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桐城二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考试
九年级历史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图1中的古老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尼罗河流域,它可能记载(  )
①金字塔时代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法老碑文 ④太阳历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统一时间:公元前24世纪 著名人物:汉谟拉比 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 文明类型:海洋文明
2.右边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关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历史学习卡片,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统一时间 B.著名人物
C.文明代表 D.文明类型
3.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非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最后一站是
A.尼罗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子贡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愈也。”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两位受弟子景仰的东西方思想家分别是( )
A.孔子、苏格拉底 B.孟子、柏拉图
C.孟子、苏格拉底 D.孔子、柏拉图
5.艾米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哪个愿望可能会实现(  )
A.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 B.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
C.雇佣一名武士,保护财物 D.向国王多纳税以寻求爵位
6.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古希腊神话影响广泛 ②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
③西方的“哲学”一词来自古罗马语 ④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代希腊,可能做到的事情有
①与苏格拉底辩论 ②随同父母去参加公民大会③欣赏雕塑《掷铁饼者》④参观万神庙
A.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
8.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阶段颁布了“儒略历” B.②阶段爆发“布匿战争”
C.③阶段爆发斯巴达克起义 D.④阶段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9.“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形象反映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能正确反映此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0.13世纪初,牛津大学形成。牛津大学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其中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里的一句话“主照亮我”。据此可以推断
A.国王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 B.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C.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D.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11.“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西欧封君封臣制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在于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B.促进本国封建制社会的形成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政策 D.参照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
12.以下符合文艺复兴时期流行思潮的语句是
A.国家和君权是上帝的创造物 B.上帝的伟大是人不能企及的
C.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D.上帝随意创造和毁灭一切
13.右图是西欧一个庄园的图解,对这幅图片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欧洲所有人口都居住在庄园里
B.它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C.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D.这是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
14.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主要反映了
A.封建地主的地位得到强化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
C.西欧等级制度形成 D.庄园制度出现
15.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资本主义萌芽 C.宗教改革 D.文人、学者的推动
16.据统计,仅1500-1650年的150年间,西班牙就从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损失了近亿的人口。这主要反映了
A.三角贸易的互利性 B.原始积累的重要性
C.商品贸易的普遍性 D.殖民活动的原始性
17.美国历史学家迈克尔·哈特在他所著的《历史上百位影响最大的人物及其排列顺序》中,确认穆罕默德是历史上第一位影响最大的人物。他说:“我选择穆罕默德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下列有关穆罕默德的史实不能论证迈克尔·哈特的观点是( )
A.创立伊斯兰教 B.建立起统一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C.在麦加传教 D.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18.对同类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欧洲的“文艺复兴”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出现 B.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C.对待传统文化都主张继承并不断创新 D.都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19.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贸易通道的改变
C.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20.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准确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D.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21.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 )
A.议会权力至上 B.虚位元首 C.分权制衡 D.责任内阁制
22.如右图,1775年北美人民开始在一面代表所有殖民地的旗帜——“大陆旗”下战斗,它的内侧上方还保留着英国国旗的图案;1777年6月1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制作“合众国”国旗法案,法案规定把星条旗作为美国的国旗。旗帜内容的变化,表达了美国人民( )
A.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B.推翻殖民统治的决心
C.打碎封建枷锁的勇气 D.建设民主政治的意愿
23.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不是因为伏尔泰卓越的讽剌散文和卢梭伤感的浪漫小说,而是因为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领导地位,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治权力。这表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启蒙思想的宣传 B. 资本主义的发展 C. 财政危机的加剧 D. 三级会议的召开
2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段材料反映了拿破仑( )
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B.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25.“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
A.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B.制宪议会制定《人权宣言》
C.罗伯斯庇尔被处死 D.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二、辨析改错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26.法律是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没有法律必然会天下大乱。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1789年8月,法国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了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改正:
[ ](2)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改正:
[ ](3)以《权利法案》为基础,美国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改正:
[ ](4)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编成的《十二铜表法》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改正:
[ ] (5)13世纪初颁布的《大宪章》,确立了“王权有限”和“君权神授”的基本原则
改正:
三、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28分)
27.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4分)
材料一: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一千零一夜》、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摘编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印度河——恒河”产生的古代文明的名称。(2分)
(2)请从材料一中找出一项属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贡献的成果(2分)。根据所学,回答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材料二 :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制定律今,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政治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2分)
材料三: 亚洲近几十年快速发展,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敞开大门,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失生机活力。亚洲各国人民希望远离封闭、融会通达,希望各国秉持开放精神,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4)依据材料三概括,习近平提出了怎样的亚洲发展方案?(2分)利用史实证明此经验的正确性。(至少两例)(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个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制了1661年以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中光荣革命吸取的“两个方面的教训”分别指什么事件?(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如何“根本改变了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又没有割断历史”。(2分)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经历了立宪派统治,吉伦特派统治及雅各宾专政的三个阶段;这次革命的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不容怀疑的,可以说整个19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度过的。因此,马克思称这次法国大革命是“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2)材料二中“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什么?(2分)如何理解“整个19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影响下度过的”。(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英法社会变革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政治智慧?(4分)
四、活动探究题。(12分)
29.某校九年级同学为写历史小论文《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搜集到了如下材料。请你参与,按照要求完成活动。
号 时间 史实
① 1492年 A 在进行了半年的航程后,从美洲回到西班牙
② 1522年 B 船队成功完成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
③ 16世纪20年代 尼德兰(荷兰)的安特卫普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和商品集散地,荷兰海外贸易发达,一度被称为“ C ”
④ 1541年 西班牙殖民地上的印第安人骤减了一千五百万人
⑤ 16世纪中期起 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马铃薯等作物陆续传到中国
⑥ 1566年 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尼德兰(即荷兰)革命爆发
⑦ 1588年 英西战争中西班牙“无敌舰队”全军覆灭
1624年 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
⑨ 1649年 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⑩ 17世纪中后期起 英国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广占殖民地,自诩为“ D ”
⑾ … …
⑿ … …
(1)依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的划线部分(4分)。
A: B: C: D:
(2)从表格中提取一个论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论点简洁清晰并至少从表格中选择2个史实。) (6分)
(3)如果让你也参与此项活动,你会在后面增补哪一领域的内容?(2分)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 DDADB 6-10 ACBBD 11-15 BCABB 16-20 DBCBC 21-25 ABBAD
二、辨析改错题(每题2分,共10分)
16. (1)[×] 改正:把“《独立宣言》”改为“《人权宣言》”
(2)[√]
(3)[×] 改正:把“美国”改为“英国”
(4)[×] 改正:把《十二铜表法》改为《罗马民法大全》
(5) [] 改正:“君权神授”改为“王在法下”
三、材料分析
27.(14分)(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2分)
(2)《一千零一夜》或(改进)阿拉伯数字;(2分)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2分)
(3)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2分)
(4)方案: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或人类命运共同体)。(2分)史实:改革开放、中国近年来积极主导或参加世界性活动等相关史实均可。(4分)
28.(14分)(1)处死国王查理一世;(2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2分)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或保留国王,剥夺王权)(2分)
(2)发展资本主义,确立资产阶级统治;(2分)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传播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影响。(意思相近即可)(2 分)
(3)讲究斗争策略、依靠人民群众、顺应时代潮流,立足本国国情。(两个即可)(4分)
29.(12分)(1)(4分)哥伦布 麦哲伦 “海上马车夫” “日不落帝国”
(2)例①: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文明(经济、文化)交流(2分) 史实①②⑤(4分)
例②: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社会政体变化(2分) 史实⑥⑨(4分)
例③:新航路开辟改变了大国力量对比(2分) 史实⑦⑧⑩(4分)
…………………..
(3)(2分)思想文化领域。
九年级 历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