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一、必备知识1.识记:真理的定义;真理的属性;认识的三个特征。2.理解: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二:关键能力:运用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三、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科学精神:准确把握真理的特征,并能够对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进行判断和辨别,坚持真理,懂得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不断培养科学精神。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难点:理解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五、体系构建:六、教学过程:主线:从百年辉煌历程感悟真理的力量导入新课:背景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但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就有了主心骨。百年来,党带领人民谱写了开天辟地、惊天动地和翻天覆地的壮丽篇章,实现从站里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一、品味真理 :真理是客观的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视频播放《真理的味道》---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议题一:根据中国近代史的实际和实践我们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认识。这个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吗?这种认识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有什么属性?【学生思考并回答】知识回归:(一)真理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1.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易混易错】真理是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谬误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真理和谬误都属于认识的范畴,只是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二者既可能是对现象的认识,也可能是对本质和规律的认识。2.基本属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师:真理是一种认识 ,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生:原因:(1)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易混易错】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师:图中 你看到了什么?生:酒杯?两个女孩?师:这说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认识是多元的。师:日常生活中 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否说真理有多个?师: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真理是一元的。3.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课堂思辨:实用主义的“有用即真理”对吗?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讲解:真理固然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真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是正确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能以“有用性”来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有用、效用总是与特定的主体需要相联系,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和相对性,会导致从根本上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实用主义的“有用即真理”的观点是错误的!知识小结一:世界观: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客观的,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方法论: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谬误。即时训练:1、面对网络民主的发展,有人担心地提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的热议中走失”。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它没有认识到( A )A、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B、真理都是有条件的C、真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D、真理都是具体的变式训练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信真理不会再网络热议中走失。这是因为( )①真理是人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唯一的 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求索真理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视频播放《农村包围城市》背景材料: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然而起义不到10天,起义军就从5000人锐减至不足1500人。革命之路,路在何方?生死攸关之际,毛泽东断然决策:从“攻打长沙”变“引兵井冈”。这一战略转折,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议题二:为什么城市中心道路在俄国取得胜利却在中国失败?说明真理有什么特点?生: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平面几何中: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师:欧几里德定理是不是真理?为什么?生:回答师:欧几里得定理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吗 ?生:三角形内角和是否是180,需要看此三角形是否在平面中。说明1、真理是有条件的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任何真理都有自己使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结合图片讲解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顾过程、变化或超越历史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易混易错】 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的话,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了。——泰戈尔师: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错误?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分组回答教师归纳:1.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出现错误不可避免。2.要学会认识和分析事物的科学方法,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3.要正确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4.要善于及时改正错误。5.要吃一堑长一智,避免同样错误再犯,少走弯路。师: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真理和谬误关系如何? 能否说:真理中包含着谬误;【易混易错】真理中包含着谬误;【变式】 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3、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辩证统一①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是主观同客观不相符合的认识。二者有严格的界限。②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识小结二世界观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使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方法论要正确把握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随着过程的推移、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完善真理;正确对待错误。三、发展真理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背景视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严重曲折……(播放)议题三:社会主义初期出现迷茫和曲折的原因? 说明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反复性师:为什么人的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生:因为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PPT展示(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 经过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易混易错】真理具有反复性背景材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议题四: 党的指导思想发展过程说明了认识具有什么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会发展吗?学生思考并回答 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PPT展示师:为什么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生:阅读课本并回答原因:(1)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2)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3)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会向前发展吗?生:会师:这说明了人类认识具有上升性3.认识具有上升性 PPT展示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易混易错】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生:思考并回答师: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它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级的程度。 ——毛泽东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即时巩固】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时“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这体现的哲理是( )A、认识因为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B、认识因为其主体不同二具有主观随意性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D、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知识小结三:世界观: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全课总结:正如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持真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真理)即时训练:1、全球海洋生物普查结果显示,约有 75%的海洋物种人类知之甚少,它们大多分布在未被深入考察的海域。这表明 ( C )①客观事物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②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③世界上总会存在人类无法认识的事物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变式训练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C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六:板书提纲:七、典题回顾: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之初,人们认为犬科动物是传播疫源,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可能是蝙蝠,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全部基因组组分都可以在蝙蝠上找到,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内部多个位点频繁重组。材料蕴含的哲理是(B )①蝙蝠与灾害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②科学研究始终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④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2 .(2020·天津卷)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从此“小康”被用来诠释中国现代化坐标上一个重要阶段。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过程体现了( D )A.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 B.认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C.真理通过不断战胜谬误得到发展 D.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3.2021年3月26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两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图像中,火星呈“月牙”状,表面纹理清晰。“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至距离火星约1.1万千米处,利用中分辨率相机拍摄了火星全景。表明(A )①科技发展为人类提供认识世界的工具,促进认识不断发展②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产生新的需要,推动新的探索研究③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水平,决定了科学实验探索的领域范围④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的,认识是一个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正确的是( A )A.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 B.真理与谬误没有界限C.任何人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 D.任何人获得真理的途径都是相同的5.“吸烟有害健康”,人人皆知。多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香烟中的尼古丁是“害”人的祸首。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尼古丁只是引起吸烟者对香烟造成依赖的化学物质,因吸烟致死的人群大部分死于亚硝胺、苯荓芘引发的肺癌。这说明( A )A.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 B.人的认识是有限的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6.嫦娥三号着陆器和月球车目前已进入初样研制阶段,“登月”必将使我们对月球的认识带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表明( C )A.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 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C.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7、 (2020·全国Ⅰ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医疗救治工作不断进行分析、研判、总结,先后制修订和发布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保卫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第1版方案较简单,主要包括病原学特点、病例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发现与报告、治疗等方面内容。第3版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案等内容。第7版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并纳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形成了包括13个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中医药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彰显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辨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形成了覆盖诊疗过程的中医诊疗规范和技术方案,在全国推广使用,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中医药还走出国门助力全球抗疫,中方专家线上线下与日本、韩国、意大利、柬埔寨等国专家分享救治经验,将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译成英文并发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与世界各国共享。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发展,运用认识论原理加以分析.参考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无限过程。(3)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以诊疗实践为基础,是一个从不深刻到比较深刻、从不全面到比较全面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一个诊疗实践又不断接受诊疗实践检验的过程。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