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九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课题 复习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第 1 课时 总课时 55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 时间 三、熟记重要知识点.给出学生10分钟时间,进行重点识记,50名以后同学掌握标★题,其余同学全部熟记。 6.1 正视发展挑战 1.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P75-P76) 2.★我国的人口现状及特点?(P75) 3.★为什么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P76) 4.★我国为什么要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二孩”?(P76) 5.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有哪些?(P77) 6.★我国的资源现状及特点?(我国的资源国情)(P78) 7.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P78) 8.★我国的环境现状、原因及危害?(P79) 9.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什么?(P80) 6.2 共筑生命家园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P83-P84)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P83.P84.P87)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5-P87) 5.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 6.(补充)实行垃圾分类,加强环境保护,有什么意义? 7.(补充)为了保护环境,国家.企业.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教学 目标 1.体会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理解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收集整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提高自己的认识;积极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3.了解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及特点;认识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 重点 构建知识体系,熟记重要知识点教学 难点 迁移运用、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培养 和谐自然、和谐世界、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活课型 新授课 有无课件 有 其它准备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一、时事播报:人民网北京11月17日日电 (记者余璐)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 持续强化依法治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依法治污意见》……思考上述材料能体现教材哪些观点? 二、构建知识体系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 九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 教 学 过 程 个 人 复 备四、中考演练,能力提升(典型例题) 教师讲解选择题的做题技巧,快速准确的提升学生能力。 水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直接关系人们生活、百姓健康。回答1题。 1.(河北中考)我国纪念2015年“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下列选项所述内容能够为这一主题的确定提供支持的是( ) ①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 ②我国水资源丰富 ③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21河南,15,2分)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废旧物品再利用成为新时尚。用废旧轮胎养花,用饮料瓶制作手工艺品,用包装纸、雪糕棍儿制作台灯……废旧物品再利用( ) A是别出心裁的好点子,是以追求时尚为目的的匠心之作 B.体现了错误的消费观,花盆、台灯很便宜,直接买就 C.表明创新无处不在,创意与环保结合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D.是浪费时间,把宝贵的光阴花在要丢弃的物品上不值得 C本题考查学生对创新、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废旧物品再利用成为新时尚,其形式多种多样,这说明了创新无处不在,创意与环保结合会焕发出新的活力,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废旧物品再利用不是为了追求时尚;B、D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 3.[2021河北,28(3),6分]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探究问题。 粮食生产关乎国运民生。国家之大,粮安天下。 材料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過制耕地“非农业化”、防止“非粮化”。我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平整土地,一般能 产生1%到3%的新增耕地;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了农田生产条件。评估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农药施用量减少19.1%,化肥施用量减少13.8%。 据材料,指出我国在粮食生产中坚持了哪一发展理念、概括其表现。(6分) 绿色发展(或可持续发展)。(2分) 保护耕地;合理利用耕地;减少环境污染。(4分) 答案: 1.B 2.C 3.解析本题18亿亩耕地红线为背景考查生态建设等相关知识。本题设问限定词为“发展理念”。由“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农药施用量减少”等信息可以看出我国保护耕地,合理利用耕地,减少环境污染。这体现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4. ①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③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4.(2021,威海中考)2020年12月16日,威海市人民政府第9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威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将于2021年7月1日起施行。作为威海小市民,我们要( ) ①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②强化监督力度,处罚乱放垃圾的行为 ③从自身做起,让垃圾分类成为自觉行动 ④宣传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蕴含了哪些道理?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课堂总结,教师提升 (2)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④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分层作业 背诵 A 全部知识点 B基础知识板书设计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复习课 一、实时播报 二、知识框架 三、熟记重点知识 四、中考演练,能力提升反思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