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检测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卷 命题人:韩明丽 审核人:柴晓升考生须知:1、全卷共二大题,22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本次考试采用闭卷形式。2、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卷I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 1、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形成的事件是 ▲ A、“北约”的建立 B、“华约”的建立 C、“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 D、“冷战”政策的出台2.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C、“文化大革命”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3、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镇压了反革命 B、实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下列事件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有 ▲ ①鸦片战争;②辛亥革命;③新中国成立;④三大改造完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非洲 ▲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奴役非洲历史的终结,而中国 ▲ 的顺利收回,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的结束。 A、纳米比亚 香港 B、纳米比亚 澳门 C、埃及 香港 D、 埃及 澳门6、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A、我国政权建设和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 B、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C、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 D、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7、居民消费从以前的“旧四大件”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新四大件”,其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的发展 B、对外开放的扩大 C、财政收入的增加 D、消费观念的转变8、印度孟买、索马里等地不断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上千人死伤。由此说明 ▲A、当今世界还存在南北问题 B、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C、当今世界总体不太平 D、当今世界还存在和平问题9、当今世界南北差距日益扩大,下列事件有利于缓解南北问题的是▲ A、巴以重启和谈,和平曙光初显 B、印度总理访华,龙象同舞共繁荣 C、朝核会谈继续,半岛局势缓和 D、欧盟非洲携手,建平等伙伴关系10、据调查,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8亿人,占总人口的11.03%;同时我国人均GDP不足日本的1/10。两则数据共同说明 ▲ A、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B、人口老龄化造成我国经济落后C、我国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大 D、我国未富先老,养老负担重。11、下列能体现我国正在实施的基本国策的对联,包括 ▲①改革开放致富路,开放打通幸福路 ②勤劳本是摇钱树,节俭实为聚宝盆 ③互助互爱老邻居,同心同德新家庭 ④少生风气兴华夏,优育春风润心田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2、面对当前资源短缺问题,“开源”与“节流”无疑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在“开源”与“节流”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 ▲A、 科学技术 B、 人民群众 C、 立法工作 D、 党的领导13、当前我国主要的生态破坏问题是 ▲ A、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B、土地荒漠化和气候变暖 C、“三废”问题 D、赤潮问题14、构建“绿色”和谐中国,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下列行为符合这一精神的是 ▲A、讲卫生,使用一次性木筷 B、教师节买贺卡送给老师C、图方便,电视机只关遥控器 D、健康时尚,加入走学行列15、右边的漫画形象地说明了 ▲ ①部分人科学利用资源意识淡薄 ②水体污染十分严重 ③生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④某些生物资源日益枯竭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16、20、你认为,香港、澳门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末回归祖国,其中的原因是: ①英、葡两国慑于中国军事力量的雄厚 ②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提高③香港、澳门两地的租期已到 ④一国两制基本国策为香港、澳门回归提供了可行途径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卷II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6小题,共48分。17、(共8分)情境一: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各国首脑基于本国立场,有如下阐述:A国总统说:你们利用过非洲,历史上你们从非洲获得的利益无可估量,而当你们强大的时候,却叫非洲不要别扭。B国总统说:我们已经尽力了,我国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支付可怕的贷款利息;而本金的清偿,只有上帝才知道会在哪一天?C国总理说:我们有可可、咖啡、大豆,但是你们却要限制我们的出口,当然,即使有大量的出口,也换不来你们的几台机车。情境二: 2008年6月以来,有关国家进入索马里领海采取强制性措施打击海盗,索马里过渡联邦也呼吁各国进入其海域打击海盗。(1)情景一反映了什么问题的存在?(1分)(2)结合情境一中A、B、C三国领导人的谈话分别指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3分)(3)你认为解决情景一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是什么?(1分)(4)情境二说明当今世界的哪一问题遇到挑战?(1分)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5)面对情境一、二,中国应始终坚持怎样的外交政策?(1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从2000年陈水扁上台宣示“四不一没有”,到2006年终止“国统会”,6年来一直把“台独”意识形态作为施政纲领。 材料二: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同胞渴望了30年之久的“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正式实现。早在2005年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亲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西安祭拜黄帝陵曾说,我们此行目的就是“三个解、三个共”,更重要的是把‘第四通’做好,那就是两岸要心灵相通。只要心灵相通,一通百通。(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台湾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的重要原因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中宋楚瑜的讲话表达了两岸人民的什么愿望?(1分)(3)谈谈在新形势下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原则分别是什么?(2分)(4)实现两岸之间的“三通”有何重大意义?(2分)(两个角度)(5)作为中学生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些什么?(2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2008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材料二: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实际增长8.4%和8%。(1)作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会议是哪一次?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分)(2)这次会议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2分)(3)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4分)20、(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表“中国与发达国家工业用水比较表”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立方米)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中国约104约58%美国约9发达国家约80%日本约8 材料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的有关指标:降低(减少)的指标提高(达到)的指标单纯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0%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材料三:2006年召开的“两会”出现了节约新气象:代表、委员们用上了纸制铅笔,用网络提案代替纸制提案,会议用纸大大减少。会务工作人员采用“阶梯式开关灯”办法,做到人到灯开,人走灯关,节电20%。(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我国在资源利用和环境方面存在什么问题?(2分)(2)针对材料一、材料二的问题,政府必须采取什么应对措施?(2分)(3)结合材料三请你列举两种生活中的浪费行为,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4分)21、(8分)赏析漫画,回答问题 : (1)、请为漫画拟一个题目(1分)(2)、请大胆想象,上述行为会导致哪些问题?(2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2分)(3)、结合实际谈谈,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中学生应做些 什么?(3分)2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古老的中国,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一路前行,一路探索,积满了历史的尘埃,也积淀下厚重的内核,站在21世纪的路口回望遥远的过去、俯瞰今天的中国,让龙人感叹不已。(1)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请列举中国古代历史上积极主动对外交流开放的事例。(2分,至少2个)(2)正视历史,以史为鉴。近代中国在与世界的交流碰撞过程中,屡屡碰壁、受挫,请列举一例,(1分)原因何在?(2分,2个方面)(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近日,日本国内上演购买我国钓鱼岛的闹剧。对此,作为中国明天的接班人,你能做些什么?(3分)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月考卷答题卷卷I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 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卷II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6小题,共48分。17、(8分)(1)情景一反映了什么问题的存在?(1分)(2)结合情境一中A、B、C三国领导人的谈话分别指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3分)(3)你认为解决情景一问题的最有效措施是什么?(1分)(4)情境二说明当今世界的哪一问题遇到挑战?(1分)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5)面对情境一、二,中国应始终坚持怎样的外交政策?(1分)18、(8分)(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台湾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的重要原因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中宋楚瑜的讲话表达了两岸人民的什么愿望?(1分)(3)谈谈在新形势下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原则分别是什么?(2分)(4)实现两岸之间的“三通”有何重大意义?(2分)(两个角度)(5)作为中学生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些什么?(2分)19、(8分)(1)作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会议是哪一次?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分)(2)这次会议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2分)(3)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4分)20、(8分)(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我国在资源利用和环境方面存在什么问题?(2分)(2)针对材料一、材料二的问题,政府必须采取什么应对措施?(2分)(3)结合材料三请你列举两种生活中的浪费行为,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4分)21、(8分)(1)、请为漫画拟一个题目(1分)(2)、请大胆想象,上述行为会导致哪些问题?(2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2分)(3)、结合实际谈谈,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中学生应做些什么?(3分)22、(8分)(1)请列举中国古代历史上积极主动对外交流开放的事例。(2分,至少2个)(2)近代中国在与世界的交流碰撞过程中,屡屡碰壁、受挫,请列举一例,(1分)原因何在?(2分,2个方面)(3)作为中国明天的接班人,你能做些什么?(3分)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月考卷答案卷I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 题号12345678答案CBBBBCAD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DDBAADAC卷II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6小题,共48分。17、(8分)(1)发展问题 (1分)(2)A源于西方殖民者对非洲地区的殖民侵略(1分)B沉重的外债(1分)C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1分)(3)建立公正合理的 国际经济新秩序(1分)(4)和平问题。(1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1分)(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18、(8分)(1)“台独”的分裂势力。(1分)(2)愿望:强烈盼望祖国早日统一(1分)(3)方针:一国两制。(1分)一个中国(1分)(4)有利于促进两岸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消除隔阂,增进了解;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2分)(5)答题方向:学习:宣传:行动。(言之成理,共2分)19、(8分)(1)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分)(2)影响:教材P23(2分)(3)联系: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也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提高。(4分)20、(8分)(1)资源利用率不高(或资源利用不够科学,浪费、损失严重);环境问题形式严峻(森林破坏,环境污染)(2分) (2) 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分) (3)能写出两种生活中的浪费行为,并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改进意见即可。如:教室电灯没有关闭,要随手关灯。(至少2点,每点2分,共4分)21、(8分)(1)、如“手上留情”等(1分) (2)、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或森林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2分);环境保护意识差,法制观念淡薄,资源利用不合理,存在粗放型经营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至少两点)(2分)(3)、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减少使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开展力所能及的宣传活动;坚决同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等。(至少3点,3分)22、(8分)(1)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郑和下西洋(2分,每个1分)(2)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及其他(1分) 原因:角度:清政府政治、经济、外交政策等方面回答(2分)(3)学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行动:从日常生活开始,抵制日货,支持国货。 宣传:宣传理性抵制日货、理性爱国。反对暴力“碍”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