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并能复述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能应用公式F浮=G排和F浮=ρ液gV排计算简单的浮力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改进自制浮力称的过程,加深对浮力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体验创造的快乐;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做到会操作、会记录、会分析、会论证。尝试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来计算浮力相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量的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小组合作科学探究物理规律中,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体会物理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感悟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括、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实验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1、弹簧测力计法测浮力?2、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二、引入新课:直接引入三、进行新课:(一)、对照课件上的图片,讲解阿基米德鉴定王冠的故事:叙拉古国王让工匠为他制作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工匠的手艺十分高明,制作的王冠非常精巧,其重量和当初国王所给的黄金一样,但是国王还是怀疑工匠在制作的过程中掺了假,于是就命令阿基米德来鉴定王冠是否是纯金的。教师引导:要鉴定王冠需测出王冠的密度,测量王冠的密度需测量王冠的质量和体积,但是王冠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测量王冠的体积难坏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了很久都没有结果。一天,当他跨进盛满水的浴缸洗澡时,看见浴缸的水向外溢,突然想到: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吗?随后,他设计了实验,解决了王冠的鉴定问题。教师:由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所以“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可以说成“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学生实验:体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就越大”教师引导: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以及有关,因为m=ρv,G=mg,可以推导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那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学生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教师引导:1.怎样测浮力?2、怎样收集物体排开的液体?3.怎样测出排开液体的重力?学生看课本54页内容后回答。学生结合54页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教师巡视指导。(四)、课件展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表达式、适用范围(五)、学以致用: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六)、典型例题:例题:有一个重为7N的铁球。问:(1)铁球的体积是多少?(2)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多大的浮力?(g=10N/Kg)、(ρ铁=7.9×103kg/m3)学生自己试着做,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体的思路,强调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浮= G排=m排g=ρ液V排g拓展思维 突破自我(练习)学生自己小结六、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