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

资源简介

第2讲 气压带和风带 考点2 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
适用范围:高三(文科) 使用日期:2021年12月28日
【考纲展示】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考纲解读】
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基础知识记牢】
根本原因
由于 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使原来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2、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图1代表北半球的____季,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压中心M是______________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3、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图2代表北半球的____季,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压中心N是______________高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4、季风环流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1月) 夏季(7月) 冬季(1月) 夏季(7月)
风向 A C B D
源地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
性质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等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雨热同期
不利影响 低温、旱涝等灾害 旱涝灾害
【命题探究】
该考点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之一,常结合区域自然现象或区域图表,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气压中心和季风的形成、性质及其影响等。
考向一 结合节气考查气压中心
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考向二 结合区域自然特征考查季风特点
2、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a)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  )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考向三 结合区域图考查季风特点
3、右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4、下图为“南亚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当图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在右图中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画)。
命题探究解析
1.A [寒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北方冷空气势力渐强,处在冷高压控制之下。因此引起我国此时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蒙古高压。]
2.A [图中所示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内,而东亚季风区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并且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这也可以从沙山临湖一侧垄槽延伸的方向得以证明。]
3.D [从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及特殊地理事物(如安达曼海、泰国湾等)信息判断出该区域主要位于东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水汽丰沛,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4.
解析 图中所示区域为南亚,其河流枯水期时为当地的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在画图时一定要注意指向标,准确画出东北方向箭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