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山谷回音真好听》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一首唱歌课。这是一首形象生动、琅琅上口的儿童歌曲,表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曲短小精炼,由五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旋律简单、明快、流畅,生动的描绘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同时,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的问题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教学课型唱歌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唱出歌曲,并能试着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2、 通过学习,能辨别出大自然中的回音,能听辨别出声音的强弱,培养学生的的音乐表现力以及观察力。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能留心观察,用心体会生活中的美好。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难点: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教具准备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声音导入,直观感受1、师:听,大自然传来了奇妙的声音,你们听见了吗?2、师播放一系列大自然的声音,请同学们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并试着模仿(通过模仿,亲身感受声音的强弱,再找找生活中的声音,哪些强,哪些弱。)3、分辩强弱 师:举例(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不同的力度强和弱,让学生分辨)二、动画导入,激发兴趣1、观看动画片(初步感受——回音)师: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动画片《小兔陶陶的故事》的片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课件片断二)提出问题:动画片把我们带到了哪儿呀?(大森林、大山 、山谷)片中出现了一个什么自然现象呢?(回音)2、视听回放(仔细听辨——喊声与回音的强弱对比)提问:小兔陶陶喊声和山谷回音两个声音比较,谁的更强、谁的更弱呢?3、讲解“f”和“p”三、突破难点,整体感知游戏进入:“学回音”游戏实践活动:师:请小朋友们和山谷一起来做老师的回音好吗?(全体学生起立作为山谷,老师说一句,学生应一句,进行师生互动练习)师:你好 生:你好f p f p1 2 3 4︱ 5 -︱ 1 2 3 4 ︱5 - ︱ i 6 i 6 ︱5 - ︱ i 6 i 6 ︱5 - ︱师:啊 生:啊 师:啊 生:啊游戏特色:①利用现场学生人数(如:老师做原音,学生做回音人数分别可为20、15、10、5人等)多种形式变换,进行原音与回音强弱对比。②巧用新歌中难点乐句,作为游戏内容,进行实践活动。四、初听歌曲,感受情绪1、听录音范唱曲、老师弹唱(感受歌曲情绪)导入:小朋友们模仿地真好,还记得刚才小兔陶陶对着山谷唱了一首歌吗?那么大家想不想也来学一首和回音有关的歌曲呢?一起来听听。(出示歌片,并播放《山谷回声真好听》范唱曲)师:歌曲听完了,大家觉着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歌曲中都唱到了些什么呢?想听听老师唱吗?来点支持的掌声吧。(弹唱形式进行范唱)师:歌曲听完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五、学习歌曲1、学习歌词师:请同学们看着歌词,采用跟读、齐读、按节奏读的方式进行。注重“啊”的强、弱练习。2、学唱歌曲教师逐句教唱,并引领学生进行一、二、五乐句的异同比较和三、四乐句的强、弱处理。(老师指导示范,学生反复领会练习,突破重、难点。)3、表演唱,巩固歌曲男女生齐唱原声,师唱回声男生唱原声,女生唱回声(用声音强弱变化不同力度表现回音效果,再次突破歌曲难点)。六、启发想象,鼓励创造1、启发创编导入:小朋友,想想看,除了山谷里有回音,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有回音呢?相互讨论一下,看谁最细心观察了。自由发言:话筒 、隧道里 、大桥底下、山洞里 、天坛的回音壁里有回音……对话:我想请大家根据刚才学过的歌曲,重新给它编一编歌词。我们一起来试试吧?2、结合旋律唱新词(播放课件歌片)根据新词自由唱一唱练习(教师参与引导)《话筒回音真好听》-----小小话筒真稀奇,唱歌讲话真好听,喂---喂,喂---喂,话筒回音真好听。3、合作表现把学习内容与拓展创作内容相融合,再有表情地表现歌曲。 (师生合作表现歌曲)七、总结1、师:唱得真不错,今天,小朋友们来到山谷开心吗?山谷的回音怎么样?(真好听),“回音”只是一个普通的自然现象。自然界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2、伴随歌声结束音乐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