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全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全科9份

资源简介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Na:23 Al:27 Cl:35.5
Ca:40 S:32
第Ⅰ卷 (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食用油的油罐应贴的图标是
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 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大量水扑灭
B 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
C 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先用干布蘸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D 衣服沾上大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需将此衣服浸泡在盛水的盆中。
4、已知粗盐中除了含有少量的泥沙外,还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先将粗盐溶于水后,再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②①③⑤④ B.⑤③②①⑤④ C.⑤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稀硫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铁粉和锌粉
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C、称量NaOH 固体时,将NaOH 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的混合物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多少的物理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物质的摩尔质量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D.国际上规定,0.012 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 mol
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L氯气和16.8L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有原子数为3NA
C.NA个N2分子所占的体积与0.5 NA个H2分子所占的体积比一定是2:1
D.1 mol/L NaCl溶液含有NA个氯离子
8、下列物质中,摩尔质量最大的是
A、10 mL H2O B、0.8 mol H2SO4 C、54 g Al D、100g CaCO3
9、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
B.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D.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和
B.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分子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等于反应后各分子的物质的量之和
C.溶液稀释前溶质的物质的量一定等于溶液稀释后溶质的物质的量
D.在化学反应中在同温、同压下,反应前气体体积之和一定等于反应后气体体积之和
11、右图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
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C为2,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
A、 4.8mL B、3.2mL C、3.20mL D、4.80mL
12.某氧原子的质量为w g,12C原子的质量为ng,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mol该氧原子的质量是w NA g
B、a g该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a/(w×NA)mol
C、该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2w/n
D、b g该氧原子所含的原子数为b/w个
13.现有下列四种因素:① 温度和压强 ② 所含微粒数 ③ 微粒本身大小 ④ 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一定物质的量气体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
A、只②③④ B、只①②④ C、只①④ D、①②③④全部
14.实验中需0.5 mol/L的NaCl溶液110 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Cl的质量分别是
A、200mL ,5.85 g B、110 mL,3.2 g
C、100 mL ,2.9 g D、200 mL,5.9 g
15.现有HCl、H2S、NH3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氢原子,则三种气体的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为
A.1∶1∶1 B.1∶2∶3 C.6∶3∶2 D.3∶2∶1
16.某种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约是
A.M/6.02×1023 g B.1/M g
C.M g D.6.02×1023/M g
1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换一个盛接的烧杯上层液体再从下口放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到液面下,测液体的温度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再停止加热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中
18.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
A. B.
C. D.1000VρM(MV+2240)
19、当一束光照射到下列物质中,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牛奶、蔗糖水、豆浆 B.食盐水、硫酸铜溶液、胶水
C.胶水、果冻、雾 D.硫酸铜晶体、云雾、氢氧化铁胶体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NH3的质量为17g/mol B.O2的摩尔质量为32g
C.3.01×1023个CO2分子的质量为2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21、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22. 配制250 mL 0.1 mol·L-1盐酸溶液时,会使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容量瓶内有水,未经过干燥处理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液倒入烧杯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体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到刻度线
23、某10% 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200 g水后得到160 mL 20%的溶液,则该20%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6.25 mol/L ?B.12.5 mol/L?? ?C.7 mol/L??? ???D.7.5 mol/L?
24、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 2mol/L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A. 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
B. 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C .准确量取50mL4 mol/L NaOH溶液加入烧杯中,再加50mL水搅拌均匀
D. 准确量取40mL5 mol/L NaOH溶液加入100mL容量瓶中,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25、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这溶液中
A.一定含有SO42— B.一定含有Ag+
C.可能含有SO42—或Ag+ D.可能含有CO32—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填空题(将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纸上的无效。)
26.(40分)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I II
⑴(3分)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 b. c.
⑵(1分)仪器a~e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填序号)
⑶(6分)若利用装置I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 处。 冷凝水由 (填f或g)口通入, 口流出。
⑷(30分)现用浓度为98%密度为1.84g/mL的浓硫酸配制1mol/L稀 H2SO4 250mL,回答下列问题
①(3分)列式计算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
②(4分)配制1mol/L H2SO4溶液250mL应量取浓硫酸 mL,应选用量筒的规格为 (填以下选项序号) a.10 mL、b.20 mL、c.50 mL
③(4分)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除了图中给出的的仪器和量筒外,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 。
④(19分)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______。
A.用适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此操作过程目的是 ,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 (高或低)
B.准确量取计算量的浓硫酸,沿烧杯壁将 缓缓注入 中,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冷却至室温。如不冷却立即进行配制会使溶液的浓度偏 (高或低)
C.将溶解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若俯视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会使溶液浓度偏 (高或低);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 (高或低),应该 。
F.轻轻振荡后,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瓶颈刻度线下1-2cm处
27、(4分)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是H2密度的16倍,则64g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是 ,含有的分子数 。(不能有NA表示)
28、(6分)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后,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所得的分散系称为 ;所得分散系与原FeCl3溶液相比,之所以是不同的分散系,其根本原因是 不同;要证明它们是不同的分散系,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 。
牙克石林业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答案(高一)
Ⅰ卷 选择题部分(40个题;60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40个题共60分。请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的选项填在答题卡上)
1. 在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周幽王博得了美人褒姒一笑而令人点燃烽火,诸侯率兵蜂拥而至。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 C. 分封制 D.郡县制
2.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大禹之后于杞。……封尚父(姜尚)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这表明西周分封的对象包括
A.先代贵族、功臣、亲族 B.部落首领、周王子弟
C.商代贵族的敌人、功臣 D.周王的兄弟一辈
3.“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等级森严 C.神权色彩浓厚 D.世卿世禄
4. 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
C. 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了秦律,严刑酷法
5. 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政令执行的效率
C. 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6.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郡县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7.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丞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8. 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作用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B.调整了地方与中央关系
 C.提高行政效能,完善中央机构 D.保证了皇权独尊
9.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有
A. 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B. 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县和村
C. 主要地方官职可世代沿袭 D. 地方拥有较独立的行政体系
10.“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指
A.丞相 B.殿阁大学士 C.尚书令 D.军机大臣
11.“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 .与皇帝共治国家 B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 .“事无不总”,负责审核政令 D.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12.秦朝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 .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 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1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 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14.一个侵略者曾经在日记中写到:“庄严华贵之区,且曾为高贵朝觐之殿,经此吞灭一切的火焰,都化为云烟了。……园门口那些小屋,也一个不留……我们已经完成这件大工作,便再回到北京去。……所有年深日久,精美绝伦的建筑和物品,都一起牺牲了。”据此分析,他参加的侵华战争应该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有位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 金田起义 B 《天朝田亩制度》 C 定都天京D 《资政新篇》
16.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
A .首次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 《资政新篇》的实施
C. 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 .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7.太平天国主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的相似点是
A .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 .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C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 .主张土地国有和绝对的平分产品
18.谭嗣同在1896年《有感》中写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有感于
A.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 《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全岛割让给日本
C. 清政府完全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 .开辟新通商口岸,列强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19.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 B.《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C.《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20.《辛丑条约》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该条约的订立,导致了
A.清政府在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B. 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到帝国主义的威胁
C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 形成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A.光复会 B.华兴会 C.兴中会 D.同盟会
22.武昌起义的计划被偶然因素打乱,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主要靠的是
A.帝国主义的中立政策 B.士兵的革命主动性
C.清军士兵腐败无能 D.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23.就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辛亥革命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主要原因是
A结束了中国传统社会 B开启了中国现代化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24.1912年2月,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中华民国国歌》诞生:“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此理解不正确的
A.革命派的政治目标就是效法欧美,建立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
B.五色旗的寓意是五族共和,民族平等
C.天下是国民的天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完全实现了三民主义的目标
25.1919年,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帖了一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事看跑马”。其中的“亡羊”谕旨
A.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6.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2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哪里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青岛
28.“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这首词反应的著名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29.遵义会议就红军被迫“远征”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主要是由于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蒋介石组织百万兵力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围剿”,红军在南方无法立足
D.“左”倾错误导致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30.“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32.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上述材料表明了
A.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B.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C.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D.苏美对日作战,对中国有力配合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外因
33.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西安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北平和谈
34.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部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35.毛泽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结果是人民解放军
A.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B.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
C.攻占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 D.转入战略反攻
36.每周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历史上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37.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3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法制建设方面的贡献是
A.决定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
B.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通过了国务院新的机构改革方案
D.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39.下列关于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的政治制度
B.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它标志着政协代行全国人大只能的历史结束
D.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0.2008年,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了现实。有人说这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一国两制”的提出
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
D.“九二共识”的达成
Ⅱ卷(非选择部分,共计40分)
二、主观题部分
41.阅读下列图片:(13分)


请回答:
图1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大政治制度?图2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3分)
与图2相比,图3反映了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什么改革?反映出统治阶级内部什么矛盾的激化?(4分)
图4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该机构的设立有什么影响?(4分)
综合上述问题,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42.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抗争,终于使苦难的中国望见曙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天朝田亩制度》封面
?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请你为这些历史学家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5分)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 ?????????????????????????????????? ——林伯渠
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的史实。(3分)
材料三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河南程氏遗书》
五四运动前,陈独秀说:“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作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3)据材料三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材料四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依据材料四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3分)
4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12年3月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中新网
材料二 2012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贾庆林指出,人民政协全年编报社情民意信息267期,反映意见和建议1435条,提出相关提案1900件,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努力。
——人民网
材料三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八条: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一、二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哪些制度?这些制度建立的根本前提是什么?(6分)
材料三中的两部宪法的根本不同之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它们所体现的原则。(7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0 =50分)
1.“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亮跑。”重温童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2.人们在晴朗夜空看到的“星星”绝大部分是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流星
3.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总星系 D.太阳系
4.太阳能量来源于
A.内部的核裂变 B.内部的核聚变 C.光球层 D.色球层
5.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外星系
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6.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A.太阳风强弱 B.日珥大小 C.黑子多少 D .耀斑大小
7.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①引起潮汐现象 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诱发地质灾害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8. 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它发生在太阳的
A. 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层 D. 大气层下界
9.下列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10.东经125o比东经120o的地方一定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先看到日出??? D.地方时晚
11.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
A.地方时相同 B.季节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
12.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八区的区时 B.北京的地方时
C.120°E的地方时 D.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13.我国某城市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值时,北京时间是11时30分,该地经度是
A.127.5°E B.112.5°E C.123.5°E D.135°E
14.10月1日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下列那条纬线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回归线
15.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
A.20°N,30°E B.25°N,25°W C.23.5°S,60°N D.40°S,120°W
16.当晨昏线(圈)与经线重合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B.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D.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17.“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嫦娥三号着陆区进行高精度成像。“嫦娥二号”发射时,家在纽约(西五区)的小明于当地什么时间能观看到直播
A.后一日7时59分57秒 B. 前一日7时59分57秒  
C. 当日5时59分57秒 D. 当日7时59分57秒 
18.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表面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C.世界各地季节的变化 D.世界各地昼夜交替现象
19.读下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内圆表示极圈,中心表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的是
20.在北京,下列节日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A. 我国国庆节 B.国际劳动节 C.元旦 D. 圣诞节
21.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
A.区时相同 B.线速度不同
C.地方时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
2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地温的垂直差异 B.地球内部压力随深度的变化
C.物质密度的变化 D.地震波速度的垂直变化
23.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
(虚线为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24.当北京白昼时间最长的10天后,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
A. 近日点附近 B.线速度最大处
C.远日点附近 D. 角速度最大处
25.太阳高度指的是
A. 太阳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B.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
C.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D.太阳光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26.我国领土最西端(约73°E)在帕米尔高原上,当3月21日我国领土最西端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 8时18分 B. 9时8分 C. 10时28分 D. 11时18分
27.造成白昼时间长短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12小时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28.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9.下列地球能源属于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
①铁矿 ②地热 ③石油 ④天然气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30~31题: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5°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31.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全球无大气运动现象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32.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北纬60°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B.地球表面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
C.地球上赤道处自转线速度最大 D.两极点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33.太阳大气层的外部结构自外向内分别为
A.日冕层 、色球层、光球层 B.色球层、日冕层 、光球层
C.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D.日冕层 、光球层、色球层
34.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分界线 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 D.在夏至日晨昏线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
35.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相比其运行的特点是
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36.若某地某日昼长为14小时,该地的日落时间应是
A.5时 B.7时 C.19时 D.21时
37.下列纬度范围内不可能有极昼现象的是
A.66°34′N —90°N B.66°34′S —77.5°S
C.66°34′S —70°S D.55°34′N —66°34′N
38.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那春分日的升旗时刻是:
A.北京时间6时 B.北京的地方时6时
C.此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的22时 D.此时东京时间为7时。
39. 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由地壳中的坚硬岩石构成
B. 由莫霍面以上的地壳部分组成
C. 由地壳和上地幔软流层构成
D.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岩石构成
40.太阳直射点上
A.昼最长夜最短   B.太阳高度最大 
C.昼夜等长 D.昼最短夜最长
41.若黄赤交角增大,会引起的现象是
 A.北极圈度数增大,南极圈度数减小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
 C.北极圈将向北移   D.地球公转速度将变慢
42.第十九届南非世界杯决赛西班牙与荷兰的比赛于当地7月12日20时(东二区)进行,北京球迷观看的时间是
A. 7月12日2时 B. 7月11日14时
C. 7月13日2时 D. 7月13日6时
43.关于南北极地区极夜持续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极夜持续的天数多于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地区相等
C.北极极夜持续的天数少于南极地区
D. 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
44.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称为
A.太阳辐射 B.太阳常数
C.太阳高度 D.太阳黑子
45.决定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移动范围的是
A.地球的自转运动 B.地球的球体形状
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D.黄赤交角的大小
46.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A.长江口河道向南偏,使北支水道不断淤塞B.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
C.两极地区美丽的极光现象D.产生磁暴现象
47.某人想乘飞机在一年中连续过两次生日,你认为应穿越
A.赤道 B.南北两级 C.本初子午线 D.日界线
48.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南半球各地
A.东侧的铁轨比西侧的容易磨损 B.长江河流南岸比北岸侵蚀严重些
C.远程导弹发射时应瞄准靶心稍左处 D.亚马孙河北岸比南岸侵蚀严重些
49.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震波是一种电磁波,有横波和纵波之分
②横波传播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
③纵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以下有明显增大
④地震波通过岩石圈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0.我国地壳最厚处在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50分)
51.读下面“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北半球昼大于夜的时段是从____ _ __到____ ___。(4分)
(2)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 ____到___ ____。(4分)
(3)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 _____到____ ___。(4分)
(4)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是_ ____ _____。
此时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 _____。(4分)
52.右图为某日日照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空白部分为昼半球,虚线分别表示回归线和极圈。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该日节气为 ,(2分)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4分)
(2)此时,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甲点的昼长为 小时。(4分)
(3)此时,乙点的地方时为 时,北京时间为 时。(4分)
(4)此日牙克石的日出方向是 ,乙点的日出时刻 (4分)
(5)此日后数日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选择填空,2分)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
D.先变小再变大
53. (14分) 下图是二分二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 A为 (日期)前后。(2分)
(2)地球公转至A、B、C、D四点时,北半球白昼达最大值的是 ;
全球均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4分)
(3)地球公转至B点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4分)
(4)地球由D向A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B.北京白昼越来越短
C.北京白昼越来越长 D.北极圈内晨昏线由极圈向极点移动
(5)当地球处于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北京地区的昼最长夜最短 B.地球公转速度较慢的时期
C.正午时北京地区人的影子最短 D.地球公转速度转快的时期
牙林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40 = 60分)
1.“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这是因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有利于
① 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② 减少个别劳动时间,降低劳动消耗 
③ 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④ 提高信誉,更多地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3.2010年国庆节期间,小明一家选择了标价为1 880元/人的上海世博五日游,小明花200元买了几件世博特许纪念品。这里涉及到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A.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4.为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向金融机构注资,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
①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② 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 
③ 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 
④ 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使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共同点在于
A.都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引起的
B.都是由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的
C.都是由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引起的
D.都与纸币的供应量与实际需求量不平衡密切相关
6.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 00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_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 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________元,这会引起________
A.8 000  0.5 通货膨胀 B.4 000  0.2 购买力降低
C.16 000 2 纸币升值 D.2 000 3 购买力提高
7.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为世界各城市搭建交流平台,如果你到上海观看世博会,除了随身携带的零花钱,你的最佳选择是带上
A.大量现金 B.信用卡 C.支票 D.外汇
8.信用卡总交易金额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在于它能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这主要表现在
① 它能减少现金的使用 
② 它能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 
③ 它能增强消费安全 
④ 能降低商品价格,扩大消费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是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
D.甲乙两国之间停止资金流动
10.2010年8月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公布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6.778 3元人民币。自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汇率一路升高。人民币升值意味着
① 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的美元增多 
② 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的美元减少 
③ 有利于中国产品的进口,不利于中国吸引外资 
④ 有利于中国产品的出口,有利于中国吸引外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02-2009年人民币对欧元的年平均汇率(人民币元/100欧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图9中汇率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① 2002年至2004年,中国出口到法国的纺织品更具竞争力
② 2002至2004年,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机械设备变得便宜了
③ 2008至2009年,中国企业赴欧元区国家投资设厂更有利
④ 2008至2009年,法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1年1月上旬,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冰雪霜冻天气。冰雪霜冻导致交通运输发生困难。城市蔬菜运不进来,价格升高,菜农的蔬菜运不出去,价格降低。据此回答12~13题。
12.材料主要说明的经济学道理是
A.价格受气候影响 B.供求影响价格
C.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 D.气候和运输共同决定了蔬菜的价格
13.面对自然灾害,必须加强对蔬菜价格的宏观调控,避免“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现象出现。国家对此应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蔬菜的种植面积 B.制定蔬菜的具体价格
C.限制市场作用 D.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市场调节和监管
14.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时涨时落,但自行车的价格再涨,也不会比汽车贵的根本原因是
A.二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不同 B.二者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C.二者的消费数量不同 D.二者的市场供求状况不同
15.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 6元 B.10元 12元 C.20元 24元 D.8元 16元
16.对下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a点时,猪肉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
B.在b点时,猪肉供过于求,处于买方市场
C.在a点到b点期间,资源大量流入养猪行业
D.在a点到b点期间,养猪业的劳动生产率下降
17.下列描述中理解下边函数图像由Q1点到Q2点运动正确的是
① 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从增加到减少 
② 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从减少到增加 
③ 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
④ 该商品因价格上升而扩大生产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升降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幅度。依据这一理论,下列做法能提高生产者和经营者利润并解释正确的是
A.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最低价格,粮食的需求弹性小
B.企业大幅度降低汽车销售价格,汽车的需求弹性小
C.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最低价格,粮食的需求弹性大
D.企业大幅度提高汽车销售价格,汽车的需求弹性大
价格是市场的信号灯,价格变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与需求、价格与供给可以用图1和图2表示。据此回答19~20题。
19.由图可以看出
① 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这种商品需求越少 
②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可以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 
③ 供给与需求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④ 一种商品价格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该商品的供给和需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20.需求曲线对生产者的启示是
A.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B.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高质量的商品
C.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价格,扩大市场份额
D.企业要减少商品生产,控制需求,从而获得高额价格
读漫画《新对策》,完成21~22题。
21.面对金融危机,主人公采取“生活要像挤牙膏”的对策是因为
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 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④ 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要彻底扭转“生活像挤牙膏”状况,从根本上讲必须
A.调整经济政策,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B.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C.加强宏观调控,严防物价上涨
D.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3.从下图看出,决定将多少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的因素是
A.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
B.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
C.社会消费风尚
D.消费者的年龄及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24.一部《阿凡达》把3D技术运用到极致,打造出亦真亦幻的美感。该片上映仅20天全球票房就达11.62亿美元,在中国内地上映3天票房就达1.1亿元人民币。这使与之有关的3D产业一起成为备受热捧的投资概念,可以预见,3D产品必将成为未来消费的主流。
这表明
科技进步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和方式 
精神文化消费成为家庭消费的主要内容
④ 科技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旅游业遭受巨大损失,尽管相关部门采取了降价打折等吸引游客的措施,各地前往川西著名景点观光度假的游客仍大幅度减少。据此回答25~26题。
25.从消费的目的看,旅游消费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 B.钱货两清的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 D.劳务消费
26.四川旅游业因地震而遭受巨大损失,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庭消费
A.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B.受市场消费环境影响
C.由家庭收入水平决定 D.受市场物价水平影响
27.2010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有利于
① 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② 引导居民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 
③ 兼顾不同收入居民的承受能力 
④ 发挥政府在定价中的主导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近些年来,青少年中肥胖者日益增多。这主要表明
A.生活消费必须与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B.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
C.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方式、观念,提高消费合理性
D.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大吃大喝
29.个性店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流行于日本,意为风格独特、更具专业化、创意鲜明的店铺。在现有国内市场上,个性化概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商品个性化,主要是抓住时下消费者求变求新、标榜另类和时尚的特性,提供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商品;另一种是店铺个性化,从文化理念入手以博得消费者的认同感。个性店的个性化概念对创业的经济学启示是
A.只要抓住消费者的求新求异心理,创业者就能成功
B.创业者在商海中搏击必须要有高深的文化修养
C.创办个性店是创业的唯一选择
D.创业必须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30.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废物再利用等都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说明
① 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② 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③ 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④ 低碳生活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31.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意义是
① 有利于扩大消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的增长 
② 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③ 有利于提高老区及周边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 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09年5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措施。据此回答32~33题。
32.国家实施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是
A.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B.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
C.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D.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33.加快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必须培育汽车消费市场。为此,国家实施了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措施,这
① 意味着政府实施扩张性消费政策 
② 说明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 
③ 说明政府在运用强制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④ 有助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4. 2010年10月份,我国汽车产销超150万辆,累计超过去年全年。没有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这主要表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3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36. 2010年5月27日,国务院同意了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国资委牵头,加快推进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这一要求
① 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 目的是让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 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④是为了推动国有经济所有权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7.2010年9月4日,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在合肥公布。500强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比重比上年略有上升。这表明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
B.国有经济应在各个经济领域占支配地位
C.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D.国有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38.在经济复苏的今天,创业越来越成为人们寻求发展的选择。专家指出:小餐饮风险低,比较适合初次创业。一般情况下初次创业可以选择
① 个体经济形式 ② 私营经济形式 ③ 劳动密集型经济 ④ 资金技术密集型经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9.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一规定
① 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② 重在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 
③ 重在提高股份制经济在公有制经济中的比重 
④ 有利于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0. 2010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在出席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时表示,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③ 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促进生产力发展 
④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有3个小题,共40分)
4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表1 安徽省某市各种所有制企业数量情况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非公有制企业
混合所有制企业
2010年
35家
20家
20家
10家
2011上半年
7家
8家
52家
70家
注:表中所减少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大多与非公有企业以股份制的形式组成混合所有制企业。
10年来该地区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所创造的产值占全部产值的80%以上。
表2 该市劳动力在各种所有制企业中的就业情况
  类型
年份
国有
企业
集体
企业
非公有
制企业
混合所有
制企业
2010年
20%
25%
35%
12%
2011上半年
8%
10%
45%
35%
注:10年中,该市每年新增劳动力达12万人,共有25万人实现了再就业,2010年该市失业率为7%,2011年上半年该市即使在金融危机下失业率也仅为4%。
(1)表1、表2(含注)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结合表1、表2,谈谈该市的做法对其他地区的改革与发展有哪些启示?(6分)
 
42. “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猪坚强”、“苹什么”……一系列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反映出百姓日益增大的生活压力。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增加、农业结构的调整、大量游资炒作、市场价格监管不力、出口增加以及受国际市场粮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粮油副食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粮油供应工作稳定粮食市场的通知,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既要做到保证供应,又使粮价在合理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1)农产品价格的变动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12分)
(2)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4分)
43.下面是某位老师生活消费变化情况一览表。阅读图表后,回答问题。
1971年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9年
月收入(元)
20
45
500
1 000
2 500
交通费用(元)
0
20
38
200
400
吃饭支出比重
90%
85%
66%
42%
20%
旅游支出比重
0
5%
8%
11%
25%
学习进修支出比重
0.5%
4%
6%
10%
15%
医疗保健支出比重
0.5%
1%
4%
8%
12%
(1)该老师的生活消费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4分)
(2)试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并联系我国实际,对上述变化做简要分析。(1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有3个小题,共40分)
41.(1)表1、表2(含注)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结合表1、表2,谈谈该市的做法对其他地区的改革与发展有哪些启示?(6分)
 
42. (1)农产品价格的变动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12分)
(2)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4分)
43.(1)该老师的生活消费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4分)
(2)试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并联系我国实际,对上述变化做简要分析。(10分)
牙林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下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仅供参考)
10.答案 B
11.答案 A
12.答案 B
13.答案 D
14.答案 B
解析 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所以根本原因是二者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15.答案 A
解析 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的价值是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原来的一半,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5元,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物价上涨20%,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5×20%=6元,故答案为A。
解析 题目考查消费观念,青少年中肥胖者日益增多体现了没有做到理性消费,没有注意消费的科学性。选C。
29.答案 D
30.答案 A
31.答案 D 
解析 ①②③是经济意义,④是文化意义,题干没有限定角度和范围,都符合要求。
32.答案 C 
解析 A说法错误;B、D是生产决定消费不合题意,选C。
33.答案 D
34.答案 D
35.答案 D
解析 公有制为主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D项正确。
43.答案 (1)第一,该老师的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前以吃为主,精神消费比重小。改革开放后,不仅物质消费档次提高了,而且扩大了精神文化资料的消费。且有了一定的劳务消费。(2分)
第二,该老师的消费目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不仅生存资料消费完全解决,而且发展资料消费已占一定比重,享受资料消费也比较丰富多彩。(2分)
(2)①生活消费是从低级开始逐步向较高的层次递进发展的。(2分)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收入比较少的时候,人们首先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一旦经济发展了,收入提高了,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消费就会逐步增加。(2分)②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3分)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因而居民消费才呈现出升级趋势,消费内容及目的发生了重大变化。(3分)
第Ⅰ卷(选择题 12 共 6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12 = 60 分)
1. 设全集,,,则()等于( )
A. B. C. D.
2. 若中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k的值为( )
A. 0 B. 1 C. 0或1 D.
3.集合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 9 B. 8 C. 7 D. 6
4. 与函数y=x有相同图象的一个函数是 ( )
A B ,且
C D ,且
5.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1)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2)集合与集合是同一个集合;
(3)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个元素;
(4)集合是指第二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A.个 B.个 C.个 D.个
6.如果,那么a、b间的关系是
A B C D
7.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0,2],则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 0,2] B. C. D.
8 . 已知为奇函数,若时,,则时,( )
B. C. D.
9. 如图,直角梯形OABC中AB//OC, AB=1,OC=BC=2,直线截该梯形所得位于l左边图形面积为S,则函数的图像大致为( )
10 . 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B. C. D.
11.幂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依次是图中的曲线( )
A. B.
C. D.
12. 已知函数在区间是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 )
A B C D
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 已知函数(,且)恒过定点P,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_。
14. 三个数 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
15.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6. 函数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计算:(1)
( 2)
(12分)已知
(1)画函数f(x)的图像 .
(2)求的单调区间.
(3)求函数f(x)的定义域,值域.
(4)判断并证明函数f(x)的奇偶性.
19.(10分)求函数f(x)= 的值域 .
20. (12分)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
(1)确定函数的解析式。
(2)用定义法证明在上是增函数。
(3)解关于t的不等式

答 案
∴(3分)
(2)任取,
第 I 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意义
B.地球不能看作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
D.研究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马琳打出乒乓球的旋转方向时,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
2、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他的( )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 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1.75πR、位移的大小为R
3、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 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
D. 在地面上同一地点,物体的质量越大,它所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4、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
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是2 m/s2,这意味着( )
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两倍?
B.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 m/s?
C.物体在任一秒内的位移比前一秒多2 m.?
D.物体在任一秒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6、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受力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 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C. 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正压力成正比
D.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正压力的方向垂直
7、在下图的4幅图像中(B为抛物线),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8、已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x=12t-3t2,根据这一关系式可知 ( )
A.v0=12m/s B.v0=24m/s C.a=-3m/s2 D.a=-6m/s2
9、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
10、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三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射入木块,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当穿透第三个木块时速度恰好为0,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个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个木块所用时间比分别为( )
A. B.
C. D.
11、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最后1 s内的位移为15 m ( g 取10 m/s2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A.31.25 m B.11.25 m C.20 m D.25 m
12、汽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得到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从刹车开始,经3S,汽车通过的位移是( )
A.90m B.48m C. 12.5m D.12m
1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物体在前8 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6 s末改变运动方向
B.0—4 s内的加速度大于6—8 s内的加速度
C.前6 s内的位移为12 m
D.第8 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14、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三秒内的位移2m, 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m, 那么可以知道( )
A. 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2.25m/s B.第三秒末瞬时速度是2.25m/s
C. 质点的加速度是0. 125m/s2 D. 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2
15、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 A、B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t=8s时,两物体相遇
C. 相遇前,t=4s时两物体距离最大
D. 相遇前,两物体最大距离为40m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实验题(共16分)
16、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每空4分)
由图中已知数据计算: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______ m/s2,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___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17、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m/s2)
砝码质量(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cm)
6.00
7.15
8.34
9.48
10.64
11.79
弹力大小(N)
0
0.3
0.6
0.9
1.2
1.5
⑴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右图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4分)

⑵由图线可知,该弹簧的劲度k是多大?(用N/m做单位,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4分)
K=_________
三、计算题(共24分)
18、如图所示,直杆长L1=0.5m, 圆筒高为L2=2.5m。直杆位于圆筒正
上方H=1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
试求(g=10 m/s2)(12分)(结果可以用根号表示)
⑴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的瞬时速度V1
⑵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
19、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相距s0=25m处有一个人,当车开始启动以1m/s2的加速度前进的同时,人以6m/s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间最小距离为多少?(12分)
物理试题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
B.生物圈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C.一个变形虫既可以说是细胞层次,也可以说是个体层次
D.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器官—组织—系统—植物体
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
A、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各种生物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各种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因此,细胞不可能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
C.原核生物都是异养生物
D.SARS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遗传物质
4.生命系统的最宏观和最微观的层次分别是
A.生态系统、个体 B.生物圈、细胞
C.个体、病毒 D.生物圈、分子和原子
5.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 B.施莱登和施旺??????
C.胡克????? D.克里克
6.下列生物中都不含染色体的一组是
A.蘑菇、衣藻、蓝藻 B.大肠杆菌、念珠藻、酵母菌
C.发菜、乳酸杆菌、噬菌体 D.艾滋病毒、真菌、细菌
7.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 变形虫、水绵、香菇 B. 烟草、烟草花叶病毒、大肠杆菌
C. 小麦、番茄、大豆 D. 酵母菌、灵芝、豌豆
8.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千差万别,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核物质。这反映了细胞的
A.差异性 B.统一性 C.多样性 D.单一性科网
9.蓝藻的遗传物质分布的特定区域称为
A.细胞质 B.细胞核 C.拟核 D.核糖体
10.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质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膜
11.保健品黄金搭档组合维生素片中含钙、铁、锌、硒等矿质元素,其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的是
A.钙 B.铁 C.锌 D.硒
12.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共有的元素是
A. C、H、O、N、P B. C、H、O、N
C. C、H、O D. O、H、N
13.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水 B.核酸 C.脂类 D.蛋白质
14.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的化学元素的种类以及相同化学元素的含量分别是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 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
15.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实验材料较合理的一组是
A.韭菜叶、豆浆、大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B.梨、鸡蛋清、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
C.苹果、花生子叶、大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D.番茄、豆浆、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
16.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的图像,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①调节粗准焦螺旋? ② 调节细准焦螺旋? ③ 转动转换器? ④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A.③①②?????? B.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
17.右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脂质、糖类;
C、O、H、N
B.水、蛋白质、糖类、脂质;
N、H、O、C
C.蛋白质、糖类、脂质、水;
O、C、N、H
D.水、蛋白质、脂质、糖类;
H、O、C、N
18.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9.下列哪组物质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A.纤维素、脱氧核糖核酸 B.蛋白质、核糖核苷酸
C.葡萄糖、核糖核酸 D.氨基酸、糖原
20.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表述正确的是 
A.含有元素C、H、O、N的物质是核酸.果糖.脂肪
B.生物大分子都可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
C.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D.彻底水解糖原、淀粉、蔗糖得到的单糖都是葡萄糖
21.某些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斐林试剂—还原糖—砖红色 B. 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
C. 双缩脲试剂—蛋白质—蓝色 D. 甲基绿染液--DNA—绿色
22.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需经过加热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过程中
B.苏丹III和苏丹IV染液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
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
D.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时
23.区别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依据是
A.氨基酸数目不同 B.R基不同
C.羧基不同 D.碳原子数目不同
24.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数字是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
④多肽 ⑤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A.①③④⑤②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①③④⑤
25.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
26.甘氨酸和丙氨酸最多能形成二肽
A. 1种 B. 2种 C.4种 D.6种 [来2727.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论述,正确的是
A.每种蛋白质都含有C、H、O、N、S等元素
B.每种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中都有肽键
C.蛋白质是调节生物体新陈代谢的唯一物质
D.酶都是蛋白质
28.蛋白质功能多种多样,下列与其功能不相符合的是
A.酶——催化      B.抗体——免疫
C.载体——运输    D.肌肉中的蛋白质——调节
29.肌肉蛋白和血红蛋白都是蛋白质,但它们的功能不同,其原因最可能是
A. 它们的组成元素不同
B. 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C. 它们的分布部位不同
D. 它们所含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不同
30.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
多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是
A.999、1016、1046 B.999、1、1
C.996、24、54 D.996、1016、1046
31.某一蛋白质由4条肽链组成,共含有109个肽键,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
-NH2和—COOH个数及合成此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数分别为
A.105个,105个,105个 B.110个,110个,110个
C.4个,4个,113个 D.1个,1个,113个
32.下列是有关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决定蛋白质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DNA的多样性
B.高等动物可以合成自身需要的所有氨基酸
C.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两者氨基数目的不同
D.盘曲、折叠的蛋白质被解开后,其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
33.艾滋病研究者发现,有1%~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
染HIV之前,体内存在三种名叫“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以下
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N元素 B.一定都含有20种氨基酸
C.高温能破坏其结构 D.人工合成后可用于防止艾滋病
34.下面是三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式,据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上这三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分别是—H、—CH3、—CH2OH
B.将这三种氨基酸(足量)置于适宜条件下,经脱水缩合可形成的三肽化合物
最多有27种
C.甲是最简单的氨基酸
D.从上式可看出,只要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化合物就是组成蛋白质的
氨基酸
35. 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则其中的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①NH2—CH2—COOH ②NH2—CH2—CH2OH
③ ④

A.3、2 B.3、3 C.2、2 D.2、3
36.某蛋白质由m个氨基酸组成,共n条肽链,其中有z条肽链呈环状,此蛋白质彻底水解消耗的水分子数为
A.m+n-z B. m-n+z C.m-n-z D.m+n+z
37.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核酸由C、H、0、N、P等元素组成
B.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C.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DNA和RNA
D. 核酸能控制蛋白质合成
38.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存在于
A.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   
B.细胞核、内质网和线粒体
C.细胞核、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D.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
39.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加入8%盐酸目的不包括
A.改变细胞膜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水解DNA
40.在生物体内,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物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依次为
A.糖类、脂类和核酸 B.蛋白质、磷脂和核酸
C.核酸、糖类和蛋白质 D.核酸、蛋白质和磷脂
41.下列关于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核糖、葡萄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体内共有的单糖
B.葡萄糖、果糖、蔗糖均为还原性糖
C.只有多糖、蛋白质、脂肪三类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D.固醇包括了脂肪、性激素、维生素D
42.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和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分别是
A.蛋白质、脂肪 B.糖类、脂肪
C.脂肪、糖类 D.糖类、蛋白质
43.组成纤维素、纤维素酶和决定纤维素酶的遗传物质三者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
C.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 D.淀粉、蛋白质和DNA
44.小鼠肝细胞中具有的糖类物质是
A.纤维素和糖原 B.葡萄糖和麦芽糖
C.葡萄糖和糖原 D.淀粉和蔗糖
45.脂质不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A.构成生物膜??? B.携带遗传信息????
C.储存能量???? D.调节生理代谢
46.当植物由代谢旺盛的生长期转入休眠期时,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通常会
A.升高 B.下降 C.无变化 D.产生波动
47.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收缩不能维持。用含少量钙和钾的钠盐溶液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
A.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D.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48.下列叙述中最符合自由水生理功能的是
A.作为溶剂,只能使无机盐成为离子状态
B.溶解、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C.与细胞内其它化合物结合
D.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49.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细胞中能源物质之一
B.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多会引起抽搐
C.与其他化合物一道共同承担构建细胞、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等功能
D.生物体处在不同发育期,含水量基本一样
5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
C.维持细胞内的环境的稳定
D.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25分)
51.(7分)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
(2)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_分子水,这个化学反应被称为 。
(3)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2.(8分)下列为某一多肽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结构中,代表氨基的结构式为_________;代表羧基的结构式为_________;
代表肽键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分子水形成的,该化合物称为________,
水分子中的氧来自于__________,氢来自于________。
53.(10分)下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示意图,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
(1)若物质A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含有,并作为细胞内的最理想的储能物质,则A是    ,可以用      鉴定。
(2)物质C是 若要观察大分子物质C在细胞中的分布可用 染色,结果发现细胞核被染成 色。
高一生物答案
第一卷(三部分,共8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 选出最佳选项.
1. How much did the man pay for two dinners ?
A. 8 dollars. B. 16 dollars. C. 32 dollars.
2.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know ?
A.Where Sally was last week.
B. What Sally did last week.
C. How Sally broke her arm.
3.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woman’s new dress?
A. Much prettier. B. More comfortable. C. Much thinner.
4. Who is the woman ?
A. Ann Robinson. B. Ann Robinson’s sister. C. Ann Robinson’s mother.
5. What does the manwant the woman to do ?
A. Go shopping. B. Eat outside. C. Make dinner.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下面一段对话, 回答第6至8题
6.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
A. Husband and wife. B. Neighbors . C. Friends .
7. What are the people in the house doing ?
A. Having a party . B. Dancing a ballet. C. Preparing for dinner.
8. How does the woman speaker know Bob ?
A. He has just been introduced to her.
B. She has been taking lessons from him.
C. They have met at a party before.
请听下面一段对话, 回答第9至11题
9.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
A. At the airport. B. At the man’s home. C. At the railway station.
10. What is the weather probably like ?
A. First cloudy, then rainy. B. First cloudy, then clear. C. First clear, then cloudy.
11.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is angry with the man .
B. She doesn’t like traveling by air.
C. She is surprised to see the man come.
请听下面一段对话, 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at kind of place does the man want to go for the holidays?
A. Somewhere there are beautiful mountains.
B. Somewhere there aren’t many tourists.
C. Somewhere there aren’t many modern buildings.
13. What does the woman worry about ?
A. The weather. B. The place to stay at. C. The food and water.
14. What does the woman plan to do during the holidays ?
A. Make a path in the garden.
B. Travel with the man to a far place.
C. Stay at home to plant some flowers.
请听下面一段对话, 回答第15至17题
15. How old are the speakers ?
A. In their twenties . B. In their thirties. C. In their forties.
16.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is the main difficulty in starting one’s own business?
A. Knowledge . B. Social experience. C. Money .
17. What does the man decide to do ?
A. Look for a job . B. Start his own business. C. Live a peaceful life.
请听下面一段独白, 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ere were the speaker and her brother playing ?
A. On the street. B. Near their house. C. Beside a river.
19. How was the speaker saved by her brother ?
A. With a long ladder. B. With a strong boat. C. With a long rope.
20. What is TRUE about Philip ?
A. He was young but clever.
B. He was small but very strong.
C. He was 7 when he saved his sister.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 B, C, D 四个选项中, 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 According to my grandma, it is a good idea to eat chicken soup when you have a cold.
? ? ---- ______, scientists agree with her.
???? A. Sooner or later??? ??? B. As usual??? C. Right away ???? D. Believe it or not
22. If we sit near _______ front of the bus, we’ll have _______ better view.
?A. 不填;the????? B. 不填;a??? ?C. the; a?? ??? ???D. the;the
23. I’ve won a holiday for two to Florida. I _______ my mother.
A. have taken B. am taking
C. take D. will have taken
24. The reason why she came here late this morning was she had to look after her sick daughter.
A.why B.because
C.that D.because of
25. ______ of the land in that district _______ covered with trees and grass.
A. Two fifths?; is ??? B. Two fifth?; are?? C. Two fifth?; is ?? D. Two fifths ; are
26. As a child, Jack studied in a village school,_______ is named after his grandfather.
A. which B. where C. what D. that
27. It was so dark in the cinema that I could hardly ______ my friend.
A. ignore B. judge C. recognize D. realize
28. I'll spend half of my holiday practicing English and_______ half learning drawing
A. another B. the other C. other’s D. other
29. —Where did you get to know her?
—It was on the farm _______ we worked.
A.that B.there C.which D.where
30. ----John is very ______ ---- if he promises to do something he’ll do it .
A. grateful ? B. stubborn? C.?reliable??? D. straight
31. Do you think shopping online will ______ take the place of shopping in stores?
? A. especially?????????? B. finally?????????? C.??frequently?????????? D. exactly
32. I used to quarrel a lot with my parents, but now we_______ fine.
A. calm down B. care about C. give up D. get along
33. Tim is in good shape physically_______ he doesn’t get much exercise.
A. even though??????? B.??if????? C. unless???????? ? D. as long as
34. The helicopter soon arrived at the scene of the accident to _______ the survivors.
A. organize B. protect C. rescue D. command
35. ---- Have you ______ some new ideas?
---- Yeah. I’ll tell you later.
A. come about B. come up
C. come out D. come up with
第二节: 完形填空 (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0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 B, C和 D)中,选出最佳选项
My husband had just bought a new washing machine for me. I decided to use it the _36 day, and I washed a lot of things. Everything worked 37 , but I couldn’t find 38 of my husband’s socks though I had looked 39 for it.
The next morning, I got ready for 40 as usual. When the bell rang, the students came in. I greeted them and told them 41 we were going to do 42 .
When I turned 43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 the class burst out 44 . They laughed and laughed. They laughed so much, in fact, that I was 45_ the headmaster would be in to see all this.
I asked the class to 46 , but the 47 I talked , the more they laughed. So I thought I had better pay 48 attention to them and continue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 When I did this, they laughed even more.
Before long, the teacher who had the room next to 49 came to see 50 all the laughter was about. When he came in, he started 51 , too. “ Good Heavens!” I said . “ Will 52 please tell me what is so _ 53 ? ” “ Oh, God, ” said the teacher. “ You have a brown 54 stuck (沾) to the back of your shirt. ” So that’s 55 I found my husband’s missing sock. “ Oh, well, ” I said to the class, “ Let’s just say you have had an unforgettable lesson on static electricity (静电).”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very
hard
all
nowhere
breakfast
which
today
around
smiling
afraid
look
better
further
me
what
writing
everyone
funny
handkerchief
why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last
well
both
somewhere
clothes
what
this day
back
laughing
doubtful
write
quicker
more
mine
why
asking
anyone
wrong
sock
when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next
fast
either
anywhere
school
how
that day
off
crying
sure
stop
less
hardly
us
which
talking
someone
pleasant
paper
how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following
slowly
one
everywhere
books
why
now
over
quarrelling
glad
go on
more
no
his
that
laughing
he
unforgettable
hair
What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When George was thirty-five, he bought a small plane and learned to fly it. He soon became very good and made his plane do all kinds of tricks (特技).
George had a friend, whose name was Mark. One day George offered to take Mark up in his plane.
Mark thought, “ I’ve traveled in a big plane several times, but I’ve never been in a small one, so I’ll go. ”
They went up, and George flew around for half an hour and did all kinds of tricks in the air.
When they came down again, Mark was glad to be back safely, and he said to his friend in a
shaking voice, “Well , George,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ose two trips in your plane.”
George was very surprised and said, “ Two trips? ”
“ Yes, my first and my last. ” answered Mark.
5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false?
A. George learned to fly a plane very quickly .
B. It took George a short time to learn to fly a plane.
C. George had some difficulty learning to fly a plane.
D. Mark decided to fly in George’s small plane.
57. When George did some tricks with his small plane, Mark was _____.
A. unhappy B. excited C. frightened D. surprised
58. Mark went up in George’s plane _____.
A. twice B. only once
C. several times D. once or twice
B
Although English is not as old as Chinese , it is spoken by many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every day. English speakers are always creating new words and we are often able to know where most words come from.
Sometimes, however, no one may really know where a word comes from. Did you ever think about why hamburgers are called hamburgers, especially when they are not made with ham? About a hundred years ago, some men went to America from Europe. They came from a big city in Germany called Hamburg. They didn’t speak good English, but they ate good food. When some Americans saw them eating round piece of beef, they asked the Germans what it was. The Germans didn’t understand the question and answered, “We come from Hamburg.” One of these Americans owned a restaurant, and had an idea. He cooked some round piece of bread and started selling them. Such bread came to be called “hamburgers”. Today, “hamburgers” are sold in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Whether this story is true or not, it certainly is interesting. Knowing why any word has a certain meaning is interesting, too. This reason, for most English words, can be found in any large English dictionary.
59. Hamburg is ____________
A. a kind of food B. a round piece of beef
C. the name of a village D. a city in Germany
6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___________.
A. few Americans like hamburgers
B. hamburgers are made with beef
C. hamburgers are made with ham
D. hamburgers were first sold about a century ago
61.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often be found in any large English dictionary?
A. Where all the new words come from.
B. Where those Germans came from.
C. The reason why a word has a certain meaning.
D. The reason why English is spoken around the world.
62. From the story, we can know that the word “hamburger” comes from ___________.
A. China because it has a long history
B. English because Germans don’t speak good English
C. The round piece of beef which those people from Hamburg were eating
D. English speakers because they always create new words
C
Good afternoon, and welcome to England. We hope that your visit here will be a pleasant one. Today, I would like to draw your attention to a few of our laws.
The first one is about drinking. Now, you may not buy alcohol in this country if you are under 18 years of age, nor may your friends buy it for you.
Secondly, noise. Enjoy yourselves by all means, but please don’t make unnecessary noise, particularly at night . We ask you to respect other people who may wish to be quiet.
Thirdly, crossing the road. Be careful. The traffic moves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oad in this country. Use pedestrian crossings and do not take any chances when crossing the road.
My point is about litter. It is an offence to drop litter in the street. When you have something to throw away, please put it in your pocket and take it home, or put it in a litter bin.
Finally, as regards smoking , it is against the law to buy cigarettes or tobacco if you are under 16 years of age.
I’d like to finish by saying that if you require any sort of help or assistance, you should contact your police station, who will be pleased to help you.
Now, are there any questions?
63. The underlined word “contact ” in the seventh paragraph means _______.
A. get along with B. get in touch with C. join D. report
64. How many laws are there discussed in the speech?
A. Three. B. Four. C. Five D. Six.
65.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peech would be to __________.
A. prepare people for internation travel
B.declare (宣布) the laws of different kinds
C. give advice to travelers to the country
D. inform (告知) people of the punishment for breakig laws.
66. You are not allowed to ______ when you have something to throw away.
A. drop it in the street B. put it in your pocket
C. take it home D. put it in dustbin
D
  It is difficult for parents of nearly every family to teach their children to be responsible for housework, but with one of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you really can get your children to help at home.
  If you give your children the impression that they can never do anything quite right, then they will regard themselves as unfit or unable persons. Unless children believe they can succeed, they will never become totally independent.
  My daughter Carla’s fifth - grade teacher made every child in her class feel special. When students received less than a prefect test score, she would point out what they had mastered and declared firmly they could learn what they had missed.
  You can use the same technique when you evaluate (评价)your child’s work at home. Don’t always scold and give lots of praise instead. Talk about what he has done right, not about what he hasn’t done. If your child completes a difficult task(任务), promise him a Sunday trip or a ball game with Dad.
  Learning is a process(过程)of trying and failing and trying and succeeding. If you teach your children not to fear a mistake of failure, they will learn faster and achieve success at last.
67.The whole passage deals with ________.
   A. social education         B. school education
   C. family education         D. pre - school education
68.The article gives us a good suggestion about how to evaluate(评价)your child’s work at home. That is to _____.
   A. praise his success        B. promise him a trip
   C. give him a punishment      D. promise him a ball game
69.The author advises readers to________.
   A. learn from himself, for he has a good way of teaching
   B. take pride in Carla’s fifth - grade teacher
   C. do as what Carla’s teacher did in educating children
   D. follow Carla’s example because she never fails in the test
70.Having read the last paragraph, we can conclude that ________.
   A. pride goes before a fall B. practice makes perfect
   C. no pains, no gains D.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E
___71____Buses can go where trains and airplanes cannot. It does not cost as much to travel by bus. Even though buses may not move as fast as airplanes and trains, they sometimes take people between places faster. This is because they may travel a more direct way, or may leave more often, or at better times.
____72___ A small bus can carry only eight or ten people . A large one might have seats for 50 to 70 people and have standing room for more.
Thousands of yellow school buses carry millions of children to school every year. Most of these buses have seats placed quite close together to fit in as many children as possible. ____73___ Others pay to use buses that belong to bus companies.
City and town buses carry people for short distances . The seats of these are close together . ____74____ Most city buses have two doors so that people can get on and off quickly.
Long distance buses go from state to state or country to country . They give people the chance to travel across huge stretcdhes of land. These buses have comfortable seats that can be moved to different positions. They have places to store suitcases . Many have washrooms. ___75____
A. Buses come in different sizes.
B. Students pay money to ride on the buses.
C. Why do people in all countries ride in buses to school, to work and to far places?
D. And there is standing room as well.
E. How many kinds of buses are there?
F. Some schools buy their own buses.
G All these things are important on a long trip.
第四部分:写作(共三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76. Ted caught a cold and s________ from a headache last night.
77. After retirement(退休), he and his wife s________ themselves in the countryside.
78. Tom’s bad a________ towards his parents disappointed them.
79. A lot of buildings lay in r________ after the earthquake.
80. It’s getting dark and she was c________ about the safety of her children.
81. Mr. Smith has been _______ (埋头) in his research for more than 3 weeks.
82. She made a ________ (请求) for some water.
83. Of the six people injured in the crash, only two ________ (幸存下来).
84. The big fire was terrible so everything was completely________ (毁坏) .
85. He is still ________(康复) from his operation.
第二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此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增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其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十一处起)不计分。
One day, while my friend and I was traveling through Germany, we were not very hungry but we only had a little money. We decided to stop at a village market to buy something to eat. We choose
the cheapest biscuits and ate it under a tree. We thought the biscuits were great.“Let’s gets some more,” I said, “They’re cheap and they really taste well.” My friend could read some Germans, but I couldn’t, and I gave her the biscuit bag to find the name. She looked it and started to laugh, “How are you laughing?” I asked. “Because they’re dog biscuits!” She said.
第三节: 书面表达 (满分15分)
假定你是李华,希望通过外籍教师Peter找一个英语笔友。请写一封短信,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笔友的条件,并说明为什么选这样的笔友。具体条件包括:
年龄;
性别;
爱好(旅游、运动、宠物等)。
注意:1.词数100 左右;
2.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开头语已为你写好。
Dear Peter,
I am writing to ask whether you are able to do me a favo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st wishes,
Li Hua
牙克石林业一中2012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2012-10-18
第I卷 选择题(27分)
语言知识和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椽子(chuán) 胚胎(tāi) 溘然(kè) 苔径(tāi)
B.敷衍(fū) 侮蔑(wǔ) 空寥(liào) 脊骨(jǐ)
C.皮夹(jiā) 褶皱(zhòu) 辗轧(zhá) 剔透(tī)
D.扃牖(yǒu) 模样(mú) 埋怨(mán) 湛蓝(zh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抗衡 消毁 染指 轰然洞开
B.僭用 精悍 倾泄 转瞬即逝
C.荒诞 荡漾 理睬 杯盘狼藉
D.端详 闪铄 禀赋 沁人心脾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虑,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B.激情满怀一诺千金之时,人们可以对天地盟誓,但怎么可以想象有人面对一条领带或者一只沙发盟誓?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昆虫学家们发现他们以为在几年前就已经解决的问题卷土重来,而且有了新麻烦:刚出现时毫不起眼的某种昆虫会迅速繁衍成灾。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果中国把四化建设的实现放在香港是否繁荣上,那么这个决策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B、世俗权利给任何人带来了贫贱感或富贵感、卑贱感或优越感、虚弱感或强盛感,都可能在大山大水面前轻而易举地得到瓦解和消散。
C、我们当中很多人穿行于世,却如同盲人,不熟悉这个世界的美好、奇妙,以及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物奇特的有时甚至是令人恐惧的强大生命力。
D、它当然不是醋,更不是盐酸!醋和盐酸里何曾有这样的夏的阳光、冬的山雪、秋的沉郁和春的苏醒?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 见:看见
B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乳:哺乳。
C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殆:大概
D 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死荣生 荣:使……得到荣耀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人可以不为财死,鸟可以不为食亡,那该是怎样的人?又该是怎样的鸟呢???????????毫无疑问,_______________世间所有富人都将因此蒙羞。
①有胆,有识,有才,有手段,有谋略,有智慧,芸芸众生自然有得一比,但还须恪遵游戏规则
②梭罗那样只过简朴生活的圣人连朽骨都已不剩一根
③更多的人都是凡人,更多的鸟都是庸鸟,怎么办
④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大家心服口服,倘若让意大利黑手党首领或某大国头号贪官成为世界首富,情形又将如何
⑤凤凰那样只食练食的异鸟则只在传说中出没
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就很好,心态十分健康
A.②⑤③⑥①④?????????????????????????????? B.①⑥②⑤③④
C.②⑤③④①⑥?????????????????????????????? D.①⑥②③⑤④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①。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驾旋,瑶扈至宝应。中官邱得用铁縆②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扬人见瑶,无不感泣。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以老致仕去。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节选自《明史·蒋瑶列传》)
【注】①“疋”pǐ同“匹”。②縆gēng。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瑶执不可。     执:坚持
B. 微瑶,民且重困 微:认为……卑贱
C. 竟扈至临清而返 竟:竟然
D. 迨迁陕西参政 迨:等到
8.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蒋瑶全心为民的一组是(  )
①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
②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
③此花已绝,今无以献
④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
⑤扬人见瑶,无不感泣
⑥既归,僻处陋巷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9.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德年间,蒋瑶力陈时政弊端,他认为在内府各局担任监督的宦官人数增加太多,这样会导致军队耗费太大,以致损耗国力。
B. 武宗南巡至扬州,随行的权幸因扬州繁华富庶,向蒋瑶大肆索要财物,蒋瑶对此暗中抵制,后被权幸用铁绳捆绑数日才被释放,扬州人对此无不感慨落泪。
C. 皇帝对蒋瑶非常器重,在宴会上,他下令将蒋瑶的席位移至殿内,然后把皇亲移到殿右来为蒋瑶让出席位,并且强调尊重贤才比亲近亲人更重要。
D. 嘉靖年间,朝廷工程繁多,耗费巨大,蒋瑶严格遵循皇帝的意图进行规划设计,对此皇帝非常高兴,并多次对他进行赏赐。
第Ⅱ?卷? 表达题(93分)
10.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句4分)
(1)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
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文默写
12.填空(7分,每空1分)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     。(《项脊轩志》归有光)
(2)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再别康桥》徐志摩)
(3)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4)上善若水。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
三、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0分)
落 价
冰 心
我们家的老阿姨回安徽老家去给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对我说:“宋老师,我这次回去,可能不来了。我总觉着在您家里干活,挺轻松、挺安逸的。我的侄女昨天从乡下来了。她刚念完初中,她妈妈就死了,她爹又娶了后妻,待她很不好,尽叫她下地干农活。我听说了怪心疼的,就托同乡把她带来了,想让她顶我的缺。她什么都会,又有文化,比我强多了。”说着从身后拉过一个二十岁左右、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姑娘来,说她叫方玉凤,又催她说:“你快见见宋老师,她就是你的东家!”小方腼腆地向我鞠了一个深深的躬。
那时我还没有退休,我女儿小真大学刚毕业,也在中学里教书。家中里里外外的事也不少,有小方来帮忙,我很高兴。
小方虽然瘦弱,却很利落麻利,来了不到一个月,我们就都十分喜欢她。她也因为久已没有家庭的温暖,在我们这个简单的小家庭里,似乎又得到了和睦融洽的“家”的滋味。小真总把自己穿过的衣服,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她俩就像姐妹一样地亲热。每天晚上小真还教她英语、数学等,鼓励她去考中专。
两年过去了,忽然有一天,小方很难为情地来对我说:有个同乡介绍她到一家面铺当售货员,每月工资有一百九十元,奖金除外。她几乎流着眼泪说:“我真是舍不得离开你们,可是我若想上学,不攒一点学费不行……”这时我已经退休了,足可以料理家务了,因此我和小真都连忙说:“这个我们了解而且也替你高兴,你去吧,有空常来走走。”
小方真地像回家一样,每个星期天都来。本来在我们家两年,她已经丰满光鲜得多了,这时再穿上颜色鲜艳的连衣裙,更是十分漂亮,我们都笑说几乎认不得她了。
她每次来,都带着果品,尤其常送些新鲜的南豆腐,她说:“从书上看到老人骨节疏松,最好吃些带‘钙’的东西,除了牛奶、鸡蛋之外,最好的是豆制品了。你们上街买菜时,不容易碰得到好豆腐。”当我们辞谢她时,她还对小真挤眼,笑说:“我的工资比你们都高,这点东西算不了什么。”我们也只好由她。
有一天,她拿来了一架小长方形的白色蓝面的收音机,放在我的书桌上,说:“这收音机才十八块钱,不到我工资的十分之一,你们早晨起来听‘新闻和报纸摘要’不比订那些报纸强么?从前我每次到邮局去替您订这个报、那个报的,我都觉得很浪费!其实那些报纸上头登的都是一样的话!”我一边赏玩着那架小巧的收音机,一边笑说:“报纸上也不尽是新闻,还有许多别的栏目呢。而且几份报纸看过了,整理起来,也是一大摞,可以卖给收买破烂的,不也可以收回一点钱?”
小方打断了我,说:“您不知道,‘破烂’才不值钱呢!现在人人都在说,一切东西都在天天涨价,只有两样东西落价,一样是‘破烂’,一样是知识……”小方忽然不往下说了。
我的心猛然往下一沉,心说:和破烂一样,我们是落价了,这我早就知道!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我们家的老阿姨”出场时,人物语言特点是句式短,语言逻辑带着鲜明的口头表述方式;于是,一个形象生动、语言准确的农妇角色跃然纸上。
B.小方出场时,只见她“腼腆地向我鞠了一个深深的躬”。这一句话,就把小方的年龄、外貌、衣着和动作准确地描写出来了。
C.小真是中学教师,她把自己的农服“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还教“小方”英语、数学等,鼓励她去考中专,这只是为给“小方”之后的拜金做铺垫。
D.两年后,“小方”去了一家面铺当售货员,“我”和小真表示“你去吧,有空常来走走”。这里可以看出,“常来走走”的表示则是为引出下文。
E.小说对“我”的描写一般都是点到即止,轻描淡写,而到了文章最后一段,“我”这个人物的形象就丰满和独特起来,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4 结合全文,请你说说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根据小说内容,你认为小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小说以“落价”为题,但主要内容却是写小方的事情,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17 以“乘着 的翅膀飞翔”或“那一滴 的泪水”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
说明:①请你先在空格上填进适当的文字完成题目,然后作文。题目不完整,或者另拟题目,一律视为没有标题,将被扣除3分。
②鼓励原创,反对抄袭。抄袭之作,一律作0分处理。
③字数不足,每少20字扣一分。不足500字,将在20分以下评分。
牙克石林业第一中学
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的军人都出来,招募花费大减。因为年老辞官离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