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石桥镇石桥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综合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县石桥镇石桥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综合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泸县石桥中学2021年秋期八年级语文综合练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2.本试题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卷人
题号分 13 6 12 6 9 14 40
实得分
一、基础知识(1-4小题各2分,5小题5分,共1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祖籍(jí) 燥热(zào) 仲裁(zhòng) 巧妙绝论
B.勉强(qiáng) 纤维(qiān) 要挟(xié) 诚惶诚恐
C.粗糙(cāo) 喧嚣(xiāo) 绯红(fēi) 正襟危坐
D. 脸颊(xiá) 教诲(huì) 镌刻(juān) 震聋发聩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建国70周年,我们深情地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B.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工匠精神”。
C.2020春晚上演了众多精彩小品,这些笑中有泪的喜剧让观众在抑扬顿挫的故事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D.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有效地遏制了食品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的造假势头,极大地净化了泸州市的食品市场。
3.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2分)
A.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等容易丢失和被盗。
B.专家认为,过度疲劳引起健康透支,最大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休息时间都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D.“明月松闻照,清泉石上流",空灵静谧,清新宜人,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此联被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
4.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不超过20字)
新华社广州5月17日电(记者毛一竹) 记者从广东省公安厅了解到,广东警方协助泰国警方摧毁了一个专门针对泰国民众实施诈骗犯罪的跨国电信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其中10名泰国籍犯罪嫌疑人16日已正式移交泰国警方处理。
今年3月,公安部刑侦局接到泰国警方通报,有个盘踞在广东东莞的电信诈骗犯罪团伙,专门针对泰国民众实施诈骗,泰国警方请求中国警方协助侦查。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取证,专案组查明该电信诈骗犯罪窝点藏匿在东莞市一居民楼内,并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情况,获取了大量犯罪事实和证据。
5月9日,警方在东莞组织开展收网行动,一举摧毁了这个跨国电信诈骗集团,缴获银行卡、电脑、手机、网络平台服务器等一大批作案工具和赃款,破获电信诈骗案件210余起涉案价值1.5亿泰铼(约合3000多万元人民币)。
5.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列材料:
石蚕靠着它们的小鞘在水中任意遨游,它们好像是一队潜水艇,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一会儿又神奇地停留在水中央。它们还能靠着那舵的摆动随意控制航行的方向。
我不由想到了木筏,石蚕的小鞘是不是有木筏那样的结构,或是有类似于浮囊作用的装备,使它们不致于下沉呢?
我将石蚕的小鞘剥去,把它们分别放在水上。结果小鞘和石蚕都往下沉。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石蚕在水底休息时,它把整个身子都塞在小鞘里。当它想浮到水面上时,它先拖带着小鞘爬上芦梗,然后把前身伸出鞘外。这时的小鞘的后部就留出一段空隙,石蚕靠着这一段空隙便可以顺利往上浮。就好像装了一个活塞,向外拉时就跟针筒里空气柱的道理一样。这一段装着空气的鞘就像轮船上的救生圈一样,靠着里面的浮力,使石蚕不致于下沉。所以石蚕不必牢牢地粘附在芦苇枝或水草上,它尽可以浮到水面上接触阳光,也可以在水底尽情遨游。
我们人类有潜水艇,石蚕也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潜水艇。它们能自由地升降,或者停留在水中央--那就是当它们在慢慢地排出鞘内的空气的时候。虽然它们不懂人类博大精深的物理学,可这只小小的鞘造得这样的完美,这样的精巧,完全是靠它们的本能。大自然所支配的一切,永远是那么巧妙和谐。
(1)本文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的 (人名)被誉为“ ”。(2分)
(2)结合选文分析《昆虫记》的主题。(3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古诗鉴赏。(6分)
题大庾岭北驿①
【唐】宋之问
阳月②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③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④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⑤头梅。
【注】①驿:驿站。②阳月:农历十月。③殊:实。④瘴:南方湿热蒸郁之气。 ⑤陇:此处指大庾岭,岭上多梅,故又称梅岭。
6.诗歌的前两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做简要赏析。(4分)
7. 这首诗是宋之问被流放岭南途经大庾岭时所作,请分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甲】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 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 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 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 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 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 续资治通鉴·宋纪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①之。飞曰:“主上 宵旰②,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③,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 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 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 恂④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注】 ①遗(wèi):送给。②宵旰(gàn):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国事。 ③舍:停留、休息。④恂(xún)恂:谦和的样子。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B.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C.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D.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9.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曩者霸上 曩:先前。
B.军霸上 军:军队。
C.立斩以徇 徇:示众。
D.课将士注坡跳壕 课:督促。
10.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军士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B.甲文中汉文帝在细柳军不仅未得到至尊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他却对周亚夫大加称赞,体现了汉文帝的开明、识大体。
C.乙文通篇运用侧面描写有详有略地介绍了岳飞的各个方面,反映了人物的高贵品质。
D.乙文从“师每休舍”至“阙一不可”中可以看出:岳飞治军有方,军队所向披靡。
11.下面是选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请用现代汉语翻译。(6分)
⑴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⑵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三)古诗文积累(6分)
1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学诗谩有惊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5)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 诗中能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2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9分)
(一)跳出地球“看”地震
①2018年2月2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②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 多信息。“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 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 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 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③“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万平方公里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 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 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 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纳特。
⑥“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
⑦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4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 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 水珠。
⑧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 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 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
⑨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
13.⑥⑦⑧段顺序不能调换,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3分)
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针一线皆关情(14分)
蔡勤建
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载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①子、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一个个靖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⑥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⑦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络,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⑧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第8版,有删改)
注:①襻(pàn)子: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②绗(há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16.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4分)
17.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②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从描写的角度批注文中第④段画线句子(3分)
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19.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 是否可以换为“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4分)
五、生活·写作(40分)
20.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1)请以“ 里的故事”为题写篇文章。
写作要求
①内容具体,运用描写,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有明显的文体特征)诗歌除外;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站在青春的路口,回望成长的足迹,你是否发现,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所走的每一步, 都有很多人或事相伴左右:含辛茹苦的父母,慷慨无私的朋友,循循善诱的老师,甚至擦肩 而过的陌生人,抑或是曾经的欢笑与苦涩……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一路走来的感受吧! 请以“有你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请以“有你同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文章不少于 600 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等。
泸县石桥中学2021年秋期八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8 9 10
答案 C B D B B C

4. 广东警方摧毁专门诈骗泰国民众跨国电信诈骗团伙。(两个主体“广东警方”和“电信诈骗团伙”必须出现,其中“专门诈骗泰国民众跨国”要尽可能覆盖)
5.(1)法布尔 昆虫的史诗/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任写一个即可) (2)“虽然它们不懂人类博大精深的物理学,可这只小小的鞘造得这样的完美,这样的精巧,完全是靠它们的本能。大自然所支配的一切,永远是那么巧妙和谐。”(1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之情(1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1分)
6.对比手法。(1分)大雁南飞,飞到此处就不再飞了;诗人行到此处却要继续南行。(1分)开头四句通过人与雁的对比(1分),写出了诗人远度荒蛮之地的悲苦凄凉心情(1分)。
7.作者想象明日度岭南行,回望故乡时,看到的将不再是家乡的风物,而是大庾岭高处的梅花了。(1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1分)
参考译文: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11.(1)先前霸上、棘门的军队,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士一定可以(被)偷袭并(被)俘虏。
(2)(朝廷)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
参考译文:
   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昊玠素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上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整天勤于政事),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吴玠大为叹服。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图钱财,武臣不吝惜生命,天下就太平了!”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牺牲的,为之痛哭,井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凡是有军事行动,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每次调集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士,恭顺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12.(1)沉鳞竞跃 (2)我报路长嗟日暮 (3)浅草才能没马蹄 (4)萧关逢候骑 (5)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3.逻辑顺序:第⑥段与第⑦⑧段是总分关系,第⑦⑧段具有从探测信号到处理信号的先后顺序。
14.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信号处理单元比作“大脑”,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信息处理单元在探测仪中的重要地位。
15.“初步”表示开始阶段,说明“张衡一号”对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探测技术尚处于起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发展,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6. ①画粉画线的绝活;②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的绝活;③“两不记”的绝活;④裁剪与案板结合的绝活。(答对一点给1分)
17. 第②段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分)在内容上,它是全文作者叙事的线索和总纲(1分),使文章叙事清晰,主旨鲜明突出(1分)。
18.动作描写,详尽展示了父亲用画粉画线的完美过程。(1分)一举手,一投足中栩栩如生地勾画出了父亲的高超技艺,给人如在眼前的立体感(1分);而且言语间也透露出对父亲的敬仰和骄傲。(1分)
19. 不可以。(1分)原题充满诗情画意,又照应和突出了文章主题。(1分)作者不光记叙父亲“一针一线”的绝活,更通过父亲的手艺表达了父亲不仅技艺高超,人格高尚。(1分)他的劳动不仅是劳动,更关乎亲情、乡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1分)
八年级语文(一) 第 1 页 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