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一、台儿庄战役二、武汉会战三、第三次长沙会战列举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课程标准指和敌军正面冲突的地方,敌军入侵我方,我方抵抗的战场是正面战场。指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互相配合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驱逐日寇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国民党共产党北平南京沈阳九一八事变后不到4个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3000万东北同胞沦为亡国奴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时隔一天,天津沦陷南京陷落300000同胞惨遭屠戮1931.9.181937.7.71937.12.13日:速战速决一、台儿庄战役1.背景:日军意图打通南北战场日军占领南京后,为了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同时,一部分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2.概况:李宗仁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他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1969年1月30日在北京逝世。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李宗仁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抗日军队的士气。血战台儿庄纪念碑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日军侵占南京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集中保卫武汉,日本政府及中国远征军总部均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迅速攻取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尽快结束战争。1938年5月徐州失陷武汉二.武汉会战日本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抵抗消耗日军,以空间换时间,最后转变敌攻我守的战争态势;早内迁工厂、内运物资、整备军队、加紧生产,作长期抗战准备。中国政府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力地形,构筑工事,抵抗、消耗敌军。(1)时间:1938年6—10月(2)重要战役:万家岭战役1938年10月7日,国民政府薛岳兵团在江西万家岭歼灭敌军3000余人,取得了万家岭大捷。花园口决堤相关史事1938年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政府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位于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造成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间接导致惨绝人寰的1942河南大饥荒, 史称花园口决堤。花园口决堤迫使日军放弃了沿平汉铁路进攻武汉的计划,显示了国民政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3)结果: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日军攻入武汉由于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日军从不同方向攻击前进,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4)意义: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三.第三次长沙会战长沙会战,指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以湖南长沙为主的系列战役的总称。分别如下: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939年10月)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941年10月)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长沙是湖南省会,南京、武汉失守后,长沙成为湖南乃至西南大后方的军事屏障,成为中日反复争夺的战略要点。1.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2.概况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经过 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áo]战肉搏,并打退来援敌人结果 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意义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3.豫湘桂战役:(战争后期重要战役)(1)背景: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4年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由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后期,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导致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豫)、湖南(湘)、广西(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2)概况:豫湘桂战役国民党战场的损失知识拓展1942年3月,日军进攻缅甸,中国应英方要求组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史称滇缅路战役。此战,远征军在解救英军诸战中,英勇顽强,为世人所赞誉。孙立人戴安澜(19041—1942),中国远征军二00师师长,在缅北殉国(1900-1990),中国远征军第38师师长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主要的会战?有何积极意义?(你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①是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③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国国民党正面战场课堂小结1.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李宗仁对部下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 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这里的“救国机会”是指( C )A.七七事变 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随堂检测2.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牺牲的将领共有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这些数字主要说明( C )A.正面战场抗击了绝大部分日军 B.国民党参战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国民党军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D.军人英勇杀敌与政府消极抵抗形成鲜明对照3.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是在( B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4.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因是( D )A.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政策B.国统区在经济上面临崩溃C.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D.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台儿庄.wmv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