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3.4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一、选择题
1. 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先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  )
A.合成淀粉 B.将原有淀粉运走或耗尽
C.产生二氧化碳 D.产生氧气
2.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用黑纸片对叶片进行部分遮盖,所控制的变量是(  )
A.淀粉 B.温度 C.光 D.二氧化碳
3. 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溶解叶绿素的是(  )
4.如图,莲藕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一种植物,它的茎里面富含淀粉,这些淀粉是(  )
A.莲藕的根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
B.莲藕的根从淤泥里吸收的
C.由莲藕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后经筛管运输来的
D.茎吸收水分制造的
5.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植物制造有机物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的能量
B.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C.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D.有机物只能为植物自己生长发育提供能量
6.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设置了如图装置,正确的组合是(  )
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7.大白菜外层的叶片呈绿色,内层的叶片呈黄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根
据上述事实可以作出的假设是 ( )
A.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光是叶片呈绿色的条件 D.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8. 某同学选取生长旺盛的盆栽斑叶植物进行探究。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
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B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进行如下处理,将E区用
铝箔上下盖起来,D处主叶脉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假设A、B、C、E各
区域形状大小一致,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将该叶片取下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有A区、B区和E区
B.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应选取A区和C区形成对照
C.若设置A区和B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
D.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
9.如图是某同学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部分步骤,有关实验过程和实验
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步骤一是为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为了保证实验效果,步骤二必须放在光下
C.步骤三中②、③内分别盛有酒精、清水
D.步骤四的现象可以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0.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黎明同学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甲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丙中b烧杯中的酒精可溶解叶绿素
C.丁中叶片滴加液后c遮光部分变蓝
D.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11.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 小时后,用锡箔纸遮盖叶片两面(如图所示)。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部位没有出现蓝色。其中,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
A .a、b和d B.a、c和e C.c、d和e D.b和d
12.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进行实验时,先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将摘下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加热
C.滴加碘液并漂洗后,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
D.该实验说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13.取一盆银边天竺葵(边缘无叶绿体)植物,选取一片叶片做如图所示的处理,你认为利用该叶片可以探究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有(  )
①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②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③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④光合作用需要光 
⑤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14.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常常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这个事实直接说明(  )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 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
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 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15.早春时节,海棠还没有完全长出叶片,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请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  )
A.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B.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C.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D.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二、非选择题
16. 在植物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绿叶在光下才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能量来自于光能。在这一过程中,光能去哪儿了?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如下科学探究过程:
(1)探究过程
Ⅰ. 提出问题
光能转换成的化学能,储存于________吗?
Ⅱ. 作出假设
光能转换成的化学能,储存于淀粉中。
Ⅲ. 设计实验
一、材料:盆栽天竺葵,黑纸片,酒精,碘液等。
二、原理:①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淀粉,释放能量;②绿叶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③叶绿素易溶于酒精中;④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三、实验步骤:把盆栽天竺葵放到______处一昼夜;如图甲处理叶片后,光下照射4小时,遮光部分与见光部分形成______;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纸片;用______溶解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检测观察;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检测;观察结果:如图乙,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
Ⅳ. 得出结论
________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光能转化成的化学能,储存在_______中。
(2)拓展实验
从上述实验叶片的变蓝部分撕下一块表皮,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气孔保卫细胞里只有叶绿体变成了蓝色,这个事实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
17.为了进一步探究关于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某生物小组提出了“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的探究问题,并按照如下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分组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遮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实验材料 20株长出第一片幼叶的绿豆幼苗 20株长出第一片幼叶的绿豆幼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幼苗栽种在相同的土壤中,在各自环境中生长10天
(1)该小组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3)实验结果:甲组幼苗叶呈绿色,乙组幼苗叶呈黄色。
(4)归纳结论:________的形成需要________。
18.如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B处两面遮盖,移到阳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把天竺葵放在黑暗环境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中   。
(2)图中小烧杯中盛的液体是   .经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   。
(3)在脱色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后,只有C处变成蓝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叶片A处不变蓝的原因是   。
(4)B处和C处构成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   。
(5)受该实验的启发,为了促进温室里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应提供的条件是   。
参考答案
1-5BCDCD 6-10ACCDC 11-15 DBBCD
16.(1)淀粉中;黑暗;对照;酒精;光;淀粉 (2)叶绿体
17.(1)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2)光照 (4)叶绿素;光
18.(1)淀粉运走耗尽 (2)黄白色 (3)淀粉;A处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 (4)光 (5)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