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井陉县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S:32 C:12 Cu:64 N:14 Cl:35.5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盐酸、漂白粉都是混合物 B.127I和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
C.硫酸铜、二氧化硫都是电解质 D. 石油的分馏、金刚石与石墨间的转化都是物理变化
2、 下列气体排入大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NO B、SO2 C、NO2 D、N2
3、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有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因而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和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 B、和核外均有4个电子层
C、分别由和组成的钛单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D、和为同素异形体
4、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5、 为了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最好的方法是向此溶液中( )
A、通入氯气 B、加入Zn C、加入Fe D、加入Cu
6、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新制氯水使碘化钾试纸呈蓝色
B、向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体产生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呈血红色
D、在新制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7、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 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碱性的是( )
A、向水中通入氨气 B、向水中加入A12(SO4)3溶液
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
8、下列实验操作或检验正确的是
A、收集氯气 B、转移溶液 C、模拟工业制备并检验氨气 D、用海水制少量蒸馏水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种元素的同种价态的氧化物只有一种
B、纯净的硅单质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属于胶体
10、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环境中大量共存的是
A、在c(HCO3-)=0.1 mol·L-1的溶液中:NH4+、Al3+、Cl-、NO3-
B、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的溶液中:Fe2+、ClO-、Na+、SO42-
C、在加入镁粉产生气体的溶液中:SO42-、NO3-、Na+、Fe2+
D、在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SO32-、CO32-、Na+、K+
1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1
B、500℃、30MPa下,将0.5mol 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
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H=-38.6 kJ·mol-1
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 = -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H = 2×(-57.3)kJ·mol-1
D、在101 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为2H2(g)+O2(g)=2H2O(1)△H = -571.6 kJ·mol-1
12、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 )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③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和过量氨水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3、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然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C
将铜片分别与浓、稀硝酸反应
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D
向盛有20g蔗糖的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再加入少许浓硫酸,迅速搅拌。
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发生A2+ 2D- =2A- + D2反应,则氧化性D2>A2
B、若X原子的质子数是a,中子数是b,则该核素可表示为 X
C、若相同温度和浓度的两种钠盐溶液的碱性NaA<NaB,则酸性HA>HB
D、若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R 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15、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1g Cl2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A
B、1.0L浓度为1.0 mol·L-1的一元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1.0 NA
C、常温下,1L 0.1 mo1·L-1的NH4NO2溶液中氮原子数小于0.2 NA
D、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21世纪教育网
16、电子层数相同的短周期元素X、Y、Z、W,其中X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少1,Y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多l,Z的单质常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w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Z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于w的氢化物
B.z的氧化物与水反应可制得相应的含氧酸
C.X、Y、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对应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D.X、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互相都能发生反应
17、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不一定被氧化 C、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 溶液,能产生黄色沉淀。
18、下列各组试剂中,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 )
A、NaHSO4溶液和Na2CO3溶液 B、稀盐酸和AgNO3溶液
C、AlCl3溶液和NH3·H2O溶液 D、Ba(OH)2溶液和NaHCO3溶液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SO2通入足量的BaC12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B、将盐酸KSCN溶液和Fe(NO3)2溶液三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显红色
C、在一定条件下,Na、Mg、Fe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20、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AgNO3溶液中加入Cu:Cu+ Ag+ = Cu2++Ag
B、NaHCO3溶液中加入CH3COOH:CO32-+2CH3COOH = CO2↑ +2CH3COO--+H2O
C、含0.2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0.2molCl2:4Fe2+ + 6Br-+ 5Cl2 = 4Fe3+ + 3Br2 + 10Cl-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 =BaCO3↓+H2O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1题~第2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5题~第26题为选考题,考生自选一个作答,若两个都做, 只25题给分。
(一)必考题
21、(9分) A、B、C、D是四种常见的单质,A、B为金属;C、D常温下是气体,且D为黄绿色气体。甲、乙、丙为常见的化合物,甲物质具有磁性。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B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
B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
(3)含有B的阳离子的溶液与乙溶液反应得到一种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
(4)实验室检验丙溶液中所含金属阳离子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 ___。
22、(8分)有一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 K+、 Mg2+、Ba2+、Al3+、I—、NO3—、CO32—、SO42—中的几种,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现强酸性,排除___ ____的存在。
(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CCl4呈紫红色,排除_ __的存在。
(3)另取部分溶液,逐渐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均无沉淀产生,则可排除____ ___的存在。取部分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另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溶液生成,证明 存在,又排除 存在。
(5)综上所述,该溶液中上述离子尚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是 。
(6)若要确认(5)中相关离子,确认的实验方法是 。
23、(8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3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 。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4、(10分)NO很容易与许多分子迅速发生反应,科学家发现在生物体中不断地产生NO,用于在细胞和细胞间传递信息;NO还参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的调控。
(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种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铁  B.铝 C.铂 D.玻璃
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学生另设计了一套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NO。反应开始时,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
(4)、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4种方法中最好的是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理由是______________。
甲:铜硝酸铜 乙:铜硝酸铜
丙:铜氯化铜硝酸铜 丁:铜氧化铜硝酸铜(二)选考题
25、【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
A
578
1817
2745
11578
B
738
1451
7733
10540
A通常显 价,A的电负性 B的电负性(填“>”、“<”或“=”)。
(2)、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399 kJ·mol-1。根据下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
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 。
组成蛋白质的最简单的氨基酸中的碳原子杂化类型是 。
共价键
C-C
C-N
C-S
键能/ kJ·mol-1
347
305
259
(3)、实验证明:KCl、MgO、CaO、TiN这4种晶体的结构与NaCl晶体
结构相似(如右图所示),且TiN具有超硬、高强度、韧性好等性能。
已知3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离子晶体
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1
786
715
3401
则该上述四种晶体(不包括NaCl)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其中MgO晶体中一个Mg2+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Mg2+有 个。
(4)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V2O5和CrO2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 。
(5)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其分子内不含有 (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 F.非极性键
26、【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有机化合物A是一种农药生产的中间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分子中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2)C不能发生反应的类型有 (填字母)。
a.取代 b.消去 c.加成 d.氧化 e.加聚
(3)F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写出B到C的离子方程式 。
(6)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
井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年级10月月考
化学答题纸
(一)必考题
21、(9分)
(1) 。
(2)____ 。
______ 。
(3)_______ 。
(4)_______

22、(8分)
(1) 。 (2) 。
(3) 。 (4) 。 。
(5) 。 (6) 。
23、(8分)
(1) 。
(2) 。
(3) 。
(4) 。
(5) 。
24、(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①_______ _(填选项编号)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3)、________ 。
(4)、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_。
(二)选考题(15分)
一、选择题
24、(10分)
(1)3Cu+8H++2NO3-===3Cu2++4H2O+2NO↑ (2分)
(2)①CD (2分) ②2NO+O2===2NO2 (2分)
(3)①接收被气体压出U形管的液体,防止稀硝酸溢出(1分)
(4) 丁 (1分)制取相同质量的Cu(NO3)2,丁所消耗的HNO3的量最少(原料的利用率最高)且不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2分)
25.【化学---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3(2分) >(2分)
(2)紫外光具有的能量比蛋白质分子中主要化学键C-C、C-N和C-S的键能都大,
紫外光的能量足以使这些化学键断裂,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2分) sp2和sp3 (2分,)
(3)TiN>MgO>CaO>KCl(2分,有1项排错即给0分) 12(1分)
(4)CrO2(2分) (5)AC(2分,有错得0分,漏选给1分)

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2.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
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C.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4.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朝,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5.《元史》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曹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不能说明元朝
A.中央掌管行省官员的任职与调动 B.中央在各省设置丞相以制约官员
C.行省官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D.最初由中央官员代执各省事务
6.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7.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对该条文所在的条约评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国"代替"國",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 )
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9.洪仁?凇蹲收?缕?分兴担骸靶艘?校?扔邪偻蚣也普摺??蛉?母幻窆睬肓ⅲ??薏豢梢病薄白几徽咔牍凸ぃ?坏寐蚺??菪ν獍睢保弧埃?蟛乜?桑┬≡蜃枷纾?笤蜃际〖笆⊥庵?死床伞薄6运?舛位袄斫獠徽?返氖牵? )
A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B赞成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
C主张采取资本主义自由竟争方式 D反映了汉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
10.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 ( )
①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
③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 ④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以下是西方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述,其中符合辛亥革命实际情况的观点是( )
A旧制度崩溃了,但共和派革命党人之混杂集团并未对此做出真正的的贡献,仅仅充当了无足轻重的支持力量。
B尽管革命以新军中士兵的爆发而开端,革命本身毫无疑问仍是一个上流阶层的革命
C辛亥革命并不像大家声称的那样是一种资产阶级革命,而仅仅是中国政权解体的一个简单插曲
D就像1911年所表明的那样,清朝最终是由于内部的积弱而崩溃,并非被革命力量所推翻
12.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13.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针对义和团(  )
A.抵抗西方列强入侵 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C.排斥一切西方事物 D.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14.这是某次战争战前誓师词中的一部分:“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这次战争(  )
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雪洗了百年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
15.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16.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现存最早的中共“一大”党纲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且是用英文写的。原来,“一大”代表陈公博后来到美国读书,用英文写了博士论文,“一大”党纲作为附件置于论文之后。针对这份英文“党纲”的可信性,兴趣小组主要有以下意见:①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因为是“一大”的当事人所记,具有可信性,可作为党史研究的重要史料。②不具备史料价值,因为英文写的党纲是为论文服务的,作为佐证材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③去伪存真,考证无误后,可作为史料使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③正确,①②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
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①②③皆错
17.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民主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人格,成为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并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
 
A.1921年和1922年 B.1927年和1928年
C.1937年和1938年 D.1949年和1950年
18.1933年10月,红卅军政治部驻扎在四川达县,秘书长魏传统在一家地主宅院的门楼两旁石柱上写下了如此对联:镰刀割断旧乾坤,斧头劈开新世界。这一史料能够佐证的是(  )
A.红军长征途中注重革命宣传
B.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深入展开
C.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D.中国革命渡过难关转危为安
19.《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地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提出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D.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20.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胡志明所说的这次会议(  )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B.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
C.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D.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
A.“一边倒”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
22.下图是美国军费开支曲线图,根据该图获取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导致阶段A军费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冷战下出现了“热战”——朝鲜战争
B.阶段B中美关系处于敌视和对抗状态
C.阶段C军费开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危机下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D.阶段D中美逐渐结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23.2011年6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阿斯塔纳出席某组织峰会并发表讲话:“10年来,各成员国团结一致、密切协作……我们创立了新型国家关系模式,把‘世代友好,永保和平’的思想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本组织成员国睦邻互信和团结协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该组织应是(  )
24.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改编寓意深刻的中国古诗词,常常可以很好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了的《回乡偶书》所反映的场景最早可能大规模出现于(  )
A.20世纪70年代末 B.21世纪初
C.20世纪8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初
25.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6.“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希罗多德《雅典统治》)实现这一转变的执政者是(  )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27.在学习古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很多学生对妇女、外邦人、奴隶不能享有民主权利感到困惑,由此引发了“在雅典城邦中,妇女到底是不是公民”的质疑和讨论。下列关于此讨论的推测最有可能正确的是(  )
A.妇女和外邦人一样,只有居住权和参政权
B.妇女和奴隶一样,处于被统治的地位
C.妇女具有特殊地位,无需拥有民主权利
D.妇女不是城邦公民,不能参与民主政治
28.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马克思语)下面表述符合材料含义的是(  )
A.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罗马法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C.罗马法是维护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
D.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29.2011年威廉王子超豪华的大婚使全世界的眼光再次聚焦英国王室。17世纪,当克伦威尔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王室作为君主“统治”国家的权力就名存实亡了,但英国人偏偏还要让这个家族留下来。原因不会包括(  )
A.国王是平衡英国政治的最好人选
B.国王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C.国王“政治花瓶”的实质已经改变
D.国王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30.有人说,某一政府就像一个靠各地方“施舍”过活的“乞丐”,是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这个“怪物”是指(  )
A.中国晚清政府 B.美国邦联政府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 D.德国联邦政府
31.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后,在1865年生效了关于废除奴隶制的第13条修正案,在1920年生效了关于美国妇女享有选举权的第19条修正案,在1971年生效了关于降低公民选举年龄为18岁的第26条修正案。这说明1787年宪法(  )
A.落后性和虚伪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B.没有规定美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C.实质是资产阶级统治意志的体现 D.对公民权有较严格的限制条件
32.某老师在课件里展示的下列宪法条文最有可能出自(  )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3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3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此规定表明(  )
A.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B.国家行政权属于宰相
C.国家权力中心为议会 D.宰相只对国家元首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二、非选择题:(36题14分,37题16分,共30分)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巴黎和会期间)中国代表团向大会提出《中国希望条件之说帖》。《说帖》提出废除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殊利益,并列举了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第四项就是要求撤销外国在华的领事裁判权。 ——程道德《试述中华民国政府废除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对外交涉》
材料三 1943年1月11日,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同日,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与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在重庆签署了《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这两个条约规定废除的英美在华特权包括: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的驻兵权、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外人引水权、英籍海关税务司权等。条约宣布废除《辛丑和约》,将上海、厦门的公共租界,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还中国。……以美英废约为先导,此后中国陆续与其他国家签署了类似条约,废止这些国家在华享有的各种特权。 ——王建郎《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一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提出撤销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主要背景。结合史实说明这一要求在巴黎和会上的最后结果如何?(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40年代中国外交的成就。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6. 材料一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英国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1867年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法国
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并简析其原因。(6分)
材料二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第八条 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但关于财政法案应先在众议院提出并通过。
第九条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共和制下法国议会有哪些权力?(3分)
材料三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材料四 在普鲁士王国的发展过程中,容克始终是中坚力量,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容克,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在德国历史上真正起过较大的作用的是乡村容克,即普鲁士贵族庄园主,乡村容克具有粗犷、暴戾、眼光狭隘的特点,政治上属于极端保守派,主张君主专制,崇尚武力。……农业资本主义改造的结果,使德意志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容克的分化。他们把在“解放农民”过程中,获得的大量的土地和赎金经营资本主义商业性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这些容克从“佩剑的骑士”一变而为“财富的骑士”,商业市场、国家关税、民族统一等,才是他们休戚相关的头等大事。正是这样的新变化,使普鲁士逐渐成为“一个非资产阶级分子日益资产阶级化的国家”,成为最终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中心”“战场”。
——奥茨门特《德国史》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德国议会的权力和法国有何不同?并根据材料四分析其原因。(4分)
(4)英、法、德等国代议制的确立和议会权力的确立及差异的存在说明了什么?(2分)
高三年级10月月考主观题答案(历史)
(3) 成就:中国与美英等国签订条约,逐渐废止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的各种特
权。原因:中国坚持抗日,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后,中国与英美等是盟国关系;中国战场牵制着大量日军,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英美希望中国继续坚持抗战,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鼓舞中国军民的士气。(6分)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
一、选择题: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请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2*35分)
读图1,回答1—3题。1.关于图示岛屿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西北太平洋上
B.位于东九区,东北太平洋上
C.位于赤道附近,印度洋上
D.位于我国东南方向,南海上
2.图示岛屿最宽处约为
A.8千米 B.38千米
C.28千米 D.18千米
3.关于图示岛屿上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年际变化大
B.汛期短,水量小
C.含沙量大
D.流程短,水流急
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4-6题:
4.若bd经线的经度为150°E,则图中ab、bd、cd、ac
四段经纬线的比例尺的大小关系是
A.ab > cd > ac = bd
B.cd > ab < bd < a c
C.ac > bd > ab > cd
D.bd = ac > ab = cd
5.若a点比b点的时间早15小时,则
①a点在d的西北方 ②a点在d的东北方
③bd的经度为105°W ④bd的经度为30°W
A. 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①④
6.若a、d同时日出,则此时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A.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B.太阳直射赤道
C.北极附近看到极光 D.台湾遭受台风袭击
图2(阴影部分为黑夜,∠POQ=60°,∠POM=30°),回答7—9题。
7.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20o26′S、120oE
B.23o26′S、120oE
C.20o26′N、60oE
D.23o26′N、60oE
8.图示日期
A.可能在1月份 B.可能在7月份
C.可能是夏至日 D.可能是冬至日
9.图示时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塔里木河出现断流现象
B.伏尔加河正值枯水期
C.长江三峡水库正值泄洪期
D.密西西比河出现凌汛现象
下图中大圆表示昼半球范围,N表示北极点,AN距离为2220km,北京时间为10:00。
据此回答10—11题。
10.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20°N,90°E B.20°S,150°E
C.20°N,150°E D.20°S,90°E
11.此时,下列地点将会迎来日出的是
A.麦加 B.珀斯 C.中山站 D.开普敦
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12~14题。
12.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15时 B.5时
C.9时 D.19时
13.若此时为8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N B.65°N
C.85°N D.73°N
14.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下图甲为某国轮廓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当图甲中A旗杆正午的影子如图乙所示时,且影子处于一年中最短,图甲中①②③④地的旗杆无影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若此时A旗杆的正午影子处于一年中最长,那么
A.纽约曙光初现 B.亚平宁半岛上和风细雨
C.圣地亚哥天气干热 D..孟买正受到西南气流的洗礼
家住北京的王先生酷爱旅游,他在图中所示P点旅游时,拍摄下了当地正在举行的升国旗仪式(升国旗与日出同步)。王先生拍摄的照片显示,当时的北京时间5时30分,据此判断17—19题。
17.王先生拍摄照片时,P城当地时间为
A.3:30 B.7:30
C.11:30 D.13:30
18.这一天的北京夜长约为
A.9小时 B.11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
19.这一天,P城国旗杆的杆影朝向与长度变化的规律正确的是
A.西北—北—东北 长—短—长    B.西北-北-东北 短-长-短
C.西南-南-东南 长-短-长 D.西南-南-东南 短-长-短
某极地考察队从A点沿东北方向到达B地,到达之日发现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且已知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读下图回答20-21题
20.当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6° B.22°
C.37°26′ D.13°
21.当日前后一段时间
A.我国东北北部地区河流正处第一次汛期
B.非洲马拉维湖附近地区正值降雨最多季节
C.加拿大小麦正在播种季节
D.南极臭氧空洞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100m),回答22—23题
22.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是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不确定
23.河流在图中该段的流向是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南向西北
读下面的等值线示意图,据图判断24-25题
24.若a为500米,b为1000米,c为1500米,且地处浙江省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压:甲<乙 B.气温:甲<乙
C.降水:甲<乙 D.坡度:甲<乙
25.若a为2℃,b为5℃,c为8℃,且为贵州某地某月等温线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冬季某月等温线图 B.乙为向阳山坡
C.甲比乙低约500米 D.甲和乙地宜发展旱地农业
图中N、S为南北极点,P、Q是晨昏线与某一经线圈的两个交点,K、L位于晨线与昏线的中点,P、K两地经度差15°.P点纬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据此回答26-28题。
26.图中K、L两点的纬度值分别是
A.0°,0° B.23°26′,23°26′ C.0°,23°26′ D.23°26′,0°
27.图中Q点的昼长可能是
A.8小时 B.14小时 C.16小时 D.24小时
28.关于P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P点南移时,N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B.P点的最高纬度是90°,最低纬度是0°
C.P点纬度最低时,N点昼最长
D.P点与Q点运动方向相反
右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完成29--30题。
29.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A.7日20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20时
30.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安大略湖畔艳阳高照 B.几内亚湾沿岸旭日东升
C.澳大利亚东海岸日落西山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在(110°E)地理工作者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图2,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gα=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31—34题。
31.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 12︰00 B. 12︰40
C. 11︰20 D. 11︰00
3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
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A. 英国伦敦
B. 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C.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
D. 夏威夷擅香山(约158°E)
33.图3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4.该学校大约位于
A. 21.5°N B. 21.5°S
C. 45°N D. 45°S
3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太阳活动加强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
B.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
C.耀斑的强辐射会干扰无线电通讯
D.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井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10月月考
地理卷答题纸
二、综合题
36.读下图(阴影表示夜),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的范围是
(3)B点的昼长为 ,
(4)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
(5)建筑物的影子与自身高度相等的地方有 。
37.右图中,横坐标表示地球自转线速度,纵坐标表示不同纬度四地点某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c、d四个地点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选择填空题)。
A.a—b—c—d B.a—b—d—c
C.d—c—a—b D.c—d—b—a
(2)图中a、b、c、d四个地点,全年昼夜平分的是 。
(3)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图中b地的纬度是 ;
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
(4)若图中c地位于非洲大陆东岸,则c地属于 气候。
38.图中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C和D在同一纬线上,A、C、D三点所差经度数相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 这一天,C点的昼长为 小时,
出现极昼的范围是 。
(3)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4)此时新一天在全球的范围是什么?
井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10月月考
地理卷答案
一、单选题:
二、综合题

一、单项选择题(66分,每小题2分)
1.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日益盛行,网上商店遍地开花,网上购物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网上购物的正确认识是
A.可以节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节约社会劳动
B.使得商品交换的结算方式发生了变化
C.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D.意味着电子货币将代替纸币,使货币职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2、某国某一时期,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5万亿元,这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为2次。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量需增加10%。而这一时期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量为9.9万亿元。这时的通货膨胀率为______。原来标价为25元的B商品,现在价格是______。(  )
A.32%33元 B.20% 30元C.24%31元 D.11% 27.5元
3、2011年10月1美元=6.3483,2011年11月1美元=6.3229人民币元。美债危机,美联储采取新的货币刺激政策,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美国信贷投放规模扩大→美元贬值→威胁中国外汇安全→美国对中国投资增加
②美国信贷投放规模扩大→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加→中国国内物价总水平上涨
③美国超额发现货币→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中国出口商品受阻
④美国货币发行量增加→美元升值→人民币汇率跌落→中国进口贸易增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007海南卷)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
5、(2011高考山东卷18)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
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 ②→①→③
C.①→②→④ D. ②→④→③
6、2012山东滨州三月模拟)下图为某商品甲的价格走势图(横轴为时间,纵轴为价格,单位为“元/公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从A点到B点,甲商品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②从A点到B点,甲商品的供给量会增加
③从B点到C点,甲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④从B点到C点,甲商品的购买者可能会持币待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 (2011?重庆)2010年,重庆市政府拿出部分资金,在全国率先启动公租房建设项目,并计划到2020年在全市形成“60%到70%的人住商品房,30%到40%的人住公租房”的城市住房模式。重庆公租房建设是 ( )
①调控重庆市商品房价的重要手段 ②巩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
③财政对社会分配进行调节的重要表现 ④完善重庆市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2天津六校联考)关于产品的设计,“苹果之父”乔布斯曾说:“根据大众的需要、去设计产品其实是非常难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需要你去展示给他看。”这一观点体现了( )
A.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 B.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
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D.消费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9、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势头不减,“十一五”更是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二五”规划却调低年均增长目标,与“十一五”规划相比降低半个百分点。“十二五”规划主动“变挡减速”,充分表明
①我国始终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③我国更注重处理好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
④我国的经济发展要为经济转型和改善民生腾出空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2大连质检)截至2007年初,全国国有企业共计11.9万户,比2003年减少3.1万户,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实现利润却比2003年增长147.3%;企业资产总额比2003年增长45.7%;三家国有企业进入2007年世界100强企业排行榜。这说明(  )
A.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在逐步加强 B.国有经济的质量和竞争力在提高
C.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 D.国有经济的管理越来越规范  
11、在一家网站调查的5000名普通民众中,有51.1%的百姓表示“我交了税,但不知道税干嘛用了。”即人们不知道自己交的税钱花到哪里去了。对我国税收的用途,正确的理解是
①用于经济建设或发展科教文卫事业 ②用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防 ③纳税人有了解和监督税款如何使用的权利④我国税收在性质上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12在通胀压力仍高涨但经济增速出现放缓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与2011年2月至7月间三次
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整。在我国加息之所以能够抑制通货膨胀,是因为
①加息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进而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
②加息提高了贷款成本,适当遏制了投资和消费的需求
③加息缩小了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差距,可吸纳更多存款
④加息使更多的货币流入股市,进而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3.小王和他的几个朋友开办了一家合伙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破产。对于企业债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王应以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B.小王和朋友以注册资本为限承担责任
C.小王和朋友以法人资本为限承担责任
D.小王和朋友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14(2012湛江质检)2011年中国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这一规模低于2009年预算安排的9500亿元和2010年初安排的10500亿元赤字。下列选项中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财政赤字减少意味着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②表明国家财政政策由扩张性转为紧缩性 
③财政赤字减少意味着国债发行规模将减少 
④财政赤字存在有利于降低物价,推动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2012浙江绍兴质检)2012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13848 亿元,比上年增长19.8%。越来越大的“民生蛋糕”,反映了我国
A.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B.财政收入增长使社会总供求趋于平衡
C.财政支出的结构得到优化且重点突出
D.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分配关系进一步理顺
16(2012云南省二模)我国政府强调,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有利于(  )
①降低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②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③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社会公平 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高管人员薪酬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有11项收入须计入征税范围。下列属于征税范围的是( )
①小明出版著作所获的800元稿酬 ②孙某获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收入
③蔡某购买彩票获得的50万元奖金 ④王某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的利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某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如图9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
A. 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
B. 商品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C. 商品2的生产企业利润上升
D. 商品2的市场供给量高于商品1
19、.2012年某市居民刘某家庭总收入为40 000元人民币,其中食品支出15 000元,日用品支出3 000元,衣物支出4 000元,交往支出2 000元,学习费用支出2 000元,娱乐消费支出1 000元,购买国债3 000元,储蓄存款10 000元。则该年度刘某家的恩格尔系数为
A.37.5% B.50% C.55.6% D.40.5%
20.会议研究确定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这对于负担沉重、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来说,确实是一场“及时雨”。下列属于企业融资方式的是
①增加储蓄存款 ②获得银行贷款
③发行企业股票 ④降低企业税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基金是由基金管理公司将投资者的钱集中起来,由证券投资专家进行管理和投资,所得收入或风险有各个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或承担的一种投资方式。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期货基金等。其中居民购买股票基金的收益,来自基金管理公司( )
①所购买股票公司的利润分成 ②对投资者支付的利息
③获得的利润收入 ④买卖股票的差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2.日前,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关于政府债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行政府债券是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②政府发行债券所得收入属于债务收入
③发行政府债券会形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④发行政府债券是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3.(12浙江卷)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浙江民营企业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尤其是一批龙头企业从2011年开始集体发力参与国际并购,有的还把工厂开设到欧美国家。浙江民营企业上述措施的意义在于
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化经济水平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③加快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④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形成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加人世贸组织十年来,我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扩大到2010年的近3万亿美元;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l038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4481美元;我国制造业进出口总额增长近5倍,汽车、船舶、铁路机车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成为新的出口增长主体。事实说明
①不断提高对外贸易水平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开放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③入世后我国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来拉动
④入世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良好机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流动性资金缺乏导致企业扩大再生产难,扩大再生产难企业发展不良,又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紧张。”这种恶性循环是对小型微型企业遭受融资难的鲜明写照。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下列措施属于国家采用经济手段解决该问题的是
①银监会出台《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
②财政部公布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③中国人民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商业银行贷款投放量
④中国农业银行增加年度信贷投放,满足小型和微型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6(2011高考北京卷35)二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三大产业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
?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第一产业
27.1%
15.1%
10.2%
第二产业
41.3%
45.9%
46.8%
第三产业
31.6%
39.0%
43.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论出我国
①农业总产值逐渐减少 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
③劳动者对服务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上升④劳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7.2011年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税起征点上调成为今年两会最热的议题。个税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国民共富”乃至“藏富于民”。关于个税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税调整方案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
B.调节收人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是税收的基本功能
C.提高起征点,减少财政收入,是“藏富于民”的有效途径
D.发挥税收经济调节的基础性作用,最终实现社会公平
28.现代税制在规定纳税人依法承担义务的同时,也保障纳税人享有相应的权利。以下行为体现纳税人权利的是:
①依法向税务部门缴纳营业税?②依法要求政府部门公开财政支出用途?③就某个征税行为依法对税务部门提出质疑?④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公民依法主动向税务部门提交申报表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29、为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采取多种积极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下列图示有助于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是:
A、降低利率→(增加)企业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减少)商品供应
B、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减少)消费供应
C、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政府投资→(增加)国内需求
D、降低关税→(增加)商品出口→(增加)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发展
30(12江苏卷)一般情况下,银行利率提高股市会做出股票价格下降的反应。对于产生这一反应的合理解释是 ①银行业利润高于其他行业???? ②投资者改变投资组合 ③投资者预期企业利润下降???? ④股民的投资收益减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1.随着互联网渐渐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公共空间,“公共讨论”逐渐成为常态。时下很多网民的观点表达,并非理性的“公共讨论”,而是“谩骂式批评,情绪化建议,抱团式声讨”。在网络空间,公民参与公共讨论应当
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②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③坚持合法有序行使监督权
④积极行使言论自由,这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32(2011高考四川卷30)市民王某希望了解本市垃圾焚烧厂的烟气排放情况,向市环保局提
出申请公开相关数据,但环保局未予作答。王某较起真来,按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环保局履行职责。法院判处王某胜诉。这反映了
①国家支持公民依法维权 ②公民享有质询权
③国家保护公民的知情权 ④公民享有监督权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3. 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此次刑法修改的重点之一是取消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凸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权的保障 ②体现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③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④表明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决定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主观题(34分)
1、一: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发展“大事记”
2005年6月
广汽集团改制成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集团,发起人持股比例分别为:广汽集团占91.9346%,万向集团占3.99%.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占3.6909%.广铜集团占0.2%,长隆酒店占0.1845%。(注:这些发起人都是奉行业或本地区的优势企业)。
2009年5月
收购和重组湖南“长丰汽车”(上海证交所上市公司,是领先的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生产企业,并拥有自主品牌“措豹”)
2010年8月
全面收购香港“骏成汽车”(在内地从事制造、装配及销售汽车、汽车电器及部件等综合业务)并实现在香港上市
2010年12月
收购和重组浙江“吉奥汽车”(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微车皮卡车专业生产基地)。
2012年2月
广汽集团换股吸收合并“广汽长丰”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回归A股指日可待。

注:至2010年,广汽集团销量稳居全国前6,利润率连续多年位居同行业首位。
根据材料,结合公司的有关知识,概括广汽集团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6分)
2、材料,经济发展,内需为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材料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为了贯彻会议的精神,江西省实施稳定物价、保民生,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强化“米袋子”负责制和“菜篮子”负责制,稳定生产供给;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行为。实行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实行价格补贴政策,提高城市低保水平,保障低收入居民生活。
结合材料,看江西省实施“一揽子计划”的《经济生活》依据。(12分)??
3、材料一 图 2008—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和社保支出情况
表 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国家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中国
4.6%
3.7%
6.5%
2.4%
发达国家
14.2%
11.3%
10.1%
6%
材料二 稳定的财政收入是国家改善民生的物质保障,不断出台保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更能彰显民本思想。2011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出台多项惠民政策:上调扶贫标准,对人均年收入1067元以下的农村人口实施帮扶政策,国务院提高居民基本养老标准和农村最低保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现“新农保”等。
(1)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运用财政有关知识,请你为实现分配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U={1,2,3,4},A={xU|x2-5x+p=0},若CUA={2,3},则实数p的值为 ( )
A.4 B.-4 C.6 D. -6
2.设命题和,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为真是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为假是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③为真是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④为真是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扇形的中心角为,半径为,则此扇形的面积为
A. B. C. D.
4.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实数a的值为( )
A. B. C. D. 1
5. 函数f(x)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1, 2) B. (e,3) C.(2,e) D.(e,+∞)
6.已知函数f(x)=2cosx+x,则f(x)的一个单调减区间可以为( )
A.() B.() C.() D.()
7.设函数f(x)=g(x)+x2,曲线y=g(x)在点(1,g(1))处的切线方程为y=2x+1,则曲线y=f(x)在点(1,f(1))处切线的斜率为 (  )
A.2 B.- C.4 D.-
8. 函数y=f(x)在定义域(-,3)内的图像如图所示.记y=f(x)的导函数为y=f((x),则不等式f((x)≤0的解集为 ( )
A.[-,1]∪[2,3) B.[-1, ]∪[,]
C.[-,]∪[1,2)
D.(-,-]∪[,]∪[,3)
9. 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 ( )
A. B. C. D.
10.已知函数的图象是顶点在原点的抛物线,且方程有一个根,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11.若实数满足,则是的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
12. 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①若函数,则的周期为;
②若函数,则的值域为;
③若角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则角的最小正值为;
④函数的图象可由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13. =___________________
14.函数f(x)对于任意实数x满足条件f(x+2)=,若f(1)=-5,则
f[f(5)]=_______.
15.已知满足对任意成立,
那么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6.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中,“”是“”的充要条件;
②若命题,则;
③不等式在上恒成立;
④设有四个函数其中在上是增函数的函数有3个.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
其中,且的最小正周期为.
(Ⅰ) 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Ⅱ) 利用五点法作出在上的图象. (列表并作图)
18.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求的定义域和值域;
(2)若的值;
(3)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平行直线,求的值.
.19、 (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中,角、、的对边分别、、,已知,,
且.
(Ⅰ) 求角的大小;
(Ⅱ) 求的面积.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的导数为,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且。
①求实数的值;
②求函数的极值;
21.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a>0,
(I)讨论的单调性;
(II)设a=3,求在区间[1,]上最值.其中e=2.718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
(Ⅰ) 求;
(Ⅱ)设函数,如果在开区间上存在极小值,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12-2013学年10月月考文科答案
选择题
18.
则 ……………4分
(2)∵ ∴ ……5分
∵ ∴ ………6分
∴ …………8分
(3)
∴ 12分
19题:(1)∵.


(舍)或 ………………………4分
…………………………………6分
(2)
又∵, ∴ ……………10分
∴ ……………………12分
20题:答案略
21、
解:(Ⅰ)由于,令得
当,即时,恒成立,∴在上都是增函数.
当,即时,
由得或
2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U={1,2,3,4},A={xU|x2-5x+p=0},若CUA={2,3},则实数p的值为 ( )
A.4 B.-4 C.6 D. -6
2.设命题和,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为真是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为假是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③为真是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④为真是为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扇形的中心角为,半径为,则此扇形的面积为
A. B. C. D.
4.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实数a的值为( )
A. B. C. D. 1
5. 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1, 2) B. (e,3) C.(2,e) D.(e,+∞)
6.已知函数f(x)=2cos2x+x,则f(x)的一个单调减区间可以为( )
A.() B.() C.() D.()
7.设函数,曲线y=g(x)在点(1,g(1))处的切线方程为y=2x+1,则曲线y=f(x)在点(1,f(1))处切线的斜率为 ( )
A.2 B.- C.4 D.-
8. 函数y=f(x)在定义域(-,3)内的图像如图所示.记y=f(x)的导函数为y=f((x),则不等式f((x)≤0的解集为
A.[-,1]∪[2,3) B.[-1,]∪[,]
C.[-,]∪[1,2) D.(-,-]∪[,]∪[,3)
9. 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 ( )
A. B. C. D.
10.已知函数的图象是顶点在原点的抛物线,且方程有一个根,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11.若实数满足,则是的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
12. 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①若函数,则的周期为;
②若函数,则;
③若角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为,则角的最小正值为;
④函数的图象可由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13. 函数f(x)对于任意实数x满足条件f(x+2)=,若f(1)=-5,则
f[f(5)]=_______.
14.函数的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
15.已知满足对任意成立,那么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6.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中,“”是“”的充要条件;
②若命题,则;
③不等式在上恒成立;
④设有四个函数其中在上是增函数的函数有3个.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其中,
且的最小正周期为. (Ⅰ) 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Ⅱ) 利用五点法作出在上的图象.(列表并作图)
18.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求的定义域和值域; (2)若的值;
(3)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平行直线,求的值.
19.(12分)已知函数的导数为,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且。 (1)求实数的值; (2)求函数的极值;

20.(12分)已知函数的导数为,记函数。
(Ⅰ)若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求的取值范围;(Ⅱ)求函数的值域。
21.( 12分)设是函数的一个极值点.
(1)求与的关系式(用表示),并求的单调区间;
(2)设,.若存在使得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请考生在第22、23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为参数).(Ⅰ)将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Ⅱ)若点是曲线上的动点,求的取值范围.
23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不等式.
(Ⅰ)若,求不等式的解集;
(Ⅱ)若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空集,求的取值范围.
2012-2013学年10月月考数学理科答案
选择题
则 ……………4分
(2)∵ ∴ ……5分
∵ ∴ ………6分
∴ …………8分
(3)
∴ 12分
19题:答案略
20题:(1)
(2)
21.解:(Ⅰ)f `(x)=-[x2+(a-2)x+b-a ]e3-x,
由f `(3)=0,得 -[32+(a-2)3+b-a ]e3-3=0,即得b=-3-2a,---------------2分
则 f `(x)=[x2+(a-2)x-3-2a-a ]e3-x
=-[x2+(a-2)x-3-3a ]e3-x=-(x-3)(x+a+1)e3-x.
令f `(x)=0,得x1=3或x2=-a-1,由于x=3是极值点,
所以,那么a≠-4.
当a<-4时,x2>3=x1,则
在区间(-∞,3)上,f `(x)<0, f (x)为减函数;
在区间(3,―a―1)上,f `(x)>0,f (x)为增函数;
在区间(―a―1,+∞)上,f `(x)<0,f (x)为减函数.-----------------------4分
当a>-4时,x2<3=x1,则
在区间(-∞,―a―1)上,f `(x)<0, f (x)为减函数;
在区间(―a―1,3)上,f `(x)>0,f (x)为增函数;
在区间(3,+∞)上,f `(x)<0,f (x)为减函数.-------------------------------6分
(Ⅱ)由(Ⅰ)知,当a>0时,f (x)在区间(0,3)上的单调递增,在区间(3,4)上单调递减,那么f (x)在区间[0,4]上的值域是[min{f (0),f (4) },f (3)],
而f (0)=-(2a+3)e3<0,f (4)=(2a+13)e-1>0,f (3)=a+6,
那么f (x)在区间[0,4]上的值域是[-(2a+3)e3,a+6].--------------------8分
又在区间[0,4]上是增函数,
且它在区间[0,4]上的值域是[a2+,(a2+)e4],-----------------10分
由于(a2+)-(a+6)=a2-a+=()2≥0,所以只须仅须
(a2+)-(a+6)<1且a>0,解得0故a的取值范围是(0,).-----------------------------------------------12分
解:(Ⅰ).………………………………………4分
(Ⅱ),.
.……………………………………10分
解:(Ⅰ),
① 若,则,,舍去.
② 若,则,.
③ 若,则,.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
B.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
C.马拉车做匀速运动,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一个人从地面跳起来,说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2、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当时间t=t0时,位移s>0,速度v>0,其加速度a>0,此后a逐渐减小,则它的 ( )  
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B.速度逐渐减小
C.位移继续增大
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
3.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4所示,据此判断下图(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
4.质量均为m的a、b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右图所示,a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α角的力F作用,b受到斜向下与水平面成α角的力F作用,两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静止,则 A、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
B、水平面对b的支持力可能大于2mg C、a、b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D、b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
5.在升降电梯内的地面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3-2-5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 ? ?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 ? ?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 ? ?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5,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6.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静止时弹簧是水平的,若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已知A球的质量为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形变量的大小为
B.弹簧形变量的大小为
C.B球的质量也为m
D.B球的质量大于m
7.如图5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
A.弹簧秤的示数是26N
B.弹簧秤的示数是50N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为2m/s2
D.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2的加速度为14m/s2
8.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A、B、C,质量均为。中间用细绳l、2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C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木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无论粘在哪个木块上面,系统加速度都将减小
B.若粘在A木块上面,绳l的拉力增大,绳2的拉力不变
C.若粘在B木块上面,绳1的拉力减小,绳2的拉力增大
D.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l、2的拉力都减小
9、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A,同时在某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相遇(并非相碰)时的速率都是v,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上抛初速度大小是相遇时速率的2倍.
B.相遇时物体A上升的高度和物体B已下落的高度相同.
C.物体A和B的落地时间相同.
D.物体A和B的落地速度相等.
10.如图所示,位于固定粗糙斜面上的小物块P,受到一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沿斜面匀速上滑。现把力F的方向变为竖直向上,若使物块P仍沿斜面保持原来的速度匀速运动,则
A.力F一定要变小
B.力F一定要变大
C.力F的功率将减小
D.力F的功率将增大
11.如图所示,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是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穿在杆上,通过细线悬吊着小铁球,、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若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到时,
、仍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则( )
A.受到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B.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C.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2倍
D.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
12.风洞实验室可产生水平方向大小可调节的风力。实验室中有两个质量不等的球A、B,用一轻质绳连接。把A球套在水平细杆上如图所示,对B球施加水平风力作用,使A球与B球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若把A、B两球位置互换,重复实验,让两球仍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已知两次实验过程中球的加速度相同,A、B两球与细杆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两次运动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一定不变的是
A.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B.轻绳拉力的大小
C.细杆对球的支持力
D.风给小球的水平力
二、实验题(共4小题20分)
13.如图,为测量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
(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和,则小车加速度 。
(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
(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 (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
14.如图所示,是某次利用气垫导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安装完毕后的示意图,图中A为砂桶和砂,B为定滑轮,C为滑块及上面添加的砝码,D为纸带,E为电火花计时器,F为蓄电池、电压为6 V,G是电键,请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
(1) (2) (3)
15、(5分)(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 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16、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f=50Hz。如果用S1、S2、 S3、S4、S5、S6 来表示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_。其大小a=_____m/s2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___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12分)如图所示,在表面粗糙、倾角为37°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的物块,被平行于斜面的力F推着沿斜面向上运动,推力F与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求:
(1)物块的质量。
(2)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8.(12分)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AB 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 =1 m/s运行,一质量为 m =4 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 A 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 m,g取 10 m/s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19、(18分)如图所示,质量M = 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试求:
(1)若木板长L=1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
(2)若在木板(足够长)的右端施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连续增加的水平向左的力F,请在图中画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随拉力F大小变化的图像.要求有计算过程。
井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年级10月月考
物理答题纸
二、实验题
13、(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14、(1) (2)
(3)__________________
15、(1)__________________(2)
16、
三、计算题
17、
18、
19、
(1)
(2)
井陉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三年级10月月考
物理答案
……………(1分)
18、(1)4N 1m/s2
(2)1s
(3)2s 2m/S2
19.(1)铁块 木板
由以上三式解得
(2)设推力为F时恰好发生相对滑动

一、选择题(共
1、下列化合物中,含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①胰岛素 ②乳糖 ③核苷酸 ④磷脂 ⑤脂肪 ⑥RNA ⑦抗体 ⑧纤维素
A、①②⑦ B、④⑤⑧ C、②⑤⑧ D、③⑥⑧
2、细胞纤连蛋白由多条相似的肽链组成,肽链上大多具有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位点,主要
功能是介导细胞粘着,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纤连蛋白对于许多类型细胞的迁移和分化是必
需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纤连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发挥作用
B.经提纯后的细胞纤连蛋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绿色物质
C.若该细胞纤连蛋白由n个氨基酸组成且含有m条肽链,则肽键数目为(n-m)
D.细胞纤连蛋白的合成需要DNA、RNA以及多种酶和ATP等物质的参与
3、以下实验中,有关制作临时装片及观察的操作步骤不正确的是
A.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装片→观察→滴入0.3g/mL蔗糖溶液→观察
B.观察DNA 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染色→冲洗涂片→观察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解离洋葱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D.脂肪的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4、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部分原核生物细胞虽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C.水稻是真核生物,有线粒体,所以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D.乳酸菌无核膜、核仁,但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5、若右图中的各部分彻底水解,得到产物种类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生物膜系统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构成的整体。生物膜系统与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和糖脂等
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分的更新
D.内质网的膜上附着有多种酶,性腺细胞内质网丰富
7、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青霉菌 ②酵母菌 ⑨蓝细菌 ④大肠杆菌⑤乳酸杆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8、下图中①~③表示的是生物体内3种有机分子的结构。其中①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 B.②中也含有与③中a类似的结构
C.细胞中没有①就不能产生③????????D.②中含有密码子
9、下列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10、地沟油是废弃的动植物油脂利用生物酶技术可以将地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最适用于该过程的酶是
A、蛋白酶 B、淀粉酶 C、脂肪酶 D、解旋酶
11、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6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Ⅰ、Ⅱ、Ⅲ、Ⅳ绘出了各自区分其他生物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Ⅰ、Ⅱ、Ⅲ与Ⅳ比较,共同具有的
无膜细胞器是⑨核糖体
B.可以判断Ⅲ为低等植物,因为它同时具
有①和⑥
C.Ⅱ、Ⅲ与Ⅳ类中都有生物可进行光合作
用合成有机物
D.Ⅴ生物一定营寄生生活,Ⅰ生物在生态
系统中一定是消费者
12、下列生命活动中与ATP和酶密切相关的是
①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②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③人体的骨骼肌细胞排出代谢产物 ④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14、某三十九肽中共有甘氨酸4个,现用某种水解酶去除其中的甘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右下图,甘氨酸结构式如左下图)。如将原来多肽与4条多肽总的原子数或结构数进行比较时,会出现下列4种情况中的
①肽键数目减少7个②C原子减少8个③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④O原子数目减少1个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参与酶的组成物质中一定没有核糖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中基本元素是C、H、O、N,而C是最基本元素
D.生物界有的元素,非生物界一定有;非生物界有的元素,生物界不一定有
16、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元素C、H、O、N的物质是核酸、酶、果糖、脂肪
B.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D.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17、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是甘油和脂肪酸 B.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C.通过膜时必须有载体蛋白参与
D.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运输
18、如图为某学生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细胞影响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请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⑥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B.图中细胞⑥处的浓度一定大于⑦处的浓度
C.图中①是细胞壁,⑥中充满了蔗糖溶液
D.图中⑦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
19、生物膜包括细胞膜、核膜及各种细胞器膜。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生物膜的是
①噬菌体 ②变形虫 ③肺炎双球菌 ④蓝藻 ⑤酵母菌 ⑥艾滋病病毒
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①③④⑤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
30 mol
9 mol
12.5 mol
15 mol
产生酒精的量
0 mol
9 mol
6.5 mol
6 mol
20、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B.氧浓度为c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 mol
C.b值对应的氧浓度为零 D.氧浓度为d时,有1/3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21、下图是某生物的精细胞,根据图中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则选项中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
23、如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
24、下列图分别表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1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25、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①和④中的DNA分子数∶染色体数=1∶1;细胞②的子细胞叫做次级精母细胞
B.细胞①②③④产生的子细胞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或极体
D.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④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②中
26、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  ②都需要酶的催化   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 
④都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⑥都能产生水 
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 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
A.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⑤⑧
27、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28、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果蝇体细胞有两个染色体组
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29、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下列不属于该生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共有特点的是
①分裂开始前,不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②分裂开始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是2N 
③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裂成为两个 
④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都是N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的
D.在日光下,叶片中的叶绿素等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31、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DNA分子数目依次为
A.20、20?? B.20、40?? C.40、20?? D.40、40
32、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三种酶的作用部位分别是
①解旋酶 ②肠肽酶 ③ATP水解酶
A.氢键、肽键、高能磷酸键 B.氢键、羧基、腺苷
C.肽键、氨基酸、磷酸基团 D.脱氧核苷酸、多肽、ADP
33、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藓类叶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34、右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根据图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⑴该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是等位基因分离的时期
⑵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⑶该细胞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
⑷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1与2为一组,3与4为一组
⑸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
3与4为常染色体
A.只有1种说法是正确 B.只有2种说法是正确
C.只有3种说法是正确 D.只有4种说法是正确
35、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于水
C.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缺乏N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影响
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
36、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酶初步水解的产物是麦芽糖 B.ADP在叶绿体中从类囊体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C.在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可以用于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
D.在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的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小
37、下列实验中,细胞处于生活状态的是
A.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B.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
C.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D.观察DNA和RNA的分布
38、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以使酒精变灰绿色
B.用高倍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呈绿色带状
C.在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紫色洋葱磷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D.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细胞都有四个染色体组
39、关于下列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斐林试剂加入到还原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的鉴定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③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④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紫色
⑤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⑥观察洋葱根尖装片发现最多的细胞是前期细胞
⑦观察黑藻细胞中的叶绿体不用染色
⑧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黄绿色、蓝绿色
A.③⑤⑥⑧ B.②④⑤⑦ C.①④⑤⑦ D.②④⑤⑧
40、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确切的是              
A.由一条染色体复制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C.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染色体
41、一对夫妻中,男性色觉正常,女性色盲,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觉正常的儿子,产生这种染色体变异的细胞和时期分别是   
A.卵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卵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精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精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二、非选择题
1、分析下列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意:括号中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其中能将CO2和H2O转化成糖类的细胞器是[ ]___ _______。
(2)若图中A为人体的造血干细胞,其[  ]______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再现。参与纺锤体的形成,并在细胞分裂间期数量增加一倍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3)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在顺浓度梯度可以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图中所示细胞;在逆浓度梯度可以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图中所示细胞。
(4)若图中A为胰岛B细胞,与其合成与分泌胰岛素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若图中B为洋葱外表皮细胞,则将该细胞放入稍高于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将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答案:(1)4 叶绿体 (2) 10 核膜 13 中心体 (3)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4)11、8、5、9 (5)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2、下图表示在光照条件下某正常生理状态的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表示出叶肉细胞中的哪些生理活动?Ⅰ________;Ⅱ________。
(2)图1中D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3)在图2中 a状态时,可以发生图1的哪一生理过程________(填编号)。 图2中b~c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4)当光照强度为c点时,该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图2的c突然升高CO2浓度,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________。
(6)某实验组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了24
小时测定,并根据数据绘制了曲线(如图3)。
图3中A~B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图2中的________代表的含义相同。
B点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与图2中的________代表的含义相同。
答案: (1)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2)丙酮酸 (3)Ⅱ 光照强度 (4)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5)增加 (6)光合小于呼吸,二氧化碳释放 a~b 光合等于呼吸 b
3、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1中的A图表示的是________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此期细胞中有DNA分子________个。
(2)图1中的B图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相当于图2中曲线的哪一段?________。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__条。
(3)图2中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曲线是________。
(4)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
答案:(1)动物 中段 12 (2)a~b 6 (3)O~c(4)DNA
下图甲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图乙为大棚中栽培的某种蔬菜在水肥充足、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上。以新鲜菠菜绿叶为原料提取这些色素时,使用的溶剂一般是________,我们使用________法将其进行分离。
(2)写出图甲中所示物质或生理过程的名称:
②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3)由图乙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Ⅰ、Ⅱ两条曲线,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曲线Ⅱ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了光合作用________阶段的进行。
答案:(1)类囊体薄膜 无水乙醇 纸层析(2)还原氢([H]) 二氧化碳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3)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4)二氧化碳浓度过低 暗反应
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中DNA解旋主要发生在 段。
(2)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在 段。
(3)EF段形成的原因是 。
(4)该细胞主要在 段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导致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发生在 段。
(5)从曲线的 点开始,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单个细胞中可能含两个Y染
色体的时期是 段。
(1)BC(答AC也得分) (2)AD (3)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4) D BC和CD(答BD也得分) (5)D FG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 B.£9.15. C.£9.18.
答案是B。
1.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with her children?
A.To Australia. B.To Japan. C.To Canada.
2. How much should the man pay?
A.$32. B.$16. C.$60.
3. What does the woman expect the man to do on Saturday?
A.Help Brian move house.B.Take Brian out for the day.
C.Celebrate their mum’s birthday.
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She doesn’t like the job.
B.She isn’t sure whether to take the job.
C.She will take the job right away.
5.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A novel. B.A writer. C.A film.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evening?
A.Attend a party. B.Visit her grandma. C.do some shopping.
7. What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do?
A.Make a skirt. B.Wear a necklace. C.Buy a handbag.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At a hotel. B.At a police station. C.At an airport.
9.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A.Give him her telephone number.
B.Make a request for the loss.
C.Wait where she i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What’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peakers?
A.Friends. B.Husband and wife. C.Boss and worker.
11.Why does the woman look worried?
A. She has been late for-work recently.
B. She is not getting on well with her boss.
C. She has trouble taking her children to school.
12.What might the woman think of Alice’s way to deal with her problem?
A.Strange. B.Practical. C.Wrong.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How long will the course run this year?
A.Seven weeks. B.Six weeks. C.Eight weeks.
14.What was the woman surprised at?
A.The lack of assistants. B.The condition of weather.
C.The number of children present.
15.What new activities can the children have this year?
A.Creative classes. B.Adventure sports. C.Fun programs.
16.What is expected about the course this year?
A.It will last longer. B.It will run better. C.It will start earlier.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What difficulty did the speaker have when starting to learn French?
A.Vocabulary. B.Grammar. C.Pronunciation.
18.Why did the speaker go to France?
A.To settle there. B.To look for a job. C.To continue her studies
19.What did the speaker think of her French after she arrived in France?
A.Acceptable. B.Poor. C.Excellent.
20.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learning a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speaker?
A.Using the language in real life.
B.Mastering the grammar rules.
C.Knowing a large number of words.
第二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What' s ____ population of China?
—As far as I know China has ____ population of about1. 3 billion
A. a; the B. a; a C. the; the D. the; a
22. —Shall we go to see him right now?
—I'm afraid not. This weekend may be a ____time
A. good B. better C. best D. well
23. —Do you like pets?--Yes, I always _____it in my house.A. have B. catch C. keep D. taste 24. We can't help you ____ you tell us what's wrong.
A. Since B. Unless C. If D. When25. —Don't you know Li Ming will go abroad?
—____, not until you ____me.
A. No; told B. Yes; have told C. No; are telling D. Yes; told
26. Our .English teacher is our favorite. She's kind and humorous, but____, she is strict with us.
A. in other words B. on the other hand C. after all D. in all
27. In some countries, demand for graduates from MBA courses has ____
A. turned down B. brought down C., gone down D. got down
28. ____ is no doubt ____ our class will wi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final match.
A, It; whether B. There; that C. It; that D. There; whether
29. I lost my wallet last week, but ____ it didn't contain much money at that time.
A. luckily B. hopefully C. gladly D. normally
30. It is in the Future Mall where you bought a coat ____ her sister works.
A. which B. when C. where D. that
31. ____in a heavy snow, the couple had to walk home, leaving their car behind.
A. Caught B. Having caught C. Catching D. To catch
32. —Did your former classmate come back from the USA?
—Yes, he ____ there for eight years.
A. has stayed B. stays C. stayed D. had stayed
33. Giving children pocket money as a gift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 common ____ in China.
A. sense B. practice C. deed D. habit
34. —He looks very happy. He ____have passed the exam,
—I guess so. It's not difficult after all.
A. should B. could C. must D. might
35. —Sir, I'd like to take a week's holiday.
—____. We' re too busy now.
A. Forget it B. Don' t mention it C. Don't worry D. Pardon me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I have Asperger’s syndrome, a form of autism (自闭症). It __36__ the brain’s ability to read, write, speak, and know how to deal with life in general.
I discovered I could __37__ when I was seven. My teacher Mrs. Brock was so __38__ in my art talent, even when she became very __39__. She loved my painting of a snow scene very much. I remember __40___ , after she died, her husband told me that she __41__ that painting at the foot of the bed to see it all the time .
Knowing that I had made something that __42__ so much to her meant so much to me . It __43__ my life.
Before then, my life had always been __44__. I couldn’t stay focused, and I didn’t think very much of myself because it seemed I was __45__ getting in trouble for not being able to __46__ the world around me . Because of Mrs. Brock, I __47__ I had something to give that might make a(n) __48__ in people’s lives. She made me think about the __49__ I loved, and I began to paint my impression of those songs.
Soon after, people asked me to __50__ my art for charity events. I was so surprised, but also __51__ to do it . I began to donate prints of my work. People started to look at me with __52__ eyes when they knew I could paint.
When I had the honor of __53__ at the United Nations, I was able to share my story with delegates (代表)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was very __54__ to me because these people really want to find out how to cure autism.
Having something to __55__ made me a different person. I learned that when you offer your help, you receive happiness.
36.
A. wipes
B. stops
C. removes
D. affects
37.
A. read
B. write
C. paint
D. sing
38.
A.encouraging
B.concerned
C. crazy
D. hopeful
39.
A. angry
B. ill
C. famous
D. busy
40.
A. regularly
B. instantly
C. clearly
D. hardly
41.
A. hid
B. drew
C. hung
D. copied
42.
A. meant
B. referred
C. promised
D. provided
43.
A. saved
B. started
C.disordered
D. changed
44.
A.out ofcontrol
B. out of date
C.out of danger
D. out of work
45.
A. never
B. always
C. seldom
D. sometimes
46.
A. travel
B. explore
C. rule
D. understand
47.
A. doubted
B. realized
C. wished
D.remembered
48.
A. decision
B. difference
C.impression
D. mistake
49.
A. rimes
B. persons
C. songs
D. pictures
50.
A. show
B. continue
C. sell
D. undertake
51.
A. happy
B. unwilling
C. nervous
D. afraid
52.
A. polite
B. friendly
C. strange
D. new
53.
A. working
B. speaking
C. standing
D. performing
54.
A. interesting
B. useful
C. important
D. surprising
55.
A. do
B. think
C. receive
D. give
A
To Whom It May Concern:
On March 5, 2012 , I bought a Perfect Muffin Kit(松饼粉 ) from your store at Midfield Shopping Center. The cashier who assisted me was George. George was very friendly and told me that the Perfect Muffin Kit would live up to the guarantee on the box: “Perfect Muffins Every Time!”.
Unfortunately, this product did not live up to what it promised . The muffins I made were far from perfect . I followed the directions in the package very carefully . First , I removed the bag of mix from the box. Then , I poured it into a bowl. Next, I added the correct amount of water to the mix and stirred it. According to the directions, after stirring the mixture , I added half a cup of dried prapes, nuts , berries, or another favorite ingredient(配料 ) . My favorite ingredient happens to be hot sauce (沙司 ). I find that a bit of hot sauce makes pizza and soup taste very delicious. So, continuing to follow the directions, I added half a cup of hot sauce to the mix and stirred it. Finally, I poured the mix into muffin tins and baked it in the baker at 350 degrees for exactly 20 minutes.
When the muffins finished baking, I was very excited to eat the “Perfect Muffins” as promised on the box. You can imagine my disappointment when, upon tasting the muffins, I discovered that they were not perfect. These muffins were , in fact , absolutely terrible. Not even my dog was interested in eating these supposedly “perfect” muffins.
I would appreciate a full refund(退款 ) of $3.99 for this product as soon as possible. Enclosed are the receipt, the empty box, and one of the un-perfect muffins so that you can experience it for yourself .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
Sincerely ,
Michelle Bauer
56. This letter is most likely addressed to _______.
A. George, the cashier who sold the muffin mix
B. the owner of the muffin mix company
C. the clerk at a local muffin bakery D. a local storeowner
57. The tone(语气 ) of the author can best be described as ________.
A. disappointed B. hopeless C. embarrassed D. disgusted
58. the author was unhappy with the product because________.
A. the directions of the product contained a mistake
B. it was too difficult to follow the directions
C. it was not up to the promise made on the box
D. it was worth less money than she paid for it
59. The author’s main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letter is to ________.
A. prevent others from making the same mistake
B. get back all the money paid from the shop
C. persuade the company to change the wording on their box
D. complain about how bad the muffins tasted
B
Why do people drink too much, eat too much, smoke cigarettes or take drugs? What’s to blame for all the bad behavior? Most people would say that, while these self-destructive (自我毁灭的) acts can have many root causes, they all have one obvious thing in common: they are all examples of failures of self-control, lacking the will power to resist them.
According to a recent study, however, if you really think about it, something about that simple answer doesn’t quite make sense. In fact, it turns out that sometimes it’s having will power that really gets you into trouble.
Think back to the time you took your very first sip (啜饮) of beer. Disgusting, wasn’t it? When my father gave me my first taste of beer as a teenager, I wondered why anyone would voluntarily drink it. And smoking? No one enjoys their first cigarette — it tastes awful. So even though smoking, and drinking alcohol or coffee, can become temptation (诱惑) you need will power to resist, they never, ever start out that way.
Just getting past those first horrible experiences actually requires a lot of self-control. Ironically (讽刺的是), only those who can control themselves well, rather than give in to them, can ever come to someday develop a “taste” for Budweiser beer, Marlboro cigarettes, or dark-roasted Starbucks coffee. We do it for social acceptance. We force ourselves to consume alcohol, cigarettes, coffee and even illegal drugs, in order to seem experienced, grown-up, and cool.
These bad habits aren’t self-control failures — far from it. They are voluntary choices, and they are in fact self-control successes. Self-control is simply a tool to be put to some use, helpful or harmful. To live happy and productive lives, we need to develop not only our self-control, but also the wisdom to make good decisions about when and where to apply it.
60. What do most people think causes bad behavior?
A. Being forced by others. B. Enjoying their first experiences.
C. Not having enough will power. D. Following the examples of their friends.
61. The author mentions his experience in the third paragraph to prove ____.
A. everyone can be challenged by different temptations
B. drinking beer is harmful to the health of teenagers
C. self-control should be developed when one is young
D. will power helps develop bad habits sometimes
62. In the last paragraph, the author stresses that ____.
A. without self-control, no one can succeed
B. applying self-control correctly is important
C. bad habits don’t always lead to bad results
D. people can develop wisdom from bad behavior
63.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Dark Side of Self-control B. Do You Have Will Power ?
C. Will Power Benefits Us D. My First Sip of Beer
C
Should e-cigarettes (electronic cigarettes) be a new choice for the smokers trying to get rid of the habit? Reactions from Americans are mixed.More than half of the people questioned in a survey think e-cigarettes should be controlled by 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but 47 percent believe the e-cigarettes should be available to the smokers who want to quit.
“In the hunt for a safer cigarette,e-cigarettes are becoming a popular choice among those either trying to quit or looking to replace standard tobacco smoke with an alternative that manufacturers claim to be safer,” Zogby International,which conducted the survey,said in a statement.
About half of the 4,611 adults who took part in the survey had heard about e-cigarettes,which are battery-powered,or rechargeable cigarettes that vaporize a liquid nicotine solution.They do not produce smoke but a water vapor without smell.Sold mostly on the Internet,e-cigarettes were first made in China.
Last year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warned against using e-cigarettes,saying there was no evidence to prove they were safe or helped smokers break the habit.The WHO said people who smoke e-cigarettes breathe in a fine fog of nicotine into the lungs.
Nearly a third of people questioned in the survey think that e-cigarettes should be allowed in places where smoking is forbidden,because they don’t produce smoke,but 46 percent disagree.Men who were aware of the availability of e-cigarettes were more likely than women to say they should be a choice available to smokers who want to quit.Young people,aged 18-29,and singles were the groups most open to trying e-cigarettes.Smoking is the single largest cause of preventable death worldwide,according to the WHO.
64.What can we learn from Paragraph 1?
A.American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e-cigarettes.
B.American smokers ought to try e-cigarettes.
C.Every kind of cigarettes should be forbidden in America.
D.Most of the Americans don’t like e-cigarettes.
65.According to Zogby International,e-cigarettes ______.
A.are much safer than common cigarettes
B.will take the place of traditional cigarettes
C.are popular among people who want to quit smoking
D.are produced in a safer way by manufacturers
66.What do we know about e-cigarettes from the passage?
A.Most Americans are familiar with them.
B. Most people buy them on the Internet.
C.They produce a water vapor that can’t be seen.
D.They are a good choice as there is no nicotine.
67.What’s the attitude of the WHO towards e-cigarettes?
A.Indifferent B.Supportive C.Doubtful D.Negative
D
LONDON (Reuters)—New faces given to a Chinese man after a bear tore off part of his face and a French-Caribbean man disfigured by a rare tumor show that such transplants can work and are not medical oddities (怪异),researchers said.
The findings give hope to some people with severe facial disfigurement and suggest the transplants could prove long-lasting without major problems.Despite the tissue rejection in the first year after their transplants,neither men ha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ccepting their new faces and have been able to rejoin society,they reported.
Only three people have received face transplants.The world’s first was carried out on French woman Isabelle Dinoire in November 2005 after she was disfigured in an attack by her dog.In 2007,her doctors reported that she had recovered slowly and steadily,overcoming two periods of rejection.
In 2006,Chinese doctors performed a face transplant on a 30-year-old hit by a bear.While there were some complications with tissue rejection following the operation,two years later the man was doing well,his doctors said.“This case suggests that facial transplantation might be an option for restoring a severely disfigured face,and could enable patients to bring themselves back into society,” Shuzhong Guo and colleagues at Xijing Hospital in China wrote.
A French team described their work on a 29-year-old man who suffered from Von Recklinghausen disease,an illness that changes the shape of his face.“The man,who was not named,was given a new nose,mouth and chin in a 2007 operation.He began to work 13 months after the transplant has more fun_ction in his face and has not rejected the new tissue,” his doctors said.
“Our case confirms that face transplantation is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for the correction of specific disfigurement,” Dr.Laurent Lantieri and colleagues at the Henri-Mondor hospital outside Paris wrote.
68.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Face transplants help regain confidence.
B.Face transplants can work.
C.Three people have received face transplants.
D.Disfigured people need face transplants.
69.The underlined word “restoring” in Paragraph 4 means “________”.
A.repairing repairing B.recovering C.repairing D.rejecting
70.What problem resulted from the facial operations?
A.The patients wouldn’t accept the facial change.
B.It was hard for the patients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
C. The patients usually suffered from tissue rejection.
D.It took some time for the patients to recover from the operation.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七个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
为多余选项。(E=AB, F=AC, G=AD)
While it is impossible to live completely free of stress, it is possible to prevent stress as well as reduce its effect when it can’t be avoided. 71
● 72 When you are nervous,angry or upset, try releasing the pressure through exercise or physical activity.Running, walking, playing tennis, and working in your garden are just some of the activities you might try.
●Take care of yourself
73 If you easily get angry and can’t sleep well enough, or if you’re not eating properly, it will be more likely that you will fall into stressful situations.If stress repeatedly keeps you from sleeping, you should consult a doctor.
●Make time for yourself
Schedule time for both work and entertainment.Don't forget, play can be just as important to your overall well-being as work. 74 Go window-shopping or work on a hobby.Allow yourself at least a half hour each day to do something you enjoy.
● 75
Stress can result from disorganization and a feeling that “there’s so much to do, and not enough time”.Trying to take care of everything at once can be too much for you and as a result, you may not achieve anything.Instead, make a list of everything you have to do, then do one thing at a time, checking off each task as it is completed.Set out to do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first.
A.Do whatever you like and want to do.
B.Make a list of things to do.
C.You should make every effort to eat well and get enough rest.
D.The following are suggestions for ways to deal with stress.
E.You could smile to yourself in front of a mirror every day
F..You need a break from your daily routine to just relax and have fun.
G. Try physical activity.
第二卷:第一节:短文改错
Ladies and gentlemen,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s, please? Now we are
looking to a passenger, Mr. Brown, he is from America.
And he' s now leaving Beijing to America on Flight 2748.
But we were told Mr. Brown left his passport as good as
his wallet in Friendship Hotel where he had stayed.
The manager of a hotel has just telephoned to tell us
about it. He has just been sent his secretary to bring the
passport and the wallet here, but she will come soon.
Will Mr. Brown go the gate of our airport and wait
for his passport and wallet? She' ll arrive in ten minutes.
Thank you!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30分)
假定你是李华,将去英国某学校短期学习,被安排住在Smith 先生家。请你用英语写封信询问以下情况:
1.住宿,
2.三餐;
3.交通。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开头已为你写好。
Dear Mr. Smith,
I’m Li Hua from China,writing to ask about my stay with your fami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
Li Hua
考号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井陉一中2012—2013 学年高三年级10月月考
答题纸
第二卷:第一节:短文改错 得分:
Ladies and gentlemen,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s, please? Now we are looking to a passenger, Mr. Brown, he is from America. And he' s now leaving Beijing to America on Flight 2748. But we were told Mr.Brown left his passport as good as his wallet in Friendship Hotel where he had stayed.
The manager of a hotel has just telephoned to tell us about it. He has just been sent his secretary to bring the passport and the wallet here, but she will come soon. Will Mr. Brown go the gate of our airport and wait for his passport and wallet? She' ll arrive in ten minutes.
Thank you!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30分)
假定你是李华,将去英国某学校短期学习,被安排住在Smith 先生家。请你用英语写封信询问以下情况:
1.住宿,
2.三餐;
3.交通。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开头已为你写好。
总分:
Dear Mr. Smith,
I’m Li Hua from China,writing to ask about my stay with your fami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
Li Hua
答案;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1~3小题。
我国众多历史性城市的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既蕴含了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城市对中华文明所作出的贡献。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文化遗产体现着城市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城市生命历程的根基。城市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点点滴滴地都记录在每一座城市的记忆中,每一处名人故居、官府宅第、寺庙宫观、亭台楼阁、雕塑石刻、造像壁画和墓、碑、塔、坊、井、桥等文化遗存以及其背后大量的史实和文献,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在城市中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使这种记忆变得更为真实,通过城市风貌、民族风情、市民习俗等,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历史的积淀。因此,一座历史性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要远比一组古代建筑群或一处古代文化遗址的保护复杂得多,同时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所谓托物寄情、托物寄史,从河流山脉、地形地貌、树林草地,到历史街道、文物古迹、传统民居,再到传统技能、风俗习惯、文化情操等等,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其中,众多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往往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这些文化遗产存留在城市的空间中,融合在人们的生活里,对城市的风貌、人们的行为起着无法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每一座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城市,总是在城市规划及建设中,千方百计地设法保留那些构成历史文脉的重要遗存,让这些历史坐标点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得到彰显。
城市文化遗产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而且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一座古代城市的营建,包括宫殿、衙署、里坊、道路和水系等,是一个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完整的科学体系。特别是城市中留存至今成片的历史街区和数量众多的传统民居,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是先人活动的遗存,又是今人生活的空间,它们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居民的思想、智慧、生活气息,它们夜以继日地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让人们不但可以了解许多令人难忘的城市故事,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生动的成长过程。这些文化遗产是市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贡献。它们给予我们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并启发我们的智慧以开拓未来。它们是先人对后人的恩赐,我们必须感谢它,善待它,呵护它。但是,在经历了大规模“旧城改造”后的今天,人们切实感到城市留存下来的历史街区已经不多,甚至导致城市历史信息难以全面感知。为此,在历史性城市的保护上,不但要强调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而且要维护生活的延续性。
(摘编自 单霁翔《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
1、下列关于“城市文化遗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城市文化遗产体现着城市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记录着城市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城市生命历程的根基。
B、体现着城市传统文化的城市文化遗产,使人们更为真实地记忆城市,通过城市风貌、民族风情、市民习俗等,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城市历史的积淀。
C、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文化遗产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特色和文化价值,它对城市的风貌、人们的行为起着无法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D、城市文化遗产是市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贡献。它们给予我们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并启发我们的智慧以开拓未来。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相对于一组古代建筑群或一处文化遗址的保护,一座历史性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要复杂得多,因而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B、有关城市的河流山脉、地形地貌、树林草地和历史街道、文物古迹、传统民居,以及传统技能、风俗习惯、文化情操等文化遗产,可以加深人们对于这个城市的记忆。
C、一座古代城市的营建是一个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完整的科学体系,通过这些城市文化遗产,我们就可以研究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推知城市文明的现实状况。
D、城市文明凝聚着城市居民的思想、智慧、生活气息,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让人们不但可以了解许多令人难忘的城市故事,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生动的成长过程。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3分)
A、我国众多历史性城市的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它蕴含了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感谢、善待、呵护这些文化遗产资源,也是在保护我们的中华文明。
B、一个城市只有在建设中努力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并让这些历史坐标点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得到彰显,才有资格入选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城市。
C、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留存的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就要千方百计地设法保留这些构成历史文脉的重要遗存。
D、在城市现代化的“旧城改造”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维护生活的延续性,这样才能全面感知城市的历史信息。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袖所著文谒戚纶,纶器重之。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调海盐令。县东南旧有港,导海水至邑下,岁久湮塞。宗道发乡丁疏治之,人号“鲁公浦”。
天禧元年,始诏两省置谏官六员,考所言为殿最,首擢宗道与刘烨为右正言。谏章由阁门始得进而不赐对①,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宗道风闻,多所论列,帝意颇厌其数。后因对,自讼曰:“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帝抚谕良久,他日书殿壁曰“鲁直”,盖思念之也。
章献太后②临朝,问宗道曰:“唐武后何如主?”对曰:“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后默然。时有请立刘氏七庙③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宗道不可,曰:“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帝、太后将同幸慈孝寺,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宗道曰:“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太后遽命辇后乘舆。时执政多任子于馆阁读书。宗道曰:“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邪?”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再迁尚书礼部侍郎、祥源观使。疾剧,帝临问,赐白金三千两。既卒,皇太后临奠之.赠兵部尚书。
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之。”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尝以语太后。太后临朝,遂大用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五》)
注:①不赐对:不能跟皇帝当面谈意见。②章献太后:姓刘,是宋真宗的皇后。真宗去世后,仁宗即位时年幼,章献太后遂垂帘听政。后归政仁宗,卒谥“章献明肃”。③七庙:历代帝王为进行宗治统治,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七庙只有天子才能设立。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袖所著文谒戚纶 袖:衣袖
B、第以实言之。 第:难道
C、如嗣君何? 如何:为什么
D、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 故事:定例
5、下列句子中能直接表现鲁宗道“遇事敢言”的是( )(3分)
①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 ②宗道屡于帝前折之
③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 ④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
⑤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 ⑥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⑤⑥
6、下列句子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宗道为海盐县令时,县东南原来有小河道,能够引海水到城下,但是年久堵塞,宗道派遣乡丁疏通治理好了这条河道。人们从此称他为“鲁公浦”。
B、 天禧元年,朝廷开始诏令两省设置六名谏官,考核宗道的谏议言论,列为上等,两省首先提拔宗道与刘烨担任右正言。
C、宗道曾指责章献太后不应该在七庙中设立自己的牌位,又当众阻拦太后的车队,要求太后不能无视先皇礼制弃车乘辇。对于这些指责,章献太后都能虚心接受并一一改正。
D、鲁宗道为人忠实,有次陪故人去酒店饮酒时遇到皇上紧急传唤他,他如实告诉了皇上,皇上果然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重用了他。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后因对,自讼曰:“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
答:

(2)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尝以语太后。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龙潭夜坐 明?王守仁①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8、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寄予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

9、本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任选其中两种进行赏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
(李白《蜀道难》)
(2)余则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蟹六跪而二螯, , 。(荀况《劝学》)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愿做沙漠科学事业上的铺路石
——记沙漠学家朱震达教授
今年56岁的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已经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
1952年,朱震达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随后,他被派往前苏联科学院进修深造。在前苏联的两年多时间里,他潜心研讨,勤奋实践,几乎跑遍了前苏联中亚辽阔的沙漠地区,取得了大量的可贵的第一手资料;锻炼了实地考察的才干,为他日后从事沙漠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院属治沙队,主要对北方地区的沙漠和戈壁进行综合考察。朱震达被选入这支队伍并任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队队长。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类型相当复杂,环境十分艰苦,它历来被描绘成“死亡之海”。雄心满怀的朱震达,率领年轻的科考队伍第一次出征,踏进塔克拉玛干。他下决心要闯一闯,目的是要揭开“死亡之海”的内幕,研究它的特点与规律,以事实来澄清和纠正一些西方学者种种不科学的论断,还它的本来面目。
以朱震达为首的治沙队,在塔克拉玛干选择了风沙最严重的坡山地形作为半定位的观测站。通过连续3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积累了风沙移动的资料,查明了裸露平坦沙质地表因子、风沙流结构和沙丘形态的变化规律。
沙漠化,是近年来各个国家沙漠研究的中心问题,它关系到占全球20%的人口以及2/3的国家和地区的生存到发展,每年有500万到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沙漠化土地。因此,沙漠化成了当前干旱及半干旱区沙漠研究中与人民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
1977年8月,朱震达出席联合国在内罗毕召开的世界沙漠化会议。回国后他根据我国多年来对沙漠研究的情况认为,沙漠化在我国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同样存在,并直接威胁着草场、农田。因此,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沙漠研究就更应紧密围绕沙漠化来进行。但是,在当时,“沙漠化”这一概念并不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受。在众说不一的情况下,朱震达果断地组织全所主要力量,开展了对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并与有关生产部门合作进行治理模式的试验。经过10年的研究试验,他认为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是防止沙漠化的根本途径;同时,沙漠化最危险的地区是在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沙漠化地区的农牧业发展战略、治理规划、不同类型的沙漠化土地整治模式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国策,给朱震达的学术研究开拓了广阔天地。一向注重国际学术交流的朱震达,主张“博采各国之长为我所用,以我之长为国争光”。1978年以来,他依靠自己的优势,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他先后与40多个国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与日本、德国开展合作研究,与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组织举办了多次国际沙漠化培训班、沙漠化讨论会等活动。1985年,朱震达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他在国内外的学术成就,引起了国家与科学院的重视。
朱震达在再次出任沙漠研究所所长时说:“我们的沙漠研究要立足两个方面:一是要面向土地沙漠化问题,这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二是要看到我国沙漠类型复杂,在世界沙漠中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同时要根据中国大沙漠的特点,抓住若干基础问题,才能使我们的科学水平有所提高。我愿做沙漠科学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
(选自 冯锦川《现代中国地理科学家的足迹》,有删改)
(1)对这篇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雄心满怀的朱震达,率领年轻的科考队伍第一次出征,就踏进塔克拉玛干。可见“初生牛犊不畏虎”,年轻就是科学研究的资本。
B、占全球20%的人口、2/3的国家和地区,每年有500万到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沙漠化土地。因此,沙漠化是近年来这些国家和地区沙漠研究的中心问题。
C、在“沙漠化”这一概念已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受时,朱震达组织全所主要力量,开展了对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并与有关生产部门合作进行治理模式的试验。
D、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国策为朱震达“博采各国之长为我所用,以我之长为国争光”主张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E、朱震达认为土地沙漠化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
(2)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
答:

(3)文章主要介绍了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作出的哪些贡献?请分条列举。(6分)
答:

(4)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像沙漠科学研究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请你就“技术”、“勇气”、“奉献”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高华治史的特长不在其获取史料的能力,而在其对史料的解读时所显露出来的悟性。他能见微知著,通过细碎的史料洞彻历史的真相。
B、中秋联欢晚会以个性的舞台布景,耀眼的灯光效果,新颖多彩的形式和绘声绘色的表演,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C、领导干部学习应始终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多方请教,不断学习,做到“专”与“博”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
D、宋远方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用实的事例和鞭辟入里的分析,对大会报告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解读,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预计于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三地的交通问题,成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B、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
C、“神马都是浮云”、“鸭梨”、“蒜你狠”、“围脖”、“非常艰难的决定”、“给力”等网络词语在2012年一夜窜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
D、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扫除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诸多法律空白。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不能采取历史虛无主义态度,数典忘祖; 。
, 。 , , ,则能看到事实的真相。季羨林先生的见解很值得重视。
①就必须继承、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
②如果看问题能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
③中国要想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
④季羡林先认为,西方轻视东方文化,是偏见
⑤也不能照搬照抄,拜倒在古人脚下
⑥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轻视东方文化,则是短见
A.⑤③④⑥①② 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③①④⑥② D.②④⑥⑤③①
15、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6分)
保障铁路安全, ① 要保障列车基本的行驶安全,更要保障广大旅客在列车行驶过程中人身财产安全。 ② 在铁路治安上,保障工作却往往存在着被动滞后的问题, ③ 长期没有火车票实名制,难以及时掌握旅客身份信息。“推行火车票实名制,是增强社会铁路治安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铁道部表示,“ ④ 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 ⑤ 将逐步开展这项工作, ⑥ 有能力把这个工作做好!”
答: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6、在横线处补写两个句子,使整个语段句式协调一致,语意完整。(6分)
如果你能使一朵花儿快乐,不随意折毁它,那么花儿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瓣醉人的芬芳; , , , ; ,
, , ;如果你能使一方泥土快乐,不随意占用它,那么泥土也会使你快乐,在你饥肠辘辘时为你奉上一缕诱人的稻香。
答: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的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十月月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5分)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1分)通过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2分)渲染了月夜的静谧氛围,凸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心境。(1分)结句诗人笔锋陡转,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之情怀。(1分)
(意思答对即可。)
9、诗中运用了衬托、拟人、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
(衬托手法。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或:颔联以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
(拟人手法。颈联中的“不辞”“偏与”赋予“草露”“松风”人的情感,表达出与自然默契合一的快乐。
(用典。尾联运用猗兰操一典,表达诗人感伤自己生不逢时的情感。
④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嗅觉: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听觉: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松林之风;视觉:草上露水。
(指出手法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表达效果1分;答出两种手法即可得6分。意思答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略)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4)观点一:科学研究离不开高超的技术水平。
①他在苏联科学院深造时潜心研讨,勤奋实践,取得了大量的可贵的第一手资料,锻炼了实地考察的才干。
②通过连续三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查明了裸露平坦沙质地表因子、风沙流结构和沙丘形态的变化规律。
③他具备国际间合作的才能和实力,他在国内外的学术成就,引起了国家与科学院的重视。
观点二:勇气往往能开创科学研究的新天地。
①雄心满怀的朱震达勇闯塔克拉玛干沙漠,揭开“死亡之海”的内幕,研究它的特点和规律。
②在塔克拉玛干选择了风沙最严重的坡山地形作为半定位的观测站,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
③他勇敢地走出国门,实现多国合作,使中国的沙漠科学研究打入国际、走向世界。
观点三:对人类的无私奉献成就科学和人格的双重高峰。
①“我愿做沙漠科学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朱震达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②他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40多个国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举办了多次国际沙漠化培训班、沙漠化讨论会等活动。
③中国沙漠化治理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榜样,它解决的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
(观点2分,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探究每点2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B 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改为“活灵活现”。
13、A B、成分残缺 C、句式杂糅 D、搭配不当
14、C
15、不仅 但是 因为 无论 都 并且
16、如果你能使一棵小草快乐,不随意践踏它,那么小草也会使你快乐,在你满目枯黄时为你送上一抹耀眼的新绿
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不随意污染它,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沁腑的清凉
五、作文(60分)(略)
附:文言文译文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寄养在外祖母家。舅舅们都是行武之人,很轻视宗道,宗道越发勤奋读书。(宗道)拿着自己所写的专章拜见成纶,戚纶很器重他。中了进士,做了濠州定远尉,两次调动任海盐县令。县东南原来有小河;能够引海水到城下,但是年久堵塞,宗道派遣乡丁疏通治理好了这条河道,人们称这个水利工程为“鲁公浦”。
天禧元年,朝廷开始诏令两省设置六名谏官,考核宗道的谏议言论,列为上等,两省首先提拔宗道与刘烨担任右正言,过去谏官的奏章都要通过“阁门使”才能送到皇帝手中,并且谏官无法与皇帝面陈意见,鲁宗道请求当面与皇帝论事,奏章通过“通进司”直达皇帝,于是成了定例。宗道从传闻得知的事情,在朝廷上进谏多次,皇上心里很是讨厌他说得太多。后来趁回答皇上问话之机,宗道为自己辩解说:“皇上任用我,难道只是想让我徒有纳谏的虚名吗?我为自己不做事而白拿俸禄感到羞耻,请求罢免我的官职让我离去。”皇上反思了好长时间,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后来在大殿的墙壁上写上“鲁直”二字,大概是想念宗道。
章献太后执掌朝政,问宗道说:“唐代的武后是个怎样的君主呢?”回答说:“她是唐代的罪人,差点危害国家。”太后默不作声。当时有人请求在七庙中设立刘氏的牌拉,太后问辅臣们,大家都不敢回答。宗道不赞成这么做,说:“如果在七庙中设立刘氏的牌位,那后代君主怎么办?”有一天,仁宗皇帝、太后将一同到慈孝寺去,想先安排太后坐辇车在皇帝前边走,鲁宗道说:“丈夫死了跟从儿子,是妇人立身的道义。”太后就立即改为在皇上的车子之后乘辇前往。,当时很多当权者都让自己的孩子在馆阁读书,宗道说:“馆阁是培育天下英才的地方,怎么是纨绔子弟们凭父辈的恩泽呆的地方呢?”枢密使曹利用依仗权势骄横跋扈,宗道多次在皇上面前指责他,从贵戚到当权者都怕他,把他看成“鱼头参政”,因他姓鲁,而且说他的秉性像鱼头那样硬。两次升职做尚书礼部侍郎、祥源观使。病重的时候,皇上亲自来慰问,赐给他白金三千两。死了以后,太后亲自去祭奠他,追封他为兵部尚书。
宗道为人刚毅正直,痛恨邪恶,不能容忍(邪恶之人),遇到事情敢于说话,不注意细枝末节。做谕德时,住得离酒馆很近,曾经穿着便装到酒馆喝酒,遇到真宗紧急召见,派去传旨的使者到他家中等了很久,他才从酒店回来。到了宫中,使者要先进入禀报,就给他打招呼说:“皇上如果怪罪鲁公为何来得这么迟,该找个什么理由回答呢?”鲁宗道说:“只管将实情告诉皇上。”使者说:“(如果)这样,那么鲁公就获罪了。”鲁宗道说:“喝酒是人之常情;欺蒙君王,就是做人臣的大罪过了。”到了真宗那里,真宗果然诘问他(为何迟迟而来),使者就完全按照鲁宗道所说的话如实向皇上禀报。宋真宗责问鲁宗道,鲁宗道谢罪说:“有老朋友从家乡来,我家贫,没有像样的杯盘,所以就到酒店去招待他。”真宗听了不但未怪罪他,而且认为鲁宗道忠实可大用,并把这个意见告诉了刘太后。(真宗死后)刘太后临朝,鲁宗道就得到提升重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