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2张PPT)九年级历史思维导图含九上+九下单元思维导图-精品课件本课件整理了九年级上册+下册单元思维导图,让学生整体熟知教材,答题指导,助力期末考试,夺取高分!!整体概述思维导图料题答题指导九年级上+下册选择题答题指导整体概述第一部分PART 01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时间世界现代史单元思维导图第二部分PART 03九上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九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九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九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走向近代九上第五单元九上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九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九下第一单元九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九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九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九下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九下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二战后的世界变化九下第六单元材料题答题指导第三部分PART 04一、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类型(常见类型)文字型:文言文 现代文 外文翻译图片型:文物图 漫画 地图二、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1、看清问题要求2、带着问题要求阅读理解材料3、能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4、联系课本知识迁移与运用5、规范做答三、认真分析设问 提高准确率设问的一般构成:提示词+限定词+中心词+求答词例:限定词提示词中心词求答词材料一 冷战进程中,美国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消耗了经济实力。……正是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特需”将日本从萧条中拯救出来。——《战争与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据材料一,归纳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外部原因。(1分)四、文字型(文言文 现代文 外文翻译)(1)阅读正文、注解、标点符号、出处等(2)注意提示性文字(在材料的开头和在材料末尾)(3)抓住关键句、词、字。关注总结性的词句,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内容。借助标点符号及关键词划分层次。(4)材料中体现出来的时间(各种方式的时间信息)例:材料二 1804年,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把法国大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经强迫在法国占领下的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此法典,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拿破仑法典》后来成为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摘自人教版九上历史教科书问题:根据材料二,分析《拿破仑法典》颁布的作用。(4分)(1)地图类:根据地图名称,地图图示和地图隐含信息判断地图是什么时期或者朝代的、什么国家或者地区,寻找地图关键地点,强调地图上地点的分布特点,根据所学知识解答(2)漫画类:漫画只是一个表象,仔细寻找漫画的名称、画中的隐含信息,关键看透漫画背后的讽喻信息,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解答(3)图片类:人物图、文物图等等,关键图上方或者下方的注释文字、判断图中涉及的朝代、时期特征,联系相关课本知识根据设问要求解答五、图片型材料解析题六、组织答案注意事项(答案序号化、内容条理化、书写规范化)1、注意简洁。条理清楚,用①、②、③等序号标明2、注意全面。答案要求完整和层次分明3、注意用语。尽量使用课本语言,尤其要注意课本中结论性语言,不要用口头语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4、注意书写。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选择题答题指导第四部分PART 04从选择题的材料类型来看,可将选择题分为:文字材料类,地图类,图片、漫画类,示意图类,表格类,折线图、柱状图类,年代尺类。文字材料类1.读题干:认真阅读材料和设问,弄清材料内容,提取关键信息,要特别注意与时间、人物(或材料描述的对象)、地点等有关的信息。2.联知识: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相联系,进行知识迁移,明确试题考查的知识点。3.辨选项:辨析选项,分析其是否符合题意、是否符合史实等,准确作出判断。▲真题演示. (2021江西5题)“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了( )A.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 B. 隋朝灭亡C. 唐朝由盛转衰 D. 金与南宋对峙C[解析] 方法演绎:(1)读题干:提取关键信息“范阳节度使……反”“肃宗起灵武”等。(2)联知识: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3)辨选项: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故答案选C。地图类1.读题干:弄清题目的考查方向,注意题干给出的有效信息。2.联知识:将题干中的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相联系,明确试题考查的知识点。3.看地图:中考试题中的地图,往往不会给出地图名称,需要根据地图中的说明文字、图例等,判断每幅地图所反映的时期、地区或事件。▲真题演示. (2021山东2题)下面四幅形势图,与岳飞事迹相关的是( )DA. B. C. D.[解析] 方法演绎:(1)读题干:注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与岳飞事迹相关”。(2)联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生活在南宋,其著名事迹是岳飞抗金。(3)看地图:根据地图上的文字可知,A项是春秋争霸形势图,B项是三国鼎立形势图,C项是淝水之战示意图,D项是金、南宋、西夏形势图,故答案选D。图片、漫画类1.读题干:找到问题的关键词,注意题干材料所提出的条件和要求。2.看图片:观察图片,提取有效信息,如图片的标题和文字说明,图片中的“人”“物”等。标题直接说明图片、漫画的主题,文字说明是对图片、漫画所反映史实的有效补充,往往是解答问题的突破口。3.联知识:联系所学知识,根据问题,结合选项内容进行解答。▲真题演示. (2021四川4题)如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列强征服中国》1900年A. 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解析] 方法演绎:(1)读题干: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2)看图片:提取有效信息,标题“1900年”“列强征服中国”。(3)联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事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答案选D。示意图类1.读题干:找到问题的关键词,注意题干材料所提出的条件和要求。2.读图示:提取图示中的关键信息。3.找联系:结合图示中的箭头、各部分之间的层级关系和所学知识,找到事件或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包含关系、发展关系等),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明确图示所反映的史实、主题或阶段特征等。4.析选项:根据问题,结合选项内容进行解答。▲真题演示. (2021江西10题)观察下图,由此判断“沪局”( )AA. 引进了西方先进器物 B. 是最大的民用企业C. 达到了“自强”的目的 D. 是最大的军事工业[解析] 方法演绎:(1)读题干: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由此判断‘沪局’”。(2)读图示:提取有效信息,“机器设备的来源”“赴美购买”。(3)析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A项符合题意,B、D两项没有体现,C项说法错误。故答案选A。表格类1.看设问:先看题目针对表格内容提出的问题,不仅可以明确答题方向,还可以提高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的效率。2.看表格:看行和列,提取关键信息,注意时间、数据、数据单位、表头、比较项等。4.联知识:将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综合分析问题,从而得出答案。3.析数据:理解表格中数据反映的问题,对表中的数据进行整理,按题目要求进行纵横比较,找出数据变化规律,如数据是上升还是下降,还是到某个数值点就不变了等,注意分析引起数据变化的原因。▲真题演示. (2021江西9题)阅读下表,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 )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 (注: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地区 上奏人 上奏时间 银(两)福建 保昌等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七日 20000浙江 刘韵珂 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1200000广东 奕山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1800000BA. 虎门销烟的开支B. 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C.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D. 第二次鸦片战争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解析] 方法演绎:(1)看设问:“银两主要用于”。(2)看表格、析数据:阅读表格的行和列,可知“道光二十年”“道光二十一年”“道光二十二年”即1840年、1841年、1842年,且该时期上奏捐输的银两数额巨大。(3)联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鸦片战争时期,故答案选B。折线图、柱状图类1.看设问: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看题目针对材料提出的问题,明确答题方向。2.看图表:看清楚横、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找准图中的有效信息,如表头、时间、数据等。3.析数据:带着问题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注意与时间对应的数据的高低起伏。4.联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准确作出判断。▲真题演示. (2021江西15题)下图反映了( )C主要城市间铁路提速前后列车运行时间A. 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B. 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C. 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D. 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解析] 方法演绎:(1)看设问:“下图反映了”。(2)看图表:看图名“主要城市间铁路提速前后列车运行时间”。(3)析数据:观察柱状图可知,铁路提速后列车运行时间大幅缩短。(4)联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故答案选C。年代尺类1.看设问: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看题目针对材料提出的问题,明确答题方向。2.看年代尺:注意年代尺上的时间信息,以及时间所对应的历史事件。3.联知识:根据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进而得出正确答案。▲真题演示. 结合年代尺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CA. 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B. 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C. 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D. 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解析] 方法演绎:(1)看设问:本题考查的是与“年代尺上的时间”“对应正确的”。(2)看年代尺、联知识:观察年代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学习的是西方国家;B项甲午中日战争于1894年爆发,战后签订的是《马关条约》;C项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符合题意;D项1945年日本投降,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故答案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