?"Does?she?speak?English?"?Mary?mother?asks."?No,?she?laughs?in?English."?Mary?says?to?her?mother. 36.There?are?________?people?in?the?story. A.one??????????B.two??????????C.three
Mary?and?the?German?girl?are?in?________?.
A.an?English?school????B.a?German?school????C.a?Chinese?school 38.The?German?girl?can?speak?________?. A.English?????B.German??????C.English?and?German 39.________?always?takes?Mary?to?school. A.Her?mother?????B.Her?father????C.Her?sister 40.Which?is?wrong? A.The?German?girl?lives?in?Paris.??????
B.The?German?girl?is?older?than?Mary.
C.Mary?can?speak?English. B
Jim?is?ten?years?old.?One?day?his?friend?Tom?says?to?him,?"I’m?going?to?have?a?birthday?party?on?Saturday.?Jim,?can?you?come?to?my?party???I’ll?be?glad?to."?answers?Jim.
????"All?fight,?Mum."?Jim?answers?and?he?goes?to?Tom’s?house?on?his?new?bike. ????There?are?a?lot?of?children?at?the?party.?They?play?together?foran?hour.?Then?Tom’s?mother?gives?them?some?food.?But?she?forgets?togive?any?to?Jim.?He?waits?politely?for?ten?minutes?and?then?he?holdshis?plate?up?in?the?air?and?says?loudly.?"Does?anyone?want?a?nice?
and?clean?plate?" 41.How?old?is?Jim??He?is?________. ?A.eight??????????????B.ten????????????C.twenty 42.Tom?is?going?to?________?on?Saturday. ?A.have?a?birthday?party????B.have?a?talk???C.have?a?football?game 43.Jim?goes?to?Tom’s?house?________. ?A.by?bus????????B.on?foot?????????C.by?bike 44.Which?of?these?sentences?is?right? A.There?are?few?children?at?the?party.??????? B.Jim?throws?his?plate?out?of?the?window. C.Tom’s?mother?forgets?to?give?Jim?any?food. 45.We?can?see?that?Jim?is?________.
A.clever?????B.old??????C.tall
C Lucy?is?a?schoolgirl.?The?day?before?yesterday??was?Saturday.?Her?parents?were?very?busy,?but?she?had?nothing?to?do.?So?she?wanted?to?cook?lunch?for?herself. ????She?didn’t?cook?before,?so?it?was?difficult?for?her.?She
couldn’t?cook?vegetables?or?meat.?She?thought?for?a?long?time,?and?
finally?she?had?an?idea.?First,?she?cooked?some?rice.?When?the?rice?was?OK,?she?put?it?into?a?big?bowl.?Next,?she?took?out?three?eggs?
from?the?fridge.?She?beat?up?the?eggs,?poured?some?oil??into?the?panand?put?the?eggs?into?the?pan.?And?then?she?put?the?rice?into?
the?pan.?Next?she?put?some?salt?and?a?teaspoon?of?relish.?She?mixed?them?up?and?cooked?them.?She?finished?her?dinner.?How?happy?she?felt! 46.What?day?was?yesterday? A.Thursday.??????B.Friday.?????C.Sunday. 47.What?did?Lucy?want?to?do?
A.Do?her?homework.?????B.Cook?lunch.????C.Buy?some?eggs. 48.What?did?Lucy?cook?for?lunch?
A.Some?rice?and?vegetables.???????
B.Some?vegetables?and?meat. C.Some?rice?and?three?eggs. 49.After?finishing?the?lunch,?how?did?Lucy?feel? A.Free.????????B.Happy.????????C.Tired.? 50.What?should?we?learn?from?Lucy? A.We?should?often?do?some?housework B.We?must?make?dinner?for?the?family. C.We?must?do?housework?first.
三、综合填空:(15分)
(A)选择合适的单词并以其适当形式填空。每词限用一次。
take send help exercise see read wear
1.Thank?you?for?________??me?the?postcard.
2.I planned _________ walks with my mother after dinner.
3. Do you enjoy______Chinese or English newspapers in the morning?
4. It's good for you______in the morning.
5. Do you have a stomachache? You need______a doctor.
6. They decided______their teacher clean the room.
7. Everyone at our school______a school uniform(校服).
(B)阅读短文,选择恰当的单词填空,每词限用一次。
does hungry have stay makes Sunday food works
What?do?the?people?usually?do?on?weekends??Some?people?like?to?___8____?at?home,?but?others?like?to?go?out?for?a?walk,?play?football?or?do?some?other?exercise.?Mr?Smith?___9__?hard?in?a?factory?during?the?week?.?On?the?weekends?,?he?usually?___10_____?the?same?thing.?On?Saturday?he?washes?his?car?and?on??___11__he?goes?with?his?family?to?a?village??by?car.?His?uncle?and?aunt?___12_____?a?farm?there?.?It?isn’t?a?big?one,?but?there?is?always?much?to?do?on?the?farm.?The?children?help?with?the?animals?and?give?them?some?___13_____??.?Mr?and?Mrs?Smith?help?them?do?the?farm?work?in?the?field.?At?the?end?of?the?day,?they?are?all?___14_____??and?Mr?Smith’s?aunt?___15_____??them?a?big?meal. 四、任务型阅读:(15分) A
(1)Many people think if you turn off your TV, your life will be colourful. They also suggest children should watch less TV. TV can give children big problems. First, it’s bad for your studies, you spend too long on TV. You can’t do well in school. Second, it’s bad for your health, because you watch too much TV, you are getting overweight. Your eyesight is getting worse. Third, it’s bad for your family life. While your families are watching TV, they don’t talk too much. Also it has too much fighting. Some children always follow the fighting in reallife.
If you turn off your TV for a week, maybe you can find something fun to do. Maybe you can read books, learn to swim or paint pictures. What do you think? Would you want to have a try?
1. How many TV problems are the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at other things can we do if we turn off TV?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把(1)翻译成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You watch too much TV, you are getting _______.
Your eyesight is getting ________.
5. How can you make your life more interest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 My name is Peter Jones. I am a twenty-four-year-old student from Australia. I study Spanish at London University(大学). My interests are traveling and playing tennis. I don’t like reading or football.
根据上面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FIND A FRIEND CLUB
First Name: ____Peter_________ Surname(姓): ____________________(6)
Age: _______24_________ Nationality(国籍)____________________(7)
Job:______________________(8)Foreign Language: ____________________(9)
Hobbi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五、句型转换:(10分)
1.Mr Green goes to Paris for pleasure every two years. (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I’m feeling very well now.(就划线部分提问)
3. How is the weather in your hometown? (改为同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lease show me your new car. (改为同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She often goes to the movies on weekends.(用 next Sunday 改写)
六.书面表达。(15分)
假设你打算去香港旅游,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问题写一篇文章,描述一下你的旅游计划。提示:
1、你打算什么时候去香港?和谁去?怎样去?
2、你打算在香港呆多长时间?
3、描述每个人旅游时的具体计划,如你要去游览香港迪士尼乐园等。
要求:
1.条理清楚,语意连贯、通顺,标点正确;
2.要包括上述要点,可适当发挥想象;
3.词数为70左右。
提示词:Hong Kong Disneyland Park 香港迪士尼乐园; Hong Kong Ocean Park 香港海洋公园
八年级英语月考答案:
三、综合填空
1sending   2 to  take   3  reading
4to  exercise  5 to  see  6  to 
 help  7  wears  8  stay  9  works
10  does  11  Sunday  12  have 
13  food    14  hungry  15  makes         
四、任务型阅读

6Jones    7  Australia  8  student
9  Spanish  10  Travel  and  play  tennis
五、句型转换
4  Please  show  your  new  car  
to  me.
5  She  is  going  to  the  movies  next  Sunday.
黄山经济区中心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9月单元测试语文试题
友情提示:Hi,展示自己的时候到啦,你可要冷静思考,沉着答题噢!祝你成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题满分25分)
(一)写字、注音、解释词语。(本题满分6分)
1.依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fù ( ) ( )
名 其实 锐 不 可 当
2.请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张皇失措:
②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荡然无存: 。
(二)默写古诗文。(本题满分8分)
3.必做题:请默写唐朝诗人杜甫的《春望》一诗的后四句。(4分)(4分)
, 。
, 。
4.选做题:请任选4道小题作答,多做不多得分,若多做,阅卷时只阅前4道小题。(4分)
①气蒸云梦泽,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② ,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刘禹锡)
③挥手自兹去, 。 (李白:《送友人》)
④ ,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刘禹锡)
⑤《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仰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情的诗句
是: , 。
⑥《黄鹤楼》中表现游子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 ?,???????? ????????? ?。 (三)语言运用。(本题满分5分)
5:请标出下列词语的词性。(2)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攀 肥胖 背影 我
6:仿写句子。(3)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次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 , ,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四):语言运用。(6)
7: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下面一则新闻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中新网5月1日电)据外电报道,哥伦比亚空军一架直升机30日在加勒比海沿岸坠毁,机上13人全部遇难。哥伦比亚大西洋省民防负责人说,这架直升机坠毁在Sabanagrande镇附近的一片田地中。据报道,遇难人员包括警方和军方人员。

8:自古以来,“战争”与“和平”作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体一直共生共存。人类渴望和平,可人类历史的进程却时时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学习了第一单元后,某班围绕“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开展了一次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 战争一直是很多热爱和平的诗人笔下的话题,请你写一句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或战争名言,并注明出处。(2分)

钓鱼岛历来就是我国主权领土。
题目:请你根据以上内容设计一条标语,来保卫我们的国家领土,捍卫主权的完整。(不超过20字)(2)

二、阅读与探究(本题满分45分)
(一)阅读《桃花源记》,(本题满分8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阡陌交通(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
③便要还家 ( ) ④诣太守 ( )
10、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1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本文描绘了一个 的社会(2分)
(二)阅读《爱莲说》(本题满分7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 ②濯清涟而不妖( )
1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4、本文表达了作者 的高尚情怀。(1)
(三)阅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文(本题满分15分)
先生: ?? ?? 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15、通读全文,概括文章两部分内容,并说说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作者的感情:
16、圆明园的艺术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7、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圆明园在世界幻想艺术中的地位之高,其作用是什么?(3分)


18、文中很多地方使用了反语,请任举一例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



19、文中划线的句子反映了作者在这件事情上怎样的立场?150多年过去了作者的愿望并没实现,你对此有何看法?(3分)



(四)阅读《姥姥的端午》(本题满分15分)
姥姥的端午 王瀛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20.通读全文,说说本文除了写“我”童年时的“姥姥的端午”外,还写了哪些“姥姥的端午”? (3分)
答:


21.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3分)
答:


22.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答:


23.本文的题目是“姥姥的端午”,第⑨段看似与“姥姥”无关,实是文章独具匠心之处。请仔细揣摩,分析这样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何作用。(3分)
答:


24.端午节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本文为什么说它是“姥姥的端午”?请作分析。(3分)
答:

三、作文(本题满分50分)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相识或不相识的人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他们勤劳、善良、正直的品质,在我们幼小的心灵种下了一颗又一颗茁壮的种子。请以“难忘的 ”为题为大家介绍一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600字左右。
答案
20.①“从老家搬到城里”时的“姥姥的端午”;②姥姥生命中“最后的”“姥姥的端午”;③姥姥去世“次年”的“姥姥的端午”。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和概括提炼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审清题意,抓住其中的关键词“除了写‘我’童年时……,还写了……”;再从文章中寻找重要信息并概括。从第⑤节“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第⑥节“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第⑧节“次年端午……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可以概括提炼。
2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姥姥的端午”比作“一尺鲜洁的水”,形象地表现了姥姥勤劳、能干、慈爱的品格,她的品格将永久地激励、影响着“我”,让“我”永志不忘。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文中精彩语句的赏析。答题时,可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生动的动词和修饰语等角度人手。
放在“芦丛摇曳”“薄雾”弥漫的缥缈朦胧的环境中,这是在姥姥离世后的玄想,虚实相映,是一种以景物美衬托人物美的写法。
①“姥姥的端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②本文刻画的对象就是姥姥,所以用“姥姥的端午”为题;③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使文章笔力更加集中;④“姥姥的端午”是个意象,文章就是通过这个意象来刻画人物的;⑤“姥姥的端午”凝聚着我们对姥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写出三点即可) 解析:从文中看,“姥姥的端午”出现了多次,从“童年”到“搬到城里”到“最后的端午”和“姥姥”离世后的次年端午,贯穿文章的始终;另外,每到端午,姥姥就不停地为端午忙碌,作者通过端午来表现姥姥对我们的辛勤付出、对子孙的爱,“端午”也是作者寄托对姥姥浓浓情感的载体。所以“姥姥的端午”凝聚着姥姥对子孙以及晚辈对姥姥的深厚情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