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东阿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测试试题9科10份打包下载(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测试试题9科10份打包下载(含解析)

资源简介

山东省东阿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模块测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5.3%,其他条件不变,有一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为( )
A. 大于25.3% B. 小于25.3% C. 等于25.3% D. 约等于25.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可燃物燃烧生成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就是该物质的燃烧热
B.因为醋酸是弱电解质,盐酸是强电解质,所以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盐酸时,中和醋酸消耗的NaOH比盐酸消耗的NaOH用量少
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且已知C2H2(g)+ 5/2O2(g)=2CO2(g)+H2O(l)
△H=-1300kJ·mol-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有20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2600kJ 热量
B.当有4 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热量
C.若生成NA个水蒸气分子焓变为△H’,则△H’<△H
D.上述反应为吸热反应
4.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滴加酚酞的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后红色变浅  
B. 棕红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已知: 2NO2 (g) N2O4 (g))
C.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D. 煅烧粉碎的硫铁矿利于SO2的生成
5.将1 mL 0.1 mol·L-1的H2SO4溶液加入纯水中制成200 mL溶液,该溶液中由水自身电离产生的c(H+)最接近于( )
A.1×10-3 mol·L-1 B. 1×10-11 mol·L-1
C.1×10-7 mol·L-1 D. 1×10-13 mol·L-1
6.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其电池总反应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
C.当65g 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极的电子1mol
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MnO2+e-+H2OMnO(OH)+OH-
7.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实现:Fe+H2SO4=FeSO4+H2↑反应的是
A.用导线将铁片和铜片连接后,放入一盛有稀 H2SO4溶液的烧杯中
B.Cu片作阳极,铁片作阴极,电解一定量的H2SO4溶液
C.Cu片作阴极,铁片作阳极,电解一定量的H2SO4溶液
D.将铁片直接放入一盛有稀 H2SO4溶液的烧杯中
8.乙酸乙酯能在多种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c(H+)的增大而加快。下图为CH3COOC2H5的水解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初期水解速率增大可能是溶液中c(H+)逐渐增大所致
B.A、B两点表示的c(CH3COOC2H5)相等
C.图中t 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t 0时CH3COOC2H5的转化率低于tA时CH3COOC2H5的转化率
9.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 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
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
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
10.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
1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12.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g)+6B(g) 4C(g) +5D(g)。若经5s后,剩下的A是2.5mol,则B的反应速率是( )
A.0.45 mol / (L·s( B.0.15 mol / (L·s( C.0.225 mol / (L·s( D.0.9 mol / (L·s(
13.已知反应mX(g)+nY(g) qZ(g)的△H<0,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若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X、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
14.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1、285.8 kJ?mol-1、890.3 kJ?mol-1、2 800 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s)+1/2 O2(g) ===CO(g) △H=-393.5 kJ?mol-1
B. 2H2(g)+O2(g) ===2H2O(g) △H=+571.6 kJ?mol-1
C. CH4(g)+2O2(g) === CO2(g)+2H2O(g) △H=-890.3 kJ?mol-1
D. 1/2C6H12O6(s)+3O2(g) ===3CO2(g) +3H2O(l) △H=-1 400 kJ?mol-1
15.某温度下,H2(g)+CO2(g) 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起始浓度



c(H2)(mol/L)
0.010
0.020
0.020
c(CO2)(mol/L)
0.010
0.010
0.020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
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CO2的转化率均是60%
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
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16.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g)+B(g) 2C(g),可以判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体系压强不变 B. 单位时间消耗n molA,同时生成2nmolC
C. A的转化率不变      D.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17.对于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若ΔH>0,ΔS<0,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
D.若ΔH<0,ΔS<0,低温时可自发进行
18.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 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 kJ·mol-1、P-O:b kJ·mol-1、P=O:c kJ·mol-1、O=O: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
A. (6a+5d-4c-12b) kJ·mol-1
B. (4c+12b-6a-5d) kJ·mol-1
C. (4c+12b-4a-5d) kJ·mol-1
D. (4a+5d-4c-12b) kJ·mol-1
19.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 ⊿H=-57.3kJ/mol。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 ②浓硫酸 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 B.⊿H1<⊿H3<⊿H2
C.⊿H1<⊿H2<⊿H3 D.⊿H1>⊿H3>⊿H2
2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 氨水应密闭保存,置低温处
B. 在FeCl2溶液中加入铁粉防止氧化变质
C. 生产硝酸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氨的利用率
D.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21.(9分)某温度(t ℃)时,水的离子积为KW =1×10-13,则该温度_ ___ 25 ℃(选填“>”“<”“=”),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此温度下pH=11的苛性钠溶液a L与pH=1的稀硫酸b 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试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溶液的体积比。
(1)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a∶b =__________;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 。(用c(Na+)等表示)
(2)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 =__________;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 。(用c(Na+)等表示)
22.(8分)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它是由两组平行排列的栅状铅合金极板作为主架,正极板上覆盖PbO2,负极板上覆盖Pb,电解质是硫酸。电池总反应式为:
Pb+PbO2+4H++2SO42- 2PbSO4+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液中H2SO4的浓度将变____________;当外电路通过1 mol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______________g。
(2)在完全放电耗尽PbO2和Pb时,若按下图连接,电解一段时间后,则在A电极上生成____________、在B电极上生成____________,此时铅蓄电池的正负极的极性将____ _____。
23.(14分)某混合物X由A12O3、Fe2O3、Cu、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
(1)由I可知X中一定存在的是 ,步骤I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为进一步确定上述混合物X的成分,另取9.4gX进行如下实验。
(3)由Ⅲ可得出的结论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步骤Ⅳ所得蓝色溶液中阳离子为 。
(5)原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之比是 。(不必化简)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题(题型注释)
24.氯化铜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
(1)实验室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Cl2反应转化为固体1(部分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 仪器A的名称是      。
②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 有同学认为应在浓硫酸洗气瓶前增加吸收HCl的装置,你认为是否必要(填“是”或“否”)      。
④装置Ⅳ中盛装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
(2)在CuCl2溶液转化为CuCl2·2H2O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小组同学欲探究其原因。
已知:在氯化铜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
Cu(H2O)42+(aq) +4Cl-(aq)CuCl42-(aq) +4H2O(l)
蓝色           黄色
①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
若增大氯离子浓度,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②现欲使溶液由黄色变成黄绿色或蓝色,请写出两种可采用的方法
a. b. 。
评卷人
得分
四、计算题(题型注释)
25.已知反应:FeO(s)+CO(g) = Fe(s)+CO2(g) 的Kc=0.5(1273K)。若起始浓度c(CO)=0.05 mol/L,c(CO2)=0.01 mol·L-1,请回答:
(1)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并计算反应物、生成物的平衡浓度。
(2)CO的转化率是多少?
(3)增加FeO的量,对平衡有无影响?
参考答案
1.C
2.C
3.A
4.D
5.B
6.D
7.B
8.A
9.C
10.D
11.A
12.C
13.B
14.D
15.C
16.C
17.C
18.A
19.D
20.B
21.>(1分) 25 ℃时水的KW=1×10-14(小于1×10-13),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温度升高,KW增大(2分)
(1)10∶1 (1分) c(Na+)>c()>c(H+)=c(OH-)(2分)
(2)9∶2 (1分) c(H+)>c()>c(Na+)>c(OH-)(2分)
22.(1)PbO2 + 4H+ + SO42- + 2e- = PbSO4 + 2H2O (2分) 小(1分) 48(2分)
(2)Pb PbO2 对换(各1分)
23.(1)Fe2O3 、Cu Fe2O3+6H+===2Fe3++3H2O Cu+2Fe3+===2Fe2++Cu2+
(2)SiO2+2NaOH===Na2SiO3+H2O(3)混合物X中无A12O3
(4)H+ Cu2+ Fe2+(5)m(Fe2O3):m(Cu) :m(SiO2) =3.2 :3.2 :3.0
24.(1)①分液漏斗(1分) ②MnO2 +4H++2Cl- Mn2++ Cl2↑+2H2O(2分)
③否(1分) ④NaOH溶液(1分) 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1分)
(2)①2分)不变(1分) ②a.加水稀释 b.AgNO3溶液 (各2分)
25.(1)反应将向右进行,CO和CO2的平衡浓度分别为0.04 mol·L-1 ,0.02 mol·L-1;(2)CO的转换率20%;(3)无影响
山东省东阿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模块测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2.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也是“民族”“民权”“民生”
B.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新三民主义是改造和发展了旧三民主义而来的
D.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与时俱进精神的体现
3.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4.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是
A.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C.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
D.运用“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大业
6.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新”在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耕者有其田”
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④ 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 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8.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 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 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 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路略的标语
D. 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9.有位名人曾放言“90岁时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这不是梦想,是我的理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大跃进”时期的口号
B.这种说法说明了社会上形成严重地浮夸风气
C.这是新科技条件下水稻杂交的新目标
D.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之一
10.“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定、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哦独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11.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12.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念是
A.日心说 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
13.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14.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15.“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利的利用成为可能”。下列叙述与“这一发现”相符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B.使工厂开始摆脱自然条件限制,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C.使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经济过渡到近代工业经济
D.可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并引起了世界交通和通讯领域的革命
16.据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19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的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工业人口。这组数据直接说明
A.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B.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
D.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17.《说文解字》中提到“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由此可见,撰史者应该
A. 客观记载历史事实 B. 公正评价历史事物
C. 全面记载历史发展 D. 辩证看待历史现实
18.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儒家思想中的( )
A. 礼 B. 仁 C. 中庸 D. 德治
19.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的记者会上,引用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明自己的信念。此言蕴含的理念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
A. 老子 B. 韩非子 C. 朱熹 D. 李贽
20.《管子》“饮食有量,衣服有制,宫室有度,六畜人徒有数,舟车陈器有禁……”这种规定的实质是
A. 划分阶级关系 B. 维护生活秩序
C. 处理人际关系 D. 维护等级差别
21.“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D.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22.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 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 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 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 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23.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24.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下列关于苏轼在“词”领域贡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他以切身感受和市井风光入词,其词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
B. 他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使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C. 其词清新俊逸,意境丰富,开豪放词派之先河
D. 其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具有浪漫色彩,至今广为流传
25.我们经常会听到讲自己或某个人是跑跑龙套的。“龙套”在早期京剧中指的是( )
A. 一种角色的行当
B. 京剧的一支小流派
C. 一种用于和声的唱腔
D. 一批专门给人化装或后台服务的人
26.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
A. 董仲舒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王阳明
27.下列人物中哪一位最有可能被称为中国的马丁·路德( )
A. 康有为 B. 毛泽东 C. 孙中山 D. 陈独秀
28.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9.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 “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 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 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30.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后孙中山在英国呆了九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哪方面思想主张的萌生?
A. 民权主义思想 B. 民族革命思想
C. 社会革命思想 D. 发展实业计划
31.毛泽东提出下列理论与观点的先后顺序是( )
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④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A. ③②①④ B. ③④②①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④①
32.建国以来,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国第一座试验性原子反应堆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A. ②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③①②④
33.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可用公式表述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1/4(资本增长)。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增长实际增长数据核算,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学技术增长+教育增长)。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中,劳动增长和资本增长的比率由较大到较小,科技和教育的比重增大
②重视科技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
③科技与教育逐步被摆在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
④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比较合理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4.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我们通过张艺谋的影片《活着》中的片断“儿子想拿父亲的铁皮箱子交给街道干部去炼铁”,可以想到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大概是( )
A.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C.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D.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35.杰斐逊曾宣称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其原因是 ( )
A. 他是法国移民的后裔
B. 受到法国革命的鼓舞
C. 他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D. 北美独立得到法国支持
36.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各国君主的极度恐慌。这是因为( )
A. 它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B. 各国君主还没有摆脱封建神学世界观的束缚
C. 它明确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D. 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37.面对教皇的责难,马丁·路德曾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马丁·路德的主要“意见”是:
A. 脱离罗马教皇统—德意志地区
B. 教徒宗教信仰自由不必禁欲苦行
C. 教徒需摆脱宗教束缚争取自由
D. 通过圣经信仰宗教无需通过教皇
38.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 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 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
C. 封建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D. 天主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
39.2008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说
A. ①② B. ③③ C. ①④ D. ③④
40.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注: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各做各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
——柏拉图《理想国》
4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4分)
42.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6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柏拉图的治国理念最大的不同是什么?(2分)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之后,这位伟人,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材料三 “在皇帝(拿破仑)的庇护下,新贵名流才得以保住政权,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
——《拿破仑时代》
4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恩格斯为何说拿破仑是德国“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2分)
44.以史实说明拿破仑是“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2分)
45.梯也尔所言“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是否符合史实?为什么? (3分)
46.材料三中的“新贵名流”是指哪些人?在“皇帝的庇护下”,“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说明了什么?(3分)
4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3小题,共18分)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
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
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宗《中国大
历史》
材料二 《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烈女节妇人数
唐代
宋代
明代
1人
267人
36000人
朱熹:“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朱子语类》
明清时代,《内训》、《古今列女传》、《规范》等女教读物铺天盖地,明清帝王都曾下过不少
诸如此类的诏书、制文。”
材料三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挑,终成眷属。
明末李贽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1)依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6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
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唐至明代“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说明李贽这一看法形成的原因。(4
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意思是说,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搬照套,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B
【解析】略
3.C
【解析】略
4.D
【解析】“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和国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时说的一番话;“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也印证了D项。
5.C
【解析】C项所述道路是指城市中心革命道路,不具有“中国化”的特色。
6.D
【解析】②项是新民生主义的内容,排除;④项是旧民族主义的内容,也排除。
7.D
【解析】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双百”方针,目的是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ABC三项提法与此相反。
8.A
【解析】本题题干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A项可选;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项排除;1995年中国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C项排除;“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公开发表,结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D项排除。
9.C
【解析】这是袁隆平的科研目标,AB两项显然不选;这是“理想”,不是现实科研成果,D项排除。
10.D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该人主张自由和理性。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故选D。
11.B
【解析】相对论未得到科学实验验证,A项不适合爱因斯坦;“日心说”未推动技术的重大突破,C项不适合哥白尼;哥白尼的“日心说”有缺限,不能算科学地概括出物质的规律,排除D项;B项强调这三人的天文学和物理学贡献对人类认知的推动作用。
12.C
【解析】审题扣住关键词,由“牛顿观念的破产”可知该理论解决了牛顿经典力学的危机,为现代科学革命的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论,故排除A 、D两项。 由“宇宙新理论”可知为相对论,光线在通过强引力场附近时会发生弯曲,相对论主要是宏观领域的理论,而量子论主要是微观领域的理论。
13.D
【解析】从题中材料主要归纳出,重点理解“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对科技进步的意义,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简言之,大家都认为,科技要进步,科学方法很重要,故选D。A项错在“仅从实用角度”;当时科学素养的作用小,不是因为不受社会重视,而是因为生产力和社会条件限制;C项与D项含义相反。
14.B
【解析】根据题意“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可知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被誉为“生物学界的牛顿”。
15.D
【解析】从题中可知,“这一发现”是电力的应用,即选D项。A项指牛顿经典力学体系;BC两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16.A
【解析】题中19世纪末和20世纪50年代,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的变化,属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根源是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生产力发展)。
17.A
【解析】从材料中“记事”、“正也”判断。
18.A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从孔子行为可以判断孔子尊“礼”。
19.C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材料中林则徐的名言和朱熹主张相似。
20.D
【解析】材料中的“量”、“制”、“度”、“数”、“禁”等都体现了等级关系。
21.D
【解析】本题考查了“天人感应”思想中包含的“仁政”思想,选项D是对两者结合的一种说法。
22.B
【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从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唤醒、说明、指责……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等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思想自由,重视个性。
23.A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文化。选项④是唐代书法,故排除。
24.A
【解析】本题考查了苏轼词的特点——豪放。选项A是对婉约派代表柳永的写照。
25.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京剧行当的理解。
26.B
【解析】本题考查了宋代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的思想。
27.A
【解析】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领袖,选项中只有A项康有为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为宣传资产阶级学说服务。
28.B
【解析】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李大钊是第一个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人,故③不正确;中国的工人阶级是在民国初期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而壮大的,马克思不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领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故①错误。
29.B
【解析】对相对论和对民约论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科学、民主(赛先生、德先生)的追求,这是新文化运动中两大旗帜。
30.C
【解析】材料中孙中山对西方国家社会改革和革命趋势的目睹导致其产生了社会革命的思想。
31.A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32.C
【解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顺序,其中②是1959年,①是1964年,④是1967年,③是1970年。
33.A
【解析】从传统经济增长计算公式到新型计算公式的变化,突出显示了科技、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故①②③正确。
34.C
【解析】材料是对20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的生动写照。
35.C
【解析】本题考查了法国启蒙运动对世界的影响。
36.C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内容。启蒙思想家对专制主义、等级制度的批判是引起各国君主恐慌的原因。
37.D
【解析】本题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信仰得救。
38.B
【解析】启蒙运动的思想主要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选项B体现了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
39.C
【解析】材料中“人民参加政府”体现了“人民主权说”;“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体现了“天赋人权说”。
40.C
【解析】材料体现了张謇对民生的关注。
41.素质: 孔子:道德(仁) 柏拉图:哲学学识(治国知识)。(4分)
42.理想国家:孔子: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2分) 柏拉图:正义、法治。(2分)
手段: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1分)
柏拉图: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1分)
理念:孔子主张人治,柏拉图主张法治。(2分)
【解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孔子与柏拉图思想的比较,要求学生能够概括、理解材料,并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41.主要考查了两者对统治者素质的理解。
42.主要考查两者对什么是理想国家的追求,以及实现理想国家的手段,和两者治理国家理念的不同点。
43.在拿破仑战争中,他所到之处,没收王室和贵族土地,将其置于帝国的统治之下,从而打击了当地的封建势力,并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到这些地区,动摇了当地封建统治的基础。(2分)
44.拿破仑统治时期,制定了《民法典》和《刑法典》,尤其是他的《民法典》,后来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模仿,成为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2分)
45.不符合史实。因为法国大革命,使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深入人心;法国资本主义生产力仍在继续发展。到19世纪中后期,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确立。(3分)
46.指“新兴资产阶级”说明了在资产阶级帝国内,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显著增强。(3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代表人物——拿破仑的相关事实及评价。
43.主要考查拿破仑反封建发展资本主义的贡献。
44.主要考查拿破仑在立法方面的贡献。
45.考查对拿破仑的评价。
46.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要求学生回答拿破仑对法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影响。
47.(1)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
百姓的生计。(6分)
地位: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分)
(2)唐朝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封建礼教观念不强)。宋明理学发展,强调三纲五常;明清
统治者不断强化对妇女守节的推崇和提倡。(6分)
(3)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
教的思想(李贽的 “异端”之学),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
第(1)问,主要考查西汉儒学的影响和地位。根据材料结合西汉时期儒学的知识即可得出
答案。
第(2)问,分析从唐至明代“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这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
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3)问,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这主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完整的解读信息,
归纳信息的内容。说明李贽这一看法形成的原因。主要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分析。
山东省东阿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模块测试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湖南工业总产值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等
B.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等
C.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等
D.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等
2.“钢都”匹兹堡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丰富的煤铁资源 ②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 ③丰富的水能资源 ④优美的环境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美国五大湖区芝加哥一区兹堡城市群的形成是在区域发展的: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后期阶段 D.转型阶段
4.中国经济地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资源条件 B.自然条件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气候条件
5.关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B.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
C.对外开放程度高,外资企业比重大 D.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丰富、经济相对发达
6.下列矿产中,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A.森林 B.有色金属 C.煤炭 D.石油
7.我国北方地区适宜发展:
A.以棉花、小麦为主的旱作农业 B.以棉花、甜菜为主的灌溉农业
C.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 D.以瓜果、长绒棉为主的绿洲农业
在马来半岛沿海平原和中央山脉之间的山麓丘陵地带,不仅适于种植橡胶,而且又是锡矿带的主体,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胶锡地带”。 近年来,“胶锡地带”的橡胶和锡矿石的生产出现滑坡,而电子装配、化工、机械等一大工业部门代之而起,“胶锡地带”已向“制造业带”转化。结合以上材料,分析问题:
8.该区域由“胶锡地带”向“制造业带”转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胶”、“锡”属于初级产品,附加值在国际贸易中居不利地位
② 马来西亚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
③ 科技力量雄厚,国内市场广阔
④ 有效的产业政策和高水平的教育投入,推动了产业升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目前,该区域正处于: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衰落阶段 D.再生阶段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根据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0.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B.环境和技术 C.交通和市场 D.原料和能源
11.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读图《中、韩、日三国近年来产业结构》,回答问题。
12.关于第一产业,不正确的叙述是:
A.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其产值比重,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
B.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剩余?
C.日、韩两国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我国的低很多
D.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在产值和就业结构中比重都低,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13.关于第二产业,不正确的叙述是:( )
A.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第一、三产业
B.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韩国和日本
C.我国第二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我国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低于韩国和日本
读“东部沿海地区图”,并回答问题。
14.A地区在工业发展的条件上,比F地区优越的是:( )
A.高校林立,技术水平高 B.交通运输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消费市场广大
15.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C.均为平原,地形平坦 D.热量充足,无霜期长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初步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通过优化工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使工业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目前珠江三角洲将部分产业向粤北、粤东、粤西等欠发达地区转移,这样的转移,既为移入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如此就有了“腾笼换鸟”之说。据此回答问题。
16.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劳动力素质高 D.拥有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17.促使珠三角地区部分产业向粤北、粤西等地区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①劳动工资水平 ②土地价格 ③政策 ④市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腾笼换鸟”对粤北、粤西等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工业附加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如图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据此回答问题。
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
B.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
C.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倍
D.AB段的比例尺为1:10 000 000
2011年3月26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各自当地区时20时30分熄灭电灯、关闭电源到21时30分恢复正常。读图,回答问题。

20.活动当天,按20时30分来临的顺序,各城市依次熄灭电灯。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
A.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
B.伦敦—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
C.旧金山—伦敦—雅典—上海—惠灵顿
D.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
21.当旧金山开始熄灯时,图中太阳高度最大的城市是
A.雅典 B.上海 C.惠灵顿 D.伦敦
该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分布状况,等高距为200m。完成问题。
22.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00 250 B.100 350
C.500 250 D.500 350
图为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回答问题。
24.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5.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A. B. C. D.
图是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26.该地所在的半球位置及当前的季节为
A.北半球冬季 B.南半球夏季
C.北半球夏季 D.南半球冬季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处为一座山,山上有冰川分布
B.P处气温在10℃以上
C.P处地势低洼,沙漠广布
D.P处为一座山,山顶海拔可能超过1000米
图为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并完成问题
28.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山最可能位于
A. 20oN附近 B. 34oN附近 C.50oN附近 D.40oN附近
29.关于这座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1月气温垂直递减率比7月大 B.1月出现逆温现象
C.7月海拔低处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比高处大 D. 该山顶有永久积雪
该图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30.关于锋面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雨带的年内推移使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
②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较长
③雨带的北侧盛行偏北风,南侧盛行偏南风
④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1.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雨带位于a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②雨带位于d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③雨带位于f时,东南沿海台风活跃
④雨带位于g时,长江流域干旱少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32.该图为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有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1年5月10日,受到强热带风暴“艾利”的影响,菲律宾部分地区遭受洪灾,并已造成数人死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3.图中能正确反映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
34.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锋面气旋
B.台风常发生在秋冬季节
C.台风是一种在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D.台风有百害无一利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从形成过程看,寒潮是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减弱—再增强的过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5.寒潮暴发最有利的条件是(  )
A.强大的气压梯度 B.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
C.单一广阔的陆地表面 D.广阔的高纬度洋面
36.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尘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7.我国很少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  )
①青藏高原 ②滇南各地 ③海南岛 ④塔里木盆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问题。
烈度
破坏程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房屋轻微损坏,板房、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砂冒水

房屋多有损坏,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地下管道破裂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水面大浪扑岸
38.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9.图中③处可能为(  )
A.一个村庄 B.一座城市
C.一洼池塘 D.一座小山
40.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其他地质灾害是(  )
A.泥石流 B.瘟疫 C.海啸 D.火山喷发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41.读图1和图2,填表比较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征。(每空1分,共8分)
项 目


省级行政区简称


气候类型


经济发展
有利条件
、 等矿产资源丰富、原有工业基础好等
毗邻 、 特别行政区
改革开放 (早或晚)等
42.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下图表示上海市2004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1)图中甲地为 (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5分)
(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6分)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6分)
43.读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纬度
年降水量(毫米)
大洋
大陆
全球
北纬60°~50°
1123
488
767
北纬50°~40°
1351
513
912
北纬40。~30~
1307
588
885
北纬30°~20°
897
676
814
北纬20°~10°
1253
815
1138
(1)通过表中所给数值,分析北半球降水的分布规律。(6分)
(2)北纬30°~20°的大洋降水与其他纬度大洋降水相比偏少,试分析其原因。(2分)
(3)与上题所述大洋降水偏少相比,同一纬度大陆降水却偏多,试分析原因。(2分)
4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2:图中甲为福建省 7 月气温分布图,乙为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材料1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2分)
(2)说出材料2图中甲由 A 地经戴云山、 B 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1的实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6分)
(3)福建省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消防工作已积累了许多经验。结合图乙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4分)
4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由于人类对植被破坏会导致地质灾害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质灾害)的发生。
(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做好地质灾害的防御?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由于湖南省的自然环境东西差异明显,东部以平原为主,故自然环境较优越,工业集中,较发达;而西部以山地为主,故自然环境较恶劣,交通闭塞,工业落后。
2.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影响钢铁工业的发展的因素是丰富的煤铁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3.B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阶段。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过程中,大城市的形成大多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主要发展形成的,故属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
4.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是以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为主要依据。
5.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不足 。
6.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丰富。我国的有色金属主要集中于南方,以江西、湖南最丰富;森林主要集中于东北和西南地区;煤炭、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方。
7.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北方地区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季风区;而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田农业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而我国北方地区由于降水较少,故适宜发展旱地农业,故选A项。
8.A
9.B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
8.以原料为主的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马来西亚利用本国自然环境和交通优势,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本国民族工业。
9.目前该区域工业发展迅速,故处于工业化阶段,属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
10.A
11.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产业转移。
10.由珠三角向广东边远地区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故影响该类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和地价等因素。
11.建立产业园,将转移的企业集中到一个园区,从而节约土地,方便管理,众多关联企业集中到一齐,会节约交易成本,形成集聚效应。
12.D
13.B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差异和读图分析能力。
12.我国第一产业——农业产业构成的比重大,但劳动生产率低。由于我国农业人 口众多, 8 亿多农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 有 随着我国生产水平的提高将会导致第一产业的 劳动力剩余。 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在产值和就业结构中比重都低是因为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所致,并不是产业落后造成的。
13.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韩国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大,日本是世界上少数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韩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生产技术水平一般较我国高,故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可能高于日韩。
14.C
15.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14.图示A表示辽中南工业区,而F表示上海,故辽中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较上海优越。
15.东部沿海地区都位于季风区,故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16.D
17.D
18.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和产业转移。
16.20世纪80年代为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外来资金、技术,促进了珠三角的发展,重点发展了轻纺工业。
17.珠三角向广东边远地区转移的主要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故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劳动力工资水平、地价和政策。
18.材料反映“腾笼换鸟”促进了广东边远地区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而利于当地的产业发展、增加了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但也给可能造成当地的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的浪费,故②④错误。
19.D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和比例尺分析。图中线段等长,即图上距离相等,纬度越高,实地距离越小,比例尺越大。A、B地方时相差4小时,则经度相差60°,实地距离为60×111×cos60°=3330千米,可求比例尺。
20.D
21.B
【解析】本题考查时间和太阳高度的综合分析。
20.材料反映当地20时30分,各城市依次熄灯,故越靠近东十二区,区时越早,故熄灯时间越早。越在西侧则熄灯时间越晚。
21.当旧金山开始熄灯即西八区时间为20时30分,计算上海时间约为12时30分,靠近正午,太阳高度大。
22.A
23.C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22.河流集水线应与等高线垂直,由高处指向低处。
23.根据河流所在的地形应为山谷,等高线应符合“凸高为低”,故判断a数值大于300米,等高距为200米,故a数值为500米,结合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分布特征,故b数值应小于300米。
24.A
25.A
【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
24.近地面城市内部形成热低压风由乡村吹向城市,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东南风。
25.图中N地的气温比周围高,等温面应向上凸出,气压比周围低,等压面应向低空凸出。
26.B
27.D
【解析】本题考查等温线分布和区域环境的综合分析。
26.根据图示等温线的南北分布规律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空白部分为澳大利亚大陆,阴影部分表示海洋,故此时陆地等温线向南凸,表示气温较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故判断为当地的夏季。
27.若P处有一座山,故山地的气温为0--10°C之间,个山顶不可能有冰川;根据该山的温差,山脚气温10--20°C,故最大温差可接近20°C,故计算山顶海拔可能超过1000米。
28.B
29.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
28.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到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冬季0 ℃等温线所在地,根据第一幅图可知该山的山麓冬季气温为0 ℃,故选B项。
29.该山海拔为1 200米左右。该山的不同高度,1月和7月的气温递减率是不一样的,且1月份大约在380米以下的地方出现了随着高度增加气温上升的现象,即逆温现象;7月份山顶的气温大于0 ℃,不可能有终年积雪。
30.C
31.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的移动。
30.在北半球,锋面气旋是一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涡旋,因此③正确;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
31.锋面雨带是由北方冷空气南下和南方暖空气北上相遇而形成的,当锋面雨带位于d位置时,黄河流域还处在单一冷空气控制下,雨季尚未来临,黄河流域仍在枯水期;②错误;雨带位于g时,即雨带位于长江流域,故我国长江流域降水较多, ④错误。
32.B
【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关键是理解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进而形成环流,故①错误;白天的海陆之间,陆地温度高,故气流应上升,故④错误。
33.D
34.C
【解析】本题考查台风的发生机制、危害等知识。
33.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
34.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经常发生在夏秋季节;台风有过也有功,既能带来台风灾害,也能带来降温和降水。
35.B
36.A
37.A
【解析】本题考查寒潮发生的机制和危害等知识。
35.寒潮的发生与冷性高压有关,而冷性高压与冬季风的形成相关联。
36.春秋季华北地区气候干燥,寒潮除了能带来大风、降温天气,还能带来扬沙、沙尘暴天气。
37.青藏高原和滇南各地因地势高或地势阻挡的原因、海南岛因纬度低的原因,很少受寒潮天气影响。
38.A
39.B
40.C
【解析】本题考查地震发生的机制和危害等知识。
38.根据图示和表格信息可知,①处烈度最小,等震距应最大。
39.图中③处烈度在Ⅶ以上,比周围地区大,可能为一座城市。
40.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沿海地区,可能引发海啸。
41.粤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煤 铁 香港 澳门 早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比较分析。图示甲表示辽宁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乙图为广东省;位于我国南方,故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比邻港澳,改革开放早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优越条件。
42.(1)商业区 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土地租金高。
(2)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营销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政策支持,创新环境较好。
(3)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1)图示A位于城市中心区,故判断为中心商务区,市场最优。(2)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可从地理位置、市场、科技、政策、劳动力、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3)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可从劳动力、地价、政策和上海的产业升级需要等方面分析。
43.(1)降水地区分布不均,多雨区和少雨区相间分布,大洋降水比大陆降水多。北纬60°~50°和北纬20°~30°全球降水量较少。(2)该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3)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降水分布和资料分析综合能力。(1)直接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主要体现海陆差异和不同纬度的差异。(2)北纬20°--30°之间的降水少,主要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3)该纬度的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较多。
44.(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平原和内陆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黄岗山和戴云山地区海拔高气温较低;A地处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显著,夏季增温较慢,气温较低。
(3)秋冬。B地秋冬季节风干物燥,易引发森林火灾。
【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第(1)题,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两者昼夜温度差异说明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第(2)题,结合等温线分析气温分布,结合海陆热力性质说明差异原因。第(3)题,森林因干燥可引发火灾,福建冬春降水较少,气候相对干燥,可能出现火灾。
45.(1)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2)泥石流 滑坡 (3)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4)①做好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③实施一些预防措施等。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南地区的地质灾害。第⑴题,主要从这三种地质灾害发生的机制进行分析。第⑵题,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会破坏地地表的稳定性,造成泥石流、滑坡的发生。第⑶题,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第⑷题,调动所学知识即可解答。
山东省东阿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模块测试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题型注释)
1.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从哲学角度看,李载仁的这种行为( )
A.脱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C.说明意识能够决定事物的发展
D.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2.雅斯贝尔斯认为,自己真正的目标是哲学,学习自然科学和医学只不过是通向哲学之路的准备。这表明他认识到了( )
A.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前提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C.具体科学与哲学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3.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① 是否信仰宗教
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③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④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
A.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4.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存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受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
①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②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③物质具有可知性
④物质是有生有灭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他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①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②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③④
7.“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8.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9.俗话说,“不打不相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下列选项和这两句俗语反映的道理相同的是( )
①“汗滴禾下土”才知“粒粒皆辛苦”
②尝百草,才有“神医”李时珍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文学作品体现的是“三分文学,七分生活”,作家的创作要“源于生活,高于
生活”。其中包含的哲理是
①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荀子曰:“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启示人们
A.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利用规律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D.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
12.有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
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其中体现的哲理是
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
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
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D.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13.华盛顿合作定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
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
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
作结果就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这一定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①要学会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统筹考虑
②办事情要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
③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性
④整体高于局部、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朝鲜领导人金正日逝世给市场带来的影响仍在蔓延,至2012年2月10,继亚太股市在突发消息面前普遍下跌之后,开始有一些资金逢低进场,整个亚太股市也是涨跌互现。这说明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客观的
C.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D.英雄人物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
15.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得到的唯物论启示有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前提
④要注重系统内容结构的优化趋向
A. 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6.2012年高考前,不少网站出现了“考神”主页。“考神”全称“考试必过神”,
高考前不少考生拜了“考神”。从世界观上看,这些学生或多或少地
①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与人生的主宰
②认为宇宙与人生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③受主观唯心主义的影响来想问题、办事情
④相信艰辛努力+“考神”=成功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7.“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
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8.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一场反封建的哲学革命。它主要
用辩证法思想启迪人们的心灵,解放人们的思想,从哲学上论证变革德国封建社会秩序
的必要性。这主要说明
A.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B.哲学通过批判旧社会、旧思想的弊端而更新人们的思想
C.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D.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19.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进行综合试验时
跑出了时速 486.1 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蕴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C.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展的
D.人类的实践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20.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
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
例说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1.当前,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这说明
①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用理论指导实践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④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2.仔细观察下图,我们既可以看到“鹏程万里”,又可以看到一只展翅翱翔的
雄鹰。艺术家完美实现了文字和雄鹰图像的结合。这一创作说明
A.人类意识对文字和雄鹰的反映具有主动创造性
B.文字和雄鹰图像的结合实现了各自价值的增值和转变
C.艺术家的天赋是实现文字和雄鹰图像艺术结合的源泉
D.人类的想象和构思是一种直接的现实性活动
23.作家海明威曾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并努力实践这一原则:他的作品
很少使用形容词、副词以及修饰性从句,避免代替读者作判断、下结论,而只是用准确
生动的名词与动词描绘场景,讲述故事,将“水面上的八分之一”传达给读者,剩下的
“八分之七”,则需要读者再思考。他的作品深邃隽永,耐人寻味。下列对“冰山原则”
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学创作应注意尊重读者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文学作品应努力避免用作家自己的创作意图影响读者
③读者阅读的过程应是积极调动自身主观因素与作用形成个性化契合的过程
④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在自己的脑海中真实还原作品中场景与故事的过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
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
②C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25.中外哲学史上曾产生过“元气一元论”、“理生万物”与“一切皆流,一切
皆变”等哲学观点它们按照顺序对应的排列是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客观唯心主义
④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⑤形而上学
A.①一②一⑤ B.①一②一④ C.①一③一④ D.②一③一⑤
26.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我
国一位著名企业家总结自身经验时说:“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投资占1分,科技占3分,
管理则占6分。”采用科学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说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落后于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独立于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统筹全局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7.从哲学上讲,“地形”与“地图”的根本区别是
A.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一性的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有规律的,后者是无序的
D.前者是社会现象,后者是自然现象
28.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对谚语和诗句
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物质是运动的
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9.合理的理财方法,可以让家庭有限的资金保值或增值。下表中的理财公式及
其解读体现的哲理
理财公式
解 读
理财=50%稳守+25%稳攻+25%强攻
一半资金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用来保本,一半资金投资股票及基金获取风险收益。
可承担风险比重=100-目前年龄
进行积极性投资时,以可承担风险比重作为资金分配参照。例如,30岁可承担的风险比重是70,表示可将闲置资金中的70%进行积极性投资。
①把握联系的条件性
②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来自实践的认识推动事物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0.结婚照的变迁折射出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据此判断,下列观点表达这一信息的是
A.文化有传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B.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C.文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D.文化推动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31.“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管做吹箫……”这首温州童谣,使我们重新打捞起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童谣是时代背景的镜子,保存着民间文学的精华,值得我们去重视和关怀。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童谣属于
A.传统思想的继承 B.传统文艺的继承
C.传统习俗的继承 D.传统道德的继承
32.很多文字专家指出,欧洲各国媒体发出的报道不夹带他国文字,因为他们认为使用本国文字就能够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中国的媒体却出现很多的诸如悄然入校的TQC现象,还有“CCTV”这样的现象,这不好。这种观点是在呼吁国内媒体
A.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B.需要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C.需要创新自己的民族文化
D.需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3.海南第一楼“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与这副对联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一致的有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求索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11年7月8日的《光明日报》报道,时值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纷纷登场。仅以1921年建党前后为背景的描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影片就有多部,如《建党伟业》《湘江北去》《秋之白华》《情归陶然亭》等。
34.2011年7月1日前后,市场上上映的红色题材电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其中《建党伟业》的包场预订已经到了8月份,零售票房也是后劲十足。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影响重大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5.《湘江北去》打出的是青春激情的招牌,得到了青年观众的热捧。许多年轻人评价说,这是一部“给力”的青春电影。《湘江北去》的成功体现出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011年7月,在“唱读讲传”活动开展三周年之际,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读点经典》编委会编辑、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诸子百家箴言精选》面市。
36.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011年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了社会诚信的缺失,这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尤其是进行诚信教育。这是因为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7.2500多年前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的经典箴言,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具体深刻的特点
C.深远持久的特点 D.相对独立的特点
38.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9.齐白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抗战时,白石老人久居沦陷的北平,心绪意境往往用诗与画寄托。这说明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形式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有其相对独立性
D.传统文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0.梁祝故事在我国的浙江、河南、甘肃、安徽、山东、江苏等十多个省广为流传。国家邮政局发行《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特种邮票时,众多省市都认为自己是梁祝故事的原发地,因此纷纷要求举办邮票首发式。材料表明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市场经济阻碍文化发展
C.文化是重要的经济资源
D.举办邮票首发式就能拉动经济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现在不少人相信算命,随着政策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传统迷信形式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而现代迷信却不断变换形式,甚至打着“传统文化”和“科学”的旗号迷惑和欺骗公众。“计算机算命”“幸运数字”“星座命运”等各种命运预测的迷信活动如今招徕了一些信徒。
41.我们周围是否存在迷信现象?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什么?(4分)
42.结合这些现象的危害说明青少年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6分)
43.毗邻广东的江西某地,在调查中发现:本地的工业电价低于珠三角地区30%、水价至少低0.5元/m3.具有综合成本优势。当地政府通过对企业迁移现象的分析,预见到广东企业会向周边地区辐射。于是,该地有计划地出台一系列措施,比如以“一站式”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很多广东企业到本地安家落户。
分析上述材料,说明该地政府在发展该地经济中是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0分)
44.材料一 纵观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既是一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坚定不移地同腐败现象作斗争,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发展史。90年来,我们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材料二 世界各国的反腐实践一再证明,最有效的反腐措施就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因此,反腐创新的重点要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工夫。树立新的理念思路,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世界各国既有的成功经验也值得中国在未来反腐道路上加以借鉴。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其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0分)
45.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发一系列气候和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文明重归“天人合一”的观念,追求人与自然地和谐共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环保科技,如快构建强大地科技支撑体系,这是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难选择的根本出路。保护环境需要创新环保理念。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加强环境保护?
参考答案
1.A
【解析】李载仁以自己的好恶去判断别人的好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2.B
【解析】由题干可以推导出学自然科学是为了学哲学的结论,由此可见,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选B项。A、C两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与题意不符。
3.A
【解析】①与题干无关,④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分的标准,②③意思一样,都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4.C
【解析】由“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可知,题中观点强调的是运动,②③强调运动,正确;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①错误;④强调物质,并非强调运动,排除,故选C项。
5.B
【解析】题目中列宁的话主要体现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①④说法错误,应选B项。
6.A
【解析】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要发挥正确的意识对物质的促进作用,①②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意识对物质在任何时候都不起决定作用,③表述错误。
7.A
【解析】绘画的创作过程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A项正确。意识属于主观的东西,而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项排除。意识虽是主观的,但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不能说是主观随意的,D项排除。生动形象性不是意识活动的特征,C项排除。
8.D
【解析】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是不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唯一的检验标准是实践。
9.D
【解析】通过分析题干材料可知,题干中的俗语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四个选项都体现了这一点,故选D项。
10.D
【解析】创作指意识,源于生活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高于生活说明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动作用和相对独立性。
11.B
【解析】荀子意思是:老天伟大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它当成物来畜养而控制它呢!顺从天而歌颂它,哪里比得上掌握它的规律而利用它呢! 故选B.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利用规律。
12.D
【解析】人生的这三重境界是不断深化的,故选D.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而不是在说其具有直观性、具有重复性、具有不确定性。
13.A
【解析】整体高于局部、大于局部功能之和说法错误,排除。
14.C
【解析】朝鲜领导人金正日逝世给市场带来的影响仍在蔓延说明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故选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说法错误、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是人为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人民、不是英雄人物。
15.B
【解析】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留给喜鹊做食物使其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这是在发挥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在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从题干唯物论启示即可排除②④。
16.B
【解析】拜“考神”是客观唯心主义做法,故选B.①②。
17.D
【解析】井底之蛙你不可以和它讲海,因为它被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夏日之虫你不可以和它讲冰,因为四时不同,说明人们往往被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人的见识、品格因环境不同而不同。故选D.①③。
18.B
【解析】根据题干它主要用辩证法思想启迪人们的心灵,解放人们的思想可知哲学通过批判旧社会、旧思想的弊端而更新人们的思想,故选B,其他不符合题意。
19.C
【解析】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进行综合试验时跑出了时速 486.1 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说明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展的,选C。
20.B
【解析】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是人们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故选B,改变或创造规律错误、故排除A,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属于经验主义;而不是强调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1.B
【解析】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在强调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不是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故选②④,排除③;认识的根本目的是用理论指导实践,①说法错误。
22.A
【解析】艺术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故选A;B.文字和雄鹰图像的结合实现了各自价值的增值和转变不符合题意;艺术结合的源泉是实践,故排除C,实践才是一种直接的现实性活动,故排除D。
23.A
【解析】“冰山原则”这一创作原则,与接受美学的原理是相符合的。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并不是带着一个空白的脑袋,而是带着他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带着他累积的人生经历与经验,主动地理解与丰富作品,与作品形成个性化的契合。这就是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缘故。因此,作家在创作时,应尊重读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能像上帝一般全知全觉、一览无遗地描写,而应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参与作品的完成。只有这样,作品才含蓄深邃,意象丰富,耐人寻味。据此,选项①③符合题意。
尽管“冰山原则”要求作家尽可能隐藏自己,只通过“八分之一”客观地描绘场景,讲述故事,呈现意象,但作家创作不可能没有、也不可能不展示自己的意图。事实上,作家创作的本意就是向读者传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观察与思考,传达自己的价值信念。完全客观的作品是没有的。故选项②错误。与选项②否定作家的主观能动性相类似,选项④否定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否定读者审美活动中的主动参与,也是错误的。
24.B
【解析】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不符合实际,改变自然规律说法错误,故排除①④。
25.C
【解析】元气一元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理生万物是客观唯心主义,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6.D
【解析】联系具有客观性、自在事物的联系落后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独立于自在事物的联系说法均错误,故排除①②。
27.B
【解析】“地形”指实际情况,“地图” 是理论,故选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28.A
【解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事物是发展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②④错误,故排除。
29.C
【解析】来自实践的认识不一定是正确认识,故推动事物发展说法错误,排除④;理财=50%稳守+25%稳攻+25%强攻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故选②。
30.B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文化。结婚照的变迁折射出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变化说明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A、C、D不符合题意。
31.B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传统文艺。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童谣属于传统文艺的继承,A、C、D符合题意。
32.B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中国文化。中国的媒体却出现很多的诸如悄然入校的TQC现象说明需要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A、C、D不符合题意。
33.B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民族精神。①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②③不符合题意的要求。
34.B
35.D
【解析】
34.本小题考查的是文化生产力。《建党伟业》零售票房也是后劲十足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重大,文化生产力日趋重要,①③符合题意。
35.本小题考查的是优秀文化。《湘江北去》的成功体现出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B、C不符合题意。
36.D
37.C
38.B
【解析】
36.本小题考查的是文化。重视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因为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与材料没有关系,所以选择D。
37.本小题考查的是深远持久。经典箴言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C符合题意。
38.本小题考查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①②④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潜移默化的特点,③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B。
39.A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文化形式。齐白石先生心绪意境往往用诗与画寄托,这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形式,A符合题意。
40.C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文化。众多省市都认为自己是梁祝故事的原发地,纷纷要求举办邮票首发式,表明文化是重要的经济资源,C符合题意。
41.存在迷信现象。这些迷信现象都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42.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它容易使人们犯主观主义错误,使人不思进取,有时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会直接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对人的发展是一种反动,最终会使人失去独立的人格。因此,青少年应当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要坚信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析】
41.迷信现象的实质显然是唯心主义观点。
42.既要指出迷信现象的危害,又要答出青少年应如何应对。
43.(1)了解实际,把握规律,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相关措施,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3)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利用综合成本优势等有利条件,创造“一站式”服务等新的条件,推动本地经济发展。
【解析】此题主要运用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结合材料发展经济的具体做法进行分析,按照先运用课本原理,再分析材料的做法说明即可。
44.(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政府密集出招,多措并举正是基于我国反腐败形势和
现状以及更好地反腐败做出的应对。(2分)
(2)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世界的反腐实践证明,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
监督是最有效的反腐败措施。(2分)
(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政府在“制度反腐”理
念基调下展开廉政风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也值得中国借鉴。(3分)
(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反腐败要创新体制,树立新的理念思路,探索新的方式方法。(3分)
【解析】本题以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为背景、考查哲学问题,只要抓住天鹅使劲往天空中提,虾向后倒拖,梭子鱼则往池塘里拉,结果力量相互抵消了即可突破。
45.(1)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加强环保要结合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进行环保文化的创新。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一个具体途径,加强环境保护要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另一个具体途径,加强环境保护要充分吸收外国先进的有益的成果。
(4)加强环境保护、进行文化创新,既要反对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
【解析】本题以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发一系列气候和环境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文化创新知识的理解。可以从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环境保护、进行文化创新等方面回答。
山东省东阿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模块测试数学文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已知数列 满足: >0,,则数列{ }是( )
A. 递增数列 B. 递减数列 C. 摆动数列 D. 不确定
2.在等比数列中,则( )
A. B. C. D.
3.已知,都是等比数列,那么( )
A.,都一定是等比数列
B.一定是等比数列,但不一定是等比数列
C.不一定是等比数列,但一定是等比数列
D.,都不一定是等比数列
4.若成等比数列,则函数的图像与轴交点个数是( )
A. B. C. D.
5.若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则( )
A. B. C. D.
6.某人于2007年7月1日去银行存款a元,存的是一年定期储蓄,计划2008年7月1日将到期存款的本息一起取出再加a元之后还存一年定期储蓄,此后每年的7月1日他都按照同样的方法在银行取款和存款.设银行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r不变,则到2012年7月1日他将所有的存款和本息全部取出时,取出的钱共为 ( )
A.a(1+r)4元 B.a(1+r)5元
C.a(1+r)6元 D.[(1+r)6-(1+r)]元
7.方程表示圆,则的取值范围是
(A)或 (B)
(C) (D)或
8.过两圆:x 2 + y 2 + 6 x + 4y = 0及x 2+y 2 + 4x + 2y – 4 =0的交点的直线的方程
(A)x+y+2=0 (B)x+y-2=0
(C)5x+3y-2=0 (D)不存在
9.点((1,2)关于直线y =x (1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3,2) (B)((3,(2)
(C)((3,2) (D)(3,(2)
10.若直线4x-3y-2=0与圆x2+y2-2ax+4y+a2-12=0总有两个不同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
(A)-3<a<7 (B)-6<a<4
(C)-7<a<3 (D)-21<a<19
11.在棱长均为2的正四面体A-BCD中,若以三角形ABC为视角正面的三视图中,其左视图的面积是

(A) (B) (C) (D)
12.已知点()是圆:内一点,直线是以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直线的方程是,那么
(A)∥且与圆相离     (B)且与圆相离
(C)∥且与圆相切     (D)且与圆相切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3.在数列中,,且对于任意自然数n,都有,则=
14.如图,这是一个正六边形的序列,则第(n)个图形的边数为
15.已知A(1,-2,1),B(2,2,2), 点P在z轴上,且|PA|=|PB|,则点P的坐标为 .
16.圆x2+y2+2x+4y-3=0上到直线4x-3y=2的距离为的点数共有 .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题型注释)
17.(本题满分12分)已知是等差数列,其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值.
18.(本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前项和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求证:数列{}的前n项和.
19.(本题满分14分)某企业在第1年初购买一台价值为120万元的设备M,M的价值在使用过程中逐年减少,从第2年到第6年,每年初M的价值比上年初减少10万元;从第7年开始,每年初M的价值为上年初的75%.
(1)求第n年初M的价值的表达式;
(2)设若大于80万元,则M继续使用,否则须在第n年初对M更新,
证明:第6年初仍可对M继续使用.
20.如图,在ABC中,C=90°,AC=b, BC=a, P为三角形内的一点,且,
(Ⅰ)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出P的坐标;
(Ⅱ)求证:│PA│2+│PB│2=5│PC│2
(Ⅲ)若a+2b=2,求以PA,PB,PC分别为直径的三个圆的面积之和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的b值.
21.(Ⅰ)求经过点(1,-7)与圆 相切的切线方程.
(Ⅱ)直线经过点P(5,5)且和圆C: 相交,截得弦长为,求的方程.
参考答案
1.B
【解析】由等比数列的定义可知根据条件>0,可确定数列{ }是等比数列,并且是递减数列.
2.A
【解析】.
3.C
【解析】不一定是等比数列,如,所以,所以不是等比数列,
设,的公比分别为p,q,因为,所以一定是等比数列.
4.B
【解析】因为,因为,所以函数的图像与轴交点个数是1个.
5.D
【解析】当n=1时,a1=1,当n>1时,,
所以所以是首项为1,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所以.
6.D
【解析】从2007年7月1日到2012年7月1日这个人一共存了五次款,到2012年7月1日他将所有的存款和本息全部取出时,取出的钱共为.
7.A
【解析】因为方程表示圆,则有,那么可以解得参数a的范围是或,选A
8.A
【解析】因为过两圆:x 2 + y 2 + 6 x + 4y = 0及x 2+y 2 + 4x + 2y – 4 =0的交点的直线的方程
就是将两个圆的方程作差得到,那么可知为x+y+2=0,选A
9.D
【解析】因为解:设对称点的坐标为(a,b),由题意可知,
解得a=3,b=-2,所以点(-1,2)关于直线 y=x-1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2)
故选D
10.B
【解析】解:整理圆方程为(x-a)2+(y+2)2=16,
∴圆心坐标(a,-2),半径r=4
∵直线与圆总有两个交点,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那么解得-6<a<4,选B
11.C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左视图是一个三角形,三个边长分别为:2,,,
所以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
面积为:,故选C.
12.A
【解析】因为根据已知条件可知,点()是圆:内一点,直线是以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直线的方程是,那么∥,同时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可知,与圆相离 ,选A
13.451
【解析】,
.
14.
【解析】因而每个图形的边数构成一个首项为6,公差为5的等差数列,因而第(n)个图形的边数为.
15.(0,0,3)
【解析】因为A(1,-2,1),B(2,2,2), 点P在z轴上,且|PA|=|PB|,则点P的坐标为(0,0,3)。
16.4个
【解析】解:圆x2+2x+y2+4y-3=0的圆心(-1,-2),半径是,圆心到直线4x-3y=2的距离是0,故圆上的点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的共有4个。
17.(1) ;(2)
【解析】(1)由可建立关于a1和d的方程,解出a1和d的值,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
(2)在(1)的基础上可知是首项为25,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并且项数为10,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求出这10项的和.
(1)

(2)是首项为25,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共有10项
其和
18.(1);(2)见解析。
【解析】(1)由可求出的通项公式.
(2)在(1)的基础上,可知,然后采用裂项求和的方法求和即可.
(1)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2)由(1)知当时,
19.(1);(2)第6年初仍可对M继续使用.
【解析】(1)根据前6年每年初的价值构成一个等差数列,从第7年开始每年初的价值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因而其通项公式.
(2)先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计算出前6项的和与80比较,确定第6年初是否仍可对M继续使用.
(1)当时,数列是首项为120,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当时,数列是以为首项,公比为为等比数列,又,所以
因此,第年初M的价值的表达式为
(2)设表示数列的前项和,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得
当时,
所以,第6年初仍可对M继续使用.
20.以边CA、CB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A()、B(0,b),P点的坐标为(x,y),由条件可知=,可求出x=,y=b,再分别用两点距离公式即可,(3)将a=2-2b代入s的表达式,得到b的一个二次函数.
当b=0.8时,s最小.
【解析】本试题主要是考查了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表示面积,得到二次函数的最值的问题。
根据已知条件先以边CA、CB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A()、B(0,b),P点的坐标为(x,y),由条件可知=,可求出x=,y=b,再运用两点距离公式得到关于b的表达式,进而得到面积的最小值。
21.( 1):切线方程为:4x-3y-25 = 0或3x + 4y + 25 = 0 .
(2).解:直线 的方程为:x-2y +5 = 0或2x-y-5=0.
【解析】本试题主要是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运用。
(1)设切线的斜率为k,由点斜式有:y +7 = k(x- 1),即y = k(x- 1) –7代入圆方程 得:则判别式等于零,得到k的值。
(2)因为 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是圆的半径, 是弦长的一半,在中,,,那么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结论。
山东省东阿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模块测试数学理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在中,已知,,,则的面积等于( )
A. B.
C. D.
2.△ABC中,sin2A=sin2B+sin2C,则△ABC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三角
3.在△ABC中,,则的值为
A. B. C. D.
4.已知在中,,,,则等于( )
A. B.或 C. D.以上都不对
5.在△ABC中,A=45°,AC=4,AB=,那么cosB=( )
A、 B、- C、 D、-
6.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则数列{an}
A、有最大项,没有最小项 B、有最小项,没有最大项
C、既有最大项又有最小项 D、既没有最大项也没有最小项
7.已知等差数列达到最小值的n是( )
A.8 B.9 C.10 D.11
8. 数列前n项的和为( )
A. B.
C. D.
9. 在等差数列中,,则此数列前13项的和为(  )
A.36 B.13 C.26 D.52
10.在数列中,, ,则 ( )
A. B.
C. D.
11.在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中,若,则()
A. B. C. D.
12.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 若成等差数列,则( )
A. 7 B. 8 C. 16 D.15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3.在中,已知,则的最大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
14..锐角三角形ABC中,a,b,c分别是三内角A、B、C的对边,如果B=2A,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5.已知△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c且,,,则 .
16.在正方体中,过的平面与底面的交线为,试问直线与的位置关系 .(填平行或相交或异面)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题型注释)
17.(本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
(Ⅰ)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Ⅱ)令,是否存在实数,当(是自然常数)时,函数的最小值是3,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III)当时,证明:
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斜三棱柱的底面是直角三角形,,侧棱与底面所成角为,点在底面上射影D落在BC上.
(Ⅰ)求证:平面;
(Ⅱ)若点D恰为BC中点,且,求的大小;
(III)若,且当时,求二面角的大小.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条件:
条件:
(Ⅰ)若,求实数的值;
(Ⅱ)若是的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椭圆: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为2,且其离心率为.
(Ⅰ)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Ⅱ) 若为椭圆的右焦点,经过椭圆的上顶点B的直线与椭圆另一个交点为A,且满足,求外接圆的方程.
21. (本题满分15分)已知点在抛物线上,点到抛物线的焦点F的距离为2.
(Ⅰ)求抛物线的方程;
(Ⅱ)已知直线与抛物线C交于O (坐标原点),A两点,直线与抛物线C交于B,D两点.
(ⅰ) 若 |,求实数的值;
(ⅱ) 过A,B,D分别作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1,B1,D1.记分别为三角形OAA1和四边形BB1D1D的面积,求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D
6.C
7.C
8.B
9.C
10.A
11.A
12.D
13.
14.
15.5
16.平行
17.解:(Ⅰ)在上恒成立,
令 ,有 得 得 .
③当时,在上单调递减,,(舍去),
综上,存在实数,使得当时有最小值3.
(III)令,由(2)知,.令,,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18.
∴为侧棱和底面所成的角,∴
∴,即侧棱与底面所成角.
(III)以C为原点,CA为x轴CB为y轴,过C点且垂直于平面ABC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a,0,0),B (0,a,0),,平面ABC的法向量,设平面ABC1的法向量为,
由,即, ,
∵二面角大小是锐二面角, ∴二面角的大小是.
19.解:(Ⅰ),,若,则,故
(Ⅱ),若,
则 或 , 故 或
20.
解:(Ⅰ) , ,
, 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Ⅱ)由已知可得,
设,则 , ,
,即 , 代入,得:或 ,
即或.
当为时,,的外接圆是以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
圆,该外接圆的方程为;
当为时,,所以是直角三角形,其外接圆是以线段
为直径的圆.由线段的中点以及可得的外接圆的方程为
.
综上所述,的外接圆的方程为或.
21.(Ⅰ)抛物线 的准线为,
由抛物线定义和已知条件可知,
解得,故所求抛物线方程为.
(Ⅱ)(ⅰ)解: 设B(x1,y1), D(x2,y2),由 得,
由Δ,得或,且y1+y2=4m, y1y2=-4m.
又由 得y2-4my=0,所以y=0或4m.
故A (4m2,4m).由 | BD |=2 | OA |,得(1+m2)(y1-y2)2=4 (16m4+16m2),
而 (y1-y2)2=16m2+16m,故m=.
(ⅱ) 解: 由(Ⅰ)得x1+x2=m(y1+y2)+2m=4m2+2m.
所以==
==.
令=t,因为或,所以-1<t<0或t>0.
故 =,所以 0<<1 或 >1,工资 即 0<<1 或 >1.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0,1)∪(1,+∞). 
山东省东阿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模块测试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三个点电荷在彼此间的静电力作用下都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必在同一直线上  B.它们都是同种电荷
C.每个电荷受到的合力为零  D.它们不是同种电荷
2.等量异号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有a、b两点如图所示,将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q从a沿此中垂线移到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q所受电场力方向始终向左
B.q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q所受的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D.a、b两点电势相同
3.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B.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C.电压一定,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电流一定,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
4.图中A、B、C三点都在匀强电场中,已知AC⊥BC,∠ABC=60°,BC=20cm.把一个电量q=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零;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1.73×10-3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A.865V/m,垂直AC向左
B.865V/m,垂直AC向右
C.1000V/m,垂直AB斜向上
D.1000V/m,垂直AB斜向下
5.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当变阻器R2的滑动触头P向a端移动时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6.关于闭合电路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短路时,输出电流无限大
B.电源断路时,路端电压无限大
C.外电路电阻越大,输出电流越大
D.外电路电阻越大,路端电压越大
7.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现将一块均匀的电介质板插进电容器,恰好充满电容器两板间的空间,与未插电介质板时相比
A.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大 B.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C.两极板间的场强变大 D.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8.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初速度为v0的带电小球从A点射入电场,在竖直平面内沿直线从A运动到B,在此过程中
A.小球带负电
B.机械能守恒
C.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增加
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和电势能都增加
9.劲度系数为20N/cm的弹簧振子,它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
A.振子所受的弹力大小为0.5N,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
B.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
C.在0~4s内振子作了1.75次全振动
D.在0~4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0.35cm,位移为0
10.把一个筛子用四根弹簧支起来,筛子上装一个电动偏心轮,它每转一周,给筛子一个驱动力,这就做成了一个共振筛。不开电动机让这个筛子自由振动时,完成20次全振动用15s;在某电压下,电动偏心轮的转速是88r/min。已知增大电动偏心轮的电压可以使其转速提高,而增加筛子的总质量可以增大筛子的固有周期。为使共振筛的振幅增大,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降低输入电压 B.提高输入电压 C.增加筛子质量 D.减小筛子质量
11.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 cm,且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5m。C点是BE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E两点都保持静止不动
B.图示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cm
C. C点的振幅可以达到10cm
D.从图示的时刻起经0.25s,B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
12.如图所示为某一时刻简谐波的图像,波的传播方向沿x 轴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A、D的振幅相等
B.在该时刻质点B、E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
C.在该时刻质点C、F的加速度为零
D.在该时刻质点D正向下运动
13.如图13-4所示,放在空气中折射率为n的平行玻璃砖,表面M和N平行,P,Q两个面相互平行且与M,N垂直。一束光射到表面M上(光束不与M平行),则:
A.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在表面M发生全反射。
B.无论入射角多大,光在表面M都不会发生全反射。
C.光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
D.由于M与N平行,光只要通过M就不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
14.如图所示,一个透明玻璃球的折射率为,一束足够强的细光束在过球心的平面内,以45°入射角由真空射入玻璃球后,在玻璃球与真空的交界面处发生多次反射和折射,从各个方向观察玻璃球,能看到从玻璃球内射出的光线的条数是
A.2 B.3 C.4 D.5
15.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尾灯采用了全反射棱镜的原理。它虽然本身不发光,但在夜间骑行时,从后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到尾灯后,会有较强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车司机注意到前面有自行车。尾灯的原理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B.汽车灯光应从左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C.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左表面发生全反射
D.汽车灯光应从右面射过来在尾灯的右表面发生全反射
16.光导纤维的结构是由折射率为n1的材料制成内芯,在外层包上折射率为n2的外套,光线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芯和外套的折射率应满足n1>n2
B.内芯和外套的折射率应满足n1C.从左端面入射的光线,其入射角必须大于某值,光才能被传导
D.从左端面入射的光线,其入射角必须小于某值,光才能被传导
17.如图6-17所示,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b两点,相距14.0m,b点在a点的右方,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的位移达到正最大时,b点的位移恰为零且向下运动。经过1.00s后a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点的位移恰达到负最大,则这简谐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A.4.67m/s   B.6m/s  C.10m/s    D.4m/s
18.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只撤掉其中的一个力,其它力保持不变,它可能做( )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
D.匀变速曲线运动
19.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且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在用水平变力F拉物体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则( )
A.物体A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绳子拉力始终大于物体A所受重力
C.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逐渐增大
D.绳子对A物体的拉力逐渐减小
20.从空中某处平抛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末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取地面物体的重力势能为0,则物体抛出时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为:( )
A. sin2θ ?B. cos2θ ? C. tan2θ ? D. cot2θ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实验题(题型注释)
21.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3V 0.2A”字样,现要测量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A.电压表(0—3V,内阻1kΩ) B.电压表(0—15V,内阻5kΩ)
C.电流表(0—0.3A,内阻2Ω) D.电流表(0—0.6A,内阻0.5Ω)
E.滑动变阻器(10Ω,1A) F.滑动变阻器(1000Ω,0.5A)
G.直流电源(6V,内阻不计) 另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只填器材的字母代号).
(2)在答卷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电流、电压能从零开始变化.
(3)下面是四位同学在实验操作前根据他们的猜想分别做出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草图,其中最接近事实的是———————(填选项字母)
22.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挂于某一深度h(未知) 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振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的距离为l,并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作出函数关系图象,那么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小筒的深度h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利用秒表来测量单摆多次全振动的时间,从而求出振动周期.除了秒表之外,现有如下工具,还需的测量工具为
A.天平 B.毫米刻度尺 C.螺旋测微器
(2)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L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是a、b、c中的__________.
(3)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____________m,当地的g=_____________m/s2.
(4)某次秒表计时得的时间如图丙所示,则总时间为____________s.
评卷人
得分
三、计算题(题型注释)
23.(10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2Ω,R1=4Ω,R2=6Ω,R3=3Ω。
(1)若在C、D间连一个理想电压表,其读数是多少?
(2)若在C、D间连一个理想电流表,其读数是多少?
24.(12分)如图所示,水平绝缘轨道AB与处于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形绝缘光滑轨道BC平滑连接,半圆形轨道的半径R=0.40m。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1.0×104 N/C。现有一电荷量q=+1.0×10-4C,质量m=0.10 kg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在水平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带电体运动到圆形轨道最低点B时的速度vB=5.0m/s。已知带电体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带电体运动到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时,圆形轨道对带电体支持力的大小;
(2)带电体在水平轨道上的释放点P到B点的距离;
(3)带电体第一次经过C点后,落在水平轨道上的位置到B点的距离。
25.如图所示,一不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满折射率n =的透明液体,容器底部正中央O点处有一点光源S,平面镜MN与底面成45°角放置,若容器高为2dm,底边半径为(1+)dm,OM = 1dm,在容器中央正上方1 dm 处水平放置一足够长的刻度尺,求光源 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刻度尺的长度。(不考虑容器侧壁和液面的反射)
参考答案
1.B
2.B
3.A
4.D
5.A
6.D
7.BD
8.AD
9.B
10.AD
11.BCD
12.AD
13.BD
14.B
15.C
16.AD
17.AC
18.BD
19.BD
20.D
21.(1) A、C、E
(2)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2分)
电流表外接法(2分),见右图。
(3) C
22.(1)B(2分)(2)a (2分)(3)0.30 (3分) 9.86(3分)(4)66.3(2分)
23.(1)6V(2)1A
24.(1)FN=7.25 N (2)s=2.5 m(3)x=0.40m
25.(1)dm
山东省东阿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模块测试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也可用胃蛋白酶处理
B.甲、乙细胞在持续的原代培养过程中,乙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
C.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的呼吸
D.仅用该培养液也能用来培养乙肝病毒
2.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有学者以“生产力假说”来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认为是高生产力造成高的物种丰富度。研究者在某山区研究发现,其生产力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高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判断下列哪个叙述正确
A.生产力最高的地区是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
B.海拔1 000 m处物种丰富度低而生产力高
C.高海拔地区的生产力比低海拔地区的高
D.此研究结果支持“生产力假说”
3.右图表示从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的相关曲线,其中Ⅰ和Ⅱ曲线的描述全都正确的是
A.Ⅰ为土壤中的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程度
B.Ⅰ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Ⅱ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C.Ⅰ为群落呼吸消耗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D.Ⅰ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Ⅱ为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
4.研究人员在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太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 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三级和四级消费者。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B. 甲、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C. 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
D. 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6.某同学依据下列四项设计生态瓶,其中不合理的是
A.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以保证生物有氧呼吸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合理
C.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物质的联系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7.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③分解者,腐生生物
④消费者,自养生物 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  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
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⑥⑦
8.对人体细胞内原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在肿瘤细胞中出现 B. 加入化学致癌物的细胞才会出现
C. 正常人细胞中也存在 D. 感染了致癌病毒的细胞才会出现
9.将数量相等的两组小鼠肝细胞,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A组加入某种物质,B组不加,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洗去培养液,分别取出两组的全部细胞,测量每组的总放射强度,结果A组明显大于B组。A组中加入的物质的作用是
A.促进细胞分裂 B.促进细胞分化 C.促进细胞衰老 D.促进细胞癌变
10.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
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
C.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
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11.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
A.运动语言中枢 B.躯体运动中枢
C.听觉语言中枢 D.视觉语言中枢
12.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该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③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13.人体神经调节过程中部分有关的结构如图所示。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神经递质存在于②,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②兴奋在①处的传导特点是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单向传导;
③丙图中与②形成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②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④若甲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⑤在人体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若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表现为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则受伤部位可能是传出神经或效应器;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14.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B.激素是信息分子
C.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15.下列属于人在炎热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③汗腺分泌增多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代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②③
16.人体内DNA含量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且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
A.精细胞 B.表皮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
17.图是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有关此图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是极体
B.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
C.该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4个DNA分子
D.该细胞中,如果3是Y染色体。那么,4也是Y染色体,1和2为常染色体
18.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为A、B、a、b
19.研究人员想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不插入到基因A、B中。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则筛选获得“工程菌”的培养基的抗生素首先应该
A.仅有链霉素
B.仅有氨苄青霉素
C.同时含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
D.无链霉素和氨苄青霉素
20.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21.右图是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部分),①~⑦表示有关连线的序号,箭头⑦的意义是“C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是     ,B代表的是      ,
图中C代表的是       ,写出连线⑥上的联系词      。
(2)若①~④表示碳循环的有关连线,则表示B通过      作用提供原料给C。若①~④表示能量流动的有关连线,则其中不应该画出的箭头联系是    。
(3)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 ,这三大功能使生态系统紧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依据此原理,可以合理巧接食物链,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          ,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
22.玉米是雌雄同株异化的单子叶植物,是生产和科研的好材料。现有两个玉米品种,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科学家将它们的花粉除去细胞壁后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再把这些融合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培育出了玉米新品种。
(1)上述育种方法采用的技术,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
去除细胞壁所用的酶是 。
(2)在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 。培养过程中,融合细胞首先通过细胞分裂形成 ,这个过程叫做 。
(3)在植物组织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同细胞所含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有明显差异,其原因是 。
(4)两个品种的花粉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后,可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仅考虑两两融合),这些融合细胞再经过组织培养可以得到________种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玉米新品种。
23.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1953年
1973年
1984年
1996年
叶面积指数
2.48
6.61
11.28
17.76
光能截获率(%)
20.3
42.3
88.9
95.9
总初级生产量
(t·hm-2·a-1)
17.43
55.50
116.61
150.81
净初级生产量
(t·hm-2·a-1)
1.50
14.52
23.88
26.00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        ,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
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       。
(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是       。
(3)请用坐标图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4)下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                  。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      法对植物丰富度进
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       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24.某校学生到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观察到某一地里除有作物甘蔗外,还长有茅草,并有食草昆虫、蜘蛛、田鼠和蛇类等动物活动,他们决定以此为对象探究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假如该甘蔗地的承包者由于某种原因放弃了对农田的各种管理活动,那么一段时间后,该甘蔗地占优势地位的生物将是 。
(2)该甘蔗地中,相互之间具有竞争关系的自养生物是 。研究中发现,及时中耕锄掉茅草,甘蔗生长良好,否则茅草生长旺盛。关于上述现象的产生,有同学设想是茅草的根部分泌物抑制了甘蔗的生长。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探究甘蔗与茅草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一、材料用具:茅草幼苗、甘蔗幼苗、完全培养液、实验容器等。
二、方法步骤:
(3) ①将茅草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②选取 的甘蔗幼苗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株。
③A组用 培养。B组用 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 。
(4)如果同学们要得出“茅草的根部某些分泌物会抑制甘蔗苗生长”这一结论,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5.有的人从二三十岁开始头发变稀少,四五十岁变秃顶,称为少秃顶。少秃顶是遗传的,受一对常染色体基因(基因用H、h表示)控制,在男孩身上为显性遗传,在女孩身上为隐性遗传。而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用B、b表示)。根据以下系谱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Ⅰ4基因型 ,Ⅲ3基因型
⑵引起Ⅳ2少秃顶的基因不可能来源于第Ⅰ代的 个体。
⑶若Ⅲ1和Ⅲ2再生了一个儿子,则仅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是 。
⑷分别写出Ⅰ1与Ⅰ2生Ⅱ2的配子的基因型 。
参考答案
1. B
2. B
3. D
4. A
5. C
6. A
7. C
8. C
9. A
10. B
11. A
12. D
13. D
14. C
15. D
16. D
17. D
18. D
19. C
20.B
21.
(1)能量 分解者 生产者 固定 (2)分解 ④
(3)信息传递 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22.
(1)生物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愈伤组织 脱分化(去分化)
(3)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4)6  2
23.
(1)次生演替  逐渐增加
(2)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或正相关)
(3)据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描点、连线
(4)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5)样方 空间上的分布(分层)
24.
(1)茅草 (2) 甘蔗和茅草
(3)②长势相同(或生长状况相同、株高相同)
③完全培养液 培养过茅草的完全培养液
④观察A、B两组甘蔗幼苗的生长情况
(4)B组甘蔗幼苗比A组甘蔗幼苗长势差
25.
⑴HhXBXb hhXBY ⑵1 ⑶ 1/2 ⑷hY、 hXB
山东省东阿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模块测试英语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型注释)
1.---I bet you will go on a trip after graduation.
---______. I can’t wait!
A. Surely I will B. Go ahead C. Take it easy D. My pleasure
2.You were my ______ when I was weak; you were my voice when I couldn’t speak.
A. ability B. strength C. energy D. force
3.While typing, Helen has a habit of stopping ______ to give her long and flowing hair a smooth.
A. now and then B. over and over C. up and down D. here and there
4.His hard work paid______ when he got the result.
A. back B. over C. off D. for
5.Wherever such an area is located, it will be immediately ______ by the enemy if armed forces are lacking.
A. taken B. caught C. occupied D. kept
6.Gillard's ride to top of Australian politics was rough one.
A. 不填; a B. the; a C. a; the D. a;不填
7.—When did she get injured?
—It was at midnight rain was pouring down.
A. where B. that C. what D. when
8.—When shall we go for an outing?
—It's up to you. Make it time you like.
A. some B. any C. one D. other
9.Books are a worthy invention of human history since they make it possible for us to make a__of human's thoughts.
A. plan B. sign C. point D. record
10.He is going to build a team that has a lot of potential and he thinks that is excites him.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as
11.It be difficult to get a train ticket during traditional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this year because there are many ticket windows.
A. mustn't B. ought to C. needn't D. can't
12.She down beside me and soon got into sleep.
A. lied B. laid C. lay D. lain
13. , and we each can have one.
A. A few more books
B. Giving us a few more books
C. To give us a few more books
D. Given us a few more books
14.Is it, in your opinion, possible new measures will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terrible traffic?
A. whether B. that C. when D. what
15.If you are in position of __ teacher, will you allow your students to play computer games all day long?
A./; a B. a; / C. the; / D. the; a
评卷人
得分
二、完型填空(题型注释)
Dash of Hope
"Dash" is a symbol which represents every day we've spent alive on earth. Therefore, how you spend your "dash" is important.
Recently I 36 about a little girl named Hope. After learning more about her life, I couldn't help but feel it was not by 37 , nor happenstance(意外事件), that she had been named "Hope". The strong feeling of sympathy and generosity 38 in her young heart made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me and countless others. 39 I never had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her, I wish I had. It seems as though she was wise beyond her tender years and very, very special.
Hope was a twelve-year-old girl who was 40 a "wish" in early December 2010 by the "Make-A-Wish" Foundation after being 41 that she had a rare type of bone cancer. However, when she found out that more than 150 42 in her area were waiting for their wishes to be achieved , she unselfishly used her wish to 43 that those children have their wishes granted. She also asked that it be done 44 January 16, 2011. Unfortunately, however, the organization informed her that her 45 request could not be granted as the funds were simply 46 . They calculated that they would need to raise more than one 47 dollars in thirty days in order to grant her wish. 48 , but not discouraged, she turned her disappointment into an enthusiasm that inspired caring 49 to take up helping grant the wishes of the other children, and eventually 50 as well. Newspaper columnists and reporters for radio and TV stations 51 the story of this caring young girl who had 52 the hearts of so many and as word spread, the community was challenged. Committees were fanned and schools, corporations and various organizations assisted in 53 money to help make Hope's dream come true.
Her efforts were not in vain as they continue to help others, not only 54 , but spiritually and emotionally as well. At the gathering to celebrate her life, "A Celebration of Hope" on January 16, 2011 , the 55 was made that they had indeed received donations totaling more than one million dollars. Her wish had been granted!
16.A. heard B. thought C. cared D. talked
17.A. coincidence B. independence C. convenience D. intelligence
18.A. lost B. carried C. expected D. housed
19.A. Until B. Unless C. Though D. If
20.A. expressed B. offered C. made D. sent
21.A. recognized B. informed C. reminded D. understood
22.A. children B. citizens C. villagers D. relatives
23.A. suggest B. ask C. arrange D. order
24.A. for B. to C. on D. by
25.A. final B. formal C. simple D. noble
26.A. unbearable B. unbelievable C. unavailable D. uncomfortable
27.A. thousand B. hundred C. million D. billion
28.A. Disappointed B. Surprised C. Worried D. Embarrassed
29.A. committees B. individuals C. corporations D. organizations
30.A. theirs B. ours C. hers D. yours
31.A. wrote B. read C. broadcast D. shared
32.A. touched B. examined C. won D. opened
33.A. finding B. spending C. raising D. borrowing
34.A. perfectly B. physically C. healthily D. thankfully
35.A. proposal B. decision C. conclusion D. announcement
评卷人
得分
三、阅读理解(题型注释)
The English, as a race, are very different in many ways from all other nationalities, including their closest neighbors, the French, the Belgians and the Dutch. It is claimed that living on an island separated from the rest of Europe has much to do with it. Whatever the reasons are, it may be fairly stated that the Englishman has developed many attitudes and habits which distinguish him from other nationalities.
Broadly speaking, the Englishman is a quiet, shy, reserved person who is fully relaxed only among people he knows well. In the presence of strangers or foreigners he often seems restrained, even embarrassed. You have only to witness a city train any morning or evening to see the truth of this. Serious-looking businessmen and women sit reading their newspapers or having a light sleep in a corner, and no one speaks. In fact, to do so would seem most unusual. An Englishman, pretending to be giving advice to overseas visitors, once suggested, “On entering a railway carriage, shake hands with all the passengers.” Needless to say, he was not being serious. There is an unwritten but clearly understood code of behavior which, if broken, makes the person immediately suspected.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t is quite normal to show openly extremes of enthusiasm, emotion, excitement, etc, often accompanied by appropriate gesture. The Englishman is somewhat different. Of course, an Englishman feels no less deeply than anyone of a different nationality, but he tends to display his feelings far less. This is reflected in his use of language. Imagine a man commenting on the great beauty of a young girl. A more emotional man might describe her state “Oh, she is a goddess”, whereas an Englishman might just say “Oh, she’s all right.” An Englishman who has seen a highly successful and enjoyable film recommends it to a friend by commenting, “It’s not bad you know”, or on seeing some very unusual scenery he might convey (表达) his pleasure by saying, “Nice, yes, very nice.” The overseas visitor must not be disappointed by this apparent lack of interest and involvement. Instead, he must realize that “all right,” “not bad,” and “nice,” very often have the sense of “first-class,” “excellent,” “beautiful”. This unique style of language use is particularly common in England, and is known as restrained statement.
36.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English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nationalities in _______.
A. habits B. attitudes C. character D. all of the above
37.The underlined word “restrained”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_”.
A. calm and controlled B. polite and friendly
C. nervous and quiet D. silent and kind
38.In Britain, if you don’t want other people to think you are strange, you’d better _______.
A. talk with others as much as possible
B. behave just like the English do
C. say nothing about yourself
D. shake hands with everyone you meet
39.If an Englishman says “all right”, it may mean “_______”.
A. not bad B. correct C. quite right D. wonderful
40.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an Englishman _______.
A. doesn’t like to show his feelings so much
B. has less emotion than people of other nationalities
C. finds it easy to express his emotion
D. likes to have a joke with strangers
I stood outside New York's Madison Square Garden and just stared, almost speechless. I was a farm boy from County Kilkenny, a child who some thought would never walk, let alone go as far as I had in the world.
From the day I was born, there was a problem. The doctors at the Dublin hospital told my parents I had phocomelia, a deformity that affected both legs below the knee, which were outward and shorter than normal and each foot had just three toes.
Life was tough. I couldn't stand, much less walk. I rarely, left the farmhouse---and then only in someone's arms. Mam bundled me up whenever she took me to town, no matter the season.
“The world will see him when he can walk,” she told Dad. “And he will walk.”
Mam devoted herself to helping me. She tried everything to get me on my feet. When I was three, she and Dad took me to a clinic in Dublin.
A few weeks later we returned to Dublin with my artificial limbs (肢). Back home I practiced walking with my new limbs.
“There's nothing anyone can do but you can't,” Mam said. “You and I are going to walk through town.”
The next day Mam dressed me in my finest clothes. She wore a summer dress and fixed her hair and makeup. Dad drove us to the church. We stepped out of the car. Mam took my hand. “Hold your head up high, now, Ronan,” she said.
We walked 300 meters to the post office. It was the farthest I'd walked, and I was sweating from the effort. Then we left the post office and continued down the street, Mam's eyes shining with a mother's pride.
That night, back on our farm, I lay exhausted on my bed. It meant nothing, though, compared to what I'd done on my walk.
Then I began to pursue my dream of singing. And at every step Mam's words came back to me—Ronan, you can do anything anyone else can do—and the faith she had in God, who would help me do it.
I've sung from the grandest stages in Europe, to music played by the world's finest musicians. That night, I stood at the Madison Square Garden, with Mam's words chiming in my ears. Then I began singing. I couldn't feel the pulse of the music in my feet, but I felt it deep in my heart, the same place where Mam's promise lived.
41.What was the problem with the author as a baby?
A. He was expected unable to walk.
B. He was born outward in character.
C. He had a problem with listening.
D. He was shorter than a normal baby.
42.The underlined word “deformity”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most probably means _______.
A. shortcoming B. disadvantage C. disability D. delay
43.Why did Mam dress him and herself in finest clothes?
A. To hide their depressed feeling.
B. To indicate it an unusual day.
C. To show off their clothes.
D. To celebrate his successful operation.
44.From the story we may conclude that his mother was _______.
A. determined B. stubborn C. generous D. distinguished
45.According to the writer, what mattered most in his success?
A. His consistent effort. B. His talent for music.
C. His countless failures. D. His mother's promise.
(You may read the questions first.)
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
Theatrical Release Date: July 1, 2011
Studio: Paramount Pictures
Director: Michael Bay
Genre: Action︱Adventure︱Sequel︱ Sci-Fi︱ 3D
The Autobots, led by Optimus Prime, are back in action, taking on the evil Decepticons. The Autobots and Decepticons become involved in a dangerous space race. The Autobots learn of a Cybertronian spacecraft on the Moon and must race against the Decepticons to find its secrets, which could turn the tide in the Transformers’ final battle. Shockwave, a longtime “Transformers” character, rules Cybertron while the Autobots and Decepticons battle it out on Earth.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II
Theatrical Release Date: July 15, 2011
Studio: Warner Bros. Pictures
Director: David Yates
Genre: Action︱Adventure︱Sequel︱Fantasy︱3D
In part II, the battle between the good and evil forces of the Wizarding world evolves into an all-out war. This final adventure continues Harry, Ron, and Hermione’s attempt to find and destroy Voldemort’s remaining Horcruxes. Harry Potter is called upon to make the ultimate sacrifice to bring an end to his nemesis.
Winnie the Pooh
Theatrical Release Date: July 15, 2011
Studio: Walt Disney Pictures
Director: Don Hall, Stephen J. Anderson
Genre: Sequel︱Family Animation
Winnie the Pooh is a 2011 American traditionally animated feature film produced by Walt Disney Animation Studios. Based upon the characters of the children’s books Winnie-the-Pooh, The House at Pooh Corner by A. A. Milne and Return to the Hundred Acre Wood by David Benedictus, the film features two previously unadapted stories from the original books.
In the movie, Owl sends the whole gang to save Christopher Robin from an imaginary bad character, and it turns out to be a very busy day for Winnie the Pooh who simply set out to find some honey.
46.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genre of 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
A. Action. B. Sequel. C. 3D. D. Fantasy.
47.According to the Movie Express above,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II is mainly about _______.
A. a journey of Harry, Ron, and Hermione
B. high risks of the final adventure
C. an all-out war between good and evil forces
D. a fear of Lord Voldemort
48.Who might be most interested in the Movie Express of Winnie the Pooh?
A. Would-be parents. B. Families with children.
C. Writers of children’s books. D. Honey lovers.
JK Rowling, the Harry Potter author, has signed a deal with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to publish her first ever novel for adults, which is set to become one of the most anticipated (期望的) book in years.
The deal means that Rowling’s long-standing relationship with Bloomsbury, the London-based publisher that launched (发行) the Harry Potter books, has come to an end, at least in terms of new works by the author.
Rowling is keeping her fans guessing about the characters and plot of her new book. She only said that the new novel will be nothing like the Harry Potter series, which was sold over 30 million copies in the UK alone. She thought that with the move from children’s to adult fiction, a switch to a new publisher seemed like a natural and reasonable step.
She said, "Although I've enjoyed writing it every bit as much, this book will b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Harry Potter series. The freedom to explore a new field is a gift that Harry’s success has brought me."
Ian Rankin, the Edinburgh-based author whose highly-successful detective novels are also set in the city, suggested Rowling’s book will be a crime novel.
"Wouldn’t it be funny if JK Rowling’s first novel for adults turned out to be a crime story set in Edinburgh?" he said.
Industry insiders guessed that the deal is worth more than £5 million and the new book is expected to come out later this year.
A spokesman said, "JK Rowling’s audience is vast and her position is unique. Harry Potter books were a global success and her fans are very loyal. Children that were eight, nine, or ten when the books first came out in the 1990s are now in their 20s. Plenty of adults, loved the book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had children, so the potential market for her is huge."
49.What does the text mainly tell us?
A. JK Rowling has signed a deal with a new publisher.
B. JK Rowling's new book will be more successful than her Harry Potter series.
C. JK Rowling’s first book for adults will be published later this year.
D. JK Rowling has to switch to a new publisher in order to publish her new book.
50.JK Rowling’s new book for adults .
A. has been sold 30 million copies in the UK alone
B. is poorly thought of by the London-based publisher Bloomsbury
C. has nothing in common with the Harry Potter series
D. is expected to bring her more money than the Harry Potter series
51.The author used Ian Rankin’s words in order to .
A. tell us that some famous novelists offer to give Rowling some advice
B. show that many readers are curious about Rowling’s new book
C. tell us that many readers prefer to read detective or crime novels
D. prove that a crime story set in Edinburgh is sure to be successful
52.We can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
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is specialized in publishing adult books
B. the author has no doubt about the success of Rowling’s new book
C. JK Rowling will be a crime novelist as good as Ian Rankin
D. it was in Edinburgh that Ian Rankin got to know JK Rowling
Ban Fur? Then Why Not Leather?
Much to the displeasure of some local businesses, the City Council in West Hollywood, California, voted without opposition last week to ban the sale of fur products. Should laws be involved in this issue? Is it unfair to ban sales of fur, but not sales of leather and hides (兽皮)?
Animals Do Not Have Rights
By Tibor R. Machan
My view is that animals do not have basic rights. It is a matter of ethics (伦理学) and not of the laws of human societies. If animals had such rights as human beings do, they would have to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killing fellow animals in the wild. That way of thinking about animals makes a category mistake. Using animals, including their fur or organs, to improve people's lives is acceptable.
A Small Step Against Cruelty
By Kate Carter
Both fur and leather are the skins of dead animals. Why should we think that the lovable furry ones deserve more of a life than the less pleasing ones? Some say leather is less cruel because it's a byproduct (副产品) of the meat industry. But this isn't really true. Some cheap leather may be a byproduct of the meat industry, but often it's the other way round. In South Africa, where there is a developing market for ostrich(鸵鸟)farms, the skins account for roughly 80 percent of the slaughtered (宰杀)birds' value, a mere 20 percent of which comes from the meat.
"Who" Are You Wearing?
By Marc Bekoff
West Hollywood's ban is a move in the right direction. However, we must work to ban the sales of leather and hides, too. Furs come from animals who are attacked to become clothing, while some leather and hides come from slaughterhouse(屠宰场) animals. We must remember that when people choose to wear fur, leather and hides, they are wearing formering conscious beings. So it's a matter of who they are wearing, not what they are wearing because these animals must be referred to as who and not what or that.
53.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 West Hollywood's ban on fur products.
B. Differences between fur and leather sales.
C.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protecting animals.
D. The ecological imbalance in West Hollywood.
54.Tibor R. Machan seems to believe that .
A. laws should be passed to protect animals
B. humans are respornsible for killing animals
C. it is not reasonable to use animals to improve life
D. animals and humans aren't supposed to share equal rights
55.What is Kate Carter's opinion about wearing fur and wearing leather?
A. Both are decided by the meat industry.
B. There is little distinction (区别) between them.
C. Wearing fur is generally more acceptable.
D. Wearing leather is cheaper than wearing fur.
56.What is Marc Bekoff’s attitude towards sales of fur?
A. Sympathetic. B. Careless. C. Tolerant. D. Oppose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四、单词拼写(题型注释)
57.(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I feel very happy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nd here I’d like to give you
some a on how to learn English. Above all, don’t lose 76. ____________
heart. Many students find it _______ to learn English, especially
77. ____________
_______ write good English compositions. In my opinion, if you
78. ____________
want to _______(改善) your writing, you should learn by heart
79. ____________
as many English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 p as possible.
80. ____________
And at the same time try to use _______ in your compositions. I
81. ____________
think just r grammar rules is no use. And only by reading and
82. ____________
writing a lot _______ you be able to learn English well in an effective
83. ____________
way. I definitely _______(相信)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you
84. ____________
should _______(继续) writing every day and never give up.
85. 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五、书面表达(题型注释)
58.你们学校英语俱乐部组织“2011年感动校园人物”的推荐活动,你们班决定推荐李华。请根据以下信息写一篇推荐他的发言稿。
Personality
Helpful…
Moving deeds
volunteer…
donate...
Reasons

注意:
1. 根据提示信息适当发挥;
2. 词数:120词左右;
3. 开头和结尾已经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4. 文中不得透露考生和学校的真实信息。
Dear teachers, my fellow friends,
It i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recommend Li Hua, monitor of our class, as the Touching Figure On Campus of 2011.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C
6.B
7.D
8.B
9.D
10.C
11.D
12.C
13.A
14.B
15.D
16.A
17.A
18.D
19.C
20.B
21.B
22.A
23.B
24.D
25.D
26.C
27.C
28.A
29.B
30.C
31.D
32.A
33.C
34.B
35.D
36.D
37.A
38.B
39.D
40.A
41.A
42.C
43.B
44.A
45.D
46.D
47.C
48.B
49.C
50.C
51.B
52.B
53.A
54.D
55.B
56.D
【答案】
【小题1】advice
【小题2】hard/difficult
【小题3】to
【小题4】improve
【小题5】patterns
【小题6】them
【小题7】remembering
【小题8】will
【小题9】believe
【小题10】keep
58.
Dear teachers, my fellow friends,
It i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recommend Li Hua, monitor of our class, as the Touching Figure On Campus of 2011.With a loving character, Li Hua is such a kind and helpful person as we cannot praise too much. Whenever there is a trouble, his timely encouraging words always push us forward.
Yet what has impressed us most is his unconditional love to those unprivileged children. Knowing that some children had little access to reading materials, he started to donate books as early as junior high. Two years ago, he volunteered to teach English and painting in a small village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which has inspired some other students to join in and thus helped open up a new world to those children as well.
Proud enough, we strongly support Li Hua as the Touching Figure of 2011, for his selfless love that touches our heart, his perseverance that inspires us to keep going forward and his action that suggests even the smallest effort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to those in need.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山东省东阿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模块测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红缯(zēng)?? ? ?逶迤(yí)?? 栏楯(shǔn) 乳媪(ǎo)
??B. 笑靥(yàn ) ? 扃牖??(jiōng)???? 攒射 (cuán) 慰藉(jiè)
??C. 险衅(xìn) 老妪 (ǒu) ?? 盘桓(huán) 缧绁(xiè)
?D.?谂知(niàn )??? ? ?菲薄??(fěi)?? ?濒临 (bīn) 曩者(nǎ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教师安居工程今年将有500套住房落成的消息传开后,广大教师弹冠相庆,称赞政府确实为他们办了件好事。
B.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C.在世博园区,炫目影像固然令人叹为观止,一些质朴无华的历史遗存也有魅力。
D.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3.选出下列句子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梅暗香浮动,幽幽的飘香在千年的古诗里。“ ”,我感受到你的独领风骚;“ ”,我体会到你坚贞不渝;“ ”,我感悟到宋人的辩证思维。
①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②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③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给(jǐ)以 粗犷(guǎng) 疾风劲(jìng)草 咎(jiù)由自取
B.偌(nuò)大 讣(fù)告 掎(jǐ)角之势 蜚(fēi)声文坛
C.僭(jiàn)越 症(zhēng)结 拾(shè)级而上 厝(cuò)火积薪
D.弄(lòng)堂 刽(guì)子手 返璞(pǔ)归真 力能扛(gāng)鼎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安全预警机制。
B.本最近发生了强烈地震,大量建筑物坍塌,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各大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C.不少省市片面追求GDP,无节制地开采、出口稀土等资源,这种行为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长此以往,稀有资源将消耗殆尽。
D.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有关船只在中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的巡航活动是无可非议的。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的文字。(9分)
大自然向人类传授灵感
余家驹
事实证明,作为自然界高等智能动物的人类并非万能,人类的许多创造和设计灵感来自自然界的其它生物。100年前飞机的诞生来自于人类幻想能像鸟类那样翱翔于蓝天的灵感;汽车诞生后。为了改善其外型,提高其性能,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设计师们就曾借助潜水艇潜到加勒比海中,观察鱼儿游过舷窗时留下的优美曲线寻找设计灵感。当时风靡一时的福特雷鸟敞篷轿车的设计灵感说不定就是来自某一种深海鲨鱼。随后出现的奔驰SECcoupe、雷诺Twingo及马自达121等也都具备某种动物的神态。
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自然界中的许多物种不仅能让我们从其外型获得某种创作上的灵感,而且还能向我们提供一些今天我们在各工程领域内所遇难题的解决方案,正如有的科学家所说的那样,我们人类应该向这些聪明的生物学习。举例来说,蚂蚁有助于解决交通模式问题,蜜蜂可让你借鉴到空气动力学上的诀窍。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生物学家弗朗西斯-拉特尼克思曾撰文引用厨蚁觅食来说明这一观点。他说,从这些觅食的厨蚁极有效率地来来往往运送食品的实践中,他找到了一个被他称为“说来容易解决难”的问题。这些厨蚁设计了一个化学路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三条路径的结合点形成了一个Y。Y的茎干或是通向它的巢穴或是离开它的巢穴,这条茎干也与两条手臂在一个广角上相交,而两条手臂构成了一个大约60度的小内角,厨蚁有着很强的几何本能,它能够感觉出多个角度间的差异而选择一条正确的路径。他认为,小昆虫很有可能已经设计出了很多种解决觅食问题的方案,我们应该关注它们,因为“人的生活越来越依赖工程系统,必须使我们的工程系统有效地运行以解决类似的问题”。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也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蜜蜂与大黄蜂有一些可供人类分享的智能。这些振翅飞行的小昆虫把空气动力学带入了一个传统理论无法触及的领域。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小蜂设计了一套不同于大多数飞虫的飞行系统。一些小昆虫靠大弧度地摆动翅膀来飞行,而蜜蜂的双翅活动的弧度要小得多但振动的频率相当高。这种小弧度高速度的翼动赋予这些蜜蜂一个更宽广的力度,这是其它昆虫无法享受到的。当这类灵感被用于军事上的时候,军事科技便会产生日新月异的进步。比如,乌贼体内有能分泌黑色液体的囊状物,遇到攻击者便会释放出黑色液体,诱使攻击者上当。据此,潜艇设计者们就设计出一种酷似袖珍潜艇的鱼雷诱饵,既可保持原潜艇的航向和航速继续航行,也可模拟噪音、螺旋桨节拍、声信号和多普勒音调变化,令敌方潜艇或攻击中的鱼雷真假难辨。
为解决超高速歼击机驾驶员在突然加速爬升时因脑部缺血而引起的痛苦,航空设计师从长颈鹿身上获得灵感,设计出了抗荷服。众所周知,长颈鹿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大脑和心脏的距离约为3米,完全是靠高达160~260毫米汞柱的血压把血液送到大脑的。奇怪的是,长颈鹿在饮水时就不会因大量血液涌上大脑而发生脑充血或血管破裂的问题呢?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原来是长颈鹿身上的一层厚厚的皮箍住了血管,从而控制了它的血压。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师们便设计出这种新颖的“抗荷服”,当飞机加速时,“抗荷服”既可自动压缩空气,还能对飞行员的血管产生相应的压力。
你是否想到,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的设计灵感竟是来自小小的蝴蝶?当受到阳光强烈辐射时,卫星表面的温度会高达2000℃;而在阴影区域,卫星表面的温度会下降到零下200℃左右,这对卫星上的精密仪器仪表的危害极大。人们发现,蝴蝶身体表面生长着一层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有调节体温的作用。每当气温上升、阳光直射时,鳞片自动张开,以减少阳光的辐射角度,从而减少对阳光热能的吸收;当外界气温下降时,鳞片自动闭合,紧贴体表,让阳光直射鳞片,从而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科学家据此为人造地球卫星设计了一种犹如蝴蝶鳞片的控温系统。
6.“作为高等智能动物的人类并非万能”的依据,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早就有像鸟类那样翱翔蓝天的远大梦想。
B.自然界中的许多物种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进化,显然要比人反应灵敏。
C.大自然的其它生物为人类提供许多创造和设计的灵感。
D.人的生活越来越依赖工程系统,必须使我们的工程系统有效地运行以解决类似的问题。
7.各项中,不属于“大自然向人类传授灵感”的一项是( )
A.鱼儿游过舷窗时留下的优美曲线帮助设计师找到设计灵感。
B.小小的蝴蝶帮助科学家设计出了人造地球卫星的控温系统。
C.潜艇设计者受乌贼受到攻击时释放黑色液体的启示,设计出鱼雷诱饵,用于迷惑敌方。
D.长颈鹿的大脑与心脏的间距约为3米,完全是靠高达160—260毫米汞柱的血压把血液送进大脑的。
8.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上世纪50年代,美国福特公司设计师改善汽车外型时,确信无疑地受了某种深海鲨鱼的启示,设
计出了福特雷鸟敞逢轿车。
B.厨蚁能感觉出某个角度间的差异而选择一条正确的路径,这是它几何本能的显现。
C.蝴蝶鳞片的开合,有利于调节体温。气温上升、阳光直射时,鳞片张开,可通过减少阳光的辐射角度来减少对阳光热能的吸收;温度下降时,鳞片闭合,借阳光的直射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D.小弧度高速度的翼动赋予小昆虫一个更宽广的力度,当这类灵感被用于军事上的时候,军事科技便会产生日新月异的进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每小题3分)
伴随着势不可挡的能耗增长,再加上全社会对环保、节约和生态建设的迫切要求,绿色存储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成为必然的选择。不断增长的存储能耗问题,只有通过创新的绿色存储技术才能有效解决。
绿色存储是指那些从环保节能角度出发,设计生产能效更佳的存储产品、降低数据存储设备的功耗、提高存储设备性能的技术。绿色存储技术的核心是设计运行温度更低的处理器和更有效率的系统,生产更低能耗的存储系统或组件,降低产品所产生的电子碳化合物,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所有网络存储技术的能源效率,用最少的存储容量来满足业务需求,从而消耗最低的能源。以绿色理念为指导的存储系统最终是存储容量、性能、能耗三者的平衡。
绿色存储是一个系统设计方案,贯穿于整个存储设计过程,包括存储系统的外部环境、存储架构、存储产品、存储技术、文件系统和软件配置等因素。绿色存储技术更是包括磁盘和磁带系统设计制造、服务器连接、网络架构、文件服务和存储应用软件、重复数据删除、自动精简配置和基于磁带的备份等各个方面的存储技术。目前,常用的绿色存储技术主要包括存储虚拟化、网络架构优化技术以及存储分层化管理等方面。
如今节能环保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许多组织和个人都在为绿色环保不断努力和无私奉献。关于绿色存储技术的研究正成为整个信息通信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各国政府纷纷牵头推动,厂商和研究机构也积极响应。从2006年开始,在每年的全球存储行业的盛会SNW(StorageNetworkWorld )大会上,绿色存储技术都是最大的热点。在2007年,SNW大会更倡议成立了以提高能源效率、促进厂商间技术交流、最大程度地降低因数据存储带来的环境影响为目的的“绿色存储促进组织”,其成员囊括戴尔、惠普、IBM、微软等业界主流厂商。他们相继推出了包括存储硬件和存储软件在内的节能、环保型的存储解决方案,用绿色存储构建绿色数据资源中心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必须和必然。
当然,绿色存储不仅仅是IT产品供应商的责任,也是终端用户的责任,每一个用户都应该意识到自己既是绿色存储的驱动者又是绿色存储的实践者,.有责任有义务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作贡献。在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以及在日益高涨的节能减排和环保至上的呼声下,各国政府高庹重视对节能减排和环保的研究,绿色存储已是大势所趋。创新的绿色存储技术,将有效帮助我们节省开支和降低能耗,提高管理效率,承载海量数据。
9.下列对“绿色存储”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的用途在于立足环保节能,设计生产能效更佳的存储产品、降低数据存储设备的功耗、提高存储设备性能。
B.就目前而言,常用的绿色存储技术主要包括存储虚拟化、网络架构优化技术以及存储分层化管理等方面。
C.绿色存储是一个包括存储系统的存储架构、存储产品、存储技术及文件系统和软件配置等因素的设计方案。
D.提高网络存储技术的能源效率,以最少的存储容量满足业务需求,消耗最低的能源是绿色存储的最终目的。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势不可挡的能耗增长、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以及日益高涨的节能减排和环保至上的呼声,使绿色存储成为必然的选择。
B.设计运行温度更低的处理器和更有效率的系统,生产更低能耗的存储软件,降低产品产生的电子碳化合物是绿色存储技术的核心。
C.有关绿色存储技术的研究正成为整个信息通信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绿色存储技术是每年全球存储行业盛会SNW的最大热点。
D.数据存储带来了环境影响,因而降低了能源效率,滞后了厂商间的技术交流,为改变这一现状而成立了 “绿色存储促进组织”。
1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绿色存储将重点研究存储容量,存储容量越大越好。
B.绿色存储是大势所趋,我国绿色存储如果滞后,IT产品供应商应负主要责任。
C.简言之,在环保理念下的低碳化、高利用率的存储就是文中所述的绿色存储。
D.使用了绿色存储技术的新一代电脑将价廉物美、省电省能、体积小而内存大。
阅读下文,回答下面小题(20分)
我的老师
贾平凹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 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 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了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泊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七点前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市,不敢挤人,惟恐人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最多只写“转毁为缘,默雷止谤”自慰,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屎。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是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好呀,你瞧,他写的这幅联,‘×××××××,××××××春’,多好!”孙涵泊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斟句酌字,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他便跑过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仗!”现在的人很烦,似乎吃了炸药,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个流血事件,但街头上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强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来了脱离不了干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一走了之,事后连个证明也不肯做。孙涵泊安危度外,大义凛然,有徐洪刚的英勇精神,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春节里,朋友带了他去一个同事家拜年,墙上新挂了印有西方诸神油画的年历,神是裸着或半裸着,来客没人时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脸色严肃。那同事也觉得年历不好,用红纸剪了小袄儿贴在那裸体上,大家才嗤嗤发笑起来,故意指着裸着的胸脯问他:“这是什么?”他玩变形金刚, 玩得正起劲,看了一下,说:“妈妈的奶!”说罢又忙他的操作,男人们看待女人,要么视为神,要么视神是裸肉,身上会痒的,却绝口不当众说破,不说破而再不会忘记,独处里作了非非之想。我看这年历是这样的感觉,去庙里拜菩萨也觉得菩萨美丽,有过单相思,也有过那个——我还是不敢说——不敢说,只想可以是完人,是君子圣人,说了就是低级趣味,是流氓,该千刀万剐。孙涵泊没有世俗,他不认作是神就敬畏,烧香磕头,他也不认作是裸体就产生邪念,他看了就看作是人的某一部位,是妈妈的某一部位,他说了也就完了,不虚伪不究竟,不自欺不欺人,平平常常,坦坦然然,他真该做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琢磨,或许他这样正是要我明白“口锐者天钝之,目空者鬼障之”的道理。我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 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12.作者为什么觉得孙涵泊“真该做我的老师”?(限20个字作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从外在特征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简要概括“我的老师”这个人物形象。(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结尾“我的老师也该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老师是没有限制的,年纪小,也一样可以当老师。
B、作者是不太喜欢这个小孩的,因为他很傲慢,但是小孩的一些行为和语言引起了作者的思考,使得作者对他的感觉也发生了变化。
C、作者在文中所举的例子,都是对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的再思考和反思。
D、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往往“童言无忌”“童心无邪”。
E、作者通过五个事例,不仅批判了自己,也批判了其他成人的性格中虚伪的成分,是小孩给了作者启示。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面小题。(9分,每小题3分)
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也。少学长安,事博士九江朱普。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窺家园。至王莽篡位乃归。会朱普卒,荣奔丧九江,负土成坟,因留教授,徒众数百人。莽败,天下乱。荣抱其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虽常饥困而讲论不极,后复客授江淮间。
建武十九年,年六十余,始辟大司徒府。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汤对曰:“事沛国桓荣。”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授太子。每朝会,辄令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帝称善。曰:“得生几晚!”会欧阳博士缺,帝欲用荣。荣叩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帝曰:“俞①,往,女谐。”因拜荣为博士,引闳、弘为议郎。
车驾幸大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赏赐。后荣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举手捧之以拜。帝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以是愈见敬厚,常令止宿太子宫。
荣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赐以珍羞、帷、帐、奴婢。谓曰:“如有不讳,无忧家室也。”后病愈,复入侍讲。
二十八年,大会百官,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②,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三十年,拜为太常。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乃若是哉!”
(节选自《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
注①俞:叹词,表示允许。②太傅:与下文的“少傅”都是教授太子的官员。
16.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 本:原来的
B.每以礼让相厌 厌:满足
C.今博士不难正朕 难:困难
D.今日所蒙 蒙: 得到的,受到的
1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桓荣“为推崇古事而坚持讲诵或勉励后生”的一组是()
①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
②荣抱其经书与弟子逃匿山谷,虽常饥困而讲论不辍,后复客授江淮间。
③荣叩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
④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
⑤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缓,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⑥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⑥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宗令桓荣讲解《尚书》,觉得他讲得好就授予他议郎一职,赏赐十万钱,并让他教授太子,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适逢欧阳博士一职空缺,世宗想要任用桓荣,可是桓荣却谦虚地推荐了他的两位同门。
B.世宗到太学视察,看到桓荣与各位博士辩论时温文恭让,以理服人,就特别地加以赏赐。有一次,在朝中宴会时,诏赐群臣奇果,大家都接受并揣到怀里,只有桓荣依古礼举双手行叩拜礼后才接受。
C.博士张佚不妄揣圣意坚持为天下选材,得到世宗称赞,被封为太傅。桓荣也被封少傅,并被赐予车马。桓荣广聚门生,陈列车马、印绶来鼓励他们学习古学。
D.早年时,桓荣虽然家境困厄可依然坚持讲诵学习古学。他的族人荣元卿嘲笑他生逢乱世学无所用,后来桓荣以学致官,他的族人桓元卿揶揄道:我是农家孩子,靠双手劳动,不像你,靠读书取利。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荣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赐以珍羞、帷、帐、奴婢。(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默写(题型注释)
20.名句默写。(9分)
1. , 成一家之言。
2.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
3.真的猛士, , 。
4.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 。
5.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故述往事,思来者。
评卷人
得分
五、诗歌鉴赏(题型注释)
21.阅读下面一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消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题型注释)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北岛《回答》中的诗句,它揭示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调整该诗句的语序,使之分别符合下列要求(不得增删词语或改换词语):
(1)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2分)
(2)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 (2分)
评卷人
得分
七、作文(题型注释)
23.作文(60分)。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
?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胸中怒火中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
请以“学会 ”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评卷人
得分
八、其他
2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如空缺部分。 (8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
(2)我闻琵琶已叹息, 。 ,相逢何必曾相识。
(3)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4)莫道不消魂, , 。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D
6.C
7.D
8.C
9.C
10.A
11.C
12.因为“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
13.外在:①长得平常②却有一股傲然。
内在:①慈悲博爱;②不畏缩多虑,勇于表现;③不曲意恭维;
④不惧强暴,仗义敢言;⑤胸无杂念,坦荡大方。
14.表现了现在有很多的人,从孩子变成大人后,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利害关系而失去了很多的美好品质,如:对自然和世界惯于剥夺,缺少慈悲;临场畏缩;习惯曲意恭维别人也喜欢被恭维;为保护自己不敢维护正义;多有邪心杂念等。如果大家有感于此,便都有向孙涵泊学习的必要。
15.A、B
16.C
17.B
18.D
19.
(1)译文:桓荣曾经卧病在床,太子每天早晚派中傅询问病情,还拿美味、帷、帐、奴婢来赏赐他。
5分,“寝病”1分;“朝夕”1分;“赐以……”句式1分;全句翻译通顺2分 。
(2)译文:假如是为了阴氏,那么阴识可以作太子师;假如为天下,那么本来就应该任用天下贤才。
5分,“即…则…”句式1分;“为天下”句式分;“固宜”1分;全句翻译通顺2分。
20.略
21.(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落日心犹壮”中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已届暮年,仍然壮心不已,因为“落日”比喻“暮年”。也可以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因为“不必取长途”句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之情。
解析本题鉴赏诗歌的意境,其实所谓的“意境” 就是由几个相关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表达的情景交融的情景。首联写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但“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又于“自鄙”中透露“自负”,含有“乾坤”之内心忧社稷的腐儒能有几人的怨愤不平之气。颔联紧扣首联,表面写片云孤月,实际上以云、月的皎洁喻自己的忠心,情景交融,对仗工整。颈联咏怀,“落日”“秋风”写景,表现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尾联用典,自比“老马”,呼唤用老马的“智”,抒发老当益壮的情怀。(2) 题是开放型,表面上是两种相异的情感,实际本身并无矛盾,强调的角度重点不同,本身是统一的。整诗表达的是作者虽然怀才见弃,但报国思用的慷慨之情。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2.(1)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2)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23.略
24.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