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课件(15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课件(15ppt)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复习课件

早期国家
政治
变革时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世袭制
分封制
经济
文化
百家争鸣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铁具农耕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禹建立夏朝
汤建立商朝
武王伐纣,西周建立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西周分封制的内容:①周王授予…… ②诸侯需要…… ③受封者可以……
分封制的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的歌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 B.夏王朝的建立
C.禅让制的实行 D.制定历法,称“夏历”
人们常将山东称为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
A.行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选择题技巧4:双重解题
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1986年在北京出土了一件青铜器,内部有铭文,其大意是:(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偃(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从羌族到微族的地方。这件青铜器可以印证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井田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青铜器成为贵族身份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青铜器铸造的特点: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商周时期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
①兵马俑 ②司母戊鼎 ③彩陶 ④四羊方尊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的( )
A.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B.商代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缘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录在( )
A.竹简或木牍上 B.龟甲或兽骨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3.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周王室衰微,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争霸
春秋五霸:齐、晋、楚、秦、吴
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各国以吞并战争为主,如长平之战等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课本P34战国形势图)
社会变化: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青铜业、冶铁业等手工业规模扩大;
商业活跃,金属货币更多使用。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3.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
A.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周顷王继位后,王室财政拮据,竟置于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寻求援助,鲁国国君提供资助后才安葬了襄王。这个故事说明( )
A.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C.周天子注重节俭 D.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选择题技巧2:看清问题问什么?【正确/不正确】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政治
1.确立县制;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
4.严明法度;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
结果(影响):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
变法措施(课本P35表格内容)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商周时期,爵是身份的象征,用以排列贵族、士人地位的高下。在商鞅变法中,哪一措施有利于改变爵位世袭,与庶民无缘的局面(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确立县制 D.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
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 D.编制户口
选择题技巧3:问答一致有逻辑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5.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战国时期,秦国的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由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构成
作用:具有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
史书记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材料中蜀人在播种季节供奉祭祀的“李王”功绩是( )
A.推广使用牛耕 B.制造出铁农具
C.修建都江堰 D.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6.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学派 代表人物 学说 思想主张
道家
道家
儒家
儒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老子
孔子
孟子
庄子
墨子
韩非子
孙武
《道德经》
《论语》
《孟子》
《庄子》
《墨子》
《韩非子》
《孙子兵法》
无为而治
“仁”,以德治国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顺应自然和民心
“兼爱”;“非攻”;选贤;节俭
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6.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
A.诸侯争霸 B.变法运动 C.百家争鸣 D.民族交融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卫衣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下列各项属于儒家学派治国主张的是( )
A.“兼爱非攻” B.“法治”,中央集权
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为政以德”,以德治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