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2021年12月时政热点:“上戏416女团”走红,为传统艺术注入时代活力近日,来自上海戏剧学院京剧表演专业的5个“00后”女生火了。她们把京剧唱腔融入现代音乐,将歌曲演绎得耳目一新,让人听来如沐春风。因大都住在“416宿舍”,被网友称为“上戏416女团”。目前,她们的京剧相关视频累计点赞量已突破2000万。仅《探窗》一曲,在短视频平台上播放总量就超过5000万,点赞量超过250万。许多网友看了视频后主动去了解京剧,甚至发掘出新爱好,成了京剧票友。 “上戏416女团”的走红,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艺术在当代的生命力。近年来的传统文化热滋养了传统艺术勃兴的土壤。身着汉服的年轻人经常出现在景区、博物馆,古风音乐蔚然成风,“国潮”品牌受到追捧……随着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已经成为当下显著的社会现象。《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抖音非遗戏剧视频累计播放600亿次;过去一年,非遗戏剧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1倍;“90后”“00后”年轻人成为听戏主力,占总观众的52%。这些数据,正是京剧等传统艺术走向当代、走向年轻人的有力注脚。借着传统文化热的东风,“上戏416女团”的“出圈”也水到渠成。 创新表达让传统艺术更具新意和时代气息。经典艺术往往有着穿越时空的感染力,也有着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在几百、上千年的流转中,传统艺术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学积淀打动了无数人。然而艺术的传承不是一味的复古守旧,传统艺术也需要当代表达。在坚守艺术本体的前提下,融入时代审美和价值,才能推动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次“上戏416女团”以跨界的方式,将京剧与国风歌曲混搭,带动京剧艺术走红网络,又一次证明了传统艺术并非曲高和寡,一旦遇到大众喜爱的表现形式,就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借助短视频等新兴传播平台,传统艺术可以更好地抵达年轻人。以戏曲来说,传统的观看方式是在剧院或电视前,然而年轻人既没有太多时间走进剧院,也少有打开电视。短视频等新兴传播平台打破了时空限制,让传统艺术触手可及。京剧名家王珮瑜长期录制短视频,致力于让观众“秒懂京剧”。2019年以来“上戏416女团”持续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日常练功、演唱视频,有时也在宿舍里展示京剧赶妆、戏服、扮相、手势,教网友分辨不同流派唱腔。讲故事、说知识,短视频不仅延展了传统艺术的舞台,更以其互动性、趣味性,拉近了年轻人与传统艺术的距离。 事实上,“上戏416女团”并非个例。越来越多年轻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融合当下潮流,为传统艺术注入时代活力。青年京剧演员王梦婷用节奏感强烈的背景音乐配合京剧变装,在短视频平台吸引了近90万粉丝;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表演专业2017级的梁颖,凭借黄梅戏翻唱短视频走红,获赞近700万;“95后”彭静旋在法国街头弹奏古筝,让中国民乐得到更多海内外观众认可……这些术业有专攻、深谙同龄人审美趣味与观赏习惯的年轻创作者们,以个性化演绎再现经典,激发了大众对传统艺术的热情和向往。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了中国人的共同记忆,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期待有更多人以创新表达讲述中国故事,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传统艺术代不乏人,让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文章来源:人民网涉及知识点: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 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强国 文化自信大众传媒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从“中国李宁”登上纽约时装周秀场,到故宫文创借着国宝色口红大红大紫;从结合京剧“生旦净丑”元素打造的晨光文具,到六神联合RIO推出的花露水鸡尾酒;包括沙县小吃“入遗”、三星堆盲盒出新……吃“国潮”、穿“国潮”、用“国潮”已成为当代人特别是新青年发自内心认可的时尚追求。这说明( )①创新是激活传统文化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②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了传承③增强国人文化自信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④青年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主体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近年来,各地中学举行的成人礼,始于周代的冠(笄)之礼。对此,甲同学认为,成人礼应该回归古代已有的冠仪式,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而乙同学认为,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只要在内容上让学生感受到成人的责任就好,复古式的冠仪式没有价值。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乙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②甲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传统礼仪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③成人礼仪演变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和主要标志④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需要因时而变,并注入时代精神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0年3月,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下,全国各地非遗保护协会共同在微博发 起非遗公开课活动,推出68项非遗节目,话题阅读量超过17亿。其中,青城武术、道明竹编等 四川非遗备受网友青睐。这说明(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着文化②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得以增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0年11月26日,第四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闭幕,本届艺术节展演的作品题材鲜活,艺术形态多样,经典传统剧目和现代原创新剧均好评如潮,累计吸引线上、线下观众达2000万人次。本届艺术节的成功说明( )①文化艺术必须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深入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④继承与发展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太极拳是以中国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阴阳五行、中医经络学等形成的一种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文化价值主要在于(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②太极文化得到世界各国的赞许和认同③有利于推动中华太极文化的保护和传承④有利于推动中华太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北京全面推进书香北京建设。近几年北京出台了促进实体书店发展新政,制定了《北京市全民阅读发展规划(2021—2025)》,并开展北京阅读季等活动,街头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方便市民随时借阅。建设书香北京的意义在于( )①用优秀文化塑造人,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养②丰富优质文化服务供给,助力文化中心建设③增加文化基础设施,以物质文明提升精神文明④旨在繁荣首都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孩童学的第一首诗,不是“曲项向天歌”,就是“床前明月光”。中国特有的格律诗词飘逸雄浑、深沉博大,抒情言志、笞恶鞭疾,留下了无数的千古绝唱,体现了中华文化之大美。它源于先秦,盛于唐宋,成为中国文学群山之高峰。而明清之后的诗词东施效颦,特别是“五四”以后白话诗和欧化诗盛行,中国格律诗词式微,已鲜有可传世之作,有学者对此深感忧虑。这一“诗愁”( )①表达了中华诗词创新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质的愿望②蕴含了中华诗词发展应排除外来文化影响的情感③道出了对中华传统诗词高峰难以逾越的感慨④反映了对中华传统诗词走向复兴的自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网友通过拆“考古盲盒”体验考古工作的艰辛与喜悦,游客购买惟妙惟肖的“文物雪糕”拍照留念……近年来,一款款别出心裁的文创产品不仅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了起来,更培养着年轻人对考古文博领域的兴趣。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融合是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主要途径②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得到传承③文化遗存能够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实现对接④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能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0年跨年之际,多地以“相约冬奥”为主题,立足地域文化特点,围绕冰雪非遗、雪乡体验、民俗大集等内容,开展冰雪文化活动,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赋予地域传统冰雪文化新的生命,为2022北京冬奥会增添文化要素。这启示我们要( )①尊重地域文化特色,重视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②在传承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文化自信③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播中增强其主导地位④以个性化为指导,发展各地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10.五道营村位于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该村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传统剪纸技艺具有独特优势,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遗剪纸传承基地”。村里成立了剪纸就业工坊,村民免费学习剪纸技术,从事剪纸项目的村民收入最高的一年可赚近万元,五道营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向着“产业强、百姓富、环境美”的小康之路华丽转变。五道营村的成功主要说明( )①文化遗产对于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具有独特作用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④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17时,2021年我国国庆档票房达42.46亿元。其中,《长津湖》以30.9亿元票房领跑,打破国庆档影片票房纪录,《我和我的父辈》以9.4亿元票房排名次席,新主流电影在今年国庆档引领观影潮流,观众在光影的独特魅力中追寻时代记忆,感悟家国情怀。这表明( )①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②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文化生产力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和先进性,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④大众传媒为文化的即时传播与创新提供了不竭之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唱支心歌给党听”大型主题合唱活动于2021年3月至10月,在北京、上海、嘉兴等10个城市以及港澳地区展开。该活动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和全民合唱的方式回顾百年历程,回望百年初心,向海内外讲好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故事,展现中华儿女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精神风貌。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①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文化素养的核心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文化与经济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④健康向上的文化有利于人们培养健全人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的一档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美”上热搜,被央媒点赞,受亿万网民热捧,节目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20亿次,火出圈。《唐宫夜宴》是由郑州歌舞剧院排练演出的,从舞蹈的编排到场景的展示,从演员的妆容到身上的服饰都充分彰显了令人震撼的黄河文化之美。舞蹈形式新颖,舞美效果层次递进,14位活泼灵动的“唐朝少女”如同在古画中穿行,俏皮可爱的舞姿再加上5G+AR技术的运用,让虚拟影像与现实舞台交相呼应,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串联起多件国宝级文物和古代名画,营造出了一种“博物馆奇妙之夜”的感觉。该歌舞的编导在看到博物馆里的乐舞俑造型后,就思考如何用艺术的手法把乐舞俑的生活场景、动感情愫融入作品,契合我们当代人的思想情感、审美追求和价值认知,最终确定14名女舞蹈演员用婀娜多姿、秀逸韵致的群姿,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进行呈现。(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火出圈的原因。(2)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首次对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顶层设计。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就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为所在学校设计两项课程。(要求:简要写出课程名称及其主要内容。示例:《川剧鉴赏》,介绍川剧的历史、服饰、声腔,摹画脸谱,表演经典曲目。14.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曾拥有无数的观众。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京剧的观众越来越少,能够展示的舞台也越来越小。近年来有人致力于京剧的改革,在传统京剧中加入许多新元素,比如曲调、唱腔充满了现代感,武术、舞蹈等也被注入其中;同时,西方的钢琴、吉他也能在舞台上听到,这类京剧被人们称为“新京剧”。对“新京剧”,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赞成者认为,社会在变迁,京剧也必须有所变革,“新京剧”的魂还是京剧,因为传统京剧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等基本功并没有被丢掉,要改革的是它的程式、道具和表现手段等。反对者认为,既然是国粹,就应该原汁原味,越传统、越地道,才是最好的。请选择一方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你赞成或反对“新京剧”的理由。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对待传统文化,要继承发展,并注入时代精神,乙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①④符合题意;传统礼仪不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错误;③夸大了成人礼仪演变的作用,排除。3.答案:B解析:全国各地非遗保护协会共同在微博发起非遗公开课活动,备受网友青睐,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着文化,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①③正确。②强调了文化深远持久影响人,材料没有体现。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对外影响,④与题意无关。故选B。4.答案:D5.答案:B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塑造人。材料中,建设书香北京强调的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侧重的是精神文明建设,未体现“以物质文明提升精神文明”,③排除。建设书香北京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而不是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④排除。①②符合题意7.答案:B解析:题干中“中国格律诗词式微”体现了我们要自觉承担起传承、复兴中华传统诗词的历史责任,④正确;“白话诗和欧化诗的盛行”对于传统格律诗词的冲击启示我们对中华诗词进行创新性发展时要保持民族文化特质,①正确;②③说法错误,故选B。8.答案:D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多地立足地域文化特点,充分利用当地冰雪文化资源,为2022北京冬奥会增添文化要素,这启示我们要尊重地域文化特色,重视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文化自信,①②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③说法错误。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我们要以共性为指导,发展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④说法错误。10.答案:D解析:材料中没有阐述文化遗产对展现文化多样性的意义,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①。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排除②。五道营村成立了剪纸就业工坊,从事剪纸项目的村民收入最高的一年可赚近万元,村里的面貌也焕然-新,向着“产业强、百姓富、环境美的小康之路华丽转变。这主要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③④正确。故选D。11.答案:B解析:《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新主流电影在今年国庆档引领观影潮流,观众在光影的独特魅力中追寻时代记忆,感悟家国情怀。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和先进性,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①③符合题意。材料表明《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新主流电影在今年国庆档创出高票房收入,体现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体现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且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不能说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②错误。大众传媒为文化的即时传播与创新提供了手段,而是不是不竭之源,④错误。故选B。12.答案:D解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①错误;开展“唱支心歌给党听”大型主题合唱活动,是基于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健康向上的文化有利于人们培养健全人格,②④当选;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③不选。13.答案:(1)①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②立足社会实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契合了时代要求。③依托现代科技,实现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示例一《民族节日荟萃》,介绍各民族节日的日期、起源和文化意义,参与民族节日庆祝活动。示例二《四川文物图鉴》,以图片形式介绍四川出土文物的前世今生,介绍文物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参观博物馆。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等知识。解答第(1)问,要根据《唐宫夜宴》这一节目的内容、特点及创作过程,联系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其火出圈的原因。具体思路如下:“契合我们当代人……价值认知”,《唐宫夜宴》“美”上热搜,被央媒点赞,受亿万网民热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看到博物馆里的……动感情愫融入作品”→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立足社会实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俏皮可爱的舞姿再加上5G+AR技术的运用”→依托现代科技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第(2)问为开放性设问,答案不唯一,根据题目要求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设计课程,写出课程名称及其主要内容即可,注意参照示例。14.答案:示例一 赞同新京剧: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传统京剧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革;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新京剧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满足了当代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京剧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有助于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示例二 反对新京剧: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京剧作为国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个性和特征;不能离开了传统,空谈创新,新京剧夹杂了诸多其他因素,已失去传统的魅力;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京剧需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选择一方观点,说明赞成或者反对“新京剧”的理由。选择赞成,要明确赞成者的观点,即“社会在变迁,京剧也必须有所变革……要改革的是它的程式、道具和表现手段等”,据此可以从社会实践的角度说明京剧必须顺应时代的变迁,从文化创新的作用的角度说明“新京剧”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满足当代群众文化需要,从文化创新的途径角度说明京剧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京剧的创新有助于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选择反对,则要分析反对者的观点的合理性。反对者认为,“既然是国粹,就应该原汁原味,越传统、越地道,才是最好的”,这一观点强调京剧是国粹,可以从继承传统的重要性、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等角度来说明。具体来说,要从京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个性和特征、不能离开传统空谈创新、京剧需要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等角度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