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思社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2.10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思社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2.10

资源简介

2012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次月考试卷2012.1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漏选均不给分)
1.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标志是
A.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B.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C.雅尔塔协定的签定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20世纪40年代以来,亚洲许多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他们不包括
A.中国 B.朝鲜 C.印度 D.越南
3.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两图反映的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图一?1950年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图二?农民领取土地承包合同
A.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施
B.图一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图二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书制
C.图一使无地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图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由权
D.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4.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5.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上述评论最能反映当今世界呈现的趋势是
A.政治格局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经济区域集团化  D.文化多元化
6.继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开辟沿海对外开放区之后,2001年12月我国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
A.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 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D.“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7.“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201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
A.13周年 B.15周年 C.50周年 D. 67周年
8.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下列对这一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这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②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③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④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①③ D.②③
9.当代国际社会仍是一个贫富差别悬殊的世界,据统计:世界上有20%—35%以上的人处在饥饿之中,他们大都生活在亚非拉地区,导致这种贫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历史上长期的殖民掠夺和统治 B.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C.独立后长期的不稳定和战乱 D.恐怖主义的袭击
10.下列各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钢铁和焦炭 B.打雷和闪电 C.森林和草原 D.水电和大米
11.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说: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如果不注意节约用水,随意破坏,那么,最后看到的将是自己的眼泪。这句话表明:
A.过度的开发资源将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挑战
B.我国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总量较少的国家
C.淡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是我国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
D.我国的淡水资源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
12.据测算,全球海洋的温差能、盐度差能、波浪能、潮流与洋流能等的理论再生量为760多亿千瓦,其中中国约4—5亿千瓦,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海洋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开发新的能源和资源,前景十分广阔
C、自然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D、节约能源是没有必要的
13.下列反映荒漠化这一环境问题的事件是
A.日本的水俣病事件 B.美国的“黑风暴”事件
C.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 D.美国拉夫运河事件
14.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得知目前我国总人口为13.7亿。由于我国坚持控制人口增长,使13亿人口日的到来都推迟了四年。这说明 ( )
A.我国的人口问题不再存在 B.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C.我国的人口素质有所提高 D.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
15.对漫画《“转移”》所反映的现象,正确的认识是
A.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企业转移,大势所趋
C.违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D.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发展
16.前段时间,关于活熊取胆是否人道的争议演化为一个网络热点事件,该事件的讨论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对此,你想说的是
①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②人类满足自身需要和眼前利益更重要③人类在利用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同时,应该善待他们
④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题8分,共48分)
17.历史时空:为迎接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我校正在举行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果让你乘上“时空穿梭机”,你就可以见证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各条战线取得的辉煌成就。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中填写有关史实。(每空1分,共8分)
(1)你来到1954年的中国,可以参与以发展 ▲ 为主的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
(4)你来到1980年的中国广东省,可以看到这里的 ▲ 市、 ▲ 市和 ▲ 市开始建立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
(2)你来到1964年的中国,可以通过10月16日的广播收听到我国研制的第一颗 ▲ 试验爆炸成功的消息。
(5)你来到2008年的中国,通过电视可以看到10月15日我国首位航天员 ▲ 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的新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3)你来到1978年的中国凤阳县小岗村,可以看到这里开始实行以“ ▲ ”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6)你来到2012年的中国,可以在全国的各大新闻媒体中看到我国第一艘 “ ▲ ” 号航空母舰在9月25日与中国海军正式交接入役的新闻。
18.祖国统一: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
探究一:宝岛台湾在历史上经历了与祖国的三次分离,第一次分离后收复台湾的民族
英雄是谁?(1分)
探究二:当中国告别风云变幻的近代史时,也就告别了那个时代曾经的苦难。
(1)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始于近代史中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1分)
(2)台湾第二次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是什么?(1分)
(3)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残余部队退守台湾,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台湾与祖国第三次分离于哪一年?(1分)
探究三: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1)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1分)
(2)写出新时期我国政府在这一伟大构想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1分) 感 悟: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2分)

19. 对外关系:2012年2月13至17日,正值两国结束长期敌对、隔绝状态四十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该国。以下是某新闻网站制作的相关专题材料。
材料一: 两国双边贸易总额增长表(单位:亿美元)
材料二: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习近平副主席以此形容两国关系,表示双方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维护和发展好合作伙伴关系,为不同政治制度、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建设积极合作关系树立前无古人、但后启来者的典范。
请回答:
(1)习近平访问的是哪个国家?两国关系紧张对峙和结束长期敌对、隔绝状态的历史事件分别是指什么?(3分)
(2)材料一显示近十年来两国贸易总体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3)从当今世界的主题谈两国发展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对国际社会有何积极意义?(4分)
20. 认识国情: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55%
2200立方米
低于发达国家20%—30%
世界排名第121位


材料二:我国有2万多家石化企业,其中布设在七大流域的重点排污企业就有5379家,年排废水26亿吨,这种布局一旦发生问题,后果不堪设想。2012年1月底,广西龙江河发生镉污染超标事件。专家估算,这次事件中镉泄露量约20吨,泄漏量之大国内罕见,龙江下游300公里河段受到波及。在下游柳州,市民们纷纷到超市抢购瓶装水。
(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在“水安全”上存在严重的问题。请结合材料,具体说说有哪些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的危害。(4分)
(2)保护资源,重在行动!付之行同学下午参加了校园清扫劳动。晚上回家后,先要洗脸.洗发、洗脚、洗袜子,然后吃饭、休息。请你为她设计一个最佳洗漱方案,并简要说明设计理由。(4分)
21.环保聚焦
汽车尾气和发电厂烟尘的排放形成的颗粒物,污染空气,威胁人体健康。近年来我国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有所成效,但如果采用更为严格的PM2.5监测标准,我国会有约2/3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注:PM2.5是指直径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l)材料说明什么?(2分)
2011年11月,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向公众征求“是否要把对PM2.5的监测指标加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意见。有人在参与讨论时,引用了“飞雁效应”理论来阐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2)根据“飞雁效应”理论,你认为政府要不要把PM2.5监测指标加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6分)
22. 关注时事
材料一:第九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201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开幕式于9月21日上午举行,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材料二: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但2012年9月11日,日本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反对和严正声明,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企图永远霸占钓鱼岛。
材料三:今年8月,受钓鱼岛事件影响,除本田外,日系主流汽车企业销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马自达在中国销售1.6539万辆,同比减少6%;丰田在中国销售75300辆,同比下跌15.1%。此外,今年8月份以来,日系家电销量也全线大跌。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什么主题?中国和东盟都属于哪类国家?(2分)
(2)材料二说明危害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你认为主要有哪些因素?(3分)
(3)上述材料说明和平与发展之间关系如何?(2分)
(4)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需要两国人民共同努力和两国领导人的智慧。你觉得处理两国关系应遵循怎样的国际原则?(1分)
2012学年第一学期社会思品第一次月考检测答题卷
2012.10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48分)
17. 请根据下列信息在空格中填写有关史实。(每空1分,共8分)
(1) (2) (3)“ ”
(4) 、 、 (5) (6) “ ”
18. 探究一:(1分)
探究二:
(1)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始于近代史中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1分)

(2)台湾第二次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是什么?(1分)
(3)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残余部队退守台湾,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台湾与祖国第三次分离于哪一年?(1分)
探究三:
(1)新时期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1分)
(2)写出新时期我国政府在这一伟大构想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1分)
感 悟: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2分)
19. (1)习近平访问的是哪个国家?两国关系紧张对峙和结束长期敌对、隔绝状态的历史事件分别是指什么?(3分)
(2)材料一显示近十年来两国贸易总体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3)从当今世界的主题谈两国发展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对国际社会有何积极意义?(4分)
20. (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在“水安全”上存在严重的问题。请结合材料,具体说说有哪些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的危害。(4分)
(2)请你为她设计一个最佳洗漱方案,并简要说明设计理由。(4分)
21. (l)材料说明什么?(2分)
(2)根据“飞雁效应”理论,你认为政府要不要把PM2.5监测指标加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6分)
22.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什么主题?中国和东盟都属于哪类国家?
(2)材料二说明危害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你认为主要有哪些因素?
(3)上述材料说明和平与发展之间关系如何?
(4)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需要两国人民共同努力和两国领导人的智慧。你觉得处理两国关系应遵循怎样的国际原则?
2012学年第一学期社会思品第一次月考检测参考答案
2012.10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A
A
A
C
B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A
B
B
D
C
C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48分)
17. (1)重工业(1分);   (2)原子弹(1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4)深圳(1分) 珠海(1分) 汕头(1分);
(5)杨利伟(1分);(6)辽宁 (每空l分,共8空8分。错别字不给分)
18. 探究一:郑成功(1分)
探究二:(1)《马关条约》(1分);(2)抗日战争的胜利(1分);
(3)1949年(1分)
探究三:(1)一国两制(1分);(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
感 悟:祖国统一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要想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提升中国综合国力;“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证明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其它符合题意也可)(2分)
19. (1)美国,抗美援朝、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3分)
(2)不断增长的趋势。(1分)
(3)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两国发展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推进南北对话,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稳定与发展;能为其他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国家建设积极合作关系树立典范等。(4分)
20. (1)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损失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化工企业布局不合理,存在出现重大水环境污染的隐患。(3分)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1分)
(2)①方案: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符合生活实际,体现“重复用水”的方案均可以得2分。)
②理由:重复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1分)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道德品质。(1分)
21. (1)我国坚决贯彻保护环境国策,并以更高的要求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2分)
(2)要。(1分)理由:①空气的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1分);②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1分);③政府把PM2.5的监测加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符合我国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分)
(1)发展,发展中国家(2分)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资源领土纷争,宗教矛盾;冷战思维;核威胁等.(只要写三点即可,3分)
(3)和平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和平的重要保障。(2分)
(4)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