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5科5份,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正定县弘文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5科5份,无答案)

资源简介


2.哪次战争签订的条约中没有割地的条款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两次战争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③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与主权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西方列强在中国先后获得的侵略权益是
①协定关税 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④划定“使馆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都:
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6.西方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7.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边疆危机中,属于沙俄所做的事情有
①支持阿古柏伪政权 ②直接派兵占领伊犁
③割占中国西部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的赔款 ④入侵西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在地理位置上的突出特点是:
A、深入到中国内地 B、集中在沿海一带
C、分布在中国最富饶的地区 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9.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取得的侵略权益是
A.割占中国土地 B.赔款
C.在中国驻军 D.开设通商口岸
10.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11.中国在抵抗列强战争中的接连失利,使清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警醒到西风东渐已势不可挡,被誉为近代中国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先驱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奕?? D.左宗棠
12.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四项建议,你认为最根本的是
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兵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治
13.洋务派提出“欲自强,必须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的口号,这表明
A.洋务派十分重视军事工业
B.洋务派已认识到必须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C.洋务派已明确强与富的辩证关系
D.洋务派认为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同等重要
14.对洋务运动作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D.建立了完备的近代工业体系
15.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察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清政府中央机构的变动
B.有限地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C.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D.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16.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是
A.创办报刊 B.发展农工商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训练新式陆海军
17.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用西方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B.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C.外国资本主义的干扰破坏 D.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1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组织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帝国主义瓜分狂潮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9.康有为主张维新变法法仿效的是
A.美国、法国 B.美国、英国 C.德国、意大利 D.俄国、日本
20.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不同之处
①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 ②运动的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④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1.下列代表人物和派别相对的各组中,不正确的是
A.康有为—资产阶级维新派 B.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
C.奕?—洋务派 D.慈禧—君主立宪派
22.比较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前者最突出的特点是
A.主张采取西方式的资产阶级民权制度
B.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C.主张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行改革
D.主张尽快结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
23、下列哪一事件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在中国日益深入人心?
A、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B、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C、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取得首义成功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24.迄今为止,世界远距离的交通工具仍只有轮船,火车,飞机三种(汽车介于近远距离两者之间),其传入中国的先后顺序是
A.轮船、火车、飞机 B.轮船、飞机、火车
C.火车、轮船、飞机 D.飞机、火车、轮船
25、《辛丑条约》的哪一条最能体现出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
A、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会被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请问:⑴文中的“夏宫”是指什么?两个强盗是谁?(6分) ? ⑵这次掠夺发生在哪次战争中?在战争期间获益最大的国家是哪个?(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按顺序分别写出三个条约名称。(6分)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是什么。(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一一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三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6分)
(2)在材料一中,第一幅图片所反映的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有什么积极作用?(6分)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2分)
(4)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这场运动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6分)
3.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句子能反映出子女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的是( )
A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不是( )
A 敬重爱戴父母的表现 B 压抑个性发展的表现
C 正确对待批评的表现 D 善于调控情绪的表现
5.“回家给父母洗洗脚”这是某校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缓解学习压力 B 从小学会自立自强,争做家庭小主人
C 让学生明白洗脚是孝敬父母的最佳方式 D 体会父母的辛苦,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
6.甘肃少年张晓,4岁丧父,童年母亲重病卧床,自小他挑起家庭重担,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精心侍奉瘫痪在床的母亲,他常対妈妈说:“我再大,还是你儿子,我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娘饿着”。他用十几年的实际行动实践着( )
A 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 B 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C 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D 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7.洋洋与父母的关系融洽,同学东东真诚地向洋洋请教与父母交往的艺术,为此洋洋告诉他( )
①要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 ②要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 ③要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 ④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A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8.小明进入青春期后,在家总爱和父母“顶牛”对着干,在学校也经常和同学闹矛盾、发生冲突,为此他感到很苦恼,为了摆脱苦恼,他的正确做法有( )
①我行我素,唯我独尊 ②主动沟通,寻求帮助 ③ 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④自我封闭,少与他人交往、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9.《孝经》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这就是说( )
A 关爱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C 父母之爱是人间最伟大的爱 D 能孝敬父母者也会关爱他人
10.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抱怨说,孩子进入初中后特别不听话,叫他向东,他偏向西,不让他干他非要干。孩子的这种心理属于( )
A 从众心理 B 逆反心理 C 攀比心理 D 自卑心理
11.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与父母发生了误会和矛盾时,我们应该( )
A 不理不睬,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妥协
B 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父母沟通和交流
C 学会忍让,答应父母提出的所有要求
D 敢于抗争,直到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为止
12.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被重视,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父母却还把我们当成小孩子,不放心,爱唠叨,以至于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了诸多误解与矛盾。与父母和谐相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 走进父母、亲近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
② 把握与父母沟通相处的技巧
③了解尊重父母,学会换位思考
④应保持个性的独立,对父母的劝导教育置之不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中学生小凤到心理咨询室倾诉:“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已经尽力了,所以我对父母的对抗心理特别严重。我该怎么办呢?”你认为小凤应该( )
①理解父母的期望 ②继续与父母对抗 ③理解父母的关爱 ④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4.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0多所孔子学院和240多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在国外逐年增多,并带动汉语热日渐升温,表明( )
A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B 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C 中华文化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D 汉语将取代英语在世界上的地位
15.绍兴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始终流淌在不同时期的绍兴人身上。如:过户不入治水的大禹;卧薪尝胆的勾践;心系天下的鲁迅、周恩来;富民强市的企业家……这种精神的核心是( )
A 自强不息 B 团结统一 C 爱国主义 D 求知创新
16.从四年前的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再到2012年的云南彝县5.2级地震,中华民族精神一次又一次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激励着13亿中华儿女,这表明( )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我们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②没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
④新时期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7.“天正在等烟云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优美的中国传统诗词的风格,配乐中浓郁的中国风的味道,同时又采用新的编曲,新的唱法。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周杰伦的《青花瓷》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广为传唱。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
A 既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B 既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又要使世界文化进入中国
C 既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又要直面外来文化
D 既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
18.“两岸同根,携手复兴康庄。五十六族永和,十三亿人共襄。”对上述祭文相关理解正确的是( )
①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台湾儿女与大陆有着割不断的民族血脉③两岸同属华夏子孙,维护民族团结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9.“吾祖轩辕……初创文明,靖康八荒。”“初创文明”这句祭文主要反映了( )
A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化
B 中华民族是赋有诗情画意的民族
C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D 我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
2012年3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率领的大陆访问团时指出:两岸虽然还没有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回答18-19题
20.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的原因有( )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违背民意③实现祖国统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④国外势力阻止台湾独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为实现祖国统一,中学生应该( )
①勤奋学习,自觉承担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②加强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谐发展③积极宣传中华文化,增进两岸文化认同 ④拥护党和国家关于两岸关系的方针政策,为反台独,促统一做贡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2.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精神的内容更加丰富,下列能体现这一伟大民族精神的有( )
①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实现神州八号与天空一号成功对接②面对地震、泥石流等灾害,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党员干部群众迅速投身到抗震抢险中③司法机关判处特大走私贩赖昌星死缓④郭明义组建爱心团队,为社会奉献爱心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3.2012年4月9日,国务委员戴秉国在第六届世界华侨华人联谊大会上指出:“广大海外侨胞在积极融入住在国主流社会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持民族特性传承中华文化,这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住在国多元文化的丰富,说明海外华侨( )
①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②把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
③为促进世界各国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为世界各民族的和睦相处以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④是中国人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24.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突出表现在
①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江山如画
②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③中华民族谱就了璀璨夺目的艺术画卷
④我国古代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 “太阳、月亮有着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拥有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中国。”这句歌词体现的道理是
①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③我国各族人民都能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④我国全体公民都能自觉维护民族团 结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26.9岁,这本是一个孩子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年龄,然而9岁的小玲在父亲早逝,母亲又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的沉重打击下,不仅承担了照顾母亲的重担,而且边上学、边捡破烂为母亲治病。她的事迹感动了身边每一个人。
通过小玲的感人事迹,谈谈我们孝敬父母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10分)
27.最近,八年级小明回家后,父母经常对他唠叨:“要吃饱饭,要注意安全,衣服要穿暖,不要上网吧……” 小明听的烦了,忍不住几次顶撞父母:“不用你管。”过后,他又觉得后悔。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的行为反映了一种什么心理?(2分)
(2)除了这一心理原因外,你觉得还有什么原因影响了我们与父母的沟通?(4分)
(3)为了克服这种心理,我们应该怎么做?(4分)
28.材料一、2011年7月12日下午,由中共中央台办、共青团中央等17个单位主办的“两岸同心,我们同行”两岸玩命青年大型交流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华祥龙”寄托了一份珍贵的情谊,更表达着一个共同的期许——“龙的传人,振兴中华”。中华文化一脉承,两岸同胞一家亲。今天的相遇、相识让两岸青年已不再陌生,更将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相伴同行,同心合力迈上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之路。
材料二、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2011年12月23日接受彭博社专访时表示,在上任以来,台湾与大陆已经签署16项协议,如果两岸关系改变,“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台“陆委会副主委”刘德勋12月16日说,两岸关系发展渐趋平稳,建立制度化协商平台,是这段时间努力的结果,双方应该加以珍惜,为稳定的关系继续努力。
海峡两岸举办大量青年交流活动有哪些积极影响?(4分)
为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我国采取了什么方针和原则?(4分)
台湾政界、商界的重要人物都渴望两岸关系平稳发展说明了什么?(2分)
中学生要从现在开始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将来报效祖国。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落实爱国行动呢?(5分)
29.2009年9月10日,由中宣部等11部门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此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对祖国最深厚、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从留下“可爱的中国”动人篇章的方志敏到“狼牙山五壮士”,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从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这一串串闪光的名字,虽然年代不同,事迹也不一样,但其精神实质都是一致的,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最直接的教材,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1)“双百人物”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但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崇高精神是一致的。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民族精神?(3分)谈谈这种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2)这种民族精神在新时期又有哪些具体的表现?(2分)
(3)今天的我们也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你觉得我们应该热爱祖国的哪些方面呢?(6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如图,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下列各式:,,,,,,其中分式共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如图,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4.下列图形不一定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
A.直角 B.线段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5.如果把分式的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扩大3倍 B.不变
C.缩小到原来的 D.缩小到原来的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面的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下列条件能判定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的有( )
①有一个角为60°的三角形 ②三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
③一边上的高与中线重合的三角形 ④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计算:的值是( )
A. B. C. D.
10.能使式子有意义的值是( )
A. B.
C. D.
11.如图,Rt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CB上的
A′ 处,折痕为CD,则∠A′ DB( )
A.40°
B.30°
C.20°
D.10°
12.如图,点A和点B,以A、B为其中的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等腰三角形,一共可作出( )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3.当 时,分式有意义;当 时,分式的值为0。
14.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 个。
15.化简= 。
16.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6㎝,其中一边长为10㎝,则它的腰长是 。
17.如图,在中,,,,BC=5㎝,
则= 。
三、解答题
18.(8分)解下列不等式(组)
①≥ ②
19.(5分)化简求值:
,其中。
20.(4分)某市广电局准备在电视信号光纤主干线上连接一个分支线路,分支点为P,同时向新落成的A、B两个居民小区输送数字电视信号。
(1)如果小区A、B在主干线的两旁,如图甲,那么分支点P在什么地方时总线路最短?
(2)如果小区A、B在主干线的同旁,如图乙,那么分支点P在什么地方时总线路最短?
21.(6分)阅读下列题目的计算过程;






(1)上述计算过程有无错误?若有,请找出在第几步错误:
(2)本题的正确结果为 。
22.(8分)如图,已知在中,AB=AC,,AD交BC于点D,若AD=4,求BD、CD的长。
23.(10分)在保护地球爱护家园活动中,校团委把一批树苗分给初二同学去栽种。如果每人分2棵,还剩42棵;如果前面每人分3棵,那么最后一人得到的树苗少于5棵(但至少分得一棵)。
(1)设初二有名同学,则这批树苗有多少棵?(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设初二至少有多少名同学?最多有多少名?
24.(10分)如图,AD是的平分线,DE交AB的延长线于点E,DF 于点F,且BD=CD。试说明BE=CF。
25.(10分)如图,在气象台A的正西方向240 km的B处,有一台风中心,该台风中心沿北偏东的BD方向移动。在距台风中心130 km内的地方都要受到影响,如果台风中心不改变方向,气象台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初二英语月考试题
Ⅰ.听句子,选出句子中所包含的信息。5分
()1.A. forgot B. got C. favorite.
()2.A. Coffee B. chocolate C. sweet.
()3.A. a lot of B. quite a little C. quite a few
()4.A. I have nothing to drink so I’m thirsty
B. I want to have something to drink
C. Is there anything to drink at home?
()5.A. I know what I should do next.
B. Can you tell me what I should do next?
C. Would you tell me what I should do next week?
Ⅱ.听句子,选出该句的最佳答语。5分
()6.A. My math teacher. B. I go to the movies. C. With my sister.
()7.A.For two hours. B. At eight. C. Once a week.
()8.A. Have a good time B. Thank you .
C. Have some hot tea with honey.
()9.A. She is babysitting her sister.
B. She has a toothache C. She has a good time.
()10.A. I am going fishing B. Tomorrow C. By bike.
Ⅲ.听对话和问题,选择正确的选项。5分
?()11. A. Six hours B. Eight hours C. Ten hours.
()12. A. He plays basketball B. He plays soccer. C. He plays volleyball.
()13.A. Going to the zoo. B. Looking after his sister. C. Going shopping.
()14.

A . B. C.
()15.
A B. C.
Ⅳ.听语段、对话和问题,选择正确答案。
听第1段独白,回答16,17题。
()16. How long does it takes them to go there?
An hour B. Half an hour. C. Two hours.
()17. Where are they going after going up to a mountains?
Her uncle’s house. B Her aunt’s house C Her house.
听第2段独白,回答第18~20题。
()18.What does Martin do?
A worker. B. A teacher. C. A doctor.
()19. How long does he run every morning?
Half an hour. B. An hour. C. One hour and a half.
()20. What are his favorite food?
Milk and meet. B. Eggs and noodles. C Tomato and beef noodles
Ⅴ.单项填空。
( )21. -- __________ do you usually have an art lesson?
-- Twice a week.
A. How soon B. How long C. How often D. How far.
( )22. Drinking milk every day is good __________ your health.
A to B. gets C. getting D. got
( )23. Today I am not feeling __________.
A good B. well C. nice D. fine
( )24. I like drinking coffee __________ sugar in it.
A of B with C. to D. in
( )25.—You have a fever. You should drink more water.
--Yes, __________.
A. I think it B. I think so C. that’s all right D. thank you.
( )26.—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 They __________ for the West Lake.
A. are going B. are coming C. are leaving D. are hiking.
( )27. It’s easy __________ the work.
A to doing B. of you to do C. for you to do. D. in doing
( )28.Although it is far, __________ I walk to school.
A but B. or C./ D .so
( )29. This English story is quite easy for us to read. There are ____ new words in it.
A. a little B. little C. few D. a few
( )30. Morgan’s parents aren’t at home. He has to _______ his younger brother.
A look at B. look for C. look after D. look up.
( )31. You should try __________ down and take a rest.
A lie B . to lie C. lies D. lay
( )32.__________ books in bed is bad fir your eyes.
A Read B. Reads C. Not read. D. Reading.
( )33.I just finish __________ my last movie yesterday.
A make B. makes C. to make D. making
( )34. A lot of vegetables can help you to keep__________ good health.
A in B. to C. with D. for
( )35.The girl __________ to bed until very late last night.
A went B. go C. didn’t go D. don’t go.
( )36.I have __________ to do today.
A anything nothing B. something important.
C important nothing D. important something.
( )37. Your brother’s book is ________ as yours.
A same B. some C. a same D. the same.
( )38. Let’s go to the teacher’s for__________.
A an advice. B. some advice. C. some advices D. lots of acvices.
( )39. I have a sore throat. You should __________.
A eat more food. B. speak or sing loudly
C drink some hot tea with honey. D drink more cola or beer.
( )40. You should not eat __________ 24 hours.
A Something in B. nothing for C. anything for D. everything at.
Ⅵ.完形填空。
One day Mary 41 shopping with her mother. When they got 42 the supermarket, Mary was very 43 .There were many nice things and many people 44 it. Mary’s mother told her 45 her. They walked around and they 46 some things for breakfast. When they came to one shelf(货架), Mary 47 some boxes of chocolate. Mary wanted her mother to buy some 48 her. Her mother gave 49 a box of brown chocolate. Mary shook(摇晃) her head. She wanted a box of white chocolate. Her mother didn’t understand her.
“Why do you want a box of white chocolate?” asked her mother.
“I won’t bite my fingers(咬着手指)when I eat them 50 night. ”answered Mary.
After hearing this Mary’s mother laughed and they left the supermarket happily.
( )41. A. went B. goes C. to go D. going
( )42. A. for B. on C. to D. with
( )43. A. sorry B. happy C. sad D. good.
( )44. A. on B. for C. at D. in
( )45. A. follow B. follows C. to follow D. following
( )46. A. bought B. took C. carries D. made.
( )47. A looked B. watched C. read. D. saw
( )48. A. with B. for C. to D. about
( )49. A. her B. to her C. for her D. with her.
( )50. A in B. on C. at D. for
Ⅶ.阅读理解
A
Tom felt very ill. He had a terrible headache. So he went to see a doctor. The doctor said, “Listen carefully. I’m going to give you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medicine. First, I’m going to give you there red pills. I want you to take one pill three times a day after meals. Now look at these yellow pills. I want you to take one every night before you go to sleep. Now look at these white pills. Take two every time when you get a headache, but never take more than four in a day. Do you understand?”
( )51. What was wrong with Tom?
A He had a bad cough. B He had a terrible headache.
C He had a headache and cough D He couldn’t sleep well at nigh.
( )52. How many does he have to take the red pills a day?
One B. Three C. Four D. Two.
( )53. How often does he have to take the yellow pills?
A One each a day, every morning.
B One every time he had a headache
C One every night before he went to sleep.
D One every night after he went to sleep.
( )54. If Tom gets a headache, how does he take these pills?
He should take one red pill three times a day after meals.
He should take one yellow pill every night before he goes to sleep.
He should take two white pills every time, but never take more than four in a day.
All the above.
( )55. Can Tom take the white pills three times a day?
Yes, he can . B. No, he can’t C. We don’t know D. The passage doesn’t tell us.
B
Do you like traveling? How can you make your trip interesting? Here’s some advice.
Read!
Before you leave, you should find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lace, such as its geography, history and people. You can understand that place better by reading.
Take photos!
If you want to take some photos, remember to choose the most special sights. Don’t choose the sight you can see in other places. For example, Qingdao and Ningbo are coastal cities, so don’t only take photos of the sea. You should take photos of something else, too.
Taste!
You’d better taste some specials in that area. Food in some places is very delicious. So why not taste it? Maybe you have just one chance to taste it in your life.
Write!
When you visit a place, you should take a pen and notebook, so you can write down what you see and what you think during the trip.
( )56. How many pieces of advice about traveling are mentioned(提及) in this passage?
A Two B . Three C. Four D. Five.
( )57. Before we travel to a place, we should__________.
A learn something about it B decide which hotel to stay at.
C decide when to leave D know which bus to take.
( )58. The underlined word “coastal” means “___________” in Chinese.
A内陆的 B.新兴的 C.沿海的 D.现代的
( )59. You should _________ during your trip.
A eat your favorite food B taste some specials
C write down what you eat D read more books
( )60.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How to make your trip interesting
B The most popular way to travel
C How to make a travel plan
D The best place to travel
任务型阅读
Jackie is a computer expert(专家).She does a lot of sport. Every morning she goes swimming before work. In the evening after work she goes running. She eats a lot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She doesn’t eat cakes. She doesn’t like meat but she likes fish and eggs. She goes to the hills and walks and runs. She sometimes has a lot of work. Then she drinks coffee and goes to bed very late.
Karl is very big and heavy. Today, he’s 290 kilos. He needs a very strong bed and a lot of money for food. He also needs a helper. He can’t get out of bed because he’s too big. Every day he eats about 10 eggs, a kilo of meat and a kilo of rice. In the evening, he eats about six large cakes and watches TV. He drinks a lot of orange. Karl likes watching TV. He is very funny. He remembers funny things from the TV. He is a good friend of mine.
61题判断正误(“T”表示正确,“F”表示错误);62题完成句子;63、64题简略回答问题;65题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汉语。
61 Every morning she goes running before work ( )
62 She doesn’t like meat but she likes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 what does Karl eat in the even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Jackie a computer expert?
6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Ⅷ.词语运用
66. Chinese food is very popular in __________ (west) countries.
67. Katrina didn’t come to Miss Wang’s birthday party because of her __________(病)。
68.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__________(欧洲) for vacation?
69. Good ___________ (饮食习惯) always can keep us in good health.
70. She can __________(几乎不) speak English.
Ⅸ.连词成句
71. do, often, you, how, exerci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lie, down, should, she, and, re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the, lifestyle, her, yours same, is, a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soon, feel, you, hope, I, better , wi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visiting, in, her, is, she, friend, Hong Ko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Ⅹ.写作
假如你叫李明,你的朋友Tom感冒了,给他回信并提几条有助于他康复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9小题 计25分)
1、古诗文名句填写(共6分)
①.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乐府诗《长歌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③.《桃花源记》一文描写桃花林花草美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一诗中抒发了思乡之情,其中颔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爱莲说》中,总括莲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⑥. 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描写战争的诗句。请你写出两个这样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要塞(sài) 掠夺(lǜe) 造诣(yì) 锐不可挡(dǎng)
B.提防(tí) 肃穆(mǜ) 疏懒(shū) 转弯抹角(mā)
C.瓦砾(lì) 腋窝(yè) 荒谬(miù) 颤巍巍(chàn)
D.箱箧(qiè) 阻遏(yè) 纤维(qiān) 骇人听闻(hài)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七千人呀!”莫马继续告诉我,“一天之内,全杀光了!”
B.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C.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D.“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抢救落水的儿童,这位解放军战士不怕马革裹尸,跳进激流中救起落水的儿童。
B.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C.我以为爸爸以前很小气,现在豁然开朗了,居然掏出一千元给我买了一台学习机,
D.看赵本山的小品,大家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血的教训,使我真正懂得了安全的重要性。
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这次江西九江地震,据初步统计,至少200多间房屋倒塌,造成结构性损坏。
D.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残酷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
7.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悠闲”、“寒噤”、“和平”、“勤劳”都属于形容词。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C.“天看到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水的晶莹清澈和白洋淀自然环境的优美。
D.“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运用讽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欧洲强盗的野蛮行径。
8.下面是一个写好的信封,至少有两处错误,请指出来。(2分)
错误一: 错误二:
9、给下列新闻加个标题。(4分)
从27日开始,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北方地区,中国北方自西向东将出现大范围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
中央气象台预计,从27日开始至29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北方大部地区,新疆北部、甘肃西部、内蒙古大部、华北北部、东北等地将有5级左右偏北风,上述地区气温将下降4-8℃,局地降温可达10-12℃。
受冷空气影响,中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将持续下滑,25℃以上的温暖将逐渐退去,西北地区、华北北部和西部的最高气温也将降至20℃以下,人们会感觉潮湿阴冷。
气象专家提醒,此次冷空气影响期间正逢国庆节假日节前旅游出行高峰,降雨、降温天气对公众旅游出行安排及交通安全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华南及其沿海地区受冷空气和台风的共同影响,有较强风雨天气,对当地景区及海岛旅游安全可能造成较大影响。
①.给上面新闻加个标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27日开始,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北方地区,中国北方自西向东将出现大范围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一句中两个“将”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共12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桃花源记》)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①便要还家 ( )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③诣太守说如此( ) ④寻病终(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
⑵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译文:
12.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两处)(2分)
余 人 各 复 延 至 其 家。
13.下列对选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桃花源记》写法与郭沫若的《天上街市》的写法一样,以美好的想象反衬现实的黑暗。
B.桃源人“不复出焉”是因为与世隔绝时间太长,他们适应不了外面人的生活习惯。
C.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寻找桃源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表明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D.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无人问津”。
14. 从《桃花源记》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没有战乱,安定团结,相处和谐,生活富足,环境优美。你认为作者的理想境界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是不是完全实现了?请列举现实生活一个例子阐述个人见解。(2分)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25分)
(一)说明文阅读(12分)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
宗白华
⑤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⑧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 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 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
⑨概括说来,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15.在作者看来,中国园林建筑除了应该遵循 的思想外,尤其应该满足 的要求。
16.阅读文章第③段,请用简短的话说说中国园林建筑中的窗子主要具备那两种功能?(2分)

17.说说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2分)

18.根据本文所提供的相关知识,说说为什么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2分)
19.请在文章第⑧段的横线处填充一组对应的关联词。(2分)
20.积累链接:在小学时,我们曾经学过杜甫的一首《绝句》,其中有两句诗写出了门窗“可望”的审美效果,请你默写出相关诗句。(2分)

(二)、记叙文阅读(共13分)
母爱的温度
  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
   ——奥利弗?温戴尔?荷马
有一个女人,她永远占居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她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和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个人是“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岁月在不经意间从我身边划落,从咿呀学语的童年到如今每天在大学校园里忙碌于教室与教室之间。可是每次在我身心疲惫的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心情郁闷却身旁无人的时候,驻足下来,总是会想起几百里之外那张始终对我亲切微笑的脸。
  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又是一年国庆节,还是因为参加学校的比赛而不能回家。打电话回家的时候,明显听到母亲的叹息声,心中很自责。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爸妈变得像小孩,每到假期就会盼着我回家。每次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到家的时候,她总会做好丰盛的晚餐,然后等着接过我手中的行李领我回家吃饭。而每次回学校时她都亲自帮我整理好行李,叮嘱我很多生活琐事,似乎我还是当初那个不懂事的小孩。不管我走多远,我总会感觉妈妈那双盛满母爱的眼睛无时不在深情地扫描我全身,令我觉不出秋天的凉和冬天的冷。
  我常看一则央视“为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每次都会给我心灵很大的震撼。因为它们在揭示一个众所周知的伟大主题同时,也触及到了天下所有为子女者的内心之痛,那就是我们对母爱伟大的道理都似懂非懂,或者说虽然懂得,但却在大多数时候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报答。也许是一盆洗脚水,换来的却是母亲的欣慰和感动——其实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那么容易被感动,她们对自己儿女要求得真的很少。
  回首,我们曾经遗漏过生命中那么多令人感到深情的时刻;原来,我们和父母都依然彼此深爱着。我们的身影是帆,他们的目光是海;我们的梦想是白云,他们的真爱就是天空。
不知不觉,母亲在岁月中渐渐老去。可是妈妈并不在乎这一年流失的岁月,她的每一天都很快乐,因为心里有着满满的期盼。请回头注视你的妈妈吧,记住那些欢乐的日子,在一个母亲节到来的时候,给妈妈一张温馨的贺卡,给妈妈一个甜甜的电话,给妈妈一句深情的短信。我们要知道这是对母亲一种巨大的精神回报,我们更要相信,伤痛总有人抱紧的时候,未来还有什么路不好走……
——选自《青春文学》有删改
21.正文的开头引用奥利弗?温戴尔?荷马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22.请仿照下面句子的结构,再续写一句。(3分)
我们的身影是帆,他们的目光是海;我们的梦想是白云,他们的真爱就是天空。
________________, 。
23.请品味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2分)
我们要知道这是对母亲一种巨大的精神回报,我们更要相信,伤痛总有人抱紧的时候,未来还有什么路不好走……


24.本文比较具体地叙述了一件母爱的事,请概括这件事,说说这件事所表达出的作者感情。(3分)
母爱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本文运用了大量排比,请举出一处,并做一点赏析。(3分)
四、写作展示(40分)
26.诗人说,人生没有爱,就像春天里没有鲜花。哲人说,爱,这是标志人类高尚气度之美的花朵。我们说,爱,常常让我们欢欣,有时,也让我们烦忧。请结合你的生活感受,选择一个方面,以“爱,带给我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真情感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