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七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一次月考试题卷(2012.10)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宁波七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一次月考试题卷(2012.10)

资源简介

宁波七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一次月考答题卷(2012.1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目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48分)
17.(本题有2小题,共5分)
(1)(1分)
(2)(4分)
18.(本题有5小题,共8分)
(1)(2分)
(2)(1分)
(3)(2分)
(4)(1分)
(5)(2分)
19.(本题有3小题,共6分)
(1)(2分)
(2)(1分)
(3)(3分)
20.(本题有4小题,共10分)
(1)(3分)
(2)(2分)??
(3)(3分)
(4)(2分)
21.(本题有4小题,共7分)
(1)(1分)
(2)(1分)
(3)(2分)
(4)(3分)
22.(本题有5小题,共12分)
(1)(2分);
(2)(1分)
(3)(3分)
(4)(3分)
(5)(3分)
宁波七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一次月考答案(2012.10)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C
B
B
A
A
D
题目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C
A
C
D
A
D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大题,共48分)
17.(本题有2小题,共5分)
(1)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1分)
(2)杜鲁门主义。(1分)
核心: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即冷战。(2分)
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是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1分)
18.(本题有5小题,共8分)
(1)亚非会议是独立后的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地区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2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3)在我国实行“一国两制”,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与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保持了香港与澳门的繁荣、稳定与发展。(2分)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
(5)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必然,海内外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统一一定会实现。(2分)
19.(本题有3小题,共6分)
(1)历史原因:南北问题源于西方殖民者对非洲地区的殖民侵略。(1分)
根本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改变,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缓慢。(1分)
(2)经济发展是维护稳定的有力保障,非洲国家的贫穷和落后是造成今天政局动荡的原因之一。(1分)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内分歧与冲突,反对战争;不断推进南北对话与南南合作,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而努力;取得友好国家的帮助等。(3分)
20.(本题有4小题,共10分)
(1)土地改革。(1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真正获得了解放;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分)
(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分)??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1分)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安徽风阳小岗村(1分)
21.(本题有4小题,共7分)
(1)青少年人口比例在减少,老年人口比例在增加。(1分)
(2)实行计划生育国策。(1分)
(3)2002年。(1分) 加重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1分)
(4)不能。(1分) 因为我国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会给自然、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资源占有量少,就业压力大,环境破坏严重等,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没有日本那么严重,青少年人口比例高于日本,鼓励生育会使我们扶养青少年的负担加重。(2分)
22.(本题有5小题,共12分)
(1)最高利益:(实现)工业化(1分); 建设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1分);
(2)问题: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与浮夸风。(1分)
(3)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1分);
转变前:阶级斗争(政治斗争); 转变后:经济建设(现代化建设)(2分)
(4)制度: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变化: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温饱问题。(2分)
(5)认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工业强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任答三点给3分)
宁波七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社会第一次月考试题卷(2012.10)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当你拿到这份试卷时,希望你充满信心,仔细作答,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才华。全卷满分为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请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错选、漏选都不得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具世界意义的变化之一,就是( )。
A.万隆会议 B.非洲大陆的解放
C.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D.“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
2.1964年,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发表了宣言,要求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这个宣言指的是( )。
A.《七十三国联合宣言》 B.《七十一国联合宣言》
C.《七十五国联合宣言》 D.《七十七国联合宣言》
3.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间是( )。
A.1949年10月 B.1949年底 C.1956年底 D.1952年底
4.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形象地提出了三条外交原则,其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意思是( )
A.消灭国内阶级敌人,欢迎世界各国友人
B.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联合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D.坚持独立自主,不与任何大国、强国建交
5.新中国外交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经济的发展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外交策略的运用 D.西方国家对华态度的转变
6.为巩固新生政权,我国采取的措施有( )。
①抗美援朝战争??????????②和平解放西藏??
③实行土地改革??????????④开始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是因为( )。
A.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宣告独立  
B.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印度在1960年宣告独立
C.1960年非洲最后一个殖民地纳米比亚独立
D.1960年开始整个非洲大陆吹响了独立的号角
8.下列哪些事件是二战后“冷战”的产物?(   )
①以色列修建隔离墙   ②古巴导弹危机  ③北约的建立  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1951年,一位美国将军说:朝鲜战争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你认为“错误的战争”的含义是(   )。
A.二战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世界人民反对战争 B.美军入侵朝鲜是非正义战争
C.美国选择中国作为对手是错误的   D.美国错误估计了中国的力量和气魄
10.目前,世界上打着各种旗号的恐怖主义组织有很多,各种恐怖行动每年都要发生数百次,鲜活的生命化为冤魂,宝贵的财富化为灰烬。这一严酷现实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
①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紧张 ②恐怖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公害
③打击恐怖主义必须加强军事同盟 ④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制止恐怖主义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 )
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恐怖主义 
C.领土、民族、宗教、资源矛盾 D.冷战思想
12.发展问题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是因为它 ( )
①存在于世界各国,需要国际社会共同解决
②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各国社会的稳定
③关系到各国人民的生存和再发展,关系到全人类的进步
④是当今人类面临一切问题的根源和应对各种挑战的根本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改革开放前,我国随处可见各种票证,粮票、布票、肉票、烟票……;改革开放后,这些票证已经成为收藏家的收藏品。这说明(  )。
①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相当完善  ②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④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1958年,一位外国友人来华,他可能看到的情况有( )。
①我国农村分田地正忙 ②我国农村大办公共食堂 ③我国城市乘坐汽车、列车不要钱 ④我国中学生参加了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大炼钢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目前世界上有一些国家采取限制生育的政策,如中国,而有一些国家则鼓励生育,如西班牙等,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有 ( )。
①这些国家的国情各不相同 ②人口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③中国人口过多而西班牙等国缺乏劳动力 ④中国有计划生育政策而其他国家没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01年被称为“中国年”,因为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 )
①成功举办APEC会议  ②加入WTO  ③澳门回归祖国  ④上海合作组织宣告成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48分)
17.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他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阵营。美国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强加给他们的侵略活动。……美国对受到共产主义威胁需要援助的国家给予金钱、原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1)材料中的“极权政体”其实是杜鲁门对谁的诬蔑称呼?(1分)
(2)历史上把杜鲁门阐述的思想称作什么?(1分)其核心是什么?(2分)在历史上有什么重大影响?(1分)
18.材料一: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中国当今不同的社会制度也可以按照“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同一个国家共生、共存。
材料二:最近几年来,海峡两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额上升,人员往来规模扩大,ECFA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成功签署。2012年8月“两岸经济产业合作大趋势论坛”在台湾成功举办,两岸学者畅谈两岸服务业的合作与创新。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万隆会议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2分)
(2)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由此引申和发展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1分)
(3)请列举我国已成功地解决了“不同社会制度在同一个国家共生共存”的典例2个。(2分)
(4)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1分)
(5)近年来两岸开展的多方面合作与交流说明了什么?(2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的六十多年来,世界上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处在极度贫困状态的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0个增加到48个(其中有34个是非洲国家),占全球国家总数的近四分之一。一些穷国的人均收入不到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百分之一。
材料二:1990年,最后一块非洲殖民地——纳米比来独立,非洲彻底埋葬了殖民时代。但是,非洲人民的苦难并未终结,国家、民族、部族关系盘根错节。在非洲53个国家中,几乎找不到一个在独立后没有经历过战争或政变的国家。非洲人民灾难深重!
材料三:自2011年1月以来,利比亚因内乱出现局势动荡。后因法、美、英等多国部队实施军事打击,使利比亚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相当数量的平民伤亡。如今,卡扎菲政权虽已倒台,但利比亚的未来还是一片迷茫。
(1)造成非洲国家落后的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2)非洲国家的落后和今天的政局动荡有着什么样的联系?(1分)
(3)你认为今天的非洲怎样才能走出贫困和战火的阴霾?(3分)
20.“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时时刻刻关心着农民,关注着农业。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有错必纠。这样,才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50年代初,我党在农业上执行的政策是什么?(1分)有何历史意义与作用?(2分)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党在农业上又有着怎样的举措?(1分)解决了什么实质问题?(1分)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中,我党又在农业政策上犯了什么错误?(2分)有何消极影响?(1分)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党又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1分)此政策的出台,是源于什么地方的做法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1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
年份
0—14岁占总人口比例
15—64岁占人口比例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978
38.00%
57.59%
4.41%
2000
24.84%
68.47%
6.69%
2002
23.26%
69.58%
7.06%
2003
22.57%
70.18%
7.25%
2010
16.60%
74.53%
8.87%
注: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7%以上的地区为老龄化地区。
材料二:日本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情况表:
年份
0—14岁占总人口比例
15—64岁占人口比例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2010
13.40%
63.90%
22.70%
注:目前日本政府在全国大力推广鼓励生育的政策。
(1)依据材料一,简述我国青少年人口与老年人口比例的变化趋势。(1分)
(2)我国0—14岁人口比例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一,判断我国是哪一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1分)我国人口老龄化会给社会带来什么不利影响?(1分)
(4)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是否也应该像日本那样鼓励生育?(1分)结合材料概括原因。(2分)
22.《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6月21日社论
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 ——1979年1月1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1分)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1分)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1分)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三回答:为了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面貌,农民作出了“包产到户”的尝试。通过这些尝试而逐步形成的农村改革制度叫什么?(1分)这种制度的全面推行,使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