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八)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八)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自测日期: 年 月 日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轻松起航
一、单选题
1.选出下面翻译正确的一项( )
A.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他)。
C. 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
D.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
【答案】 B
【解析】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A“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C“股”是“大腿”的意思;D“眈眈”是相视的意思。故选B。21·世纪*教育网
2.下列词语中全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
A. 行动 聪明 害怕 不可救药
B. 狡猾 愚蠢 精致 随声附和
C. 勇敢 怯懦 卑劣 心甘情愿
D. 诚实 美妙 富丽 多么合身
【答案】 D
【解析】A行动、害怕、不可救药都不是褒义词。
B狡猾、愚蠢、随声附和都不是褒义词。
C怯懦、卑劣、心甘情愿都不是褒义词。 2-1-c-n-j-y
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滂沱大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把刚长出的瓜秧子都打蔫了。
B. 家乡的荔枝花开了,荔枝树上蜂围蝶阵,这些小精灵呼朋引伴 , 吮吸着仙露琼浆。
C. 他博学多闻,口才绝佳,经常显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敬佩!
D. 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花枝招展 , 鸟儿回来了。
【答案】 B
【解析】B项,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使用正确。
A项,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与“滂沱大雨”矛盾。
C项,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与语境不符。
D项,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望文生义错误。
4.《朝花夕拾》中“无常”的形象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
A. 形象好看 B. 活泼诙谐 C. 能勾摄恶人魂魄 D. 公正的裁判
【答案】 D
【解析】《朝花夕拾》中“无常”的形象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主要原因是公正的裁判。“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因为“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萌发(méng) 棱镜(léng) 粗犷(guǎng) 迫不急待(jí)
B. 静谧(mì) 凄冷(qī) 莅临(lì) 咄咄逼人(dūo)
C. 池畦(qí) 冷冽(liè) 干躁(zào) 绿茵菌(yīng)
D. 高邈(miǎo) 湛蓝(zhàn) 姿容(zī) 痒嗦嗦(yǎng)
【答案】 D
【解析】A项;“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B项;“咄”应读“duō”;C项;“干躁”应为“干燥”;“茵”应读“yīn”。
6.句中表达无误的一项( ) 21*cnjy*com
A. 皇帝是个很愚蠢、卑鄙、伪劣的人。
B. 杨老师的工作责任心很强,对同学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C. 这些零头布真好,可以裁成各种尺寸和式样。
D. 我看见,舅舅等在车站门口,身边放着许多行李,旁边还站着一个女孩子。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A“卑鄙” 用词不当。 B用词不当,“无所不至”改为无微不至 。C语序颠倒, 改为:可以按照尺寸裁成各种式样。 D正确。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 思而/不学则殆
C. 择其善者/而从之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答案】 B
【解析】本题是对文言诵读停顿和节奏的考查。一方面要根据句子成分来划分停顿,另一方面可根据阅读时生理停顿习惯来判定。B项应为“思而不学/则殆”。其它几个选项同的停顿没有问题。
8.阅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2·1·c·n·j·y
A.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嶙峋:形容人瘦削。)
B. 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耸立:高高地立着。)
C.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纳罕:惊奇,诧异。)
D. 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应付:答对。)【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 D
【解析】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D项 应付:对人对事采取方法措施。
二、填空题
9.《穿井得一人》节选《________ 》,又称为《 ________ 》,________ 家代表作。相传为秦相 ________ 集合门客共同编写。全书共________ 分卷, ________篇。 21*cnjy*com
【答案】吕氏春秋;吕览;先秦杂;吕不韦;二十六;一百六十
【解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10.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来源:21cnj*y.co*m】
(1)她qiáo cuì________的脸上现出yāng qiú________般的shén sè________。
(2)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mǐn gǎn________。
【答案】 (1)憔悴;央求;神色
(2)敏感
【解析】根据语境用普通话读准拼音。书写词语注意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字,如:(1)“悴”易错写成“翠”。(2)“敏”易错写成“悔”。【出处:21教育名师】
11.解释下列划线字。
奈何忧其坏________ 地,积块耳________
【答案】 担心;土块
【解析】要求学生结合句子或词语理解字的意思。奈何忧其坏:怎么能担心它(天)会塌下来呢 忧:担心。地,积块耳: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块:土块。
三、名著导读
12.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本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人名)创作的《________》(作品名)。
(2)“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答案】 (1)吴承恩;西游记
(2)“裙钗”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去,做了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为子怀仇恨泼猴”。
【解析】第一道题为作家作品的识记,从文段内容中”猴王“、”行者“等词语看出为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二道题是对内容的理解,从原著中得知, “裙钗”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去,做了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为子怀仇恨泼猴”。

逐梦飞翔
四、文言文阅读
1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②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用原文回答)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4)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答案】 (1)①自我检查,反省;②越过法度
(2)①温习旧知识就可以有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了。②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加以改正。
(3)回也不改其乐,体现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不慕荣华富贵、淡泊名利等意思相近即可)
(4)选取哪个句子,根据自己的喜好,但一定要有理有据的说清选此句作为座右铭的原因。 21教育网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翻译。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①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省:自我检查,反省。
②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逾矩:越过法度。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以:凭借。
②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加以改正。从:学习。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叙述思路,结合关键语句概述回答。原文可知“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别人都忍受不了时,他却依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可以看出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自己进行选择,说明理由即可。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归纳总结,理解性记忆。
五、诗歌鉴赏
14.诗歌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中用哪几个事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境界。请说说诗的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其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1·cn·jy·com
(5)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互文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6)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划线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超过40字)。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
【答案】 (1)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2)这两句诗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3)“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或“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意对即可)
(4)思念故乡(亲人);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5)青山;绿水
(6)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船行江中,和风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
(7)示例一:这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示例二:“生”“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解析】可从诗句的结构评价其对仗工整的特点,可从诗句内涵评价其富有某种哲理含义丰富,可以从作者表达的生活态度来评价其积极意义。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15.【甲】【乙】两段文字的雨分别属于哪一个季节,各有什么特征?
16.两段文字都写雨,在表达方式上【甲】段文字以 为主,【乙】段文字以 和 为主;在描写方法上【甲】段文字主要是运用了 描写。 www.21-cn-jy.com
17.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段中的画线句子。
①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②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18.【甲】【乙】两段文字哪一篇引发了你对雨的遐思,请引用古诗文中描绘雨的诗句来抒发你内心的感受。
【答案】 15【甲】文段中的雨属于春季,细、密、亮,滋润万物而又静谧悠长。【乙】文段中的雨属于秋季,端庄而又沉静。
16描写;描写;抒情;侧面
17①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增强语势,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细、密、亮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春雨和春天的喜爱之情。
②运用拟人修辞,赋予雨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悠远与沉静,表达了作者对秋雨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8示例:我喜欢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解析】 15.题干要求回答【甲】【乙】两段文字的雨分别属于哪一个季节,各有什么特征?先看季节:
第一段文字节选自朱自清的《春》,显然是春雨。当然从雨水“像牛毛,像花针……”等语句看出其特点是:细密、亮、润泽。
第二段文字从“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看出这是秋季,文段写的是秋雨。文中第二行有“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可归纳出:端庄、沉静的特点。
16.第一段文字从“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可判断主要采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而该段写春雨,主要从“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等其他的角度侧面来描写雨中的景象和春雨的特点。
第二段文字“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这些地方属于描写,而“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句末有感叹号,语气词,说明还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17.题干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段中的画线句子。
①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该句“像……,像……,像……”连续三个以上的比喻句进而构成了排比句,写出了春雨细、密、亮、润泽的特点。而排比句的运用,使读者读起来又是那么音韵朗朗,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赞美和喜爱。
②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该句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雨以人的情态和动作,比如“深情”“陪伴”,非常直观可感地写出了秋雨悠远深情、端庄沉静的特点,从抒情的角度看表达了作者对秋雨的赞美之情。
18.题干要求引用古诗文中描绘雨的诗句来抒发你内心的感受。雨水是大自然的精灵,春雨贵如油,夏雨滂沱,秋雨连绵,冬雨冷寂,各具特色。关键是要吟诵出自己脑海里储备的诗歌。我们可以回忆杜甫的《春夜喜雨》,可以回忆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写景名篇。
示例:我喜欢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19.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冰湖
陈彦斌
①“爹,遛网吧 ”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来:“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www-2-1-cnjy-com
②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来,扔进舱里。
③“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④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来,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⑤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21cnjy.com
⑥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⑦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桨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来,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⑧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⑨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⑩“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上。他凶狠地骂了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节)
(1)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父子俩遛网打鱼——①________——砸冰行船——②________——看到希望
(2)试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3)第 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
(4)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答案】 (1)遭遇风雪;扒冰拖船
(2)①渲染紧张气氛,突出环境恶劣;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砸冰、扒冰做铺垫;③烘托人物形象,使“父亲”的性格更加鲜明。
(3)①运用短句,表现当时形势的危急;②运用一系列动词表现—连串的动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父亲奋力扒冰拖船的情形。
(4)①技艺娴熟,经验丰富;②机智勇敢,顽强不屈;③关心孩子成长。
【解析】(1)本题考查梳理故事情节。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抓住关键语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阅读全文,了解内容,第一个空,结合第三到六段的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概括即可;结合九到十一段的内容,抓住关键语句“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概括即可;注意要概括成四字词语。(2)本题考查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背景;②推动情节;③渲染气氛;④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⑤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⑥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结合划线句子的内容,从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形象等方面来分析即可;要抓住“环境恶劣”“为下文做铺垫”“使父亲性格鲜明”等方面回答。(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结合具体内容,从语言方面来来分析。结合划线句子的内容,从句式特点和词语方面来分析即可;要抓住“短句的表达效果”“动词的表达效果”来回答。(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这类题的答题步骤: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关键语句“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来分析,从“捕鱼经验丰富”“机智勇敢”“关爱孩子”等方面回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七、写作题
20.你有没有养过小动物?将你的感受写成一个片段,可以使用一种或几种表达方式,300字左右。
【答案】【附参考例文】
曾经养过一只鸟儿,一只从野外逮回来的鸟儿。
刚将小东西安置在鸟笼里时,它极暴躁,一丁点儿响动都会使它在笼子里撞得天昏地暗。不多久,它沉默了,蜷缩在笼子一角,可怜兮兮的。当我去换那原封未动的米和水时,它会冷冷地盯我一眼,目光中满是幽怨悲伤。
我受不了这小动物让人悚然的眼神,受不了它无声的抗议与谴责。终于有一天,我拎起笼子来到郊外,打开了那早该打开的门。我小心翼翼地捧它出来,在它面前摆上米和水,便躲得远远的。
鸟儿扑腾着远去了,渐渐从视野中消失,而我那一度沉重的心,也倏地轻松了许多。
也许,我从开始就不该让它离开天空,兜了个圆圈,又回到了起点。鸟儿在经历了一番挣扎与抗争后,回到了它原来的天地中。
从那以后,我不再养鸟。我已懂得,鸟的生命,永远属于天空,属于飞翔。失去了翱翔的权利,对鸟来说,生命的意义就不存在了:放飞,是我最明智的选择。
【解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景的作文,写动物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抓住动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写物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
③写动状物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④动物要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做到写什么,像什么。
(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自测日期: 年 月 日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轻松起航
一、单选题
1.选出下面翻译正确的一项( )
A.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他)。
C. 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
D.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
2.下列词语中全是褒义词的一项是( )
A. 行动 聪明 害怕 不可救药
B. 狡猾 愚蠢 精致 随声附和
C. 勇敢 怯懦 卑劣 心甘情愿
D. 诚实 美妙 富丽 多么合身
3.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滂沱大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把刚长出的瓜秧子都打蔫了。
B. 家乡的荔枝花开了,荔枝树上蜂围蝶阵,这些小精灵呼朋引伴 , 吮吸着仙露琼浆。
C. 他博学多闻,口才绝佳,经常显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敬佩!
D. 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花枝招展 , 鸟儿回来了。
4.《朝花夕拾》中“无常”的形象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
A. 形象好看 B. 活泼诙谐 C. 能勾摄恶人魂魄 D. 公正的裁判
5.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萌发(méng) 棱镜(léng) 粗犷(guǎng) 迫不急待(jí)
B. 静谧(mì) 凄冷(qī) 莅临(lì) 咄咄逼人(dūo)
C. 池畦(qí) 冷冽(liè) 干躁(zào) 绿茵菌(yīng)
D. 高邈(miǎo) 湛蓝(zhàn) 姿容(zī) 痒嗦嗦(yǎng)
6.句中表达无误的一项( )
A. 皇帝是个很愚蠢、卑鄙、伪劣的人。
B. 杨老师的工作责任心很强,对同学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C. 这些零头布真好,可以裁成各种尺寸和式样。
D. 我看见,舅舅等在车站门口,身边放着许多行李,旁边还站着一个女孩子。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 思而/不学则殆
C. 择其善者/而从之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8.阅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嶙峋:形容人瘦削。)
B. 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耸立:高高地立着。)
C.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纳罕:惊奇,诧异。)
D. 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应付:答对。)21cnjy.com
二、填空题
9.《穿井得一人》节选《________ 》,又称为《 ________ 》,________ 家代表作。相传为秦相 ________ 集合门客共同编写。全书共________ 分卷, ________篇。 21·cn·jy·com
10.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她qiáo cuì________的脸上现出yāng qiú________般的shén sè________。
(2)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mǐn gǎn________。
11.解释下列划线字。
奈何忧其坏________ 地,积块耳________
三、名著导读
12.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www.21-cn-jy.com
(1)本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人名)创作的《________》(作品名)。
(2)“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逐梦飞翔
四、文言文阅读
1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1·c·n·j·y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②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用原文回答)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4)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五、诗歌鉴赏
14.诗歌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中用哪几个事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境界。请说说诗的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其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1教育网
(5)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互文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6)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划线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超过40字)。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的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15.【甲】【乙】两段文字的雨分别属于哪一个季节,各有什么特征?
16.两段文字都写雨,在表达方式上【甲】段文字以 为主,【乙】段文字以 和 为主;在描写方法上【甲】段文字主要是运用了 描写。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7.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段中的画线句子。
①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②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18.【甲】【乙】两段文字哪一篇引发了你对雨的遐思,请引用古诗文中描绘雨的诗句来抒发你内心的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19.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冰湖
陈彦斌
①“爹,遛网吧 ”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来:“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www-2-1-cnjy-com
②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来,扔进舱里。2-1-c-n-j-y
③“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21*cnjy*com
④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来,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来源:21cnj*y.co*m】
⑤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出处:21教育名师】
⑥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⑦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桨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来,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⑧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⑨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版权所有:21教育】
⑩“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上。他凶狠地骂了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21*cnjy*com
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节)
(1)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父子俩遛网打鱼——①________——砸冰行船——②________——看到希望
(2)试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3)第 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
(4)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七、写作题
20.你有没有养过小动物?将你的感受写成一个片段,可以使用一种或几种表达方式,300字左右。
(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