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质量1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4)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2教材分析质量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有的一些感性认识,学生理解难度不大,而学的正确使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除了规范学生使用,应主动挖掘使用中的一些问题,找到解决方法,例如天平调节方法的道理,加砝码顺序的原因, 游码的作用等等,都是教学素材,也让学生真正懂得各种工具的使用都有其道理,再通过亲自测量,再次熟练和加深对称量的理解。3重点难点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难点:理解质量的含义,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情景导入1.播放生活中用秤称物的情景,问:视频中用的测量是用来称物体的什么?2.超市货架上的物品上标的数值是什么含义?活动2【讲授】二.自主启智1.请把大玻璃杯,小玻璃杯,小铁钉,铁锤,课本,椅子进行分类,说出分类的理由。大玻璃杯 ← 玻璃小玻璃杯小铁钉← 铁铁锤课桌← 木椅子总结:物体_________由_________物质_________组成的。结论: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1吨(t)=103千克(kg),1克(g)=10-3千克(kg),1毫克(mg)=10-6千克(kg)活动3【练习】单位换算练习(1)5t=_________kg (2)50kg=_________g(3)10g=_________mg (4)50mg=_________g活动4【活动】学生思考活动一:了解天平结构,思考每个部件的作用天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问题思考:1、如何放天平?2、实验前要观察天平的哪些内容?3、测量前和测量中如何调节天平平衡?怎样判断天平平衡?4、测量时,物体和砝码各放到哪个盘中?添加砝码时按什么顺序?5、游码读数时怎样读?物体的质量怎么计算?6、为了保持天平的精确度,我们应做到哪些要求?活动5【活动】4.质量的测量——托盘天平(1)认识生活中测量工具(常见的、不常见的)(2)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5、了解天平结构,并学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以问题问为轴线阅读,讨论,操作,初步认识天平的使用方法。6.教师测苹果演示,引导学生分析测量中的一些问题,学生找出教师有意设计的错误,并分析错因。重点强调:(1)天平螺母调节平衡方法,判断平衡的方法。(2)砝码添加顺序(3)物和砝码放反7.实际测量:哪个小组估计值最接近测量值?活动6【活动】探究8.探究:物体质量与形状、状态、位置有关吗?三个大组分别实验,收集数据,整理结论,小组代表发言。活动7【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课后探究左码右物的称量会出现什么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