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华师大科学九年级下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地球的演化 章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2.知道化石的成因。 3.了解25亿年前至今地壳的演变和生物的进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 了解地球的早期演化各个阶段的特点,对地球的整个地质历史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各个地质年代的特点,并认识到每个地质年代所形成的矿产、植被和生物演化等对现今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 2.利用所学,探究地球的形成过程,思考如何改造其他星球,使其成为另一个地球重点 1.能结合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难点 1.能结合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这虽然是一个神话,但是却说明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思索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 引入新课讲授新课 一、地球的起源和地球的年龄 视频:地球的起源 1.地球的起源 很多科学家认为,太阳以及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来自宇宙中同一星云,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而逐渐形成的。 星云不停地旋转,使中心部分聚集收缩,成为原始太阳,星云周围的气体尘埃物质逐渐聚集成为太阳系中的大大小小的行星。其中一颗行星,就是原始的地球。 原始地球形成以后,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发生蜕变等,温度逐渐增高,使较重的物质沉到中心形成地核,较轻的物质形成地幔,更轻一些的物质形成地壳。当时地球上的火山频繁爆发,喷发出大量的气体,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其中的水蒸气冷却后降落在地面,形成了原始的海洋。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诞生在海洋之中。 说明 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出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构成非常稀薄的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 以后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逐渐形成了陆地。多种多样的生物在海洋中和陆地上繁衍生长。大约在2亿多年前,完整的大陆开始分裂“漂移”,世界的海陆分布逐渐形成现在的格局。 小资料 教材30页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拓展:关于地球起源的其他学说 (1)彗星碰撞说:1749年,法国生物学家布封认为,很久很久以前,一颗彗星进入太阳内,从太阳上面打下了包括地球在内的几个不同的行星。 (2)双星说:除太阳以外,曾经有第二颗恒星,行星都由这颗恒星产生。 (3)行星平面说:认为所有的行星都在一个平面上绕太阳转,因而太阳系由原始的星云盘产生 2.地球的年龄 视频:地球的年龄 地壳中覆盖着层层叠叠的岩石,一般说来,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有些地层中还有动植物的化石。这些地层成为研究地球历史的“教科书”。 要知道地球的历史,则应该测定岩石的年龄,科学家运用测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方法,来确定岩石年龄。科学家们认为地球的年龄应大于最古老的岩石年龄。根据地球与太阳系其他天体都来自同一星云的理论,科学家们推测地球年龄至少为46亿年。 视窗 科罗拉多大峡谷 教材31页 小资料 中国的国家地质公园 教材31页 二、化石中的信息 视频:化石研究 1.概念 化石一般是指在地层中保留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拓展 化石的形成 有些动植物死亡以后,被泥沙掩埋,经过千万年的压实,成为化石的一部分。 2.分类 根据化石的保存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 (1)实体化石——由动植物遗体的全部或绝大部分保存下来的化石。古生物在特别的环境条件下,避开了空气的氧化和细菌的分解,其硬体和软体都可能较完整地保留下来。例如恐龙化石。 (2)铸模化石——指动植物遗体在地层中留下的印模、铸型等。譬如有些植物的叶、有些软体的蠕虫和水母等在埋藏过程中腐烂分解了,只有印痕留下。还有一些硬壳类动物在周围岩石上留下印模。有些贝类的肉质腐烂,但壳内充填了其他矿物质变成了“浅铸”的化石。 (3)遗迹化石——主要表现为动物活动过的遗迹和遗物,如动物爬行留下的印痕、钻孔、潜穴等。动物的遗物如蛋化石、粪化石也属于遗迹化石。 三、地球的历史 科学家们把地球的历史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1.太古代 38亿年前~大约20亿年前。地壳刚刚形成,火山地震活动非常剧烈,原始海洋、原始大气形成。海洋中逐渐演化出蓝藻,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2.元古代 大约20亿年前~5.7亿年前。大气中形成了氧气,陆地面积扩大,海洋中出现了真核藻类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 3.古生代 5.7亿年前~2.5亿年前。早期的海洋中出现大量的三叶虫,以后又出现了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古老的蕨类植物也大量生长。这时地球上是一整块的大陆。 4.中生代 2.5亿年前~6500万年前。中生代开始的时候,地壳运动变化剧烈,大陆开始分裂“漂移”。陆地上出现了爬行动物和鸟类,恐龙历经了兴、盛、衰的过程。裸子植物也非常茂盛。 5.新生代 从6500万年前到现在。中生代结束时,地壳运动又非常剧烈,大部分恐龙遭到灭绝,一小部分小型恐龙演变成鸟类的祖先。新生代是哺乳动物的时代,被子植物大量出现,新生代又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最新资料表明,大约在六七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 小资料 地质年代表 教材34页 视频:地质年代表 下面是科学家根据化石总结的地质年代和生物进化史对照表 地质年代距今年数生物进化植物动物太古代38亿年生命开始,海洋中逐渐演化出蓝藻元古代20亿年真核藻类植物出现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古生代5.7亿年藻类植物繁盛,原始陆地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裸子植物出现三叶虫繁盛,软体动物繁盛,棘皮动物、低等鱼类出现,鱼类繁盛,昆虫类繁盛,两栖类繁盛中生代2.5亿年裸子植物繁盛,被子植物出现硬骨鱼类出现,爬行类出现并繁盛,鸟类出现新生代6500万年被子植物繁盛类人猿出现,哺乳类出现并繁盛,人类出现视窗 人类诞生在新生代第四纪 教材35页 了解地球的起源 自读学习 了解关于地球起源的其他学说 知道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 自主阅读 知道什么是化石 了解化石的分类 明确地球的历史 知道太古代 知道元古代 知道古生代 知道中生代 知道新生代 自主学习 了解地质年代表 自主学习 图文介绍地球的起源 拓展图文介绍关于地球起源的其他学说 图文介绍地球年龄的测定方法 视频介绍什么是化石 图文介绍化石的分类 图文介绍地球的历史课堂练习 1.地球上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的明显区别是原始大气中没有( D ) A.水蒸气 B.氨 C.二氧化碳 D.氧气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化石一定是保存在地质岩层或沉积物内的生物遗体 B.太古代时,地球上有了原始大气,其中包括氧气 C.人类一直到新生代才开始出现 D.古生代时,地球上恐龙大量繁殖,到中生代全部灭绝 3.据科学家推测,最原始的生命诞生的环境是( B ) A.岩浆 B.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气 D.岩石 4.下列关于地球各部分结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先形成地壳,地壳下沉形成地核 B.火山爆发喷出大量水形成原始海洋 C.较重的物质沉到中心形成地核 D.星云周围的气体和尘埃受地球的引力而形成原始大气层 5.地质学研究表明,原始地球环境不适合任何生物的生存。请推测,原始大气中没有下列哪种气体( C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氧气 D.氢气 6.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距今约44亿年的岩石,由此可以推测( C ) A.太阳的寿命已有44亿年 B.地球的形成还不到44亿年 C.地球的形成至少已有44亿年 D.地球上的生命起始于44亿年前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课堂小结 1.地球的年龄在46亿年左右。 2.地球历经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3.人类出现在新生代的第四纪,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 4.化石是在沉积岩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地球的演化 学案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1.知道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2.知道化石的成因。 3.了解25亿年前至今地壳的演变和生物的进化现象学习重点 1.能结合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学习难点 1.能结合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预习案】1.根据科学推算:地球的形成约在________亿年前。原始生命约在________亿年前形成,它形成的最初场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2.化石一般是指在地层中保留的古生物的________或________。化石不仅可以告诉我们在遥远的地质年代地球上存在过哪些________,而且还可以反映当时的________,从而使我们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3.科学家们根据________和________的不同,把地球的历史划分为五个地质年代,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4.在地层中保留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我们称之为________,它一般存在于________中。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遥远的地质年代地球上存在过哪些古生物,还可以反映当时的________,从而帮助我们了解________。5.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依据是太阳系的各行星自转方向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也是一致的,另外行星________的轨道接近于圆形,几乎在________上。这说明了________。【列出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点一:地球的起源和地球的年龄1.原始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2.原始地球形成后,地球上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3.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主要有哪些内容?4.地球的年龄如何测算?探究点二:化石中的信息1.什么是化石?2.化石是如何形成的?3.什么是实体化石?什么是铸模化石?什么是遗迹化石?探究点三:地球的历史1.太古代有何特点?2.元古代有何特点?3.古生代有何特点?4.中生代有何特点?5.新生代有何特点?【训练案】1.下列可能是原始大气的成分的是( )A.甲烷、氨气、水蒸气、氧气 B.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C.甲烷、氨气、二氧化碳、氧气 D.氨气、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硫2.在年代越久远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A.越简单、越低等 B.越简单、越高等C.越复杂、越低等 D.越复杂、越高等3.一位古生物学家研究一个没有受干扰的岩石层中的化石,鉴定出一个物种,他认为这个物种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位古生物学家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是该物种化石( )A.出现在较老的岩石中 B.出现在较新的岩石中C.出现在较老和较新的岩石中 D.在岩石层中从未出现过4.地球的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初期的岩浆时代; ②出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中生代;③原始海洋时代; ④陆地面积增加,出现昆虫、鱼类、两栖类、裸蕨类的古生代;⑤出现鸟类、哺乳类动物和被子植物的新生代。这些阶段从开始到现代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⑤④5.地球的发展历史可以分成若干个代,新生代占优势的陆地动物和植物分别是( )A.三叶虫和藻类植物 B.昆虫和蕨类植物C.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 D.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6.下列关于地球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先有鱼类和两栖类,后有爬行类和鸟类B.太古代的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C.中生代结束时,地壳运动非常剧烈,恐龙灭绝D.中生代结束时,地球上出现人类7.有关地球的演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来自宇宙中的同一星云B.星云不停地旋转,使中心部分聚集收缩,成为原始太阳C.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渐渐形成了陆地D.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在原始大气之中8.下面关于地球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初海洋的水来自彗星 B.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的组成是相同的C.地球形成之初已经有大片的陆地 D.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在植物出现后逐渐增多的9.下列关于化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当时的地理环境 B.化石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C.化石就是地层中的生物尸体 D.古老地层中的化石结构一般比较简单10.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大约距今42亿年的古老岩石。这一发现最有可能成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证据( )A.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前 B.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C.距今2亿年前大陆发生了漂移 D.距今6500万年前哺乳类动物开始繁盛11.如图是记录地球历史的“金钉子”。你知道下列现象或生物分别出现在“金钉子”的哪段时间区间吗 (1)原始海洋形成________。(2)蕨类植物的出现________。(3)哺乳动物的出现________。(4)恐龙生活的时期________。(5)大气中氧气的出现和增多________。(6)鱼类的出现和繁盛________。12.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1)有科学家用如图所示过程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__________。(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__________。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99年1月,由新西兰和日本的天文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宣布,在已发现的53颗太阳系外行星中,有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这颗类地行星位于银河系中部的近处,其直径与地球相近且稍大于地球,质量可能介于地球与海王星之间,即比地球稍重,围绕一颗热度与太阳一样的中央天体运行。同时,它与这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也与日地之间的距离相近,在1~4天文单位之间,使其能够维持生命生长。由于距离地球较远,天文学家目前尚无法证明它上面是否存在液态水或其他可以孕育和维持生命的要素。材料二 美国天文学会1999年1月7日宣布,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1998年10月的观测发现,宇宙大约含有1250亿个星系,银河系仅是其中的一个普通星系,太阳仅是银河系2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中的一颗普通恒星,人类的摇篮——地球仅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一颗中等大小的行星。(1)请你根据地球生命的发展进化史,分析材料一中这颗类地行星孕育或维持生命必须具备哪些条件?________。(2)材料一中这颗类地行星可能已具备哪些条件?(写出两条即可)________。(3)迄今为止,人类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宇宙探索和寻找地外文明,但仍未找到地外生命,请你列举两个人类探索宇宙的实例:________。参考答案【预习案】1.46;35;原始海洋2.遗体;遗迹;古生物;地理环境3.地理环境;古生物特征;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4.化石;沉积岩;地理环境;地球演化的历史5.几乎一致;公转运动;公转运动;同一平面;太阳和太阳系中的地球等行星都起源于同一星云【训练案】1.B2.A3.C4.B5.D6.D7.D8.D9.C10.B11.(1)E (2)C (3)A (4)B (5)D (6)C12.(1) 碰撞说 (2) 环形山13.(1)①它所围绕的这颗恒星必须比较稳定;②它周围的行星或其他星体不会频繁与其发生灾难性的碰撞;③与恒星的距离适中,使其表面维持合适的温度;④自身的体积和质量适当,其引力足以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演化形成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⑤具有液态水(合理即可)(2)与恒星的距离适中;自身的体积和质量适当(合理即可)(3)登上月球;探访火星,甚至更遥远的星系(合理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地球的演化华师大版 九年级下新知导入“盘古开天辟地”说明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思索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新知讲解一、地球的起源和地球的年龄1.地球的起源新知讲解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来自宇宙中同一星云星云不停地旋转,使中心部分聚集收缩,成为原始太阳星云周围的气体尘埃物质逐渐聚集成为太阳系中的大大小小的行星新知讲解原始大气 原始海洋较重的物质沉到中心形成地核,较轻的物质形成地幔,更轻一些的物质形成地壳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新知讲解以后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逐渐形成了陆地。多种多样的生物在海洋中和陆地上繁衍生长合作探究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地球和太阳都是起源于宇宙空间星云物质的假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对太阳系和地球的起源提出更完整的假说教材30页新知讲解太阳系各星体几乎都以同样的方向自转,行星的公转方向也是一致的,而且各行星的轨道接近于圆形,还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八大行星绕日运行的特征太阳和太阳系中的地球等行星都起源于同一星云新知讲解关于地球起源的其他学说1.彗星碰撞说:1749年,法国生物学家布封认为,很久很久以前,一颗彗星进入太阳内,从太阳上面打下了包括地球在内的几个不同的行星。2.双星说:除太阳以外,曾经有第二颗恒星,行星都由这颗恒星产生。3.行星平面说:认为所有的行星都在一个平面上绕太阳转,因而太阳系由原始的星云盘产生合作探究2.地球的年龄合作探究地层成为研究地球历史的“教科书”要知道地球的历史,则应该测定岩石的年龄地球的年龄应大于最古老的岩石年龄科学家们推测地球年龄至少为46亿年合作探究科罗拉多大峡谷“地质教科书”在这里每爬一步,相当于走过几万年的历程“世界自然遗产”教材31页合作探究中国的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有218处名山大川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20处被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黄山庐山教材31页合作探究自贡中生代恐龙化石遗址湖南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陕西秦岭北麓的翠华山临朐县的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合作探究“中国火山博物馆”五大连池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云南路南石林澄江国家地质公园合作探究二、化石中的信息1.概念一般是指在地层中保留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化石的形成有些动植物死亡以后,被泥沙掩埋,经过千万年的压实,成为化石的一部分合作探究2.分类(1)实体化石由动植物遗体的全部或绝大部分保存下来的化石合作探究(2)铸模化石指动植物遗体在地层中留下的印模、铸型等合作探究(3)遗迹化石为动物活动过的遗迹和遗物合作探究三、地球的历史1.太古代38亿年前~大约20亿年前地壳刚刚形成,火山地震活动非常剧烈,原始海洋、原始大气形成。海洋中逐渐演化出蓝藻,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合作探究2.元古代大约20亿年前~5.7亿年前大气中形成了氧气,陆地面积扩大,海洋中出现了真核藻类植物,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合作探究3.古生代5.7亿年前~2.5亿年前早期的海洋中出现大量的三叶虫,以后又出现了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古老的蕨类植物也大量生长。这时地球上是一整块的大陆合作探究4.中生代2.5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壳运动变化剧烈,大陆开始分裂“漂移”。陆地上出现了爬行动物和鸟类,恐龙历经了兴、盛、衰的过程。裸子植物也非常茂盛合作探究5.新生代从6500万年前到现在地壳运动又非常剧烈,大部分恐龙遭到灭绝,一小部分小型恐龙演变成鸟类的祖先。新生代是哺乳动物的时代,被子植物大量出现,新生代又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最新资料表明,大约在六七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合作探究地质年代表教材34页合作探究地质年代和生物进化史对照表地质年代 距今年数 生物进化植物 动物太古代 38亿年 生命开始,海洋中逐渐演化出蓝藻元古代 20亿年 真核藻类植物出现 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古生代 5.7亿年 藻类植物繁盛,原始陆地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裸子植物出现 三叶虫繁盛,软体动物繁盛,棘皮动物、低等鱼类出现,鱼类繁盛,昆虫类繁盛,两栖类繁盛中生代 2.5亿年 裸子植物繁盛,被子植物出现 硬骨鱼类出现,爬行类出现并繁盛,鸟类出现新生代 6500万年 被子植物繁盛 类人猿出现,哺乳类出现并繁盛,人类出现合作探究人类诞生在新生代第四纪教材35页课堂练习1.地球上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的明显区别是原始大气中没有( )A.水蒸气 B.氨 C.二氧化碳 D.氧气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石一定是保存在地质岩层或沉积物内的生物遗体B.太古代时,地球上有了原始大气,其中包括氧气C.人类一直到新生代才开始出现D.古生代时,地球上恐龙大量繁殖,到中生代全部灭绝DC课堂练习3.据科学家推测,最原始的生命诞生的环境是( )A.岩浆 B.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气 D.岩石4.下列关于地球各部分结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先形成地壳,地壳下沉形成地核B.火山爆发喷出大量水形成原始海洋C.较重的物质沉到中心形成地核D.星云周围的气体和尘埃受地球的引力而形成原始大气层CB课堂练习CC5.地质学研究表明,原始地球环境不适合任何生物的生存。请推测,原始大气中没有下列哪种气体(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C.氧气 D.氢气6.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距今约44亿年的岩石,由此可以推测( )A.太阳的寿命已有44亿年B.地球的形成还不到44亿年C.地球的形成至少已有44亿年D.地球上的生命起始于44亿年前课堂总结1.地球的年龄在46亿年左右。2.地球历经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3.人类出现在新生代的第四纪,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4.化石是在沉积岩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地球的演化地球的起源对地球起源的推测地球的年龄化石概念分类地球的历史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作业布置1.查阅资料:地质年代划分依据和各阶段的特点。2.查阅资料:25亿年前至今地壳的演变和生物的进化现象。3.查阅资料:地层的特点、以及化石的形成过程和作用。4.查阅资料: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1节地球的演化 学案.docx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1节地球的演化 教案.docx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1节地球的演化 课件.pptx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1节地球的演化(素材:化石研究).wmv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1节地球的演化(素材:地球的年龄).wmv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1节地球的演化(素材:地球的起源).wmv 华师大九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1节地球的演化(素材:地质年代表).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