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试题(9科9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试题(9科9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2、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入答题卡中
3、本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 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HClO B. Cl2 C. NaHCO3 D. CO2
2、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要使电离平衡向右移动且c(H+)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NaOH(s) B .加盐酸 C.升高温度 D.加蒸馏水
3、下列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H4++H2O NH3.H2O +H+ B .S2-+H2O H2S+2OH-
C.CH3COOH+H2O CH3COO-+H+ D.CH3COOH+OH- CH3COO-+H2O
4、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
A .氨水能跟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 B.铵盐受热易分解
C.0.1mol .L-1的氨水可使酚酞试液变红  
D.0.1mol .L-1氨水的导电能力比0.1mol .L-1NaOH的导电能力弱
5、25℃时,KW=1.0×10-14,100℃,KW=1.0×10-12,这说明
A.100℃时水的电离程度较小 B.100℃时水的酸性增强
C.KW 与温度无直接关系 D.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6、某学生在实验记录中有如下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15g食盐固体 B. 用50mL碱式滴定管量取27.00mL的NaOH溶液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5 D.用量筒量取5.26mL盐酸
7、某金属能跟稀盐酸作用放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此金属是( )
A.Mg B.Cu C.Al D.Fe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0.1mol .L-1的NaHCO3溶液中,含Na+0.1NA个,HCO3-0.1NA个
B.1L0.3mol .L-1的K2SO4溶液中,含K+ 和SO42- 的总数为0.9NA个
C.2L0.6mol .L-1的Fe2(SO4)3 溶液中,含SO42-的总数为2.4NA个
D.0.3mol .L-1的H3PO4 溶液中,c(H+):c(PO43-)﹤3:1
9、25℃时,下列溶液中,碱性最强的是( )
A.c(OH-)=0.2mol/L的溶液     B. pH=11的溶液
C.1L含4gNaOH的溶液 D.c(H+)=1.0×10-10mol/L的溶液
10、把pH=3的H2SO4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混合,两者恰好中和,则两种溶液的体积比是( )
A.10:1 B .1:100 C.1:10 D. 1:2
11、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Mg2+、K+、Cl-、AlO2- B .Al3+、Na+、NO3-、HCO3-
C.Ca2+、H+、NO3-、S2O32- D. NH4+、Fe2+、SO42-、NO3-
12、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400℃)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的是( )
A.AlCl3 B.NaHCO3 C.MgSO4 D. KMnO4
13、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溶液中c(Al3+)=0.4mol/L,
c(SO42-)=0.8mol/L,则c(K+)为( )
A.0.15mol/L B.0.2mol/L C.0.4mol/L D.0.3mol/L
14、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Cl-)>c(NH4+)>c(H+)>c(OH-) B.c(NH4+)>c(Cl-)>c(H+)>c (OH-)
C.c(Cl-)=c(NH4+)>c(H+)=c(OH-) D.c(NH4+)=c(Cl-)>c(H+)>c(OH-)
15、将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某弱酸HX和NaX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c(Na+)>c(X-),
则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c(HX)>c(X-) B. c(OH-)C.c(X-)+c(HX)=2c(Na+) D.c(HX)+c(H+)=c(Na+)+c(OH-)
16、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组成是( )
A、正极为Cu、负极为Fe, 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B、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C、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为Fe(NO3)3溶液。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为FeCl3溶液。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17、(1)AgNO3的水溶液呈________(填“酸”“碱”“中”)性,常温时的pH________7(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在配制AgNO3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 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其水解。
(2)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为了防止其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
(3)泡沫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0.1mol/LAl2(SO4)3、0.1mol/LNaHCO3和起泡剂,使用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Al2(SO4)3溶液与NaHCO3溶液的体积之比约是_______。
18、(1)今有反应2H2+O2=2H2O(KOH为电解质),构成燃料电池,则负极通的是:_____________,正极通的是:____________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KOH改为H2SO4,则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和(2)的电解液不同,反应进行后,其溶液的pH变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溶液中c(Na+)______c(CH3COO-)(填“>”“﹤”“=”)
(2)、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溶液中c(Na+)______c(CH3COO-)(填“>”“﹤”“=”)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钠离子和醋酸根离子浓度相同,则混合后溶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醋酸体积______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填“>”“﹤”“=”)
(4)、将mmol/L的醋酸和n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则醋酸溶液中c(H+)
_____氢氧化钠溶液中c(OH-)(填“>”“﹤”“=”)m与n的关系是m_____n(填“>”“﹤”“=”)
20、(1)写出0.1mol/LNa2S溶液中的守恒关系,电荷守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料守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2)25℃时、有pH为a的HCl溶液和pH为b的NaOH溶液,取VaL该盐酸用该NaOH溶液中和,需VbLNaOH溶液,(题中a①若a+b=14,则Va/Vb=_____________
②若a+b=13,则Va/Vb=_____________
③若a+b>14,则Va/Vb=_____________且Va_______Vb(填“>”“﹤”“=”)
21、 醋酸是重要的一元酸,在有机和无机反应中都有应用。现有25℃时pH=3的醋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向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此时溶液中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向醋酸中加入稀NaOH溶液,使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____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
(3)若向醋酸中加入pH=11的NaOH溶液,且二者的体积比为1:1,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向醋酸中加入稀NaOH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此时c(Na+)______c(CH3COO-)(填“>”“﹤”“=”)
(5)若向醋酸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pH=6,则此溶液中c(CH3COO-)-c(Na+)=_____________(填写准确数据)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计60分)
1.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2.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与之有关的措施有
①西汉设置“中朝” ②唐朝实行三省制 ③明朝设立内阁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某历史学家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一描述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分割
4、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反映的实质:
A.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B.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C.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人品不正,没有体现一个臣子应有的人格价值
D.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
5. 2009年2月25日佳士得拍卖行将圆明园鼠首兔首以1 400万欧元(三千九百四十万美元)拍卖,总价高达人民币2亿元。佳士得这一拍卖流失文物的做法,引起了香港和中国内地社会各界的极大愤慨。造成这一恶果的源头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中法战争
6.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
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
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
7.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8、1844年,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又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种变化是
A. 革命形式的变化 B. 洪秀全为发展经济的需要
C. 洪秀全受外来思想的影响 D. 农民政权封建化的反映
9、.“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描述的历史发生在
A.1840年~1842年间 B.1927年~1936年间
C.1937年~1945年间 D.1946年~1949年间
10.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词写于1936年,写这首词时,中国工农红军:
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军事围剿
C.开赴抗日的前线 D.胜利完成了长征
11.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12.某班级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一组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主题应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抗击外来侵略 D.推翻国民政府
13.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
A.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 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迫使清帝退位 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14.2011年5月29日,正率团在台访问的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一行,拜会了中台禅寺开山方丈惟觉长老。在谈到两岸《富春山居图》即将合璧展出一事时,惟觉长老说,这好比失散兄弟的重逢,希望海峡两岸将来也能如画一样“合璧”。下列关于台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②台湾问题由于涉及美日等国,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③我国政府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一国两制”方针的④目前台湾岛内分裂势力与国际反华势力是阻碍中国统一的障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三次历史性变化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③香港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 ④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7.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下列历史事件,其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参加第一次亚非会议 ②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⑤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①③④
C.②⑤①④③ D.③②⑤①④
18、.“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a
①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②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③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
A. ①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③
19、下面的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 ③克利斯提尼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④伯里克利时期,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A.是贵族内部矛盾激化的产物 B.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C.是广大奴隶积极斗争的结果 D.是外来文化渗透的结果
21、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A.国王是国家元首 B.国王“统而不治”
C.国王任命内阁首相 D.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
22.在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中,1689年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1875年法国颁布了《第三共和国宪法》、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这说明了
A.以行政手段限制王权,是这些国家革命的共同举措
B.以立法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这些国家的相同手段
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确立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
23.有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伟大创举”是
A.实行政党政治 B.实行联邦制
C.实行民主共和制 D.创立内阁制
24.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的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25.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基本原因是: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 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
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
2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成立 B.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1848年欧洲革命的爆发
27.《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巩固苏维埃政权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8、“从波罗的海边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撕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丘吉尔的这一演说
A.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B.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C.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D.揭开了“热战”的序幕
29.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B.国际性会议的召开
C.国际性组织的建立 D.战争的影响
30. “冷战”结束后,经过十多年的较量和磨合,世界格局呈现出:
A.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 B.“一超多强”的局面
C.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 D.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
二、材料题(共50分)
31. (11分)
材料一: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材料二: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臧嵘《历史》
材料三:美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并规定了国会的组成;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以及规定总统产生的办法;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并规定最高法院的组成;各州的相互关系和义务;这部宪法表明,美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创造出既不同于英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也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制度,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和国家结构形式后来为许多国家所仿效。
——百度百科
(1)跟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2分)
(2)跟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3分)
(3)如将伯利克里时的雅典与当代美国的民主政治相比,就民主的性质、范围和方式而言有何不同?(6分)
32.法律文献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1)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哪一法律文献?(2分)它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2分)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权利法案》 材料三?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
? ——美国1787年宪法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英、美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2分)并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构成体现了哪些原则?(3分)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1分)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我国在建国初还建立了那两大基本政治制度(2分)
(4)某中学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就法律问题进行研讨探究,除了上面材料中提到的法律文献外,你还能提供哪些法律文献与上述国家有关?任意两例。(2分)
33.材料问答题; (14分)
材料一:西欧……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尼克松的演讲
(1)美国非常怀念二战后初期的欧洲。当时在经济上美国对西欧推行什么政策?其目的是什么?(4分)
材料二:当今世界,欧盟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在联合国.在世界的很多热点地区,欧盟都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2)材料二反映出欧洲国家经济发展对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什么影响?除欧洲国家以外,还有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冲击?随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发展趋势是?(3分)
(3)请回答:美苏两国“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指热战)的具体表现(冷战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有哪些?(7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度以上,因此东西距离大于南北距离
B.我国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C.与我国云南省接壤的国家有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D.与我国新疆接壤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
2.有关我国疆域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疆域广大,陆地面积次于俄罗斯、美国居世界第三
B.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黑龙江省
C.渤海和台湾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D.我国邻国位于西部的有西亚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3.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因此东西距离大于南北距离
B.我国的海陆总面积约为1300多万平方千米
C.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约20000多千米
D.我国陆上国界线长约18000千米
4.以上4个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贵鄂辽晋 B、皖晋辽豫 C、黔皖辽豫 D、贵皖豫辽
5.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B.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
C.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 D.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6.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从高纬到低纬依次排列的是
A.内蒙古、冀、赣、豫 B.晋、豫、湘、鄂
C.陕、鄂、湘、粤 D.冀、黔、苏、浙
7.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行政区划基本分为
A.省、市、县三级 B.市、县、乡级 C.省、县、乡三级 D.省、市、县乡四级
8.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疆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B.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C.领土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 D.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9.我国疆域四个端点中,位于北温带的有
①最北端  ②最南端  ③最东端  ④最西端.
A.① B.①③④ C.①③ D.①④
10.关于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和乡(镇)三级
B.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
D.我国于1997年和1999年分别在香港和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
11.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错误的是
A.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B.我国南北跨度大,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东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12.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组少数民族是
A.满族、鄂伦春族、赫哲族 B.苗族、彝族、布依族
C.傣族、哈尼族、景颇族 D.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
13.下列民族与其民族节日组合正确的是
A.藏族-开斋节 B.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C.傣族-火把节 D.满族-泼水节
14.有关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余均属少数民族
B.各个民族均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如藏族和蒙古族均有自己的泼水节
C.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地区
D.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聚居、小杂居”的特点
15.下列山脉,既属于东西走向,又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
A 武夷山 B 秦岭 C 南岭 D 大兴安岭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16题。
16.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简称的排序一致的是
A、新、川、新、青 B、新、川.藏、青 C、甘、川、藏、青 D、新、川、青、藏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A、B表示山脉两侧的地理事物,请回答17~18题。
17.图中的山脉为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祁连山 D.阴山山脉
18.A地区因矿产资源丰富而被称为“聚宝盆”,A地形区的名称是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
19.我国纬度最高和最低的省区是
A.黑和粤 B.黑和琼 C.新和台 D.内蒙古和琼
20.我国地形.地势总的特点是
①地势西高东低 ②河流.湖泊众多 ③呈阶梯状分布
④森林覆盖面积大 ⑤地形复杂多样 ⑥山区面积广大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21.在下图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甲和我国各类地形和所占比例图乙。回答22~24题。
22.图甲中③山脉是
A.太行山脉   B.巫山山脉 C.秦岭山脉 D.横断山脉
23.图甲中B所代表的地形类型是图乙中的
A.a B.b C.c D.d
24.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区基本都位于图乙中的________类地形中
A.a B.b C.c D.d
25.下列山脉中,为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的是
A.秦岭 B.武夷山 C.南岭 D.横断山
右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回答26~27题。
26.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省以山脉为界
B.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C.甲、乙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D.丙、丁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27.对在丙、丁两省旅行常见地貌景观叙述正确的是
A.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B.地表崎岖,谷深坡陡
C.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D.平原为主,丘陵间杂
28.人口在400万以上且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有
 A.壮族、朝鲜族 B.满族、苗族 C.苗族、彝族  D.回族、蒙古族
29.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30.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读 "中国政区图",回答问题(9分)
(1)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简称: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行政中心的名称:⑤ 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4)⑦⑧⑨中,东西跨经度最多的是___________,不是民族自治区的是___________,被北回归线穿越的是___________(写出省区的名称)。
32、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若B为太行山,则A为      高原,
地面特点为             ,C为        平原。
(2)若B处为大兴安岭,则A处为     高原,地表特征是 
          ,C处为       平原。
33、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AB线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图中数据表明,东部地区人口分布集中,西部人口稀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什么?(4分)
(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是_____、____、____。(3分)
(4)北回归线从东向西穿过的省(区),与下列民族排序相同的是(2分)
A.高山族 汉族 壮族 傣族 B.汉族 壮族 傣族 高山族
C.壮族 傣族 高山族 汉族 D.傣族 壮族 汉族 高山族
34、读下图,回答问题:(13分)
(1)K山脉名称       ,走向是         ,
F山脉名称      ,走向是         
(2)写出下列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
A     ;     
G      ;      
(3)写出下列山脉北南两侧的地形区:
M     ;       
N       ;      
(4)沿A—B—G山脉一线形成的我国地理分界线名称是           。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分别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场、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50 分)
“小呀嘛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 ”欢快熟悉的旋律响起,往昔岁月一一浮现,少年时代的回忆展开了它温馨美好的画卷。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回答1-2 题:
1、当年的歌曲能令我们的回忆纯洁而幸福,一生难忘,这是因为
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行为 B.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文化活动来进行的
2、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不同时代的孩子唱着不同的歌曲长大,这表明
A.文化总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C.文化可以促进不同时代的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有古今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2009 年10 月1 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60 华诞。晚上,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欢快的联欢活动。回答3-4 题。
3、晚会开始,4028 棵多彩“发光树”组成9000 平方米的“光立方”交替组合出“国庆”、“祖国万岁”等字样和金色的五星、枝繁叶茂的森林、巍峨壮观的长城等图案。串串游走的烟花在网幕上勾勒出连绵的群山,一道银色的焰火瀑布从夜空中飞流而下,“光立方”烟花波浪潋滟,汇成一幅祖国锦绣河山的壮美画卷。壮美的画面和丰富的内涵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和各种媒体传播至世界各地,并深深打动着亿万观众特别是中国人的心。这体现了
①文化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现代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 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晚会第一乐章是“这是伟大的祖国”。在《爱我中华》、《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等歌曲声中, “光立方”拼绘出红艳艳的中国结和盛开的牡丹,象征着56 个民族同心同德、繁荣发展、亲如一家。伴着激情的旋律,身着艳丽且各具特色民族盛装的各族同胞,奏响鼓乐,踏歌起舞,把深情祝福献给亲爱的祖国母亲。这充分展现了
①文化具有民族性的特点 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代表。近年来,我国的动漫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批像《喜羊羊与灰太狼》等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动漫作品,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动漫产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应提高文化竞争力 ②立足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 ③借鉴吸收国外各种文化,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④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2009 年7 月22 日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该文件的出台,是对我国软实力经济的加速提升,是对我国文化产业的一次重拳出击。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去开发,不使其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随着我这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就会被别的国家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在我国热播就是一个明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D.拒绝外来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8、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百姓身边事做起。当前最紧迫的是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等。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国家应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因为
①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 ②发展教育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 ③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④当今的国际竞争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10、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 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11、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表明
A.中华各民族使用的乐器都是不同的 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
D.不同的区域,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12、地域文化具有封闭性特征,但是随着人口流动,它又具有向外的传播性,客家文化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这说明
①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发展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中原文化是先进文化而岭南文化是落后文化 ④客家文化的独特性表明它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所指出的“遗产”是指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思想的继承
14、“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这种观点否定了
①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9 月28 日,2009 己丑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孔庙举行,来自国家、省、市有关领导、海内外的儒学专家、孔子后裔、孔子崇拜者数万人参加了这一典礼。今年是孔子诞生2560 年,一年一度孔子生日的祭孔大典是国际孔子文化节的核心内容。举行祭孔大典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③有利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④有利于世界文化走向同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这句话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发展格局表明
A.综合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B.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D.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不可能增强综合国力
18、“羌”,甲骨文中唯一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羌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汶川大地震后,国家在四川省和陕西省没立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对遭到严重破坏的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修复工作。这是因为
①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这表明:
①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③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 ④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据此完成20—21 题。
20、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①文学艺术 ②汉字 ③史学典籍 ④科学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奥秘。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气节、松石高风,正是人生的艺术写照。中国艺术这些独到之处说明
①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④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2、下列名言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3.《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对于年轻一代,我们需要用灿烂历史和伟大成就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更需要引导他们从点点滴滴做起,踏踏实实地沉下去,触摸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这表明,要加强自身修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必须
  A.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B.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D.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24、10月长江大学10余名大学生结成人梯抢救落水少年,以 3命换2命。为此,在网上许多网名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面对生活中的这种思想道德冲突,对此,我们应该
①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 ④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2009年5月27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原因是
①“端午祭”纪念的是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②是为了抗议韩国把我国传统文化遗产据为己有 ③ “端午祭”不仅属于中国,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 ④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正在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本部分共由四个小题组成,作答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2、答题时必须将作答的层次标注清楚,以便根据知识点给分。
二、非选择题(共50 分)
26、在我国,燃放烟花爆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出于安全和环保的考虑,许多大中城市相继作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但没到春节时许多居民仍举家出动,或燃放烟花爆竹,或尽情欣赏他人燃放,禁放令遭到了挑战。于是许多城市又开始实行限放制度,即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内,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1)请你从文化的角度,说明“禁放令”为什么会遭到挑战?(4 分)
(2)请你说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传统习俗是财富还是包袱?(9 分)
27、2009 年中央“—号文件”再次强调,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表 :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 农业科技贡献率(%) 每万人农村人口农业科技人员数(人) 中国 发达国家 中国 发达国家 48 70——80 1.7 40 注:20 世纪70 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针对上表反映的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程度状况,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原因。(10 分)
?
28、2009 年 11 月29 日至30 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李长春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强调,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主要任务,着力建立健全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5 分)
(2)为什么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6 分)
29、材料一:.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产值目前已经占到GDP 的31%;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两倍,每年的出口额达80 亿英镑; 日本文化产业的盈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盈利。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存在巨大逆差。来自政府文化部门和专业公司的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外文化产品的进出口逆差至少是10∶1
材料二: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国产电视剧要“走出去”,但国产电视剧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除了制作上普遍粗糙,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产电视剧过于自我,缺乏全球化视野。比如现在的武侠题材越来越狭窄,英雄性格过于单一,从头到尾都是义气,无法和现在的观众取得共鸣。甚至相当一部分外国观众认为,相比之下,武术、皮影戏、中医药、旅游地理相关的音像制品,反而更能直观地表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 文化的传递,是通过作品来潜移默化地实现的。真正的“走出去”,不只是剧卖出去了,而是文化输出去了,我们的思想、文化被对方接受了。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6 分)
(2)请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为中国国产电视剧“走出去”提几条合理化建议。(10 分)
第二次月考答案


2012.10.6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非选择题答案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则 ( )
A. B. C. D.
2、已知等差数列中,的值是 ( )
A. B. C. 31 D. 64
3、若,,则的最小值为 ( )
A. 6 B. C. 8 D. 9
4、在等比数列中,=1,=3,则的值是 ( )
A.14 B. C.18 D.20
5、在中,,,则一定是 ( )
A. 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6、设是公差为()的无穷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若 ,则数列有最大项
B.若数列 有最大项,则
C.若数列 是递增数列,则对于任意的,均有
D.若对于任意的,均有,则数列是递增数列
观察下列各式:,,,,,
则 ( )
A. 18 B.19 C.29 D. 30
8、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a、b、c满足(a+b)2-c2=4,且C=60°,则ab
的值为(  )
A. B.4-3 C.1 D.
9、设、、为钝角三角形的边,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0<a<3 B. 3<a<4   C. 1<a<3  D. 4<a<6
偶函数()满足:,且在区间与上分别递减
和递增,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横线上)
11、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法搭三角形:
按图示的规律搭下去,则所用火柴棒数与所搭三角形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式可以是
12、在中,,则角A =
13、在数列中,,且对于任意正整数n,都有,则=___________
14、在锐角三角形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的值为
15、设 a>b,给出下列结论: 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ABC中,D在边BC上,且BD=2,DC=1,∠B=60o,∠ADC=150o,求AC的长及△ABC的面积。
17、(本题满分12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记为,已知 .
(1)求通项;
(2)若=242,求n。
18、(本题满分12分)在ΔABC中,若,且,试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解关于的不等式.
20、(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中,,点在直线上.
(I)求数列的通项和;
(II) 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并求满足的最大正整数.
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单调递增函数,且
(1)解不等式
(2)若,对所有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又∵

.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制卷:王君麟 2012.10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4分,共48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0分)
1、下列关于静电感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通过感应带电,是因为产生了电荷
B、导体感应带电是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消失了的缘故
C、静电感应的导体的内部各点,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为零
D、静电感应的导体的内部各点的合场强为零
2、在电场中某点放一检验电荷,其电量为q,所受电场力为F.按场强定义可知,该点的场强大小E=F/q.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移走检验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B、若放在该点的检验电荷的电量为2q,则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2
C、若放在该点的检验电荷的电量为2q,则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E
D、若放在该点的检验电荷的电量为2q,则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仍为E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每种金属都有确定的电阻率,电阻率不随温度变化
B、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与其粗细长短无关
C、一般金属的电阻率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D、测电阻率时为了提高精度,通过导线的电流要足够大,而且要等到稳定一段时间后才可读数
4、如图所示,图中MN是由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带电粒子+q飞入电场后,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图中虚线运动,a、b是该曲线上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
A、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
B、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
C、粒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在b点的动能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5、如图所示,甲图中AB是某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乙图为放在电场线上a、b两点的检验电荷的电荷量与所受电场力大小间的函数关系图象,规定电场力的方向由A指向B为正,由此可判定( )
A、场源电荷可能是正的点电荷,在A侧
B、场源电荷可能是正的点电荷,在B侧
C、场源电荷可能是负的点电荷,在A侧
D、场源电荷可能是负的点电荷,在B侧
6、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用细线系住,线的一端固定在o点. 若在空间加上水平方向上的匀强电场,平衡时线与竖直方向成60°角。则电场强度大小为( )
A、mg/2q B、mg/q
C、2mg/q D、mg/q
7、将带电量为Q和-3Q的可视为点电荷小球放在相距一定距离时,其相互作用力为F,则将两小球接触后放回原地,此时的相互作用力变为( )
A、F/2 B、F/3 C、F/4 D、F/5
8、如图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连线和中垂线有a、b、c三点,现将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从a移到b再移到c点,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中c点电势高于b点,b点电势高于a点
B、负电荷在三点受到的静电力方向相同
C、负电荷在c点受到的静电力最大
D、负电荷在三点的电势能Ea>Eb>EC
9、有一个带电量为q=3×10-6C的点电荷,从某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的功,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点的电势最高的是点A
B、A、B、C三点的电势最高的是点B
C、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大
D、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C点的电势能小
10、关于电阻的计算式和决定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C、导体的电阻随工作温度变化而变化
D、对一段一定的导体来说,在恒温下比值是恒定的,导体电阻不随U或I的变化而化
11、两个较大的平行金属板、相距为,分别接在电压为的电源正、负极上,这时质量为,带电量为的油滴恰好静止在两板之间,如图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两板非常缓慢地水平错开一些,那么在错开的过程中( )
A、油滴将向上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流向
B、油滴将向下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流向
C、油滴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流向
D、油滴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流向
12、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时,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若将导线均匀拉长,使它的横截面的半径变为原来的,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U,则 (  )
A、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B、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C、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D、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3、将一个带电量为2×10-5c的试探电荷放入点电荷Q的电场中的P点时,受到的电场力为2× 10-2N,则P点的电场强度为 ,若撤去该试探电荷,则P点处的场强为 。
14、一个半径为R的绝缘球壳上均匀地带有电量为+Q的电荷,另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球心O处,由于对称性,点电荷受力为零。现在球壳上挖去半径为r,(r≤R)的一个小圆孔,则此时置于球心的点电荷所受力的大小为___ _____(已知静电力恒量为k)
15、在练习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实验中,分别得到测量的结果如图所示,则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cm。
16、某金属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0V,在20秒内有1(1020个电子穿过该导体的某个截面,则流过该导体的电流大小为 A,该导体的电阻为 Ω。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7、(10分)在某电场中,已知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10V,求:
(1)将电荷q=+4(10-9C由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电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
(2)将电荷q=-2(10-9C由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电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
18、(10分)如图所示,相距为0.2m的平行金属板A、B上加电压U=40V,在两板正中央沿水平方向射入一带负电小球,经0.2s小球到达B板,若要小球始终沿水平方向运动而不发生偏转,A、B两板间的距离应调节为多少?(g取10m/s2)
19、(12分)如图所示,真空中水平放置的两个相同极板Y和Y'长为L,相距d,足够大的竖直屏与两板右侧相距b。在两板间加上可调偏转电压U,一束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从两板左侧中点A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电场且能穿出。
(1)证明粒子飞出电场后的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两板间的中心O点;
(2)求两板间所加偏转电压U的范围;
(3)求粒子可能到达屏上区域的长度。
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2012—2013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
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4分,共48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基因型为 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 )
A 雌配子︰雄配子=1︰1 B 雄配子A︰雌配子a=1︰1
C 雄配子:雌配子=3︰1 D 雄配子比雌配子多
2、右图表示某生物的基因型,其中的等位基因是 ( )             
A.a与b    B.a与B    
C.B与b    D.c与C或D与D
3、下列各图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是( )                 
?
4、基因型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产生的F1有AAbb、AaBb和aaBB3种基因型,比例为1︰2︰1,其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应是( )
A B C D
5、猫的黑毛基因B和黄毛基因b在X染色体上,BB、bb和Bb分别表现黑色、黄色和虎斑色。有一雌猫生下4只小猫,分别为黑毛雄猫、黄毛雄猫、黑毛雌猫和虎斑雌猫。其亲本组合应是( )
A 黑毛雄猫×黄毛雌猫 B 黑毛雄猫×虎斑雌猫
C 黄毛雄猫×黑毛雌猫 D 黄毛雄猫×虎斑雌猫
6、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这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
7、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所含白化病基因的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2个,分别位于同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中 B.1个,位于一个染色体中
C.2个,位于两个染色体中 D.2个,位于一个染色体中
8、下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遗传方式完全一样
B.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女儿是正常的几率是1/8
C.丙图有可能是并指症或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
D.家系丙中的父亲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9、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B.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
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
D.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 4个绿色荧光点
10、两个亲本杂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子代基因型为2yyRr;2YyRr;1yyRR;1Yyrr;1YyRR;1yyrr则这两个两个亲本基因型为( )
A. yyRR×yyRr B. yyRr×YyRr C. YyRr×YyRr D. Yyrr×YyRr
11、下图为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系谱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此病与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相同
C.若乙再次怀孕,需选择生育女孩
D.若乙再次怀孕,胎儿患此病的概率是3/4
12、下列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依次是 (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离定律的发现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13、图示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发生了基因结构的改变,增加了基因的种类
B.②过程为转录,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供能,在有关
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C.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裸露的三个碱基是CAT
D.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镰刀型
细胞贫血症
14、生物产生新的基因的途径是( )                         A.基因重组    B.基因自由组合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数目变异
15、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所产生的花粉粒,经分别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苗长成后的自交后代( )                      
A.全部为纯合体    B.全部为杂合体  C.1/16为纯合体    D.4/16为纯合本
16、以E图为对照,下列A、B、C、D四图中表示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     
17、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这是由于( )             A.培育技术操作简单  B.单倍体植株生长迅速  C.诱导出苗成功率高    D.可迅速获得纯合体
18、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工程是人工进行基因切割、重组、转移和表达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遗传做人为干预
B.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胞繁殖快,代谢强。
D.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界限,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
19、下列不属于诱变育种的实例是( )
A.一定剂量的γ射线引起变异得到新品种
B.用一定剂量的X射线处理青霉素菌株获得高产菌株
C.玉米单株自交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白化苗
D.激光照射植物或动物引起突变得到新品种
20、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 ②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③ 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 ④ 提取目的基因
A、③④②①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21、把普通小麦(体细胞有6个染色体组)的花粉和一部分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分别培育为两种小麦植株,它们分别是( )
A.单倍体、二倍体 B.三倍体、六倍体 C.单倍体、六倍体 D.二倍体、单倍体
22、在自然条件下,硝化细菌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
A.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环境条件的变化
23、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一般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C.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
D.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物一定是纯合体
24、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图示各基因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质
C.如含红宝石眼基因的片段缺乏,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D.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25、图是甲、乙、丙三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对应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 )
A.AaBb,AAaBbb,Aaaa
B.AaaaBBbb,Aaa,AB
C.AAaaBbbb,AaaBBb,AaBb
D.AaaBbb,AAabbb,ABCD
26、某一种植物的三对相对性状是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来的这种植物的表现型最少和最多可能性分别是
A 2种和4种 B 4种和16种 C 4种和8种 D 2种和8种
27、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四倍体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得染色体数目是( )
A.7条 B.14条 C. 28条 D.56条
28、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C.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9、哪项遗传病不可以通过使用显微镜检查作出诊断( )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B.性腺发育不良征 C.苯丙酮尿症 D.21三体综合征
30、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间自由组合?
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7分)
请回答:
(1) 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
(2) 亲代果蝇的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4) 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已知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H)矮茎(h)为显性,。甲图为红果高茎番茄植株连续测交两代的结果。据图分析回答:(7分)
(1)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基因型是 ,它的遗传遵循 定律
(2)乙图为用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有关操作的示意图,试分析回答:
①图中植株A称为 ,该类植株基因型及比例是 。
②植株C可能有 种表现型。
③植株B、C相同的基因型有 种。
(3)如果该红果高茎番茄植株自交,所结果实的颜色为 。
33、图甲、乙是两个家族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B-b)。请据图回答。(8)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遗传。
(2)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________。 (3)图乙中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Ⅰ-2的基因型是________。
(4)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5)若图甲中Ⅲ-9是先天愚型,则其可能是由染色体数目为为24条的卵细胞和________的精子受精发育而来,这种遗传病称为___ _ ____。
34、1979年,科学家将鼠体内的能够产生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胰岛素。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下图回答:(10)

(1)图中2、5、3、7表示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途径。
(2)图中3代表_________________,在它的作用下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切成_____________末端。
(3)经9____________的作用将7、6“缝合”形成8__________DNA分子。8往往含有________基因,以便将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到受体细胞。
(4)11表示8随大肠杆菌的繁殖而进行________________。
(5)如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发现了胰岛素,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现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纯种小麦 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如图I、II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8分)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方法 ,其育种原理 ;方法II依据的变异原理是 。
(2)图中④的基因型为 。
(3)(二)过程中,D与d的分离发生
在 ;
(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
(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
(4)(五)过程产生的矮秆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子占 。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数:150分
第Ⅰ卷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三节,满分55分)
第一节 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
1. July???????A. diary???????B. energy??????C. reply???????D. daily
2. medicine???A. twice???????B. medical?????C. perfect??????D. clinic
3. seize ?????A. neighbor????B. weigh??????C.?eight????????D. receive
4. determine ??A. remind??????B. minister?????C. smile??????D. tidy
5. exist??????A. experience????B. examine?????C. excite??????D. explode
第二节 ?情景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根据对话情景和内容,从对话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每一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选项中有两个为多余选项。(此题答案写在二卷上)
—Debbie!I can’t believe it!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Dorothy!it’s really a nice surprise!6
—pretty good.
—7
—I wish I could. But I’m on my way out. I have to be in the city in an hour.
—8
—there’s a lot of traffic and I really have to get going. You know where I live — why don’t you drop in one evening?
I’ll do that. 9 let’s keep in touch.
I’d really like to. I’ll talk to you soon, Debbie. I’m glad I ran into you.
10
take care.
How are you?
Where have you been?
Can you join me?
Come on. Just for a minute.
And you should feel free to call or visit me.
It’s been a whole year since we saw each other last time.
第三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1. It’s been three days since they began to _______ the _________ map.
A. search, missing B. search for, missing
C. search, missed D. search for, missed
12. More than one student ________ read the novels, which _________ written by David.
A. has, was B. have, were C. has, were D. have, was
13. I failed in the last exam and only then __________ the importance of studies.
A. I realized B. I had realized C. had I realized D. did I realize
14“Can’t you read?” Mary said ______ to the notice.
A. angrily pointing B. and point angrily
C. angrily pointed D. and angrily pointing
15. The suggestion we should have a discussion on this problem is not the one _________ he made.
A. that, / B. that, which C. which, that D. which, /
16. ----You don't look well. Are you ill?
---- No, the exam is coming and I _____ reading until midnight.
A. kept up B. got up C. stayed up D. woke up
17. After the big flood, their house was completely ____, so they had to build a new one ____ the old house stood.
A. damaged; which B. destroyed; where C. ruined; when D. hurt; that
18 The village has developed a lot _____ we learned farming two years ago. A. when B. which C. that D. where
19. Nearly all the streets are in straight lines, ________ from east to west. Those ________ run from north to south are called avenues.
A. running; that B. run; who   C. running; who D. run; that
20. October 15 th is my birthday, ________ I will never forget.
A. when B. that C. what D. which
21. ---- Where did he go? ---- He went to another store ______.
A. to buy pencils B. for buying pencils C. buy pencils D. buying pencils
22.That box is____.
A. too heavy for me to carry B. too heavy for me to carry it
C. so heavy for me to carry D. very heavy for me to carry
23. Jim passed the driving test, _____ surprised everybody in the office.(2005浙江) ? A. which???? ??B. that???? ??C. this???? ??D. it?? 24.The?girl_______ in?bed?________to?us?that?she?had________ the?book?on?the?bookshelf. A.lay;lied;lay????B.lying;lay;laid???C.lying;lied;laid??D.lied;lied;laid 25.I?________him?of?the?danger?he?would?meet. A.warned??????????B.treated??????????C.threatened??????????D.fright 第二部分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 Some people have sailed the world in quite small boats. It is not an easy thing 26. Sometimes the weather?27?bad. That can be the?28?of everyone in it. Accidents can happen?29. One family once had an accident?30 some big fish. The fish swam?31 their boat and?32?holes in it. Sea water?33,of course, and the boat soon?34?. However,these people had?35?small boat: a life-boat and they all got into that. They lived and?36?many days. They ate and slept, and they always hoped…At last a ship 37 them.38 can people live in a very small lifeboat? Perhaps?for weeks?or months?They must be strong 39 every way. They must have hope—they must want to live. But you cannot eat and drink?40. You?cannot?drink?sea?water. If?you?drink?a?lot?of 41,you will quickly die. Sailors can drink rain water. They must 42 rain water in their boat. They must also catch fish and birds?43. Lifeboats do not often carry?a?cooker, so?the?sailors?cannot?cook?their food. Raw?fish?and?bird meat?is?not?very?nice,but?there?is 44?choice in a lifeboat! The sailors must eat raw food, or they will die?.45?people think about in a lifeboat? They think about land, a warm bed,dry clothes, fresh water and food, food, food.
26. A. for doing????????????????????????? B. that do
???? ?C. to do????????????????????????????? D. to be done
27. A. become?????????? B. gets?????????? C. does?????????? D. are
28. A. end????????????? B. begin????????? C. beginning????? D. finish
29. A. easy and quick???????????????????? B. easily and quick
???? C. easy and quickly?????????????????? D. easily and quickly
30. A. and????????????? B. or???????????? C. by???????????? D. with
31. A. over???????????? B. on???????????? C. under????????? D. in
32. A. bite???????????? B. bit??????????? C. bitten????????? D. bitted
33. A. came in????????? B. came?????????? C. came into????? D. came down
34. A. rose???????????? B. lifted???????? C. went down????? D. went up
35. A. other??????????? B. the other????? C. else?????????? D. another
36. A. hoped??????????? B. hoped on?????? C. hoped for????? D. hoped in
37. A. found??????????? B. looked for???? C. searched?????? D. searched for
38. A. What???????????? B. How long?????? C. Where???????? D. When
39. A. on?????????????? B. with?????????? C. for??????????? D. in
40. A. fresh water????? B. milk?????????? C. hope?????????? D. rain water
41. A. sea water??????? B. fresh water??? C. rain water???? D. river water
42. A. take???????????? B. bring????????? C. catch????????? D. put
43. A. to food????????? B. like food????? C. for food?????? D. at dinner
44. A. no another?????? B. no other?????? C. no else??????? D. no
45. A. How do?????????? B. How are??????? C. What are?????? D. What do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A)
A gentleman in a very splendid restaurant started to take off his jacket. On seeing this, the waiter dashed over to his table and said:“'m afraid I must ask you to keep your jacket on, sir, for it is not good manners to do it in such a restaurant.”
“Now listen,” said the guest.“I'll let you know that the Queen of England gave me permission to take off my jacket here.”
“The Queen of England?” said the waiter in great surprise.
“Sure,”replied the guest.“When I was in England last month, a friend of mine who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upper society took me to see the Queen. It was rather hot, so I started taking my coat off. The Queen looked over and said, ‘you may do that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you may not do it here.’So I got the Queen's permission, right?”
46 .We can guess that the story happened in________.
A. another city of England
B. the Queen's Palace
C. an ordinary restaurant
D. a city of America
47. The head waiter asked the gentleman not to take off his jacket, ________.
A. as the waiter was worried that his guest would catch cold
B. so the guest apologized to him for his bad manners
C. but the guest refused
D. and the guest obeyed
48. Why did the gentleman tell his story in England? Because ______.
A. he wanted to refuse the waiter in a humor way
B. he wanted people to know he had been to the Queen's Palace
C. the Queen of England was the most powerful person
D. he was in such a shabby (破旧) restaurant
49. According to what the gentleman said, did the Queen really give him the permission?
A. Yes, because the English and the Americans enjoyed different ways of everyday life.
B. Yes, because the weather of America might be hotter than that of England.
C. No, the Queen just told him not to do so in such an occasion (场合) in England.
D. No, because she was not the Queen of America.
50.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upper’ in the passage?
A.超级的B美好的C完美的D上流的
(B)
An earthquake is a shaking of the ground caused by the sudden breaking and moving of large pieces of Earth's rocky outer shell. Earthquakes are among the most powerful events on earth, and their results can be terrifying. Rock movements during an earthquake can make rivers change their ways. Earthquakes can cause landslips(山崩) that cause great damage and loss of life. Earthquakes almost never kill people directly. Instead, many deaths and injuries in earthquakes result from falling objects and the collapse of buildings, bridges, and other structures. Fires resulting from broken gas or power lines is another major danger during a quake.
The force of an earthquake depends on how much rock breaks and how far it moves. Powerful earthquakes can shake ground hard for great distances.
On average, a powerful earthquake happens less than every two years. At least 40 moderate (中等的) ones caused damages somewhere in the world each year. About 40,000 to 50,000 small ones large enough to be felt but not damaging happen every year.
51.What caused earthquakes?
A. The shaking of the ground.
B. The breaking of the earth’s rocky cover.
C. The moving of the earth’s rocky cover.
D .Both B and C.
52.How do earthquakes kill people?
A. They kill people directly.
B. They kill people indirectly.
C. They kill people by making them falling into the ground.
D. They only cause fire to burn people to death.
53.What can’t earthquakes cause?
A .They make the river change their ways.
B. They cause landslips.
C. They make people lose their lives.
D. They cause storms.
54.How can we measure the force of earthquakes?
A .How long they last and how far rock moves.
B. How often they happen and how much rock breaks.
C. How far rock moves and how much rock breaks.
D. How much rock breaks and how long they last.
55.How often do moderate earthquakes happen?
A. Once less than two years.
B. About 40 times a year.
C.40,000 to 50,000 times each year.
D. About 500 times each year.
(C)
Do you realize that what we believe about ourselves affects us much more than what is actually true? Let me give you an example of what I mean.
Let’s say you attend a music concert and are completely impressed by someone’s piano playing. You walk out of the concert and say to yourself, “I would love to play the piano like that,and move people in the way I was moved. ”Now,does the fact that you cannot play the piano mean you can never satisfy that desire?
The fact is,you cannot play the piano. But what you believe about yourself will determine if that will remain your reality,or if you will become an excellent pianist.
Do you know what people like Tony Robbins,Og Mandino and Napoleon Hill have in common? They are all people from humble(卑贱的) backgrounds , who suffered many hardships in life,and yet became successful. How did they do this? They learned to believe in themselves.
If you are overweight,in debt,lonely,or unsuccessful in any area of your life,does that mean you have to stay that way? Not at all. There are people who were born rich,yet died miserable and alone; while many people who were born poor went on to achieve great things. Why are there such different results? We all hit the wall from time to time, and circumstance(情况) are sometimes beyond our control. But what we believe about ourselves is the key to how we deal with these situations.
In brief, if we believe in ourselves,it is only a matter of time before we achieve what we most desire.
56.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is to ______.
A. introduce the main topic of the passage
B. show us how to enjoy a concert.
C. tell us what is actually true of ourselves
D. encourage us to change our realities
57. What dose the underlined word “that” in the third paragraph refer to?
A. The fact that you can never satisfy our desire.
B. The fact that you will become an excellent pianist.
C. The fact that you cannot play the piano.
D. What you believe about yourself.
58.The author mentions Tony Robbins, Og Mandino and Napoleon Hill mainly to tell us to _______.
A. start life humbly
B. believe in ourselves
C. bring circumstances under control.
D. experience hardships.
59.The text is mainly about ______.
A. how to become an excellent pianist
B. the importance of self-confidence
C. how to impress others in one’s own way
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60.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in brief’ in the passage?
A事实上 B简要地 C实际上 D简言之
(D)
Laptop computers are popular all over the world. People use them on trains and airplanes, in airports and hotels. These laptops connect people to their workpl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laptops also connect students to their classrooms.
Westlake College in Virginia will start a laptop computer program that allows students to do schoolwork anywhere they want. Within five years, each of the 1500 students at the college will receive a laptop. The laptops are part of a $10 million computer program at Westlake, a 110-year-old college. The students with laptops will also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In addition, they will be able to use e-mail to “speak” with their teachers, their classmates, and their families. However,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ptop program is that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use computers without going to computer labs. They can work with it at home, in a fast-food restaurant or under the trees-anywhere at all!
Because of the many changes in computer technology, laptop use in higher education, such 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workable. As laptops become more powerful, they become more similar to desktop computers. In addition, the portable computers can connect students to not only the Internet, but also libraries and other resources. State higher-education officials are studying? how laptops can help students. State officials are also testing laptop programs at other universities, too.
At Westlake College, more than 60 percent of the staff use computers. The laptops will allow all teachers to use computers in their lessons. As one Westlake teacher said, “ Here we are in the middle of Virginia and we’re giving students a window on the world. They can see everything and do everything.”
61.The main purpose of the laptop program is to give each student a laptop to ________.
A. use for their schoolwork??? B. access the Internet
C. work at home???????????? D. connect them to libraries
62.Why is the word “speak”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in quotation marks(引号)?
A. They don’t really talk.??? B. They use the computer language.
C .Laptops have speakers.?? D. None of the above reasons is correct.
6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Westlake College?
A. All teachers use computers.??? B.1500 students have laptops.
C. It is an old college in America.?? D. Students there can do everything.
64.A window on the world? in the last paragraph means that students can ________.
A. attend lecture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C. get information from around the world????
D. have free laptops
65.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A. The program is successful.????? B. The program is not workable.
C. The program is too expensive.?? D. We don’t know the result yet.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三节,满分55分)
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根据下列各句句意和空白之后的汉语提示词,写出对应单词的正确、完整形式,每空只写一词
1. I’d like to write him a letter, but I don’t know his _______(地址).?????????????????
2 . Annie Sullivan was a lively young woman with __________(耐心)and imagination. ???
3 . Annie Sullivan was a lively young woman with __________(耐心)and imagination. ???
4.We had difficulty in __________ (呼吸), for the air was thin.????? ?????????????????
5 I think reading English newspapers is a good way of ______(改进)your English.? ?????????????
6 To be a ___________ (侦探) seemed like a hero to me.??????????? ????????????????????
7. He was wearing dark glasses to _____________ (保护) his eyes from the sun.
8.Mike’s family used to live in a __________(欧洲的) country.?????? ???????????????
9. Take the __________ (伞) with you, Tom. It’s raining outside.?????? ??????????????
10. We tried to ________(劝说) him to give up smoking
第二节 短文改错 (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以下文中共有十处错误,请找出,并按下列情况改正:
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划掉,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单词,并也用斜线划掉。
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
错一个词:在错的词下面画一横线,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A shopkeeper once found that a bag money had been stolen from his shop. He went to the judge(法官) and tell him about his loss .The judge ordered all people of the shop to come before him. He took the number of the sticks of equal length(长度) or gave one stick to each person. Then he said, “Come after me again tomorrow. I’ll then know which of you are the thief because the stick given to a thief will be one inch longer than the other.”
第五部分:书面表达(满分25分)假定你是李华。你班同学决定为小明举办生日聚会。请你写信邀请外教Susan参加,要点包括:   
⒈ 时间:周五晚8点至9点
⒉ 地点:学生俱乐部
⒊ 内容:生日歌、蛋糕、游戏等
⒋ 要求:备小礼物  
注意:⒈ 词数100左右,开头语已为你写好;⒉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便行文连贯;⒊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注:throw a party举办派对
Hi, Susan,
  We’re throwing a surprise party for Xiaoming’s birth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第二次月考答案




2012年10月12日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境丧失的原因包括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染等等,这导致适宜于野生动物栖息的场所面积大大缩减,从而直接导致物种地区性灭绝或者数量急剧下降。生境的丧失导致野生动物大块连续的栖息地被分割成多个片断。这种片断化导致了以下情况:第一,片断化的生境具有更长的边缘与人类环境接壤,人类、杂草和家养动物(如家猫、家狗和山羊等等)能够更容易地进入森林,不仅导致边缘区生境的退化,还大大增加对生境内部地区的侵扰。第二,有些动物需要轮流利用不同区域的食物资源,有些需要多种生境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或者日常生活的不同需要。例如草食动物需要不断迁徙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并避免对某一块区域资源的过度利用。但是当生境被隔离后,动物只能留在原地,不仅因为过度利用导致生境退化,还会因为资源匮乏而降低繁殖速度或导致死亡。第三,各个片断之间野生动物种群无法正常迁移和交流,这种状况导致小种群出现,长期下去,这些隔离的小种群的遗传水平会下降,出现近交衰退等系列问题,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地区性的种群灭绝。野生动物扩散能力的降低,也会对植物扩散产生影响,因为动物的活动会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花粉。植物状况受到影响,自然会反过来作用于野生动物。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大熊猫。由于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割,导致大熊猫难以抵御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包括正常的周期性环境变化,如每隔60~70年的竹子大面积开花,这是竹子维持其长期生存的策略,因为依赖竹子,特别是以竹笋为生的物种很多,旺盛的竹林养育了各种大量的动物物种。这些动物数量过多最终会抑制竹子的生长。大面积的竹子开花和枯死,导致这些物种的个体或死亡或转移到其他地方,从而会大大减少当地物种的数量。但在一个地方不会是所有的竹子都同时开花,因而总会有一定数量的个体保存下来。竹子通过有性繁殖使自己的遗传多样性得到复壮,因此,当地食竹子动物数量的急剧减少为竹子的旺盛生长提供了条件。几十万年来,大熊猫适应了竹子大面积开花的正常生态周期。在正常状况下某地竹子大面积开花反而有利于促进大熊猫迁移和种群之间的交流,有效防止近交衰退,并淘汰老弱病残个体,促进了大熊猫种群的繁衍。
1.下列对“生境丧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染等等是生境丧失的原因。
B.生境丧失导致适宜于野生动物栖息的场所的面积大大缩减。
C.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染等是物种地区性灭绝或数量下降的反映。
D.生境丧失导致物种地区性灭绝或者数量急剧下降。
【答案】C(应是“物种地区性灭绝或数量下降是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染等的反映”。)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边缘区生境的退化和人类、杂草和家养动物对生境内部地区的侵扰是生境片断化的结果之一。
B.生境退化使动物只能留在原地,导致资源过度利用,并且由于资源匮乏而降低繁殖速度或者说导致死亡。
C.小种群是由于各片断的野生动物种群无法正常迁移造成的,长期下去,会出现近交衰退等系列问题。
D.动物的活动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花粉,野生动物扩散能力降低了,植物扩散能力也会降低。
【答案】B(“生境退化”是果,“动物只能留在原地,导致资源过度利用”是因,颠倒了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野生动物大块连续的栖息地被分割的片断越多,对野生动物的繁殖、生存越有利。
B.要减少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片断化和减少生境的退化就只能退耕还林。
C.一种植物的扩散或者灭绝与野生动物扩散能力的降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D.熊猫栖息地如果被分割或减少,当当地竹林大面积开花时,反而会导致生存危机。
【答案】D(A项中应是“对野生动物的繁殖、生存越不利”。B项中“退耕还林”只是方法之一,不是唯一的方法。C项中野生动物扩散能力的降低只会使植物的扩散能力降低,一种植物的扩散则与野生动物扩散能力的增强有关。)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文,完成4~7题。
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卻。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
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史:木诎①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②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毕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案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③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考译文】惠帝二年,萧何死了,曹参听说了这个消息,告诉舍人:“赶快治办行装,我将要进入国都当相国。”待了没有几天,使臣果然召曹参回去。曹参当初地位卑微时,跟萧何友好,等到做了将军、相国,两人有了隔阂。到萧何将死的时候,所推荐的贤相只有曹参。
曹参接替萧何做汉朝的相国,所有的事务都没有改变的,完全遵守萧何制定的规约。选拔郡和封国的官吏:呆板而言语钝拙、忠厚的长者,就召来任命为丞相史;说话雕琢、严酷苛刻、想竭力追求名声的官吏,就斥退赶走他。
日夜喝醇厚的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见到曹参不做事,来的人都想说话。来到的人,曹参就把醇厚的酒给他们喝,一有空,官员们想要有话说,曹参又让他们喝酒,喝醉以后才离开,始终不能进说,把这个当作常规。相国官邸的后园靠近官员的住处,官员每天饮酒唱歌呼喊,曹参的随从侍吏厌恶他们,但不能对他们怎么样,就请曹参到园中游玩,听见官员酒醉唱歌呼喊,随从侍吏希望相国召来他们制止他们,曹参竟反而取来酒设座喝起来,也唱歌呼喊跟他们彼此呼应唱和。曹参见到别人有小过错,一心给隐藏遮盖,相府中没发生过事。
曹参的儿子曹窋任中大夫,惠帝责怪相国不治理国事。曹窋洗澡洗头以后回去了,乘机进言,按照惠帝的话劝谏曹参。曹参愤怒,用竹板打了曹窋二百下:“赶快入朝侍奉皇帝,天下的事不是你应当谈论的。”到了朝拜时,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给曹窋处罚呢?先前是我让他劝谏你的。”曹参摘下帽子谢罪说:“陛下自己考察和高皇帝比哪一个圣明英武?”皇上说:“我怎么敢与先帝比呢!”曹参又说:“陛下看我的能力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皇上说:“你好像赶不上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正确。况且高皇帝和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经明确,现在陛下垂衣拱手(治理天下),我这样一类人恪守职责,遵循前代之法不要丢失,不也可以吗?”惠帝说:“好,你歇着去吧。”
注:①诎(qū):说话笨拙。②已:通“以”。③窋(kū):同“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趣治行,吾将入相     趣:通“促”,催促
B.吏之言文深刻、欲务声名者 务:追求
C.从吏幸相国召案之 案:考察
D.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 垂拱:垂衣拱手
(治理天下)
【答案】 C(案:压抑,阻止。)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木诎于文辞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B.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参辄饮以醇酒 以勇气闻于诸侯
D.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答案】B(A.于:对于;比。B.者:均为定语后置的标志。C.以:把,拿;表凭借。D.且:副词,再说;连词,而且。)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萧何地位低下时与曹参关系很好,二人做了将相后有了隔阂,所以萧何一直到死也没有推荐曹参做自己的接班人。
B.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的大臣,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为丞相,为求行事稳妥,一本萧何的做法,"萧规曹随",大大增强了国力,受到百姓的称赞。
C.曹参担任丞相,采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谨守职位,维持现状,墨守成规,遵守既定的法令制度,缺乏创新精神。
D.曹参主张"治道贵清静",身为相国,整日整夜地喝酒,甚至和后园的官员一起饮酒唱歌,被惠帝当面谴责,回家后迁怒儿子曹窋,用竹板大了曹窋二百下。
B(A.萧何最后推荐了曹参??? C."缺乏创新精神"不妥,他是为了吸取秦亡教训, 与民休息? ?D.没有被惠帝当面谴责,鞭笞儿子曹窋是认为他不该过问朝政。)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卻。(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曹参当初地位卑微时,跟萧何很友好,等到做了将军、相国后,两人有了隔阂。②曹参见到别人有小过错,一心替别人隐藏遮盖,因此相府中没发生过什么事情。③陛下看我的能力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0分)
处士卢岵山居
温庭筠
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
8二、三两联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展现了山居景物怎样的特点。(5分)
9这首诗表现了处土卢岵怎样的生活情趣和诗人什么样的感情?(5分)
二、8、两联远近角度不同。二联写的是树、石、泉、沙,为一路所见,是近景。三联写的是雨中的山峰、入云的山路,为远望所见,是远景。(扣住远景、近景,得2分)两联展现了山居景象幽僻清静、阔大深远的特点。(2分)
???9、追求远离尘世的古朴高洁的生活,表现作者对山居者的生活及人品无限景慕的感情。(扣住古朴、高洁得2分,扣住无限景慕得2分,共4分)
(三)、名句填空
10.补写下列空缺部分的名句(6分)

(1)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感吾生之行休。
(3)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____。
(4) ,秋水共长天一色。
(5)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舸舰弥津,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别难过,妈妈
【加拿大】莫·卡拉汉
下班时间就要到了,阿尔弗雷多·希金斯穿上外套正准备回家,刚出门就撞上老板卡尔先生。他上下打量阿尔弗雷多几眼,用极低的声调说:“我想你最好还是把兜里的东西留下再走。”
他开始有些慌乱,但随即惊讶地说:“东西?……什么东西?我不明白您在说些什么。”
“一个粉盒,一支口红,还有……要我说得更清楚些吗?”卡尔先生冷冷地说。
阿尔弗雷多在卡尔先生冷峻的目光注视下,不知所措,根本不敢正视老板。又过了一会儿,他把手伸进口袋,交出了东西。
“我知道你这样干已经很久了。我不喜欢警察,但我要叫警察。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打电话给你的父亲,告诉他我要把他的宝贝儿子送进监狱。”卡尔先生说着,向电话走去,脸上的笑容古怪极了。
阿尔弗雷多知道爸爸上夜班,但妈妈一定在家。他想象着待会儿的情景:妈妈迫不及待地闯进门来,怒气冲冲,眼里噙着泪花;他想上前解释,可她一把推开了他。噢,那太难堪了!尽管如此,他还是盼着妈妈快来,好在卡尔先生叫警察之前先把他接回去。
终于,有人敲门了,卡尔先生开了门。
“请进,您是希金斯太太吧?”他脸上毫无表情。
“我是希金斯太太,阿尔弗雷多的母亲。”希金斯太太大方地做着自我介绍,笑容可掬地和卡尔先生握手。
见此情景,卡尔先生一下子怔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她会那样从容不迫,落落大方。
“阿尔弗雷多遇到麻烦了,是吗?”她很从容地问。
“是的,太太。您儿子从我店里偷东西。不过都是些牙膏、口红之类的小玩意儿。”
“你干吗要干这种事?”她以略带伤感的口吻问儿子,并平静地看着他。
“我需要钱,妈妈。”
“钱?你要钱有什么用?跟坏孩子学坏吗?”
希金斯太太在阿尔弗雷多肩上轻轻拍了拍,就像她非常理解他那样,然后说:“要是你愿意听我一句话的话……”语气坚定,但忽然又停住了,她把头转到了一边,好像不该再往下说了。
“您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卡尔先生?”希金斯太太转过身来,依然笑容可掬地望着卡尔先生。
“我?我本想叫警察,那才是我该做的。”
“我本来无权过问您如何处理这件事,不过我总觉得对于一个男孩来说,有时候给他点忠告比惩罚更有必要。”
在阿尔弗雷多眼里,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瞧,她笑得那么自然,神情那么和蔼可亲。
“我不知道您是否介意让我把他带回去,”她补充道,“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有头脑的没几个。”
卡尔先生原以为希金斯太太会被吓得六神无主,一边流着泪,一边为她儿子求情,然而,事实却与此完全相反。她的沉着反倒使他自己感到很内疚。
“当然可以,”他说,“我不想太不近情理。告诉您儿子别再上这儿来了,至于今晚的事嘛……就让它过去吧。您看这样行吗,希金斯太太?”
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样。
走出杂货铺,希金斯太太迈着大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俩人都默默无话。过了一会儿,阿尔弗雷多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感谢上帝,结果是这样!”
“求你安静一会儿,别说话。阿尔弗雷多。”
到了家。希金斯太太脱了外套,看也不看儿子一眼。
“你不是好孩子,阿尔弗雷多,你为什么总是没完没了地闯祸呢?上帝饶恕他吧!你还傻愣着干什幺?快睡去吧。今晚的事别告诉你爸爸。”说完她进了厨房。
“妈妈太伟大了!”阿尔弗雷多自言自语道。他觉得应该立即去对她说她有多么了不起。
他走向厨房,妈妈正在喝茶。但那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妈妈失魂落魄地坐在那儿,神态糟糕透了,根本不是杂货铺里那个沉着冷静的妈妈。她颤抖地端起茶杯,茶溅到了桌上;嘴唇紧张地抿着,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
阿尔弗雷多站在那里默默地看着,一声也不吭。他突然有股想哭的冲动。从那双颤巍巍的手上,那一条条刻在她脸上的皱纹里,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卡尔先生知道阿尔弗雷多干偷盗的勾当已经很久了,但他并没有早一点提醒、阻止他,这种等待他人多行不义之后再给予严惩的做法是十分阴险卑鄙的。
B.希金斯太太不让阿尔弗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可能是不想让阿尔弗雷多的爸爸因儿子不断闯祸而痛苦。
C.阿尔弗雷多是小说中具有线索作用的人物,小说的情节是由他的偷窃行为引起的,卡尔先生和妈妈的言行也是通过他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的。
D.小说结尾几段通过对母亲喝茶的情景和阿尔弗雷多心理活动的描写,含蓄地表现了唯有母亲心如刀绞般的疼痛,才能唤醒误入迷途的孩子这一主题。
E.富有变化美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不同场景之下人物的心理、言行皆有不同,而小说的主题也就蕴含在这前后的比照中,耐人寻味。
(2)简要概括卡尔先生见到希金斯太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并指出作者这样写的主要作用。(6分)

(3)小说中的希金斯太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题目是“别难过,妈妈”,也有版本将其译为“另一个妈妈”,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11.(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
解析:A项,对卡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有误;B项,对不让阿尔弗雷多告诉爸爸发生的一切的原因推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可能还有别的原因;D项,对小说的主题理解不当。
(4)观点一:“别难过,妈妈”更合适。
理由:①“别难过,妈妈”,具有强烈的抒彩,突出了妈妈对我的影响力、感召力,既表达了阿尔弗雷多看到妈妈紧张、失魂落魄的样子后愧疚、痛苦、悔恨的心理;又传达出更为丰富的言外之意:“妈妈”的伟大之举,让“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了做人的责任,真正地长大了。②小说情节是以“阿尔弗雷多”为主体来展开的,而“别难过,妈妈”是阿尔弗雷多的心里话,以此为题目正与此保持一致。③以“别难过,妈妈”为题目,在结构上与结尾“他仿佛看到了妈妈内心所有的痛苦。他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相呼应,浑然一体,体现了小说结构的完整性。
观点二:“另一个妈妈”更合适。
理由:①从情节上说,小说主要写了我眼中两个妈妈的形象,用“另一个妈妈”为题目,突出了我对妈妈言行的意外,使妈妈这一形象更丰满。②从主题上看,小说意在表现“妈妈”的伟大。妈妈来到之前我对妈妈的想象与妈妈到来时我看到的妈妈形象相对比,妈妈的“从容冷静”与“失魂落魄”相对比,意在告诉人们:母亲虽然柔弱,却能在孩子闯祸时,勇敢地担当起所有的责任,坚强地面对所有未知的恐惧,无私地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使其长大成人。这就是一个平凡母亲的伟大。③从结构上看,与“今晚妈妈好像完全是个陌生人”“今晚,阿尔弗雷多第一次认识了妈妈”相照应,突出我对妈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8分;其中“观点”明确2分,“理由”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动词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 得一条絮被。②林冲把被卷了,花枪 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往那庙里来。③林冲把被 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④林冲劈胸只一 ,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那里。
A摸 担 拽 拉 B扯 戳 拉 拽
C拽 挑 扯 提 D拽 挑 抓 扔
12.C(提示:“拽”显得费劲;“挑”显得洒脱;“扯”显得随意;“提”显得轻松。)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王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B. 操场上人声鼎沸,同学们仍然安然无恙地在教室看书、做作业。
C.《边城》描写了秀色可餐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13、C.(秀色可餐: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A.“战战兢兢”是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此处应换“兢兢业业”。B.”。B.“安然无恙”意为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与语境不合。D.气息奄奄: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科技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国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是几代航天人百折不挠、大力拼搏的结果。 B.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C.“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曲折动人、流芳千古,也为古老的传统节日“七夕”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面纱,这是只属于中国才会有的浪漫。 D、近来,网络传媒的可信度遭遇冲击,“百度排名”首当其冲,受到众多商家的质疑。
14、D (A成分残缺,在“大幅提升”后加“的见证”;B.搭配不当,“效率”不能用“完善”,应用“提高”。C.句式杂糅,“只属于”和“才会有”删一个。)
15、填入横线上的内容,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都少了一样东西。 仿佛我背上的一根刺,时时提醒我们要谦卑,要懂得怜恤。
①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 ②你不想要它
③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画了一个缺口 ④因为我认识到生命中的缺口
⑤它却如影随形 ⑥但现在我却能宽心接受
A.③②⑤①⑥④ B.③②①⑥④⑤
C.①⑥④③②⑤ D.①⑥②⑤④③
15、答案: A【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题中横线前后的语句,由横线前的语句,可确定③紧承其后,由横线后的语句,可确定④在其前,由上述两点即可确定答案。
16.调整文中语序,使句子通顺流畅。(4分)
你只要有闲工夫,竹韵、虫声、鸟语、松涛、断垣破屋、无垠的沙漠,甚至于飘忽的雷电风雨,本来呆板的静物,都能变成赏心悦目的对象。
答:

16、你只要有闲工夫,竹韵、松涛、虫声、鸟语,无垠的沙漠,飘忽的雷电风雨,甚至于断垣破屋,本来呆板的静物,都能变成赏心悦目的对象。
17.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6分)
现如今,个性早已成为新新人类的代名词。“你真有个性”成为一种语言的时尚,其实,个性不是奇装异服,不是夸夸其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个性就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苏轼那笑对人生的豪迈与豁达; ________ 。
①个性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个性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答案:个性就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那追求真理的执著与理智;
个性就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的陶渊明那与世无争的闲适与淡然;
个性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那蔑视权贵的不羁与洒脱;
个性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那心怀抱负的浪漫与洒脱;
个性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那蹈死不顾的英勇与豪迈。
五、(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