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

资源简介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
题型一: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和测定条件
例1. .质量守恒定律可应用在(C   )
A、包括自然界中所有变化B、主要是指物理变化C、主要是指化学变化D、主要指氧化或还原反应
例2.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大理石),如图所示。左盘锥形瓶中盛有M 克水,右盘
锥形瓶中盛有M 克稀盐酸,天平平衡。
(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大理石倒入锥形瓶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
天平的指针
(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
(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针 ;
原因是 。
左盘锥形瓶中无明显现象,右盘锥形瓶中 产生气泡,气球胀大 , 在标尺中央
偏左 ; 右盘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 。 B ,生成的气体逸出或没有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例3.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个集气瓶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的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下图所示)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后,此时的天平( B )
A、指针偏向右 B、指针偏向左 C、仍处于平衡状态 D、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
例4.下列述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C )
A.气割时,铁板的质量一定等于割后两块铁板和铁渣质量总和;
B. 3g碳与12g氧气反应,生成15g二氧化碳;
C.10g高锰酸钾分解后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
D.镁条燃烧后的质量等于氧气的质量。
【举一反三】
1.(1)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 偏转(填“左”或“右”)。该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④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
(1) 右?? 遵守?? 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到空气中去了(2) ①②⑤
2.如图所示,将蜡烛和装有碱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的玻璃管固定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往右盘加砝码至天平平衡。点燃蜡烛,使燃烧产物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⑴蜡烛燃烧过程中,天平的(填“左”或“右”)盘____逐渐下沉。
⑵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天平失去平衡的原因 。
答案:⑴左盘 ⑵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反应物是蜡烛和空气中的氧气,生成物全部被碱石灰吸收,而原来的平衡左边是蜡烛和碱石灰,没包含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所以左盘会下沉
3.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
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
④3.2 g硫和3.2 g氧气化合,生成了3.2 g二氧化硫
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②③④? D.④
4.下图是某班同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片段。
(1)如图甲所示,天平无法调节平衡。要使该天平平衡,应采取的措施 ;
(2)小璐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重量为 g,然后注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 ;上述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的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丽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注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
5.(1)如下图,A、B、C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理由是
(2)自来水厂净水时消毒杀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X=HCl+HclO,则X的化学式为 。
题型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原子种类和个数守恒
例1.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D? )
?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
例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改变的是( B  )①原子种类 ②物质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元素种类
⑤分子数目 ⑥分子种类 ⑦原子的质量 ⑧物质的总质量
 A、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⑦⑧     C、①③⑤⑦    D、②④⑥⑧
例3.已知化学方程式X+2O2CO2+2H2O,下列对X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B )
A.X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B.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X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 D.X的化学式是CH4
例4右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 C 微粒(选填序号)。
A. B. C.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 反应。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 。
例5 “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D.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
【举一反三】
1.右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
(1)两种反应物的共同之处是:每个分子都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写一个符合这一反应类型的化学方
程式 。
(2)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生成物的方框内还应补充的粒子及数目是( )
A.一个 B.两个 C.一个 D.两个
(1)由两个原子构成;化合反应;2H2+O2 2H2O(2)C
2.“●”“○”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下列反映,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D )
A.2H2+O=2H2O B.2CO+O2=2CO2 C.N2+3H2=2NH3 D.H2+CI2=2HCl
3.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4.将“神舟七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 + 2R == 3N2 + 4H2O + 2CO2 ;其中R的化学式是( A )
A.N2O4 B.NO2 C.N2O D.CH4
5.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C? )
A.1????B.2????C.3????D.4
6.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B )
A.2m=a     B.3a=n      C.3m=2n     D.2b=m+n
题型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守恒
例1.4.6 g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8.8 g 二氧化碳和5.4 g水,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B?? )
?A. 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只含有碳元素
例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D ?)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四种元素
例3.将20 g H2、O2、N2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 g水,则剩余气体不可能是(? ?)A.N2和H2  B.O2和N2?? C.3 g N2   D.H2、O2和N2
例4.如右图所示,在密闭容器中,一枝侧管中装入少量金属钠,另一枝侧管中装入一定量的HgO,同时加热两枝侧管,若加热后容器内的空气成份没发生变化,分析其原因是
【举一反三】
1.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 g氧气,同时只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2.7 g?水,则该化合物中(?)
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2.某化工厂进行电解食盐水(NaCl溶于H2O中)不能制出的产物是(B )
A、NaOH B、HNO3 C、H2 D、 O2
3.用X表示某化合物的化学式,X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X + 6O2 6CO2 + 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X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X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 D、X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4.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B )
A.SO2 B.NO2 C.N2, D.NH3
5. 6.4g某物质R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则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D )
①R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②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③6.4gR燃烧还生成了7.2gH2O ④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
A.① ② B. ③④ C.①④ D. ②③
题型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化学反应的体系质量守恒
例1.现将10? 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C? )
A.1:l?????B.2:1??? ??C.5:l????? ?D.4:l
例2.1g氢气与8g氧气刚好能完全反应,则生成水为 9 g;如果2g氢气与8g氧气发生反应,则生成水为 9 g。
例3.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
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园球代表
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举一反三】
1.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 )
A.2∶1∶2???????? B.1∶2∶2 C.1∶1∶1?????????D.2∶2∶3
2.在反应2A=3B(A和是化学式的代号)中,若反应中消耗A为2ag,则生成B的质量为:( A )
A.2ag B.3ag C.2/3ag D.1.5ag
3.已知A、B反应生成C:A+B→C。用7g A和2g B或4g A和5g B充分反应后都可以得到6g C。现取A、B固体混合物共9g,充分反应后得到7.5g C。此混合物中A和B的质量分别是
(2)化学反应A—→B+C,D在反应中作催化剂,12gA与3gD混合后使反应完全生成了8gB,问同时
生成 gC。
4.A 物质和B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那么a g A和b g B发生反应生成C的质量( D ) A一定等于(a+b)g B一定小于(a+b)g C一定大于(a+b)g D不大于(a+b)g
5.在化学反应:M+N = P+Q中,a g M和b g N完全反应,生成c g P。则生成Q的质量为(? )
A.(b+c-a) g? B.(a-c+b) g? C.(a+c-b) g? D.(c-a+b) g
6.现有m g KClO3跟2 g 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A? )A.(m-n) g???B.(m+2-n) g次 C.(m+2+n) g?? D.(n-2) g
7.如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反应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C )
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十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 Z的化学式为XY3 B.若mg X2和ng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g Z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 X2完全反应生成bg Z,则同时消耗(a一b)g Y2
9.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反应消耗B的质量是 ( B )
A.60g B.80g C.90g D.120g
10.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
30
17
2
反应后质量(g)
m
39
0
10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C )
A.表中m为1g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
?【举一反三】
?物质




反应前质量/ 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11
28
5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g?
2.A、B、C三种物质各15g,当它们相互反应完成时,生成30g新物质D。若再增加10gC,它们又继续反应到完成时,A与C恰好消耗完毕。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C )
A.2∶3 B.2∶1 C.3∶2 D.1∶1
3。将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加热,待有氧气产生时停止加热(高锰酸钾仅部分发生了反应)残留固体中锰、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可能是(A )
A55:60 B.55:64? C.55:32? D55:4
1.(10连云港25)在上海世博园江苏馆的“春华秋实”展区,用我市东海水晶雕出的作品《寄畅园之冬》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东海县石国家火炬计划硅胶材料产业化基地,产品由晶莹剔透的成分为SiO2)是制取高纯硅的主要原料,高纯硅又是制造计算机芯片的主要原料。
其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请你自学上述资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由石英砂制得高纯硅的反应原理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数字代号,下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2)粗硅提纯必须在无氧的氛围中进行,除了考虑到硅易被氧化成二氧化硅外,还有一个原因是
(3)生产过程示意图中的“物质A”用水吸收,可得副产品(一种常见的酸)的名称是
(4)作为电器、电子、光纤等行业原料的石英砂纯度要求高,需要对普通石英砂(含有少量的CaCO3、Fe2O3)进行提纯,其中酸洗(用盐酸)和高纯水洗是两个最重要的步骤。请写出酸洗步骤中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任写一个);判断高纯水洗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少量最后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若无 现象,则表明残留物已洗净;否则,表明残留物未洗净。
(1)②,①③(2)防止氧气进去与氢气混合引起爆炸(3)盐酸(4)CaCO3+2HCl==CaCl2+H2O+CO2↑(或Fe2O3+6HCl==2FeCl3+3H2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