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导入我们人类要努力一起共筑生命家园阅图感悟阅图后你有何感想?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目标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5.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6.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什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于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在云南昆明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大会主题。思考: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阅图感悟可今天我们的地球却是这样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阅图后你有何感想?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关系二阅完两组图后你有何感想?②自然类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我们要践行我们要树立阅图感悟阅完图片后你有何感想?一群野生亚洲象一路北迁,截至2021年8月8日,云南省共出动警力和工作人员2.5万多人次,无人机973架次,布控应急车辆1.5万多辆次,疏散转移群众15万多人次,投放象食近180吨。一群大象的“旅游”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共荣共生。洞庭湖原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湖区位于荆江南岸,跨湖南、湖北两省,面积最大时约6000平方公里,所谓八百里洞庭一说依此而来。春秋战国以来,历代统治者为缓解人口增加的压力,都进行围湖造田,与水争利。1958年的“大跃进”对洞庭湖围湖造田进入一个高潮期。1998年中国经历大洪水之后,政府认识到围湖造田的危害,适时作出了退田还湖的重大决策。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洞庭湖的历史变迁从洞庭湖的历史变迁中,你有何启示?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探究与思考P82伦敦“杀人雾事件”1.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表面上是天灾,实际上是人祸,是燃煤采暖、燃煤发电所产生的污染物蓄积所致。根本原因是人类缺乏环保意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2.这对我们开发和利用自然有什么启发?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农业农村部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思考:实行长江“十年禁渔”,10年后长江会有什么改变?这对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有何启示?作为世界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有水生生物4300多种,其中鱼类424种,特有鱼类180余种。现在,长江的生物资源正面临巨大危机,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为“无鱼”等级。最终形成“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伏季休渔是保护渔业资源,提高渔民的生态与环保意识的重要政策,休渔可以改善渔业生态环境,同时休渔期间,渔船民可以利用休渔时间修船、修网、修机器,有利于渔民群众长远经济利益。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背景材料:2021年11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题为《坚持可持续发展 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习近平: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 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韩江、榕江和练江,是广东潮汕人民的“母亲河”。练江干流全长71公里,流域面积1346.6平方公里,因河道弯曲、婉蜒如练而得名。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潮阳、潮南逐步成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排入练江的污染物不断增加,练江开始变得黑臭无比,曾被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定为“全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思考: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对未来发展有何启示?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3)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4)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1.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探究与分享地处浙江省安吉县的余村,群山环抱利,秀竹连绵,四季常青。20世纪70-80年代,余村为解决温饱问题,开矿、建水泥厂,成为全县有名的“首富村”,但很快尝到了苦大:水泥厂污染空气,到处是灰;山林被破坏,水土流失,炸山开矿导致伤亡事故不断。2003年,当地政府提出将特色产业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创建全国首个生态县。余村陆续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村民收入大幅度下降,发展前景一度陷入迷茫。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到余村考察,称赞余村关停矿山、水泥厂是“高明之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长三角游客多,这坚定了余村发展生态旅游的信心。自此,余村封山护林,重新制定发余村风光展规划,把全村划为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田园观光区三个区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以舒适、优美、生态、人文为目标,建设“美丽乡村”;围绕“文创小镇”“智慧小镇”建设,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增强发展后劲。余村建成了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生动地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余村的致富之路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第一次的致富道路余村境内多山,有着优质的石灰岩资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余村人靠山吃山,开矿、建水泥厂,成为全县有名的“首富村”。但是很快尝到了苦头,水泥厂污染空气到处是灰;山林破坏,水土流失;炸山开矿导致伤亡事故不断。鼓了“钱袋子”伤了“居住环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活动一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第二次的致富道路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既获得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活动一过去的余村现在的余村①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前往浙江余村考察;4月1日指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P85(2)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P85(3)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P85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做笔记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过“绿色发展”理念,突出绿色惠民、绿色富国、绿色承诺的发展思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城市森林公园海绵城市美丽乡村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活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已然深入人心,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多乘公交车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光盘行动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低碳微行动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习惯。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④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⑤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践行绿色生活,你打算如何做?《关于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的指导意见》,设定了资源消耗上限、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指标约束,将各类经济社会活动限定在红线管控范围以内,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倒逼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2.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P85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P85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走、环保、低碳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P86④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P87做笔记①学习环保知识,增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②积极宣传生态环境知识,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③依法保护环境,善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④正确行使公民的监督权,为改善空气质量献计献策。⑤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为习惯。比如: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节约粮食,践行“光盘行动”;绿色出行等。5、为建设美丽中国,青少年应该怎么做?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共筑生命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开放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建设生态文明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课堂练习】1、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漓江时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这要求我们( )①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②走绿色发展道路,促进经济高速度发展③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禁止开发自然资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2、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我们要( )A.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B.缓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C.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D.实行自力更生,助力脱贫攻坚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这需要( )①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大力运用科技开发海洋资源,停止开发陆地资源③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禁止资源消耗的方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 共筑生命家园.pptx..pptx 保护生物多样性.mp4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 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_腾讯视频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