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第十章的内容,是在学过质量、密度、力、二力平衡、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进行浮力的研究。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作为复习课,对浮力的研究、阿基米德的深入理解、物体的浮沉及其应用,都提出了更高的能力和要求,也是中考必考的一个考点。浮力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教材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本节课的内容也是初中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学生分析:浮力对学生来说难度偏大,有一些学生甚至形成了一些畏惧心理,必须经过系统的复习才能将其零散的知识唤醒并组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受疫情影响,学生只能通过网课学习,我发挥网课的优势,通过学生连麦、小组微信群讨论、视频引领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浮力的产生。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会制作密度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养成协作、探究问题的意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2)浮力大小计算方法:
1、称重法:F浮 = G – F
2、阿基米德原理: F浮 = G排
3、状态法(漂浮或悬浮):F浮 = G物
4、压力差法:F浮 = F下 – F上
教学难点: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沉浮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教学PPT课件,多元化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对学生分组,6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组内自定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
教学方法:启发式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钉钉直播 多媒体课件
活动环节:基础复习 —必答环节—抢答环节—学以致用
小组竞赛 抢答环节 必答环节
小组总分
学以致用 团结互助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我是一条来自深海的鱼,一天,来了一个小伙伴
在我们的对话中(如图)谁是对的?
二、自主合作学习:(必答环节,学生连麦组长派人)
(一)浮力知识复习
1、浮力的概念
(1)定义:一切浸在_______ (或_______ )中的物体,都受其一个________的力,称为浮力。浮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石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 为 N;
(3)如图乙所示: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表示 为 N。
(4)对比两图可以说明: ,
浮力的方向是 。
(6)水对石块的浮力F浮= = = N。
2.浮力产生的原因
(1)浮力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浮 = F向上- F向下
例1:图中,双拱桥中间的桥墩浸没在水中的体积10m3,它受到的浮力
是 N。
例2:如图所示: A . B . C 三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它们的底部均与容器底部紧密结合 ,此三个物体受浮力吗?
生抢答:A要受浮力,B和C不受浮力。
出示课件:当水位上升时,下图中桥墩有受浮力如何变化?
学生回答:由于桥墩下表面与地面紧密相连,下表面没有受到向上的压力作用,故桥墩没有浮力作用。
例3:某实心长方体在空气中称重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4.5N,把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4.7N.求:
(1)该物体受到浮力.
(2)如该长方体的上下两表面和水面平行,它上表面受到压力为10N,求下表面所受压力.
(三)阿基米德原理
出示课件:1.将新鲜鸡蛋放入盛水容器中,向水中加盐,并搅拌,不断增加盐水的浓度,鸡蛋的位置变化了,这是为什么呢?
2.用橡皮泥做成能承载重物的小船,它能漂浮在水面上,但是把橡皮泥捏成一团丢到水里就沉底了,这是为什么呢?
实验一: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 和 ,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
(2)比较图(a)、图(b)和图(c)可得到的结论是 ;
(3)为探究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后的深度的关系,应选用图 来研究;
(4)在图(d)与图(e)中,保持了 不变,研究 与 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 ,这种方法叫做 。在已学过的物理中还有很多实验用到这种方法,请你举例: 。
3.阿基米德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 _____________根据原理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与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物体的体积、浸没后的深度等无关。
[注意] “全部浸入(浸没)”和“部分浸入”:
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浸没)时,V排=V物 ;
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时,V排<V物。
如何找出浮力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定量关系
依据右图说出各操作步:
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 ,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小等于 ,实验的结果是: 。
大量实验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 。这便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四)浮沉条件的应用基础回顾
1.轮船: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做成______使其可以漂浮在液体的表面上,也增大了可以利用的浮力。轮船的排水量用_____(字母)表示,轮船的排水量等于_________与________之和。
2.潜水艇:通过水舱吸水和排水的方式改变自身 ______来实现上浮和下沉,而在潜水艇在同一水域浸没时______保持不变。
3.气球和飞艇:靠充入密度_____空气密度的气体(热空气、氢气、氮气)来工作。
4.密度计:密度记总是 _________在被测液体中,其测量工作原理________ ,密度计示数越靠下,所测量的液体密度越______
三、我是大力士 ——抢答环节 学生连麦
(每一名物理科学家,对应一道不同分值的题目,抢先申请连麦的同学先回答,其他的同学可以补充。)
1.(多选)浸没在湖水中的物体,随着浸没深度的增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压强增大 B.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
C.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增大 D.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2.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
B.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施加竖直向上的浮力
C.只要下沉的物体就不会受到浮力
D.浮力的方向不一定都是向上的
3.绳子的下端系着一个铁块,当铁块浸没在水中后剪断绳子,铁块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将(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变为零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取决于( )。
A. 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B. 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
C.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D.物体的质量、体积、浸入液体的深度及 形状等因素
5.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铝球,分别挂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上,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若挂铁球的示数变为F1,挂铝球的示数变为F2,则 ( )
A. F1>F2 B. F1=F2
C. F1<F2 D. 无法比较
6.停在海面下10m的一艘潜艇接到上浮命令后开始上浮,在它露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   ,露出水面以后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如图所示,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铅球、铁球、铝球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 )
A.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浸入液体的深度最大
B.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的密度最大
C.铅球、铁球、铝球受的浮力一样大
D.因素太多,无法判断
8.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 ,它受到的浮力 ;它排开水的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把两个物重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 )。
A.相等 B.铝球的比铁球大
C.铝球的比铁球小 D.浮力都等于重力
10.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上浮的物体一定比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沉在容器底部的物体一定不受浮力
C. 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在煤油中可能悬浮
D.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11.一个体积为300 cm3 的物体浮在水面上,它的2/3体积露出水面,它受的浮力是 N。(g取10 N/kg)
12.重为15 N的物体,浸没于装满水的容器中后,溢出了5×10-4 m3的水。则此物体是( )
A.浮在水面上 B.沉到水底 C.悬浮在水中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四、考点扫描:学以致用 链接中考
(小组通过微信群讨论10分钟,派代表申请连麦回答,满分30分,其他同学可补充,适度给予小组加分。)
1.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浸在水中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3 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 N.
你还能求出哪些物理量?
2.变式: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铁块重7.9N,当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是6.9N,如果铁块刚好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3.小军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
在老师的帮助下将同学们的猜想归纳如下:
猜想l: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1)小军所在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l和猜想2,选用了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三个圆柱形物体A、B、C并测出了它们的重分别为4N、4.5N和5N,然后进行了图11所示的实验。
①比较图11中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浮力的大小与 。
②比较图ll中序号为 、 、 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同一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猜想3是小民组的同学提出的,请你举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支持他们的猜想 。
(3)小民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3,选用了与小军组相同的圆柱形物体A,进行了图12所示的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体A:底面积20cm2、高5cm的圆柱体,液体:酒精
实验序号 l 2 3 4 5
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h/cm l 3 5 7 9
受到的浮力F浮/N 0.2 0.5 0.8 0.8 0.8
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之后,他们在与其他组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进行着探究……
4.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例3)一长方体铁块的1/2体积浸入水中时,它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2N,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变式: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浮力公式常会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例4:一物体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将一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g取10N/kg)
(1)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2)物体的浮力是多少?
(3)物体的体积是多少?
(4)小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若将同一小石块浸没在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这种盐水的密度是多少?(g取10N/kg)
中考链接:
如图所示将一铁块用弹簧秤悬挂起来,并逐渐浸人水中,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块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关系的是( )
6:一将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如图所示,两容器中的液体的密度分别是ρA、ρB,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A、FB,则密度和浮力的关系分别满足(  )
A.ρA<ρB,FA=FB B.ρA<ρB,FA>FBC.ρA=ρB,FA>FB D.ρA>ρB,FA=FB
7.(2013大连中考)一艘轮船在甲海洋中航行,水面在轮船上的A位置。当该轮船驶入乙海洋中时,水面在轮船上的B位置 。设轮船的总质量不变,轮船在甲、乙两海洋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甲、乙两海洋的海水密度分别为ρ1和ρ2 。则F1 F2, ρ1 ρ2 。(都选填“>”、“<”或“=”)
8.图中是同一艘潜艇在水中上浮和下潜的情景,其中潜水艇正在水中上浮的是图 ,正在水中下潜的是图 。这两种情况中,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分别是F浮甲 F浮乙, 则F浮甲 F浮乙(选填“>”“=”或“<”)。
9、甲、乙是两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它们静止在某种液体的情况,甲沉底,乙漂浮,那么两球所受的浮力F甲 F乙,两球的密度ρ 甲 ρ乙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甲、乙是两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它们静止在某种液体的情况,甲沉底,乙悬浮,那么两球所受的浮力F甲 F乙,两球的密度ρ 甲 ρ乙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质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木球,投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
A 铁块大   B 木块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12.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木块,投入水银中静止时排开水银的质量( )
A 铁块大  B 木块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五、归纳提升:对这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六、思维拓展
关于浮力这一章的知识,你心中还有那些疑惑?
七、小组评价
八、作业:(指定学生录制视频,上传至群聊,学生线上相互答疑)
1.求物体静止时的浮力
(1)把重5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10N/kg)
A.物体上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
(2)把一个苹果(ρ苹果<ρ水)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中,苹果静止时将处于_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若苹果受到的重力为1.5N,则从桶中溢出的水受到的重力为
(3)把重5 N、密度为0.9×103 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  状态。 (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物体所受的浮力是
     N,物体排开的水重是    N。 (水的密度为1000 kg/m3)
2.漂浮的应用
(1)重为9.8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是且保持静止,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N,浸在水中的体积_____m3
(g=9.8N/kg)
(2) 一艘轮船从海里驶人河里,它受到的浮力 ,它排开水的体积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条油轮在长江中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300m3,油轮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在码头卸下了100m3的燃油,卸下燃油的质量为_________kg,油轮排开水的体积变为_________m3(燃油密度为0.8×103kg/m3,g取10N/kg).
4.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中有一个木块被细线系着,已知水重200N,水深为0.5m,木块的体积为4dm3,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试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若绳子断了,最终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3)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未断的大还是小?
5.考点回顾:浮力的简单计算
用一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刚好与水面接触(未浸入水)如图甲,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16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随圓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化情况,求:(g取10N/kg)
(1)圆柱体受的最大浮力。
(2)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 受到的液体压强。
(3)圆柱体的密度。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浮力》全章复习课,这一节课是对浮力整章内容的知识回顾、梳理和提升,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指导学生学习知识沉淀和提取的方法。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并扎实巩固。整合所有要复习的内容,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教学流程是:明确目标―知识回顾―知识应用―例题精选―变式训练―热身反馈―课后巩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完成三维教学目标。
学生之所以感到解浮力部分的题很困难,原因就在于浮力题中综合了有关质量、密度、重力、合力、平衡力和压强等许多物理概念。所以,在复习这些知识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我设计了用“称重法”测浮力的实验,针对性的引入“漂浮的物体浮力能否用称重法测量”的思维冲突,让学生讨论质疑、交流表达,由浅入深的进行反复纠缠和变式训练,达到突破“浮力大小的求解”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两大难点,可以说目标初步达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