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一、单选题
1.某温度时,将40g KNO3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配成100g KNO3的饱和溶液,下列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m(溶质):m(溶剂)=40:100 B. 再加入少量KNO3固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 降温析出晶体后,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 t2℃时,将60g乙加入100g水中可得160g溶液
C.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D. 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
A. 植物油 B. 细沙 C. 蔗糖 D. 面粉
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T℃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5.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8℃时,将40gKNO3溶于100g水得到饱和溶液
B.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40℃降温至2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m(NaCl)=m(KNO3) >m(Na2CO3)
C. 将43℃时Na2CO3的饱和溶液升高10℃,有晶体析出
D. 除去KNO3中混有的Na2CO3可在40℃时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
6.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
B. 需用托盘天平称取3g氯化钠固体,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47mL蒸馏水
C.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D. 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下图是 KCl、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
B. t1℃时KNO3的溶解度是70
C. 在t1℃时,100gKNO3饱和溶液和100gKCl饱和溶液, KCl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大于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
D. 在t2℃时,欲使KNO3、KCl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到t℃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KCl一定小于KNO3
8.在相同的温度下,有两瓶溶液分别为饱和的食盐溶液和不饱的食盐溶液,它们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后者大于前者 C. 两者相等 D. 无法比较
9.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A. 一种 B. 二种 C. 三种 D. 四种
10.如图是NaCl、MgSO4、KCl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6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KCl溶液
B. 将80℃不饱和的MgSO4溶液降温至40℃,一定能得到其饱和溶液
C. 40℃时MgSO4的溶解度比NaCl小
D. 将80℃含有少量NaCl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得到KCl晶体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___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t2℃时,把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4)甲的溶液中混有乙,若提纯甲物质,方法为________。
(5)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乙物质
1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水 (填“属于”或“不属于”)人类所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 (填“软水”或“硬水”).
(3)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填字母).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蒸馏
(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 ℃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 (填“甲”或“乙”).
③t2℃时,将6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乙)大小关系为  (填字母).
A.w(甲)<w(乙) B.w(甲)>w(乙) C.w(甲)=w(乙) D.无法确定
13.水是地球上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
(1)如图所示的是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过滤和________。
水厂处理水时,有时会向水中加生石灰,此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下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管1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将少量下面的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
A.食盐
B.蔗糖
C.味精
D.芝麻油
(4)碘酒中的溶剂为________。(写出物质名称)
(5)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50g的4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KN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的KNO3固体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得到溶液。加入KNO3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
实验编号 a b c d
加入KNO3固体的质量 45 50 55 60
所得溶液的质量 95 100 105 105
①实验a、b、c、d中,有未被溶解的KNO3固体析出的实验是________(填写实验编号)。
②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
③实验a、b、c、d所得溶液中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_。
④取实验b所得溶液,若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在不改变温度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________。
1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25℃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②35℃时,完全溶解40g甲物质最少需要 g水。
③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④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
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依次为 (填字母序号)。
⑤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⑥若甲是氢氧化钠固体,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称量氢氧化钠固体,除要使用药匙外,还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
A.玻璃棒 B.烧杯 C.100mL量筒 D.电子天平
15.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这说明在 时,  水中最多可溶解 硝酸钾.
三、综合题
16.如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硝酸钾的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氯化钠的溶解度/g 35.8 36.0 36.3 36.6 37.0
(1)从表中数据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 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 (填字母序号)之间.
A.20℃~30℃
B.30℃~40℃
C.40℃~50℃
(2)20℃,将50g硝酸钾与100g水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的溶液的质量是 , 是硝酸钾的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温度升高到40℃,该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3)保持温度为20℃,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
17.下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B 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A 和 B 的交点 M 点的意义是:________,
(3)如果 A 中混有少量的 C,可以采取________方法提纯 A。
(4)50℃时 A,B,C 饱和溶液降温到 40℃时,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________。
1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________。
(2)t3℃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
(3)将某温度下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4)A固体中含有少量的物质B,可用________方法提纯物质A(A与B溶于水时不发生化学反应)。
(5)在t3℃时,将A、B、C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19.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并恢复到原温度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①t1℃时,KNO3的溶解度是 g;
②烧杯甲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填“是”“否”或“无法判断”);其中溶解的溶质是 ;
③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的是 ;若要提纯混有少量KCl的KNO3 , 采用的方法是 ;
④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 g;
⑤关于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甲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中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B.温度升高到t2℃,烧杯乙中固体一定全溶解,并成为不饱和溶液(不考虑水的蒸发)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B
3.【答案】 C
4.【答案】 D
5.【答案】 C
6.【答案】 B
7.【答案】 C
8.【答案】 A
9.【答案】 B
10.【答案】 D
二、填空题
11.【答案】 (1)t1
(2)20%
(3)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等合理即可)
(4)降温结晶
(5)B,D
12.【答案】 属于;硬水;C;2H2O2H2↑+O2↑;20;乙;B
13.【答案】 (1)吸附;
(2)H2;
(3)D
(4)酒精
(5)d;110 g/100g水;a<b<c=d;加入150g的水
14.【答案】 甲;100;加入乙物质(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水);adcb;不变;B、D
15.【答案】 60℃;100g;110g
三、综合题
16.【答案】 (1)KNO3;A
(2)131.6;饱和;33.3%或1/3
(3)加氯化钠(合理给分)
17.【答案】 (1)60g
(2)50℃时A,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3)降温结晶
(4)CAB
18.【答案】 (1)t2℃时AC溶解度相等
(2)A
(3)加入固体C(升高温度、蒸发溶剂)
(4)降温结晶
(5)A;B、C、A
19.【答案】 25;无法判断;氯化钾;硝酸钾;降温结晶;50;C
(


页 共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