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乐段的基本构成《游击队歌》简介《游击队歌》是1937年底贺绿汀创作的歌曲,是当时随八路军休整期间的贺绿汀创作的三首革命歌曲之一。该曲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的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该歌曲曾受到朱德、徐向前、任弼时、贺龙、刘伯承等人称赞。请欣赏音乐《游击队歌》请思考:这歌曲有哪几部分组成?如何将歌曲分部分?每一部分有什么不同?乐汇乐节由乐汇扩展而来,一个乐节通常包含两个以上的乐汇。乐句乐句是将乐节加以扩展,一个乐句通常包含两个以上的乐节,并有一个停顿或呼吸的音乐片段。乐段由乐句发展到乐段,要有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感的结束音,通常结束在主音或属音。请欣赏歌曲《南泥湾》讨论并说出:这歌曲有哪几部分组成?如何将歌曲分部分?每一部分有什么不同?请欣赏歌曲《南泥湾》1943年,这首曲子诞生在延安,是以马可为主要创作人的团队作品。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此曲旋律优美、抒情,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歌颂他们把荒凉的南泥湾改造成了美丽的“江南”。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更加生动感人。南泥湾总结乐段的基本构成几个要素乐节乐汇乐句乐段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