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10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10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2012-2013学年张掖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化 学
命题人:李新华 审题人:高三化学教研组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糖类的是 ( )
A.棉花 B.木材 C.豆油 D.小麦
2.下列变化属化学变化的是 ( )
A、电解质溶液导电 B、碘受热变成碘蒸气
C、冰熔化成水 D、石油分馏
3.下列做法中用到物质氧化性的是 ( )
A.明矾净化水 B.纯碱除去油污
C.臭氧消毒餐具 D.食醋清洗水垢+
4.要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变蛋白质的性质,应加入的试剂是( )
A.乙醇 B.福尔马林
C.(NH4)2SO4浓溶液 D.(CH3COO)2Pb浓溶液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浓度大的电解质溶液不一定比浓度小的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
B.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C.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 Na+ + H+ + CO32-
D.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故二氧化硫是电解质。
6.在指定的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强酸性溶液中:K+、Na+、NO3-、Fe2+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Na+、I-、NH4+
C.PH=13的溶液中:AlO2-、Cl-、Ba2+、K+
D.由H2O电离出的[H+]=10-11mol/L溶液中:Na+、HCO3-、AlO2-、SO42-
7.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水: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NH3.H2O = AlO2-↓+ 4NH4++2H2O
C.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 + Cl2 = Fe3+ + 2Cl-
D.苛性钾溶液中加入稀醋酸:H+ + OH- = H2O
8.把FeCl3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
A、无水FeCl3 B、Fe(OH)3 C、FeO D、Fe2O3
9.镁粉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盐酸反应,但反应速度太快,为减慢反应速度,且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的物质是(  )
A、乙醇 B、CH3COONa C、NaOH D、NaHCO3
10.X、Y、Z为同周期的三种元素,已知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B、原子半径:X>Y>Z
C、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 = 2(X + Z)
D、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XO4
11.某固体W不导电,但熔化和溶于水中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W的说法正确的是(  )
A、W是非电解质 B、W是强电解质
C、W是弱电解质 D、W是共价化合物
12.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的一组物质是(  )
A、蒸馏水、无水乙醇 B、饱和食盐水、硅酸胶体
C、硅酸胶体、蛋白质胶体 D、NaCl溶液、Na2CO3溶液
13.下列不属于水解离子方程式的是(  )
A、Fe3+ + 3H2OFe(OH)3 + 3H+ B、HS-+ H2O H3O+ + S2-
C、CO32-+ H2OHCO3-+ OH- D、NH4+ + 2H2OH3O+ + NH3·H2O
14.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碘化钾 K+[: I :]- B、羟基 · O :
C、二氧化碳 : O : C : O : D、氯化铵 [ H : N : H ]+Cl-
15.CH3COON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Na+] = [CH3COO-]>[H+] = [OH-] B、[Na+]>[CH3COO-]>[H+]>[OH-]
C、[Na+]>[CH3COO-]>[OH-]>[H+] D、[CH3COO-]>[Na+]>[H+]>[OH-]
16.p mol C2H4在密闭容器中加强热分解,达到平衡时生成m mol C2H2和n mol H2,现要使平衡混合气体完全燃烧,要消耗O2(  )
A、( + + 2p )mol B、(3p --)mol
C、3pmol D、( + )mol
17.某溶液中Cl-、Br-、I-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 : 2 : 3,通入一定量的Cl2,当反应完全后,访比值变为3 : 2 : 1,则通入的Cl2与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 : 2 B、1 : 3 C、1 : 4 D、1 : 6
18. 在标准状况下,A L NH3溶于B mL水中,得到密度为ρg/cm3的氨水,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B)
(C) (D)
19.已知在1.01×105Pa、298K条件下,2molH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g)==H2(g) + 1/2O2(g);△H = - 242kJ/mol
B.2H2(g) + O2(g)==2H2O(I);△H = - 484kJ/mol
C.2H2(g) + O2(g)==2H2O(g);△H = + 484kJ/mol
D.H2(g) + 1/2O2(g)==H2O(g);△H = - 242kJ/mol
20.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5.6L氢气含0.5NA个原子
B、9g水所含质子数为4NA
C、电解AgNO3溶液析出10.8gAg需转移0.1NA个电子
D、2NA个硫酸分子与19.6g磷酸含相同的氧原子数
二.填空题
21.(2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氯化铵溶液 ②硫酸钠溶液 ③盐酸 ④稀硫酸⑤醋酸溶液 ⑥醋酸钠溶液 ⑦氨水 ⑧氢氧化钠溶液 ⑨氢氧化钡溶液,其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填序号)。
22.(4分)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 NH3+ NO2→ N2+ H2O
(2)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
23.(7分)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四种主族元素,分属三个不同周期。已知A、D同主族,B、C同周期,且B、C间能形成B2C等六种化合物。则
⑴A、B、C、D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 、 、 。
⑵由上述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水溶液呈酸性的有① 、
② 、③ 、④ (有几种填几种,不一定填满)
24.(6分)称取三份锌粉,分盛在三支试管中,按下列要求另加物质后,塞上带导管和塞子,定时测定生成H2的体积。试管甲加入PH = 3的盐酸50mL,试管乙加入PH = 3的醋酸50mL,试管丙加入PH = 3的醋酸50mL及少量胆矾粉末,若反应结束后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H2一样多。请用“>”、“=”或“<”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反应刚开始时,三者反应速度的大小为 。
⑵三支试管中消耗的锌的质量大小为 。
⑶简要说明反应过程中乙、丙速度不相同的原因:

25、(12分)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大量 、 、 ,用下列图示方法进行分离利用(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试剂z是医药工业中常用的有甜味的白色晶体)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________、试剂z________、晶体E________、固体G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沉淀A+试剂y:___________;滤液D+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2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
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
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Y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2)如果X极为铁,Y为含杂质锌均匀的粗铜,电解液a为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
后,切断电源,立即将电极取出,这时铁极上析出3.52g铜,电解液增重0.01g 。求粗铜中锌的质量分数。
27.(1)A分子式为C3H6O,A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A发生银镜反应的方程式

(2)B的分子式是C4H9Cl,它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能生成两种可能的有机产物,则B的结构简式是 。
(3)阿司匹林学名为乙酰水杨酸,结构简式为,写出其与足量的NaOH 溶液共热反应的方程式 。
28.(11分)实验室配制100mL 1.00mol/L的硫酸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⑴所需98%的浓硫酸(ρ= 1.84g/mL)的体积是 mL。(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量取时应选择最大量程为 mL的量筒。
A、5 B、10 C、20 D、100
⑵配制过程和主要步骤依次是:A、量取 B、溶解 C、转液 D、
E、 F、摇匀等操作。
⑶、步骤B的操作方法是

进行该操作后, (“能”或“不能”)马上进行操作C,理由是

⑷上述⑵中E操作的方法是

⑸操作B、C均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若进行C操作时未用该仪器,导致有溶液外流,出现这种情况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⑹将浓硫酸按所需体积准确量取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B、C、D、E、F操作,则所配硫酸溶液的浓度将 (“大于”或“等于”或“小于”)1.00mol/L。
附: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Mn(55) Fe(56) Cu(64) Zn(65)
参考答案
CACCA CADBA BBBAC CCBAD
21.④③⑤①②⑥⑦⑧⑨
22.(4分每空2分)(1) 8NH3+6NO2 == 7N2+12H2O (2)4:3
23.⑴H、N、O、Na
⑵ HNO3、HNO2、NH4NO3
24.⑴ 甲 = 乙 = 丙
⑵ 丙 > 甲 = 乙
⑶丙中Zn与CuSO4反应置换出的Cu可与Zn构成原电池,故反应过程中的速度为丙>乙。
25、(12分)
(1)(各2分)      (2)(各2分)  
26.(12分)
⑴①2H+ + 2e - = H2↑(2分) 放出气体,溶液变红。(2分)
②2Cl - - 2e - = Cl2 ↑ (2分) 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2分)
⑵(5分) X极上反应为:Cu2+ + 2e - = Cu Y极上反应为:Zn – 2e- = Zn2+ Cu - 2e - = Cu2+
n(Cu)×64g/mol +n(Zn)×65g/mol-3.52g=0.01g
依题意有:
2[n(Cu)+n(Zn)] =2×3.52g/64g·mol-1
解得:n(Cu)=0.045mol n(Zn)=0.01mol

27.(6)(1)CH3CH2CHO+2Ag(NH3)2OH CH3CH2COONH4+2Ag↓+3NH3+H2O
(2)CH3CH2CHClCH3
(3)3)
28.⑴5.4;B ⑵洗涤、定容
⑶将烧杯中先装约30mL水,然后沿烧杯内壁倒入浓硫酸,边倒边搅拌; 不; 浓硫酸溶解时放热,而执煌溶液不能马上倒入容量瓶中。
⑷先加水到离刻度2~3cm处,然后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凹液面恰与刻度相切
⑸玻璃棒;重新配制 ⑹ ==
2012—2013学年张掖中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历史
试卷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100分钟
Ⅰ 选择题
一、选择题(前10题每题1分,后20题每题2分,合计50分)
1.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天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2.《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这表明
A.郡县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 B.周王是天下唯一大宗与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C.宗法制的确立割断了“国”与“家”之间的关系
D.大宗与小宗既是家庭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3.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的都城建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确立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建城制度
4.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5.“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
A.先秦的世袭制 B.汉代的察举制 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D.隋唐的科举制
6.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两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而能然哉。”这表明,郡县制的出现及推行
①有利于消除分封制带来的隐患 ②便于皇帝直接控制地方的行政制度
③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
④使秦以来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始终处于绝对上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国家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 B.郡县制度 C.官僚制度 D.朝议制度
8.辅政的体制,历史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府施政的宰相辅政制,另一种是参议辅政机构制。前一种体制下,宰相可以个人开府,自辟僚属,这类宰相的权力较大。后一种设置固定的宰相机构,现任的宰相无权更换各机构的属员,宰相没有单独办理政务的权力。据此,可知由开府施政的宰相辅政制向参议辅政机构制过渡的时期是
A.秦至南北朝 B.隋至宋 C.宋至元 D.明至清
9.南宋遗民马临端在《文献通考》中评价某一制度时说:“然则行台省之名,苟非创造之初,土宇未一,以此任帷幄腹心之臣;则必衰微之后,法制已隳,以此处分裂割据之辈,至若承平之时,则不宜有此名也。”马临端评价的是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宋朝的地方机构改革 C.元朝的行省制度 D.唐宋的科举制度
10.以下四幅有关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其中首次体现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是
皇帝
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
皇帝
枢密院
中书省
宣政院
皇帝
枢密使
参知政事
三司使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A. B. C. D.
1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12.“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以下各朝官职中,其职权与引文中所述的官职相符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 B.唐朝尚书令 C.明朝内阁首辅 D.清朝军机大臣
13.唐朝杜牧地《上宣州高大夫书》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途。”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
A.层层推荐 B.注重门第 C.唯才是举 D.打击了贵族
14.布鲁图是罗马帝国时期迦太基城里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20个金币,并立契约30天以后归还。但30天过去了,布鲁图并没有能力还钱,贵族卡西因此告上法庭,要求布鲁图做他的奴隶。法国同意了卡西的要求。法国之所以这样判决,主要是因为
A.布鲁图是铁匠,地位低下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罗马法只保护贵族的利益 D.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5.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16.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德国威廉二世处于同一时代。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享有盛誉, 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在德国,威廉二世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多利亚女王和威廉二世都“统而不治”
B.英国是世界强国,不需要国王做什么;刚统一的德国则需要皇帝统领国家大事
C.两国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两人都可以解散议会
17.马克思这样评价近代德国的政体:“一个以议会形式装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的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而有人这样评价近代英国的政体“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从以上材料中可看出近代德、英两国在政体上的最大不同是
A.国家元首的名称不同 B.政府首脑的权限不同
C.议会与君主之间的关系不同 D.议会组织结构不同
18.西方在近代确立民主政治其实就是确立代议制,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代议制最本质的特点是
A.人民掌权 B.公民间接行使权力 C.公民直接行使权力 D.选举与任期
19.“某国靠一点一点的改革改造了一个传统的政治体系,使传统的外壳装进了全新的政治内容。民主政治可以在完全古老的形式中产生,而且成为整个西方民主制的母体,这可以说是某国最令人吃惊的创造,也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0.《独立宣言》第一行写道:“┅┅在世界各国之间依照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意旨,接受独立和平等的地位┅┅”;最后一行写道:“为了支持这篇宣言,我们坚决依赖上帝的庇佑,以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财产和我们的神圣的名誉,彼此宣誓。”这主要说明
A.北美人民信仰上帝 B.《独立宣言》体现天赋人权思想
C.天主教统治着北美大陆 D.英国对北美大陆实行宗教迫害
21.爱尔兰民族主义领袖亨利?格拉顿因美国革命的成功而受到鼓舞,他告诉自己的同胞:“在你们确定当奴隶的可行性以前,请始终朝美国看。”爱尔兰人可以看到美国
①实行三权分立政体 ②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
③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 ②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
③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部落和村社的划分不取决于血缘关系,而是由地域决定,因此不论在宗教或政治领域,基于出身的特权被毁灭了,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社会代替了氏族社会。”与这一改革成就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
24.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C.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25.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6.A.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25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7.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曾依据《天朝田亩制度》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没收一切商店里的物资,但很快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表明
A.原来的城市政策具有空想性 B.领导人开始转向腐化堕落
C.领导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D.太平天国由攻转守
28.《大国无兵》一书中认为:“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下列各项中,最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以“拜上帝教”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D.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施政纲领《资政新篇》
29.《西方文明史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方说:“如果我们将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将这棵树砍断”指的是`
A.辛亥革命使中国革命开始了全盘西化 B.辛亥革命迈出了民族政治关键性的一步
C.辛亥革命将传统文化彻底击败 D.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
30.“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从法律上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Ⅱ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合计50分)
31.阅读材料,请分析。(18分)
材料一 秦相李斯曾称赞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唐代的杜佑说:“自古至周天下分封”,“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清代官纂《续通典》则明确地说:“封建起于黄唐,郡县创自秦汉”,将黄帝、尧舜,夏商周视为一种制度,将秦汉视为一种制度。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 ,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 ,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明末清初, 一些思想家对封建与郡县制度的优劣问题进行思考。如在官员任期方面,陆世仪说过:“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方面,顾炎武也说过:“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的名言。王夫之肯定郡县制的合理性,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而顾炎武明确指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又说:“方今郡县之弊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趋于乱也。”近代学者吕思勉也进行总结:“中国之历史,犹是分立之时长,统一之时短也。分主之世,之封建,统一之时,号称郡县,为治史者习用之名。”
(1)结合材料一、二用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并分析其发展趋势。(6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回答汉唐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和结果。(4分)
(3)结合材料三回答,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认为郡县制存在哪些弊端?请以宋元时期的史实说明如何避免郡县制的弊端。(6分)
(4)上述材料给我们今天的行政制度改革带来了哪些启示?(2分)
32.阅读材料,请分析。(17分)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任何州不得制定或执行任何剥夺合众国公民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任何州┅┅均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亦不得对任何在其管辖下的人,拒绝给予平等的法律保护。”
——《关于黑人公民权利的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
材料四 第5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12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15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16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17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63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4分)
(2)材料二所示的政体形式体现的原则和建立的政体类型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宪法修正案》反映的内容,说明了什么?(5分)
(4)材料四出自什么文献?该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类型与材料一规定的政体有何区别?(4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印,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秦固天下之强国,而孝公亦有志之君也,修其政刑十年,不为声色畋游之所败,虽微商鞅,有不富强乎?秦之所以富强者,孝公务本力穑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而秦之所以见疾于民,如豺虎毒药,一夫作难而子孙无遗种,则鞅实使之。
——苏轼《东坡志林?论商鞅》
材料四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史长,推动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是一声封建化运动,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网民“草根学者”的转帖
据材料一,指出司马迁评价商鞅的视角。这一视角会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带来什么局限性。(4分)
据材料二,指出班固评价商鞅变法的视角。史学界认为,班固的史学评价观较为落后。请依据材料二说明理由。(4分)
材料三中,苏轼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偏差?(3分)
(4)材料四作者肯定商鞅变法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所废除的“旧的政治、经济制度”。(4分)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张掖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地 理
命题人:陈旭功 审题:地理组
注: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5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2.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3.请将答案直接涂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2.读经纬网图,纬线AB约是DE长度的 ( )
A.一半 B.等长 C.1.5倍 D.2倍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读下图,完成3~4题。

3.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 )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4.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
A. 山脊、山谷 B. 山脊、山脊 C. 山谷、山脊 D. 山谷、山谷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 )
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 B.“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
C.“副高控制下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D.“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
6.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 )
A.5月 B.6月 C.7月 D.8月
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
(图9)。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读图完成7~8题。
7.三沙市下辖的诸群岛,大多数岛屿属于 ( )
A.珊瑚岛 B.大陆岛 C.火山岛 D.冲积岛
8.三沙市的成立,其主要意义或职能是 ( )
A.关注南海周边形势变化
B.促进海南省城市化进程
C.加强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
D.开发南海资源
读“2011年我国甲、乙两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千公顷)比较表”,据此回答9~11题。
地区
稻谷
小麦
甘蔗
甜菜

80.9
418.7
36.3

334.7
69.9
9.甲、乙两省区分别是 (  )
A.内蒙古、海南 B.山东、广东 C.安徽、宁夏 D.黑龙江、上海
10.甲省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
A.多沼泽地 B.水资源不足 C.多泥石流 D.多台风
11.乙省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
A.地形平坦 B.光照强烈 C.土壤肥沃 D.热量充足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3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2~14题。
12.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13.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
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14.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
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  )
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
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  )
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
16.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  )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17.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洋流性质
C.距海远近 D.地形差异
读左图,回答18~19题。
18.下列关于图中河段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河只参与内陆循环
B.该河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
C.该河的汛期出现在7、8月份
D.该河最终注入到里海
19.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世界著名的小麦产区
B.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高原,北部是平原
C.南部冰川地貌广布
D.图中褶皱山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该游牧活动 (  )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21.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农业,因谷类作物生产竞争力不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我国加入WTO前,预计粮棉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而花卉、园艺业则有较大的优势。回答22~24题。
22.导致英国、丹麦两国谷类作物生产竞争力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光热不足,产量较低 B.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较高
C.国土狭小,土地价格高 D.投资多,能耗大
23.我国入世后,原先预计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花卉、蔬菜出口受阻,受到的冲击反大于棉粮。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国际市场对花卉、蔬菜的需求量下降 B.缺少完善的生产——销售渠道
C.我国花卉、蔬菜的生产成本提高 D.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24.面对入世的挑战,为防止类似北美小麦向英、丹倾销的现象在我国出现,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 )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B.提高粮棉进口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
C.发展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效益
D.借鉴英、丹经验,着重发展畜牧业,应对国外粮棉倾销
我国人均资源量少,因此科技兴国,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是我国的主要战略之一。
25.在西部大开发中,下列利用自然资源的措施合理的是 ( )
A.在沙漠边缘的荒漠草原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
B.西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大量种植亚热带经济作物
C.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D.利用新疆光照资源,种植水稻等作物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注意事项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题-第2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8题~第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20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马里是13世纪~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水稻
玉米
杂粮
其它
合计
占播种总面积比例(%)
8.0
12.0
74.2
5.8
100
占总产量比例(%)
5.0
4.9
88.8
1.3
100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6分)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6分)
27.(20分)读某地区相关地理要素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比较B河流在A、C两测量站的水量差异并说明原因。(6分)
(2)分析甲地区成为著名灌溉农业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3)说明乙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并简述该城市发展其生产的区位优势。(8分)
请考生在第28、29二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
28.(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
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
29.(10分)环境保护
下图为我国洞庭湖沿岸某地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湖区1950年-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4分)
(2)简述该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产生的环境影响。(6分)
2012—2013学年度张掖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政 治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假设1部手机= 4部自行车=2克黄金成立,若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翻一番,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翻两番,而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延长一倍,其他条件忽略不计,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
A.1部手机=16辆自行车=1克黄金 B.1部手机=8辆自行车=1克黄金
C.2部手机=32辆自行车=1克黄金 D.2部手机=16辆自行车=1克黄金
2.假设2010年生产一件A产品需要8小时,市场售价为18元。如果2011年生产A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同时通货膨胀率为20%,那么一件A产品的价格为 ( )
A. 15元 B. 9.6元 C. 10元 D. 14.4元
3.某商品的价格(P)与其需求量(Q)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若该商品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会导致其需求量增加 ②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会导致其价格上涨 ③若该商品的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会导致其代替商品需求量增加 ④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会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中国人民银行隆重发行金银纪念币(第1组),其中1/3盎司金币1枚,最大发行量50 000枚,1盎司银币2枚,最大发行量各为70 000枚,成色99.9%,均为法定货币。该套纪念币 ( )
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②具有流通手段职能 
③其购买力是固定的  ④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 若2009年12月20日,甲国货币:乙国货币为1:6.83,丙国货币:乙国货币为1:9.12。2010年11月22日,甲国货币:乙国货币为1:6.64,丙国货币:乙国货币为1:9.80。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甲国对乙国货币贬值,有利于乙国对甲国的境外投资
②乙国对甲国货币汇率下跌,有利于甲国对乙国扩大出口
③丙国对乙国货币汇率上升,有利于丙国对乙国扩大进口
④乙国对丙国货币升值,有利于丙国吸引乙国的游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明前茶”专指清明节前所采摘、制作的茶叶。清明节前采制的春茶积蓄了数月的营养成分,芽叶细嫩,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节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这说明 ( )
A.优质优价,商品质量决定其价格
B.物以稀为贵,供给影响商品价格
C.“明前茶”需求弹性大,价格影响需求
D.人们偏好“明前茶”,价格影响消费心理
7.“居者有其屋”,房价关乎民生。下列政府采取的措施中,能够有效抑制房价增长过快的有 ( )
①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领域货币量增加→投机性购房减少→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增加保障性住房→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③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居民购买力增强→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④查处囤地炒地→增加用地有效供给→扩大住房供应量→抑制房价增长过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 ( )
①促进就业 ②提高恩格尔系数
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
A.④—③—① B.①—③—④
C. ②—④—③ D.①—④—③
9.根据财政部通知和上证所有关规定,2009年记账式附息(十七期)国债于2009年8月5日在上证所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上市。期限为7年,票面利率为3.15%,利息每年支付一次。下列对国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是政府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B.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有效投资方式
C.是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
D.利率一般不会高于同期的银行利率
10.针对2011年夏季高温,劳动保障部门发出通知,劳动者在高温季节的三大权益,用人单位不得侵犯:一是停工不能停薪,减工时不能减工资;二是高温作业中暑属于工伤;三是高温津贴不得计入最低工资。材料体现了保护劳动者的
A. 休息休假的权利
B. 享受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权利
C.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D.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2010年5月27日,国务院同意了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回答11—12题。
11.《意见》要求国资委牵头,加快推进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这一要求 ( )
①是为了推动国有经济所有权变革
②目的是让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④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意见》认为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进一步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 ( )
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有利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上平等竞争
③表明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④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近年来符合都市人回归自然心态的“农家乐”旅游休闲方式流行起来。人们利用双休日或长假到山野村庄过农家生活,城市周边农户也适时推出“农家乐”服务项目接待城里人。这表明 ( )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消费需求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C.生产对消费起决定作用 D.我国城乡差别正在缩小
14.小王和他的几个朋友开办了一家合伙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破产。对于企业债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王应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B.小王和朋友以注册资本为限承担责任
C.小王和朋友以法人资本为限承担责任 D.小王和朋友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15.2011年7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其中,CPI同比上涨6.5%,创37个月来新高。下列措施中有利于稳定物价的是( )
A.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 B.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财政支出
C.提高存贷款利率,增加财政支出 D.降低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
16.某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种股票发行7200万股,当年每股预测收益0.48元,发行价7.34元,上市首日开盘价16.5元,最高价17元,收盘价15.2元,当年银行存款利息率为年息4%,假如在该股票上市第一天就以收盘价把100股原始股卖掉,总收入为 ________,可以获利_______。 ( )
A. 1700元??? 966元? B. 966元? 1200元?
C. 1200元??? 48元?? D. 1520元?? 786元??
17.下图横向箭头显示的是人民币不断升值给我国某出口企业带来的连锁反应,纵向箭头显示的是针对连锁反应中各环节相应的对策。从长计议,该企业应采用的对策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8.2011年6月26日,湖北省今年首场大学生暑期工招聘会举行,现场提供上千个岗位,3000多名学生进场,仅有80多人与单位达成意向。主要原因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的,多是一线工人或业务员等“蓝领岗位”,不合大学生的“胃口”。这一事实启示我们,作为劳动者应 ( )
A.树立自主择业观
B.树立竞争就业观
C.面对现实,先找份工作,不喜欢再跳槽
D.转变就业观念,把个人兴趣、特长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
19. 下表为某居民家庭2011年上半年总支出的情况(单位:元)
食品
家庭日用品
教育、医疗
水、电、煤气
通讯、交通、娱乐
股票、债券
3000
800
700
500
1000
4000
该居民家庭这一年的恩格尔系数应该为( )
A.30%    B.33.3%   C.45%?  D. 50%
20.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兼并的基本动机之一。某行业一家年产量为200万吨的企业正在对四个兼并方案进行讨论。根据下图,从最能降低平均生产成本的角度看,该企业应该。 ( )
A.兼并一家年产量为200万吨的同行
B.兼并一家年产量为100万吨的同行
C.兼并一家年产量为300万吨的同行
D.兼并一家年产量为400万吨的同行
21.“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9500亿元。2011年中央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也将进一步向西北和“少边穷”地区倾斜,其中以车辆购置税安排的投资额将超过300亿元。这说明 ( )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形式
③国家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④公民自觉纳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从消费者角度,实施低碳经济应( )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C.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D.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3.下表是某居民2010年收入一览表
内容
工资、薪金
收入
房屋、土地等
其他收入
国债
收入
股票
收益
利息
收入
比例(%)
40
29
7
10
14
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上表表明 ( )
①财产性收入已成为该市居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②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④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4.腾讯公司和360公司因杀毒软件兼容问题而互相封杀,导致亿万电脑用户受到波及。在国家工信部的干预下,两企业被通报批评并向社会公开道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企业应公平竞争,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B.维护网民利益是网络公司经营的主要目的
C.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市场规则的制定
D.国家工信部不宜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的自主经营
25.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地震,日本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在我国,很多居民误信食用碘盐会防核幅射,于是大量抢购食盐,造成市场一定程度的“盐荒”。对此,国家发布通知,要求各供应商不得随意涨价,同时加大市场供应量,很快平息了事态。这从经济学上说明 ( )
A.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波动对需求的影响较小
B.运用行政手段要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
C.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特征
D.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26.个人着装风格的确立对商家制定合理的产品组合方式,实行品牌建设策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某服装公司对消费者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30%以上的青少年选购服装时喜欢追求与众不同,展示个性。这种消费心理( )
A.有时可以推动服装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B.是一种应倡导的正确的消费心理
C.是一种应摒弃的不正确的消费心理
D.是推动服装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27.下列财经新闻中,可以用右图中由Q1点到Q2点运动来正确描述、解释的是( )
A.由于部分游资进入农产品行业炒作大蒜,引起大蒜价格上涨
B.工信部报告,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钢材需求旺盛,钢材价格上涨
C.商务部表示,4月中旬以来全国生猪及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且涨幅有扩大趋势
D.据报道,空心菜每500克售价从2元上涨到3.5元;城市周边菜农纷纷抢种空心菜
28.水能够针对外部的形势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策略和形状;每一种与众不同的“形状”都是其生存的理由。现代企业和水一样有其独特的“形状”,企业要能够取得持久发展,应学习“随弯就势”的生存本领。这说明 ( )
A.正确的经营战略决定企业发展的成败
B.企业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C.诚信经营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关键所在
D.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来不断调整自己
29.右图是我国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一些产品尤其在高耗能产品上存在着成本剪刀差。这给我国国内企业的启示是 ( )
①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③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④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 稀土是镧、铈等十七种稀有金属元素的统称,用途广泛,是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对改造某些传统产业也有重要作用,号称“工业维 生素”。我国稀土资源储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 开采并廉价出口,产量和出口量都占全世界的90%以上。2007年起,我国开始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和出口环节采取了必要的限制措施。这表明我国 ( )
①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②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④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1.人们在购物和旅游时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整体交易规模达到3.6万亿元,同比增长22.9%。预计2013年将达到12.7万亿元。其原因是( )
①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财富的代表 ②能够方便购物消费
③可以增强消费安全 ④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良好的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32.“以旧换新”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中央财政2009年安排了70亿元资金,用于 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国家依靠财政的力量,鼓励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刺激消费需求,促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体现出 ( )
①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②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国家通过财政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2011年入夏以来,全国猪肉市场迎来“涨”声一片,沉寂了三年的“飞天猪”再次现身江湖,各地网民也纷纷加入这一现象的讨论中。
网民甲发贴:根据经济学家和业内人士观点,这轮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一是对近两年猪肉生产流通不景气的报复性反弹;二是与当前通胀推升人力成本、饲料成本、运输成本等有关;另外在饲料和生猪流通环节存在着囤积投机等问题。
网民乙跟贴:猪肉价格“坐火箭”,吃不起咯,政府价格监管应该更给力一点!
33.根据网民甲的发帖内容,简要分析猪肉价格上涨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9分)
34. 与房价不同,汽车价格却呈下降趋势,并且随着油价的上涨,电动轿车备受关注。电动轿车制造成本低,售价一般在3万~5万元;使用成本较低;而且电动轿车是一种绿色环保交通工具,尤其对城市中短途出行的人群最为合适。
结合材料,说明电动轿车备受关注的原因。(9分)
35.(18分)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最大的亮点就是收人分配改革要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表:2005----2009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收入分配增状况表
?
2005年
2009年
年均增长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GDP)?
184937亿元
335353亿元
11.4%
国家财政收入
3.16亿元
6.85亿元
21.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493元
17175元
10.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255元
5163元
7.9%
注: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 55 %以上,而中国则不到 42 % ,并呈逐年下降的趁势。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图表(含注)简要说明怎样才能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6分)
材料一 “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结合材料一,分析注重“富民”的经济意义?(8分)
?
(3)请简要说明更加注重“民富”、让民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4 分)
张掖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
政 治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64分)
DDBCB BDDCD; CABDA DADDB;
BBAAB ADDCA; DA
二、简析题:(共计36分)
33.
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猪肉生产供应不足是导致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3分)
②价值决定价格。在通胀压力下,生猪养殖和流通成本的增加推动了猪肉价格上涨;(3分)
③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在饲料和生猪流通环节存在着囤积投机等问题体现了市场调节的局限性。(3分)
34.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增加轿车消费的主要原因(3分)。 ②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电动轿车价格低廉是电动轿车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3分)。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影响,求实心理使得人们从自己实际出发选择经济实惠的电动轿车;电动轿车绿色环保,满足了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要求(3分)。
?35.
(1) ① 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2分)。 ② 优化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人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分)。 ③ 加大国家财政在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作用(2分)。
(2)①“民富”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体现,也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②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体现;③它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⑤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每点2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满分8分)。
?(3) ①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让经济发展惠及人民,尊重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了群众观点(2分)。 ② 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让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取向(2分)。(如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角度回答亦可酌情给分)。
2012-2013学年张掖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题(文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本试卷自己保存和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集合A={0,1,2},B={},则( )
A.{0} B.{1} C.{0,1} D.{0,1,2}
2. 函数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3. 已知集合,,则为( )
A.   B.  C.   D.
4.命题“若α=,则tanα=1”的逆否命题是( )
A.若α≠,则tanα≠1 B. 若α=,则tanα≠1
C. 若tanα≠1,则α≠ D. 若tanα≠1,则α=
5. 已知集合,,全集,则图1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 B.
C. D.
图1
6.命题“”的否定为( )
A. B.
C. D.
7.设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则( )
A.-1 B.-4 C.1 D.4
8.函数是奇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则等于( )
A.0 B.-1 C.1 D.
9.设是平面内两条不同的直线,是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则 “,”是“”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
10.设函数 则的单调减区间为( )
A. B. C. D.
11.关于的方程,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恰有2个不同的实根;
②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恰有4个不同的实根;
③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恰有5个不同的实根;
④存在实数,使得方程恰有8个不同的实根.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12. 定义在上的函数;当时,,若,,则P,Q,R的大小关系为( )
A.R>Q>P B.R>P>Q C. P>R>Q D. Q>P>R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3. 不等式x2-5x+6≤0的解集为________.
14.定义在R上的函数是增函数,则满足的取值范围是 .
15.若集合,,则 .
16.设则x0取值区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集合,,.
(1)求,;
(2)若,求a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且,求实数的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为常数,且)的图象过点.
(1)求实数的值;
(2)若函数,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20.(本小题满分12分)
某花店每天以每枝5元的价格从农场购进若干枝玫瑰花,然后以每枝10元的价格出售.如果当天卖不完,剩下的玫瑰花作垃圾处理.
(1)若花店一天购进17枝玫瑰花,求当天的利润y(单位:元)关于当天需求量n(单位:枝,n∈N)的函数解析式;
(2)花店记录了100天玫瑰花的日需求量(单位:枝),整理得下表:
日需求量n
14
15
16
17
18
19
20
频数
10
20
16
16
15
13
10
①假设花店在这100天内每天购进17枝玫瑰花,求这100天的日利润(单位:元)的平均数;
②若花店一天购进17枝玫瑰花,以100天记录的各需求量的频率作为各需求量发生的概率,求当天的利润不少于75元的概率.
21.(12分)
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函数在[1,+∞)上单调递增,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记函数,若的最小值是-6,求函数的解析式.
注意:以下三题,任选一题解答,若解答一题以上,只按照解答的第一题给分(本小题满分12分)
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圆O的半径OB垂直于直径AC,M为AO上一点,
BM的延长线交圆O于N,过N点的切线交CA的延长线于P.
(1)求证:;
(2)若圆O的半径为,OA=OM,求MN的长.
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参数)和圆的极坐标方程.
(1)将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圆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判断直线和圆C的位置关系.
24.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定义域;
(2)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空集,求的取值范围.
张掖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A={0,1,2},B={},则( )
A.{0} B.{1} C.{0,1} D.{0,1,2}
2. 已知集合,,全集,则图1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 B.
C. D.
图1
3. 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4. 命题“”的否定为( )
A. B.
C. D.
5. 若偶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是( )
A. B.
C. D.
6. 设为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时,,则( )
A.-1 B.-4 C.1 D.4
7. 已知命题: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命题:若函数为偶函数,则关于对称.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B. C. D.
8.函数是奇函数,且在上单调递增,则等于( )
A.0 B.-1 C.1 D.
9.已知函数,满足对于任意的,都有
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10.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所在区间是( )
A.(1,2) B.(2,3) C.(3,4) D.(5,6)
11. 已知函数(其中)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函数的图象是图2中的( )
图1
A B C D
图2
12.已知函数的周期为2,当时,,如果,则函数的所有零点之和为( )
A.2 B.4 C.6 D.8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3. 函数的定义域为 .
14. 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在 [0,)上是增函数,则方程的所有实数根的和为 .
15. 已知,若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6.设集合
函数则x0取值区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集合,,.
(Ⅰ)求,;
(II)若,求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函数大于零恒成立,若或为真,且为假,求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是奇函数.
(Ⅰ)求的值,并指出函数的单调性(不必说明单调性理由);
(II)若对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商场销售某种商品的经验表明,该商品每日的销售量y(单位:千克)与销售价格 (单位:元/千克)满足关系式,其中,为常数.已知销售价格为5元/千克时,每日可售出该商品11千克.
(Ⅰ)求的值;
(II)若该商品的成本为3元/千克,试确定销售价格的值,使商场每日销售该商品所获得的利润最大.
22. (本小题满分10分,在(1)(2)(3)中选做一题即可,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时请写清题号.)
(1)如图,已知与圆相切于点,经过点的割线交圆于两点,的平分线分别交于点
①证明:;
②若,求证:.
(2)设函数,其中。
①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②若不等式的解集为 ,求的值
(3)已知直线过点,直线的倾斜角为,且与轴和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两点.
①求直线的参数方程;
②求取得最小值时直线的方程.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张掖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物 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下列①、②、③、④所述的四种情境: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请根据所学知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对情境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尽管空间站做匀速转动,但加速度也不为零
2.如图示,测力计、绳子和滑轮的质量都不计,摩擦不计。物体A重40N,物体B重10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30 N B.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20N
C.测力计示数20N D.测力计示数10N
3.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
A.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0.4m/s2
C.前3s内的位移是 6m D.3s末的速度是4m/s
4.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等于2∶1
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1∶2等于1∶1
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s1∶s2等于2∶1
D.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不等于1∶2
5.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体重为490N。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o至t3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像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6.如图所示,自由落下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的压缩量最大的过程中,对于小球的受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弹力一直在增大,合力先变小后变大
B.合力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C.速度最大时,弹簧弹力也最大
D.弹簧弹力的最大值大于2倍的小球重力
7.一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的斜面上,放着重为G的物体,现用水平推力F作用在该物体上并使之保持平衡,如右上图所示,则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大小为 ( )
A.Gcosθ+Fsinθ B.
C.G/cosθ D.F/sinθ
8.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1的物体,与物体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 )
A.车厢的加速度为
B.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
C.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
D.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
9.如右上图所示,小球放在光滑的墙与装有铰链的光滑薄板之间,当墙与薄板之间的夹角θ缓慢地增大到90°的过程中( )
A.小球对薄板的正压力增大
B.小球对墙的正压力减小
C.小球对墙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D.小球对木板的压力不可能小于球的重力
10.用中子()轰击铝27(),产生钠24()和X;钠24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镁24()和Y。则X和Y分别是( )
A.α 粒子和电子 B.α粒子和正电子
C.电子和α粒子 D.质子和正电子
11.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B.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C.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D.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12.用波长为和的单色光A和B分别照射两种金属C和D的表面。单色光A照射两种金属时都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单色光B照射时,只能使金属C产生光电效应现象,不能使金属D产生光电效应现象。设两种金属的逸出功分别为和,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3.如右上图所示,质量为m、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ABC=(,AB边靠在竖直墙面上,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现物块静止不动,则摩擦力的大小为 。
1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确定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作a与 的图像。
(3)如图(a)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_______________ 。

(5)如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
B.其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做出力F′的图示。
C.改变两个分力的大小和夹角,再做两次实验。
D.记下两只弹簧秤的示数F1,F2及结点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做出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比较力F′与F,可以看出,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相等的。
F.把两条细绳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2)下列哪些措施能减小实验误差
A.两条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条细绳的方向时两标记点要远一些。
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只弹簧秤的钩子相互钩住。平放在桌面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进行调节使之相同。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每题均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物理规律,答题时应写出完整的数值和单位。只有结果没有过程不得分,过程不完整不能得满分)
16.(8分)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17.(9分)2010年8月7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在距坡底84m的山坡处泥石流以8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倾泻而下,假设司机以1.6m/s2的加速度立即启动汽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25m/s。而泥石流到达坡底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问:汽车司机能否安全脱离?
18.(10分)一大木箱,放在平板车的后部,到驾驶室的距离L=2.4m,如图所示,木箱与车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平板车以恒定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驾驶员刹车,使车均匀减速,为不让木箱撞击驾驶室,从开始刹车到车完全停下,至少要经过多少时间?
19.(9分)A、B两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其中物体A的质量为mA=4 kg,两球发生相互作用前后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求:
(1)B物体的质量。
(2)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损失多少?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张掖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答题卡
物 理
题号


16
17
18
19
总 分
得分
一、选择题(48分,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3. 14.(1) 。
(2) (3) 。
(4) (5) 。
15.(1) (2) 。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36分)
16.(8分)
17.(9分)
18.(10分)
19.(9分)
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月考生物试题
试卷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创立了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
A.定向提取生物体DNA分子 B.定向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C.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D.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
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正确叙述是( )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3.基因工程技术引起的生物变异属于(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 不可遗传的变异
4.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
①能自主复制 ②不能自主复制 ③结构很小
④蛋白质 ⑤环状RNA ⑥环状DNA⑦能“友好”地“借居”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
C.①③⑥⑦ D.②③⑥⑦
5.基因工程中,常用的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
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B.繁殖速度快
C.遗传物质含量少 D.性状稳定,变异少
6.利用细菌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适当的酶对运载体与人的胰岛素基因进行切割与黏合
B.用适当的化学物质处理受体细菌表面,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菌
C.通常通过检测目的基因产物来检测重组DNA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菌
D.重组DNA必须能在受体细菌内进行复制与转录,并合成人的胰岛素
7.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
B.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C.一种基因探针能检测水体中的各种病毒
D.原核生物基因不能用来进行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
8.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9.当前医学上,蛋白质工程药物正逐步取代第一代基因工程多肽蛋白质类替代治疗剂,则基因工程药物与蛋白质工程药物的区别是( )
A.都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
B.都与天然产物不相同
C.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蛋白质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不相同
D.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不相同,蛋白质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
10.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整体水平上定向改变遗传物质
B. 在细胞器水平上定向改变遗传物质
C. 在细胞器水平上定向改变细胞核的遗传物质
D. 在细胞整体水平上获得细胞产品
11. 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 )
A. 生物体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B. 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C. 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
D. 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1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
A. 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B. 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C. 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 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
13.植物组织培养是指( )
A. 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育成愈伤组织
B. 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
C.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物体
D. 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组织
14.植物体细胞杂交要先去除细胞壁的原因是( )
A. 植物体细胞的结构组成中不包括细胞壁
B. 细胞壁使原生质体失去活力
C. 细胞壁阻碍了原生质体的融合
D. 细胞壁不是原生质的组成部分
15.下列不是精子、卵子发生的区别的是( )
A.初级精母、卵母细胞的形成时间 B.MⅠ和MⅡ的时间连续性
C.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 D.成熟生殖细胞是否经过变形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熟精子遇到卵子便可以发生受精作用
B.排出成熟卵子细胞的过程即为排卵
C.卵子形成时的分裂过程均在卵巢内完成
D.卵子产生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的
17.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1倍,该切片取自( )
A.人的原肠胚 B.牛的卵巢 C.绵羊的肝脏 D.家兔的胚胎
18.受精过程的顺序为( )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 ②释放第二极体 ③顶体反应 ④穿越透明带 ⑤雌、雄原核的形成 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④⑤⑥① C.④⑤②①③⑥ D.③④②⑤⑥①
19.下列哪项正确的表达了牛胚胎的发育顺序( )
A.配子→受精→合子→胚→卵裂
B.合子→胚→胎儿→幼体→成体
C.合子→卵裂→囊胚→原肠胚→胎儿
D.精卵细胞形成→受精→合子→胎儿→出生
2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胚胎发育的早期有一段时间是在透明带内进行的
B.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盘和胎膜
C.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不与母体子宫建立组织上的联系
D.早期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才可取出向受体移植
21.胚胎分割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的原因是( )
A.以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B.保证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C.确保胚胎发育后期营养物质的供应 D.防止分割而来的两个体性状差异过大
22. 体外受精常用的采卵方法有( )
①用促性腺素处理后,从输卵管冲卵 ②化学诱导法 ③电刺激法 ④从活体动物卵巢吸取卵母细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精子不能直接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B.体外受精的胚胎必须培养到桑椹胚才可移植到母体内
C.胚胎移植可移植到其他任一动物体内
D.同卵双生是由于1个卵子与2个精子完成了受精过程所致
24.胚胎干细胞功能特性不包括 ( )
A.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体外培养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器官
C.冷冻保存可以进行遗传改造 D.可以进行增殖
25. 下列说法符合胚胎移植生理学基础的是( )
A.供受体的发情时间要一致,才能使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
B.供体胚胎移入受体子宫的位置,应与在供体内的位置相同或相似
C.受体子宫与外来胚胎发生排斥反应,是胚胎移植过程需要重点克服的难题
D.胚胎移植产下的个体在质基因控制的性状上与受体母亲相似
26.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三者均属于生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果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 B.都是细胞工程的技术范围
C.都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 D.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
27.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B.防止环境污染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8.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
A.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
B.实现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D.减轻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29.“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注意了以下两个问题:(1)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2)考虑到树种多样性问题。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原理( )
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C.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与整体性原理
30.下列关于我国生态工程与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以治理环境污染和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我国的生态工程则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②西方国家的生态工程应用范围比我国小
③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像西方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A.①②③ B.②
C.③ D.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31、继哺乳动物乳腺发生器研发成功后,膀胱生物发生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最近,科学家培养出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请回答:
(1)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体细胞,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
(2)进行基因转移是,通常要将外源基因转入___________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
(3)通常采用_______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插入了小鼠的基因组
(4)在研制膀胱生物反应器时,应使外源基因在小鼠的________细胞中特异表达。
(5)为使外源基因在后代长期保持,可将转基因小鼠细胞的_____转入________细胞中构成重组细胞,使其发育成与供体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该技术称为_______
(6)人的基因能和异种生物的基因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都具有双螺旋结构,都是由四种_______构成,基因中碱基配对的规律都是________。
(7)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 和 也可作为运载体。
32、 下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表示。据此回答:
(1)①表示 ,它能被培养成为④的根本原因是 。
(2)②表示 ,它与①相比分化程度 ,全能性 。
(3)若想制作人工种子,应该选用(填编号) 。(4)若①是花药,则④是 ,继续对其使用 处理可获得 正常植株,该过程称为 。
(5)若①是胡萝卜根尖细胞,则培养成的④的叶片的颜色是 ,这说明根尖细胞

(6)利用此项技术的植物微型繁殖不仅能保持 特性,还可以
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33、长期以来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始终是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发展起
来的细胞工程技术和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下面是科
学加快速繁殖良种奶牛的两种方法,请据图回答:
(1)在试管牛E和克隆牛G的培育过程中都必须用到的两项技术是动物细胞培养和
_____________
(2)成熟的精子必须经过 过程才具有受精能力。 作用激活次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3)科学家将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转入上图的重构卵中,发现克隆牛G的乳汁中含人 的 α—抗胰蛋白酶,其原因是 。
(4)克隆牛G的性别是 ,试管牛E的性别是 。
(5)培育试管牛E时需对母牛B和母牛D注射激素,其目的是 ,以便将胚胎移至母牛D的子宫内。
(6)用 激素处理母牛B使其 ,以便配种或人工授精。
(7)将早期胚胎移植入母牛D或F的方法有 或 。
34、下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鸭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稗草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一般来说,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态系统中,基本组成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 、 和 原理
(6)下图a是某段时间内沼气池中产甲烷杆菌的种群增长率曲线,请在下图b中画出这段时间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月考生物答题卡
选择题:(共45分)
非选择题:(共55分)
31、(1)___________。
(2) , 。
(3)
(4)________ 。
(5) 转入 该技术称为_______
(6) , 。
(7) 和 。
32、(1) , 。
(2) , , 。
(3) 。(4) , , 。
(5) , 。
(6) ,
33、(1) _____________
(2) 。 。
(3) 。
(4) , 。
(5)
(6)
(7) 或 。
34、(1)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第________营养级。
(2) ; 。
(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和
(6)
张掖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2, 09
第一卷 选择题(共95分)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stop
A.
lose
B.
woman
C.
shock
D.
rose
2.
breathe
A.
thick
B.
southern
C.
mathematics
D.
method
3.
ground
A.
house
B.
country
C.
group
D.
cough
4.
center
A.
ocean
B.
decide
C.
cause
D.
socialist
5.
animal
A.
ache
B.
anything
C.
advance
D.
Anxious
第二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6.----Why not take a short break?
-----Didn't we have _______ just now?
A.it B.that C.this D.one
7. Don’t worry too much about __ mistake. They are ___natural part of learning.
A. 不填; a B. the; 不填 C. the; the D. the; an
8. I'm terribly sorry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 so long, but it'll still be some time _______Tony gets back.
A.before B.since C.till D.after
9. Words _______ her when Kathryn Bigelow was declared the Oscar winner for Best Director in 2010.
A.disappointed B.failed C.left D.discouraged
10.I like Jiang Wen's “Let the Bullets Fly.” How I wish I _______the book from which it was made.
A.read B.have read C.am reading D.had read
11. We are often told not to do such things as don't _______a harmonious society.
A.make up B.make for C.take up D.take for
12. -----Will your sister go on the trip with you?
------She _______well not want to.She is not fond of traveling as far as I know.
A.will B.may C.can D.must
13. -----My dog was killed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_______ I played with it yesterday morning.
A.What a pity! B.I beg your pardon?
C.Sorry to hear that. D.Is that so?
14. My maths teacher refused ___ adding machine in class.
A. letting me use B. to let me to use C. me lo use D. to let me use
15. I don’t know what it’s __ he made her so angry.
A. that B. else C. more D. what
16. We think that ___ , the situation will get worse.
A. if not dealing with carefully B. if dealt not carefully with
C. if not carefully dealt with D. if not carefully dealing with
17. The house stood in a good ____, there was a good scene all round it.
A . position B. condition C. manner D. repair
18. Jenny nearly missed the flight doing too much shopping.
A. as a result of B. on top of C. in front of D. in need of
19. They use computers to keep the traffic smoothly.
A. being run B. run C. to run D. running
20. ----Did you see Mr John?
----No. he______for a long time by the time I _____ to his home.
A. had been away from home; had got B. had been away from home; got
C. had gone out; had got D. had gone out; got
第三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nother person’s enthusiasm was what set me moving toward the success I have achieved. That person was my stepmother. achieved.
I was nine years old when she entered our home in rural Virginia.My father 21 me to her with these words: “I would like you to meet the fellow who is 22 for being the worst boy in this county and will probably start throwing rocks at you no 23 than tomorrow morning.”
My stepmother walked over to me, 24 my head slightly upward, and looked me right in the eye.Then she looked at my father and replied, “You are 25 .This is not the worst boy at all, 26 the smartest one who hasn’t yet found an outlet(释放的途径)for his enthusiasm.”
That statement began a(n) 27 between us.No one had ever called me smart. My family and neighbors had built me up in my 28 as a bad boy.My stepmother changed all that.
She changed many things.She 29 my father to go to a dental school, from which he graduated with honors.She moved our family into the county seat, where my father’s career could be more 30 and my brother and I could be better 31 .
When I turned fourteen, she bought me a secondhand 32 and told me that she believed that I could become a writer.I knew her enthusiasm, I 33 it, and I saw how it had already improved our lives.I accepted her 34 and began to write for local newspapers.I was doing the same kind of 35 that great day I went to interview Andrew Carnegie and received the task which became my life’s work later.I wasn’t the 36 beneficiary (受益者).My father became the 37 man in town.My brother and stepbrothers became a physician, a dentist, a lawyer, and a college president.
What power 38 has! When that power is released to support the certainty of one’s purpose and is 39 strengthened by faith, it becomes an irresistible(不可抗拒的)force which poverty and temporary defeat can never 40 .
You can communicate that power to anyone who needs it.This is probably the greatest work you can do with your enthusiasm.
21.A.rushed
B.sent
C.carried
D.introduced
22.A.distinguished
B.favored
C.mistaken
D.rewarded
23.A.sooner
B.later
C.longer
D.earlier
24.A.dragged
B.shook
C.raised
D.bent
25.A.perfect
B.right
C.wrong
D.impolite
26.A.but
B.so
C.and
D.or
27.A.agreement
B.friendship
C.gap
D.relationship
28.A.opinion
B.image
C.expectation
D.mind
29.A.begged
B.persuaded
C.ordered
D.invited
30.A.successful
B.meaningful
C.helpful
D.useful
31.A.treaded
B.entertained
C.educated
D.respected
32.A.camera
B.radio
C.bicycle
D.typewriter
33.A. considered
B.suspected
C.ignored
D.appreciated
34.A.belief
B.request
C.criticism
D.description
35.A.teaching
B.writing
C.studying
D.reading
36.A.next
B.same
C.only
D.real
37.A.cleverest
B.wealthiest
C.strongest
D.healthiest
38.A.enthusiasm
B.sympathy
C.fortune
D.confidence
39.A.deliberately
B.happily
C.traditionally
D.constantly
40.A.win
B.match
C.reach
D.doubt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共25小题。第一节每小题2分,第二节每小题1分;满分45分)
第一节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Balzac was good at buying things at its lowest price. One day he wanted to buy a vase in a shop window that was much more expensive than he could offer. Not being able to make the shopkeeper cut down its price very much, he left without further talking. Collecting a half dozen of his friends, he explained his wish to them and they worked a plan. The first would enter the shop and make an offer, lower than the marked price. Not getting the vase at his price, he would walk out. Shortly after another would enter and ask for a price lower than the first. In this way, each of the others would offer a price lower than the one before, and the last of his friends made a great effort to attempt to get it at the lowest price. Before long Balzac himself would return, offer more than the last two or three persons made and trust to luck. The plan worked--- Balzac got the vase at his price!
4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vase in the window was placed much higher than Balzac could reach.
At first the price of the vase was much higher than Balzac could offer.
Balzac always wanted to buy a vase that was much more expensive than he could pay
Balzac was very poor. He couldn’t buy the vase at a high price.
How many friends did Balzac gather?
A. Six B. Twelve C. Ten D. Five
Who asked for the lowest price?
A. The first one. B. The second one.
C. The last of his friends. D. Balzac.
What kind of person does the writer try to tell us about Balzac and his friends?
A. Unkind B. Dishonest C. Selfish D. Clever
B
Advertising gives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which products to buy. But modern advertising does more than gives news about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day’s advertisements, or ads, try to get consumers to buy certain brands(品牌) . Writers of advertising are so skillful they can sometimes persuade a consumer to wear a certain kind of clothing, eat a special kind of cereal, or see a movie. Consumers might never even want a product if they did not see or hear advertisements for it. For example, you probably do not need the newest cereal in the supermarket. There are probably many cereal brands on your kitchen helves. You may not have extra-tasty and has a free prize in the box, you may want it. Advertising must get attention. To be effective, it must be exciting, entertaining, or provide some pleasure. The secret of writing good advertising copy is to offer a good idea as well as a product. The idea is what the ad is really selling. One example is an ad that says eating a certain cereal will make a person do well in sports. That cereal brand may sell better if consumers think it offers strength and energy.
45. What is discussed in this passage?
A. The content of modem advertising. B. The skills of modern advertising.
C. The results of modem advertising. D. The writing of modern advertising.
4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good advertisement should_______.
A. be both persuasive and effective B. give people useful information
C. show people a product D. show people a new idea of a product
47.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
A. modem advertising has less effect on customers.
B. once customers see ads about a new cereal, they are sure to buy it.
C. cereal can make people strong.
D. cereal is a kind of food which is popular among people.
48.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A. Customers can easily be persuaded by advertisements.
B. Customers should be persuaded by advertisements.
C. It ’s impossible for customers to buy a product without advertisements.
D. Customers buy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ir demands rather than the advertisements.
C
We are all called upon to make a speech at some point in life, but most of us don’t do a very good job. This article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give an effective speech.
So, you have to give a speech-- and you’re terrified. You get nervous, you forget what you want to say, you stumble over words, you talk too long, and you bore your audience. Later you think, “Thank goodness, it’s over. I’m just no good at public speaking. I hope I never have to do that again. ”
Cheer up! It doesn’t have to be that bad. Here are some simple steps to take the pain out of speech making. Ask yourself the purpose of your speech. What is the occasion? Why are you speaking? Then, gather as many facts as you can on your subject. Spend plenty of time doing your research. Then spend plenty of time organizing your material so that your speech is clear and easy to follow. Use as many examples as possible, and use pictures, charts, and graphs if they will help you make your points more clearly. Never forget your audience. Don’t talk over their heads, and don’t talk down to them. Treat your audience with respect. They will appreciate your thoughtfulness.
Just remember: be prepared. Know your subject, your audience, and the occasion. Be brief. Say what you have to say and then stop. And be yourself. Let your personality come through so that you make person-to -person contact with your audience.
If you follow these simple steps, you’ll see that you don’t have to be afraid of public speaking. In fact, you may find the experience so enjoyable that you volunteer to make more speeches! You’re not convinced yet? Give it a try and see what happens.
49. The main idea of this article is _________.
A. you can improve your speaking ability B. a poor speaker can never change
C. always make a short speech D. it is hard to make a speech
50. Paragraph 2 implies that ________.
A. many people are afraid of giving a speech
B. many people are happy to give a speech
C. many people do not prepare for a speech
D. many people talk too long
51. The phrase “talk over their heads” means ________.
A. speak too loudly B. look at the ceiling
C. look down upon them D. use words and ideas that are too difficult
52. All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except that ___________.
A. few people know how to make good speeches
B. a lecturer does not need to organize his speech
C. research is important in preparing a speech
D. there are simple steps you can take to improve your speaking ability
D
Sometimes there doesn't seem to be enough rain. Other times there is too much. Maybe there isn't a lot we can do to control the rain, but there is a lot we can do to reduce problems caused by different rainfall patterns.
A new development at the London Wetland Centre in Barnes solves the problems of managing water with a “Rain Garden". We are likely to be hearing about it a lot more often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The idea is that the garden owner can store rainwater and use it in dry periods. They can reduce the problems caused by extra rain this way.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that the rain garden tries to deal with is the problem caused by too much water in the street. In a natural environment, a lot of rainwater is sent back into the air by plants. Much is also absorbed deep into the ground, and flows into streams and rivers. What happens in city environments can be completely different —— a large, amount of rainwater flows straight off the hard surfaces of roofs and roads. The harder the rain, the less likely it will be absorbed into the ground — floods are the result. Rainwater running off roads is often polluted.
The rain garden deals with living plants rather than hard surfaces. Plants are designed to hold water and release it slowly, either into the ground, to be absorbed by plant roots (and so eventually back up into the atmosphere) or to go down into the water table. Not only does the rain garden reduce the amount of water that flows onto the street, but it helps to clean it —plants are very good at breaking down pollutants(污染物).
53.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
A.Explaining why there is a lack of rain at times.
B.Introducing several different patterns of rainfall.
C.Telling us how to avoid problems caused by rain.
D.Giving the idea that there are ways to manage rain water.
54.According to the second paragraph, “Rain Gardens" are likely to _____.
A.harm the environment in the short run
B.become popular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C.be turned down by most new developments
D.be too expensive for common people to accept
55.We can learn from the third paragraph that _____.
A.floods are often the results of small rains
B.a heavy rain is less difficult for plants to absorb
C.the rain garden helps send rainwater back into the air
D.larger amounts of rainwater flow straight off in city environments
56.According to the last paragraph, what does the rain garden help to clean?
A.The plants. B.The ground. C.The water. D.The street.
E
If “I love you” are the three nicest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n “just in case” must be the three most annoying. They are often followed by “you never know…” suggesting a whole bundle(大量)of horrors if you don’t go along with the “just in case” idea.
The first “just in case” you heard was probably from your mother. Do you remember “Always make sure your underwear is clean. Just in case”? You’d ask “In case of what?” and she’d say, “You never know…” If you kept asking she would finally say the ominous(不祥的)words. “You could be in an accident.”
Through most of you school years, besides books, pens, etc… you carried around a heavy sweater, sunscreen, and a rain coat, just in case it got cold, or hot, or it rained. Thanks to Mom, “just in case” ruled your life. It was the same with Halloween candy.
“Don’t eat in until Mom or Dad can check it out, just in case.”
“In case of what?” you’d say.
“You never know.”
“Know what?”
And then it came – the threat. which ensured you would end up letting Mom and Dad eat all your candy. Simply because they loved you so much and wanted to protect you from harm.
“There could be poison in it.”
As we get older the habit has become so deep-rooted that we force it on ourselves. We leave for the airport to catch our Flight half an hour before the aircraft leave its previous location, just in case the traffic is bad. “Just in case”. The phrase is so much a part of our lives.
I’m going to print up this article now, but I’ll also save it onto my hard drive, just in case my computer crashes. I’ll also save it on a disc, and just in case the disc gets damaged I’ll save it on my flash drive. Well…you never know. Thanks a lot, Mom!
57.What doe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three words “just in case”?
A.Objective. B.Positive. C.Critical. D.Indifferent.
58.Your parent always says the three words “just in case” because he or she wants to .
A.control your life B.bring you an easy life
C.brighten your life D.ensure you a safe life
59.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the threat” in the passage refer to?
A. There could be bad traffic.
B.You could be in an accident.
C. There could be poison in your candy
D.Mom and Dad could eat up your sweets.
60.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that “Just in case” _____.
A.threatens our life B.gets us in trouble
C.becomes our habit D.makes life annoying
第二节 根据对话内容,从对话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 Mary, do you want to see the pictures of my holiday in Italy?
---- 61
---- Ah, it was great I The food was great .The wine was great! But the traffic was terrible!
---- 62
---- Those Italians are crazy drivers! I don' t want to think about it!
---- OK, OK. 63
---- Yes, so here' s a picture of the Tower of Pisa.
---- How nice!
---- It was raining that day, but it was still wonderful. We climbed to the top!
---- 64
---- That' s a photo of the Amo River. That' s the "Ponte Vecchio" , the old bridge.
---- 65
---- It was very interesting. There were beautiful old buildings in the city, and lots of wonderful museums.
---- That’s nice.
A. And what' s this?
B. Why was it so bad?
C. Yes, it was wonderful.
D. What was Florence like?
E. Let' s return to the good parts.
F. Sure, what was your holiday like?
G. Well, did you like your hotel there?
第二卷 非选择题
第三部分写作(共三节.满分55分)
第一节 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l0分)
根据下列句子及所给汉语注释.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写出空缺处各单词的正确形式。(每空只写一词)
66. The________( 大多数 ) of people interviewed prefer TV to radio.
67. They bought that house at a _______(合理的) price.
68. They will be given ___________(惩罚)for their wrong action.
69. Would you do me a ________ (恩惠) to carry the heavy box?
70. He can’t ___________( 抗拒…..的诱惑 ) ice creams.
71. Please come to my home to play cards whenever it is__________( 方便的 )for you.
72. Can you give me some __________(实用的)solu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73. He recommended me a _________(经典的 )book on Buddhism.
74. It’s not polite to ________(打断)when someone is talking.
75. The man has been __________(逮捕)in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robbery.
第二节 短文改错 (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作出判断:如无错误,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萄一个勾(、/);如有错误(每行只有一个错误),则按下列情况改正:此行多—个词:把多余的词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用斜线(、)划掉·21世纪教育网
此行缺—个词: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写出该加的词,并附带前(后)词·此行话一个词: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写出该错词和改正后的词。
注意:原行没有错的不要改。
I was a honest child indeed. I didn’t dare to tell lies. 76.
because of my eyes often let the secret out. I remembered 77.
telling a lie to my parents, and I could hard fix my eyes on 78.
my father’s face, to let alone my mother’s eyes. I glanced 79.
here and there, up and down, nervously. 80.
However, after I came to Beijing, I no longer have to 81.
worry my nervous eyes because everything I wanted to say 82.
was sent by letter. I found myself often tell small lies. I wrote 83.
“I’m well in Beijing. I enjoy the food selling at the university. 84.
And at weekends, I often buy fried chickens or pork to eat.” 85.
第三节:书面表达(满分30分)
美国New York City Greenwood High School的学生到你们学校参观,希望了解你校学生的课外活动,请你根据下面表中的内容用英语写一篇发言稿,介绍你校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
课外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最喜欢的项目
希望与建议
每天下午 4:20-5:20
阅读、体育、唱歌、微机、学科小组
体育、微机
减少作业,增加活动时间,多组织参观、旅游活动
词数:100~120 开头和结尾都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Welcome to our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ank you.
高三英语第一次月考答案
2012-09
l-5 CBABD 6-10 DAABD 11-15 BBDDA 16-20 CAADB
21-25DABCC 26-30 ABDBA 31-35 CDDAB 36-40 CBADB
41-44 BACD 45-48 BADA 49-52 AADB 53-56 DBDC 57-60 BDCC
补全对话 61. F 62. B 63. E 64. A 65. D
单词拼写 66 majority 67 reasonable 68 punishment 69 favo(u)r
70 resist 71convenient 72 practical 73 classic 74 interrupt 75 arrested
短文改错
76.a honest child改为an honest child 77.because of改为because
78.hard改为hardly 79.To let改为let 80.√ 81.have to 改为had to
82.worry改为worry about 83.tell改为telling 84.selling改为sold
85.chickens改为chicken
书面表达
One possible version
Welcome to our school.
I feel it an honor to have the chanc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our activities at school after class. We have one hour of activities from 4:20 to 5:20 in the afternoon. Some students read books in the reading - room; some have sports on the playground; some sing songs in the theatre hall. Some learn to operate computers in the lab and others take part in their group work about different subjects. The majority are most interested in sports and computers.
We hope that we can have less homework and more time to join in the activities. We are also looking forward to more visits and tour trips.
Thank you.
2012-2013学年张掖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 (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马婉云 宋丽娜 审题人:桑进林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戏曲发展的辉煌,与其悠久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传统走入现代的中国戏曲,在当代必然面临着文化与审美的转型与变异,这是一条历史经验,也是一条必由之路。市场化的规则决定了中国戏曲在当代的发展,更多地需要摆脱传统的诸多束缚,成为这个时代中的当代艺术;而中国戏曲积蓄的传统文化精粹,则更多地需要对其多元而悠久的传承机制加以保护。但是毫无疑问,市场化之于中国戏曲发展,是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发展的必需。戏曲的市场化道路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实践的基础上,使其进入艺术的良性发展、合理保护,增加活力,优胜劣汰,长足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革新,戏曲也越来越显示出多样而各异的发展趋势。中国戏曲,继承并发展了清中叶戏曲的传统,强烈地张扬着大众娱乐精神,成为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品种,迥异于世界其他民族戏剧形态。
在当代世界文化中,中国戏曲已经成为识别民族个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成为认识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最显著的表征。在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体系中,与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不同,中国戏曲一俟形成,就具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和超强的代谢、革新机制,使得中国戏曲穿越历史时空,千百年不衰,步入当代,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实现着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而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的辉煌早已成为历史记忆,残留的不过是斑驳、风蚀的剧场大石头和点点滴滴的遗响。邻国日本的传统戏剧歌舞伎等也主要作为一种“博物馆艺术”而存在。中国戏曲不然,它依然是一种活的、流行的、大众的舞台艺术——尽管今天的时空环境己非昨日的生态环境。但是,从古典向当代迈进,迥异于古典时期不同阶段与朝代的代谢、嬗变,实现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不仅是戏曲的追求,也是传统文化当代发展的目标,而社会形态、历史传统、文化属性和审美取向的不同,使得实现这一转型和过渡具有其艰难性和复杂性。
中国戏曲在当下,面对着流行艺术的趋同,在发展创新和个性追求中呈现出复杂的特征。这就要求中国戏曲在摆脱了传统束缚之后,能够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需要中国戏曲拥有进入观众生活的活力和力量,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用流行文化发展的部分模式,将戏曲从业人员及剧团的艺术创造,与时代风尚、观众审美结合起来,逐渐营造出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态,成为当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品类,以避免流行时尚带来的实时消费和消极影响。
我们还应在努力保持中国戏曲遗产性的同时,积极地寻求建立戏曲保护和传承的机制,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中,将中国戏曲文化遗产中属于“博物馆艺术”的部分,充分保护,并将其潜在的历史、文物、旅游等价值发挥出来,这既有效地保护了那些没有市场生存能力的戏曲遗产,也稳妥地找到了戏曲艺术在民族文化建设中具有的独特定位。
1.下列对“中国戏曲市场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传统走入现代的中国戏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市场化道路是一条必由之路。
B.将演员和剧团推向市场,任其生灭,让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戏曲市场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C.戏曲走市场化道路就必须彻底摆脱传统的种种束缚,使其成为当代社会深受老百姓欢迎的艺术形式。
D.中国戏曲市场化的主要目的是适应社会的急剧变迁,让戏曲呈现出多样而各异的发展趋势。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戏曲目前已经实现了由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完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历史转换。
B.当前,中国戏曲只要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就能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
C.戏曲之所以要进行文化与审美的转型与变异,是因为我们进入了现代社会,而戏曲只是属于传统的东西。
D.当下的中国戏曲需要借用流行文化发展的部分模式,与新时代的民风、民情紧密结合起来。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戏曲发展辉煌,表演丰富,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历史悠久。
B.中国戏曲历经千百年仍然富有生命力,突破了中国“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文艺发展普遍性规律。
C.日本的传统戏剧歌舞伎只是作为“博物馆艺术”存在,相对于中国戏曲,没有其存在的价值。
D.戏曲要面向市场,那么,对于那些已失去市场、没有观众的剧种,就要遵循物竞天择的进化发展规律。
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兵人也。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西至长安求官,得太官献食丞。数岁,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材,勃举汤。汤待迁,父死不奔丧,司隶奏汤无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会薨,因赐谥曰缪侯。汤下狱论。后复以荐为郎。
初,汤与将作大匠解万年相善。自元帝时,渭陵不复徙民起邑。成帝起初陵 ,数年后,乐霸陵曲亭南,更营之。万年与汤议,以为:“武帝时工杨光以所作数可意,自致将作大匠,及大司农、中丞耿寿昌造杜陵,赐爵关内侯,将作大匠乘马延年以劳苦秩中二千石;今作初陵而营起邑居,成大功,万年亦当蒙重赏。子公妻家在长安,儿子生长长安,不乐东方,宜求徙,可得赐田宅,俱善。”汤心利之,即上封事言:“初陵,京师之地,最为肥美,可立一县。天下民不徙诸陵三十余岁矣,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可徙初陵,以强京师,衰弱诸侯,又使中家以下得均贫富。汤愿与妻子家属徙初陵,为天下先。”
于是天子从其计,果起昌陵邑,后徙内郡国民。万年自诡三年可成,后卒不就,群臣多言其不便者。下有司议,皆曰:“昌陵因卑为高,积土为山,度便房犹在平地上,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灵,浅外不固,卒徒工庸以巨万数,至然脂火夜作,取土东山,且与谷同贾。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罢敝,府臧空虚,下至众庶,熬熬苦之。故陵因天性,据真土,处势高敞,旁近祖考,前又已有十年功绪,宜还复故陵,勿徙民。”上乃下诏罢昌陵。丞相、御史请废昌陵邑中室,奏未下,人以问汤:“第宅不彻,得毋复发徙?”汤曰:“县官且顺听群臣言,犹且复发徙之也。”时成都侯商新为大司马卫将军辅政,素不善汤。商闻此语,白汤惑众,下狱治,按验诸所犯。……于是汤与万年俱徙敦煌。
(节选自《汉书》)
【注】初陵:指初步建造的陵墓所有的地上附属工程。
4.以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少好书,博达善属文 属:写作
B.父死不奔丧,司隶奏汤无循行 循:遵循
C.武帝时工杨光以所作数可意 数:几个
D.取土东山,且与谷同贾 贾:价格
5.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表述“陈汤建议成帝徙民于新陵的理由”和“群臣对建造新陵徙民于新陵进行反驳的理由”的一组是 ( )(3分)
A.①宜求徙,可得赐田宅,俱善 ②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
B.①京师之地,最为肥美,后卒不就 ②万年自诡三年可成,后卒不就
C.①汤愿与妻子家属徙初陵,为天下先 ②度便房犹在平地上,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灵
D.①可徙初陵,以强京师,衰弱诸侯 ②国家罢敝,府藏空虚,下至从庶,熬熬苦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陈汤少时好学,善写文章,但因家穷,总是向人告贷,不为州人称赏。后来获得张勃的赏识,得以被举荐,但为等待升迁,父亲死了也不奔丧,此事被揭发后陈汤获罪下狱。
B.负责建造皇帝新陵的将作大匠认为自己将建陵成功,得到重赏,于是怂恿陈汤请求迁徙,以获得田宅。陈汤觉得有利可图,于是上书建议成帝徙民于新陵。
C.群臣认为新陵本身不适合作为陵墓地址,多年来的修建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导致国库空虚,人民疲苦,不如重新修建旧陵。成帝遂下令停止修 建新陵。
D.陈汤认为天子会听从群臣的意见,不会再迁徙百姓到昌陵邑,不会重新修建旧陵。成帝下令给大司马卫将军商新,认为陈汤在祸乱民心,审查他所犯的罪状,将其流放到敦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可徙初陵,以强京师,衰弱诸侯,又使中家以下得均贫富。(5分)

(2) 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罢敝,府臧空虚,下至众庶,熬熬苦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8,9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蒴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注]!
[注]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下诏将与镜湖相连通的一个小湖赐给他以示矜恤。
8.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说一说“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范仲淹《岳阳楼记》)
(2)西当太白有鸟道,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坍台【注】。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了。
???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了啦。”
???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
???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星期天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 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绳子在这儿。”
(有删改)
??? [注]坍台:方言,丢脸。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段绳子,因被冤家陷害,又受到众人奚落,最后忧郁而死,小说通过这一故事,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
??? B.小说中的下层人民思想麻木,是非不分,是荒唐社会道德的基础,但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 C.马具商是农村小奸商,他狡猾、阴险、诡诈,通过他的行为和举动,可以看出,他的处世哲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 D.小说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篇没有纤巧华美的辞藻,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使全文呈现出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
??? E.这篇小说叙事详略得当,巧妙地处理了“赶集”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群众场面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使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2)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是如何塑造奥士高纳大爷这一主要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题目是“绳子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老实人而展开的,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杰出人物:萧季驹博士
来自内地,自强不息于香港
早在1962年,萧季驹博士便入读南开大学,于1976年毕业。1976年,他从内地来到了香港。可是到了香港,在“港英”政府统治时期,内地大学生的学历不被承认,往往受到歧视,必须重新摸索生活道路。
在困难面前,他曾一度迷惘,幸好及时调整心态,积极去面对,去求索。他先进入一家公司打工。由于学历不被认可,加之来自内地的背景,他的待遇被人为压低。
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让萧季驹博士来到香港的初期曾经一度学无所用。不过在他心中,他仍然觉得自己还算幸运。他说:“我的很多校友,毕业后。往往迫于生活压力最终改行了;而我则比较幸运,有机会继续读书。”1978年,他决定继续读书,藉以提升自我。此时他已年届33岁了。
年轻人总是爱幻想,充满理想主义,萧季驹博士也不例外。他笑言读书的时候,盼望着有朝一日在学术界能有所建树,有所发明。不过,在生活面前,人人都得现实。读完所有课程后,他的想法是当一名中学老师,于三尺讲台,过稳定生活。1980年他以一级荣誉学士毕业,留校做研究生,继而又攻读了博士生。
立足讲台,心系教育发展
他在港大4年、城大25年,服务教育界30年左右。任教期间,萧季驹博士始终不停地钻研学科问题,治学严谨,勤勤勉勉。
除了执着勤勉于教育界外,多年来萧季驹博士一直都非常关心高校教育的发展。他说:“目前,很多学校都在争取教育界的国际排名,但是作为大学,不能仅仅以发表的学术文章的数量为排名标准,真正好的大学要以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
看得出,对于教育的认识,萧季驹博士将学以致用和对社会的贡献放在了重要位置。同样,对于当今困扰教育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他也提出,毕业生要调整好心态,准确定位。他说:“高校扩招后,每年都有好几百万大学生涌入社会,像北大、清华的,找工作应该不难,但是一些普通高校的,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必然成为就业难的关键。”
不难看出,萧季驹博士看到了问题的症结。社会进步致使人才的需求增多,高校教育的发展要跟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相协调,也就是说,社会要为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岗位,就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动力。如果社会发展跟不上教育扩招的步伐,便会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形成一种社会问题。
博览群书,人生无限精彩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身为一名耕耘物理系二十余载的资深教授,萧季驹博士不但于本专业的研究精湛,而且非常热衷于博览群书,于不同的领域中撷取更多的人生智慧。除了阅读之外,萧季驹博士另一个工作之外的享受便是音乐,正如他所言,“这些可以说是我的灵魂,我始终认为,知识分子的使命在于思想和创新,追求真善美。我们讲话都往往不是为了利益,而是基于良知。”他不无感慨地说:“知识分子不应该只是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应该是对社会问题提出深刻的思考,起到振聋发聩的舆论领袖的作用。”诚然,社会需要现代物质文明,也同样需要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史社会进步的“双脚”,缺一不可。
(选自《杰出人物》,2010年第12期)
(1)下列对这篇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两项是(5分) ( )( )
A.萧季驹当年来到香港后,进入一家公司打工。由于来自内地及学历低的缘故,他的待遇被人为压低。
B.年轻时的萧季驹先生也和多数年轻人一样爱幻想,充满理想主义,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但是观念保守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C.萧季驹博士切中肯綮地指出,社会要有足够的经济动力,来为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岗位,如果社会发展跟不上教育扩招的步伐,必将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D.萧季驹博士把阅读和音乐视为知识分子的灵魂,认为这两者是引发知识分子良知,发现和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手段。
E.本文通过对萧季驹先生的求学、治学经历的记述,展现出了他自强求索、勤勉钻研且勤于思考的精神面貌。
(2)请谈谈你对“这些可以说是我的灵魂”这句话含义的理解。(6分)

(3)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你认为“杰出人物:萧季驹博士”有哪些杰出之处?(6分)

(4)萧季驹博士认为,知识分子的使命在于思想和创新,追求真善美,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请结合本文及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全世界的关注下,奥巴马带着胜利的喜悦发表了就职演说,他谈到了很多华人关注的焦点议题,言辞激切,兴奋之至,搓手顿足。
B.表面卑躬屈膝、曲意逢迎的人,往往会背后逢人说项,极尽造谣毁谤之能事。
C.城市蜗居的“蚁族”只是沧海一粟,据中国社科院蓝皮书显示,全国有85﹪的家庭买不起房。
D.老舍先生的《茶馆》聚国事家事、世态人情于一室,句句如探骊得珠,让我们在啼笑中感知着民众的无奈以及时代的黑暗。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7·23” 甬温线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调查,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追根溯源,查清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
B.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特别是科学技术和造船工业能力的提高,才能够使一个国家有能力建造航母。从这个意义上说,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C.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抓紧网络招聘和现场招聘活动,帮助毕业生尽快落实就业岗位;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集中培训。
D.稳定物价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保增长、控通胀、稳民生之间寻找一条平衡道路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政府的智慧、耐心和持久的努力。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瓷上青花与画中水墨一样,都是至雅至精、至美至极的艺术形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淡到极致,也浓到极致。青花以它的这种独特瓷韵,自蒙元以后,始终是中国瓷器的主流。
①或明朗宁静,或曲折幽深 ②具有无法言说的韵味
③画以墨为韵,瓷以青为贵 ④或如蓝天白云,或如荷塘月色
⑤一如水墨在宣纸上铺展 ⑥青花在瓷胎上的色性
A.②⑥⑤③④① B.③⑥①④⑤②
C.②③④①⑥⑤ D.③⑥⑤②①④
16.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将横线处补充完整。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5分)
感激养育你的人,因为他滋养了你的生命; ,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意志; , ;感激令我们变得成熟,成就了我们的辉煌。
17.把下面一首诗中画线的诗句扩展成一段话,扩展后不超过70字。要求语言准确连贯,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6分)
春 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六、写作 (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林清玄说:“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落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又说:“一个人对于苦乐的看法并不是一定的,也不是永久的,许多当年深以为苦的事,现在想起来却充满了快乐。”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立意明确,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自拟题目,不准套作,不得抄袭。诗歌除外。
张掖中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A据第一段第一句和第三句话可概括出;B据第一段最后一句可知戏曲的市场化道路要使其进入良性的发展,要对其进行合理保护,不可理解为片面地“将演员和剧团抛向市场,任其生灭”;C“彻底”不对,原文说的是“市场化的规则决定了中国戏曲在当代的发展,更多的需要摆脱传统的诸多束缚”;D据第二段,应是社会的变迁使得戏曲呈现出多样而各异的发展趋势,不能说中国戏曲市场化的主要目的是让戏曲呈现出这一趋势。)
2.D(D见原文倒数第二段;A“实现了”“完成了”不当,第三段是说中国戏曲“实现着……”,“实现古典向当代的转型和过渡……是戏曲……的目标”;B充分条件不当,第四段说的是“要求中国戏曲在摆脱了传统束缚之后,能够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C“只是属于传统的”不对,中国戏曲是传统文化,也是当代艺术。)
3.B(A因果关系不当,原文第一段只是说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B见原文第三段;C“博物馆艺术”并非没有其存在的价值;D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有误。)
4. C(数:读shuò多次、屡次)
5. D(A项①句是解万年向陈汤建议徙居新陵的理由。 B项②句表述谢万年没有炸废陵墓这一结果,并不是群臣直接向成帝提出的反对修建新陵、迁徙百姓的理由。C项①句是陈汤之语,表达自己率先迁徙新陵的愿望,不是建议“徙民”的理由。)
6.D(“陈汤认为不会再迁徙百姓到昌陵邑“意思正好与原文相反,原文中陈汤认为天子将会听从群臣的言论再迁徙百姓到昌陵邑。)
7.(1)(5分)可以把富民迁徙初陵附近,来使京城的力量增强,使诸侯的势力衰弱,又可以使中等以下的家庭能够均衡致富(关键点,“可徙初陵”省略了“之于”,译为“把他们迁徙到初陵附近”;“以”是连词,可译为“来”;“强”和“衰弱”都是使动用法,意为“使……衰弱”;“得”是动词,译为“能够”。)
(2)(5分)陵墓营造了好几年,全天下人都蒙受苦难,国家疲敝,府库空虚,下至老百姓。都熬熬叫喊着以之为苦。(关键点:“作治”意为“修墓、营造”,前面省略了主语“陵墓”;“被”意为“遭受、蒙受”;“罢”通“疲”,疲敝;“熬熬”指痛苦的叫喊声;“苦”为意动用法,“以……为苦”。)
8.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三句将难忘的戎马生涯与现在无人记起的寂寞凄凉形成对比(或答“第一、二两句追忆当年的豪举与现在独作江边渔父的闲散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理想成空的寂寞凄凉(或答“失落”“落寞”“惆怅”等);后两句中将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志存恢复的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形成对比,表现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不平之情。(5分;答对手法给1分,答出两处对比给4分,答出一处对比给2分)
9.这两句的意思是: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于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表达了词人对官家的轻蔑(或答“蔑视”“不屑”等)之态和内心的愤慨不平之情。(6分;解释诗句4分,每句2分,两种情感各1分)
10略
11.(1)【答案】CE?(答E得3分,答C得2分,答A得1分;答B、D不得分)
A.“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不准确,主要反映的应是当时法国社会的道德堕落问题;B.“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错误,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而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D.“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与“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错误,小说把作者自己的爱憎、褒贬寄托在情节中,体现出对人物的深深同情,没有讽刺之意,也并非冷峻,而是将激情隐藏在内容的描写之中。
(2)【答案】 ①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三种:一是马具商的诬告,二是乡政府的审问,三是周围群众的奚落。(2分)②在这场逼死奥士高纳大爷的围攻中,马具商是发难者;乡政府的审问,代表官方压制,加剧了整个社会的猜测与不信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致使奥士高纳大爷忧郁而死的第三方面力量是众人的嘲笑和奚落。(2分)③这三股力量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无形的罗网,而其核心又是社会的道德堕落、愚昧的偏见和可怕的习惯势力。(2分)
(3)【答案】①奥士高纳大爷是法国社会中一个勤俭、诚实的农民,作者着重描写的不是他物质生活的贫穷,而是精心刻画他精神上所受的折磨。(2分)②将奥士高纳大爷置于一个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群体精神麻木的思想状态下,围绕着诚实与说谎这一矛盾冲突,充分展示奥士高纳大爷的性格特点。(2分)③小说紧紧扣住奥士高纳大爷“诚实”的性格这一特征,以洗练精确的细节描写,深入细致的心理刻画,描写了他的性格发展、心理变化,写得细致生动,自然而无雕琢。(2分)
(4)【答案】观点一: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不合适。①小说通过一根绳子的故事,反映荒唐混乱的世风,揭示重大的社会道德问题,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过于直白,无法增强小说意蕴的深刻性。②小说以“绳子”为线索,布置全局,结构全文。全文围绕一根小小的绳子,描写一个老实人的悲剧,故事娓娓道来,不露痕迹,使精巧、奇特出于自然。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小说的行文线索就不够明晰,情节衔接就不自然。③小说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把“绳子的故事”作为透视点来窥视大千世界,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反映普遍的社会现实,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就不能显示由点及面、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观点二: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合适。①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奥士高纳大爷,他是一位勤俭诚实的老实人,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有利于描写小说的主要人物,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②小说写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根绳子,因而被冤家诬告,又受到众人奚落,以致忧郁而死,主要内容是围绕这个老实人而展开的,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可与小说的内容更吻合。③小说通过奥士高纳大爷的悲剧,展示了把诚实厚道、纯朴善良看作违反常理的社会道德观念,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也是与小说的主题相融相符的。
(观点明确2分,结合文本内容2分,分析恰当4分,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考查对小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探究能力。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12. (1)C、E(A.不是学历低而是“学历不被认可” B.“观念保守”没有确凿依据 D.原文是“这些可以说是我的灵魂”)
(2)(6分)①针对高校:主张不能仅仅以发表的学术文章的数量为高校排名标准,更要以大学对社会的贡献为衡量标准。②针对高校解决就业问题:提出社会进步致使人才的需求增多,高校教育的发展要跟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③针对大学生:提倡务必要做到对社会有贡献,能献出自己的才智,将所学知识用到实处,学以致用,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3)(6分)①萧季驹博士,在从内地毕业后来到香港的背景下,以及在当时大陆学历不被承认的情况下,能够自强不息,奋斗不已,努力去争取,去拚搏。②服务教育界三十年左右。任教期间,萧季驹博士始终不停地钻研学科问题,同时心系香港教育的发展。③身为一名资深教授,萧季驹博士不但于本专业的学术研究精湛,而且非常热衷于博览群书,于不同的领域中撷取更多的人生智慧,以从更广的视角洞察世界。(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8分)答案示例:赞同观点:作为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是要有使命感、责任感和良心。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一是服务国家民族;二是投身改革实践;三是传播先进文化。而这一切无不是建立在深刻全面的学习、思考、反思的基础之上的,同时还要具备坚持真理,明辨是非道德操守。(只要能够在阐明观点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即可根据其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13.D(搓手顿足,形容焦急不安的样子。逢人说项指到处替人说好话。望文生义。词义误用,“沧海一粟”是指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句意强调“少”。D探骊得珠,比喻做诗文能得其旨要,抓住关键。)
14.A(B项主语残缺,去掉“随着”或“使”,把“才能够”放到“国家”后;C搭配不当,在“抓紧”后加“组织”;D句式杂糅,删掉“需要”或“是必不可少的”。)
15.D(根据首句提示,确定③在第一位;接下来说明青花瓷与水墨画的相似性,可以确定⑥⑤②应紧随③后;①与④结构相同,按照排比句式一般短句在前,长句在后的原则,确定①在④后,它们是对“韵味”的具体描述,应紧跟②后。注意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注意文段的说明对象为“青花瓷”)
16.略
17.所写景物包含“杨柳”“细雨”“残花”“流莺”2分;修辞手法2分;生动准确2分。
18.写作指导:
第一句中“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是说今天的事情只能在今天做,懂得该做什么;“明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中的“树叶”带有某种象征意义,可以指理想、梦想等等,“不会在今天掉下来”意味着理想的实现需要有“今天”的积淀或铺垫,空想、幻想是虚妄的、毫无意义的。因此,在人生的路途上没有必要为明天烦恼,只有努力做好今天的事,“扫完今天的落叶”才是明智的选择,才是为实现明天的梦想所做的有意义的努力。
第二句话是说人们对苦乐的看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年深以为苦的事,现在想起来却充满了快乐”,因此没有必要为一时的苦乐、得失而烦恼。“今天”感到痛苦或快乐的事情,其真正的价值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两句话的所指其实有交叉重叠之处:应该好好把握当下,努力地真实地活在今天这一刻。
附:文言文翻译
陈汤字子公,是山阳瑕兵人。从小喜欢读书,博学通达,擅长写文章。家里很穷,总是向人求乞告贷,没有品节,不被州时人称赏。向西到长安寻求做官机会,做了个太官献食丞的小官。过了几年,富平侯张勃与陈汤交好,认为他才能高超。初元二年,汉元帝下诏让列侯举荐茂材,张勃举荐了陈汤。陈汤等待升迁,父亲死了也不奔丧,司隶上奏皇帝,说陈汤不遵礼法,品行败坏;张勃选举人才故意隐瞒事实,获罪,削夺二百户食邑。恰好他在这时死了,因而皇帝赐他“缪侯”的谥号。陈汤下狱论罪。后来经人举荐担任了郎官。
起初,陈汤和将作大匠 解万年交情很好。自元帝时,不再迁徙百姓到渭陵建县邑(以奉陵园)。成帝时始建陵墓,施工几年后,喜欢霸陵曲亭之南,又在那里重新营造陵墓。解万年和陈汤商议,认为:“武帝时,工匠杨光因所负责的工程屡屡投和皇帝的心意,使自己升迁为将作大匠;等到大司农、中丞耿寿昌营建杜陵,宣帝赐他关内侯的爵位,将作大匠乘马延年因为劳苦而获得二千石的俸禄;现在始建陵墓,营建县邑,成就大功,万年我也会蒙受重赏。你的妻子家在长安,儿子生长在长安,不喜欢东方,应该请求迁徙,可以获得皇帝赏赐的田宅,这是两全其美之事。”陈汤认为此事有利可图,于是封缄奏书,进献皇上,说:“陵墓所选之址,是京师附近最为肥美的土地,可以在那里设立一个县邑。不把天下百姓迁徙到陵墓附近居住,已有三十多年了,关东富人越来越多,他们中的很多人圈占良田,役使贫民。可以把他们迁徙到新陵附近,这样可以增强京师的力量,削弱诸侯的势力,又可以使中等以下的家庭得以贫富均衡。陈汤愿意和妻子儿女徙居陵墓附近,给天下人带个头儿。”
于是天子听从他的计议,果然设置昌陵县,后来让关内各郡国民迁徙到那里。解万年诡称三年就可建成陵墓,结果后来没建成,群臣中有很多人说这件事不合适。成帝让有关部门讨论,大家都说:“昌陵靠填埋低地成为高台,积聚土石成为山丘,估计陵园中的别殿还要建在平地之上。从别处搬来的土壤不能保存幽冥的灵魂,在表层外露位置建造陵墓,也不牢固。役使好几万士卒、囚徒、工匠、庸夫,以至于点着火把夜间工作,从东山取土,几乎与谷物同样价钱。陵墓造了好几年,全天下人都因之劳苦,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庶民,众口发出愁苦之声。先前建的陵墓随顺先天的本性,依凭自然形成的土壤,所处地势高旷宽敞,靠近祖、父的陵墓,此前又已有十年功业,应该重新修建先前的陵墓,不要迁徙百姓。”皇上于是下诏,停止修建昌陵。丞相、御史请求毁弃昌陵邑的房屋,奏书还没批下来, 有人就此事询问陈汤:“宅第并没有被毁坏,是不是还会再迁徙百姓呢?”陈汤说:“县官将会听从群臣的言论,将来还会再迁徙百姓到那里的。”当时成都侯商新做大司马卫将军,辅佐成帝,平素不喜欢陈汤。商新听到这些话,对成帝说陈汤惑乱民心,把他关进监狱治罪,审查他所犯的罪状。……于是陈汤和解万年都被流放到敦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