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重点知识梳理复习资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重点知识梳理复习资料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重点知识梳理复习资料
一、碳、一氧化碳、氢气都有可燃性、还原性
(一)可燃性
1、 C+O2CO2 (氧气中,发白光;空气中红光)
2、 2C+O22CO (碳不充分燃烧)
3、 2CO+O22CO2 (蓝色火焰、煤炉上方的火焰)
4、 2H2+O22H2O (安静燃烧、淡蓝色火焰)
(二)还原性
5、 2CuO+C2Cu+CO2↑(黑色粉末变红色,产生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6、 CuO+COCu+CO2 (黑色粉末变红色,产生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7、 CuO+H2Cu+H2O (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出现水雾)
8、 Fe2O3+3CO2Fe+3CO2(红色粉末变黑色,┅)
9、 2Fe2O3+3C4Fe+3CO2↑
10、 Fe3O4+4CO3Fe+4CO2 (黑色粉末变黑色)
11、 Fe3O4+2C3Fe+2CO2↑
12、 C+CO22CO (黑色固体消失、初中常见的吸热反应)
二、二氧化碳能与碳、水、碱溶液反应
13、 H2O+CO2H2CO3 (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14、 H2CO3H2O+CO2↑ (受热,能使变红的石蕊恢复紫色)
15、 Ca(OH)2+CO2CaCO3↓+H2O (检验CO2、变白色浑浊、石灰水变质;如果足量勉强可除CO2)
16、 CO2 +2NaOH =Na2CO3+H2O (吸收、除二氧化碳)
三、石灰石(大理石)、生石灰、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石灰乳、石灰浆)之间的转换
17、 CaCO3CaO+CO2↑ (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工业制CO2)
18、 CaO+H2OCa(OH)2 (常见的放热反应、生成熟石灰;作干燥剂)
19、 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室制CO2,固体减少,产生大量气体;除瓶壁白色固体)
20、 Na2CO3+2HCl2NaCl+H2O+CO2↑ (模拟泡沫灭火剂,速度太快)
四、关于燃烧
21、 H2+Cl22HCl (氯化氢是气体,溶于水就是盐酸)
22、 S+O2SO2 (氧气中,发蓝紫色火焰;空气中淡蓝色)
23、 4P+5O22P2O5(黄光、大量白烟)
24、 3Fe+2O2Fe3O4(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5、 4Al+3O22Al2O3 (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生锈)
26、 2Mg+O22MgO (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27、 2Cu+O22CuO (红色的铜变黑、用灼热的铜网除氧气)
28、 2Hg+O22HgO (银白色液体变红色粉末)
29、 C2H5OH+3O22CO2+3H2O (酒精燃烧)
30、 CH4+2O2CO2+2H2O (蓝色火焰)
五、制氧气
31、 2HgO2Hg+O2↑(红色粉末变银白色液体)
32、 2H2O2 2H2O+O2↑(无色溶液和黑色固体反应;还可以用CuO、Fe2O3、CuSO4溶液代替MnO2)
33、 2kclo32kcl+3O2↑ (白色和黑色固体反应)
34、 2KMnO4K2MnO4+MnO2+O2↑ (暗紫色固体反应;试管口需一团棉花)
35、 2H2O2H2↑+O2↑ (正极产生气体会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负极气体可燃,体积比为1:2)
六、金属与酸反应
36、 Mg+2HClMgCl2+H2↑ (镁条减少,产生大量气泡,常见的放热反应)
37、 Mg+H2SO4 Mg SO4+H2↑ 38、 Zn+2HCl ZnCl2+H2↑(实验室制氢气)
39、 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氢气)
40、 2Al+6HCl 2AlCl3+3H2↑ 41、 2Al+3H2SO4Al2(SO4)3+3H2↑
42、 Fe+2HCl Fe Cl2+H2↑ (生成浅绿色溶液;置换反应生成+2价的亚铁盐)
43、 Fe+H2SO4 Fe SO4+H2↑
七、金属与盐的反应
44、 Fe+CuSO4FeSO4+Cu (银白色的铁表面覆盖上红色物质,蓝色溶液变浅绿色)
45、 2Al+3CuSO4 Al2(SO4)3+3Cu(银白色的铝表面覆盖上红色物质,蓝色溶液变无色)
46、 Cu+2AgNO3Cu(NO3)2+2Ag(红色的铜表面覆盖上银白色物质,无色溶液变蓝色)
47、 Cu+Hg(NO3)2Cu(NO3)2+Hg
48、 Fe +2AgNO3 Fe (NO3)2+2Ag(生成浅绿色溶液;置换反应生成+2价的亚铁盐)
八、其他
49、 2NaOH+CuSO4= Cu(OH)2↓+Na2SO4 (产生蓝色沉淀)
50、 Cu(OH)2CuO+H2O (蓝色固体受热成黑色)
51、白色无水硫酸铜吸收变蓝CuSO4+5 H2O CuSO4·5 H2O(检验水)
52、铜生锈变绿 2Cu+O2+CO2+H2O Cu2(OH)2CO3
53、铜绿受热分解Cu2(OH)2CO3 2CuO+CO2↑+H2O
54、铁生锈 Fe+O2+ H2O —— Fe2O3·n H2O(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
55、镁在二氧化碳(或氮气)中燃烧 2Mg+CO22MgO+C 3Mg+N2Mg3N2
56、铁和水蒸气反应 3Fe+4H2O Fe3O4+4H2 (形成烤蓝)
57、碳和水蒸气反应 C+H2O CO+H2 (形成水煤气)
58、碳酸氢钠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干粉灭火器)
九、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可能的原因:
1、 装置漏气 2 、 红磷量不足 3、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②液面上升大于1/5原因:
1、燃烧匙伸入太慢 ,部分空气受热从瓶口逸出;
2、弹簧夹未夹紧 ,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改进实验的优点:1、装置始终处于密闭体系,实验结果更准确;
2、(铁的缓慢氧化)消耗氧气更彻底,实验结果更准确。
十、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步骤: 查 、 装 、 定 、 点 、 收 、 移 、 熄 。
注意点①试管口应略 向下倾斜 :防止 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
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防止 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
③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 连续均匀 放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
内的空气,一有气泡就立即收集会使收集到的氧气 不纯 );
④实验结束时,先 把导管移出水面 再 熄灭酒精灯 :防止 水倒吸造成试管炸裂 ;
⑤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现象为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 黑色固体 ;集气瓶内要放一层水或铺一层细沙的作用: 防止高温生成物落下炸裂瓶底;供铁丝燃烧用的氧气最好用排水法收集,理由是1. 氧气更纯净;2. 可在瓶底预留少量的水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集气瓶内要放少量水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⑥排水法收集氧气何时集满: 瓶口向外冒气泡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复燃,则已满 。
⑦过氧化氢制氧气通过长颈漏斗添加的药品:过氧化氢溶液,长颈漏斗的优点: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十一、分子和原子
1、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的 质量和 体积 都很小;②分子在不断 运动 。温度越高,运动越 快 。
③分子间有间隔。(如热胀冷缩、三态变化。一般物质 气态时间隔最大, 固态时间隔最小。)
④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 相同 ,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 不同 。
2、从原子中可以获得的规律:
①在原子中,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③氢原子中没有 中子
3、从微观角度理解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 同种 分子构成,混合物由 不同种 分子构成。
图中“●”和“Ο”分别表示两种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BD 混合物的是 C
(★由同种分子够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也可以由 原子、 离子 构成)
4、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 的 最小粒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其 分子 保持。例如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由
过氧化氢分子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由二氧化碳分子保持。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例如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过氧化氢分子,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氢原子和氧原子。
5、相对原子质量
①定义:以 碳12原子质量的 1/12 为标准, 其他原子 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 比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如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正确),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g(错误)。
②公式: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12原子质量*1/12
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 正比 。
现有质量相同的钠(23)、镁(24)、铝(27)三块金属,哪种金属所含原子数目最多 钠 。
6、我国科学院院士 张青莲 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十二、其他
1. 净化水时常用的絮凝剂的名称是 明矾 ;常加入 活性炭 利用其 吸附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物理 变化。
分离固体和液体操作的名称是 过滤 ,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 、 漏斗 和 玻璃棒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入 肥皂水 ,若 泡沫较少或有浮渣 则为硬水,若 泡沫较多 则为软水。生活中可通过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可通过 蒸馏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氧O >硅Si>铝Al>铁Fe ,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②生物细胞中(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Ca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N2 ,含量处于前两位的元素是 N 、 O ;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其次是 NaCl ,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
3. 元素的种类取决于 质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 最外层电子数。如Fe 、Fe2+、Fe3+三种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因此属于同种_元素__;而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它们的 化学性质 _不同。H2O、 H2O2组成元素 相同 但化学性质不同 ,原因是 分子构成不同 。
4.符号的意义
N 氮元素 、 1个氮原子
Zn 锌 、 锌元素 、 1个锌原子
H2O:宏观 水 、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微观 1个水分子 、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N 2个氮原子 2N2 2个氮分子 2H2O 2个水分子 2S2- 2个硫离子
2Fe2+前2 2个亚铁离子 后2 每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5.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H2O2 (过氧化氢分子) ,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的最小粒子 H、O (氢原子、氧原子) ;
电解水中发生改变的粒子 H2O(水分子),未发生改变的粒子 H、O (氢原子、氧原子) 。
6.三大还原剂:C、H2、CO;其中固体单质是C,气体单质是H2,气态化合物是CO
7.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分子构成不同
气体肥料CO2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CO2 固态时可用于食品保鲜CO2
汽水中含有的酸H2CO3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金刚石(C)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 H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H2O2
8.长颈漏斗的优点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分液漏斗或注射器的优点是控制反应速率
有孔塑料板的优点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