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1.1感知数据1.2数据、信息与知识*数据与计算数据与计算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我们能学到什么?*感知数据物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现状*感知数据视频:物联网智能时代**感知数据视频:您身边的大数据*讨论活动什么是数据?数据=数字?数据是一直改变的吗?数据形式是单一的吗?数据在我们生活中起什么作用?*自主学习数据与生活、科学*思考:课本P7*案例在美国,有一位父亲怒气冲冲地跑到塔吉特卖场,质问为何将带有婴儿用品优惠券的广告邮件,寄送给他正在念高中的女儿 后来证实,他的女儿果真怀孕了。这名女孩搜寻商品的关键词,以及在社交网站所显露的行为轨迹,使沃尔玛捕捉到了她的怀孕信息。模型发现,许多孕妇在第2个妊娠期的开始会买许多大包装的无香味护手霜;在怀孕的最初20周大量购买补充钙、镁、锌的善存片之类的保健品。*分析数据中包含了什么重要的信息?什么是信息?搜索记录是数据还是信息?数据与信息有怎样的关系?阅读课本信息的特征,结合实例,举例说明信息有哪些特征?运用PowerPoint软件中smartart功能绘制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总结1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如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输入到计算机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总称。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是数据经过储存、分析和解释后所产生的意义。*总结2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时效性共享性可加工处理性、真伪性价值性*案例数据:37.5信息:姓名:陈浩男 年龄:1.5岁 性别:女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腋下测温:37.5℃时间:2006年6月8日13点20分自述:小孩在楼下玩耍,上楼回家后父母观察到小脸特别红,所以为她测量体温,测得37.5摄氏度*分析数据:37.5,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 37.5℃成了有意义的信息中一个关键指标。知识:正常小儿基础体温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1℃以上时,可以认为发热。低热:38℃左右,高热: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成为长期发热。基础体温是直肠温度,腋下温度较之低0.6℃-1℃为什么这是知识?*分析这是通过众多测量、病例、检验总结出来的这些内容在被总结出来后,还经过实践的检验和验证,在当时的时间和空间下对大部分人是正确的。利用知识:是否真的发热?*小组研讨视频: 《信息 知识 能力》小组合作(四人一组),阅读书本10-11页内容,观看视频《信息 知识 能力》,阅读教材第一章的第2节,参看书本上以及网络上的关于知识概念关系图片,运用PowerPoint软件中SmartArt功能绘制出数、数字、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智能之间的关系。*问题讨论(P11)信息、知识和智慧的关系****思考与练习(P11)*思考与练习(P11)为什么经常看到“虚假数据”?如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