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复习课件(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复习课件(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2022高考一轮复习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把握高考命题走向,练习和测试中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目录
一、考纲考情
四、核心突破
三、易混易错
二、思维导图
五、真题演练
六、素养提升
考纲考情扫描
考纲考情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含义
基本属性
特征
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实质与核心(根本的观点)
总特征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根本要求
第十课创新观
第九课 矛盾观
要求
同一性
斗争性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对立统一
普遍性
特殊性
要求
要求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要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求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法
思维导图
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原理)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框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矛盾的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和对立以同一为前提。( )
2.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
3.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
点拨: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
点拨: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点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
×
易混易错
4、主次矛盾解决的是认识世界的问题,矛盾的主次方面解决的是改造世界的问题。( )
5、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
6、“抓重点”、“抓中心”要求我们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
点拨:矛盾的主次方面解决的是认识世界的问题,主次矛盾解决的是改造世界的问题。
×
×
×
点拨: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注意要强调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点拨:抓重点”、“抓中心”要求我们要把握主要矛盾。
易混易错
7、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8、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决定。( )
点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
×
点拨: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点拨: 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易混易错
(构成、引起)
联系
发展
矛盾
根本内容
根本动力
唯物辩证法
基本观点:
(总特征)
实质和核心:
(根本观点)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根本观点:
矛盾的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3.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
4.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核心突破
考点一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不可分离。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5.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6.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反对片面性。
核心突破
提醒:
①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③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是对具体斗争形式的抽象和概括。
④不能认为“矛盾就是斗争”,而是既对立又统一。
⑤不是“同一性推动事物发展,斗争性阻碍事物发展”,而是二者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注意理解 矛盾是事物内部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①不能将对立和统一分别理解为矛盾的双方。“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
②“事物内部”是表达“事物本身所固有”,不是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一分为二”又叫两点论,指既要看到矛盾的一方,又要看到另一方;既要看到斗争性,又要看到同一性;既要看到主要矛盾,也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次要方面。
核心突破
命题点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典例】 [2020·山东卷]习近平强调,城市发展和治理要统筹好生产、生
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规模的拓展过程
中,只有实现人口与环境、生产与生活、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鱼与熊掌”兼得,才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对上述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A. 联系的客观性和无条件性要求人们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关系
B. “鱼与熊掌”兼得是基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C. 建设宜居城市需要人们通过实践搭建新的自在事物的联系
D. 宜居城市建设要坚持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统一
B
高考真题
一、矛盾的普遍性
考点二 :矛盾的基本特征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地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3.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注意:①“事事有矛盾”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②“时时有矛盾”并不意味着矛盾永远无法解决。
核心突破
二、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作用: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核心突破
命题点 矛盾的特殊性
【典例】 [2019·全国卷Ⅱ]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简称《规划》)。《规划》要求,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③系统优化方法是着眼于事物整体性的重要方法论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
高考真题
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原理: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顺序。
3.地位: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核心突破
命题点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典例】 [2020·山东卷]假如青春有颜色,它或许是志愿红、迷彩绿,又或许是医务白、工装蓝……青春的理想,铺就奋斗的底色。新时代,各行各业涌现出许许多多担当有为的青年,他们在奋斗中实现人生理想,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成就时代荣光,以胸怀大我的姿态绘就人生画卷。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③矛盾的普遍性只能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高考真题
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从属地位,主次矛盾相互依赖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要矛盾
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要求
要求
复杂事物
统筹兼顾,恰当地解决好次要矛盾
重点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强调主要矛盾)
(强调次要矛盾)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考点三 :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
两点论
核心突破
一个矛盾
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要求
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支流,着重抓主流;
要求
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支流
次要方面:被支配地位,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
(强调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两点论
核心突破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要抓住主流又不能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归纳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核心突破
分清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界限
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
区 别
常用 字眼
运用
联 系
外延
范围
作用
决定事物发展方向、进程
方法论
抓中心、重点、关键
抓主流,认清事物性质
1.都是讲矛盾的不平衡问题,都体现矛盾的特殊性;
2.都要求坚持重点论;
3.复杂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决定事物的性质
重点、中心、 关键、突破口等
主流、方向、性质、主体、优势、大局等
“同一矛盾”而言,主次方面都只有一个
相对“许多矛盾”而言,一般只有一个
分析一个矛盾与多个矛盾
分析一个矛盾内部的两个方面
重难突破
核心突破
判断:下列说法体现的是主要矛盾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1.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牵牛要牵牛鼻子
3.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4.嫦娥二号重点是勘测月球虹湾
5.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关键是数据质量
6.中学生思想主流呈健康的好态势
7.网络的出现利大于弊
8.经济全球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核心突破
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2.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4.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一点轮;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均衡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核心突破
矛盾观的原理----方法论(矛盾分析法)
1.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原理)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7.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9.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核心突破
1.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顺序。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要抓住主流又不能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7.事物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求我们重视内因和外因的作用。
总结:矛盾分析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核心突破
疑难辨析:
1.矛盾就是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2.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一分为二就是我们在分析事物时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
4.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
5.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6.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7.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核心突破
(2021湖北卷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铁路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交通运输非常落后,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七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迎来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4.63万公里,其中高铁达3.79万公里。当今的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从“绿皮车”到“子弹头”,中国铁路的发展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
四通八达的铁路,不断满足着中国人民的出行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铁路系统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升级,电子客票、移动支付等手段极大提升了人们的出行体验。铁路网不仅大大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也极大带动了沿线的物流货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成为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的发动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从“出行困难”到“说走就走”,中国铁路的发展也折射了中国经济社会“民生温度”。
(1)新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经济社会既有“发展的速度”,又有“民生的温度”。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的同一性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高考真题
(1)新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经济社会既有“发展的速度”,又有“民生的温度”。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的同一性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答案】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材料分析:
①中国经济社会内在包含“发展的速度”和“民生的温度”,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②中国大力发展铁路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
③民生需要不断满足又产生新的需要,推动铁路建设的进一歩发展。
高考真题
科学精神:只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核心素养渗透: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只有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大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小到个人成长与发展,都是如此。
素养提升
1.随着中国经济的壮大成熟,中美之间的竞争加剧,但竞争加剧并不意味着合作减少。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将是两国关系的常态。这说明( )
①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矛盾双方在统一中对立,在对立中统一
③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①错误,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③错误,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素养提升
2.“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也要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区域。这主要体现( )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关键部分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④分清主次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①后半句错误,应该是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材料没有涉及主次矛盾,④不符合题意。
素养提升
【解析】材料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而不是平坦的,①②正确。材料不体现忽视次要矛盾的问题,③不选。承认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④错误。
3.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约护士”的出现大大满足了那些愿意支付更高价格购买服务人群的需要,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责任认定缺失等问题。这告诉我们( )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③分析问题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④承认矛盾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素养提升
4.南宋思想家朱熹说过:“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即朴素的食材经过精细和精美制作,也可胜过山珍海味。下列与之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B.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D.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解析】材料蕴含的是对立统一。C体现的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转化),符合题意。A体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要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B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D强调要抓住主要矛盾。

素养提升
5.“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下雨的时候你却撑开了伞;你说你喜欢阳光,但当阳光播撒的时候,你却躲在阴凉之地;你说你喜欢风,但清风扑面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我害怕你对我也是如此,因为你说你爱我。”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A.事物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
B.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C.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D.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解析】 莎士比亚的名言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矛盾,故选D。
具体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A错误。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前进的过程,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B错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但不等于包含着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C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