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 《新疆舞曲第一号》 人音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 《新疆舞曲第一号》 人音版

资源简介

《新疆舞曲第一号》教学设计
一、概述
· 本课教材为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吴斌主编,授课内容为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8课
· 课题为市教研室指定课题,所需课时1
· 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一号》是采用新疆民歌为主题写成的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钢琴独奏曲。它描绘了节日中新疆人民小伙子们敲着手鼓与姑娘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新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对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类型,掌握一定音乐技巧,提升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
二、学习目标分析
从知识与技能:通过听赏音乐,能感受音乐的速度、情绪变化,了解乐曲创作背景,了解三段式的音乐结构形式,能正确运用节奏型为乐曲伴奏,创编简单舞蹈动作为乐段伴舞。
过程与方法:听赏过程以音乐体验、团队合作、音乐模仿、有感情朗诵为主的综合形式理解音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新疆音乐的兴趣,提升民族自豪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整节课学习目标以听赏为主,结合乐器伴奏、为乐段伴舞、讲故事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达到深入理解音乐,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升民族自豪感、掌握一定音乐技能的教学目标。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平时音乐课学生课堂表现,以及音乐能力小测验中可以分析出二年级学生具有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此,学生的学习准备要做到:在学习前练习简单舞蹈动作、演奏各种小的打击乐器,掌握简单的节奏型,听赏音乐中多表达情感。
本曲为新疆民族乐曲,学习过程中采用学习简单新疆舞、观看新疆风光、民俗图片、做音乐小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本课教学以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掌握一定音乐技能,增强民族意识为基本理念。
2、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身体律动、为乐曲伴奏伴舞的教学与活动策略,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融入音乐,提升音乐学习效率。
3、实施过程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先从整体分析感受音乐,再分乐段理解音乐,从而解决学生听赏课枯燥无趣的现象。
五、教学过程
一、 律动入场:
踏着歌曲《马车夫之歌》进教室~导入新疆。
二、导入新课:
出示有关新疆的图片~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疆。导入课题:新疆舞曲第一号。
三、欣赏(1):
1.看图片~认识新疆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矿产资源。
2.新疆的特色:宝石之乡、瓜果之乡、歌舞之乡、地毯之乡等。
3.新疆重要节日:了解古尔邦节的习俗。
4.了解并聆听新疆的主要乐器:冬不拉、手鼓、热瓦普~以及他们的音色特点。
5.唱唱这美丽的新疆。
a.教师主题旋律填词范唱。
b.跟琴分句教唱。
c.分析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伴奏的音型具有新疆节奏的风格。
d.完整地进行演唱。
e.加动作表现。
四、欣赏(2):
1.引子部分:,舞会开始,
a.设问:钢琴中的伴奏音型节奏是模仿新疆少数民族中哪件民族乐器 b.学生讨论——手鼓。
c.学生轻轻地模仿手鼓的节奏进行拍击。
2(第一段:a和b,载歌载舞,
a.聆听第一小段~感受人们的心情~想象音乐形象。, 高兴、快乐的唱歌跳舞,
b.感受这段熟悉的旋律~加入动作进行表现。
c.听第二小段~感受场景~分析旋律的变化。,人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热闹,
d.分组加入动作进行表现。
e.小结:这是反映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3.第二段:c(回忆过去)
a.听第三小段~远处有位老人看到此刻的情景~不禁想到了过去。听乐曲~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b.听后学生回答~根据旋律不规则的变化~以及低沉的音色进行引导。
C.这段模仿了那种乐器,,冬不拉,
4.第三段:a和b’,展望未来,
a.听后谈谈这段与哪一段相近但又不同,
b.通过力度、速度、音色的变化~让你想到了什么,
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c.加入动作加以表现。,分组进行,
5.简介作品:
a.创作于1950年~作者是丁善德~我国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
b.主题旋律是根据新疆著名的民歌《马车夫之歌》创编的。
c.丁善德主要的作品。
6.完整的聆听全曲~加动作进行表现.
五、小结:
1.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师生共同小结:新疆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奔放~他们勤劳勇敢、热爱生活~希望今后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建设美好家园。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
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后小组间互相评价打分,找出精彩表现环节和待改进之处。
评价标准:
学生学习评价表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组别 学习态度(30分) 课堂表现(70分)
准时(10分) 积极(10分) 纪律(10分) 听赏(15分) 舞蹈(15分) 表演(15分) 创编(15分) 其他(10分)
八、帮助和总结
说明教师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不同帮助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
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
媒体的
应 用
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
开始
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学生的
活 动
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