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统计图的选择苏教版 六年级下复习导入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你还记得这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吗?复习导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拆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新知讲解为了了解六年级一班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小宇收集了这个班去年下半年阅读课外书的有关数据,分别制成了下面三幅统计图。同学们喜欢那种类型的读物的占比最大?新知讲解哪个月看书数量最少?新知讲解多少个同学看书八小时以上?新知讲解条形统计图表示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扇形统计图表示阅读的各类课外书占比情况。折线统计图表示7月-12月每个月借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说一说,上面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 新知讲解看图讨论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 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去年下半年各月借书本数的变化情况 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多少 你还可以从统计图获得什么信息?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怎样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 与同学交流。合作探究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合作探究小宇想了解自己班上同学们喜欢看新闻类、体育类、文艺类等电视节目的人数各占百分之几,可以制作( )统计图。智勇大闯关扇形合作探究小宇想了解自己班上同学看电视的时间在半小时及以内、半小时以上到1小时、1小时以上到1个半小时、1个半小时以上四种情况的人数各有多少,可以制作( )统计图。智勇大闯关条形合作探究小宇记录了自己上星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如果想清楚地看出上星期看电视时间长短的变化情况,可以制作( )统计图。智勇大闯关折线课堂练习看体检表,回答问题。请你根据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的视力情况来回答问题。课堂练习(3)四年级二班4.2以下有( )人。(2)六年级一班5.0以上有( )人。(1) 一年级一班5.0以上有( )人。(4)六年级一班( )的人数最多。(5)5.0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一年级--班的有( )人,六年级一一班的有( )人。2918234.9~4.71830想根据六年一班的情况制作统计图,用什么统计图合适?课堂练习选一选①条形统计图②折线统计图③扇形统计图课堂练习(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反映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四个城市2013年5月份降水量情况,选用( )合适。(2)反映学校各年级的人数选用( ) 合适。(1)反映一位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选用( )合适。(4)表示某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含量选用( ) 合适。②①①③课堂练习如图是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课堂练习(3)视力正常的学生与视力非正常学生人数的比是( )。(2)假性近视的同学比视力正常的人少( ) %。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1)视力正常的有76人,视力近视的有( ) 人。6015.819:31课堂练习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下面是某班学生上学的三种方式的调查情况。课堂练习(2)有多少名同学是步行去上学的?(1)该班有多少名学生 (3)骑车去上学的人数占全班的百分之几?课堂练习某小学三四五年级男生、女姓1分钟平均踢毽子数量,根据下图回答问题:课堂练习(3)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 (2)四年级女生和五年级男生平均1分钟相差多少下 (1)三年级男生比女生1分钟平均少踢多少下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课堂总结3.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2.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1.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板书设计统计图的选择扇形统计图: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条形统计图: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要想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完成课后习题“练习一” 。作业布置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统计图的选择 单元 一 学 科 数 学 年 级 六学习 目标 1、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重点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难点 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师: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学生思考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师:你还记得这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吗? 展示三种统计图的图片,让同学们复习三种统计图的知识。教师引导同学们说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继续学习统计图的知识吧! 学生回顾三种统计图,并回答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讲授新课 三种统计图的表示 1、教师提问: 为了了解六年级一班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小宇收集了这个班去年下半年阅读课外书的有关数据,分别制成了下面三幅统计图。同学们观察这三幅统计图,并提出问题。 问题一:同学们喜欢那种类型的读物的占比最大?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预判:科普 问题二:哪个月看书数量最少?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预判:8月 问题三:多少个同学看书八小时以上?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预判:9个 教师提问:那你们觉得上面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呢?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统计图1表示阅读的各类课外书占比情况;统计图2不仅表示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表示了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统计图3表示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 二、看图回答 1、教师提问: 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 预判:扇形统计图 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去年下半年各月借书本数的变化情况 预判:折线统计图 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多少 预判:条形统计图 学生自主思考,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2、补充提问:你还能从哪一幅统计图种获取到什么信息? 学生自主思考,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三、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 教师提问:那么我们学习那么多统计图,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 以前后桌为以小组自主完成题目,交流在什么情况下用哪种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合作,指名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 2、巩固应用 课堂小游戏——智勇大闯关,展示题目学生进行抢答,加深学生对三种统计图特点的印象。 问题一:小宇想了解自己班上同学们喜欢看新闻类、体育类、文艺类等电视节目的人数各占百分之几,可以制作什么统计图? 预判: 扇形统计图 问题二:小宇想了解自己班上同学看电视的时间在半小时及以内、半小时以上到1小时、1小时以上到1个半小时、1个半小时以上四种情况的人数各有多少,可以制作什么统计图? 预判:条形统计图 问题三:小宇记录了自己上星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如果想清楚地看出上星期看电视时间长短的变化情况,可以制作什么统计图? 预判:折线统计图 学生抢答回答问题。 四、课堂练习 1、看体检表,回答问题。 请你根据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个班的情况来回答问题。 (1)一年级一班5.0以上有( )人。 (2)六年级一班5.0以上有( )人。 (3)四年级二班4.2以下有( )人。 (4)六年级一班( )的人数最多。 (5) 5.0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一年级一班的有( )人,六年级一班的有( )人。 2、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条形统计图 ②折线统计图 ③扇形统计图 (1)反映一位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选用( )合适。 (2)反映学校各年级的人数选用( ) 合适。 (3)反映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四个城市2013年5月份降水量情况,选用( )合适。 (4)表示某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含量选用( )合适。 3、如图是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 (1)视力正常的有76人,视力近视的有( ) 人。 (2)假性近视的同学比视力正常的人少( )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视力正常的学生与视力非正常学生人数的比是( )。 4、下面是某班学生上学的三种方式的调查情况。 (1)该班有多少名学生 (2)有多少名同学是步行去上学的 (3)骑车去上学的人数占全班的百分之几 5、某小学三四五年级男生、女姓1分钟平均踢毽子数量如下图。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三年级男生比女生1分钟平均少踢多少下 (2)四年级女生和五年级男生平均1分钟相差多少下 (3)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 学生举手教师提问。 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自主思考,指明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讲解,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自主思考,指明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名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认真听讲。 展示题目,每个小组派代表抢答。 学生自主思考,完成练习题。 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问题。 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自主思考和做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通过多媒体展示三种统计图,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能够体会到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结合刚才的分析,巩固理解统计图的特点。让同学们体会三种统计图的不同之处 通过自主合作,思考和小组成员交流。有利于提高思考做题能力以及团队和做能力。教师总结,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归纳。 通过小游戏的方式增加课堂趣味性,加深学生印象。 教师评讲,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和巩固知识点。 通过巩固练习的方式,让同学再次对知识点加以运用并巩固本节课的知识。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1、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 2、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 3、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板书 统计图的选择 扇形统计图: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条形统计图: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要想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扇形统计图》导学单【学习目标】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学习重点】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学习难点】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新知导入】一、复习导入1、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你还记得这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吗?展示三种统计图的图片,让同学们回顾之前的知识。导入新知今天就让我们来继续学习统计图的知识吧——板书:统计图的选择。教学新课为了了解六年级一班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小宇收集了这个班去年下半年阅读课外书的有关数据,分别制成了下面三幅统计图。让同学们观察这三幅统计图,并提出问题。问题一:同学们喜欢那种类型的读物的占比最大?问题二:哪个月看书数量最少?问题三:多少个同学看书八小时以上?引导同学们说一说上面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什么 统计图1表示阅读的各类课外书占比情况;统计图2不仅表示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表示了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统计图3表示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看图回答,让同学们体会三种统计图的不同之处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六年级一班同学比较喜欢哪一种课外书 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去年下半年各月借书本数的变化情况 从哪幅统计图能看出阅读课外书的时间多少 补充提问:你还能从哪一幅统计图种获取到什么信息?【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后并给予适当总结引发思考:那么我们学习那么多统计图,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2.巩固应用课堂小游戏——智勇大闯关,展示题目学生进行抢答,加深学生对三种统计图特点的印象。【课堂练习】1、看体检表,回答问题。请你根据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个班的情况来回答问题。(1)一年级一班5.0以上有( )人。(2)六年级一班5.0以上有( )人。(3)四年级二班4.2以下有( )人。(4)六年级一班( )的人数最多。(5) 5.0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一年级一班的有( )人,六年级一班的有( )人。2、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①条形统计图 ②折线统计图 ③扇形统计图(1)反映一位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选用( )合适。(2)反映学校各年级的人数选用( ) 合适。(3)反映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四个城市2013年5月份降水量情况,选用( )合适。(4)表示某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含量选用( )合适。3、如图是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1)视力正常的有76人,视力近视的有( ) 人。(2)假性近视的同学比视力正常的人少( )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3)视力正常的学生与视力非正常学生人数的比是( )。4、下面是某班学生上学的三种方式的调查情况。(1)该班有多少名学生 (2)有多少名同学是步行去上学的 (3)骑车去上学的人数占全班的百分之几 5、某小学三四五年级男生、女姓1分钟平均踢毽子数量如下图。根据上图回答问题:(1)三年级男生比女生1分钟平均少踢多少下 (2)四年级女生和五年级男生平均1分钟相差多少下 (3)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 【课堂总结】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扇形统计图。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达标检测】填一填1、要记录一个营业额变化情况,应该绘制( )统计图。2、要描述5名同学的100米比赛成绩,应该绘制( )统计图。3、要描述2020年1月我家支出收入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应该绘制( )统计图。4、既要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应该绘制( )统计图。二、判断题1.折线统计图就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线段连接起来。( )2.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形象、直观,数量关系更明显。( )4.为了能清楚地看出某地区各月份的降水量的多少及变化情况,应该绘制条形统计图。( )三、选一选1.要表示出某工厂数月来每个月的生产量,用( ) 比较合适。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2.医院护士要每隔4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并把体温的变化情况用统计图表示出来,应制成( ) 比较合适。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3.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在200 L空气中含有( )L氧气。A.100B.42C.214.永兴超市春节期间共运来水果420千克,其中橘子运来120千克,香蕉运来50千克,那么,橘子约占运来水果的( ), 香蕉约占运来水果.的( )。A.28.6%B.32.5%C. 11.9%参考答案一、填一填1、折线2、条形3、扇形4、折线二、判断题1、√2、×3、√4、×三、选一选1、A2、B3、B4、A 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单元 统计图的选择 课时2(导学单).docx 第一单元 统计图的选择 课时2(教学设计).docx 第一单元 统计图的选择 课时2(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