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1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满分8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30分)2021年10月9日,我国隆重举行辛亥革命纪念大会。回答1-2题。1.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纪念辛亥革命 周年。A.90 B.100 C.110 D.1202.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土地革命战争,体现了孙中山先生 革命思想。A.民族 B.民权 C.民主 D.民生3.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礼制》规定:男子礼为脱帽鞠躬;庆典、祀典……用脱帽三鞠躬礼;公宴、公式礼……用脱帽一鞠躬礼。该规定( )A.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B.主张全盘西化改革,加剧了崇洋媚外现象C.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促进了新式教育发展 D.冲击传统生活习俗,促进中国礼仪近代化4.1915年的上海街头,一群热血青年每人手中拿着一本杂志,向人们宣传着“民主”“科学”的思想。他们手中的杂志可能是( )A.《民报》 B.《青年杂志》 C.《时事要闻》 D.《中外纪闻》5.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五四运动( )A.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B.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C.大大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 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6.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重大事件是( )A.斯大林模式 B.罗斯福新政 C.俄国十月革命 D.日本明治维新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回答7-9题。7.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第二,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重要发源地;第三个主导因素最有可能是( )A.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 B.袁世凯在上海恢复了帝制C.国民党在上海建立国民政府 D.五四运动最先在上海爆发8.下列军队番号出现在长征途中的是( )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也进行了创新发展,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善于创新发展的史实是( )A.进行北伐战争 B.发动武昌起义 C.发动秋收起义 D.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0.1949年,《人民日报》相继刊登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电贺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市人民政府成立”等报道。据此可知,此时( )A.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 B.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C.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正式结束 D.北平和平谈判已经开始11.历史与社会课上,同学们针对“跨国公司发展迅猛”、“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世界多边贸易逐步形成”等内容开展专题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主题是( )A.经济全球化 B.社会信息化 C.世界多极化 D.文化多样化12.从1992年开始,中国多次派部队参加海外维和行动,彰显了大国风度与责任担当。有权派遣维和部队的国际组织是( )A.东盟 B.欧盟 C.WTO D.联合国13.在2021年5月21日召开的全球健康峰会视频会议上,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在未来3年内再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抗疫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疫苗技术转让。这说明我国( )①已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②已成为负责任的发达国家③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顺应了发展这一时代主题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14.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激发社会活力。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③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5.下列对右侧漫画解读最为正确的是 ( )A.城镇化水平不高,要加快城镇化建设B.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C.城乡发展不平衡, 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D.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发展16.每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聚北京共商国是。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有(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国两制B.基本经济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7.2021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该法律的出台有利于( )A.夯实法治基础,提高粮食产量 B.凝聚法治共识,减少粮食浪费C.明确法定义务,加强民主协商 D.扩大公民权利,拓宽民主渠道18.“人民只有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就是形式主义”,为了避免“形式主义”,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是( )A.选举民主 B.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C.协商民主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9.面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痛点”,近年来我国制定或修改了网络安全法、环境护法、食品安全法、行政诉讼法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B.完善了法律制度,也就等于夯实了法治基石C.建设法治中国要让人民群众因法治进步而不断增强幸福感D.法治能够保障人们在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20.德治和法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B.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C.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D.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选择题(共5题,总分50分)21.(10分)近代以来,国共两党分分合合,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材料二:如下图材料三:“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依据材料一,孙中山先生创立的“这个学校”指什么学校?(2 分)(2)材料二图一表明国共关系有何变化?从“南昌”到“井冈山”,表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4 分)(3)材料三中的“兵变”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该如何解读?(4 分)22.(8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取得革命胜利,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辽宁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材料二:“一五”计划前后部分行业产量变化情况写出与材料一相关改革的名称,找出材料二中增长幅度比较大的两个行业。(3分)综合上述材料,阐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5分)23.(10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抗日战争概况战争的起点 A 战争的经济损失 6000多亿美元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 七七事变 战争中的军民伤亡 3500多万持续时间 14年 消灭的日军 150多万人材料二:二战重大事件材料三:1943年美国对华政策是:对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个是有效的联合作战。第二个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科德尔 赫尔回忆录》(1)将材料一中A处内容补充完整。(2分)(2)结合所学,分别阐述材料二中图5、图6事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4分)(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有效联合作战”、“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的原因。(4分)24.(10分)未成年人的保护向来是法治建设中的重点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20年6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并通过多种途径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最大限度地反映各方民意,凝聚各方共识,汇集各方智慧;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材料二】 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政府保护”等内容,针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问题,明晰了政府主管部门、网络企业等应尽义务等。(1)上述材料反映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哪一本质特征?(2分)(2)材料一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哪一方式?并说说该方式的作用。(4分)(3)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不同的社会主体应如何推进法治建设?(4分)25.(12分)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平语近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补上全面小康“三农”发展短板,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组织农业科技人才下乡服务,加快高素质农民的教育培训;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农业创新平台基地建设。材料二:【脱贫攻坚】 材料三:【一号文件】(1)指出材料一中蕴含了哪一发展理念。(2分)(2)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角度,说明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4分)(3)运用“教育和创新作用”有关知识,分析“一号文件”是如何为“三农”发展补上短板的?(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D B B C A D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D D A C D B C B D二、选择题(共5题,总分50分)21.答案:(1)名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或黄埔军校);(2分)(2)南昌起义表明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2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3)兵变是指西安事变。(1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分)至此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1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分)22题答案:(1)土地改革(2分)钢(或钢铁)、电力,石油(写出两个即可)(2)建立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行土地改革,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实施“一五计划”,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分)23.答案:(1)1931年九一八事变图5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战争爆发,美军对日宣战;(2分)图6《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分)大大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1分)(3)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或中国坚持对日作战,大大缓解了美,英,苏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上的压力或中国抗日战争时间最长,牺牲最大,对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2分)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2分)24.答案:(1)人民当家做主。(2分)(2)民主决策;(2分) 有利于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集中民智(汇集各方智慧),促进决策的科学化。(2分)(3)材料一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体现立法机关应该科学立法;材料二中的公安机关打击网络暴恐音视频,说明行政机关要严格执法;网络企业因为违法行为而被公安机关打击,说明企业要依法经营。(结合材料答出两点即可,4分)25.答案:(1)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分)(2)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2分)。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分)(3)教育是提高国民素、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1分)“一号文件”要求农业科技人才下乡和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有利于解决农村人才不足和农民素质不高的短板。(2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或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1分)“一号文件”要求加强农业核心技术攻关和建设创新平台,有助于解决农村发展中科技薄弱的短板。(2分)国民革命军A.① B.② C.③ D.④第15题图二 井冈山起义冈山会师图一 南昌起义辽宁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我们祖祖辈輩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金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的生产劲头怎能不大呢?图5 日军偷袭珍珠港 图6 《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图8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