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梳理

资源简介

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梳理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即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就被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得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文学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了解古典文学意象的内涵,对于我们理解古诗文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是对初中语文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内涵及相关诗句进行梳理。
1.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
月在诗人笔下多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李白)
(4)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
(5)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李煜)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2.酒
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
(3)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夕阳、落日
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范仲淹)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李商隐)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陶渊明)
4.落花(落红)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晏殊)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5.萍
多传达惆怅和哀愁。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文天祥)
6.柳
“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因此“柳”带有伤感离别的意味。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
7.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1)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刘桢)
(2)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赠书侍御黄裳》李白)
8.子规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送春》王令)
(3)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李白)
9.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
(1)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蝶恋花》李清照)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王湾)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王维》)
10.青鸟
青鸟是传书的信使。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被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李商隐)
11.黄莺
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2.班马
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李白)
13.猿啼
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杜甫)
(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水经注·江水》郦道元)
14.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可叹》杜甫)
15.舟
表达离情别绪、思乡、愁苦之情。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李白)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王湾)
16.采薇
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南安军》文天祥)
17.楼兰
汉代西域国名,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黄山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18.浮云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
(2)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古诗十九首》)
(3)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
19.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李清照)
(2)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李煜)
20.流水
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苏轼)
(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1.风、霜、烟
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
(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太守行》李贺)
(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杜牧)
22.羌笛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4)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七首》王昌龄)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诗歌中的文学意象承载着文人墨客的情思,它丰富了艺术作品的内涵,使文字更加含蓄凝练、隽永优美,是古典文学的一颗“明珠”。在古诗词学习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意象,继而理解作者所寄予的感情,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古诗词,真正领略古诗词的“美”,真正体会传统文学的魅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