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社会 法治试题卷温馨提示:1.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卷 Ⅰ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场重要战役描述的关键词有“首次使用毒气弹”、“绞肉机”,这场战役最有可能是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莫斯科保卫战2.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上文中的“他”可能是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3.1919 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是指A.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新文化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4.1919 年 4 月底,美国哲学家杜威应胡适等人邀请来华讲学,先后在北京、上海等 11 个省市高校讲演 100 余场,历时 1年零 3 个月。杜威在华期间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某报纸上刊登了白话文作品 B.学生纷纷南下广州,参加北伐战争C.学生上街游行,声讨卖国贼 D.各地工人发动罢工,支援学生运动5.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是①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②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③秋收起义——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④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6.图 1中的两个人在 20 世纪 30 年代发动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兵谏”,有关该事件的历史要素,叙述正确的是①时间:1936 年 12 月 12 日 ②地点:陕西西安③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④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 1 张学良、杨虎城合影7.诵读伟人诗词,重温革命峥嵘岁月,领略伟人革命情怀。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8.与表 1 中共产党人数大量减少有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南昌起义、土地革命 表 1 1927-1937 年中国共产党人数变化表B.秋收起义、红军长征 时间 1927.4 1927.8 1934.9 1937.1C.反革命政变、红军长征 人数 5.7 万 1 万多 30 多万 4 万多D.反革命政变、土地革命九年级社会 法治试题卷(EZ)第 1 页 共 6 页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1941 年 12 月,《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指出:“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回答 9—10 题。9.材料反映 1941 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因是A.中国忙于内战无暇顾及 B.国民政府曾对日本抱有幻想C.日本停止对重庆的轰炸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10.“侵略者之日本向我美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的标志性事件是A.偷袭珍珠港 B.中途岛海战 C.诺曼底登陆 D. 阿拉曼战役11.1942 年 7 月开始,“苏德两军在此进行了一场对双方而言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象征性的战役……到 1943 年 2 月德军投降时,人数已不足最初的一半”。这场战役A.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B.使德军丧失太平洋战场主动权C.标志着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12.1943 年 11 月,美、英、中三国领导人在某次会议上,讨论了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会后声明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必须归还中国。此次会议是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13.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对有关图片的解释,正确的是14.蒋介石曾对周恩来说:“盼告诉润之(毛泽东),要和,就照这条件和。不然,请他回延安带兵来打。”从材料可以看出,蒋介石多次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是为了A.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B.争取国内民主与和平C.商讨新中国成立事宜 D.为独裁假和平真内战15.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里所说的三大战役是①辽沈战役 ②平津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渡江战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自 2013 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得到了全球范围的积极响应,中国先后与 80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这说明①进入新时代,中国已经步入发达国家行列②中国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世界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北宋教育家胡瑗曾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下列说法与其九年级社会 法治试题卷(EZ)第 2 页 共 6 页寓意相符的是A.国家强大靠教育,其他方面不重要 B.教育激发人的潜力,使人智力均等C.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我国教育事业已不再需要继续改革18.以下说法与图 2 反映的现象相符合的是A.我国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贫富悬殊问题B.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C.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D.我国经济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19.华为作为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自创办以 图 2来,就坚持每年把销售收入的 10%以上投入科技研发。华为公司的专利申请量在企业中位居全球第一,企业发展也欣欣向荣。华为的发展经历告诉我们A.大众创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B.我国科技创新实力领先世界C.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D.应把发展科技作为中心工作20.从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天眼”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诞生;从“海水稻”试验成功到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 1 号”投入使用,这一切都共同说明了①我国科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②我国在尖端技术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③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④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卷 Ⅱ二、非选择题(本题有 5 大题,共 60 分。)21.(10 分)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在追求民主进步的道路上不断求索。材料一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林伯渠(1)根据材料一,指出 20 世纪初哪一历史事件促使专制主义成为“过去”,并分析其历史意义。(5分)材料二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新青年》第 3 卷(2)为将旧思想“洗刷得干干净净”,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什么运动,高举什么旗帜。(3分)(3)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22.(10 分)2020 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以两组图片来铭记这段历史。九年级社会 法治试题卷(EZ)第 3 页 共 6 页【人物篇】图 3:李宗仁 图 4:彭德怀(1)根据图 3、图 4举出正面战场或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2 分)【场馆篇】图 5:卢沟桥遗址 图 6:哈尔滨苏军烈士纪念碑(2)列举相关史实,说明图 5 纪念地设立的理由。(4 分)(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4 分)23.(12 分)历史充满选择,历史因选择而不同。【首相的选择】“让德国恢复国土就可以保持英德两国长期友好和平稳定的关系……这是我张伯伦们时代的和平”。 ——张伯伦参加慕尼黑会议归国后所作的演讲“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本土……我们决不投降。”丘吉尔——丘吉尔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以后所作的演讲(注:张伯伦于 1937-1940 年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于 1940-1945 年任英国首相)▲图 7 二战初期德国扩张示意图(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图 7 的年代尺。(2 分)(2)根据表格内容,概括英国两任首相对德政策的变化,并用一例史实证明该变化。(4 分)九年级社会 法治试题卷(EZ)第 4 页 共 6 页【人民的选择】美国前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在评论 1941 年发生的一件历史事件时说道:“由于敌人蠢到极点,他们终于帮助我们解决了种种困难,解除了重重疑虑,使我国人民团结起来,走上了那为了国家利益不得不走的漫长而艰苦的道路……”(3)指出促使美国人民“团结起来”的历史背景。(2 分)【国家的选择】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图 8 《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述图 8 中这些“国家的选择”的必要性。(4分)24.(14 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大钊为建立“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所做的贡献,并阐述这一政党的诞生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4 分)(2)概述材料三中邓小平“勇挑重担”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2分)(3)请按图中所示,举一例毛泽东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事迹。(2分)(4)利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6分)(要求:表述成文,逻辑严密。)25.(14 分)习近平主席说:“2020 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九年级社会 法治试题卷(EZ)第 5 页 共 6 页【奋进的中国】年份 世界排名 GDP 总量(亿美元)1978 年 15 30591990 年 10 93362000 年 5 239832010 年 2 651502019 年 2 990865表 2 1978 年-2019 年中国 GDP 总量及排名变化(1)从表 2 可以获取什么信息。(2 分)【温暖的中国】城镇新增就业 1352 万人,调查失业率在 5.3%以下。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1109 万,贫困发生率降至 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3万元。基本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提高。——摘自《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2)材料反映了党和政府在努力践行哪一发展思想?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是如何践行这一发展思想的。(6分)【创新的中国】2004 年国务院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作出了加快高铁发展的重要决策,每年投入上千亿的资金用于建设和研发。中车四方公司由此开启了高速列车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2007 年,在女总工梁建英的带领下,高铁研发团队成功突破制约速度提升的关键技术,研制出时速 300 公里高速动车组;其中,CRH380A 型电力动车组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团队将“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3)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怎么做?(6分)九年级社会 法治试题卷(EZ)第 6 页 共 6 页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社会 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B C A C C B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A D D A D C D C A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 (10分)(1)辛亥革命;(1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4分)(2)新文化运动(1分);民主和科学。(2分)(3)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继续和深化;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精神动力(或者: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写出一点即可)22.(10分)(1)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2分,写出一个即可)(2)图5: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城制造了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4分)(3)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使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2分)②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支援,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23.(12分)(1)德国突袭波兰。(2分)(2)变化:从奉行绥靖政策到坚决抵抗法西斯国家。(2分)史实:1940年7月,不列颠之战,英国军民在丘吉尔的带领下坚决抵抗德国。(2分)(3)背景:日军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2分)(4)随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断深入(1分),中、美、英、苏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2分)加强了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团结协作,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任写1点得1分)24. (14分)(1)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等(2分,写出1点即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2分)(2)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2分)(3)示例: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领导了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创建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2分,写出1点即可)(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此后,中国共产党通过艰难的探索,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创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胜利后,面对蒋介石挑起的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总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6分)25.(14分)(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2分)(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分)“减少贫困人口”等说明党和政府在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说明党和政府努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基本养老、医疗水平提高”说明党和政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结合材料,任意写出2点得4分)国家要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等;企业要提升创新能力,自强奋斗,敢于突破,掌握核心技术等;个人要弘扬创新精神,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角度叙述得6分)九年级社会 法治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2 页(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社会 法治试题卷温馨提示: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卷 Ⅰ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场重要战役描述的关键词有“首次使用毒气弹”、“绞肉机”,这场战役最有可能是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莫斯科保卫战2.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上文中的“他”可能是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3.1919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是指A.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新文化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4.1919年4月底,美国哲学家杜威应胡适等人邀请来华讲学,先后在北京、上海等11个省市高校讲演100余场,历时1年零3个月。杜威在华期间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某报纸上刊登了白话文作品 B.学生纷纷南下广州,参加北伐战争C.学生上街游行,声讨卖国贼 D.各地工人发动罢工,支援学生运动5.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是①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②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③秋收起义——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④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6.图1中的两个人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兵谏”,有关该事件的历史要素,叙述正确的是①时间:1936年12月12日 ②地点:陕西西安③目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④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图1 张学良、杨虎城合影)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7.诵读伟人诗词,重温革命峥嵘岁月,领略伟人革命情怀。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表1 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人数变化表)8.与表1中共产党人数大量减少有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时间 1927.4 1927.8 1934.9 1937.1人数 5.7万 1万多 30多万 4万多B.秋收起义、红军长征C.反革命政变、红军长征D.反革命政变、土地革命1941年12月,《国民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指出:“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兹特正式对日宣战。”回答9—10题。9.材料反映1941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因是A.中国忙于内战无暇顾及 B.国民政府曾对日本抱有幻想C.日本停止对重庆的轰炸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10.“侵略者之日本向我美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的标志性事件是A.偷袭珍珠港 B.中途岛海战 C.诺曼底登陆 D. 阿拉曼战役11.1942年7月开始,“苏德两军在此进行了一场对双方而言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象征性的战役……到1943年2月德军投降时,人数已不足最初的一半”。这场战役A.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 B.使德军丧失太平洋战场主动权C.标志着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12.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领导人在某次会议上,讨论了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会后声明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必须归还中国。此次会议是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13.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对有关图片的解释,正确的是14.蒋介石曾对周恩来说:“盼告诉润之(毛泽东),要和,就照这条件和。不然,请他回延安带兵来打。”从材料可以看出,蒋介石多次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是为了A.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B.争取国内民主与和平C.商讨新中国成立事宜 D.为独裁假和平真内战15.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里所说的三大战役是①辽沈战役 ②平津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渡江战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得到了全球范围的积极响应,中国先后与80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这说明①进入新时代,中国已经步入发达国家行列②中国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世界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北宋教育家胡瑗曾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下列说法与其寓意相符的是A.国家强大靠教育,其他方面不重要 B.教育激发人的潜力,使人智力均等 C.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我国教育事业已不再需要继续改革18.以下说法与图2反映的现象相符合的是A.我国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贫富悬殊问题B.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C.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图2)D.我国经济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19.华为作为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自创办以来,就坚持每年把销售收入的10%以上投入科技研发。华为公司的专利申请量在企业中位居全球第一,企业发展也欣欣向荣。华为的发展经历告诉我们A.大众创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B.我国科技创新实力领先世界C.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D.应把发展科技作为中心工作20.从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天眼”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诞生;从“海水稻”试验成功到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投入使用,这一切都共同说明了①我国科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②我国在尖端技术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③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④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卷 Ⅱ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大题,共60分。)21.(10分)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在追求民主进步的道路上不断求索。材料一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林伯渠(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哪一历史事件促使专制主义成为“过去”,并分析其历史意义。(5分)材料二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新青年》第3卷(2)为将旧思想“洗刷得干干净净”,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什么运动,高举什么旗帜。(3分)(3)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22.(10分)2020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以两组图片来铭记这段历史。【人物篇】图3:李宗仁 图4:彭德怀(1)根据图3、图4举出正面战场或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2分)【场馆篇】图5:卢沟桥遗址 图6:哈尔滨苏军烈士纪念碑列举相关史实,说明图5纪念地设立的理由。(4分)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4分)23.(12分)历史充满选择,历史因选择而不同。【首相的选择】张伯伦 “让德国恢复国土就可以保持英德两国长期友好和平稳定的关系……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张伯伦参加慕尼黑会议归国后所作的演讲丘吉尔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本土……我们决不投降。” ——丘吉尔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以后所作的演讲(注:张伯伦于1937-1940年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于1940-1945年任英国首相)(图9 二战初期德国扩张示意图▲)(图7二战初期德国扩张示意图)(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图7的年代尺。(2分)(2)根据表格内容,概括英国两任首相对德政策的变化,并用一例史实证明该变化。(4分)【人民的选择】美国前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在评论1941年发生的一件历史事件时说道:“由于敌人蠢到极点,他们终于帮助我们解决了种种困难,解除了重重疑虑,使我国人民团结起来,走上了那为了国家利益不得不走的漫长而艰苦的道路……”(3)指出促使美国人民“团结起来”的历史背景。(2分)【国家的选择】(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图8《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述图8中这些“国家的选择”的必要性。(4分)24.(14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大钊为建立“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所做的贡献,并阐述这一政党的诞生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概述材料三中邓小平“勇挑重担”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2分)请按图中所示,举一例毛泽东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事迹。(2分)利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6分)(要求:表述成文,逻辑严密。)25.(14分)习近平主席说:“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年份 世界排名 GDP总量(亿美元)1978年 15 30591990年 10 93362000年 5 239832010年 2 651502019年 2 990865【奋进的中国】(表21978年-2019年中国GDP总量及排名变化)从表2可以获取什么信息。(2分)【温暖的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调查失业率在5.3%以下。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基本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提高。——摘自《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材料反映了党和政府在努力践行哪一发展思想?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党和政府是如何践行这一发展思想的。(6分)【创新的中国】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作出了加快高铁发展的重要决策,每年投入上千亿的资金用于建设和研发。中车四方公司由此开启了高速列车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2007年,在女总工梁建英的带领下,高铁研发团队成功突破制约速度提升的关键技术,研制出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其中,CRH380A型电力动车组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团队将“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3)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怎么做?(6分)九年级社会 法治试题卷(EZ)第 5 页 共 5 页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社会·法治答题卡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并正确填涂右侧考号。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严格按照题号在相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在草稿纸和试卷上答题无效。要求书写工整,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破损。22.(10分)(1)(2分)(2)(4分)(3)(4分)姓名:班级: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注 意 事 项正确填涂错误填涂填涂样例缺考考生,由监考员填写准考证,并用黑色字迹的书写笔填写右侧缺考标记: 考生禁填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23.(12分)(1)(2分)(2)(4分)(3)(2分)(4)(4分)ABCD16ABCD17ABCD18ABCD19ABCD20ABCD11A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1ABCD2ABCD3ABCD4ABCD5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10分)(1)(5分)(3分)(2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勿在此区域内答题25.(14分)(1)(2分)(2)(6分)(3)(6分)24.(14分)(1)(4分)(2)(2分)(3)(2分)(4)(6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2020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社会 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B C A C C B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A D D A D C D C A二、非选择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60 分)21. (10 分)(1)辛亥革命;(1 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4分)(2)新文化运动(1分);民主和科学。(2 分)(3)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继续和深化;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精神动力(或者:奠定了思想基础)。(2 分,写出一点即可)22.(10 分)(1)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2分,写出一个即可)(2)图 5: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炮轰宛平城制造了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4分)(3)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使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2分)②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支援,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23.(12 分)(1)德国突袭波兰。(2分)(2)变化:从奉行绥靖政策到坚决抵抗法西斯国家。(2分)史实:1940 年 7 月,不列颠之战,英国军民在丘吉尔的带领下坚决抵抗德国。(2 分)(3)背景:日军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2分)(4)随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断深入(1 分),中、美、英、苏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2 分)加强了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团结协作,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任写 1 点得 1 分)24. (14 分)(1)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等(2分,写出 1点即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2分)(2)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2 分)(3)示例: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领导了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创建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2分,写出 1点即可)(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此后,中国共产党通过艰难的探索,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创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九年级社会 法治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抗战胜利后,面对蒋介石挑起的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 1949 年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总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 28 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6分)25.(14 分)(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2 分)(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分)“减少贫困人口”等说明党和政府在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3 万元”说明党和政府努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基本养老、医疗水平提高”说明党和政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结合材料,任意写出 2 点得 4 分)(3)国家要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等;企业要提升创新能力,自强奋斗,敢于突破,掌握核心技术等;个人要弘扬创新精神,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角度叙述得 6 分)九年级社会 法治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2 页2020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社会·法治答题卡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学22.(10 分)姓名: 校、年级、班级、姓名用黑色字迹0 0 0 0 0 0 0 0 0 01 1 1 1 1 1 1 1 1 1 注的签字笔填写,并正确填涂右侧考 (1)(2分)班级: 2 2 2 2 2 2 2 2 2 2 意号。3 3 3 3 3 3 3 3 3 34 4 4 4 4 4 4 4 4 4 事2、 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5 5 5 5 5 5 5 5 5 5 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2)(4分)填正确填涂 项6 6 6 6 6 6 6 6 6 6错误填涂 3、 严格按照题号在相应区域内作答,涂 7 7 7 7 7 7 7 7 7 7样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在草稿纸8 8 8 8 8 8 8 8 8 8例 9 9 9 9 9 9 9 9 9 9 和试卷上答题无效。4、 要求书写工整,保持答题卡卡面清缺考考生,由监考员填写准考证,并用黑色字迹的书写笔填写右侧缺考标记: 考生禁填 (3)(4分)一、选择题(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23.(12 分)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1)(2分)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60 分。)(2)(4分)21.(10 分)(1)(5 分)(3)(2分)(2)(3 分)(4)(4分)(3)(2 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24.(14 分) 25.(14 分)(1)(4分) (1)(2 分)(2)(6 分)(2)(2分)(3)(6 分)(3)(2分)(4)(6分)请勿在此区域内答题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社会·法治参考答案最终稿.doc 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社会·法治参考答案最终稿.pdf 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社会·法治答题卡.doc 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社会·法治答题卡.pdf 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社会·法治试题卷最终稿.docx 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社会·法治试题卷最终稿.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