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六校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台州市六校2012-201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台州市六校2012学年第一学期月考
高二化学试卷(理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I卷(选择题 共4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6分)
1.居民所用石油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在使用过程中,常有一些杂质以液态沉积于钢瓶中,这些杂质可能是 ( )
A.甲烷和丙烷 B.乙烷和甲醛 C.乙烷和丁烷 D.戊烷和己烷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乙醇的分子式为:C2H5OH
B.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C.乙烯的电子式:
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示意图:
3.下列反应所得的有机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 )
A.等体积的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
B.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
C.在NaOH醇溶液作用下的消去反应
D.甲苯与液溴在溴化铁做催化剂条件下的取代反应
4、下列有关甲苯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侧链对苯环性质有影响的是 ( )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1mol甲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甲苯燃烧产生带浓烟的火焰 D、甲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5.某炔烃经催化加氢后,得到2-甲基丁烷,该炔烃是 ( )
A.2-甲基-1-丁炔 B.2-甲基-3-丁炔
C.3-甲基-1-丁炔 D.3-甲基-2-丁炔
6.下列各组物质间, 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 )
A.C2H6O和C4H10O B.C3H6和C4H8
C.C4H10和C10H22 D.C3H4和C4H6
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定条件下用H2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B.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丙醇和2—丙醇
C.间二溴苯仅有一种空间结构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8、要鉴别已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确的方法是 ( )
A 先加入足量酸性KMnO4溶液,然后再加入溴水
B 加入浓HNO3后加热
C 点燃这种液体,然后再观察火焰的明亮程度及黑烟的量
D先加入适量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KMnO4溶液
9.用一种试剂鉴别1—己烯、碘化钾溶液、苯、溴苯四种液体,应选用 ( )
A.盐酸 B.溴水 C.FeCl3溶液 D.四氯化碳
10.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元素分析仪可同时对有机物中碳、氢、氧、硫等多种元素进行分析,其特点是样品量小,速度快
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
C.质谱法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中不同环境氢原子的种数和个数
D.同位素示踪法可以用来确定有机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位置
11.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

12、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橡胶的产量和性能已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近年来,人们合成了一种无机耐火橡胶,它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
A、 B、
C、 D、
13.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
其产物一定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
A.2,2—二甲基—1—丁烯 B. 3,3,4-三甲基己烷
C. 邻二甲苯 D. 二氯乙烷 
15.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组合转化”技术的研究,把过多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若将CO2和H2以1∶3的比例混合,使之发生反应生成某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则生成的该重要化工原料可能是 ( )
A.烷烃 B.烯烃 C.炔烃 D.芳香烃
16.某烃结构式用键线式表示为,该烃与Br2加成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得产物有 (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7.已知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红光外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
B.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C.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
D.若A的化学式为C3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COCH3
18.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1mol该有机物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H2反应
B.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该分子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
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或取代反应
19.A、B两种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时生成H2O的量也不变。则A、B的组合不可能是 ( )
A.C10H8和C6H8O3 B.C2H2和C6H6 C.C2H4和C3H6 D.CH4和C2H4
20.将ag聚苯乙烯溶于bL苯中,然后通入c mol乙炔气体,所得混合物中的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
A.6:1 B.12:1 C.8:3 D.1:12
21.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的最大一次失误是1948年授予了瑞士化学家米勒,由于米勒发明了剧毒有机氯杀虫剂DDT而获得当年诺贝尔奖,但后来发现DDT是一种难降解的化合物,毒性残留时间长,现世界各国现已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DDT的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关于DD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DDT分子中两苯环不可能共平面 B.DDT分子属于芳香烃 C.若使原苯环上的两个氯原子连接在同一个苯环上,共有6种同分异构体 D.DDT难以降解的原因是DDT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2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1和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机物1和2互为同分异构体
B.有机物1和2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
均可发生消去反应
C.有机物1和2中所有原子均共平面
D.有机物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而1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3.两种化合物A和B具有相同的最简式。经测定分子中都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碳氢的质量比为8:1。已知:化合物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3;A在常温下为气态,B为芳香烃;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所有碳原子上均在同一直线上;B与溴单质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不能发生溴代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和B的最简式为C2H3 B.B的分子式为C12H18
C.A与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CH3CHBrCHBrCH3
D.在一定条件下B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1分)
24.(8分)(1)系统命名法命名(CH3)2 CHCH(C2H5)C (CH3)3
(2)有一种有机物X的键线式如右图所示。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则Y的结构简式是 。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____种。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制备TNT的反应:
(b)2-甲基-1,3-丁二烯的加聚反应
25.(10分)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与A以任意比例混合,若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的是(填序号)________。
a.C7H12O2 b.C6H14 c.C6H14O d.C7H14O3
(2)①若链烃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该分子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②链烃A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生成B,B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得到D,D分子中无溴原子。请写出由B制备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链烃A有三组不同的峰,峰面积比为3:2:1,且不存在顺反异构体,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若A不能使溴水褪色,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A的名称为_______。
26.(13分)已知:①有机化学反应因反应条件不同,可生成不同的有机产品。例如:

② R-CH2OH 氧化 RCHO
工业上按下列路线合成结构简式为的物质,该物质是一种香料。
请根据上述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
(2)反应④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反应⑤ _,反应类型 _;
反应① _,反应类型 _;
(4)工业生产中,中间产物A须经反应③④⑤得D,而不采取将A直接转化为D的方法,其原因是 。
(5)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 种
三、实验题(2小题,共15分)
27.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鉴别甲烷和乙烯:分别点燃,观察火焰的颜色及是否有黑烟
B.检验酒精中的少量水:向酒精中加入足量生石灰
C.将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时生成的气体通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褪色可证明该反应为消去反应。
D.验证某RX是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后,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出现黄色沉淀
E.实验室制硝基苯要在水浴的热水中插入温度计
28.苯与液溴制取溴苯
(1)溴苯制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仪器A的名称是: ;发生反应时A内的现象
装置C右侧的支管的作用 ;D处放置碱石灰的目的
(3)冷凝管作用: 、冷凝水顺序: ;(A.上进下出 B.下进上出)
(4)实验结束后,得到粗溴苯要用如下操作提纯,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
④用10% NaOH溶液洗;⑤分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⑤④②①③ B.④②⑤③①
C.④②⑤①③ D.④⑤③①②
(5)实验后,某同学取B中溶液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你认为可行吗?若认为可行,请说明理由;若认为不可行,请提出改进方式 。
四、计算题
29.(8分)取60g某有机物X和一定量 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产物为CO、CO2和H2O(g),燃烧后只生成CO2 ,CO和H2O,把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和碱石灰。结果,浓H2SO4的质量重了54g ,CuO的质量轻了48g ,碱石灰的质量增重了198g。试求:
①该有机物X的最简式是 。
②若符合该最简式X物质可能不止一种,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填字母)。
a.一定互为同系物
b.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c.等质量时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
d. 等物质的量时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
③写出符合上述最简式和下列特征且碳原子个数最少的物质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能使酸性KMnO4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
有机物的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3种

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月考试卷
命题教师:魏荣 审核教师:方曦 2012.10.21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史书有不同的体裁:纪事本末体、编年体、纪传体、典章体。你在学习《中外历史人物
评说》时,要想了解以某一人物为中心的生平事迹,最好参考上述哪一体裁的史书( )
A.纪事本末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典章体
2、秦始皇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本质特征的是 ( )
A推行郡县制    B皇帝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级官吏
C制定法制镇压人民的反抗 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3.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论,可能需要依据( )
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 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
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度 D.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
4.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ABCD四位同学分别分析了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你认为那一个同学的表述最准确( )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
B秦王嬴政广泛搜罗人才,统一的战略得当
C战国末期诸侯国数目的减少利于统一
D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5.唐太宗统治时期,在鸿胪寺经常可以看到的人是( )
A.各国使者 B.宗教人士
C.少数民族首领 D.各地学子
6.“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贞观政要》卷一),上述材料主要描述了( )
A.《唐律》颁布实施的效果 B.贞观之治的升平景象
C.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推行的影响 D.科举制的实施扩大了统治基础
7唐朝诗人胡曾有诗:“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该诗中所说的“胡”主要指:( )
A.西突厥 B.东突厥 C.匈奴 D.蒙古
8.唐太宗分析隋朝灭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和“舟”是指( )
A大运河和隋炀帝的龙舟 B人民群众和封建君主
C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 D封建暴政和农民起义
9.唐太宗统治时期民族政策的突出特点是( )
A民族大融合,多民族国家统一 B民族政策开明
C尊重少数民族地区 D中原文化远播少数民族地区
10.秦始皇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康熙时这套制度得到强化。在这两个不同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
A.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B.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C.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科技的进步9.下列11、有关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的措施,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平定三藩之乱 ②统一台湾
③乌兰布通战役打败噶尔丹 ④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12、“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康熙帝的这首诗写在 ( )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B.平定“三藩叛乱”之时
C.收复雅克萨之时 D.收复台湾之时
13.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
①“制天命而用之” ②“民贵君轻”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以德服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所体现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①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③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④有利于调解社会人际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协调了人际关系 B.具有人人平等思想
C.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D.实施灵活的教育方法
16. 孔子曾周游列国10多年,但倍受冷落、狼狈不堪,你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孔子地位低下 B.孔子主张不能满足当时统治者需要
C.受其它学派打击 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
17.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能作为钱穆这段话的依据应是孔子( )
A.编定“六经” B.创立儒家学说 C.提倡“仁”的思想 D.开创私学
18.亚里士多德曾对学生说:“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他可能在向学生解释( )
A.唯物论 B.三段论 C.伦理学 D.中庸之道
19、下图中两位人物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 ②都是军人出身
③都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专制做出了贡献 ④都曾出任本国的最高统治者 ( )

拿破仑 华盛顿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20.美国1787年宪法中规定“依据本宪法制定之合众国之法律及合众国授权已经缔结或将来缔结之条约均为全国最高法。”这一规定体现了( )
A.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B.加强中央权力的原则
C.社会契约的原则 D.人民主权的原则
21.拿破仑帝国的对内政策充分显示了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愿望是 ( )
A.掠夺原料和抢占市场
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引进英国先进技术
D.确立资产阶级法律规范
22、华盛顿出任美国首届总统的法律依据是( )
A.《独立宣言》 B.《邦联条例》
C.《联邦宪法》 D.《权利法案》
23.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
A.强化君主制度,此后俄德意均保留君主制  
B.重创俄国势力,使它向西扩张受到遏制
C.以武力及法典推广法国大革命的观念
D.刺激法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
24.有学者认为“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爆发户’”。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最主要史实是 ( )
A.建立执政府 B.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颁布《民法典》 D.打退反法同盟
25.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
A.拿破仑的个人力量有限
B.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C.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伤
D.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第26题22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8分, 共50分)
26.(22分)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根据他们的历史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封建帝王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3分)
(2) 材料一:《贞观政要》卷八:“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材料二: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一一《毛泽东选集》
材料一中,唐太宗否定秦始皇.材料二中,毛泽东为什么肯定秦始皇?(3分)
(3)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 唐太宗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思想是什么?(2分)请列举其改善民生,有利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4分)
(4)台湾作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末尾,对清朝的九位皇帝作了很有趣的打分评价
资质
本性
体格
教育
责任感
统驭
应变
私生活
机遇
得分
名次
顺治









83
8
康熙










1
雍正









107
3
乾隆









110
2
嘉庆









95
4
道光









85
7
咸丰









93
5
同治









68
9
光绪









87
6
孙中山
/
/
/
/
/
/
/
/
/
注:以上各项,上等为15分,中等为10分,下等为5分。(其中,私生活及机遇两项另有加减分——私生活上等加2分,下等减2分;机遇上等减15分,下等加5分。)
“本性”指仁厚,“机遇”指国运及个人得位之机会。

请根据注中各项得分的解说,算出康熙皇帝的得分。(2分)
康熙帝“本性”的打分是“上等”,而尊重各民族文化是其表现之一。请举三例,说明康熙帝对汉、蒙、藏民族文化的尊重。(6分)
(5) 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在评价封建帝王时应该坚持哪些基本的标准?(2分)
27、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的两位哲人,对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材料二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亚里士多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观点。(4分)
(2)材料二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试举例说明。(4分)
(3)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相同之处(2分)


28、(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
时间之神为拿破仑及其法典加冕
材料三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
——徐继畲《瀛环志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4分)
(2)材料三中“提三尺剑,开疆万里”具体指什么?(2分)请举两例说明华盛顿“不僭位号,不传子孙”。(4分) 材料中“创为推举之法”是指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对华盛顿的主要贡献作出简要评价。(4分)这段材料反映了作者的什么心情?(2分)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第26题11分,第27题19分,第28题20分, 共50分)
26.(22分)
(1)三位封建帝王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3分)
(2) 材料一中,唐太宗否定秦始皇.材料二中,毛泽东为什么肯定秦始皇?(3分)
(3) 唐太宗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思想是什么?(2分)请列举其改善民生有利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4分)
(4) 请根据注中各项得分的解说,算出康熙皇帝的得分。(2分)
请举三例,说明康熙帝对汉、蒙、藏民族文化的尊重。(6分)
(5) 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在评价封建帝王时应该坚持哪些基本的标准?(2分)
27、 (10分)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观点。(4分)
(2)材料二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试举例说明。(4分)
(3)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相同之处(2分)


28、(18分)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4分)
(2)材料三中“提三尺剑,开疆万里”具体指什么?(2分)请举两例说明华盛顿“不僭位号,不传子孙”。(4分) 材料中“创为推举之法”是指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对华盛顿的主要贡献作出简要评价。(4分)这段材料反映了作者的什么心情?(2分)

高二历史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D
A
A
C
B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D
A
C
B
A
B
C
B
21
22
23
24
25
D
C
C
C
B
二、非选择题
26、(22分) (1)贡献:秦始皇——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或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1分)
唐太宗——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分)
康熙帝——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分)
(2)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文字;开创了一些影响深远的制度。(3分)
(3)唐太宗强调“存百姓”的思想。(2分)
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4分)
(4) 计算:15[上]×6+10[中]×1+(15+2)[私生活]+(15-15)[机遇]=117(2分)
举例: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并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大成殿上(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多伦会盟,接受全体喀尔喀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特封四大活佛并直辖于清廷,保护佛教,尊崇活佛等。(6分)
(5)标准:是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是否顺应民心维护人民利益;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发展。(任两点2分)
27.(10分) (1)主要观点:主张以德治民;实行“仁”,维护周“礼”;中庸思想((任两点4分)
(2)精神:尊师而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精神(2分)
例子:亚里士多德经常把柏拉图当作批评的对象,指责其某些错误的观点;两人常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 2分)
(3)相同点:强调“中庸”反对极端;兴办私学,重视教育。(从思想和文化两个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分)
28、(18分)(1)因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为他赢得崇高威望,法国大部分人对拿破仑的支持。(4分)
(2)出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取得独立战争胜利。(2分)对军队中一些人准备将他推向国王宝座遭到他的严词拒绝;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任期;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后决然引退,不当终身总统(任两点4分,) 制定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由选举产生。(2分)
(3)领导独立战争,赢得美国独立; 为美国民主建设做出卓越贡献。(4分)对民主政治的向往之情(或对华盛顿的由衷敬佩之情)。(2分)
台州六校 高二年级月考试题
地 理 2012年10月
命题者 朱杨莹 审核者 汪建敏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按旅游资源的分类,五大连池、神农架、青城山—都江堰、安塞腰鼓一般分别归属于( )
A.地质地貌景观、生物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B.水文景观、地质地貌景观、风土民情景观、古建筑景观
C.水文景观、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
D.地质地貌景观、气候气象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2.要取得上图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 )
女神司春 苍山云海 山水交映 珠帘挂川
A. 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 B. 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
C. 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情时、仰观 D. 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
3.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旁边的山坡上跑
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
C.陷入沼泽地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
D.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读图回答4-6
4.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出发,沿
图示方向以相同的速度驶向180度经线,则( )
A、同时到达 B、甲最先到达
C、乙最先到达 D、丙最先到达
5.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
A、甲、乙、丙都在西半球
B、甲、乙在东半球,丙在西半球
C、甲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D、乙和丙都属于低纬度地区
6.甲和丙比较 ( )
A、区时钟点和日期都相同 B、区时钟点和日期都不相同
C、区时钟点相同,日期不相同 D、区时钟点不同,日期相同
7.某人从赤道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km,最后他位于(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东北 D、出发点以东
读图回答8-9
8.若bd经度为150°E,则ab、bd、cd、ac四段比例尺的大小关系是 ( )
A.ac>bd>ab>cd B.cd>ab C.ab>cd>ac=bd D.bd=ac>ab=cd
9.若bd经线的经度为70°W,则c位于b的(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冬至日(12月22日)凌晨4点(地方时),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 °W )起飞,沿最近的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 60°N,80 °E)根据题意回答10—11
10.飞机途中中航向(  )
A.一直不变  B.先朝东北后朝东南   C.先朝西北后朝西南  D.先朝北后朝南
11.这架飞机若以同样速度,沿60°N纬线航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
A.16小时  B.12小时 C.20小时 D.24小时
12.读下面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判断( )
A.甲图全部在西半球,乙图全部在北半球,
B.甲图比例尺较乙图大,
C.甲图实际范围较乙图小,
D.甲图实际坡度较乙图小,
13.下面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A.    B. C. D.
图4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关于陡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陡崖高于b处
B.a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米以上
C.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20米以上
D.b处陡崖相对高度为30米以上
15.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
该地位于山脊,地势较高
B.该地位于山谷,工程量小
C.该地岩层脆弱,易于开挖
D.该地位于鞍部,地势较低
16.为了防止断面处山体滑坡,下列有效措施是( )
①植树造林 ②修筑梯田 ③控制水流量 ④整修加固裸露岩体
A. 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读图回答17-18
17.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 )
A.甲河补给A湖 B.A湖补给甲河
C.B湖补给乙河 D. B河属于外流河
18.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 )
A.甲河比乙河流速快 B.乙河比甲河流速快
C.甲河、乙河流速相同 D.无法确定
19.右图是我国东部某地一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判断(  )
A.1地的海拔较2地高
B.1地的海拔较2地低
C.图示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
D.图示区域如果植物遭到破坏,将导致土地沙漠化


20.下列有关运河和海峡的叙述中,属于错误的一条是:( )
A、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B、麦哲伦海峡分隔南美大陆和火地岛
C、基尔运河联系北海和波罗的海 D、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墨西哥湾
21.从中国到德国选择最近航线,货轮经过海峡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22.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带影响,则P地可能 ( )
A.位于欧洲西部
B.河流汛期出现在7月前后
C.气候类型与北京相同
D.所处的国家独立占有一块大陆

图11是沿37o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及年降水量分布图,据图判断23-25题。
23.图中内华达山脉两侧海拔2000m处的降水量差值约是( )
A.200mm   B.500mm
C.1000mm D.1500mm
24.造成②地年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C.植被分布 D.地形阻挡
25.①地适宜种植( )
A.甜菜     B.油橄榄
C.香蕉     D.咖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21分,第28题13分, 共50分)
26、麋鹿生态旅游区位于江苏省盐城国家海洋湿地保护区。图20为麋鹿生态旅游区江苏省内游客数量变化图。据此回答问题。(16分)

(1) 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湿地属于 ,其旅游价值有( )(多选题)。 (4分)
A科学价值 B经济价值 C美学价值 D历史文化价值
(2) 麋鹿生态旅游区省内游客数量的变化特点是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6分)
(3)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 作为首要任务。
(4)当地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4分)
27.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21分)
(1)A为 地形区,理由是 。
E为 地形区,理由是 。(6分)
(2)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 ,原因是 。(3分).
(3)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用“//”标出最佳坝址,同时用斜线画出图中被水库淹没的地区。(4分)
(4)已知疗养院海拔为200米,实测气温为17℃,此时D点的气温应在 ℃以下。(2分)
(5)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 理由是
。(3分)
(6)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 ,理由是
。(3分)
28、读某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13分)
(1)冬季甲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气温 ,主要原因是 。(3分)
(2)乙丙丁所代表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成因是 。分布特点为
。(6分)
(2)、据气候资料,乙地区最热月均温在24~28℃之间,丙地区最热月均温在16~21℃之间,造成这种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轮廓 D.洋流
(3)、该气候类型在乙、丙两区域分布的最高纬度有较大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海拔高低
C.山脉阻挡 D.大气环流
高二地理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6(16分)
(1)自然旅游资源 (2分) ABC(3分,对一个给1分,错选不给分,)
(2)总量增加,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2分)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地距离,生态观念(4分)
(3)生态环境保护(2分)
(4)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就业机会,加上第三产业发展改善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文化交流,有利于社会稳定,答生态保护,环境意识也可(任写3点给满分)
28(13分).
(1)高(1分) 受北大西洋暖流(和低纬盛行西风)影响增温(2分)
(2)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
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6分)
(3) D (2分)
(4)A (2分)

台州六校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政 治 2012年10月
命题:杨 丹 审核:何超超
全卷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田忌赛马”、“塞翁失马”、“刻舟求剑”、“郑人买履”、“邯郸学步”、“揠苗助长”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的智慧
A.产生于寓言故事 B.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C.源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D.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
A.《周易》的思想 B.民间的“实惠”思想
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
3、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这说明
A.科学研究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B.哲学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基础 D.没有哲学指导就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
4、关于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②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说明
A.哲学是世界观的总和 B.哲学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正确反映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7、关于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坚持意识是本原的根本观点 ②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③具有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局限性 ④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8、美国科学家最近在对神经元的研究中发现,轴突可以将信号传回到神经元的细胞体,不同神经元的轴突之间也能互相“交流”,神经元还能在较长时间内将外部刺激存储和整合在轴突内,这些新发现颠覆了传统的教科书理论。上述材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
③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真理时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9、我国明代后期的王夫之说:“气者,理之依也。”朱熹认为:“理生万物。”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的分歧是
A.都肯定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朴素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C.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 D.围绕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而形成的
10、甲说:“我在故我思。乙则说:“我思故我在。”从甲乙的观点可以看出
①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②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③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④甲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下列选项与“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观点相一致的是
A.动之端乃天地之心 B.存在即被感知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12、 指出下列选项中所列举的事物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日月星辰 ②马克思主义 ③亭台楼阁 ④工作计划 ⑤动植物
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⑦工程设计方案 ⑧电磁场 ⑨法律和法规
A.①③④⑤ B.②④⑦⑨ C.③④⑥⑨ D.②⑥⑦⑨
1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14、“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是
A. 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B. 意识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C. 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D.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15、依据人物性别、年龄、身份、职业、性格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不同,京剧的行当可以划分为生、旦、净、末、丑。每一行当都有不同的脸谱造型,这些脸谱是对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后的艺术加工。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应该这样理解
A.艺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创造    B.客观现实以艺术作为摹本
C.艺术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是对艺术的再创造
16、哲学在解决了世界“是什么”之后,就要回答世界“怎么样”。有人认为世界是运动的,也有人认为是静止的。下面符合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有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坐地日行八万里 ③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④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⑤飞矢不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
17、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同时提高针对性、灵活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体现了
A.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18、《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
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精神万能论观点
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19、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某市近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约50个,农艺师结合本地实际,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造福人类
C.人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造福人类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20、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加工创造的产物,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21、胡扬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
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
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①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②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2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嫦娥一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
23、恩格斯说:“如果我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如果我们发现事物符合我们关于它的观念,并且产生我们所预期的目的,那么这就肯定地证明,在这一范围内我们关于事物及其持性的知觉是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相符合的。”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实践是联系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的交汇点 D. 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2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的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④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5、中国人对太空有着独特的情怀。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探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将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说明
①认识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包含谬误的成分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
26、海岸侵蚀是一种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遭受此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岸线为一万八千多公里,沙砾质海岸所占比重超过30%,其中70%沙砾质海岸都存在海岸侵蚀现象,如海南省文昌县由于珊瑚礁被开采,海岸已后退200余米。海岸侵蚀的直接后果是造成土地资源流失、海水冲毁沿岸村庄、工厂、道路、盐田、养殖场和防护林等,严重影响沿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是导致现代海岸侵蚀灾害的主要因素,如拦河坝的建造、滩涂围垦、大量开采海滩沙、珊瑚礁,滥伐红树林,以及不适当的海岸工程设置等。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海岸线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海岸侵蚀。
运用有关规律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这一现象的认识。(10分)
27、尽管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纺织服装制造中心和出口大国,但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正面临挑战。特别是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加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加大。行业洗牌在所难免,生存危机将迫使企业从依靠产能向不断创新、多元化经营转型。我国QY服饰集团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大核心技术,每年开发新产品320多个、设计新花型3500多种、设计品牌女装850多种款式。上海APEC峰会各国首脑的“唐装”、2008北京奥运会的青花瓷礼服、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颁奖礼服,一个个顶级盛会,向世人展示了传统企业的国际形象QY服饰集团把原本传统的丝绸产业,做成了融合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于一身的前途无限的新兴产业。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QY服饰集团公司的成功之道。(14分)
28、近年来,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严重的气候问题,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部分生态系统遭破坏等,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以低能耗、低消碳、低开支为核心,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低碳生活方式渐渐被人接受,低碳理念也渐渐深入人心;同时,低碳理念也催生了“低碳一族”,低碳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低碳生活方式成为新的生活方式的必然性。(13分)
29、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止2010年上半年,国有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相关知识,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13分)
台州六校2012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B
A
D
C
D
A
D
B
D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A
C
D
C
B
D
C
C
A
D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拒性。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了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材料中人类的部分活动如珊瑚礁开采等违背了规律,导致了我国海岸线的严重侵蚀。(5分)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面对海岸侵蚀,我们高度重视,并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海岸侵蚀。(5分)
27、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强,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等情况,QY公司根据客观现实,加快产品转型,取得巨大成功。(4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QY服饰集团把原本传统的丝绸产业,做成融合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于一身的前途无限的新兴产业。(4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该公司的文化创意通过自主创新实践,融合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于一身,才把丝绸这一文化符号打造成了前途无量的新兴产业。(4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利用规律。QY服饰遵循经济规律,不断创新,在竞争中获胜。(2分)
28、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使人们认识到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必要性。(3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部分生态系统遭破坏等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这推动了低碳生活方式的进一步普及。(3分)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随着低碳生活方式渐渐被人接受,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这证明了它的正确性。(3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我们把低碳生活方式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去造福人民。(3分)
(如答到:“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对实践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低碳理念指导我们践行低碳生活,对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改善环境有很大作用”,可酌情给分。)
29、①真理是客观的,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我国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对当前文化体制作出正确认识。(3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割裂;(8分)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反对歪曲理解,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2分)
台州六校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联考试卷
数 学 2012.10
(命题人: 章丽琴 审核人:章赛云 )
试题总分值: 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参考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 球的体积公式(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锥体的体积公式(其中S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表示锥体的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两条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
C.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D.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2.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它们的空间位置关系为( )
A.平行 B.相交 C .异面 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
3.若长方体共顶点的三条棱长分别为3,4,5,则该长方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200 B.50 C.200 D.50
4.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一个点在平面外,那么( )
A.直线与平面平行
B.直线与平面相交
C.直线上有无数点都在平面外
D.直线上所有点都在平面外
5.设 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是一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则原图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7.已知点P是所在平面外一点,PA=PB=PC,则点P在平面ABC内的投影是的( )
A.重心 B.外心 C.垂心 D.内心
8. 不同直线和不同平面,给出下列命题,其中真命题有 ( )
①; ②;
③; ④.
.个 .个 .个 .个
9.若正三棱锥的正视图与俯视图如下所视(单位: cm),则左视图的面积为( )
A. B.
C. D. 1
正视图 俯视图
10.如图,正方体中,是棱的中点,
为底面的中心,为棱上任意一点,则
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为( )
A. B. C. D. 与点的位置有关
11.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B=BC=CA=2PA,D、E分别是棱AB,AC上的动 点,且AD=CE,连结DE,当三棱锥P-ADE体积最大时,平面PDE和平面PBC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P

A E C
D

B
12.已知平面,,且,直线与平面所成 的角为,则线段长的取值范围为( )
. .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3.
14.将半径为4,中心角为的扇形卷成一个圆锥,该圆锥的高为_______________.
15.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AB的中线CD,沿CD将ABC折叠,使平面ACD平 面BCD,则折叠后AC与BC的夹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
16.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正三角形,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
17.设OA是球O的半径,,M是OA的中点,过M且与OA成角的平面截球O的表面得到圆C,若圆C的面积等于,则球O的半径等于_______________.
18.如图,在正三棱锥中,点分别是的中点,.若,则正三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题6分)如图,在正方体中,E,F分别是棱的中点,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


20.(本小题8分)如图,面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是正三角形,E,F分别是SD,BC的中点.
(1)求证: 平面;
(2) 求证:
21.(本题8分) 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均为矩形,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M是AB的中点。(1)求证:CM⊥平面FDM;(2)求二面角
F-CM-D的正切值。

22.(本题10分)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且,E为BC中点,将此菱形沿对角线BD折成二面角A-BD-C.
(1)求证:面AOC面BCD.
(2)当二面角A-BD-C大小为时,求直线AE与面AOC所成角的余弦值.
A
A D
D
O O
B
B E C E C

23.(本小题10分)如图所示,四边形为矩形,平面,,为上的点,且平面.
(1)求证:;
(2)设在线段上,且满足,
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若存在,
求出CN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高二六校联考数学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A
D
B
C
D
C
B
B
A
C
D
C
选择题:12*4分=48分
填空题:6*5分=30分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2
1
解答题
注:若用空间坐标法相应给分。
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物理学科试卷
命题老师:徐赛月 审核老师:奚君勇 时间:2012.10.2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物理量中与检验电荷无关的是 ( )
A.电场强度E B.电场力做功W C.电势能ε D.电场力F
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电荷量为Q,极板间的距离为d,在两极间的中点放一电荷量很小的点电荷q,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等于 ( )
A. B. C. D.
3、对于电容C=Q/U,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只电容充电荷量越大,电容就越大
B.对于固定电容器,它所充电荷量跟它两极板间所加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
C.可变电容器的充电荷量跟加在两极间的电压成反比
D.如果一个电容器没有电压,就没有充电荷量,也就没有电容
4、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b两点。其中a、b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也相同的是( )
A. 甲图:点电荷的电场中,与点电荷等距的a、b两点
B. 乙图:等量异种电荷电场中,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
C. 丙图:点电荷的电场中,与点电荷成一直线的a、b两点
D. 丁图:匀强电场中的a、b两点
5、单位电荷量的正电荷沿闭合电路移动一周,在内外电路中释放的总能量决定于(   )
A.电源的电动势 B.通过电源的电流 C.路端电压的大小 D.内外电阻之和
  
A.只适用于匀强电场中,v0=0的带电粒子被加速
B.只适用于匀强电场中,粒子运动方向与场强方向平行的情况
C.只适用于匀强电场中,粒子运动方向与场强方向垂直的情况
D.适用于任何电场中,v0=0的带电粒子被加速
7、若静止带正电的小球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则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 ( )
A.一定沿着电场线由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
B.一定沿着电场线由低电势向高电势运动
C.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但一定由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
D.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也不一定由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
8、如下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从某一高度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在途中遇到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则其运动轨迹大致是图中的(  )
9、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
10、A、B、C是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各点电势,A、B、C三个点在同一平面上,图中电场强度的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11、下列做法中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A、油罐车的尾部有一铁链拖在地上
B、印染厂房中保持干燥
C、在地毯中夹杂一些不锈钢丝纤维
D、飞机机轮上装有搭地线
12、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区域处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与正方形一边平行。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由某一边的中点,以垂直于该边的水平初速v0进入该正方形区域。当小球再次运动到该正方形区域的边缘时,具有的动能可能为( )
A.0
13、一带电粒子射入一固定在O点的点电荷的电场中,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虚线所示,图中实线是同心圆弧,表示电场的等势面,不计重力,可以判断 ( )
A.此粒子由a到b,电场力做正功,由b到c,粒子克服电场力做功
B.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
C.粒子在c点的速度和在a点的速度相同
D.等势面a比等势面b的电势高
14、如图所示,在y轴上关于0点对称的A、B两点有等量同种点电荷+Q,在x轴上C点有点电荷-Q且CO=OD,∠ADO=6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O点电场强度为零 B、D点电场强度为零
C、若将点电荷+q从O移向C,电势能增大
D、若将点电荷-q从O移向C,电势能增大
15、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发现:①该星球带负电,而且带电均匀;②该星球表面没有大气;③在一次实验中,宇航员将一个带电小球(其带电量远远小于星球电量)置于离星球表面某一高度处无初速释放,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如果选距星球表面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断:( )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的电势能一定大于零
C.只改变小球的电量,从原高度无初速释放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
D.只改变小球离星球表面的高度,无初速释放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
三、填空题(每空2分,作图4分,共20分)
16、如图所示,平行的两金属板M、N与电源相连,一个带负电的小球悬挂在两板间,闭合电键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把电键K断开,移动N板向M板靠近,则θ角_ __.(填“增大”“减少”“不变”)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小明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分别测得了如图所示两组数据
分析表1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
分析表2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
18、下表是两个电池外壳上的说明文字:
某型号进口电池
某型号国产电池
RECHARGEABLE
1.2V500mA·h
STANDARD
CHARGE
15h ac 50mA
GNY0.6(KR-AA)
1.2V600mA·h
RECHARGEABLE STANDARD
CHARGE
15h ac 60mA
(1)、由说明可看出进口电池的电动势是_______伏。·
(2)、上述国产电池最多可放出 mA·h电荷量。若该电池工作电流为0.03A,则最多可
工作_ __个小时。
19、 表格中所列数据是测量小灯泡 U-I关系的实验数据:
U/(V)
0.0
0.2
0.5
1.0
1.5
2.0
2.5
3.0
I/(A)
0.000
0.050
0.100
0.150
0.180
0.195
0.205
0.215
(1)分析上表内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图 (填“甲”或乙”);
(2)在方格纸内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分析曲线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I变大
而 (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物理学科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B
A
D
C
C
D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CD
ABC
B
BD
BD
三、填空题(每空2分,作图4分,共20分)
16、 不 变 。
17、对定值电阻来说,通过它的电流和他它两端电压成正比
在电压恒定的情形下,电流和电阻大小成反比。
18、 ____1.2v____ ___600___ ___20___
19、___甲__ 变大
四、计算题(共3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20、(8分)(1)(2分)由图可知,B点的电场强度EB=F/q==2.5N/C,方向指向x负方向.
(2)(3分)负电。放在A、B两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方向都跟x轴的正方向相同,而正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同,负电荷所受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若点电荷在A的左侧或在B的右侧,正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不可能相同,所以点电荷Q应位于A、B两点之间,根据正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知该点电荷带负电.
21、(1)(4分)、由W=EqlCDCOS60O得,E=W/qlCDCOS60O=500N/C
方向:由A指向B
(2)(2分)、 UAB=EdAB=500V
(3) (4分)、 当φA=0时, UAC=EdAC=100V UAC=φA-φC 所以,φC=—100V
UCD=ELCDCOS60O=200V UCD=φC-φD 所以,φD=—300V
22、解:(1)(4分)由y=
(2)(8分)当t=时,粒子发生水平位移x=v0t=
两极电压变为U1,则 a′=
从B端飞出,则:t′=
y′=-y=-
则:- 得:
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生物试卷
命题教师:汪玲珠 审核教师:赵冬阳 2012.10.21
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0—40题,每题2分,共50分。)
1.据有关报载,现年42岁的美国人帕特里克·杜尔,曾经是一个超级大胖子,体重为486公斤,那么在其组织细胞中占细胞干重50%以上的化合物是( )
A.水 B.无机盐 C.蛋白质 D.脂肪
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②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
③水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 ④水的含量与新陈代谢强弱关系不大
A.①④ B.①③④ C.④ D.②③④
3.苹果含有元素Zn,Zn是形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Zn就会导致大脑发育不完善。因此,苹果又被称为记忆之果,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
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调节细胞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4.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Na+参与(  )
A.调节渗透压 B.组成体内化合物
C.维持正常pH D.提供能量
5.脂质不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
A.构成生物膜 B.调节生理代谢
C.储存能量 D.携带遗传信息
6.下列是植物体特有的糖类是:( )
A.葡萄糖和蔗糖   B.乳糖和麦芽糖   C.淀粉和脱氧核糖  D.蔗糖和纤维素 7.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数字是( )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化学元素 ③多肽(肽链)
④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 ⑤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①③④⑤
8.玉米根尖细胞的遗传物质及其分布是( )
A.RNA,细胞质中 B.DNA,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C.DNA,细胞核、线粒体中 D.DNA,细胞质中
9.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油脂、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关于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实验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油脂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实验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材料
10.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和油脂,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11. ①②③④⑤是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从视野A到视野B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⑤-④-①-② B.③-①-②-⑤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12.恩格斯曾经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下列不属于细胞学说建立意义的是( ) A.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B.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D.证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
13.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
A.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B.都有各种细胞器
C.都有核酸 D.都有染色体
14.下列选项中,哪一组生物结构最相似( )
A.变形虫、水绵 B.烟草、大肠杆菌 C.豌豆、人 D.小麦、大豆
15.某生物细胞用纤维素酶处理,发现外层结构无明显变化,但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该生物最可能是( )
A.酵母菌 B.衣藻 C.蓝细菌 D.水稻
16.变形虫能伸出伪足,靠伪足作变形运动和摄食;白细胞能够从毛细血管内出来,并吞噬病菌。这些说明了细胞膜的特点是( )
A.具有流动性 B.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17. 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
D.由两层磷腊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18.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内质网膜与核被膜相连 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19.水稻叶肉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 )
A.液泡、叶绿体 B.线粒体、叶绿体
C.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D.中心体
20.一分子 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至少穿越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
A.5 B.6 C.7 D.4
21.动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 )
A. 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B. 中心体和内质网
C. 线粒体 D. 叶绿体和线粒体
22、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高尔基体参与的是:( ) A.对蛋白质进行分拣,并送到目的地 B.分解葡萄糖产生ATP C.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肽链      D.以核苷酸为原料合成核酸
23. 在胰岛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高尔基体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24.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
A.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是控制生物遗传的中心
C.是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 D.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
25.30个腺苷和60个磷酸基最多能组成ATP( )
A.10个 B.20个 C.30个 D.60个
26.在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与“ATP→ADP+Pi+能量”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 B.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过程
C.质壁分离过程 D.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27.细胞在吸收某物质时,遵循右面两种曲线,该物质最可能是( )
A.肾小管重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食物中的乙醇
C.红细胞吸收血浆中的钾离子
D.肝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氨基酸
28.将某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分别浸入下列a、b、c三个不同浓度溶液的烧杯内,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溶液浓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
A.a>b>c
B.a>c>b
C.aD.aa b c
29.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使底物发生化学变化,本身也发生化学变化
B.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该复合物会发生一定的形状变化
D.酶在代谢中提供能量
30.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上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下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滴在琼脂块上,可见其上面呈蓝色的斑块个数是( )
A.1 B.2 C.3   D.4
31. 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808个,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
A .798、2、2 B .798、12、10
C .799、1、1 D .799、11、9
32.根据下表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参与下,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物质
各元素比例
氧化分解时
C
O
耗氧量
释放能量
产生的水
脂肪
75%
13%
较多
较多
X
糖类
44%
50%
较少
较少
Y
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B.脂肪中的H 的比例是12%
C. X < Y D.脂肪中H 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
33.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一条(非环状)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的肽键数目是16个
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氢
D.10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有9个—CO—NH—,称为九肽
34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核酸、油脂含有C、H、O、N等元素
B.磷脂是动植物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C.植物细胞中主要的二糖是乳糖和麦芽糖
D.淀粉和蔗糖彻底水解得到的单糖都是葡萄糖
35.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生命活动,说法正确的( )
A.原核细胞结构简单,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B.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C.由于它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原核细胞利用它的质膜和胞内的酶共同完成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36.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断,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37.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所不选择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不被选择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将鲜蒜制成糖醋蒜,这是因为( )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存在于活细胞间隙 B.醋酸和蔗糖分解后被活细胞吸收
C.腌制时间长,两种物质缓慢地渗入细胞内部
D.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的功能
38.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
A.甲<乙,被动转运 B.甲>乙,主动转运
C.甲>乙,被动转运 D.甲=乙,主动转运
39. 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乙中Tb至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 芽糖量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
B.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
C. 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40.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41. (11分)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 ,
作用是 。
(2)图中[1]的主要成分是 。
(3)非生物界的能量通过图中结构[ ] 的
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
(4)若该细胞是西瓜红色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中。如果是植物的根毛细胞,则图中不应有的结构是[ ] 。
(5)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 ] 供给,该结构的功能是进行 。
(6)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 (7)图所示细胞是否是理想的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为什么? 、 。
42.(9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 ,D表示 。
(2)该化合物是由 个 种氨基酸分子失去 水分子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 。
(3)图中表示R基的字母是 ,表示肽键的字母是 。
(4)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
43.(7分)如图表示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依据主要功能分析回答:
(1)物质D的基本元素组成是 ,分为两类即 和 (写出名称)
(2)物质G多样性体现在 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上的差异;
(3)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E是指 。在细胞核内,主要由G和H构成的结构是 。
(4)作为生物体储能物质的F是 。
44.(7分)对法囊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法囊藻的离子浓度。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K+和Cl-在细胞内含量高,而Ca2+和Mg2+在细胞内含量较低。这一事实表明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 ;
(2)K+和Cl-进入细胞的运转方向是???????? ,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和??????? ;
(3)细胞吸收K+和Cl-的方式,对活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 ,这种吸收方式的实现,必须依赖的生理活动是?????? ?(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4)法囊藻细胞吸收的各种离子数量与海水中相应离子的数量不成正比例,这与法囊藻细胞膜上的???????? 有关;
45.(8分)回答下列关于酶的几个问题: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 ,少数是 。
(2)温度过高或0℃左右的低温都影响酶的活性,其影响的本质不同。请说明??

(3)图一表示人体某种酶作用于一定量的适宜物质(底物),温度、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 。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该酶的浓度增加一倍,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4)图二表示该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若酶量增加一倍,曲线应如何变化?
请在图中画出。
(5)图三可以表示人体? 在37℃条件下酶促反应速度与pH的关系。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脂肪酶??? D.呼吸氧化酶
46(8分)为证明只有活细胞的细胞膜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
①实验材料和用具
新鲜的红色月季花瓣、烧杯、玻璃铅笔、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清水、量筒。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用玻璃铅笔分别标上A、B。
第二步:向A、B两烧杯中分别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生物试卷答案
1—5CCDAD 6—10 DCCAC 11—15 CDCDC 16—20 AABCB
21—25 CACDB 26—30 DBDCC 31—35 BCDBD 36—40 DDCAB
41.(11分)(1) 纤维素 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
(2) 磷脂和蛋白质 (3)[4 ]叶绿体
(4)[ 14] 液泡 [ 4] 叶绿体
(5)[11 ] 线粒体 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中心。
(6) 中心体
(7) 不是 细胞中叶绿体的颜色干扰了实验结果
42.(9分)(1)氨基 羧基
(2)3 2 2 脱水缩合
(3) BCG EF
(4) 省略
43.(7分)(1) C H O N P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2) 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 (不全不给分)
(3) 淀粉 染色质
(4) 油脂
44.(7分)((1)选择性
(2)逆浓度梯度由海水向细胞中运输 需要载体 需要消耗能量
(3)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 细胞呼吸
(4)运载各种离子的载体数量
45.(8分)(1)蛋白质 RNA
(2)温度过高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而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空间结构保持稳定。2分
(3)底物量一定,底物已经被消耗尽?见图一
(4)见图二(5)B
46.(8分)②第二步:分别加入等量的15%的盐酸和清水2分
第三步:选等量的新鲜的红色月季花瓣,分别放入A、B两个烧杯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2分
③B烧杯中花瓣仍为红色,水呈无色。A烧杯中花瓣的颜色逐渐褪去,而溶液变红。2分
说明只有活细胞的细胞膜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分
台州六校 高二年级月考试题
英 语2012年10月21
命题教师:伍海峰 审核教师:郑雪芳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温馨提示:所有答案一律做在答题卷上。 卷I (选择题 满分85分) 一、听力(共两节,满分14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id the man eat just now?
A. An apple. B. Some chicken. C. Some peaches.
2. How is the new house different from the old one?
A. It has more rooms.
B. It has larger rooms.
C. It has a small garden.
3.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Colleagues.
C. Teacher and student.
4. When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the morning.
B. At noon.
C. In the evening.
5. Why did the man call the woman?
A. To return her hat.
B. To thank her for the great party.
C. To ask her if he left something in her house.
第二节 听下面3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ere is the man going?
A. A hotel. B. A park. C. A museum.
7. Why does the woman suggest Park Street?
A. There is heavy traffic on Madison Street.
B. It is the fastest way.
C. She knows the route better.
8. Which way do the speakers finally go?
A. Madison Street. B. Park Street. C. 50th Street.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waiting room.
B. In the doctor’s office.
C. Over the phone.
10. What’s wrong with the man?
A. He has a stomachache.
B. He has a toothache.
C. He has a headache.
11. When can the man see the doctor?
A. Right now. B. This afternoon. C. Tomorrow.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workers. B. Friends. C. Coach and player.
13. Which sport does the woman do for exercise?
A. Running. B. Basketball. C. Swimming.
14. How often does the woman play volleyball?
A. Twice a week.
B. Three times a week.
C. Every day.
二、单项填空(共17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7分)
15.The flowers ______ my mother, but my sister thought they were for her and took them.
A. were intended for B. intended for
C. intended to give D. intended giving
16. She won a Nobel Prize for her scientific ______.
A. interests B. achievements C. behavior D. observation
17. What he said at the meeting means _______ those who had cut down the forests.
A. to argue against B. to argue for
C. arguing for D. arguing against
18. I wanted to catch ______ early train, but couldn’t get ______ ride to the station.
A. an; the B. /; the C. an; / D. the; a
19. Don’t ______ a person only because he has failed in an examination.
A. look up B. look down C. look down on D. look up to
20. Only ______ a human being.
A. when is it hungry a lion will attack B. when it is hungry a lion will attack
C. when it is hungry will a lion attack D. when is it hungry will a lion attack
21.. Have you heard that he, as well as his parents, ______ visited the Summer Palace?
—Really? No ______ he didn’t attend the meeting.
A. have; doubt B. has; choice C. have; reason D. has; wonder
22.Nowadays some parents regret not ______ more time with their kids when they were young.
A. to spend B. spending C. spend D. being spent
23.Don’t bother Tom, he is ______ with the experiment on water molecules in the lab.
A. focused B. fixed C. occupied D. concentrated
24.You must ______ a wide vocabulary if you want to learn a language well.
A. set up B. put on C. settle down D. build up
25.The laboratory was well ______ for atomic research.
A. offered B. equipped C. provided D. supplied
26. From his ______ look, we could see that he hadn’t expected that we could raise such ______ questions to him.
A. confused; confusing B. confusing; confused
C. confusing; confusing D. confused; confused
27.It is not a serious illness. I guess she will ______ soon.
A. remove B. recover C. replace D. reduce
28.John’s sister ______ herself with one glass of beer.
A. angry B. happy C. content D. pleased
29.The audience were so ______ by his humorous performance that they kept laughing all the time.
A. moved B. frightened C. entertained D. shocked
30.—Susan didn’t get an invitation to Joe’s wedding ceremony.
— ______ She doesn’t care.
A. What for? B. How is it? C. So what? D. How so?
31.Allow children the space to voice their opinions, ______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your own.
A. as if B. even if C. unless D. until
三、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In 1957, Jane Goodall first met the famous anthropologist (人类学者) Dr Louis Leakey, who later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er life. With the 32 of gaining insight into humans’ evolutionary (进化的) past, Dr Leakey 33 a pioneering long-term field study on 34 chimps. Even though Jane had no formal 35 , her patience and determination to understand animals 36 him to choose her for the study. 37 it was unusual for a woman to work in the forest of Africa, going there 38 the fulfillment (实现) of her childhood dream. In the summer of 1960 she 39 in Tanzania(坦桑尼亚) on Lake Tanganyika’s eastern shore. This marked the 40 of the longest continuous field study of animals in their 41 habitat(栖息地). Five years 42 , she earned a doctor’s degree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and then 43 to Tanzania to found the Gombe Stream Research Center. And in 1977, to provide on-going 44 for chimp research, Dr Goodall 45 The Jane Goodall Institute.
Today, she 46 most of her time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giving lectures on her 47 at Gombe and speaking to school groups about Roots &Shoots, he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humanitarian program for the 48 .
“Chimps have given me so 49 . The long hours spent with them in the 50 have enriched my life beyond measure. What I have learned from them has shaped my 51 of human behavior, of our place in nature.”
32. A. way B. idea C. knowledge D. method
33. A. suggested B. achieved C. argued D. changed
34. A. modest B. special C. rude D. wild
35. A. exercise B. training C. living D. practice
36. A. devoted B. let C. made D. led
37. A. If B. Because C. Although D. Once
38. A. meant B. stopped C. intended D. inspired
39. A. arrived B. left C. reached D. went
40. A. end B. beginning C. happening D. achievement
41. A. new B. old C. man-made D. natural
42. A. later B. before C. ago D. behind
43. A. connected B. referred C. returned D. turned
44. A. environment B. evidence C. time D. support
45. A. created B. built C. founded D. set
46. A. costs B. spends C. pays D. devotes
47. A. bravery B. presence C. experiences D. appearance
48. A. animals B. youth C. human D. adults
49. A. little B. many C. much D. few
50. A. field B. university C. institute D. forest
51. A. imagination B. desire C. understanding D. protection
四、阅读理解(共1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4分)
第一节(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
阅读下列三篇短文,从每小题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你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A
People often use gestures to express our feelings, but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gestures can be understood in different ways.
It is true that a smile means the same thing in any language. So does laughter or crying. Fear is another emotion(情感) that is shown in much the same way all over the world. In Chinese and in English literature, a phrase like “he went pale and began to tremble” suggests that the man is either very afraid or he has just got a very big shock.
However, “he opened his eyes wide” is used to suggest anger in Chinese whereas in English it means surprise. In Chinese, surprise can be described in a phrase like “they stretched out their tongues!” “Stretching out your tongue” in English is an insulting(侮辱的, 无礼的)gesture or expresses strong dislike.
Even in the same culture, people differ in their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express feelings. Experiments in America have shown that women are usually better than men at recognizing fear, anger, love and happiness on people’s faces. Other studies show that older people usually find it easier to understand body language than younger people do.
5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We can easily understand what people’s gestures mean.
B. It is difficult to tell what people’s gestures really mean sometimes.
C. Gestures can be understood by most people but words are not.
D. Words can be better understood by older people.
53.People’s facial expressions may be misunderstood in different cultures because ______ .
A.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about some facial expressions
B. people speaking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facial expressions
C. people of different ages may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解释)
D. people of different sexes may understand a gesture differently
54.From the passage, we can conclude(得出结论) that ______ .
A. words are often mo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an gestures
B. gestures can be more effectively used than words to express feelings
C. gestures can be used to express feelings
D. gestures are used as frequently as words to express feelings
55.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can be ______ .
A. Gestures B. Feelings
C. Culture and Understanding D. Gestures and Feelings
B
Parents have widely different views on the problem of pocket money. Four new fathers were asked this question and this is how they answered.
Ashish Khanna: Although many argue that pocket money helps develop children’s sense of value, I don’t agree. I wouldn’t give my child any pocket money. First of all, I never got pocket money and I seem to have a good value for money. If my child ever needed something and I felt it was a reasonable (合理的) request, I would buy it for him.
Sharad Sanghi: No, I wouldn’t give my child pocket money because I don’t want to create the perception (观念) of “her” money and “my” money. Besides, if I refuse to buy her something that I think is bad for her, she may buy it with her pocket money on the sly. In this way, I would lose control over my child’s requests. I feel it also encourages children to care more about money than anything else. I don’t want my child to start judging other children by the amount of money or pocket money they have.
Rakesh Shah: Yes, I would give my child pocket money because I feel that children should learn to spend money properly. I will give him a fixed amount every month and if he spends the money before the month is over, he will learn a lesson and not spend money so freely. He will learn what his limitations (限制) are and feel the difficulty when he has to pay for something that is over his own pocket.
Rajiv Patel: Yes, I would give my child pocket money because it is important that he learns to manage money. But I would not give it to him on a weekly or monthly basis. He would have to earn it. If he helped me finish some of my jobs or helped his mother with housework, I would reward him. This helps him realize that “money does not grow on trees” and it requires hard work to earn money.
56. Ashish Khanna may agree that _____.
A. he was given too much pocket money when young
B. he can take much control of his child by money
C. he will buy anything he thinks his child really needs
D. pocket money helps children develop a good value for money
57. The underlined phrase “on the sly” in Paragraph 3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
A. for free B. at a lower price
C. happily D. secretly
58. Who would give his child pocket money every month?
A. Ashish Khanna. B. Sharad Sanghi.
C. Rakesh Shah. D. Rajiv Patel.
59. What do Rakesh Shah and Rajiv Patel have in common?
A. They want their children to learn to manage money from an early age.
B. They ask their children to get pocket money by working.
C. They teach their children the difficulty of making money.
D. They allow their children to spend money freely.

C
Nowadays, the increase in the pri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one of the greatest concerns of the people and the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has announced a series of policies(政策) to prevent the prices from rising further. Rising housing prices is still a big concern for the people, but since farm products are needed every day, the increase in their prices has made life very difficult for them.
Many people may think the increase will help farmers. But have higher prices of farm products really benefited the farmers?
Take the increase in vegetable price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is year for example. Though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droughts and spring frost did not cause the prices of farm products to increase greatly—in fact, prices of some products did not increase at all—vegetables have become dearer by as much as 20 percent compared to that of last year. This means only a small part (or even none) of the extra money that city people have paid to buy farm products has gone to the farmers. The extra cost actually has gone to middlemen.
As the fact shows, just increasing prices of farm products will have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entire economy. On one hand, the price increase has created some abnormal phenomena, which hurts farmers’ interests. On the other hand, resources will enter the agriculture because of the high price of farm products, which would finally create negative effect on the whole economy.
In such a case, it would be better to leave the market to decide the prices instead of raising farm products’ prices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farmers. Actually, such a way will be better for farmers in the long run.
60. What does the author mainly want to tell us by writing the passage?
A. Farmers benefit a lot from the price increase.
B. Price increase has not helped farmers.
C. We should be sorry for farmers.
D. Price increase has a bad effect on economy.
61. Many people think the increase in the prices of farm products benefits ______ .
A. nobody B. the country C. middlemen D. farmers
62.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EXCEPT ______ .
A. the government has done something to prevent the prices from rising further
B. it is better for farmers to leave the market to decide the prices in the long run
C. natural disasters did not cause the prices of farm products to increase greatly
D. rising housing prices has made life very difficult for people
63. What is probably the author’s attitude to raising the farm products’ prices?
A. Negative. B. Indifferent.(漠不关心的) C. Enthusiastic. D. Positive.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下框A~F选项中选出能概括每段主题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选项中有一项为多余项。
A. A sense of humour helps us from several aspects.
B. A sense of humour can be developed in our life.
C. A sense of humour is not an inborn ability.
D. A sense of humour means more than telling jokes.
E. A sense of humour can be expressed in many ways.
F. A sense of humour helps people to better enjoy life.
64. _______
As awareness of the benefits of humour increases, most of us want to get all the laughs we can. It seems that almost every day there is another new discovery about the power of humour to help us physically, mentally, emotionally, and spiritually. Every system of the body responds to laughter in some important or positive way .
65.________
Many people mistakenly believe that we are born with a sense of humour. They think that when it comes to a sense of humour. “either you have got it or you don't . ” This is false! What is true, however, is that the ability to laugh and smile is actually something we are born with. For example, we laugh when we are tickled under the arm, even without thinking about how to react.
66._________
The parts of the brain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at control laughing and smiling are mature at birth in human infants, but that is not the same thing as having a sense of humour. (After all, when a baby laughs in his small bed we don’t rush over and say, “That kid has a great sense of humour!”) Your sense of humour is something you can develop over a lifetime. Don’t be nervous before others and try to laugh at yourself-then you will make them laugh too.
67.________
Humour includes a lot more than laughing and joke telling. Many people worry needlessly that they do not have a good sense of humour because they are not good joke tellers. More than jokes, a sense of humour requires being willing and able to see the funny side of life’s situations as they happen. In fact, one of the best definitions(定义)of a sense of humour is “the ability to see the nonserious element in a situation. ”
68. _________
There may be a thousand different ways to express your sense of humour, but joke telling is only one of those ways. As more is discovered about how humour benefits our life, more people will be able to see and enjoy the humour when they are in a difficult situation. Life depends on air, food and water, but it is made easier to live with a good sense of humour.
卷II (非选择题? 满分35分) 五、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5分)
根据下列句子及所给单词的首字母或中文,写出各单词的正确形式(每空限填一词)。
69.Their _________ (举止) towards me shows that they do not like me.
70.There are no trees or bushes to give s_____ in this area, so it is very hot here.
71.As a teacher, he is r________ for his good teaching.
72.She’s s________ to bring up a family alone.
73.Our products are ________ (出口) to Southeast Asia to gain more benefits.
74.In ten years the city’s population e_______ by 12%, which has made the city more crowded.
75.A ________ (表演者) should care for his / her audience.
76.The book describes the way of life of the ________ (普通的) people.
77. As the saying goes, f_____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78.The d________ problem has been making him hard to sleep every night.
六、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共10小题; 每小题0.5分,满分5分)
As time went by, Charlie Chaplin began __79____ films. He grew more and more ___80____ as his charming character, the little tramp, became known __81_________ the world, The tramp, a poor, _____82____ man with a moustache, ___83___ (wear) large trousers, worn-out shoes and a small round___84__ .He walked around stiffly ____85___ (carry) a walking stick. This character was a social failure ____86__ was loved for his optimism and determination to ___87_______ all difficulties. He was the underdog __88____ was kind even when others were unkind to him.
七、短文改错(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如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 有10处错误,要求你在错误的地方增加、删除或修改某个单词。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上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上修改后的词。 注意: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11处起)不计分。
I love camping. It’s my favourite way to spent the summer vacation. Last year, my family and I went camping in the countryside. It was one of the most excited experiences I had never had. We slept in a tent and went on a long walk every day. We cook over a fire and the food always tasted wonderfully. For a whole week, I saw lovely mountain views or breathed fresh air. At night, I heard the gentle wind blowing in the tree, and I felt so peaceful. It doesn’t cost many to camp, and what I believe it’s the best way to get close nature and enjoy its beauty.
八、书面表达(满分15分)
请你以“The Great Person I Admire”为题,用英语写一篇短文,内容包括: 1.?从下表中选择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位伟人并描述他(她)的主要事迹; 2.?谈谈伟人对你产生的激励作用。 注意:字数100-120;标题不计入总词数。 参考词汇:动物学家zoologist? n. 黑猩猩 chimp? n. 杂交的 hybrid? adj. ??
Jane Goodall(1934-),Britain
LinQiaozhi(1901-1983), China
Yuan Longping(1930-), China
* 动物学家* 前往非洲研究黑猩猩多年* 在研究和保护野生动物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 妇科专家* 致力于妇科疾病的研究* 在妇产学科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 农业专家* 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 在消除世界饥饿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高二英语月考试题答案
一、听力(共两节,满分14分
1—5CBBAC 6—10 AACCA 11—14 BBCA
二、单项填空(共17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7分)
15- 31 ABCDDC CDBCD BABDCCB
三、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32---51 BADBD CAABD ACDCB CBCDC
四、阅读理解(共1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4分)
52—55BACD 56-59 CDCA 60—63 BDDA 64-68 ACBDF
五、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5分)
69 behavior 70 shade 71 respected
72 struggling 73 exported 74expanded
75 performer 76 ordinary 77 failure 78 disturbing
六、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共10小题; 每小题0.5分,满分5分)
79 making 80 popular 81 throughout
82 homeless 83 wore 84 hat
85 carrying 86 but 87 overcome 88 who
七、短文改错(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I love camping. It’s my favourite way to spent the summer vacation. Last year, my family
spend
and I went camping in the countryside. It was one of the most excited experiences I had
exciting
never had. We slept in a tent and went on a long walk every day. We cook over a fire and
ever cooked
the food always tasted wonderfully. For a whole week, I saw lovely mountain views or
wonderful and
breathed fresh air. At night, I heard the gentle wind blowing in the tree, and I felt so
trees
peaceful. It doesn’t cost many to camp, and what I believe it’s the best way to get close∧
much to
nature and enjoy its beauty.
八.书面表达【参考范文】
Of the three great person, I would like to choose Yuan Longping, an agricultural pioneer of China. It is known that there exists hunger in many countries. To help more people to get enough food, Yuan Longping has devoted himself to improving the output of hybrid rice. Thanks to his research, the output has been doubled. More importantly,
Yuan Longping is willing to share his achievement with others, which contributes to ridding the world of hunger.
As for me, Yuan Longping is the greatest person in the world. It is his devotion that makes him successful and his devotion has inspired me a lot. Actually, I have some difficulty in learning English. However, where there is devotion, there is a way. I really believe that my devotion can make me expert in English.
录音原文:
Text 1
W: Two peaches are missing. That’s strange.
M: Don’t worry about that. I ate them when you were cooking in the kitchen.
Text 2
W: Tell me about your new house.
M: Well, first of all, it’s much bigger. It has the same number of rooms, but each room is larger. We also have a large garden.
Text 3
W: Mr. Black, could I have a meeting with a student here?
M: Sorry, not here, Miss Hopkins. We need a quiet environment to prepare for tomorrow’s lecture.
Text 4
M: Would you like some more coffee?
W: No, thank you. I’ve had enough.
M: How were your eggs?
W: Oh, they were delicious! My first meal of the day was perfect. I’m ready to face the day now!
Text 5
M: Hi, Marcie, this is David calling.
W: Oh, hi there! How are you?
M: I’m fine. That was a great party last night. Listen, did I leave a black hat at your place?
W: I haven’t seen a black hat anywhere. I’m happy to take a look around, though.
Text 6
W: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M: I’m going to the Plaza Hotel.
W: Do you want to go up Madison Street?
M: Is that the fastest way? I’m in a hurry.
W: The traffic is very heavy on Madison Street now.
M: What other way can you go?
W: I can take Park Street.
M: All right.
W: There’s a traffic jam up ahead.
M: In that case, turn left at the next traffic light.
W: OK. I’ll go west on 50th Street.
M: Thanks. I don’t want to be late.
Text 7
W: Hello, Dr. Baker’s office.
M: Hello, this is Tom Keller. I’d lik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to see the doctor as soon as possible.
W: Is it an emergency?
M: Well, I’ve been suffering a lot from very bad stomach pain for two days now. At first, I thought it would go away quickly. But now I don’t think I can wait for another day.
W: You are one of Dr. Baker’s regular patients, aren’t you?
M: Yes, I am.
W: In that case, the doctor might be able to fit you in between appointments. Why don’t you come in this afternoon?
M: Thank you very much.
W: You are welcome.
Text 8
M: Hi, Jane. Long time no see! You look just as attractive as before. How can you keep such a good figure? You must have joined a health club.
W: Well, thank you. I make sure to get plenty of exercise every day.
M: So, do you go running in the morning?
W: No, I don’t. I don’t like running, especially in the morning.
M: Then what kind of sports do you do for exercise?
W: Swimming. I go swimming three times a week. I manage to swim two miles each time.
M: Wow, no wonder you have such a fantastic figure.
W: I also play volleyball.
M: Really? How often do you play volleyball?
W: Usually twice a week.
M: That’s great!
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教师:祝佳欢 审核教师:郭琳 时间:2012.10.21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狭隘(xiá) 萌蘖(niè) 间断(jiān) 逮(dài)捕
B.蘸(jiāo)水 船坞(wù) 缧绁(xiè) 倜傥(tǎng)
C.墙垣(yuán) 缂丝(gě) 谂(shěn)知 贮(zhù)藏
D.蓓蕾(lěi) 醴(lǐ)酪 逶迤(wēi) 玉醅(pē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极报歉的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
B.文章处处详写,就会冗长拖沓,该强调的意思没有强调出来;而处处略写,浮光略影,不能给人留下具体的印象 。
C.因为弱者需要格外的保护,所以只要这个王是公正的,他就已经偏袒了强悍的一方。
D.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布署,完全有条件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表哥”杨达才的名表、天价眼镜、金属手镯及各式皮带被网友曝光后,细心的网民还盘点了杨达才的装备价值,估计全身装备17万左右。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B.日美之间围绕钓鱼岛问题,精心合作,再次上演了一幕“双簧戏”。一个在台前强势高唱夺岛论调,另一个在幕后,几乎是沉默不语,暗中借助一连串动作来推波助澜。
C.近年来,一些文化产业园区占地面积很大,入驻的文化企业却寥寥无几,规模较大、较知名的企业更是门可罗雀,这都是在给文化产业敲警钟。
D.无论你是用电脑还是手机,三言两语加上一个回车或发送键,瞬间就可以完成信息的传播,炙手可热的“微博”势头已经漫卷互联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距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周不到,细心的民众一定可以发现,一场“莫言热”正在我们周围悄然弥漫。
B.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
C.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细刊印出来,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
D.红十字会接连陷入信用危机,问题在于我们的慈善机构财务不透明、管理不规范,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整个慈善业制度存在缺陷造成的。
5.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创造显然有难易之别。
②然一般人难以达到这一境界,往往带着“我”的意志观物,常与外物处于对立状态,
作品总是带着欲望和意志的色彩,表现“有我之境”。
③相对来说,能绝灭欲念,能达到物我浑然的境地,写出“无我之境”就比较难得。
④因为根据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人莫不有生活之欲,受意志之支配。
⑤只有绝灭意欲才得解脱。
A.①③④⑤② B.④⑤②③①
C.①③②④⑤ D.①④⑤②③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展示中国文化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在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味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
??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的《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提升软实力,依靠的是文化产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
B.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中国文化在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
C.作者认为渲染、放大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的作品,会使得中国文化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D.弹琴、下棋、饮酒、喝茶的生活实践,展示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可以让它们成为文化产品的内容介绍给国际社会。
7.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B.介绍中国文化,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介绍各种文化遗产,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才有活的灵魂。
C.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从容的气度都属于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
D.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这些内容。
8.依据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材料中不符合文中列举的“普世价值”的一项是
? A.《庄子》中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意识
?B.玄奘大师和义净大师先后赴印度取经
? C.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D.《孙子兵法》《韩非子》中揭示的“兵不厌诈”的思想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共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司马迁《报任安书》)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且勇者不必死节 死:死亡 B.虽万被戮 被:遭受
C.则仆偿前辱之责 责:职责 D.恨私心有所不尽 恨:痛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考之行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惜其不成 其可怪也欤
C.然后是非乃定 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古代仁人志士受辱著书的例子自比,是为了说明痛苦的环境更能磨砺人的意志,逆境比顺境更能造就人。
B.司马迁认为真正勇敢的人是不用守节而死的,自己之所以忍辱负重是因为“私心有所不尽”,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作者的生死观和荣辱观。
C.司马迁认为自己希望通过著书立说来抵偿所受的侮辱的这一想法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其中隐晦地表达了希望任安能了解自己苦衷之意。
D.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骈散结合的句式、丰富的例子,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呐喊、愤怒的抗争,虽愁思欲绝,却激昂劲健。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2分)

②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分)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文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 (苏轼 《醉白堂记》)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5分)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①。谁见汀洲②上,相思愁白蘋③。
【注】①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②汀洲:水边或水中平地。③白蘋:一种水草,花白色。
14.“青山空向人”一句描写了什么景和情?请简要分析。(2分)

15.“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两句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写离愁别绪?(3分)

(五)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6—19题。(12分)
???? 笑谈大先生(节选) 陈丹青
①我问自己:为什么我这样子喜欢鲁迅呢?我来试着以一种私人的方式,谈论鲁迅先生。
  ②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③文革中间我弄到一本日记本,里面每隔几页就印着一位中国五四以来大作家的照片,郭沫若、茅盾、老舍、冰心的样子,各有各的性情与份量。近二十多年,胡适之、梁实秋、沈从文、张爱玲的照片,也公开发布了,也都各有各的可圈可点,尤其胡适同志,真是相貌堂堂。
④五四那一两代人,模样就摆在那里。前些日子,我在三联买到两册抗战照片集,发布了陈公博、林伯生、丁墨村、诸民谊押赴公堂,负罪临刑的照片,即便在丧尽颜面的时刻,他们一个个都还是书生文人的本色。他们丢了民族的脸,照片上却是没有丢书生相貌的脸。我斗胆以画家的立场对自己说:不论有罪无罪,一个人的相貌是无辜的。
  ⑤这时我就想到鲁迅先生。老先生这张脸非常不卖帐,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    
  ⑥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付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跟肖伯纳一般高大,跟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那把长胡子,或者象沈君儒那样光脑袋,古风是有了,毕竟还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五四”;非常地“ 中国”,又其实非常地摩登……西洋人因为西洋的强大,固然在模样上占了便宜,可是真要遇见优异的中国人,那种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那种被彼得·卢齐准确形容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实在是西方人所不及。你将鲁迅先生的相貌去和西方文豪比比看,真是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
  ⑦我这不是以貌取人么?是的,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但以上说法只是我对老先生的一厢情愿,单相思,并不能证得大家同意的。好在私人意见不必证得同意,不过是自己说说而已。
  ⑧我喜欢鲁迅,还因为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⑨“好玩”这个词,说来有点轻佻,这是现在小青年随口说的话,形容鲁迅先生,对不对呢?我想来想去,还是选了这个词。
⑩老先生去世,到明年整七十年了。七十年来,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愤怒激烈、疾恶如仇、“没有半点媚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则说他是心胸狭窄 、不知宽容、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总之,这些正反两面的印象与评价,都仿佛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
16.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喜欢鲁迅先生的原因所在。(2分)

17.第④段中写道“五四那一两代人,模样就摆在那里”,仔细阅读③④两段文字,概括“五四那一两代人”的模样的特点。(3分)

18.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加以赏析。(3分)

19.中国古语说“相由心生”,西方的谚语说“只要看见你的容颜,我便仿佛来到你的心灵深处”,对于“相”和“心”,结合以上文章,谈谈你的想法。(4分)

三、积累与表达(12分)
20.名句名篇默写(任选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但以刘日薄西山, , ,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 。(归有光《项脊轩志》)
(4)恨相见得迟, 。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长亭送别》)
(5)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亭送别》)
21.仿照例句,另选诗人,写一个句子。(3分)
高适的诗是大漠沙场的一轮皓月,瑰丽雄健,“男儿本自重横行”,豪情填膺。

22.阅读下面的文字,请给“微博”下定义(60字以内)。(3分)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发布、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博客适合发布长信息;微博一般有较为严格的字数限制,比如美国的twitter限制为140字符以内。博客内容的传播主要靠网民主动访问,属于典型的一对多传播;微博作者发的每条信息却能即时送到用户的首页,而无需对方主动访问。与QQ相比,QQ的信息只能个人查看,而微博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QQ信息只是发给某个人或个人群组,而微博上的信息是发送到整个平台的。
微博是
四、作文(48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接受央视的专访。记者董倩问:“您幸福吗?”莫言回答:“我不知道。”董倩又问:“为什么?”莫言说:“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心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你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周国平在讲座《幸福的哲学》上说:“幸福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他为读者开出追寻幸福的“药方”就是阅读,因为“阅读是一个精神生长的过程”。
海子在诗中写到: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请分析上述材料,提炼观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做一个幸福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D 6.A(A项太绝对了,文中说是“很大程度”;)
7.B( B项条件不充分,文中强调的是要展示中国文化的精神和价值;)
8.D(D项在原文中未涉及,A、B、C分别涉及到普世价值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吸收与包容外来文化、世界共同和平的思想。)
9.B
10.C(乃:副词,才 A代词,它/音节助词,无义;B代词,它/语气词,表强调;D介词,因为/表目的,用来)
11.A
12.①《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大底”翻译为“大多”给1分,“发愤‘翻译为“抒发郁愤”给1分。)
②也是想以此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弄通古今变化的规律,成为一家之说。(“际”翻译为“关系”,给1分;“变”翻译成名词性词语,给1分)
③如今少卿竟教我推贤进士,恐怕和我个人的想法相违背吧?(“无乃……乎”翻译为“恐怕……吧”,给1分;“剌谬”翻译为“相违背”,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
13.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对1处得0.5分,错1处扣0.5分)
14.此句描写诗人伫立江边远望,只见舟去人远,惟有青山如黛,依依向人(或:惟有一带青山,似乎也恋恋不舍地向着远去的友人)。(1分)“空向人”烘托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以及空虚、寂寞、惆怅的心境。(1分)
15.虚实结合。(1分)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依恋和思念。(2分)
16.①鲁迅先生长得好看。②鲁迅先生很好玩。(2分)
17.①各有各的性情与份量。②各有各的可圈可点。③一个个都是书生文人的本色(3分)。
18.①运用了比较的手法。②更加突出了鲁迅先生骨子里的儒雅凝炼,脱略虚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和西方文豪比,文气逼人,然而一点不嚣张。(3分)
19.①“相”和“心”有必然的联系,一个人的外在表象常常反应着他的内心状态。(老师有老师的范,屠夫有屠夫的范。)
②“相”和“心”有必然的联系,一个人的容貌体态并不能判断他的心灵是高尚还是卑鄙。(卡西莫多模样丑陋,心地善良)(从任一方面回答,或两者兼顾,能自圆其说均可给3分。)
20.名句名篇默写答案略(任选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1.比喻1分,引用1分,诗人风格1分。
22.微博是用来发布及时送到用户首页的、可以自动获取(或发送至平台)并可以被搜索的有较严格字数限制的信息的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平台。(3分)
23.作文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