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7章第4节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学案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1.理解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2.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及体温恒定的意义。学习重点 1.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及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学习难点 1.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预习案】1.我们平时所说的体温是指________________。人的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其变动不会超过________。稳定的体温是维持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维持________,保证人体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2.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机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3.有意识行为的调节:当冬季来临时,我们会________,抵御寒冷的天气;天气炎热时,我们会________来降温等。4.气温下降时的体温调节:总的效应是体内________、________,使体温不因气温的下降而下降。5.炎热天气时的体温调节:总的效应是体内________、________,使体温不因气温的上升而上升。6.________与________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列出我的疑惑】【探究案】探究点一:人体体温的调节1.什么是体温?2.理解人的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3.人体能保持恒定体温的原因?4.人是如何有意识行为的调节体温?5.气温下降时体温会引起哪些效应?6.气温下降时的体温调节的过程如何?7.炎热天气时体温会引起哪些效应?8.炎热天气时的体温调节的过程如何?9.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什么?探究点二: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1.如何理解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训练案】1.人的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人体的正常体温一般是( )A.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都一样,但各部位温度保持不变B.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但温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C.身体所有部位温度一样并保持不变,恒定在37度D.身体各部位温度并不一样,温度也是在很小范围内变动2.以下身体各部位温度中,与人体实际体温最接近的是( )A.直肠 B.口腔 C.腋窝 D.手心3.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 )A.人体内与皮肤表面的温度差 B.人体内与环境的温度差C.人体皮肤表面与环境的温度差 D.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程度4.如果长期在密封高温的环境中劳动,容易出现中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高温使汗液分泌量增多,导致容易中暑B.高温环境不利人的排汗C.高温环境使人产热多而散热困难D.功人体不能有效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5.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往往会不由自主的出现颤抖现象,他的生理意义是( )A.通过颤抖使体内热量大量散发 B.通过颤抖使体内热量大量贮存C.通过颤抖使骨骼肌大量产热 D.通过颤抖使内脏器官大量产热6.皮肤对保持人的体温恒定有重要作用,夏天天热时( )A.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 B.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C.大多数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 D.大多数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7.人体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统一整体,是因为( )A.神经系统的调节 B.内分泌系统的调节C.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8.湖州市冬泳协会组织百余名冬泳爱好者开展冬泳活动。冬泳选手入水时,身体最有可能产生的生理变化是( )A.汗腺分泌大量汗液 B.皮肤血管迅速舒张C.肌肉收缩,产热增加 D.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9.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完成一项生命活动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如跳舞时对动作进行调节控制的是( )A.运动系统 B.神经系统 C.消化系统 D.循环系统10.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几种器官的相对速度大小。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A.不管休息还是运动,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B.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C.饭后立即剧烈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消化D.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的热量增加,皮肤血管的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11.呼吸道感染、皮肤烧伤等都容易发烧,发烧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烧时,体内白细胞数量增多,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身体战胜疾病。但持续高烧是有危险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1)正常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时,体温一般维持在_______℃左右。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内的_______控制。(2)根据有关酶的知识,简述持续高烧带来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为了安然度过寒冷而又食物匮乏的冬季,许多哺乳动物也具有冬眠的本领。(1)大多数冬眠动物的个体体积较小,而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很大。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越大,动物身体的热量散失_______(填“越快”或“越慢”),如果在寒冷冬季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就无法生存。(2)大量积累脂肪是动物在冬眠前储存能源的常见策略。相对于糖类和蛋白质,脂肪更适合作为储能物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为恒温的哺乳动物,冬眠时的体温却只比环境温度略高,这是由于位于脑干中的_______中枢的“设定温度”下调了。体温降低后,动物的代谢水平就会随之下降,原因是_______的活性下降了。13.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T→E→N→F→B途径主要表示______调节过程。在寒冷的环境中,骨骼肌会出现______现象,以增加机体产热量。(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血液中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含量会明显升高,从而加速体温上升。(3)某人的体温由37℃升高到39℃,若A、B、C都表示热量,在忽略人体其他途径产热和散热的情况下,则在此过程中A+B______C(选填“>”“<”或“=”)。(4)一般来说,当外界环境温度发生变动时,人体能通过______的调节,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参考答案【预习案】1.人体的深部温度 ±1℃ 人体正常生命活动 内环境动态平衡 正常新陈代谢2.产热 散热3.增加衣物 吹风扇4.产热增加 散热减少5.产热减少 散热增加6.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训练案】1.D2.A3.C4.A5.C6.D7.D8.C9.B10.B11.(1)37 体温调节中枢 (2)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响,人体体温过高,酶的活性会降低,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12.(1)越快 (2)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的能量更多 (3)体温调节酶13.(1)神经 有氧呼吸 (2)肾上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3)> (4)神经系统和激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华师大版 八年级下新知导入秋冬季节,寒流来临,气温骤然从12℃下降到0℃,你会有什么反应?春夏交替之后,气温从20℃突然上升到30℃以上,你又会有什么反应?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而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从而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雪地练兵他们的体温都在37℃左右炼钢工人合作探究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各系统通力协作,共同完成某一项活动。4×100接力新知讲解一、人体体温的调节1.体温指人体的深部温度(2)人的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人体体温的测定测量部位 正常范围/℃腋窝 36.0~37.4口腔 36.7~37.7直肠 36.9~37.9测量部位其变动不会超过±1℃维持内环境动态平衡,保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1)概念合作探究成员 6点 10点 12点 14点 18点 21点母亲 37.0 ℃ 37.2 ℃ 37.3 ℃ 37.4℃ 37.2 ℃ 37.1 ℃父亲 36.8 ℃ 37.0 ℃ 37.1 ℃ 37.3 ℃ 37.1 ℃ 36.9 ℃自己 37.1 ℃ 37.3 ℃ 37.4℃ 37.5℃ 37.3℃ 37.1 ℃从这张表中你可以得到些什么结论?①人的体温与年龄、性别、测量时间、身体状况等有关系,如年轻时体温比年老时高,一般情况下女性体温比男性高,昼夜体温也不同。②不同人的体温可能也不相同。③不同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也影响人的体温,如生病发烧时体温略高。合作探究器官 产热量安静时 运动时脑 16% 1%内脏 56% 8%骨骼肌 18% 90%其他 10% 1%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恒定的体温的保持人体的器官既能产热,又能散热。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了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内脏。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合作探究器官 散热量 主要散热方式外界温度低于体温 外界温度高于体温皮肤 90% 直接散热 间接散热(汗液蒸发)其他 10%人体散热的的主要器官是什么?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散热的方式主要是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两种新知讲解2.有意识行为的调节在不同温度环境下,首先我们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体温的稳定增加衣物天气热吹风扇在南极的探险队经常在-37℃的南极艰难跋涉,表明人类可以战胜严寒,那么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是如何保持体温恒定的呢?合作探究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人体会出现哪些变化?当环境温度下降时,人体会出现哪些变化?出汗皮肤发红胃口普遍变差毛孔收缩打寒战胃口普遍变好体温恒定的调节新知讲解3.神经系统和激素对体温的调节(1)气温下降时的体温调节三条途径反射性地引起以下效应:①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减少。通过血管和汁液蒸发带走的热量减少②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增强,出现打寒战。骨骼肌的紧张性收缩,即打寒战,能使热量成倍增加③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增加,代谢率上升。体内产热增多在南极生活的探险队有些人永远留在了南极也表明如果严寒加上饥饿、疲惫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命。你能用科学知识解释吗?合作探究总的效应: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使体温不因气温的下降而下降调节过程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增加代谢率上升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保持体温恒定打寒战新知讲解(2)炎热天气时的体温调节出现与气温下降时相反的效应①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通过血管和汁液蒸发带走的热量增加。②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减弱,由骨骼肌收缩产生的热量减少。③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减少,代谢率下降,体内产热减少。合作探究调节过程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减少代谢率下降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保持体温恒定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减弱总的效应:体内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使体温不因气温的上升而上升合作探究皮肤和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汗腺的分泌减少或增加,骨骼股指紧系性收缩增强或减弱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的增加或减少,代谢率的上升或下降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体温调节中枢T>37.5℃T<37.5℃体温正常散热 产热 产热 散热 调定点37.5℃合作探究低温正常体温高温血管_______,皮肤血流量_______ ,皮肤温度_______ ,散热量_______上图是血管在低温、高温和正常体温时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分析: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是如何调节人体表面温度的?收缩减少下降减少血管_______,皮肤血流量_______ ,皮肤温度_______ ,散热量_______舒张增加上升增加合作探究体温恒定的意义雪地游泳雪地练兵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70℃,低至零下70℃。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体保持恒定的体温有何重要意义?①恒定的体温是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②适应恶劣的环境③可以扩大人类生存的空间二、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维持了体温的相对恒定人体其他的生理活动,和体温调节一样,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控制下完成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新知讲解合作探究绘制一天12小时体温波动曲线1.在测定时间段中,何时体温最高?何时体温低?2.体温在哪个阶段升高?为什么?此时气温如何变化?3.体温在哪个阶段降低?为什么 此时气温如何变化?4.体温变化与气温变化有何关系?合作探究散热<产热散热>产热你知道吗?有利有弊为做脑、心脏手术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低于28℃)中暑冻疮发热低温麻醉人体细胞冷冻精子冷冻、卵子冷冻、胚胎冷冻技术调节能力有限合作探究思考: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只有害而无益吗 有利: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此时,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活跃,物质代谢速度加快,能使病人的抵抗力提高。不利: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会使人体代谢紊乱,甚至死亡。课堂练习1.小明在寒冷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打寒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时他的体内产热大于散热B.这是人体防止体温下降的重要反应C.是由骨骼肌不自主的活动引起的D.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进行的2.人体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哪些系统的调节作用? ( )A.运动系统和消化系统 B.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D.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AC课堂练习3.在寒冷环境下,人体在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①体温下降 ②皮肤血管收缩 ③机体耗氧量降低④体温调节中枢生理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4.某同学是个足球迷,看一场重要比赛时,当喜欢的球队进球时,他欢呼雀跃,而且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A.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 C.激素调节 D.血液调节BA课堂练习B5.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A.效应①可使散热增加 B.效应②可使产热减少C.效应③可使产热减少 D.效应④可使产热减少课堂总结体温调节机制神经——体液性状信息温度感受器下丘脑感受到变化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正常体温(动态平衡)体温低于正常体温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骨骼肌:战栗甲状腺、肾上腺:分泌加强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加甲状腺、肾上腺:分泌减少板书设计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增加,代谢率上升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体温人体的深部温度有意识行为的体温调节增加衣服、吹电风扇等神经系统和激素对体温的调节气温上升时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减弱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减少,代谢率下降气温下降时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增强,出现打寒战作业布置1.如果你是一个球迷,看一场重要比赛时,看到自己喜欢的球队进球,你会有什么表现 对方进球时,你又会有什么举动 呼吸、心跳、血压可能有什么变化 你能否给予合理的解释 2.在学期末一门重要课程考试中,你第一眼看到试卷时,是否感到紧张 心跳是否会加快 为什么会这样 你如何将心情平静下来 3.思考: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只有害而无益吗 寻找并阅读、整理人体冷冻技术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华师大科学八年级上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章 7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2.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及体温恒定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认识血管舒张和收缩对人体散热的影响 2.通过认识人体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过程来理解人体的体温调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重点 1.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2.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难点 1.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2.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秋冬季节,寒流来临,气温骤然从12℃下降到0℃,你会有什么反应? 春夏交替之后,气温从20℃突然上升到30℃以上,你又会有什么反应? 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而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从而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分析问题 引入新课讲授新课 视频:4×100接力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各系统通力协作,共同完成某一项活动。 一、人体体温的调节 1.体温 (1)概念:我们平时所说的体温是指人体的深部温度。 (2)人的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 人的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其变动不会超过±1℃。稳定的体温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维持内环境动态平衡,保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具有重要意义。人的体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除有意识的行为调节之外,主要是依赖神经系统和激素的精细调节。 拓展 人体体温的测定 人的体温测量部位有腋窝、口腔和直肠。不同部位测得的温度值有所不同,如下表。 测量部位正常范围/℃腋窝36.0~37.4口腔36.7~37.7直肠36.9~37.9从这张表中你可以得到些什么结论? 拓展 ①人的体温与年龄、性别、测量时间、身体状况等有关系,如年轻时体温比年老时高,一般情况下女性体温比男性高,昼夜体温也不同。 ②不同人的体温可能也不相同。 ③不同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也影响人的体温,如生病发烧时体温略高。 恒定的体温的保持 人体的器官既能产热,又能散热。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了动态平衡的结果。 器官产热量安静时运动时脑16%1%内脏56%8%骨骼肌18%90%其他10%1%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内脏。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 器官散热量主要散热方式外界温度低于体温外界温度高于体温皮肤90直接散热间接散热(汗液蒸发)其他10人体散热的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散热的方式主要是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两种] 点拨 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有意识行为的调节 在不同温度环境下,首先我们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体温的稳定。这都是体温的行为调节,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下的有意识行为。 在南极的探险队经常在-37℃的南极艰难跋涉,表明人类可以战胜严寒,那么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是如何保持体温恒定的呢? [例如,当冬季来临时,我们会增加衣物,抵御寒冷的天气;天气炎热时,我们会吹风扇来降温等。]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人体会出现哪些变化? 出汗 皮肤发红 胃口普遍变差 当环境温度下降时,人体会出现哪些变化? 毛孔收缩 打寒战 胃口普遍变好 视频:体温恒定的调节 3.神经系统和激素对体温的调节 (1)气温下降时的体温调节 当气温下降时,人体通过温度感觉把环境温度和体温下降(低于37℃)的信息传送到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经过中枢整合后,通过三条途径反射性地引起以下效应: ①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分泌减少。通过血管和汗液蒸发带走的热量减少。 ②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增强,出现打寒战。骨骼肌的紧张性收缩,即打寒战(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③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增加,代谢率上升。体内产热增多。 尝试分析:在南极生活的探险队有些人永远留在了南极也表明如果严寒加上饥饿、疲惫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命。你能用科学知识解释吗? 总的效应是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使体温不因气温的下降而下降。其调节过程可表示为: (2)炎热天气时的体温调节 在炎热的天气下,人体同样通过温度感觉把环境温度上升的信息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然后发出命令,结果出现与气温下降时相反的效应: ①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通过血管和汗液蒸发带走的热量增加。 ②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减弱。由骨骼肌收缩产生的热量减少。 ③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减少,代谢率下降。体内产热减少。 总的效应是体内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使体温不因气温的上升而上升。其调节过程可表示为: 激素调节 而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的增加或减少,代谢率的上升或下降 皮肤和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汗腺的分泌减少或增加,骨骼股指紧系性收缩增强或减弱 上图是血管在低温、高温和正常体温时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分析: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是如何调节人体表面温度的? 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70℃,低至零下70℃。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体保持恒定的体温有何重要意义? ①恒定的体温是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 ②适应恶劣的环境 ③可以扩大人类生存的空间 二、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维持了体温的相对恒定。人体其他的生理活动,和体温调节一样,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控制下完成的,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活动:绘制一天12小时体温波动曲线 从早上8∶00,到晚上20∶00,每间隔1小时,测量一次自己的体温,以时间为横坐标,体温为纵坐标,绘制12小时内体温波动曲线。 1.在测定时间段中,何时体温最高?何时体温低? 2.体温在哪个阶段升高?为什么?此时气温如何变化? 3.体温在哪个阶段降低?为什么 此时气温如何变化? 4.体温变化与气温变化有何关系? 思考: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只有害而无益吗 有利: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此时,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活跃,物质代谢速度加快,能使病人的抵抗力提高。 不利: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会使人体代谢紊乱,甚至死亡。 初步理解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了解体温及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 了解人体体温的测定 了解拓展内容 体温保持恒定的原因 知道产热的器官 知道散热的器官 知道常见的有意识行为的调节 分析气温下降时,神经系统和激素对体温的调节 分析气温上升时,神经系统和激素对体温的调节 拓展激素调节 知道恒定的体温有何重要意义 体会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完成阅读内容 视频 介绍体温及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 拓展 拓展 介绍体温保持恒定的原因 介绍产热的器官 介绍散热的器官 介绍常见的有意识行为的调节 引导分析气温下降时,神经系统和激素对体温的调节 引导分析气温上升时,神经系统和激素对体温的调节 拓展 介绍恒定的体温有何重要意义 介绍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引导完成课堂练习 1.小明在寒冷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打寒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此时他的体内产热大于散热 B.这是人体防止体温下降的重要反应 C.是由骨骼肌不自主的活动引起的 D.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进行的 2.人体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因为哪些系统的调节作用? ( C ) A.运动系统和消化系统 B.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D.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3.在寒冷环境下,人体在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B ) ①体温下降 ②皮肤血管收缩 ③机体耗氧量降低④体温调节中枢生理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4.某同学是个足球迷,看一场重要比赛时,当喜欢的球队进球时,他欢呼雀跃,而且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是( A ) A.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B.神经调节 C.激素调节 D.血液调节 5.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B ) A.效应①可使散热增加 B.效应②可使产热减少 C.效应③可使产热减少 D.效应④可使产热减少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课堂小结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第4节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学案.docx 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第4节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案.docx 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第4节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课件.pptx 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第4节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素材:4乘100接力).wmv 华师大八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第4节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素材:体温恒定的调节).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