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打包下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打包下载!

资源简介

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O2    B.N2    C.SO2  D.CO2
2. 下列食物含淀粉最丰富的是 
A.葡萄?????? B.面包?? ?? C.番薯????? ??D.白糖
3.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O2    B.N2    C.SO2  D.CO2
4.下列不属于洗涤剂的是
A.肥皂   B. 洗衣粉   C.洗洁精   D.漂白粉
5.下列不属于化学肥料的是
A.KCl   B. NaCl   C.CO(NH2)2    D. Ca(H2PO4)2
6.下列属于氨基酸的是
A.CH3COOH B. H2NCH2COOH C. CH3COOCH2CH3 D. CH3CH2OH
7.某城市空气污染指数20,则该空气质量等级为
A.优   B.良   C.轻度污染   D.重度污染
8.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占总水量的
A.不足1℅  B.只有3℅  C. 15℅以上  D. 70℅以上
9.①中和法 ②氧化还原法 ③沉淀法。其中可用于处理污水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目前已确认人体内必需元素(生命元素)共有27种
B. 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日常饮食来补充必须元素
C. 大量服用补铁剂可以使血红蛋白输送氧气的能力提高
D. 油脂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物质
11.下列物质最易被酸雨腐蚀的是
A.铜制塑像  B.大理石雕刻  C.水泥路面  D. 铝制窗框
12.合理饮食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列关于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果、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若要减肥,每天只吃水果蔬菜即可
B.米饭含有大量的淀粉,成人每天食用量不能超过100g
C.要促进身体健康,各种饮食必须合理搭配
D.鸡蛋含丰富的蛋白质,人体所需蛋白质都可由鸡蛋提供,多吃有益
13. 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合理的操作方法是,取少量样品
A.滴加醋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灼烧
1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平时应多饮用纯净水,防止有毒物质进入体内
B.所有天然水都可以直接饮用
C.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叫硬水
D.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2/3,故人每天不用喝水也可
15.对于装修房子及入住新房子,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房子装修要选择经过严格检测的、环保的装修材料
 B.房子装修好后不能立即入住,最好通风透气两个月以上
 C.搬进新居后须日夜关好门窗,防止小偷进入
 D.室内放些芦荟、吊兰、常青藤等绿色植物,防止装修材料带来的污染
16.下列物质属于单糖的是
A. 葡萄糖    B.麦芽糖   C.纤维素   D.淀粉
17.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豆腐  B.甘蔗  C.白菜  D.猪油
18.下列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是( )
K2SO4 甲醛 KClO3 硝酸汞 NH4Cl NaOH
A. B.  C.  D. 
19.下列情况中,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①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②工业生产中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 ③城市垃圾的随意堆放 ④海上油轮原油的泄漏
A.①② B.②③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综合治理“白色污染”的各种措施中,最有前景的是 
A.填埋或向海里倾倒处理 B.直接露天焚烧
C.用纸代替塑料 D.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
21.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告,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 )
A.SO2 B.NO2 C.CO2 D.可吸入颗粒物
22.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 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城市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⑤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23.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 )
A.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
B.含磷洗衣粉--------水体富营养化--------水栖生物大量死亡
C.人口增多--------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
D.氟氯烃--------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放电后通过充电可反复使用的电池称为二次电池
②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或数种表面活性剂
③施用含氮、磷、钾等元素和复合肥料有利于植物更好地吸收营养物质
④近年来,人们已经成功实现了用废弃塑料生产液体燃烧,化工产品、轻工业产品以及建筑材料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
B.人体如果摄入的糖类过多,它在体内转化为多余的脂肪,引起肥胖
C.如果人在较长时间内未进食,人体就无法提供能量
D.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二.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
26.在①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硫 ③氟氯烃中,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含重的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______含量的急剧增加;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物质是______(以上均要求填序号)
27.写出一种常吃的富含有油脂的物质_____ __,富含有蛋白质的物质_______ ,富含有维生素的物质________ ;写出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28.人若吃糖过多,会使牙质受损,长此以往将出现龋齿,适当使用含
(填元素名称)牙膏能防止龋齿。
29.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1965年    (填国家名称)科学家合成的。
30.某儿童生长发育不良,抵抗力差,食欲不振。该儿童最大可能是缺__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
32.下表是某地区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结合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
精制海盐、碘酸钾
含碘量
20~40mg/kg
卫生许可证号
××卫碘字(1999)第001号
分装日期
见封底
储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该“加碘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食盐中加碘,这碘指的是 (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价。
(3)加碘盐的食用方法中说明,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的原因是

33.人们将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某兴趣小组取雨水样品进行实验如下。
(1)测得该雨水样品的pH为4.73;
(2)在该雨水样品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每隔1h(h指小时)测定雨水样品的pH,得到的结果如下表:
测定时间/h
0
1
2
3
4
雨水样品的PH
4.73
4.62
4.56
4.55
4.55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雨水是否为酸雨? (填“是”或“否”),理由是
(2)该雨水随放置时间延长酸性逐渐 (填“减弱”或“增强”),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简答题(10分)
34.某生活垃圾主要含有C、H、O、S、Cl等元素,有人认为可直接将此垃圾在空地上焚烧。你认为这一方法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35.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为了追求时尚,把乌黑的头发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请问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文科)
二.填空题(共40分,每空2分)
26. 酸雨__②_; 变暖 ①__; 臭氧空洞__③_ (以上要求填序号)
27.油脂__略 ,蛋白质__略_ ,维生素__略_;消毒剂 见课本30页
28. 氟 (元素名称) 29. 中国 (国家名称)30. __锌__(元素名称)
31.胃酸分泌过多. Al(OH)3+3HCl==AlCl3+3H2O
32.(1) NaCl(化学式)(2)碘酸钾或KIO3(物质名称或化学式),+5价
(3)碘酸钾受热易分解
33.(1) 是 (“是”或“否”),理由 该雨水pH<5.6
(2) 增强 (“减弱”或“增强”)
2 + O2 == 2
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简答题(10分)
34.某生活垃圾主要含有C、H、O、S、Cl等元素,有人认为可直接将此垃圾在空地上焚烧。你认为这一方法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不合理。(2分) 因为垃圾中含有的S、Cl元素燃烧后会产生含硫、氯的气体污染大气。(3分)
35. 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为了追求时尚,把乌黑的头发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请问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5分)
  说明:此题具有开放性,文科学生可从许多方面来简述,下面答案仅供参考。
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
1.有机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自从用无机物为原料合成尿素后,人们对有机物才有了新的认识。首先用无机物为原料合成尿素的科学家是
A.德国化学家凯库勒 B.德国化学家李比希
C.德国化学家维勒 D.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
2.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种类最多的是
A.第Ⅳ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B.第Ⅲ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C.过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D.第Ⅶ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3.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A.沼气 B.天然气 C.水煤气 D.瓦斯
4.下面烃的名称是
A.2-甲基-3-乙基丁烷 B.3,4-二甲基戊烷
C.2,3-二甲基-3-乙基丙烷 D.2,3-二甲基戊烷
5.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分子中的C、H、O的个数比为1:2:3 B.分子中C、H个数比为1:2
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D.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
6.有关同分异构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A.相同的式量和不同的组成 B.相同的分子组成和不同的式量
C.相同的分子结构和不同的式量 D.相同的分子组成和不同的分子结构
7.下列各对物质中,属于互为同系物的是 ( )
A.CH3-CH3和CH3-CH=CH2 B.CH3-CH=CH2和CH3-CH2-CH=CH2
C.乙醇和丙三醇 D. 和
8.CH3CH(CH3)2的核磁共振谱图信号峰的个数为
A.1 B.2 C.3 D.10
9.下列各物质属于芳香烃的是
A. B. C. D.
10.下列关于官能团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A.醇的官能团是羟基 B.甲醛的官能团是—CHO
C.羧酸的官能团是羟基 D.烯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
11.C6H14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所含甲基数和它的一氯取代物的数目可能是
A.2个甲基,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B.3个甲基,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C.3个甲基,能生成6种一氯代物 D.4个甲基,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1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乙烯的最简式C2H4 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D 苯的分子式C6H6
13.下列通式只表示一类物质的是
A CnH2n+2 B CnH2n C CnH2n-2 D CnH2n-6
14.下列有机物分子中不含C—N键的是
A 硝基苯 B 三硝酸甘油酯 C 尿素CO(NH2)2 D 氨基酸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1mol甲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B 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 0.5mol丙烷含有5NA个共价键
D 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16.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以中国传统祥云符号和纸卷轴为创意,由铝合金制成,使用的燃料为丙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丙烷.丙烯.丙炔的球棍模型分别为
B 相同物质的量的丙烷.丙烯.丙炔三种物质完全燃 烧,在标准状态下生成的气体体积比1:1:1
C 通常条件下,丙烷性质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和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反应
D 火炬燃料用丙烷比用煤油更环保
17.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612C和613C B.正丁烷和异丁烷 C.CH4和C3H8 D.金刚石和石墨
18.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下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A.羧酸 B.酯 C.氨基酸 D.单糖
19.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 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4)
B 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3)
C 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5)
D 粗盐提纯,选(1)和(2)
20.有机物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有机物,B中①~⑥是标出该有机物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在水解时,断裂的键是
A B
A ①、④ B ③、⑤ C ②、⑥ D ②、⑤
21.烷烃 是由某单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考虑烯烃的顺反异构,则这种单烯烃的结构可能有
A.4种     B.5种   C.7种   D.9种
2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2-甲基-3-丁炔 B.2-甲基-1-丙醇

C.二氯丙烷  D. 2—甲基丁烷
24.烷烃分子可以看作由以下基团组合而成:-CH3 -CH2- ,如某烷烃分子中同时存在这四种基团,则该烷烃最少含有的碳原子数应是:
A. 6 B. 7 C. 8 D. 10
25.有机物X、Y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若将X、Y不论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时耗氧气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X、Y可能是
A.C2H4、C2H6O B. C2H2、C6H6 C.CH2O、C3H6O2 D. CH4、C2H4O2
二 填空
26.(8分)有机取代反应范畴很广。下列6个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27.(12分)如图所示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六种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
(1)有机物a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试写出其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2)上述有机物中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任写一种与f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4)上述六种物质中不能与溴水反应使其褪色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5)a、b、c、e、f五种物质中,4个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6)上述六种物质中,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5分)
28、使0.1 mol某有机物完全燃烧,用去0.4 molO2,生成6.72L(标准状况)CO2和5.4gH2O。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
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 D.唐宋时期
2. 古人坐船从位于漓江的桂林直达位于湘江的长沙,这种情形最早只可能发生在
A.商朝 B.西周 C.战国 D.秦朝
3. 秦统一后设置的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县令
4. 秦消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较彻底使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B.秦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
C.统一条件成熟,秦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D.嬴政的雄才大略和秦军“虎狼之师
5.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我们之所以肯定他,最主要是在于他
A.确立了封建制度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所实行的统治政策对后世影响大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
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
路焉。”这一记载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发展 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 下列制度中,在唐太宗时期沿用或完善的有
①三省六部制 ②均田制 ③租庸调制 ④科举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④
8. 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风”主要指
A方向不定的风 B北方匈奴人的风俗习惯
C唐代吐蕃族的风俗习惯 D民族融合的风气
9. 唐太宗分析隋朝灭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和“舟”是指
A大运河和隋炀帝的龙舟 B人民群众和封建君主
C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 D封建暴政和农民起义
10. 史载唐太宗时曾经有人请修复长城, 唐太宗一笑置之,曰:“安民劳事”对这一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A.唐初国力强盛,有能力用武力击败少数民族的进攻
B.唐初北方无边患,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
C.唐太宗重视经济发展,不愿浪费人力物力
D.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数民族归附中央
11. 唐太宗时期,与唐朝形成“翁婿”关系,加强了民族融和的少数民族是
A.回纥 B.西突厥 C.薛延陀 D.吐蕃
12. 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是①满洲贵族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②郑成功坚持抗清③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实力有待驱逐④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 下列说法不符合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是
A.削除割据,统一中国 B.迫使尚可喜归降
C.平定吴三桂叛乱 D.首先击败耿精忠
14.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这首诗写在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B平定“三藩叛乱”后
C收复雅克萨之后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
15. 下列清政府维护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平定三藩 ②抗击沙俄 ③三征噶尔丹 ④统一台湾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③②④ D. ①④②③
16. 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
A.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 B.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
C.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 D.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
17. 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中的“中国”,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里的中国指中原地区 ②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国号
③清政府对外不再使用“大清”的朝号 ④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
A.与吐蕃和亲、设置羁縻府州
B.设置电科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C.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D.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事务
19.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
A.君主专制社会 B.民主共和社会 C.法治社会 D.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
20. 在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不论是贤君还是昏王,几乎无不尊崇孔子,利用孔子的思想统治国家,其最主要原因是
A.孔子倡导的“仁”的思想受到人民的普遍拥护
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缓和矛盾、巩固统治、维护统一
C.孔子的思想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D.孔子的思想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
21. 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A.“克已复礼” B.“民贵君轻”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德服人”
22.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好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头,而子夏显得不及。”子贡说:“那么,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这表明孔子主张 B
A.无为而治 B.中庸 C.轻徭薄赋 D.有教无类
23. 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孔子仍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
A.因材施教的原则 B.有教无类的思想
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 D.循循善诱的说教
24. 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
A.敢于挑战权威 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 C.忘恩负义 D.求知欲强
25. 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散步的哲学家”的是
A.孔子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6. 关于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任何事物都有过度、不及、中间三种状态 ②过度与不及产生失误
③中间能获得成功和赞赏 ④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7. 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评价正确的是:①他的哲学认识是从批判苏格拉底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的②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③是逍遥学派的创立者④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28. “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三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哪一学说
A. 政治学说 B. 教育学说 C. 伦理学说 D. 逻辑学
29.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是
A.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B. 仁者爱人,爱人有差等
C. 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D.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 专门从事教育学术研究的,不包括
A.杏坛 B.阿卡德米学园 C.吕克昂学园 D.雅典娜神庙
二.非选择题
31(21分)
材料一 以下一组材料是古代思想家关于“君”、“民”关系的言论汇编: 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 “民为君之本。”(《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②“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 “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清唐甄《潜书?明鉴》) ③“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荀子?哀公》)“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国语?楚语上》) ④“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 ⑤(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荀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材料二 (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阅后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悠久历史传统中的哪一理念?根据材料一简述该理念的内容?(不得摘抄原文)(12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材料一、材料二对你有何启示?(6分)
32. (19分)
下图二位东西方先哲分别是谁?(4分)他们就建设和谐社会各提出了什么主张?(6分)其中孔子又是怎样实践自己主张的?(2分)结果怎样?(1分)为什么都出现这种结局?(4分)对此你有何认识?(2分)


32
参考答案(1)孔子、亚里士多德 (4分)
孔子,提出“仁”“礼”“中庸”的主张,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亚里士多德,提出“中庸之道”的主张,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人生境界。(6分)
孔子周游列国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柏,(2分)但最终也失败。(1分)
两者的观点都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孔子的主张不适合诸侯争霸的需要
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主张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2分)
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70分所有答案请填到答题卡上,否则不予计分)
1.旅游的主体是( )
A 旅游者 B 旅游资源 C 旅游业 D 休闲时间
2.1841年,首次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业化旅游服务出现在下列哪个国家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3. 与传统旅游相比,现代旅游的发展特点中,不符合的一点是( )
A 旅游主体的阶级化 B 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C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D 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4.下列旅游活动属近代旅游的是( )
A 苏轼游“石钟山” B 泰坦尼克号游船上的旅客到美洲旅游
C 马可波罗东方之行  D 某旅行社组团赴新、马、泰“十日游”
5.现代旅游空间的扩大,主要得益于( )
A 旅游资源丰富 B 旅行社诞生
C 科学技术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 D 人们交住日益频繁
6.旅游业属于( )
A 资金密集型行业 B 技术密集型行业
C 劳动密集型行业 D 能量密集型行业
7.旅游资源的价值表现在 ( )
A 人文景观,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因而现代人无法创造
B 从旅游胜地夏威夷的火山景观中可对喀斯特地貌进行研究
C 自然旅游风景点具有美学价值,对旅游者才具有吸引力
D 旅游资源的科学价值表现在它的巨大的吸引力上
8.“旅游一动百业兴”体现旅游活动的作用是( )
A 满足人类的需求 B 促进经济的发展 C 扩大交流 D 保护环境
9.下列关于旅游活动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发展国际旅游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B 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就业
C 发展进口旅游能减轻商品商场压力,弥补商品供应的某些不足,抑制物价
D 发展旅游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扩大交流
10.近几年上海举办了许多国际会议,其主要的目的是( )
①促进经济发展 ②扩大文化交流
③对国民进行国情教育 ④满足上海市民的精神需求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③ ④ D ② ④
11.旅游活动对古迹的影响是( )
A 根据长存性的特点,旅游活动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B 只有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和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C 旅游规模不超过环境承载量时,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D 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损坏
12.历史名城曲阜近几年接待的游客中,绝大部分是工薪阶层和农民,这个现象说明
A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B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C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D旅游内容的丰富性
13.我国香港和新加坡旅游业发达的条件是( )
A有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古迹 B多名山大川
C有交通便捷的服务 D交通便捷,是购物天堂
14.某校师生由旅行社组织去北京旅游,这次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A.教师与学生   B.旅行社的导游人员
C.旅游点的服务设施   D.北京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十·一节放了七天长假,北京某中学上高中的小明想约本班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王浩和李晖提出去昆明,郭亮提出最好去海南,陈敏想去武夷山,小华提出去泰山和曲阜。但他们每人只有不足一千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回答判断15-17题。
15.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
A.昆明 B.海南 C.武夷山 D.泰山和曲阜
16.选择的主要理由是:
A.旅游费用 B.交通条件 C.身体状况 D.旅游观光地
17.这次旅游活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
A.娱乐消遣 B.参观学习 C.市场购物 D.接受教育
18.长城和金字塔具有
A 美学价值 B 科学价值 C 历史文化价值 D 经济价值
19.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是旅游资源的是:
A.旅游饭店  B.上海的东方明珠 C.大型商贸会  D.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20.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A.具有经济价值        B.可以开发利用
C.产生社会效益         D.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21.下列旅游资源属于同一类别的有:
  ①黄山 ②秦陵兵马俑 ③故宫 ④长城 ⑤日月潭 ⑥九寨沟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22.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有:
 A.安徽黄山  B.傣族泼水节 C.桂林山水 D.青海的青海湖
23.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 B.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
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24.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
A.大足石刻——重庆    B.黄龙——安徽
C.龙门石窟——云南    D.丽江古城——山西
黄山以“三奇四绝”而著称于世,据此回答25~29题。
25.黄山位于:
A.长江以南  B.安徽省的中部 C.地势第二级阶梯  D.温带季风气候区
26.黄山“四绝”中属于天象与气候景观的是:
A.奇松 B.怪石 C.云海 D.温泉
27.黄山自然景观的最佳观赏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8.黄山从地质构造上来看属于:
A.背斜   B.向斜   C.褶皱山  D.断块山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山是典型的高山花岗岩地貌 B.黄山是典型的高山玄武岩地貌
C.色彩美是黄山自然景观美的核心 D.在黄山自然景观中,生物景观最为重要
30.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
31.下列描述,其序号与所指名胜相符且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山奇、水秀、石美、洞异  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①桂林 ②黄山 ③泰山 ④庐山 B.①黄山 ②桂林 ③泰山 ④庐山
C.①桂林 ②泰山 ③黄山 ④庐山 D.①泰山 ②桂林 ③黄山 ④庐山
3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共同特点是 ( )
A、多样性、非凡性 B、季节性、地域性
C、可创造性、长存性 D、可变异性,
33,对于旅游资源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有: ( )
A.风土民情与水文地理属于自然景观 B.园林艺术与文化艺术属于人文景观
C.悉尼歌剧院属于人文景观 D.路南石林属于自然景观
34.以下为中国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旅游景观是: ( )
A.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B.云南路南石林
C.浙江普陀山景观 D.深圳锦绣中华
35.下列属于我国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的有: ( )
A 长江三峡、安徽黄山 B 台湾日月潭、少林寺
C 西安附近秦陵兵马俑 D 南京明孝陵、龙门石窟
二、综合题(共30分)
36.万里长城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防防御工程,被誉为“人类文明的纪念碑’。长城在历史上曾经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民族侵扰,保障北部边疆一带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起过重要作用。另外,在客观上也对北方劲吹的风沙起了阻止作用。它显示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反映出我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强的毅力与巨大的智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长城属于__________ 景观, 当时建造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人们又赋予长城更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城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象征,这说明长城也反映出我国的_______________ (物质、精神)文化。它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长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资源,它的旅游价值在于__________ 。
(2)长城位于一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附近。从自然与人类活动角度看,那些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以长城为界,试举例说明?(5分)
37.读下表,回答问题:(10分)
北京市国内旅游者地区分布表
地区
河北
辽宁
山东
江苏
湖北
河南
黑龙江
四川
吉林
山西
湖南
上海
内蒙古
陕西
广东
所占比例(%)
12.35
10.30
6.9l
5.45
5.40
5.25
5.02
5.02
4.82
4.80
3.84
3.52
3.40
3.02
3.0
(1)北京国内旅游的最大客源地是 省,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2)江苏省的人口少于河南省,与北京的距离长于河南省,而到北京旅游的人数却多于河南,其形成原因是 。
(3)北京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优越,是我国吸引游客最多的城市。请你对北京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进行合理的评价。(6分)
(1)十大旅游景点分别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 70分)
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答案,2*35=70分)
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经典名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折射出时代的光芒。请据此回答1--2题
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 )
A. 哲学的智慧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B.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 学习哲学使人聪明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2.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生活中,哲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
①哲学指导人们更好的生活
②哲学总是自觉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③哲学总是不自觉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④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生活需要哲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请据此回答4—6题。
4.下列关于世界观与哲学之间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哲学与世界观密切联系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哲学与世界观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5.哲学上所讲的方法论是( )
A. 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B.人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共同原则和共同方法
C.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D. 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主要方法
6.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请据此回答7—8题
7. “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主要是指(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8.“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说明( )
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
C.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
9,人类所从事的活动归为两类,它们是……( )
①认识自然 ② 认识世界 ③改造自然 ④改造世界
A、②④ B、 ①② C、①③ D、③④
10、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不可知论 D、形而上学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C、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D、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回答12——15题。
1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在于……( )
A、物质与意识谁是本原 B、人与自然谁是本原
C、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D、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谁是本原
13,《管子》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这是……( )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14,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是……( )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谢 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这种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16、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 )
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②一元论和二元论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7、下列能够证明“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观点的是( )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 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④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 )
A、物质性 B、主观性 C、多样性 D、普遍性
1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 )
A、世界上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B、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和改造的客观存在
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事物和现象
20、马克思主义认为,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有……( )
①地理环境 ②人口因素 ③生产方式 ④生活水平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种观点是……( )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
2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现的哲理是……( )
A、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B、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
C、物质世界都是运动的 D、物质世界都是静止的
23、规律的客观性指的是……( )
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它不能被创造 ③也不能被消灭 ④可以改变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种观点是……( )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B、承认静止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
C、承认运动否认静止的相对主义 D、承认运动否认静止的形而上学不变论
25、我们穿的衣服、喝的饮料、住的房子,虽然形态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即……( )
A、物质性 B、运动性 C、矛盾性 D、主观性
26、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
①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
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7.从右图漫画可以看出 ( )
A.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C.甲的观点是唯心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
D.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意识能不能反映物质的问题
28、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 )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法观点
29、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
30、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1、“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 )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C.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 D.自然现象和人类现象都是循环反复的
32、“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早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33、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世界是物质的 ②物质是运动的 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④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34、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
A.意识现象以外的所有变化 B、自然界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C.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D、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与过程
35、“刻舟求剑”中的楚国人最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剑,他的错误主要在于割裂了( )A、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D、运动与规律的统一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14分)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属于什么观点?(3分)
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属于什么观点?(3分)
这两种观点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8分)
37、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敦煌的生态环境恶化,湿地萎缩,树林锐减,沙化面积平均每年增加近2万亩。“沙进人退”趋势若得不到遏制,敦煌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也将不复存在。(16分)
请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回答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什么?
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39分)
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应是一个( )
A.棱台 B.棱锥 C.棱柱 D.都不对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 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C. 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D. 共点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3.棱长都是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4.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且它的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B. C. D.都不对
5.经过平面外两点与这个平面平行的平面( )
A.只有一个 B.至少有一个 C.有无数个 D.可能没有
6.如图是一个水平放置的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它是一个底角为,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
A. B.
C. D.
7.已知为异面直线,平面,平面 (,∩(=,则( )
A.与都相交 B.与中至少一条相交
C.与都不相交 D.只与中一条相交
8.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条件可以是( )
A.内有无穷多条直线与平行 B.直线//,//
C.直线,直线,且//,// D.内的任何直线都与平行
1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
①在空间若两条直线不相交,则它们一定平行;②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③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它也和另一条相交;
④空间四条直线,如果,,且,那么。
A.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12.在空间四边形各边、、、上分别取四点,如果能相交于点,那么 ( )
A.点必在直线上 B.点必在直线上
C.点必在平面内 D.点必在平面外
13.如图,直三棱柱的体积为V,点、分别在侧棱和上,,则四棱锥的体积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4.中,,将三角形绕直角边旋转一周所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15.已知棱台的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4,16,高为3,则该棱台的体积为___________。
16.正四棱柱中,,则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7.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如图所示,
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18.过圆锥的高的三等分点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它们把圆锥侧面分成的三部分的面积之比为
19.设P表示一个点,表示两条直线,表示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①;②
③;④
21.(本小题满分10分)一个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求这个正三棱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22.(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在正方体中,
(1)求异面直线与 所成的角;
(2)求证:

23.(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菱形, ,对角线与相交于点O,的高,,E、F分别是、的中点。
求证:EF∥平面PCD
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
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全为单一选择题5X10=50)
1.如右图所示的直线是真空中两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一条直线,A、B是这条直线上的两点.一个带正电的粒子在只受电场力的情况下,以速度vA经过A点沿直线向B点运动,经一段时间以后,该带电粒子以速度vB经过B点,且vB与vA方向相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
B.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
C.该带电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
D.该带电粒子在A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等于它在B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
2.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的值不可能的是下列的:( )
A、2.4×10-19C B、-6.4×10-19C C、-1.6×10-19C D、4×10-17C
3.如下图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虚线分别为等势线1、2、3,已知MN=NQ,a、b两带电粒子从等势线2上的O点以相同的初速度飞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下图所示,则(  )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加速度减小,b加速度增大
C.MN电势差|UMN|等于NQ两点电势差|UNQ|
D.a粒子到达等势线3的动能变化量比b粒子到达等
势线1的动能变化量小
4.如图,在正六边形的a、c两个顶点上各放一带正电的点电
荷,电量的大小都是,在b、d两个顶点上,各放一带负电
的点电荷,电量的大小都是, .已知六边形中心
O点处的场强可用图中的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
它是哪一条(??)
A.????B.????C.????D.?
5.如图所示,质量、电量分别为m1、m2、q1、q2的两球,用绝缘丝线悬于同一点,静止后
A.若m1=m2,q1β
C.若q1=q2,m1>m2,则α>β D.若m1>m2,则α<β,与q1、q2 是否相等无关
6.如图所示,竖直绝缘墙壁上有一个固定的质点A,在A点正上方的O点用绝缘丝线悬挂另一质点B,OA=OB,A、B两质点因为带电而相互排斥,致使悬线偏离了竖直方向,由于漏电使A、B两质点的带电量逐渐减少,在电荷漏完之前悬线对悬点O的拉力大小(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7.以下关于电场和电场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电场线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因此电场线不仅在空间相交,也能相切
B.在电场中,凡是电场线通过的点场强不为零,不画电场线的区域内的点场强为零
C.同一检验电荷在电场线密集的地方所受电场力小
D.电场线是人们假想的,用以形象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客观上并不存在
8.如右图所示,P、Q是等量的正点电荷,O是它们连线的中点,A、B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AA.EA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
B.EA不一定大于EB,φA一定大于φB
C.EA一定大于EB,φA不一定大于φB
D.EA不一定大于EB,φA不一定大于φB
9.关于等势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时,由于不受电场力作用,所以说电场力不做功
B.在同一个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大小相等
C.两个不等电势的等势面可能相交
D.若相邻两等势面的电势差相等,则等势面的疏密程度能反映场强的大小
10.电场中有A、B两点,一个点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为1.2×10-8 J,在B点的电势能为0.80×10-8 J.已知A,B两点在同一条电场线上,如上图所示,该点电荷的电荷量为1.0×10-9 C,那么(  )
A.该电荷为负电荷
B.该电荷为正电荷
C.A、B两点的电势差UAB=4.0 V
D.把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W=4.0 J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q1、q2、q3分别表示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电荷,已知q1与q2之间的距离为l1, q2与q3之间的距离为l2,且三个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
(1)如q2为正电荷,则q1为 电荷, q3为 电荷.
(2) q1、q2 、q3三者电量大小之比是 .
12.如图所示,在+Q形成的电场中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A和B.均放在绝缘支座上.若先将+Q移走,再把A、B分开,则A______电,B______电;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Q,则A______电,B______电.
13.在电场中P点放一个电荷量为4×10-9C的点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为2×10-4N,则P点的场强为________N/C.把放在P点的点电荷的电荷量减为2×10-9C,则P点的场强为________N/C.把该点的点电荷移走,P点的场强又为______N/C.
四、计算题(12+18=30)
15.如下图,A、B为两块水平放置的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一个质量m=10-4 kg,电荷量q=5×10-5 C的带正电粒子静止于两板的正中央,已知两板间距离为20 cm,g=10 m/s2,求:
(1)两板间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2)两板间的电势差;
(3)若用某种方法将带电粒子的带电荷量减少一半,使带电粒子从两板正中央由静止开始运动,则经过多长时间粒子撞到板上.
参考答案
由一条电场线无法确定电场的强弱,故选项B错误。
2.D
3.B
【解析】本题考查电场线、等势线、电场力的功.由带电粒子在运动轨迹,结合曲线运动的特点可知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但因为电场线的方向不确定,故不能判断带电粒子带电的性质,A错;由电场线的疏密可知,a加速度将减小,b加速度将增大,B正确;因为是非匀强电场,故MN电势差并不等于NQ两点电势差,C错;但因为等势线1与2之间的电场强度比2与3之间的电场强度要大,故1、2之间的电势差要大于2、3之间的电势差,但两粒子的带电荷量大小不确定,故无法比较动能变化量的大小,D错误.
4.C
【解析】K1、K2闭合前,由于静电感应和电荷守恒定律,a、b出现等量异种电荷,当闭合任何一个电键以后,整个导体与大地连接都是电子从大地被吸引过来,故C正确.
5.D
【解析】略
即T与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无关,应选C项.
点评:如果仅做一个蜻蜓点水式的分析,认为由于漏电,库仑力将减小,因而拉力减小,则容易错选A项.事实上,当两个电荷带电量减小时,其间距也将减小,悬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也将减小,使库仑力大小及方向都发生变化.故绳子拉力如何变化还要进一步分析才行.
7.D
【解析】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但电场线是假想的,用以形象描述电场,电场线的疏密表示了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
8.B
【解析】P、Q所在空间中各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由这两个点电荷共同决定,电场强度是矢量,P、Q两点电荷在O点的合场强为零,在无限远处的合场强也为零,从O点沿PQ垂直平分线向远处移动,场强先增大,后减小,所以EA不一定大于EB.电势是标量,由等量同号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可知,从O点向远处,电势是一直降低的,故φA一定大于φB.
9.D
【解析】等势面由电势相等的点组成,等势面附近的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因此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时,电场力不做功,但并不是不受电场力的作用,A错.等势面上各点场强大小不一定相等,等势面不可能相交, B、C错.等差等势面的疏密反映场强的大小,D对.
10.A
【解析】A点的电势能大于B点的电势能,从A到B电场力做正功,所以该电荷一定为负电荷,且WAB=EpA-EpB=1.2×10-8 J-0.80×10-8 J=0.40×10-8 J,故A项正确而D项错误;UAB== V=-4.0 V,所以C选项错误.正确答案为A.
11.见解析
【解析】三个点电荷均处于平衡状态,则对每个点电荷来说,它一定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
解:若设q1、q3均带正电,则虽然q2可以平衡,但q1或q3所受的两个库仑力由于均为斥力故而方向相同,不能平衡.若设q1、q3均带负电,则每个点电荷所受的两个库仑力均方向相反,可能平衡.因此, q1、q3均带负电.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 q1、q3必须是同种电荷且跟q2是异种电荷.
q1受q2水平向右的库仑引力作用和q3水平向左的库仑斥力作用.
由库仑定律和平衡条件有
同理,对q2有;对q3有
.
以上三式相比,得
q1: q2: q3=.
点评:本题设置的物理情景比较清楚,过程也很单一,但仍要注意分析,仔细运算,容易出现的问题有:由于未认真审题,误认为只是要求q2处于平衡状态而没有看清是三个点电荷均要处于平衡状态;或者在分析时,片面地认为只要考虑其中两个点电荷的平衡条件就行了,似乎只要满足了这一条件,它们对第三个点电荷的库存仑力肯定相等;或者运算时丢三落四.凡此种种,均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12.不带;不带;带负;带正
【解析】略
13.5.0×104;5.0×104;5.0×104
【解析】E===5.0×104N/C
14.0. 5×10-8C
mg:小球A的重力。T:丝线的张力。F:小球B对小球A的静电力。三个力的合力为零。F=mgtg45(=0.2×10-3×10×1=2×10-3N。
题中小球A,B都视为点电荷,它们之间相互吸引,其作用力大小

小球B受到库仑力与小球A受到库仑力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小球B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2×10-3N。小球A与小球B相互吸引,B带正电,小球A带负电,所以
qA=-0.5×10-8C
15.(1)20 V/m (2)4 V (3)0.2 s
【解析】(1)带电粒子静止,qE=mg,E=20 V/m.
(2)电势差U=Ed=20×0.2 V=4 V.
(3)若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减少一半,则电场力减半,重力不变,
则有mg-qE=ma,mg=ma,a=g,x=at2,
即0.1=×5×t2,解得t=0.2 s.
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I (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是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磷脂
2.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细胞膜的是
3.下列各项中,在细胞内行使遗传功能的是
A.细胞壁 B.中心体 C.液泡 D.染色质
4.右图是植物细胞结构。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可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
B.①由两层单位膜构成
C.②是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
D.③是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中心
5.下列生物组织成分中,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的是
A.脂肪 B.蛋白质 C.葡萄糖 D.淀粉
6、与真核细胞相比,蓝细菌不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核被膜 B.核糖体 C.细胞溶胶 D.细胞膜
7.下列物质属于组成细胞膜主要成分的是
A. 磷脂和蛋白质 B.磷脂和植物蜡 C.油脂和蔗糖 D.纤维素和蛋白质
8.下图是某多肽的结构简式,形成该化合物需要的氨基酸种类数有
A.3 种 B.4 种 C.5 种 D. 6 种
9、下图表示二肽分子的结构,①②③④中含有肽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实验室中,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常用的试剂是
A.双缩脲试剂 B.本尼迪特试剂 C.苏丹III染液 D.碘-碘化钾溶液
11、下列关于水在生物体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能提供能量 B.水是良好的溶剂 C.水能缓和温度 D.水能影响细胞的形态
12、.科学工作者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鼠细胞的膜蛋白后,进行细胞融合实验(如右图所示)。该实验说明
A.膜蛋白是可以移动的
B.两种细胞的膜蛋白种类相同
C.膜蛋白可以起生物催化作用
D.膜蛋白能控制某些物质出入细胞
13、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中,
将低倍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内
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13、右图是高等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与纺锤体的形成无关 B.②不具有单位膜
C.③结构中没有DNA分子 D.④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5、温度过高会蛋白质使永久失活,主要原因是高温破坏了该蛋白质的
A.元素组成 B.氨基酸种类 C.氨基酸数目 D.空间结构
右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和②表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a和b为细胞选择吸收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识别与①密切相关 B.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②无关
C.①和②都是可以移动的 D.②是膜的基本骨架
17.下列关于蛋白质存在部位和作用的叙 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膜上存在载体蛋白 B.肝细胞膜上不存在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血浆中某些蛋白质能对抗病原体 D.神经细胞膜上有起识别作用的糖蛋白
18.构成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A.红细胞 B.神经元 C.肌细胞 D.上皮细胞
19.动物细胞内没有的有机物是
A.纤维素 B.葡萄糖 C.糖元 D。脂肪
20、下列各项中,组成血红蛋白分子必需的是
A.Ca2+ B.Mg2+ C.Fe2+ D.Na+
21、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2.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生物中的细胞,发现有细胞壁、叶绿体等结构,由此可判断该生物是
A.水稻 B.变形虫 C.果蝇 D.家兔
23.伞藻是单细胞藻类,由帽、柄、足3部分组成,细胞核位于足中。下图表示伞藻的嫁接实验。该实验结果表明
A.细胞溶胶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B.细胞溶胶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场所
C.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是染色质
D.细胞核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24、下列有关质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质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与蛋白质 B.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质膜的识别功能与膜蛋白有关 D.质膜不具有选择透性
25、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糖的组成元素是C、H、O、N B.脱氧核糖属于单糖
C.1分子蔗糖水解后产生2分子葡萄糖 D.糖元是植物细胞中的重要贮能物质
27.下列关于蛋白质生理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携带遗传信息 B.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C.参与某些物质的运输 D.作为细胞的结构成分
28、糖类和蛋白质共有的组成元素是
C、H、O B. C、N、O C. C、H、S D.C、O、S
29、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中遗传物质都是DNA。该事实说明生物具有
统一性 B.多样性 C.适应性 D.特异性
30、活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液泡 B.核糖体 C.细胞核 D.细胞溶胶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31.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这是因为碳元素在生物体中
A.所含的能量最多 B.最容易被吸收利用
C.所起的作用最大 D.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
32.沙漠里生长的植物细胞中,下列物质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
A.蛋白质 B.脂肪 C.水 D. 核酸
33.下列物质中,作为生命活动主要体现者的是
A.糖类 B.核酸 C.蛋白质 D.磷脂
34.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 )。
A.有无叶绿体 B.有无液泡 C.有无中心体 D.有无细胞壁
35.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36.我们日常烹调中使用的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已知谷氨酸分子的R基为—C3H5O2,则一分子谷氨酸中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 )
A.5、9、4、1 B.4、8、5、1 C.5、8、4、1、 D.4、9、4、1
37.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呈透明的胶质状态
B.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
D.在活细胞内呈静止状态
38.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
A.细胞分为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三部分 B.生物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 D.所有细胞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
39.脂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原因是
A.细胞膜以磷脂分子为基本支架 B.细胞膜上有搬运脂质的载体蛋白质
C.细胞膜外表面有糖蛋白 D.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
40.细胞内生物膜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了广阔场所,不同细胞器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可能不同。下列有关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增大膜面积 B.内质网通过折叠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内的基粒增大了线粒体的膜面积 D.高尔基体通过产生囊泡而增大膜面积41.
41、如右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将之切成①②③三截(图中a纤毛;b大核;c根部),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均可
42、透析型人工肾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这是模拟了生物膜的
一定的流动性 B.保护作用
C.选择透性 D.支持作用
43.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也把它作为一类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 )    
A.蛋白质    B.核酸    C.糖类 D.光合作用色素
44.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糖类物质是
A.麦芽糖 B.纤维素 C.糖原 D.葡萄糖
45.下列有关脂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胰脂肪酶属于脂质 B.脂肪是储能的主要物质
C.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D.脂肪可用苏丹Ⅲ鉴定
46.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依次是
  A、纤维素和糖原  B、麦芽糖和乳糖 C、淀粉和糖原 D、葡萄糖和纤维素
47.南宋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片和花,成为不朽名句。请问此处和“绿”、“红”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那个部位( )
A.叶绿体和细胞液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细胞质 D.细胞核和细胞质
48.人成熟的红细胞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A.环境因素的影响 B.功能对寿命的影响
C.遗传因素的影响 D.核、质的相互依存关系
49.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不同名称 B.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C.不同物质的不同名称 D.在细胞分裂时称染色质,在分裂结束后称染色体
50.人体绝大多数细胞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但也有例外,它是( )
A.胰腺细胞 B.小肠粘膜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淋巴细胞
三、非选择题(共30分,每空1分在[ ]填入相应的字母或序号,)
51.(5分)下图是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请回答:
(1)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的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为
(2)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 ] ,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 ,
(4)功能特性是 。
⑴该物质是由氨基酸经 反应形成的含有 个肽键的多肽化合物。
(2)图中虚线框内的结构名称是: A、
(3))氨基酸种类不同,是因为 的不同。
(4)这些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 。
(5)2008年8月底,在市场上出售的某些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及液态奶中被检测出三聚氰胺,这是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提高奶粉及液态奶中的含氮量而添加的。一般说来,每100克蛋白质平均含氮为16克,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
53、(12分)观察或比较A图和B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   。依据是什么?      。
(2)A图特有的一种细胞器是[  ]    。
(3)合成脂肪酶的场所是[  ]      ;
(4)合成ATP的主要场所是[  ]    ;
(5)DNA的储存核复制的场所是[ ] 。
(6)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
⑺在这种细胞中没有,而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      ;
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
⑼与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吸水有关的结构是  ]      。
(10)与图B中结构2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
(11)信使RNA是通过[  ]      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中。
54、(7分)分析细胞内4种重要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是指 ;E在动物细胞中是指糖原,在植物细胞内是指 。
(2)F是指 ,它是由B甘油和 组成的。
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 、胆固醇和植物蜡。
(3)H是指 ,分为核糖核酸和 两种。

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10分)
1. Goodbye, Tom! I’m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______ from you.
A. hearing B. be heard C. hear D. heard
2. More natural resources should be made good use of _________ the ________ need of energy.
A. meeting; increasing B. to meet; increased
C. meeting; increased D. to meet; increasing
3. Though having lived abroad for years,many Chinese still________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A.performance    B.observe C.possess   D.support
4. --What happened over there?
—They argued ________the waiter________ the price of the meal.
A.to;for    B.against;on C.for;at    D.with;about
5. Your training will _____you _____your future job.
A. equip ; for B. be equipped ; for C. equip ; with C. be equipped ; with
6. —Robert is indeed a wise man.
—Oh,yes. How often I have regretted ________his advice!
A.to take   B.taking C.not to take    D.not taking
7. Only when __________hard __________make your dream come true.
A.do you work;you can B.you work;you can
C.do you work;can you D.you work;can you
8. Wang Lin failed to be admitted by Hong Kong University last year,and only then ________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A.he finally realized  B.he had realized C.had he realized   D.did he realize
9. —This book by Tony Garrison is of great use for our course.
—But I think this latest one is ________ worth reading.
A.better   B.more C.most   D.very
10. —Would you rather ________there tomorrow?
—No. I’d rather he ________there instead of me.
A.to go;will go   B.go;went C.go;will go  D.going;shall go
11. The mother, along with her two daughters, _____ from the sinking aircraft by a passing ship.
A. have rescued  B. have been rescued C. has rescued  D. has been rescued
12. What about the two of us ___________ a walk after supper?
A. to take B. take C. taking D. to be taking
13. The city government is planning to build a factory to deal with the industry waste,but when and where to build it________.
A.haven’t been decided B.aren’t decided C.hadn’t been decided D.hasn’t been decided
14. .You have got to fill in your name,age,address,and ____ in this application form.
A.nutrition B.occupation C.envelope D.atmosphere
15. The League secretary and monitor ________asked to make a speech at the meeting and he agreed.
A.is   B.was C.are    D.were
16.________in a famous university is what most students wish for.
A.To educated   B.Educating C.Being educated D.Educated
17. Dr. Yuan’s sunburnt face and slim,strong body ________ farmers.
A. like B. likes C. is like D. are like
18. -Do you mind _____alone at home?
-No, but I want a good book_______.
A. leaving; to read B. to be left; reading C. to leave; reading D. being left; to read
19. All of the students were _______ by the______ speech given by the headmaster.
A.inspired;inspiring  B.inspiring;inspiring
C.inspired;inspired D.inspiring;inspired
20. ---We need three single rooms for the first week in June.
--- ______. The hotel’s not busy then.
A. Never mind B. No problem C. Don’t bother D. It doesn’t matter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When we talk about a bad man, we like to call him a “wolf”. But is it really true that the wolf stands for devil and ugliness?
Have you ever ?21? the wolves' world? If you had, you would ?22? the wolves.
Wolves are heroes on the large grassland. They know more about ?23 than humans. They can attack lambs without disturbing their mothers. They also know how to?24 full use of the shape of land to ?25 sheep. I believe that if wolves were humans, they would be??? 26 ?? experts good at fighting.
The wolf is a kind of special creature that can deeply understand 27 . Each wolf serves its group with its heart and soul. A 28 wolf has little power, but a pack of wolves?29 nothing. All the wolves obey the rules. 30 ?they are defeated, they run away together. It is their teamwork ?31 makes wolves powerful.
The wolves also have great self-respect and won't? 32 to anyone. The writer, who wrote the book “The Wolf Totem”,33 stole a one-month-old baby wolf and raised it very carefully. To his 34 , he found the little wolf still wanted to go back with 35 wolves. He bit through the iron chain that limited him. The wolf was 36 ?and he never gave in, fighting 37 ?his death. The little wolf died as a glorious fighter.
I was shocked by this kind of?38 : wolves are one of the most respected creatures on earth. I want everyone to look at wolves in a?39 way. They are our teachers. They show us how to survive and 40 ?in this not simple and dangerous world. Please honor the wolves, please honor all these heroes of nature!
21. A. talked about ??? B. walked into ????C. thought about ?? D. cared for
22. A. hunt???????? ??? B. admire?? ??????? C. draw???????? ??? D. watch
23. A. space???????? ? ? B. spot???? ?????? ? C. food???????? ??? D. survival
24. A. make????????? ? ? B. take???? ??????? C. have???????? ??? D. get
25. A. fight???????? ? ? B. avoid???? ?????? C. trap???????? ??? D. discover
26. A. special???????? ?B. imaginative ????C. outstanding??? ??D. creative
27. A. operation???? ?? B. teamwork ???????C. lifestyle???? ?? D. control
28. A. single???????? ? B. brave???? ?????? C. lonely??????? ?? D. fair
29. A. fight???????? ?? B. struggle ??????? C. fear????? ?????? D. fail
30. A. As for???????? B. As though ?????? C. Even so?????? D. Even if
31. A. what???????? ??? B. he???? ????? ??? ?C. that???????? ??? D. one
32. A. turn in??????? ??B. give in???? ??? ?C. take in??????? ??D. break in
33. A. once???????? ?? ? B. just???? ?????? ? C. soon???????? ??? D. only
34. A. satisfaction???? B. disappointment ? C. pleasure ???D. sorrow
35. A. rest???????? ? B. others???? ? ??? C. another???? ???? D. the other
36. A. proud???????? ?? B. satisfied ???? ?? C. willing???? ???? D. eager
37. A. until???????? ?? B. although ??????? C. before?????? D. unless
38. A. selflessness???? B. self-confidence C. self-respect D. self-protection
39. A. curious??????? ? B. different ?????? C. strange???? D. humorous
40. A. walk???????? ??? B. hand???? ?????? ? C. get???????? D. succeed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阅读下列短文, 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When I was six, Dad brought home a dog one day, who was called “Brownie”. My brothers and I all loved Brownie and did different things with her. One of us would walk her, another would feed her, then there were baths, playing catch and many other games, Brownie, in return. loved each and every one of us. One thing that most touched my heart was that she would go to whoever was sick and just be with them we always felt better when she was around.
One day, as I was getting her food, she chewed up(咬破)one of Dad’s shoes, which had to be thrown away in the end. I knew Dad would be mad and I had to let her know what she did was wrong. When I looked at her and said, ”Bad girl,” she looked down at the ground and then went and hid. I saw a tear in her eyes.
Brownie turned out to be more than just our family pet, she went everywhere with us .People would stop and ask if they could pet her. Of course she’d let anyone pet her. She was just the most lovable dog. There were many times when we’d be out walking and a small child would come over and pull her hair. she never barked(吠) or tried to get away. Funny thing is that she would smile. This frightened people because they thought she was showing her teeth. Far from the truth, she lovely everyone.
Now many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Brownie died of old age. I still miss days when she was with us.
41. What would Brownie do when someone was ill in the family?
A. Look at them sadly. B. Keep them company.
C. Play games with them. D. chew them gently.
42. We can infer from Paragraph 2 that Brownie__________.
A. world eat anything when hungry B. felt sorry for her mistake
C. loved playing hide-and-seek D. disliked the author’s dad
43. Why does the author say that Brownie was more than just a family pet?
A. She was treated as a member of the family. B. She played games with anyone she liked.
C. She was loved by everybody she met. D. She went everywhere with the family.
44. Some people got frightened by Brownie when she__________.
A. smiled B. barked C. rushed to them D. tried to be funny
45.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Brownie?
A. Shy B. Polite C. Brave D. Caring
B
A thief who dropped a winning lottery ticket(彩票) at the place of his crime has been given a lesson in honesty. His victim, who picked up the ticket, then claimed(认领) the £25,000 prize, managed to find him, and handed over the cash.
The robbery happened when Maths professor Vinicio Sabbatucci, 58, was changing a tyre on an Italian motorway. Another motorist, who stopped “to help”, stole a suitcase from his car and drove off. The professor found the dropped ticket and put it in his pocket before driving home to Ascoli in eastern Italy.
The next day, he saw the lottery results on TV and taking out the ticket, realizing it was a winner. He claimed the 60 million lire(里拉) prize. Then he began a battle with his conscience(良心). Finally, he decided he could not keep the money although he had been robbed. He advertised in newspapers and on radio, saying: “I’m trying to find the man who robbed me. I have 60 million lire for him— a lottery win. Please meet me. Anonymity(无名) guaranteed.”
Professor Sabbatucci received hundreds of calls from people hoping to trick him into handing them the cash. But there was one voice he recognized— and he arranged to meet the man in a park. The robber, a 35-year-old unemployed father of two, gave back the suitcase and burst into tears. He could not believe what was happening. “Why didn’t you keep the money?” he asked. The professor replied: “I couldn’t because it’s not mine.” Then he walked off, spurning the thief’s offer of a reward.
46.The sentence “Then he began a battle with his conscience.” in Paragraph 2 implie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that .
A.he knew what he should do as soon as he saw the lottery results
B.he hesitated about keeping the money for some time
C.he thought for a moment of avenging(报仇)himself on the robber
D.he then came to realize that hones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money
47.Hundreds of people phoned professor Sabbatucci because they .
A.wanted to make fun of him B.hoped to get the money
C.knew who the robber was D.lost the lottery ticket
48.The word “spurning” in the last sentence can be replaced by .
A.accepting B.claiming C.refusing to accept D.giving away
49. How did the thief feel when the professor gave the money back to him?
A. excited B. sad C. happy D. unbelievable
50. If the story appears in a newspaper, the best title might be .
A.A Thief’s Lucky Day B.A Popular Maths Professor
C.A wonderful Lottery D.A lesson of Honesty
C
下面文章中有5处(第61-65题)需要添加小标题,请从以下选项(A、B、C、D、E和F)中选出符合各段意思的小标题,并在答卷纸上将相应选项的标志涂黑。选项中有一项是多余选项。
A. His early career B. His return and Apple’s growth
C. His leaving and its effect D. His memory living on forever
E. Struggling hard for his career F. Public recognition( 认可) of his work
Steve Paul Jobs was an American businessman and widely recognized as a pioneer of the personal computer revolution. He was co-founder, chairman, and CEO of Apple Company. His death is a great loss to us. The following is some more information about him.
51.
After Apple’s founding, Steve Jobs became a symbol of his company and industry. At the time of his resignation, and again after his death, he was widely described as a pioneer and genius perhaps one of the foremost-in the field of business, creation and product design, and a man who had changed the face of the modern world, completely changed at least six different industries. His death was considered a loss to the world .
52.
Memorial candles and iPads to Steve Jobs lie outside the Apple Store in Palo Alto, California. Apple has lost a creative genius, and the world has lost an amazing human being. Those who have been fortunate enough to know and work with Steve Jobs have lost a 21世纪教育网 friend and an inspiring guide. Steve jobs leaves behind a company that only he could have built, and his spirit will forever be the foundation of Apple.
53.
As is still clearly remembered, it was not long before Steve Jobs left his office as CEO of Apple. But he remained at the company as chairman of the company’s board. Hours after the announcement, Apple shares (股票)dropped by five percent in after-hour trading. The relatively small drop, when considering the importance of Steve Jobs to Appl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fact that his health had been in the news for several years, and he was on medical leave since January 2011.
54.
Steve Jobs took a job as a technician at Atari company in California in 1974. He traveled to India in the summer of 1974. Seven months later, he returned to Atari and was assigned to create a circuit board for the game Breakout. With Wozniak, the founder of Atari, Steve Jobs began attending meetings of the Homebrew Computer Club where he got to know Edwin H. Land, the inventor of instant photography and founder of Polaroid Corporation, and modeled his career after him.
55.
Apple announced that it would buy NeXT for $429 million. The deal was finally made in late 1996, bringing Steve Jobs back to the company he co-founded. In order to concentrate Apple’s efforts, Steve Jobs stopped a number of projects. With the purchase of NeXT, much of the company’s technology found its way into Apple products. Under his guidance the company increased sales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Mac and other new products. Since then, appealing designs and powerful branding have worked well for Apple.
第三部分. 单词拼写与句子(10)
1. He s_______________to his feet and dragged slowly ahead.
2. Dad was very angry because Tom didn’t b___________ himself at dinner.
3. what he said really ________________(迷惑) us..
4. Don’t be upset. We will all ______________(支持) your decision.
5. The president refused to c________________on this accident.
6. Lincoln made an _______________(鼓舞人心) speech long time ago.
7. The scientist has spent years ________________(观察) the moon.
8. You must r__________ yourself of sadness.
9. 看大猩猩一家人醒来是一天中我们的首要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只有用这种方法你才能获得你想要的一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电脑使得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成为可能。
Compute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r us to 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改错(10分)
下面短文中有10处错误。请在错误的地方增加,删除或修改某个单词.
增加: 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 并在其下面写上该加的词。
删除: 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 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 并在该词下面写上修改后的词。
I will share with you a true story happened a couple of days ago. One of my classmate bought a bag of snacks from a food store. A few roommates were then invited to enjoy the snacks. Unluckily, all of them got poisoned and had stomachaches with our faces pale. They are quickly sent to a nearby hospital. Doctors examined them but gave them some medicine. They were out of danger soon before taking the medicine. This accident should make us to realize the seriousness of the food safety problem. I strong suggest that the whole societ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第二节 写作(20分)
假设你是TZFLS的李华,将参加主题为“Let’s Ride Bicycles”的英语演讲比赛。请撰写一份演讲稿,主要内容包括:
目前存在的问题;
骑自行车的好处 等。
参考词汇: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节能(energy saving)
注意:1.词数:100词左右;
演讲稿开头已给出,该部分不计入总词数。
Good morning, everyone,
I am Li Hua from TZFL School. The topic of my speech is“Let’s Ride Bicycl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ank you !

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钏(chāi) 筵席(yán) 蹙眉(cù) 浩瀚(hàn)
B. 瓤肉(ráng) 锦囊(náng) 浩淼(miǎo) 懊丧(sàng)
C. 矜持(jīn) 拔擢(zhuó) 尘泥渗漉(lù) 恓恓惶惶(qī)
D. 扃牖(jiōng) 胸臆(yì) 怂恿(zǒng) 呱呱而泣(gū)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修茸 罗帏 重重叠叠 置之不顾
B.笑靥 亲眷 气息奄奄 形影相吊
C.斜晖 狼籍 万簌有声 茕茕孑立
D.禾黍 泻漏 秋风马嘶 金榜提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小区管理改革进展顺利,如果能够有人推波助澜,那么我们就可早一些从中受益。
B.他刚才还说能处理此事,可现在又矢口否认:这种首鼠两端的作为,实在让人困惑。
C.晓岚这次作文大奖赛获得了金奖,爷爷、奶奶、妈妈都不停地夸奖她,只有爸爸说话时不赞一词。
D.结婚十几年了,夫妻俩还像新婚一样,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金陵十三钗》的制片人张伟平坦言,好莱坞一线明星出演的电影关注度本来就很高,更 何况克里斯蒂安·贝尔是当届奥斯卡小金人的得主。
B.过期馒头被重新加工出售,防腐剂和添加剂的随意使用,大量流入各大超市,当公众为审美疲劳纠结时,频繁出现的问题食品带来的“审丑”疲劳更让人痛苦。
C.像《中国好声音》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台,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勇于追求,敢于创造奇迹。
D.《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了当下最流行的词汇,“潮”味十足,加之电视网络宣传造势猛烈,刚一上架就有不少市民慕名而来。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作品有《鸟类研究》《生物学碎锦》等。
B.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作家,主要作品有《稻草人》《倪焕之》等。
C.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代表作有《西厢记》《紫钗记》《牡丹亭》等。
D.莎士比亚,英国杰出的大戏剧家、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6、班级将召开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为主题班会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灵活运用必修五第二专题的学习内容,语句通顺,情感真挚,不少于8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2年3月15日中午,两会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台湾《中国时报》记者问到“在去年6月份,您提到过的《富春山居图》在台湾展出,不晓得您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时,温总理回答:我2010年在这里讲了《富春山居图》的故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高兴地得知,这幅分离很久的《富春山居图》终于在台北合璧展出,这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震撼力。我虽不能至,但心乡往之。我常想,难道几千年的文化恩泽就不能消弭几十年的政治恩怨?”
(1)温总理引用的“虽不能至,但心乡往之”出自 (朝代)司马迁《史记》中表达对 (人名)的敬仰之情。(2分)
(2)《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后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称《剩山图》,后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较长称《无用师卷》,后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当你听说《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用一段话表达,不多于40个字,必须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分)(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寂静的独语
肖邦的音乐具有一种无法道明的特别气质。乐声悠扬飘来,听上去似乎是作曲家一不小心,让你窥见了他内心最深处的孤寂沉思。当然,音乐没有具体和明确的语义,谁也说不清楚,肖邦的自言自语究竟说了什么,但肖邦音乐所独具的表达口吻,几乎从一开始就会在听者的音乐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迹。
肖邦所钟情的表达媒介只有一个——独奏钢琴。一个人独自坐在钢琴键盘前,从手指间流出的音符自然具备私密性,与上百人合奏交响曲的千军万马之势迥然相异。虽然肖邦远非首创钢琴独奏曲的第一人,但在他的手下,钢琴在历史中第一次被转型——成了倾诉个人心境的最佳手段。
交响曲、歌剧这类“宏大叙事”的代表性体裁因而在肖邦的创作视野中全然消失,就连奏鸣曲、协奏曲、变奏曲这些在传统中占据钢琴作品中心地位的大型曲体,在肖邦的创作生涯中也一律被置于边缘地带。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具有暗示性标题,但绝没有具体景物描绘意图的“小型”作品。这样做不仅需要艺术上的眼力,而且需要道德上的勇气。因为在肖邦时代,除他以外,没有任何一个重要音乐家终其一生固守这种“私人叙述”的写作思路。舒曼在早年似乎是肖邦在音乐上的同道,但人到中年后,终于没能摆脱德奥根深蒂固的交响乐传统的强大吸引力,拼命在言不由衷的交响语言旋涡中挣扎。至于李斯特,虽然也热衷于钢琴音乐的潜能挖掘和性格拓展,然而更多是为了博取外表的辉煌与廉价的掌声。因而与肖邦独语的趣味恰恰形成对比。
肖邦因此踽踽独行。他身为著名钢琴家,但却完全不像其他炫技大师,不仅在成名之后拒绝旅行演出,甚至很少举行公开音乐会,另一方面他又违反常规,作品的体裁类型看上去更象是炫技钢琴家为自己实际演出而写作的一些应景小品,据说,肖邦年轻时在华沙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曾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后生寄予厚望,希望他日后能在波兰民族歌剧的创建上一展宏图,但日后的事实令他失望。肖邦似乎很早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天然禀赋,他命定属于一个孤寂的抒情世界,排斥人声鼎沸的喧哗与凯旋。
奇怪的是,他真的非常喜欢歌剧,旅居巴黎时晚间经常去观赏歌剧。众所周知,他最欣赏的同代作曲家是以优美旋律著称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贝利尼。然而,意大利歌剧中的华美咏叹和醉人的旋律转至他的笔下,却没了舞台上的灼热气息,变成了清冷而细腻的内心婉唱,如泣如诉,丝丝入扣。再如肖邦对巴赫音乐的独特吸收。肖邦终身崇敬这位日耳曼先辈无与伦比的深刻逻辑与清晰思维,虽则巴赫的神性音乐世界与他自己飘逸的音乐风格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然而,恰是巴赫对这位精神的肖邦变种,肖邦作品中无所不在的复调穿插与线条出没,正源自肖邦对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自幼便如庖丁解牛般的纯熟运指体验。
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不朽,是因为他们能通过自己的艺术构造出一个独特的想象世界,它与现实世界相平行,但与现实世界又绝不相同。肖邦只是肖邦,在音乐的丛林中,他选择了一条幽僻的小径并最终到达了“罗马”。
8.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这篇文章以肖邦的艺术成长道路为线索,用生动跳脱的形象性语言,勾勒了肖邦丰富独特、寂静凄美的艺术世界,由衷地表达了作者的敬意。
B.第一段中“听上去似乎是作曲家一不小心,让人窥见了他内心最深处的孤寂沉思”,“一不小心”恰恰点明了“自然”是肖邦音乐艺术的鲜明特点之一。
C.肖邦在现实生活中的“私密性”需求,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所以他把独奏钢琴作为倾诉个人心境的最佳手段。
D.文中第四段,作者运用了对比和类比的手法,目的是说明肖邦的个性、气质决定了他与其他炫技大师的不同,但在选择作品的体裁类型时,更像是炫技大师。
E.最后一段总体评价了肖邦的艺术成就,并揭示出艺术与现实的辨证关系,即艺术必须反映现实,同时又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
9.结合全文,概述肖邦在音乐上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10.文中划线句“它(艺术家独特的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相平行,但与现实世界又绝不相同”这句话的含义,你怎样理解?(3分)


11.文中第三段写舒曼和李斯特,第五段写贝利尼和巴赫,两段同样是写“其他音乐家”,在表现手法和写作目的上有什么不同?试阐述之。(3分)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8题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使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撑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称逋慢,郡县逼迫,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2.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凶:不幸) ?
B.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终:也) ?
C.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鉴:借鉴) ?
D.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薄:浅薄)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C.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14.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 选文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几个词, 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B. “诏书切峻 , 责臣逋慢;郡县逼迫, 催臣上路;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这一组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
C.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是排比句, 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D. “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 , 则告诉不许”, 通过内容的对比 , 突出了李密无奈之情。
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
(清)归有光
?进士同榜者,其始数百人常相聚。自春官进於冢宰,而后分送诸曹,各随所隶以去,谓之办事。今年赐第者,三百九十有四人。既分曹,则余所同工部办事者四十有六人。而五人者,选入史馆。今夏首选,凡若干人皆得外补。夫同年而又同部,宜日相聚,以观其德业。然每晨入部,升堂只揖而退,卒无所事事。而当选者,亡何又各得官以去。是所谓同榜者,亦若率相值而已。此余於诸同年,未尝不叹其相聚之难也。是选也,龙阳丁君得嘉兴之平湖。故事,同部送行,余次当为序,故余道其於同年之情如此。? ???? 嘉兴本古会稽吴郡之地,唐时犹隶苏州为县。其后乃割於吴,然风土民俗犹一也。余故吴人,敢以其所知者告之。凡今之选为令吴中者,人之忧之,未尝不以赋税之难。夫以天下财赋,悉在东南,欲其办集,诚难矣。田租之入,率数十倍於天下,然父子祖孙二百年来以为当然,固无望其减,而独畏其日加也。历三纪以来,民间未尝放赦,而水旱之灾,蠲贷之令亦少矣。又经岛夷焚剽之后,海上之戍不彻,而加编海防,岁增月益,江、淮以南,益骚然矣。军府之乾没,动数百万。此皆生民之膏脂也。凡为大吏,其势与民日远,一切以趋办为能。民之疾苦,非有关於其心也。若为令者,则民皆吾之赤子,朝夕见之。亦何忍使之逮系鞭笞,流离僵仆而不之恤也?夫额供之数,固民之所乐输者。其他水旱流冗,荒莱奸蠹之所 积逋,与今权宜一切之征求,谓宜有调停委曲於其间,此令宰之所宜留意者也。? ???? 余历观前政,有不以催科为事,而事亦未尝不办集,往往为大官以去者。而其急於催科者,其功名反或不逮。然则独以催科为东南之吏告者,其流祸於生民多矣。传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庄子论解牛曰:”彼节者有间,而刀刃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於游刃有余地矣。”夫如是,天下事夫何忧其难!余固为吾丁君告,亦并以为诸同年之吏於东南者告也。
1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春官进于冢宰 进:举荐
B、敢以其所知折告之 其:代词,他
C、而加编海防,岁增月益 益:增加
D、固民之所乐输者 输:缴纳
16.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直接表现作者“同情百姓”的一组是( )(2分)
①此余于诸同年,未尝不叹其相聚之难也
②历三纪以来,民间未尝放赦
③军府之乾没,动数百万,此皆生民之膏脂也
④夫额供之数,固民之所乐输者
⑤而其急于催科者,其功名反或不逮
⑥然则独以催科为东南之吏告者,其流祸于生民多矣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同榜中第的人因为分到不同部门,或者虽然在同一部门但每天没有一起好好办事,加之有部分人被分派到外地做官去了,所以作者感叹大家相聚在一起很难。
B、作者认为因为自己是吴郡人,所以有必要把在吴郡做官的难处告诉那里做官的同年,让他们多留意百姓的疾苦。
C、收取赋税是在东南一带做官的官员最难办的一件事,因为这里的田赋最多,又地处海边常受海盗的侵扰,加上水旱灾害以及官员贪腐等原因,百姓负担太重。
D、作者发现以前在吴郡做官的人,有的因为不抓紧征收赋税而被大官撤职离开了,而有的抓紧征收赋税也没有得到功名。
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固无望其减,而独畏其日加也。(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谓宜有调停委曲於其间,此令宰之所宜留意者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5分)
1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清] 纳兰性德
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轻盈。
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人间何处问多情。
(1)这首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2分)
(2)赏析“漫惹炉烟双袖紫,空将酒晕一衫青”两句。(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2)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乌鸟私情,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而亭阶寂寂,__________________,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
(5)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
(6)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7)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五、作文题(40分)
18、试根据自己的经历、感悟与思考,以“有你在,灯亮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