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三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全科试卷(10月份)(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余姚三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全科试卷(10月份)(9科9份)

资源简介


考生须知:
1.本卷试题分为第I卷、第II卷,满分100分。
2.本卷答题时不得使用计算器,不得使用修正液(涂改液)、修正带。
3.答题时将答案均填在答卷相应题号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题或答在草稿纸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1分)
1.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而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1982年谢赫特曼首次观察到一种“准晶体”现象,“准晶体”原子结构打破了传统晶体内原子结构必须具有重复性这一黄金法则,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并被迫离开当时的研究小组。但随后,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了越来越多的各种准晶体,并于2009年首次发现了纯天然准晶体。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科学家开创性的发现是决定科学发展的唯一途径
B.实验是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科学发现往往需要建立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之上
C.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入的
D.最伟大的科学家也会陷于传统藩篱的桎梏中,保持开放的头脑、敢于质疑现有认知是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
2.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
B.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D.标准状况时1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0.1NA
3.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A.H2O2的电子式: B.O2-的结构示意图:
C.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D.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4.在水溶液中,YO3n-和S2-发生如下反应:YO3n- + 3S2- +6H+ = Y- + 3S↓+ 3H2O,则YO3n-中Y元素的化合价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A.+4、6 B.+7、7 C.+5、7 D.+5、5
5.下列有关比较中,大小顺序排列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熔点:石英>食盐>冰
B.热稳定性:CH4>H2S>HBr>NH3
C.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D.微粒的半径:Cl—>Na+> Mg2+> Al3+
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
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C.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7.下列关于CO2与SO2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是无色气体       B.都是非电解质
C.通入Ba(OH)2溶液中都能产生白色沉淀 D.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8.把石墨棒和铁片用下列a、b两种方式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酞试液混合溶液的玻璃器皿中,经过一段时间后,首先观察到溶液变红的区域是
A.Ⅰ和Ⅲ附近   B.Ⅰ和Ⅳ附近 C.Ⅱ和Ⅲ附近 D.Ⅱ和Ⅳ附近
9.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ClO-、Ba2+、HCO3-     B.Na+、Al3+、NO3-、SO42-
C.Fe3+、K+、SCN-、Cl-      D.Mg2+、NH4+、Fe2+、NO3-
10.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 SO3(g) △H<0。下列各图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图I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B.图Ⅱ表示t0时刻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Ⅳ中a、b、c三点中只有b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1.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K=,则对应的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
2CO2(g) + 6H2(g)CH3CH2OH(g) + 3H2O(g)
B.将某浓度醋酸溶液升高温度,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将变大
C.常温下,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水的电离程度变大,Kw变大
D.常温下,在饱和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钙固体,Cl2+H2OHCl+HClO平衡正移,平衡常数K变大
12.如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Z>Y>X
C.Y、R形成的化合物YR2能使KMnO4溶液褪色
D.X、Z可形成化合物XZ5,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13. 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与白磷分子相似。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3?kJ热量,断裂1?mol?N≡N键吸收941?kJ热量,则
A.??N4的熔点比P4高
B.??1?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1110?kJ能量
C.??N4是N2的同系物
D.??1?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724?kJ能量
14.已知:N2(g)+3H2(g)2NH3(g) △H =-92.4 kJ·mol-1,在温度、容积相同的2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l 一定等于c2          B.a + b = 92.4
C. p1 一定等于p2         D.α1 一定等于α2
15.已知101 k Pa时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 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C8H18 + 25O2 = 16CO2 + 18H2O △H =-11036 kJ·mol-1
B 2C8H18(l) + 25O2(g) = 16CO2(g) + 18H2O(l) △H =-11036 kJ·mol-1
C.2C8H18(l) + 25O2(g) = 16CO2(g) + 18H2O(g) △H =-11036 kJ·mol-1
D.2C8H18(l) + 25O2(g) = 16CO2(g))+18H2O(l) △H =-5518kJ·mol-
16.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
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17.某Fe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 mol·L-1,则此溶液最多可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A.11.2 g B.16.8 g C.19.6 g D.22.4 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
18.(11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A的一种原子中,质量数与质子数之差为零。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E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是____________,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与E形成的化合物E3C属于________晶体(填“原子”、“离子”或“分子”);
(3)由A、D、E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个E和D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X的水溶液显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甲同学探究二氧化硫分别与Ba(OH)2溶液、BaCl2溶液反应的实验。
(1)少量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甲同学将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出现了异常现象,看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为探究该白色沉淀的成分,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则操作①的名称为 ,试剂A的化学式为 。
(3)实验表明,加入试剂A后,白色沉淀未见溶解,则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则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 。
a.BaSO3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b.BaCl2溶液中可能溶解有氧气
c.BaCl2溶液中可能混有NaOH d.通入的SO2气体中可能混有氧气
20.(16分)回答下列有关常数的问题
(1)的数学表达式是=   ,温度升高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常表示化学平衡常数,值越大表示该反应进行得越   。对于反应2NO2(g) N2O4(g),其化学平衡常的数学表达式为,式中c2(NO2)表示的意义是   。
(3)通常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值越大表示该弱酸   ,α通常称为电离度,顾名思义是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小的一个指标,对于某一元弱酸,当用蒸馏水稀释该酸时,溶液越稀,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α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表示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该常数越大表示   。
21.(12分)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H2和3 mol CO,发生以上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H3OCH3的体积分数为20%,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为     (用分数表示)。
(2)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为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二甲醚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 (填字母代号)。
a.降低温度b.加入催化剂 c.缩小容器体积 d.增加H2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3) 该反应可以分两步进行: ?
则反应①的焓变ΔH1 = ____KJ.mol1 熵变____0( 填“>”、“<”或“=”)
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CO中的C与O之间为叁键连接,则CO2中碳氧键的键能是____ KJ.mol1
(4) 二甲醚一空气是一种高效的燃料电池,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电池,在氢氧化钾溶液中电池反应方程式为:,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
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答案
NH4++H2O=NH3·H2O+H+(2分)
19.(10分,每空2分)(1)SO2 + Ba2+ + 2OH—=== BaSO3↓+H2O
一、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关于分封制,有人说:“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这个评价
A.正确,因为分封制加剧了中央政府和地方之间的矛盾
B.不正确,“争”、“乱”原因有很多,归结于分封制本身是不确切的
C.正确,因为从分封制开始,出现了许多诸侯国割据称雄的局面
D.不正确,因为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不可能引起“争、乱”局面
2.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以下评价最能说明“始皇”称号是“当之无愧”的一项是
A.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B.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确立的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 D.统一文字传承了中华文明
3.“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4.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5.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6.“我们生在中国,实为幸福。各国贤豪皆羡慕此英雄用武之地,而不可行。我们生在中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反而都是沉沉默默,让异族儿据我上游,而不知利用此一片好山河,鼓吹民族主义,建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以执全球的牛耳,实为可叹!”从孙中山先生的这段演讲可以看出其革命的核心目的是
A.推翻满清封建贵族对全国的统治 B.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C.建立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7.某学生在网上搜到一段歌词:“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大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此歌词反映了
A.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
C.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D.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西北地区的进攻
8.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在日本则被称为“日中战争”。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研究者的历史观和阶级立场不同 B.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的差异
C.近代化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使然 D.研究者立足点或对始发时间看法不同
9.中国共产党曾发表社论称赞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和苏联并为“民主世界的双璧”。该社论发表的背景是
A.罗斯福新政成功实施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间的相互支持与配合
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10.《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到,(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
A.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确立 B.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
C.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 D.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
11.2011年7月,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年的讲话中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下列有关西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根本的政治制度
C.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D.1954年宪法确认民族聚居地区都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2.2012年6月6日至7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全球瞩目,峰会发表的宣言表明,上合组织成员国正准备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地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上合组织成员国将在中亚地区建设一个“稳定之岛”。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加强了中国同其他成员国的多领域合作 ②主要同世界大国改善和发展关系
③在区域安全与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成为中亚地区和平发展的一面旗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13.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以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下列相关认识,符合史实的是( )
A.第一届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C.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干扰
D.第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14.右图是美国大众性期刊《时代周刊》1972年某期的一幅封面画,画中文字意为“为了和平去北京”,画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对此封面画所含历史背景信息说明正确的是
A.中美结束对抗符合世界各国愿望
B.美国迫于形势变化放弃“冷战”思维
C.美国舆论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注
D.主流民意深刻影响了美国对外政策
15. 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
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
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
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其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16.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高民主阶段”到来
B.在雅典“最高民主阶段”期间,各级官职向全体成年居民开放
C.“最高民主阶段”时期,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
D.在“最高民主阶段”,陪审法庭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17.“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是古代西方的一句俗语,中文一般翻译为“入乡随俗”。从这一俗语的最初来源来看,语境中的“do”最有可能是指
A.信奉天主教 B.尊重各国风俗 C.为荣誉而战 D.遵守法律制度
18.选举制度的实行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特征,下列有关中外历史上“选举”说法正确的是
①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人选举权
②美国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任期两年
③1949年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④1986年,我国吉林省梨树县村级换届时的“海选”是我国新时期基层民主重大发展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19.下图是纪念十月革命中的一个镜头,老人和孩子的脸上流露出对十月革命的深切崇敬,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思想认识达成统一
B.俄罗斯要回归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C.俄罗斯要向社会主义国家表示友好关系
D.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事件
20. 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地区的势力范围。使得那个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威胁,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风的直接威胁”喻指战争方式
B.“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喻指冷战
C.古巴导弹危机属于“北风的直接威胁”
D.马歇尔计划属于“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21. 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A.“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C.经济区域集团化取代了全球化 ? D.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22.国家博物馆的展品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和突出成就。图中两件展品存放的展台应属于

A.西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23.明朝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成化末年值水灾,时祖居傍河,水淹入室,所酿酒尽败……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紵币(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从材料看毅庵祖“家业大饶”的原因有
①适时改行易业 ②丝织品品种多 ③丝织品质量高 ④注重扩大再生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4.“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C.大跃进运动客观促动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D.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
25.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C.明确了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方向问题
26.阅读《申报》的部分记事,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年份
记 事
1918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1932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1937
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1938
香港版出刊。
①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③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
④《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申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其标题分别是:“宋教仁上海遇刺身亡”、“世界大战中的华工”“还我青岛”、“公共汽车开始运行”。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A.晚清时期 B.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28.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
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29.“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30.图片是较为直观的历史素材之一,对下列图片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 法拉第的圆盘发电机 爱迪生的老灯泡
图1 图2 图3
A.图1使人类获得了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巨大动力
B.图2的成功研制运用了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C.图3的发明表明使用煤气灯的时代已经过去
D.图1和图2分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31题17分,32题11分,33题12分,共计40分)
31.(17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历史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到清朝后期,当西方国家再一次回到民主制的时候,我们的老大帝国已经落后西方国家很多了,甚至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有识之士敏感地觉察到这将是“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处于这场变局之中的许多人以为必须全盘西化,实行西方式的民主制度才能救中国,却不料历史的演进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中西民主制度在这场持续近百年的历史变局中第二次分野。这一次分野,中国选择了民主制度,但中国所选择的民主不同于西方的民主。
——摘编自潘传表《中西民主制度的两次历史分野》
材料二 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
——钱满素《美国掀翻: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1)据材料一指出,中西民主制度第一次历史分野各自是如何实现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政治两次分野之间的关系。(10分)
(2)材料二中“猜疑”的实质是什么?结果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宪者们是如何“精明地设置障碍”,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或盲动”的?(7分)
32.(11分)阅读下列材料:中日纱厂纺制20支纱的每包成本比较表(1933年):
成 本
中国(元)
日本(元)
中国超过日本(元)
超过的%
工 资
动 力
机械修配
营 缮
消耗品
包 装
薪 金
职工保护费
运 输
营 业
捐税及利息
保 险
制造及营业杂费
10.50
5.50
1.80
0.40
1.70
1.50
1.20
0.20
0.20
2.50
15.00
0.20
3.00
5.80
4.80
0.60
0.40
0.50
1.20
0.60
0.50
0.20
2.00
2.70
0.10
1.00
4.70
0.70
1.20

1.20
0.30
0.60
-0.30

0.50
12.30
0.10
2.00
81
15
200

240
25
100
-60

25
446
100
200
总成本
43.70
20.40
23.30
114
——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
(1)归纳中国纱厂成本显著高于日本的主要因素(不得照抄原文)。(3分)
(2)1933年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3分)
(3)据表中信息,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竞争力?(5分)
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国,工业革命的种子在已潜藏了多年,……在当时,英国不仅拥有众多的发明天才以及从事商业贸易的冒险精神,而且事实上它还是有机会得到时代机遇所赋予的巨大物质利益的唯一国家。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一直困扰着欧洲的历次战争,确实给英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是,其在人力方面的投入始终相对较少,而且始终保持着对海洋的支配权……英国国内,则拥有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资源,开采起来十分方便。
——查尔斯·辛格等主编、辛元欧主译《技术史》第四卷
材料二 西方学者约翰·尤·内夫曾说:“我们发觉……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一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人们不自在地隐居在高大公寓的小房间内沉思或空想;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请回答:
(1)有人认为英国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首先爆发工业革命,“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对此,你有何态度?据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3分)
(2)据材料二判断约翰·尤·内夫讲这段话的时期,并简述理由。(3分)他认为“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2分)
(3)材料三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提出的依据。(2分)
2012年高三第一次历史月考答案
(2)实质:权力制衡。(2分)
美国总统经选民投票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总统虽掌握行政、外交、军事等重大权力,但必须执行国会通过的各种法案,并接受国会和司法部门的监督。(5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3)材料三认为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2分)西方对世界其它地区的殖民侵略和经济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逐渐建立起以西方世界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世界逐渐从传统文明走向近代工业文明。(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据材料和图回答下题。
1.图中显示洞里萨湖的面积大约为 ( )
A.3000km2 B.5000km2 C.7000km2 D.9000km2
右图为我国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图回答2~3题。
2.AA′两点间建有一座桥梁,此桥梁的桥面与谷地底部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150米
B.240米
C.360米
D.420米
3.经过环保部门检测,发现桥下河水农药残留物超标,这些农药残留最可能来自于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4~5题:4.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
5.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90m B.385m
C.550m D.632m
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其中①③是两种假设),读图完成6—7题。
6. 若移动轨迹是①,则与②相比,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纬度数每日比②
A.约多1′ B.约多2′ C.约多4′ D.约多6′
7. 若移动轨迹是③,则
A.热带范围将扩大6个纬度 B.温带范围将扩大6个纬度
C.6月22月极昼范围将缩小6个纬度 D.寒带范围将缩小6个纬度
下面是以南极点为中心12月22日光照图,弧线ABC为晨昏线,B和D所在经线是地球上两个日期的分界线,读图,回答8—9题。
8. 此时,地球上两个日期所占的范围之比为( )
A. 1 :1 B. 1 :5
C. 2 :5 D. 3 :5 图 图图
9.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和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23°26′, 90 B.45, 45
C.23°26′,66°34′ D.0, 46°52′
下图是北半球局部日照图,AB为晨昏线,纬线BC弧度为90o。图示区域恰好全部为8日。读图回答10--11题。
10.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A.8日18时 B.7日6时 C.7日18时 D.8日6时
11.此日,余姚居民观测到日出、日落时日影倒向观测者的
A.正西方,正东方 B.西北方,东北方 C.东南方,西南方 D.西南方,东南方
12.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图6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
下图示意北半球低纬度某地某日(晴天)建筑东、南、西、北各墙面太阳辐射强度值的差异。读图完成9-11题。
13. 该地的经度是( )
A.105°E??? ? B.131°E ?
C.135°E??? ? D.101°E?
14. 4条曲线中,代表北墙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15. 该日最可能是( )
A.4月5日? B. 6月8日?? C.9月10日?? D.10月1日?
下图中,L1为晨昏线,L2为北纬60度纬线,P、Q为L1 与L2的两个交点,O为L1中PQ段中点。完成16-17题。

16.当O点与北京的地球表面距离达到最短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A.6月22日23时44分 B.12月22日12时16分
C.6月22日11时44分 D.12月23日0时16分
17.设O点的纬度β,北半球夏半年时,L2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120°—β B.β—30° C.2β—90° D.180°—2β
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岩浆岩)的相互关系。回答18—19题。
18.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
火成岩2、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
沉积岩2、沉积岩1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
火成岩2、沉积岩1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
火成岩2、沉积岩1
19.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中( )
A.火成岩1为喷出岩、火成岩2为侵入岩
B.火成岩1、火成岩2都为喷出岩
C.火成岩1为侵入岩、火成岩2为喷出岩
D.火成岩1、火成岩2都为侵入岩

读同纬度局部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20—21题。
20. 图中各区域中具有相同气候类型的是( )
A.F和K  B.E和G C.D和F D.K和H
21. 图中I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海陆热力差异 B.洋流因素
C.季风的影响 D.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
读下图,完成22-23题。
22. 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带海洋性气候
23. 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0-400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0-600的大陆东岸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周最有可能属于哪一月( )
A. 1月 B. 5月 C.7月 D.11月 25.在该周内,最有利于农产品品质提升的一天是 ( )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四 D.星期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北半球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图(图18)”。若图中m、n数值相差20,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地的纬度为???????? (2分)
(2)P的值为?????????????????? (2分)
(3)A日期该纬度各地日出、正午和日落时,物影的朝向依次为? 、 、 。(6分)
27.右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
(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影响途中等值线分不断主要因素是什么?
(2分)
(2)描述①②之间地区等值线分布特点(6分)
(3)简要分析①处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的原因
(6分)
(4)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冬至日①处太阳能热水器与地平面的夹角应为 (2分)
28.材料一: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全疆最著名的古城。2010年,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10分)
(1)简述甲区域地形特征   ,A处的地貌类型为 。(6分)
(2)阅读材料二中乙图,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 。(4分)
29. 下图为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4分)

甲地温度的范围是 ,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
依据上题结论结合所学知识推导: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6分)
(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4分)



答 案 简 析
其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的2倍,即46°52′。
C 因为图示区域为8日,恢复到完整的图后,两边的线就是日期变更线,AC可能是值中心(6分)
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汽少,晴天多;从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且年日
8.9题图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0年11月我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5.1%。如果你在2010年12月存入10000元一年定期存款(利率2.75 %),假定同期CPI不变,到期后这l万元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 )
A.?增加了275元? B.增加了235元 C.减少了235元??? D.减少了275元
2.右图为某商场同一时期甲、乙两种相关商品的销量变化图,请你判断下列情况最有可能的是( )

A.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M1会向下移
B.甲、乙是互补商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M1会向上移
C.甲、乙是互为替代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M1会向下移
D.甲、乙是互为替代品,如果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M1会向上移
3.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乐于感受与泥土亲近的快乐,陶吧消费风靡一时。陶吧消费按消费目的划分,属于( )
A.钱款两清消费 B.享受资料消费 C.租赁消费 D.劳务消费
4.休闲消费行为的增加,根本原因在于( )
A.休闲消费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消费者具有从众心理
B.家庭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
C.休闲消费的价格低廉,吸引了众多的顾客
D.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5.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右图中能正确反映出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变化情况的是( )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6. 面对“国进民退”和“民进国退”的言论,温家宝2011年3月16日,在答中外记者问时指出:目前不存在所谓“国进民退”的问题,同样也不存在“民进国退”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下面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相同的 
②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可以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 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时下,人们对餐桌上的蔬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关心。有机小冬瓜500克3.9元,有机苦瓜500克5元。价格是普通菜的3至5倍,普通长茄子的售价500克1.88元,而有机长茄子500克22.98元,价格相差11倍。尽管有机菜价格贵一些,但吃得健康比什么都划算。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
①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②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符合价值规律
③不符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  ④贯彻了保护环境,绿色生活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 2011年上半年生产某商品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为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30元,该行业2011年12月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设某商品生产者12月份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该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
A.150元 B.390元 C.100元 D.200元
9. 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涨幅再创新高。这更加剧了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居民之所以会恐惧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  )
①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人们的存款数量增加 
③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存款所代表的实物数量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 针对上述情况,宜采取的措施是 (  )
A.提高存贷款利率 B.降低利息 C.增发国债 D.调整汇率
11. 小张在2011年将30万资金全部用于投资股票,年底赚了10万,而2012年同样的投资却亏了16万。小王在这两年内将30万资金中的5万投资股票,6万投资国债,18万存入银行,1万购买保险,共获2万。上述事例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盈亏取决于投资结构 ②分散投资有利于规避风险
③风险与收益是对等的 ④投资项目越多收益越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 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但是,一些企业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往往只谈企业的利益,很少或者根本不提用人单位的义务和劳动者的权利。企业的上述做法(  )
①维护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利益,是正确的 ②不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③侵害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和择业的权利 ④损害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13. 企业是社会发展的支柱,面对全球金融危机,陕西省平利县政府坚持把保持企业健康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巧用“加减乘除”法助企业破解困境。下列做法与政府所做的“加减乘除”要求一致的是( )
①“加法”:增加税收,促进经济增长 ②“减法”: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
③“乘法”:依靠科技,提高企业效率 ④“除法”:宏观调控,排除企业隐忧
A. 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4.随着网购市场日趋成熟,大部分网购消费者从最初单纯追求低价,逐渐过渡为对商品质量及服务的高要求。从而也促使了团购网站向专业化、个性化的趋势发展。这说明(  )
A.消费模式变化使人们消费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
B.新的消费需求可以引导生产经营的调整和升级
C.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的改变
D.消费方式的变化促进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15.2011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麦当劳违规操作:原本快过期的甜品派,更换包装后,写上新的生产日期销售。要解决此类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  )
A.依法打击该类经营行为 B.增强消费者的监督意识
C.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D.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16.2010年7月15日和16日,中国农业银行正式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至此,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实现上市。上市后的中国农业银行(  )
①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②由总经理负责处理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③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④扩大了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和控制力
A. 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7.下列举措体现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
A.中央银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B.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
C.运用财政补贴支持“家电下乡”,启动农村消费
D.铁道部决定春运旅客列车票价不上浮
18.“民间查账人”李德涛依法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促成了广州市财政局“晒账本”,将114个部门的预算公开放到网上。这说明(  )
①纳税人有权知道国家对税收的使用情况  ②公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增强 
③政府要自觉履行政务公开职责  ④财政收入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9.2011年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税起征点上调成为今年两会最热的议题。个税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国民共富”乃至“藏富于民”。关于个税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税调整方案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
B.调节收人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是税收的基本功能
C.提高起征点,减少财政收入,是“藏富于民”的有效途径
D.发挥税收经济调节的基础性作用,最终实现社会公平
20. 小陈是某上市公司股票的持有人,他收到了该公司的现金分红通知,“税前每10股现金派发红利5.30元”。关于这笔收入,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属于小陈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②体现了小陈作为债权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③是与小陈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④体现了小陈作为股东依法享有的权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1.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11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中国商务部随即对美方采取这一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美方此举不但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也违背了美国政府在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上的有关承诺,是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在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危机背景下开了极坏的先例,中方将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一切权利,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利益。回答22-23题:
22.对此,认识错误的是该做法(  )
A.背离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B.背离了非歧视、自由贸易、公平竞争等基本原则
C.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D.是把本国危机转嫁给别国
23.对此,我国企业应考虑(  )
A.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B.降低成本,加强管理
C.坚持以质取胜,树立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D.积极应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24.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一级至AA+,这是美国信用等级有史以来首次下调。8月8日,欧美股市暴跌,亚太股市也全面下挫。这一现象说明经济全球化(  )
①影响了全球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②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③促进了资本的快速流动 ④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5.读下表: 我国“十一五”期间部分产品出口比较
内 容
2006年
2010年
机电类产品占外贸出口的比重
20%
50%
高新技术产品占外贸出口的比重
13%
20%
上述表格的内容反映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  )
①坚持出口多元化战略
②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③把扩大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④注重科技创新,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6.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31日下发通知,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仅进入10月份以来,全国煤矿接连发生了6起重大事故、死亡101人,其中最近三天内连续发生了2起重大事故。2011年以来发生的18起重大煤矿事故中,因非法违法生产造成的有8起、死亡120人,同时还发生了多起瞒报事故和没有严格执行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的事故。这说明( )
①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导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损
②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导致事故频发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④公司的经营与发展要解决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27.浙江万通铝业有限公司以9000多万元收购意大利豪华游艇品牌“DALLA PIETA”。宁波裕人针织机械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国际上第三大电脑横机制造商瑞士事坦格集团等拉开浙商海外并购步伐。在这诸多案例中我们体会到跨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喜悦,但依然会面临许多未知的课题。这(  )
①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 
②表明经济全球化就是合作共赢的影响表现
③需要不断创新“走出去”的形式,来趋利避害 
④表明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是“走出去”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8.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型”体现在( )
① 注重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 ② 高效益、低消耗、少污染
③ 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优势 ④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9.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居民享受开放成果日益广泛。近年来,我国面临国际收支顺差大幅增加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扩大政府海外采购,有利于减少国际收支顺差
B. 降低进口关税,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
C. 扩大劳务输出,有利于减少国际收支顺差
D. 鼓励居民海外旅游购物,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
30.“达芬奇”家具造假、味千拉面“骨汤门”……中国的诸多企业在创造利润、拉动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着产品造假、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这表明( )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 ②企业必须接受政府和公众的监督
③要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④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经营的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其中第31题17分,第32题23分,共40分)
31. 材料一:有一对夫妻,是国内最早一批下岗的职工。下岗以后,先是丈夫出去摆了个修鞋的摊子,没多久妻子也出去摆了个修鞋的摊子。夫妻两人脾气不错,生意一直很红火。过了几年以后,夫妻开了一家皮鞋专卖店,雇工经营,鞋店的名字就是丈夫的名字。由于夫妻待人和蔼,皮鞋店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1)修鞋摊和“夫妻店”的经济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材料二:近期,“温州之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温州传统制造业转型之痛的真实写照。2011年上半年生产制造业面临着人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银根紧缩等多重挑战。而温州大多数制造业都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型的企业,上述因素直接加重企业负担,温州已经有两成左右的企业陷入停工和半停工状态。为此,不少民营企业家呼吁:希望中央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一定要尽快出台,现在中小企业的处境是急需输血,如果输血晚了,救也救不回来了。
(2)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经营”的相关知识评析民营企业家的这一呼吁。(14分)
32.图表一:我国2004——2009年GDP及其财政收入
年份
GDP(亿元)
GDP增长率
财政收入(亿元)
比上年增长率
2004
159878
10.10%
26396
21.60%
2005
183085
10.40%
31649
19.90%
2006
211924
11.60%
35423
12.%
2007
249531
11.90%
51304
32.40%
2008
314045
9.00%
61330
19.50%
2009
335353
8.60%
68477
11.70%
图表二:我国2004——2009年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及增长情况
?
注:根据财政部最新调查,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10%的富裕
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垄断性行业与一般性行业实际收入差距达到10倍以上;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不断扩大。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方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先富”。党的十四大以来,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随着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把公平问题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材料二:社会公平要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休假制度安排也要体现社会公平,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刊登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法定节假日调整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假日安排要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表一和图表二的信息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8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为如何促进社会公平出谋划策。(15分)

参考答案
但是企业能否走出困境的关键应在于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2分)
①温州的小微企业应该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积极适应市场变化,进一步发挥传统制造业的
③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改革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3分)
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3分)
⑤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分配秩序,打破行业垄断;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是在再次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3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已知全集,集合,,则=
A. B.
C. D.
2.已知在等比数列{}中,,,则等比数列{}的公比q的值为(  )
A.1/4 B.1/2 C.2 D.8
3.若,则为( )
A.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不能判断
4. 已知,则大小关系为:
A. B. C. D.
5.已知是第二象限角,且sin()= 则tan2的值为:
A. B. C. D.
6.已知函数f(x)=|x|+,则函数y=f(x)的大致图像为:
7. 已知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等于:
A. B. C. D. 4
8. 将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则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A.y=2cos2(x+) B.y=2sin2(x+) C.y=2-sin(2x-) D.y=cos2x
9.设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当x0时,单调递减,若数列是等差数列,且a3<0,则的值为:
A.恒为正数 B.恒为负数 C.恒为0 D.可正可负
10.已知点,O为坐标原点,点P(x,y)的坐标x,y满足 则向量方向上的投影的取值范围是
A. B.[-3,3]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已知函数,则a= 。
12.直线与曲线相切于点,则= 。
13. 计算:=_________.
14.已知△ABC的一个内角为120°,并且三边长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则三角形的面积△ABC为 。
15.函数y=的图象与函数y=2sinπx(-2≤x≤4)的图象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
和等于 .
16.若不等式对一切非零实数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7.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满足f(x+1)=-f(x),且在[-1,0]上是增函数,给出下列关于f(x)的判断:①f(x)是周期函数;②f(x)关于直线x=1对称;③f(x)在[0,1]上是增函数;④f(x)在[1,2]上是减函数;⑤f(2)=f(0).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14分)已知向量,,函数
(1)求的最小正周期; (2)当时,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3)说明的图像可以由的图像经过怎样的变换而得到。
19(14分).已知函数.
(1)若在上是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是的极值点,求在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0.(14分)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且.
(1)求的值; (2)若,求△的面积.
21.( 15分)
某企业计划2013年度进行一系列促销活动,已知其产品年销量x万件与年促销费用t万元之间满足成反比例,当年促销费用t=0万元时,年销量是1万件,已知2013年产品的设备折旧、维修等固定费用为3万元,每生产1万件产品需再投入32万元的生产费用,若将每件产品售价定为其生产成本的150%与“平均每件促销费的一半”之和,则当年生产的商品正好能销完。
(注:利润=销售收入—生产成本—促销费,生产成本=固定费用+生产费用)
(1)将2013年的利润y(万元)表示为促销费t(万元)的函数;
(2)该企业2013年的促销费投入多少万元时,企业年利润最大?

22. (15分)设二次方程,有两根和,且满足,
(1)试用表示; (2)证明是等比数列;
(3)设,,为的前n项和,证明,()。
(2)由是的极值点,得,∴
而时,,时,
故上最大值是,最小值是
20(1)∵, ∴


22. (1)即,可推出,
(2),且
∴是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现在城市的滑板运动非常流行,在水平地面上一名滑板运动员双脚站在滑板上以一定速度向前滑行,在横杆前起跳并越过杆,从而使人与滑板分别从杆的上下通过,如图所示,假设人和滑板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能顺利完成该动作,最终仍落在滑板原来的位置上,要使这个表演成功,运动员除了跳起的高度足够外,在起跳时双脚对滑板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应该(   )A.竖直向下B.竖直向上C.向下适当偏后D.向下适当偏前2.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分别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1/2 B./2  C./2   D./2 3.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整个斜面分为AB、BC两段,且2AB=BC。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与AB、BC两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已知P由静止开始从A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点而停下,那么θ、μ1、μ2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A.tanθ= B.tanθ= C.tanθ=2μ1-μ2 D.tanθ=2μ2-μ1 4.下列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速度很大时,加速度可以为零
C.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D.速度方向一定不能与加速度方向垂直
5.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 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6.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0。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0,斜面倾角为300,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
A.等于零
B.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上
D.大小为,方向沿斜面向上
7.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
A.F1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 B.F1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C.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 D.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8.如图,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上放着质量为2kg的物体A,处
于静止状态。若将一个质量为3kg物体B轻放在A上的一瞬间,则B对A的压力大小(g取10m/s2)(  )
A.30N    B.0      C.15N      D.12N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9 .如图是A、B两物体由同一地点沿相同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
v—t图,由图可知( )
A.A出发时间比B早5 s
B.第10s末A、B速度相等
C.第15s末A、B位移相等
D.第20s末A、B位移之差为25m
10.北京时间2009年2月11日零时55分,美国一颗商用通信卫星与俄罗斯一颗已经报废的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这是太空中首次发生完整的在轨卫星相撞事件,发生相撞的卫星分别为美国铱卫星公司的“铱33”卫星和俄罗斯的“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下列关于这两颗卫星的理论分析,正确的是 A.它们的轨道所在的平面可以不重合 B.它们的轨道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C.它们可能沿不同的椭圆轨道运行 D.如果它们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它们碰撞时的速率一定相同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劈形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又加速返回,而物体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物块m上、下滑动的整个过程中( )
A.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先向左后向右
B.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方向没有改变
C.地面对物体M的支持力总小于(M+m)g
D.物块m上、下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
12.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时,各物均静止,今在两物体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和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体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F1=F2,M1>M2,则v1 >v2,;B.若F1=F2,M1<M2,则v1 >v2,;C.若F1>F2,M1=M2,则v1 >v2,;D.若F1<F2,M1=M2,则v1 >v2,;三 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3.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s到达地面。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H=___________(g取10m/s2)
14.如图所示,一轻绳两端各系重物A和B,挂在汽车顶部的定滑轮上,绳的质量及滑轮摩擦均不计,mA>mB ,A静止在汽车底板上,轻绳呈竖直方向。当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A对汽车底板的压力为________,汽车以加速度a 向右匀加速运动时,A仍在原来的位置相对车底静止,此时A对车底的压力为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15题10分,第16题10分,第17题12分,共32分)15.滑板运动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水上运动,研究表明,在进行滑板运动时,水对滑板的作用力Fx垂直于板面,大小为kv2,其中v为滑板速率(水可视为静止)。某次运动中,在水平牵引力作用下,当滑板和水面的夹角θ=37°时,滑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应的k=54 kg/m,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108 kg,试求(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 37°=0.6,忽略空气阻力):
(1)水平牵引力的大小;
(2)滑板的速率;
16.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嫦娥奔月”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 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将“嫦娥奔月”的过程简化为:“嫦娥一号”升空后,首先进入周期为T1的近地圆轨道,然后在地面的指令下经过一系列的变轨后最终被月球捕获,在距离月球表面为h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地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月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求:“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时的周期T2(最终结果用题目中的物理量来表示).
17.如图所示,一个半径R=1.0m的圆弧形光滑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60°,C为轨道最低点,D为轨道最高点.一个质量m=0.50kg的小球(视为质点)从空中A点以v0=4.0m/s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轨道的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试求:
(1)小球抛出点A距圆弧轨道B端的高度h.
(2)小球经过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FC.
(3)小球能否到达轨道最高点D?若能到达,试求对D点的压力FD.若不能到达,试说明理由.

代入数据,解得小球受到的压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轨道的压力为FD=F'D = 12N,方向竖直向下.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2003年全国部分省份爆发流行的非典型肺炎主要是由于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它与大肠杆菌的最明显区别是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细胞结构 D.有无遗传物质
2.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元?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3.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4.在植物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是()
A.C O B.O H C.C H D.H O
5.下列是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变化,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糖元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元 B.淀粉和糖元,都属于多糖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麦芽糖为二糖,葡萄糖为单糖6.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45N18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
A.63个 B.62个 C.17个 D.16个
7.右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 图分类依据的是()
A.有无膜结构 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
C.是否含有色素 D.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8.右图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
A.糖元和RNA B.糖元和DNA
C.淀粉和RNA D.淀粉和DNA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
C.维持细胞内的小环境稳定  D.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
10.绿色植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直接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A.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C.中心体和内质网   D.叶绿体和线粒体
1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运载体 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 12. 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  )
A.反转录酶 B.RNA聚合酶 C.DNA连接酶 D.解旋酶
13. 近日,小明的不良反应引起了父母的担忧:感冒频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伤口不易愈合,食欲不振,免疫力低下。比起同龄儿童,小明身体偏矮,偏瘦。去医院后,经检查发现血清中锌的含量过低。对上述材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锌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B.锌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容替代?
C.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锌的作用极大,只要有锌,人就能正常生长
14.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15.细胞中具有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膜的有()
①细胞膜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核糖体 ⑤中心体 ⑥染色体 ⑦核膜 ⑧高尔基体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⑦⑧
16.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7.在生物组织的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材料选择错误的是()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含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鉴定还原性糖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18.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

A. A中肯定含有S元素 B. 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C.①过程发生所需模板和运输B的工具都是RNA?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19.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载体,有关质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粒不仅存在于细菌中,某些病毒也具有?
B.细菌的基因只存在于质粒上?
C.质粒为小型环状DNA分子,存在于拟核外的细胞溶胶中?
D.质粒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酶之一
20.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
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
21.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22.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可能是蛋白质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 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23.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如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A.甲 B.乙 C.丙 D.丁
24.有人把变形虫的核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短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特点后,预测出a~d四个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推测理由①~④。请选出预测现象和推理均正确的一个组合 ( )
推测现象: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几天后核将再生,能正常活动;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会反复进行数次无丝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将更加旺盛?
推测理由:①核能抑制细胞的过度分裂;②没有核的细胞也具备分裂的能力;③如果没有核,就不能制造出合成众多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④许多生物结构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
A.a与④ B.b与③ C.c与② D.d与①
25.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
B.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
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
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
26.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很多核糖体?
B.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都是一定的?
C.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D.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高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
27.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稻主动吸收Si需要根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
B.甲状腺细胞能够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28.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这样一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使荷叶呈绿色,荷花呈红色的物质各分布在 ( )
A.叶绿体和细胞质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液泡 D.细胞核和细胞质
29.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
①线粒体 ②叶绿体 ③高尔基体 ④核糖体 ⑤内质网 ⑥中心体?
(1)上述所有的细胞器都含蛋白质?
(2)能复制的细胞器只有①②?
(3)含单层膜的细胞器只有③⑤?
(4)含RNA的细胞器只有①②?
A.(1)、(3) B.(1)、(4) C.(2)、(3) D.(2)、(4)
30.下列不属于细胞溶胶、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的共性的是 ()
A.都含有DNA B.都含有许多种酶 C.都含有RNA D.都参与能量代谢的活动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31.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图1-3,你认为这3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A.A﹥B>C B.A C.B>A>C D.B32.有一多肽,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4种氨基酸(R基均不含N):谷氨酸(C5H9NO4),苯丙氨酸(C9H11NO2),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问此多肽中共有多少个谷氨酸()
A.2 B.3 C.4 D.5
33.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 ( )

A.m-n+z B.m-n-z C.m-z+n D.m+z+n
34.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培育的抗虫棉是否成功,最好检测( )
A.是否有抗生素产生 B.是否有目的基因表达
C.是否有抗虫的性状出现 D.是否能分离到目的基因
35.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

A. 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AATT—
B. 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 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 BamHI和BglII;末端互补序列—GATC—
36.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 )
A.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B.芽发育成枝条
C.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 D.未受精的卵发育成个体
37.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只能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B.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
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核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38.某化合物含C、H、O、N、S等元素,下列哪项最不可能是它的功能 ( )
A.在特定位点上切割基因 B.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C.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D.降低血糖
39.美、英研究人员在2002年相继宣布,“敲除排斥基因”的猪已经降生。人们可望利用这种猪大量“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在此之前如果把猪器官移植给人体,人类的免疫系统能识别猪细胞上的某种物质,从而发生强烈的排异反应。该物质所处的位置和化学成分分别是 
 A.细胞膜 胆固醇 B.细胞膜 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
 C.细胞质 蛋白质    D.细胞核 脱氧核糖核酸
40狼体内有A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兔体内有B种蛋白质,20种氨基酸。狼捕食兔后,狼体内的一个细胞中含有蛋白质种类和氨基酸种类最可能是
A.A+B,40 B.A,20 C.大于A,20 D.小于A,20
41. 一透析袋(其膜为半透膜)中装有物质M和分解它的酶,此袋放在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第二天检查时,在蒸馏水中发现有物质X,根据这一观察,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①酶分解了物质X ②M被分解 ③X是物质M的组成成分 ④X能透过透析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在已知某小片段基因碱基序列情况下,获得该基因的最佳方法是( )
A. 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人工合成
B. 用m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DNA
C.将供体DNA片段转入受体细胞中,再进一步筛选
D.由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mRNA
43.肌肉蛋白和血红蛋白都是蛋白质,但它们功能不同,其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A.它们的组成元素不同
B.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C.它们的分布部位不同
D.它们所含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不同
44.英国科学家应用哪一种关键的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著名的“克隆绵羊”( )
A.细胞和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4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能够独立完成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的过程
B.高尔基体接受内质网输送的蛋白质作进一步加工
C.叶绿体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储存在糖类的化学能
D.核膜的存在使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在不同区域完成
三.非选择题:(共40分)
46.(10分)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含有下列几种有机物(其中的氮原子已被15N标记)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
(1)实验中,核糖体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质中的[ ]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可以用________试剂检测。
(2)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
(3)上述有机物合成的多肽至少含有_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_个羧基,称为__________肽,可能有__________种(只考虑每种一个的情况)。
(4)实验中,检测到某一多肽含20个15N,则该多肽最多有________个肽键。
47.(5分)下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据图回答:(填写标号)
(1)能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2)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3)在酶参与下,为进行多种反应合成有机物创造有利场所的细胞器是_______。
(4)把物质氧化分解,为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_______。
(5)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
48.(6分)很久以前科学家在土壤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能制造一种对昆虫有毒的蛋白质,当时许多人就想把编码这一蛋白质的基因(抗虫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以降低昆虫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20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采用基因工程技术首次培育出抗虫玉米新品种。下图为这一转基因玉米的主要培育过程。
(1)获得特定目的基因的途径除了从该细菌中直接分离抗虫基因外,还可以 。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必须用 酶和DNA连接酶。在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有   等,而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例如应具有 以便进行筛选。
(2)由转基因玉米细胞经过   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发育成胚状体和试管苗。若要制备转基因玉米的人工种子,可选择上述实验过程中的 再包裹合适的人工种皮等。
49.(7分)如图表示从苏云金芽孢杆菌分离出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简称Bt基因)及形成转基因抗虫植物的图解。?
请回答:?
(1)在下列含有ATP和有关的酶的试管中,大量而快捷的获取Bt基因的最佳方案是下图中的( )(1分)
(2)写出b过程表达式:

(3)科学家计划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提取某种抗体,应将控制抗体合成的基因导入该种动物的 中,导入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 。?50.(10分)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起重要作用,缺乏钙离子则血液不会凝固,草酸钾溶液能与钙离子反应,起到抗凝作用。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问题:?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家兔;生理盐水;酒精棉;适宜浓度的草酸钾溶液;适宜浓度的氯化钙溶液;试管;注射器(针头、针管)。?
二、实验流程图表?
序号
A试管
B试管

加2 mL草酸钾溶液


用酒精棉消毒并用注射器取兔血


现象(一)




现象(二)


(1)实验序号①中应向B试管内加入 。?
(2)描述实验序号③的实验操作

(3)写出经过一段时间后,A、B两试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一):?
A试管 ;B试管 。?
(4)为提高实验结论的可靠性,需设计第二次对照实验④,实验序号④应如何操作?应观察到什么现象??




余姚三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47.(5分)⑴C ⑵B ⑶D ⑷A ⑸AC
48.(6分)
第一部份 英语知识应用
Ⅰ 单项选择(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10分)
1. — Excuse me, would you please give_________ magazine to Mary?
— Sorry, but I don’t think there is_________ Mary in my class.
A. a; / B. the; / C. the; a D. a; a
2. — Can I help you with it?
— I appreciate your _______, but I can manage it myself.
A. advice B. offer C. question D. idea
3. People Who Moved China, hosted by CCTV, honors the people _______the valuable contributions should be remembered by every Chinese.
A. whose B. of whom C. that D. of which
4. All of the things there are inexpensive, with prices _________ from about $1 to $10.
A. changing B. ranging C. distinguishing D. differing
5. We’re all ready to put it into operation; __________, we’re going to take ac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A. on the whole B. in general C. all in all D. in other words
6. Faced with the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many graduates are _____going to work in the rural area.
A. considering B. supposing C. imagining D. minding
7. — What made Bill so angry?
—____________. His girl friend promised to come at 8:30, but she hasn’t come yet.
A. Having kept waiting B. Being kept waiting
C. To be kept waiting D. He was kept waiting
8. The Frenchman pointed to the spoon and asked me _________ to call that in Chinese.
A. whether B. how C. which D. what
9. Traditionally, Chinese people _________ the Chinese characters Double Happiness and stick
them onto walls or doors for weddings.
A. cut out B. cut off C. cut up D. cut down
10. — Thank God you’re safe!
— I stepped back, just _______ to avoid the racing car.
A. in danger B. in case C. in time D. in need
11. We all jumped with joy at the exciting news, After all, we ______forward to the chance for many years.
A. are looking B. were looking
C. have been looking D. had been looking
12. I would love _____ to the party last night but I had to work extra hours to finish a report.
A. to go B. to have gone C. going D. to be going
13. Nearly three months had gone by ______ the seriously injured girl showed a slight sign of recovery.
A. until B. after C. since D. before
14. Words like “discount” never fail to ________ people, specially women,though they might not need what is being promoted.
A. occur to B. reply to C. appeal to D. stick to
15. We had a hard time the last time we went camping, because the fire ______ during the freezing night.
A. went over B. went out C. went on D. went through
16. We should give the disabled encouragement to live _________ as we do.
A. as a rich and full life B. as rich and full a life
C. so a rich and full life D. so rich and full a life
17. — Did you know any French before you arrived in Washington?
— Never ____ it, actually.
A. had I learned B. have I learned C. I learned D. would I learn
18. Part of the reason Charles Dickens loved his own novel, David Copperfield, was ________ it was rather closely modeled on his own life.
A. what B. why C. that D. whether
19. With all my attention _____ my homework, I didn't even notice my father standing by me.
A. to fix on B. fixed on C. fixing on D. to be fixed on
20. ---What a day! Nothing seems to be going my way.
---______, Susan. You are killing yourself for all the work.
A. Take it easy B. Go right ahead C. You deserve it D. Have great fun
Ⅱ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Megan's Library of Love book drive began in 2006, in memory of a student who passed away. The_ 21__ to send books to a school _22 _was created by Megan's classmates at Cedar Grove-Belgium Middle School as a tribute(悼念)to her.
The project formed out of the desire to23 _Megan, to help our community heal, and to make a _24__ in the life of others. Students have many 25_ of Megan, but the most vivid was her love for her family and the diligent 26__ she gave to her classmates. They combined this with her _27_ for learning and reading to create the Library of Love. This project honors Megan's special qualities. In the _28__of one of her classmates, Megan was, “A good daughter, a good student, a good friend. ”We are all blessed to have been a _29_ of Megan's life.
Every February, on Megan's birthday, fifth graders at Cedar Grove-Belgium Middle School _30 _donations of newly purchased books and send them to a school in need. The “Love books” are truly a __31__ of love meant to _32_ reading and learning. Students earn the money for postage by writing letters to local _33 _.The fifth graders also have the _34_ of labeling every book with a Library of Love sticker(标签), _35_ the books into categories(类别), and _36_ all the books for shipping.
In the two years since the Library of Love _37 _began, students have collected over 5000 newly purchased books to send to schools in need. In 2006, 3419 books were sent to St. Bernard's Parish to help _38 their school library after Hurricane Katrina destroyed the community. In 2007, 1613 books were sent to White Mountain School in Alaska, who _39 _their high school in a fire. Students look forward to sending the gift of _40 _to other schools in the future.
21. A. move B. thought C. idea D. offer
22. A. in need B. in trouble C. in difficulty D. in pain
23. A. help B. honor C. keep D. save
24. A. contribution B. mark C. difference D. start
25. A. images B. pictures C. stories D. memories
26. A. effort B. advice C. help D. example
27. A. interest B. passion C. preference D. determination
28. A. case B. ideas C. words D. look
29. A. company B. witness C. part D. friend
30. A. get B. count C. seek D. collect
31. A. measure B. force C. gift D. mark
32. A. push B. reward C. inspire D. connect
33. A. families B. communities C. factories D. businesses
34. A. chance B. responsibility C. pleasure D. work
35. A. dividing B. placing C. sorting D. passing
36. A. cleaning B. checking C. packing D. examining
37. A. plan B. organization C. campaign D. project
38. A. repair B. rebuild C. remove D. restart
39. A. lost B. ruined C. closed D. escaped
40. A. comforting B. reading C. encouraging D. writing
Ⅲ 阅读理解(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第一节: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卷上将该选项标号涂黑。
A
The Pacific island nation of Nauru used to be a beautiful place. Now it is an ecological disaster area. Nauru’s heartbreaking story could have one good consequence — other countries might learn from its mistake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Polynesian people lived on the remote island of Nauru, far from western civilization. The first European to arrive was John Fearn in 1798. He was the British captain of the Hunter, a whaling ship. He called the island Pleasant Island.
However, because it was very remote, Nauru had little communication with Europeans at first. The whaling ships and other traders began to visit, bringing guns and alcohol. These elements destroyed the social balance of the twelve family groups on the island. A ten-year civil war started, which reduced the population from 1,400 to 900.
Nauru’s real troubles began in 1899 when a British mining company discovered phosphate (磷酸盐)on the island. In fact, it found that the island of Nauru was nearly all phosphate, which is a very important fertilizer for farming. The company began mining the phosphate.
A phosphate mine is not a hole in the ground; it is a strip mine. When a company strip-mines, it removes the top layer of soil. Then it takes away the material it wants. Strip mining totally destroys the land. Gradually, the lovely island of Nauru started to look like the moon.
In 1968, Nauru became one of the rich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Every year the government received millions and millions of dollars for its phosphate.
Unfortunately, the leaders invested the money unwisely and lost millions of dollars. In addition, they used millions more dollars for personal expenses. Soon people realized that they had a terrible problem — their phosphate was running out. Ninety percent of their island was destroyed and they had nothing. By 2000, Nauru was financially ruined. Experts say that it would take approximately $433,600,000 and more than 20 years to repair the island. This will probably never happen.
41. What might be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text?________.
A. To seek help for Nauru’s problems. B. To give a warning to other countries
C. T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money D. To tell a heartbreaking story of a war.
42. What was Nauru like before the Europeans came? ________.
A. Rich and powerful B. Modern and open
C. Peaceful and attractive D. Greedy and aggressive
43. The ecological disaster in Nauru resulted from _______.
A. soil pollution B. phosphate overmining C. farming activity D. whale hunting
4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as a cause of Nauru’s financial problem? ________.
A. Its leaders misused the money B. It spent too much repairing the island
C. Its phosphate mining cost much money D. It lost millions of dollars in the civil war.
45.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Nauru from the last paragraph?_ _______.
A. The phosphate mines were destroyed
B. The ecological damage is difficult to repair.
C. The island was abandoned by the Nauruans
D. The leaders will take the experts’ words seriously.
B
Justin Bieber used to be an ordinary Canadian boy, but his life totally changed in 2008. With his great musical talent, this 17-year-old boy has become a superstar in the music industry.
Justin Bieber was born in Straford, Ontario and was raised by his single mother. Bieber learned to play musical instruments when he was very young. In 2007,he took part in a local singing competition in his hometown, and he did it just for fun. He never took singing lessons before but surprisingly he placed second in the competition. Then,with the help of his mother, he uploaded videos of him singing on a website and they successfully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viewers. His videos got popular through word of mouth and some of them have received up to 10,000,000 views.
Justin Bieber would have never gotten a career in the music business without his videos. Scooter Braun, a former marketing executive of So So Def Recordings, had watched Bieber’s videos and he was impressed by the boy’s talent. Braun then contracted Bieber and he flew the boy into Atlanta 7 months after the first video was posted. Bieber showed his talent in singing as well as his ability in 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s. He then got a record deal.
In 2009,Justin Bieber released his first single “One Time” while he was recording the debut album(首张专辑).The single “One Time” tells a story about love. This song had success not only in Canada and the US, but also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n he released his debut album “My World 2.0”in 2010 and the song “Baby” became the lead single. This album successfully entered the Top Ten Charts in seven countries. In June 2010, he started his first world tour in Hartford, Connecticut. One month later, he started recording his second album.
46.Justin Bieber’s career in music began to take off when ________.
A. he met with Scooter Braun
B. he released his debut album
C. he won second place in a competition
D. his singing videos were uploaded to a website
47. It can be infered from the text that Justin Bieber ___________.
A. owed his success to good luck
B. showed a gift for music when he was young
C. is the youngest superstar ever in the music industry
D. released his debut album with the help of Scooter Braun
48. What do we learn about Justin Bieber’s “One Time”according to the text?
A. It is about love and was released in 2010.
B. It attracted the world’s attention after released.
C. It successfully entered the Top Ten Charts in seven countries.
D. It is the lead single of his debut album “My World 2.0”.
49.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 Justin Bieber’s journey to success
B. Lucky boy-- Justin Bieber
C. What made Justin Bieber a singer
D. Secrets of Justin Bieber’s success
C
With only a click of the mouse, rumours(谣言)can be forwarded between microblogs(微博)very quickly. As an example, recently, sensitive netizens discovered that some photos displayed on microblogs describing Beijing’s June rainstorm had actually been fabricated.
Sina.com is one of the major Internet portals in China with hundreds and thousands of users, and a majority of celebrities and famous citizens have their microblog accounts on this portal. As recently as six months ago, the website decided to establish a specialized team to prove rumours and provide accurate information for its users. Tan Chao is in charge of the team.
“ Before I took the job, I usually couldn’t identify what information was real and what was fake. But during the process of identification, we discovered that a lot of information was false, including fake photos, fake news stories and rumours that had been spread through microblogs.”
It’s not just website portals which are taking on fact-checking responsibilities, but also a number of civic-minded netizens, who recently set up a Rumour Identification Federation on Sina.com’s microblog system to help netizens identify fake information online.
Dian Zizheng is the team leader of the federation. He says they’ve publicized more than 150 pieces which contradict rumours, which attracted more than 10 thousand visitors within two months.
“We live in an age of new media, so we can’t use the old methods to prove rumours. We can’t wait for the media to prove the facts with related administrative(行政) departments and then release a formal announcement. We can’t allow rumours to run wild and then deal with it, we need to fight rumours while they’re spreading. I think that this is the best way to deal with rumours nowadays.”
Some experts say this displays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compared to other traditional media. The open platform allows information to be examined and clarified by netizens. But experts like Ding Wengguo,President of the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College at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ays this self-correction fun_ction of the Internet is still quite limited.
“It’s still quite different to tell which information is true in such an open environment by just reading a number of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same issue. This is something which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If society is flooded with too much false information, and it’s allowed to spread in such a fast manner, then people will be suspicious(怀疑的) of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including important information from authorities. It also worsens problems relating to social communications and mutual-understanding, which in turn harms society as a whole.”
Experts suggest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act more quickly in the Internet age. Once a rumour begins to spread,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should make announcements as early as possible to drive away rumours before they lead to bad outcomes.
50.Sina.com decided to found a specialized team to __________.
A. prevent the spread of rumours on the Internet
B.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blog
C. limit the number of microblog
D. urge the government to react quickly to the rumours
5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All the rumours have been spread through microblog.
B. Sina.com is the most popular internet portal in China.
C. Traditional media don’t prove rumours to spread.
D. The photos displayed on microblogs might have side effects.
52. The underlined word “fabricated” in the first paragraph can be replaced by _________.
A. made up B. dug out C. got round D. given away
53.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prove rumors on microblogs?
A. Shutting down the website immediately.
B. Substituting the Internet for traditional media.
C. Examining and checking while they are spreading .
D. Making announcements after they are spread.
54. The writer cited Ding Wenguo’s words in Paragraph 8 to________.
A. draw a conclusion B. introduce a topic
C. support an argument D. describe a scene
55. 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the rumours from microblog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Negative. B. Sympathetic. C. Supportive. D. Changeable.
D
Human wants seem endless, When a starving man gets a meal, he begins to think about an overcoat; when a manager gets a new sports car, he dreams of country clubs and pleasure boats dance into view.
The many wants of mankind might be regarded as making up several levels. When there is money enough to satisfy one level of wants, another level appears.
The first and most basic level of wants is food. Once this want is satisfied, a second level of wants appears: clothing and some sort of shelter. By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hese wants were satisfied for a great majority of Americans. Then a third level appeared. It included such items as cars and new houses.
By 1957 or 1958 this third level of wants was fairly well satisfied. Then in the late 1950s a fourth level of wants appeared: the “life-enriching” level. While the other levels mean physical satisfaction—the feeding, comfort, safety and transportation of the human body—this level means mental needs for recognition, achievement and happiness, It includes a varie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many of which could be called “luxury” items. Among them are vacation trips, the best medical care and entertainment. Also included here are fancy foods and the latest styles in clothing.
On the fourth level, a greater percentage of consumers spending goes to services, while on the first three levels more is spent on goods. Will consumers raise their sights to a fifth level of wants as their income increases, or will they continue to demand luxuries and personal services on the fourth level?
A fifth level probably would be wants that can be achieved by community action. Consumers may be spending more on taxes and crime. After filling our stomachs, our garages, and our minds, we now may seek to ensure the health and safety to enjoy more fully the good things on the first three levels.
5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man will begin to think about such needs as housing and clothing only when _______
A. he has saved up enough money
B. he has grown dissatisfied with his simple shelter
C. he has satisfied his hunger
D. he has learned to build houses
57.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by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most Americans ______
A. were very rich
B. were very poor
C. Had the good things on the first three levels
D. didn’t own cars
5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related to “physical satisfaction”?
A. A successful career B. A comfortable house
C. A good service D. A family car
59. Which is the main want of man on the fourth level?
A. The more goods, the better
B. The more mental satisfaction, the better
C. The more “luxury” items, the better
D. The more earning, the better
60. The author thinks that a fifth level______
A. would be a little better than the fourth level
B. may be a lot more desirable than the first four
C. can be the last and most satisfying level
D. will come true if the government takes actions
E
根据短文内容,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符合各段意思的小标题,选项中有一项是多余选项。
A. Learn about the Country
B. Learn about the University
C. Be Prepared for Adjustments
D. Know What to Do in an Emergency
E. Ensure You Have All the Documents(文件)
F. Develop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
Studying Abroad
Are you planning to pursue a course from a foreign university? Well, then you certainly come to the right place. These tips for studying abroad will surely make you feel at home in a new city. Just have a look!
6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fore you leave for your destination country, make sure that you are well aware of its cultur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Every country has its own culture, which may be different from yours. Therefore, if you wish to get adjusted to the local way of living in a short time, you must be aware of what the people eat, how they dress up and also what their sensibilities are. Also, you can catch a few of the commonly used words of the local language there. In this way, not only will you be able to make yourself feel at home in the new city, but also will be spared from experiencing a major culture shock.
6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is is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keep in mind before you set off to foreign shores to study. Make note of all the essential papers you would need before and during your stay abroad, especially the passport and the visa. It is recommended that you make copies of both, your passport and visa, in case you might be required to get a new one during the course of your stay there. Also, at least one other member of your family should have a passport made so that you can have somebody by your side if you fall sick or in case of other emergencies. Also, it is a good idea to carry a few copies of your photo, in case you need to use one. Another thing that’s necessary is to get a health insurance to cover the expenses of a medical emergency abroad.
6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 you decide to pursue a course abroad,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hat you should research well. Don’t just follow advertisements and choose one blindly. Instead, talk to people who have completed their studies from that country or who are planning to move to the same country. This way you’ll get some reliable information.
6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t only will it make it easier for you to face personal interviews but also to interact with the local people and follow students. The more you speak to people, the more you’ll end up making friends quickly. What a way to drive the blues away!
6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et the details of the Embassy(大使馆) in the city you’re moving to, including the phone number and register yourself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with the Embassy. This way you’ll know whom to reach out to in case you are in trouble in a foreign location.
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
第二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下面短文中有10处语言错误,请在有错误的地方增加、删除或修改某个单词。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其下面写上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上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Climbing is my favorite sport. I am very fond it, especially in later autumn. One day early in the morning, my friends and I took on our sports shoes and start off.?After climbing for half a hour, we got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ere we had a good view mile around. To the northern, a big river crossed the city. There were many ships sail busily. A lot of beautiful trees were there, too. The sun started to go down, for it was time for us to go back. On the way back, we were laughing and talking all the time. We had a good time on that day.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30分)
今年十月黄金周旅游异常火爆,由此也引起了人们的大量讨论。前不久,相关部门针对黄金周的去留问题,在网上征集意见。下面是一个对10,000个网民所作的调查。请你把调查的结果用英语写成短文,并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得少于两点),发表在学校的报刊上。
观点
原因
赞成长假期(45%)
假期集中,方便出外旅游,尽情放松;更多时间与家人一起。
取消长假期(55%)
容易造成交通阻塞,甚至交通事故;人流量大,对景点保护不利;各项服务质量下降。
注意:1.对所给要点,不要简单翻译,要有适当发挥;
2.字数120左右。短文中开头已写好,不计入词数。
3.参考词汇:网民—Netizen
Not long ago, opinions were collected on line about whether “Golden Week” should be kept or adjust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月考参考答案:
书面表达
余姚三中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0月份)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恫吓(dòng) 眼睑(liǎn) 埋怨(mán) 爱憎分明(zēng)
B.甄别(zhēn) 应酬(yìng) 唠叨(láo) 因噎废食(yē)
C.莅临(lì) 木讷(nè) 纰缪(pī) 敛声屏息(bǐng)
D.中枢(shū) 赝品(yàn) 游弋(yì) 妍媸毕露(ch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这所由特殊党费聚汇而成的学校绿意葱笼,书声琅琅,有标准的红色塑胶跑道、碧绿的人工草坪球场、宽敞坚固的教学大楼。
B.使用鼠标时,总是反复、集中、机械地活动一两个手指,结果累及手腕韧带,进而蔓延到前臂、肘部甚至肩部,这被称为电脑综合征。
C.在镁光灯下,成功和顺遂伴随着他,他成绩蜚然,声名显赫,但从没把自己当成苦情励志的偶像,认为自己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D.在众人皆叹这个社会物欲横流或被权欲遮避时,能以真实的笔触为困顿和迷惘的人群提供心灵抚慰或灵魂庇护的作品,便是最好的创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虽然把酒精当做替罪羊在今天还有一定的市场,但“醉酒”之说既不能脱罪,又不能挽回颜面与损失。无论如何,饮酒总还是风险自担的行为。
B.他走进旷野,被黄昏裹挟而去,他的背影越来越单薄,仿佛一枚枯黄下坠的松针,就算落了地,也不会有半点声息。
C.美国的学生现在越来越不重视英文语法课,因为他们觉得电脑软件可以一了百了地解决这个问题,即使输入了拼写错误的词,电脑也会自动改错。
D.那些荣登富豪榜的作家,让人们艳羡不已,纵然其中有一些人让人不以为然,甚至很不屑,但他们能登上这个榜,多少证明有可取之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明年年初,贝宁中心一楼展厅内将设立贝宁中国品牌展销中心,这也将成为首个宁波品牌商品在贝宁乃至西非市场销售的长期展示交易平台。
B.没有多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交叉学科的检测预报技术发展,就难以从一般性的天气预报基础上真正做到对气象的预报预警和有效防御。
C.在作者眼中,这些民办教师是国家基层教育重任的承担者,采用“天行者”的书名表明了作者充分的对这群乐天苦行的民间英雄的虔敬之意。
D.今年开始,国际棋联重新举办对抗赛制的世界冠军赛,这是对传统世锦赛淘汰赛制的重要补充,目的自然是为了扩大国际象棋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5. 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个字)(3分)
风靡数十年的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将迎来第六次改版,据报道,“时代不同,孩子们的问题已经大不相同了”,这是促成《十万个为什么》再版的直接原因。当年孩子们提得最多的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是不是猴子变的”“冰棍为什么会冒白烟”……他们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充满疑问;现在孩子的兴趣和知识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深受网络和影视剧的影响,想搞明白“我能穿越回过去吗”“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吗”……据说在征集的问题中,“2012是世界末日吗”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几百次。

6.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香烟与蜡烛的对话。(4分)
每当看到赞美蜡烛的文字,香烟就有些不服气:“ ▲ ,听到的多是警告和恫吓的语句!”
蜡烛的火苗轻轻地跳了起来:“老兄,你只说对了一半。你毁灭自己, ▲ !”
7.对下面这则通缉令,人们议论不一,请你对此发表看法。要求表达准确、态度鲜明。(60字左右)(5分)
亲,被通缉的逃犯们,徐汇公安‘清网行动’大优惠开始啦!亲,现在拨打24小时客服热线021-64860697或110,就可预订‘包运输、包食宿、包就医’优惠套餐,在徐汇自首还可获赠夏季冰饮、编号制服……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如果全球化已经成为今天不可回避的事实,那么它对教育或课程改革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诚然, 全球化加速了其蕴含的主导价值观或“文化霸权”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而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在教育政策或改革措施方面的相互借鉴也日益增加。因此, 全球化会带来同质性,会让各国的教育改革在某种程度上看起来都似曾相识。
但是, 教育政策与改革措施是无法被借用的,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改革脱离了本国的文化生态都无法长久立足。然而,值得提醒的是,人们在引述这个道理时,往往关注的都是改革要符合国情,而忽视了国情,也会“调适改革”。正因为如此,各国即使遵循的是同样的改革理念,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与效果也会出现差异。在一项同样是针对全球化时代课程分权改革进行的大型研究计划中,学者们先对美、法、西班牙、哥伦比亚四国做了个案描述,然后又对39个国家的课程分权改革状况做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全球化已使课程分权成为当今一个全球性的改革项目,但各国在实施这项改革时所选择的重点、采取的策略及其效果仍然各有差异。其中,基于本国的文化传统、历史脉络、社会环境以及国家政治氛围进行的地方调适是造成这些国与国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因此,全球化不仅仅意味着同质性,同样蕴含着创造多样性的可能,尤其是在我们能够主动调适外来的改革理念和措施的时候。如果说发现同质性意味着我们要警惕全球化外衣下的文化霸权的话,那么创造多样性则意味着我们应具有足够的信心,依托本土文化传统,主动调适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用我们的话来说,和而不同,才是中国的课程改革在这个全球化时代的应然追求。
这也不只是理论假设, 而是有其现实依据。早在十年前,当中国两岸三地启动课程改革时,人们已经发现三地的改革无论在理念还是措施上都颇为相像,均折射出课程改革的全球化时代特征。在这种市场导向的氛围中实施改革,人们不得不面临着质量与公平、竞争与合作、标准与多元、控制与自主的困境。在大陆,这种困境则集中表现为改革中期外来的改革理念与传统文化与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与磨合。
作为拥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国,在面临汹涌而至的全球化改革浪潮时,完全可以做得更加自信、更加从容不迫。我们有着自身独特的教育传统与文化价值观,如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式决策体系、重视学生基础训练的传统、完备的教研体系甚至饱受抨击的应试文化。它们都会对那些“外来的”改革理念与措施产生压力、作出调适,而对改革实施来说,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双刃剑。重点在于,我们是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的?我们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系统各个层级上出现的地方调适的?
8.下列不属于“课程改革调适”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任何改革脱离了本国的文化生态都无法长久立足。
B.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同质性,也蕴含着创造多样性的可能。
C.具有足够的信心,依托本土文化传统,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D.许多国家有着自身独特的教育传统与文化价值观。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全球化使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互为影响与借鉴,教育政策与教改措施也是如此。
B.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及政治氛围等是造成国家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C.中国的课程改革面临的诸多困境体现了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磨合。
D.中国的课程改革做到了“和而不同”,既适应全球化挑战,更具有本国特色。
10.根据文意,举例说明文中“双刃剑”的含义。(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照章理发
?[德]拉里夫·维内尔
深夜,我走进车站理发店。
“非常抱歉,”理发师殷勤地微笑着,“按照规定,我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服务。”
“反正现在你们店里连一个顾客也没有,”我试着提出异议,“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来个例外?”
理发师朝我这边稍稍转过脸:“尊敬的先生,要知道现在是夜里,我们得遵守规定。一切都应照章行事。只有旅客才能在这儿刮脸、理发。”说完,他又把脸扭过去了。
于是我走到售票窗口。
“请给我一张火车票。”
“您上哪儿?”
“哪儿都行,反正对我都一样。”
“别装疯卖傻了!”年轻的女售票员发火了。
“我一点儿也没装疯卖傻,”我心平气静地说,“您只要卖给我一张离本站最近的那一站的票就行了。”
“您指的哪一站?”
“可爱的姑娘,我已经说过了,随便哪一站都行。”
女售票员显然焦躁不安了:“您起码应当知道要上哪儿去呀?”
“我根本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
女售票员十分好奇:“既然您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干吗买票呀?”
“我想理个发。”
砰的一声,小窗子关上。我等了一会儿,又小心翼翼地敲了敲窗玻璃。
“姑娘,”我竭力使自己的语气和缓一些,“好了,请给我买张票吧。”
她像瞅一个疯子似的打量着我。然后开始翻一本书。
“是理发店问我要车票!”我朝紧闭的小窗子喊起来。
女售票员把窗子打开了一条缝:“理发师要什么?”
“他要车票。他只给有车票的旅客刮脸。”我重复道。直到这时,女售票员似乎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好吧,卖您一张去莱布尼茨的票。您付1欧元吧。”
我攥着火车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店:“请看,这是我的车票。现在我想刮脸。”
理发师的头脑并不那样简单。“您不打算乘车上路?”他问。
“我已经给您看过这张到莱布尼茨的车票了,这还不够吗?”
理发师把双手交叉在胸前,和蔼地说:“ 。”
我艰难地喘了一大口气。“劳驾!”我大喊起来,“我只要有这张车票,就可以上莱布尼茨去。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是乘客!”
“但是您并不打算上任何地方去,”理发师冷淡而有礼貌地反驳着,“这样一来,尽管您手里有车票,也不能算是乘客。”
我只好又来到售票窗。“姑娘,”我对女售票员说,“车票也不顶事,请给我退掉吧。”
“不能退。”她遗憾地把两只手一摊。
“为什么?”
“如果您是为旅行而买的车票,结果没有乘车,我可以把票钱退给您。”女售票员笑容可掬地解释,“一切都应照章办事。刚才您宣称并不打算旅行,您就无权退票。您是不是再找一下那个理发师?要知道您是为了他才买的车票。”
“也许您能代我为这张票付款?”我又找到了那位和蔼可亲的理发师。
“请等一下。”理发师放下手里的报纸,拿起桌上的电话。“好了,”打完电话,他说,“您现在可以刮脸了。”
“总算可以了!”我高兴地喊出了声。
“不过不是在这儿,”理发师说,“而是在莱布尼茨车站。”
11.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深夜”,有什么用意?(3分)

12.概括写出小说中车站工作人员所遵守的“章”。(3分)

13.根据情节,补写文中画线处的内容。(不超过30字)(3分)

14.小说的结局有什么特点?请作赏析。(5分)

15.这篇小说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香山同知彭君小传 袁枚
君姓彭,讳翥,字竹林。云南大理府进士,选广东封川县知县,调香山。乾隆四十九年春,余寓端州,彭君来见,执弟子礼甚谨。其人秀羸多能,宾宾然一学子也。所著诗甚多,颇得唐贤神韵。别五年,音问亦不时接。忽一日,见访山中,帽曳孔雀翎,襢襢盛服而至。余惊问所由,方知立功海外,裁入觐归。
五十三年,海贼侜张,有号平波大王者,率众为寇。福敬斋公相总督广东,调水师营兵出海擒捕,饬香山令办军需,半年不获一盗。将弁无以自解,反造蜚语,诬君供张不周,器械朽钝。福公怒,召君入,厉声曰:“汝龌龊不任事,虽文官,我独不可以军法从事乎?”出诸武弁密揭示之。君神色不变,但申明香山小邑,所办粮饷,业费三万余金。所以久而无功者,缘武弁退缩不能军之故。公相默然,颜稍和。君知兵事不可以口舌争也,即奋曰:“翥愿解任,亲往擒贼。”公相莞然曰:“汝孱弱书生,果临阵,得不被贼靴尖蹴倒乎?”曰:“翥非手打贼也,乞公相赏精兵二百,听翥指挥,必有以报。”公相许之。
君归署,捐俸支帑,造战船三只,料简枪炮火药,赏赉糗粮,犁然备具。著短后衣,率健儿戌服出哨。诸武弁以为迂且妄,无不匿笑者。君祷天妃庙乞风,舟中忘带鼓,即借庙中鼓声之,以壮军威。次日黎明,风果大顺。君径出海口,公相命诸武弁会剿,相遇海岛中。武弁摇手云:“风虽顺,少顷即转,宜缓行。”或云:“今日反支日也,不利行师。”或云:“海贼出入无定,须探明所在巢穴再往。”君毅然不听,饱餐士卒,扬帆竟行。
行百余里,遇盗船二只,发炮击之,杀十余人。贼久不见官兵,突出不意,惊乃遁去。君知数日内贼必聚众来,乃入岛,约武弁一齐出洋。众武弁亦媢君之先得功也,唯唯听命。翼日,君见风顺雾消,开船出,果贼船八九只从上游来。初犹逡巡欲避,继见官兵少,乃持枪直犯。发炮击之,闭。君知贼以秽物相厌胜也,杀黑犬取血衅炮,炮果发。适大军亦至,击破贼船,贼尽落水。千百贼头,出没海面,如浮瓜然,反向官船号呼乞命。君命以铁钩拉起之,而以长绳汇缚之,累累然鱼贯者七百余人,解督辕请示。公相大悦,飞章入奏。奉旨彭翥著赏五品顶带,送部引见,授湖南岳州府同知。福公奏留办善后事宜,仍补琼州同知。权知府事。
赞曰:古文武无分途,然卻縠悦礼、乐,敦诗、书,左氏以为美谈,几几乎有欲分之意。吾门下文士多武功少彭君亦文士而能立武功以张吾军觉山林生色终以文弱故染烟瘴亡年裁及艾为可悲也。
(本文有删节)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饬香山令办军需 饬:命令
B.杀黑犬取血衅炮 衅:涂抹
C.权知府事 权:代理(官职)
D.敦诗、书 敦:勤勉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襢襢盛服而至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B.余惊问所由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以壮军威 作《师说》以贻之
D.惊乃遁去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与一般的传记不同,重点叙述了传主彭翥平定海盗一事,由此表现人物特点,构思颇具匠心。
B.写彭翥指挥战斗用侧面描写,如通过公相的轻视、武弁的嘲笑、海盗的妄为来衬托他的指挥才能。
C.本文起笔描写彭翥是个文弱书生,写他指挥作战则出人意料,又与文末以体弱去世呼应,用笔自如。
D.文章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渲染及场面的描绘,塑造了一位临危不乱、见义勇为、智勇双全的儒将形象。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吾门下文士多武功少彭君亦文士而能立武功以张吾军觉山林生色终以文弱故染烟瘴亡年裁及艾为可悲也。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汝龌龊不任事,虽文官,我独不可以军法从事乎?(3分)
译文: ▲
⑵君命以铁钩拉起之,而以长绳汇缚之,累累然鱼贯者七百余人,解督辕请示。(4分)
译文: ▲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满江红 清凉山晚眺
[清]汪钧
如此长江,叹滚滚、几曾休歇。猛记我,孤舟千里,晚行时节。帆影半连云影暗,雁声刚过潮声接。竟归来,安坐看风波,真奇绝。
疏林外,飞枯叶。荒草里,埋残碣。问六朝楼阁,都归澌灭。天子惜多才子气,美人同受女人劫。算犹余、何物到而今,山头月。
21.从写景的角度赏析画线句的妙处。(3分)

22.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作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
23.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1分)
孔子:
韩非子:
24.对这两种义利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⑴子曰:“ ▲ ,譬如北辰, ▲ 。” (《论语》)
⑵有如此之势, ▲ , ▲ ,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⑶曲终收拨当心画, ▲ 。东船西舫悄无言, ▲ 。
(白居易《琵琶行》)
⑷万里悲秋常作客, ▲ 。 ▲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⑸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 。 ▲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看待人、事、物,有仰视、平视、俯视三种视角,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间万物,会有不同的心态,会有各异的结果。我们不必仰视,无需俯视;当平视现实,平视他人,平视自己。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平视”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高三第一次语文月考(10月份)参考答案
在深夜,理发店和售票处很少有人光顾,理发师和售票员完全有时间为顾客着想,不应死板地照搬规章。
结合情节分析1分)
(说明:以上几题的答案仅提供了一种解读思路。本小说中作者的情感倾向并不明显,如考生认为小说的讽刺对象是“我”,讽刺了“我”投机取巧、钻空子的做法也未尝不可。关键应看分析是否言之成理,是否结合文本。)
16.D(敦:崇尚、注重)
25.⑴为政以德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⑵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 ⑶四弦一声如裂帛唯见江心秋月白 ⑷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⑸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26.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